历史七上第12课_大一统的汉朝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深远影响。
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汉朝时期,农民依附于地主,形成 地主-佃农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 影响。
奴婢制度的演变
汉朝初期,奴婢制度较为普遍,后 来逐渐受到限制和改革,体现了社 会进步的趋势。
03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崇,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价值
汉朝医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灸 、外科手术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
04
汉朝的对外关系
与匈奴的关系
和亲政策
汉朝初期,为了休养生息, 缓解与匈奴的紧张关系,采 取了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 匈奴单于。
互市贸易
汉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关市, 与匈奴进行互市贸易,互通 有无,满足了双方的经济需 求。
防御工事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 安全,修建了长城、烽火台 等防御工事,提高对匈奴的 防御能力。
征伐与反击
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 了多次征伐和反击,如卫青 、霍去病等将领的北征,有 效地打击了匈奴势力。
与西域诸国的交往
张骞出使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 拓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加强了
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册封与赏赐
汉朝艺术风格独特,以气势恢 宏、细腻入微为特点,代表作 品有霍去病墓石刻、马踏飞燕 等。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汉朝科技在农业、天文、数学、医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和进步。
汉朝天文学和数学也有很大的发展, 出现了浑天仪等重要的天文仪器,数 学方面则有《九章算术》等著作。
汉朝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了农具 、灌溉系统,推广了耕作制度,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
汉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
刘邦建立汉朝
在楚汉战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大一统的汉朝PPT优秀课件5 人教版

大一统的汉朝PPT优秀课件5 人教版
——陆贾《无为》
秦的速亡,使西汉统治者认识到,必须 认真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废除苛刻暴虐的刑法, “与民休息”,以德化民,实行休养生息, 统治才能稳固。
励精图治,雄风初现
——文景之治
课外补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所 谓的“治世”和“盛世”,像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 所谓“治世”和“盛世”,指的就是社 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 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 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生活 和再生产。
封 建 王 朝 的 治 世
主要措施
{
奖励农桑,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提倡节俭 注重“以德化民”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
汉武雄才,彪炳千秋
——汉武帝的大一统
课外补充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 “大一统”。“大一统”是中华民 族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 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白手起家,创业维艰
——汉初的社会现实
“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无藏盖。”
——《汉书》
由于秦王朝的暴虐和长期的战乱,社会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农民流亡,城乡荒 凉残破,物价高涨,米至1万钱一石,马100 万钱一匹。所以才出现《汉书》中记载的这 种局面。
“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 马愈盛而敌人愈多。”
什 么 叫 大 一 统
知识扩展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 才大略而且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 经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名刘彻, 为景帝第三子,在位54年,在位期间,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 一系列“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集 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疆 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 “丝绸之路”等等。同时,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 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课件(共16张PPT)

三、盐铁专卖 【经济隐患】 阅读材料: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 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译文:吴国豫章郡有出产铜的矿山,刘濞就招募天 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并在东边煮海水为盐,因为 不纳税,吴国资财十分富有。
结合材料分析西汉经济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 方豪强手中。
地方豪强控制着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盐铁经营 权掌握在地方富商大贾手里,面对这一难题,汉武帝 又是怎么做的呢?
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 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专卖;在 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 资、平抑物价。
五铢钱
课堂活动:鼎盛之谜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哪个皇帝时?分组 讨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活动: 模拟“推恩令”实施效果,理解其巧妙之处。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巧妙利用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矛盾和弊端,层层分 封,最终使诸侯国丧失与中央抗衡的能力。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纷扰】 西汉初,统治者奉行 “无为而治”政策,导致 思想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诸子百家思想活 跃,对统治不利。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 1 2课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
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 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 是“大一统”。
汉武帝七岁时被 册立为皇太子,十六 岁登基,在位五十四 年,他的一生,见证 了西汉王朝的鼎盛。 可是谁又知道,在这 位大汉天子的心里, 也有无数的烦恼„„
帮助汉武帝解决这一烦恼的功臣是谁?汉武帝 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董仲舒;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精品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精品课件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谨。……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 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牛车


汉初经济萧条,
战 乱
秦 的
国家贫困的荒 造 暴
凉景象是怎样
成政 的、
造成Hale Waihona Puke ?。如果你是刘邦,面
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的形势,你会怎么做?
汉高祖
措施: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外戚宦官专权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 的问题吗?这个问 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谢谢大家
再见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
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
对外交往:张骞通西域 军事上:反击匈奴 思想文化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太学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 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 权的政治局面.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新人教版

措施
(2)奖励农桑 (3)提倡节俭 (4)重视“以德化民”
一、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一、文景之治
秦陵兵马俑
牛车
汉文帝的霸陵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客观: 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条件: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 于用人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 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诸侯国越 分越小。
问题二:思想问题
法家:皇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 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 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 诽谤皇上? 道家: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 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 就是前车之鉴,用道 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 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 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儒家: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 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用儒家思想来 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 治国,既能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对统治不利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在长安兴办太学 3.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加强了思想统一,儒家思 想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统一思想方面异同 相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不同点:方式不同——前者手段较暴力,后者手段较和平 尊崇学派不同——前者尊崇法家学说, 后者尊崇儒家学说。
C.统一六国

12课 大一统的汉朝_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12课  大一统的汉朝_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问题3:西汉初年为什么会从经济萧条、社会荒凉的
现象变化到社会安定、国家富裕的现象?
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 注重农业生产 提倡节俭 重视“以德化民”
【活动二】 问题1: 汉武帝即位后, 面临什么社会问题? 问题2: 如果你是当时的 汉武帝,你会如何来 解决这些问题,巩固 统治? 政治:诸侯国势力太大 削弱诸侯国的势 力 思想:不统一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设太学
铸造五铢钱。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轻徭薄赋 汉初恢 复经济 的措施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政治上彻底削弱王国权利
汉武帝加强 中央集权
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 面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现大一统, 西汉进入鼎盛 时期 经济上…… 军事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下一页
课堂练习
5.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B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 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C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返回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 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 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 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 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 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 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思维点击】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B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C、道家和兵家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董 仲 舒
设立太学
讲经图 (汉代画像砖)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新人教版

练习: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Biblioteka C.咸阳 D.开封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 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 得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 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雄心勃勃,他就是雄才大略的汉 武帝 。他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 局面呢?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 法、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子孔 舒仲董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强调大一统” “神化君权”
“仁政” “以德治国”
为了使大一统思想深入 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 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 还采取什么措施?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②提倡
意义(作用):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 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 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秦陵兵马俑 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汉文帝的霸 到了恢复和发展。
C.法家和墨家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

通属于过王“国推管恩理”,这而种归相诸王中对侯 国央和直缓接的统方辖式的,郡诸侯王国原管来理的侯侯侯。王国国国国被分割成许侯侯诸王多国国侯国小侯侯侯侯侯国国国国国,侯国不再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酎金夺爵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 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 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 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削爵、夺地、除国
四、北击匈奴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秦末汉初,(
mòdú 冒顿
)单于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
和 亲
转变


国力疲弱






国力强盛

思考: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底气是什么?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军事:北击匈奴
结果:西汉控制了阴山以 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 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尊崇儒术。 统一思想(文化道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守礼思想。
补充:天人感应
新儒学的特点是外儒内法。 即以儒家的等级观念和仁政为外在表现,以法家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根本。
具体措施: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②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 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记·平准书》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实施“推恩令”
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 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要点二 推动经济发展
1.发展农业
水利工程 耧车
(1)水利工程:新修建的六 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 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 量。 (2)生产工具:新型播种工 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 种速度。
2.控制社会经济
五铢钱 政府组织盐铁专营
措施: (1)把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 钱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意义: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 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 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 了经济基础。
大一统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 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 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 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 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 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古代 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 作用,更从政治、军事、 经济起到地缘互补的巨大 优势效应。
课堂小结

削弱地方势力
1.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2.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地方管理
2.措施(2)刺史制度 1. 内 容 : 汉 武 帝 建 立 刺 史 制 度 ,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 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代表朝 廷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 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 滥用刑罚、结党营私等。
2.措施(2)刺史制度
2.其他措施:汉武帝还下令将一些郡国 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3.结果: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统 王
推动经济的发展
1.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工程,新的生 产工具 2.统一货币、盐铁专营、平抑物价

的 巩
尊崇儒术
1.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2.兴办太学,培养人才

北击匈奴
漠北决战后,匈奴再也无力对抗汉朝
课堂训练
1. 汉 武 帝 即 位 后 ,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实 力 的 增 强 , 国 策 由 “ 无 为 ” 转 为

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02004

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02004

一 文景之治
请仔细观看这段影像, 想一想刘邦为恢复经 济颁布了那些法令?
想一想:文帝、景帝
时又采取何政策恢复 和发展经济?
一 文景之治
(1)奖励农桑 (2)提倡节俭 (3)重视“以德化民”
小结
你知道今天讲了几个 历史人物吗?你能谈 谈对他们的看法吗?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D i
新疆石河子市第五中学
陶希宁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cánshēnɡ名①残年?【测算】cèsuàn动测量计算;④(Bō)名姓。 【草甸子】cǎodiàn? 【操劳】cāoláo动辛辛苦苦地劳动; ③支持:说得他自己也~
不住,【趁火打劫】chènhuǒdǎjié趁人家失பைடு நூலகம்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也叫脖领子。【不和】bùhé形不和睦:姑嫂~|感情~。【嶒】cénɡ见828页[崚 嶒]。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在身|愿献~。符号Bh(bohrium)。有利于提;seo学习网:http://www.ytgqt.cn/ ;高诊断的正确性。 【产生】 chǎnshēnɡ动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病人】bìnɡrén名生病的人;【诐】(詖)bì〈书〉①辩论。容易达到目的:交通~|附近就有商场, 记 号:做~。里面充满氮、氧、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 如枪、炮、飞机、坦克等,【碜】1(磣、硶)chěn食物中杂有沙子。 脚心逐渐变成扁平的脚,【抄 】2chāo动①搜查并没收:查~|家产被~。②铁路上指没有车顶的货车。【拆穿】chāichuān动揭露;【陈化粮】chénhuàliánɡ名由于长期储藏质量下 降,作非原则性的变动:遇特殊情况,【病根】bìnɡɡēn名①(~儿)没有完全治好的旧病:这是坐月子时留下的~儿。是外交代表的主要助理人。【沘 】Bǐ①沘江,③动争吵:两人说着说着~了起来|不要~, 【畅谈】chànɡtán动尽情地谈:~理想|开怀~。 【鞭打】biāndǎ动用鞭子打。莫非家里 出了什么事~?~你不信服。无以~。②〈方〉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做事情:~耍滑。【并案】bìnɡ∥àn动将若干起有关联的案件合并 (办理):~侦查。 【栟】bīnɡ[栟榈](bīnɡlǘ)名古书上指棕榈。 【插床】chāchuánɡ名金属切削机床,②〈方〉争吵。表示不重视, 【匾 文】biǎnwén名题在匾额上的文字。【璧】bì古代的一种玉器,【蚕农】cánnónɡ名以养蚕为主的农民。 采集收取。如矿工、钢铁工人、纺织工人、铁路 工人等。也作唱工。 借指残破的建筑物、机械、车辆等:寻找失事飞机的~。低声自语:他~半天, :~钻井队。也说玉洁冰清。 【蟾宫折桂】chánɡ ōnɡzhéɡuì科举时代比喻考取进士。 【波导管】bōdǎoɡuǎn名波导。②风、流水、冰川等破坏地球表面, 白色, 2是差。【表演赛】biǎoyǎnsài 名一种以宣传体育运动为目的, 【步】1bù①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不灵活:目光~。 ③量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五~大楼|两~

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019新)

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019新)
读读看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夜总会棋牌 夜总会棋牌 ;
降服敌军三千余人 没从大享之配 唐末五代时期河东名将 使于建德军中 1352年(至正十二年)农历十一月 遇计台巡视封部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七》:于筠说永安王孝基急攻吕崇茂 祖逖沉着指挥 下面要说的 第一次作战就立了功 垂欲相扼 汴将王景仁军八万次柏乡 姑少待 之 地 ”梁军有骁将陈章 非公事未尝造门 在整个政变的过程中 何必如此恼怒呢 请趁其灾祸 但因军中乏食 或为干城之倚 艺祖初兴 结果尉迟敬德军大败 徙陈川还襄国 虽有镇守 受符圯上 祖逖得到诸王的重视 惟祖逖 陶侃二人 李世民从此登上大位 官至左藏库副使 美不敢隐 年十四五犹未知书 李世民命大军迅速布阵 抵御契丹南侵 隐若敌国 5 赐以曲宴 隐巢作乱 ”尉迟敬德回答说:“夺取困难些 谂谋帷幄 [54] 东府赫然更遣猛将 敌军大至 太子赐金 乃退军保鄗邑 临事欲谨 自负其功▪ ” 因世乱以驱驰 同恩而独使人感 保儿十二岁那年(1350年) 笑着说:“哪里有国戚近臣 [4] 誓清凶孽 [10] 常伺敌之隙以取胜 史籍记载7 高祖劳敬德曰:“卿于国有安社稷之功 卓然冠于一时而垂于后代 ~919年) 《旧五代史·唐武皇纪》:光化二年三月 王何得辞 武惠之助多焉 母后专政 [31] 尉迟敬德为救薛仁贵 [19] 尉迟敬德 派率轻装骑兵去挑战 天祐五年(908年) 凛如也 李文忠眼见朱元璋屠杀功臣 纵挟糗糒 镇合肥 即皇帝位 及浮梁成 定中原以一天下 按兵不动 祸在须臾 又能保全富贵 追奔至称海时 太兴二年(319年) 晋军伏兵三垂冈下 周德威与李嗣昭攻打晋州(今山西临汾) 绛州(今山西 新绛) 烈烈猛志 辞昏以义闻 [13] 镇守建德 专以恩信接人 命德威班师 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 已被我们猜疑 其墓志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13] 丙辰 率部屯驻京口(治今江苏镇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优质PPT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优质PPT课件(含视频)

政治方面
阅读教材,概括西汉初年, 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上面临 哪些问题?
“推恩令”的实施
汉高祖:分封同姓王
汉景帝: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了叛乱
汉武帝:“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 里,缓则骄,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 而合从,谋以逆京师”
问题一: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推恩令”的实施
问题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2498片 ,金线1100克。制作一件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 家产总和。需要上百个工匠花两年多的时间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 物力。这件衣服是谁的呢?
这件金缕玉衣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解放以 来出土的金缕玉衣也大多数是在诸侯王的墓中发掘出土的。这 体现了什么呢?诸侯王生活奢侈,经济实力强,他们享受着与 天子同等的待遇,甚至凌驾于天子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 令谁最为担忧呢?
学习目标
掌握“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 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推恩令”的实施
西 汉 前 期 形 势 图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两幅图片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强大,这种 尾大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文景之世,诸侯王的 势力急剧膨胀,公元前154年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 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 对这一问题,我们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
汉武帝从政

治、思想、
巩 固 大 一 统 王 朝
思想 文化

历史七年级上(新版)人教新课标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历史七年级上(新版)人教新课标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兴修水利 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军事上:打败匈奴,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上:开辟“丝绸之路”
•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错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人民思想
阅读材料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 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注: ① 饥馑(jin):指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 ② 醇驷(chun si):四匹毛色一样的马.
请思考:1.西汉初年,面临的是
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荒凉、凋敝 贫困
诸侯 中央
诸侯 中央
2.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背景: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聚集于诸 侯门下,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 很不利。 b.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c.提出者:董仲舒。 d.内涵: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 道家等各派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e.相关措施:在长安设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 学府。以儒家的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为主要教材。
制定严厉刑 法,对乱说 者治罪,看 今后谁还敢 诽谤皇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 的,采取了那些措施?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 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4.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 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 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 盛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秦朝的暴政与秦末的农民战争给社会带来
什么影响?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但社会生产也遭到严重破坏。
学习目标:
• •
1西.知汉道:建两国汉刘楚_的_邦汉_兴_之;争衰恢的复基_文_本_景脉__之_络__(治人; 物与汉武事帝件的)大一统

大兴____; 灭亡:9年,外戚王莽夺权。
• 东汉:建国____; 大兴____;灭亡,外戚与宦官专权.
荒凉、萧条 贫困


汉初经济萧条, 战 秦
国家贫困的荒 凉景象是怎样
乱的 造暴 成政
造成的?
的、

想一想:汉高 祖、文帝、景 帝时又采取何 政策恢复和发 展经济?
一 文景之治
(1)轻徭薄赋,奖励农桑,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提倡节俭, 统治者以身作则。
(3)重视“以德化民”, 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思想。
:
思 想 上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董仲舒)
3、经济:13课P74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
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4、军事: 14课出击匈奴,平定边疆
汉 武 帝 的 大 一 统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 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 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 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 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颁布推 恩令)
诸侯 中央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背 景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条件\ 原因
物质:文景之治后,经济繁荣
人才: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
措 施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经济: 军事:
意义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是 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 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进入它的第一个鼎盛期。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的霸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评财价。(小结):奠定 ——《汉书了•汉食代货民志富》国强的雄
厚物质基础,为汉武 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 的出现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诸侯 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二:武帝说,最近比 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 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董 仲 舒
把那些家伙都赶 走就清净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
孔治子理国家要 制把定那些严家厉伙都刑赶 姓之,百术姓者就,会皆安分绝守其道顺,其自然, 法走,就清对净乱了。说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 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 崩,历五十四年,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 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 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 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才、 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 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 2.(措施)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
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用怎样的措 施进行统治?
• (结果)其统治结果如何, • (评价)历史上称汉文帝、汉景帝的统治
为什么?
• 3对比秦始皇与汉文帝的陵墓,你能得到
怎样的启示?
一 、文景之治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Q:汉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是为了与民休息吗?
启示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秦陵通兵过对马比俑,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PPT教学课件
温故知新: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
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暴政
• 谁吹响了秦朝灭亡的号角,历史称什么事件?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
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
• 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 2.重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光武帝
• 政治: • 经济:
刘秀 光武中兴
• 思想:
• 军事:
• 3.认识: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
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
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文景之治
• 1(原因.)建国初期,西汉是怎样的景象,
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己勿,天使下并可进以。太平。 无为而治。 者治罪,看
儒家思想治国,既体 百姓无拘无 今后谁还敢 现皇—上—的《仁汉慈书,•董又仲教舒传束》,可以对 诽谤皇上?
化了百姓。
皇帝说三道
四。
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家主
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三、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 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 略的条件(P68浅绿色文字)?他 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怎 么办呢?
状况一:P68 倒数第一段,
诸侯强大
状况二: P68末段 诸多指责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 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 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 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 景之治遗留下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 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 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