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整理--大班数学 文具小超市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文具小超市”。
通过设置超市购物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简单的计算和分类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对文具进行分类,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文具的分类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文具小超市背景图、文具图片、数字卡片、计算器、磁性白板。
2. 学具:每组一套文具图片、数字卡片、磁性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文具小超市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邀请学生扮演收银员和小顾客,模拟购物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文具分类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方法。
以购物结算为例,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利用文具图片进行分类练习。
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练习。
4. 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分类和计算。
每组派代表分享经验和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分类:按照形状、颜色、用途分类。
2. 10以内加减法运算:例题及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文具图片按照形状、颜色、用途分类。
完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2. 答案:文具分类答案:略。
10以内加减法计算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但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和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文具分类和购物结算练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文具小超市》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文具小超市》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大班学生,教材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的认识”部分,本次教学内容为“商场比价”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文具小超市的比价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商场比价的概念。
2.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商品比价。
3.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4.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本次课程的活动。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介绍在文具小超市中,有许多文具用品,学生将会进入文具小超市来比价不同种类的商品。
2. 活动流程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手中分配一张购物清单。
2.学生在购物清单中记录各种文具用品的价格。
3.学生需要使用价格倍数关系进行商品的比价。
4.学生将幻想自己是在市场,会按照自己心中的价格来购买,记录每位学生的购物清单和消费金额,并进行分析。
5.课后进行讨论,分析每组的重点以及难点,强化课程理解。
3. 活动设想文具小超市可以在教室中散置桌椅,由老师和辅导员指导学生进行比价。
学生可以自己从家中带上文具,或者空中会议课程上老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好文具。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变换)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价格倍数关系。
也就是说,在给出一个价格,如何求出其他价格。
经过反复的提问和讨论,最终让学生学会了使用价格倍数关系。
此外,由于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常常会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
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比价,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关知识点,并解决难题,达成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最后,总体来说,此次课程成功地将数学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比价概念并使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大班数学活动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货币与购物》,详细内容为通过创设“文具小超市”情景,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活动中,掌握基本的货币知识,理解数量与货币的关系,培养计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各种常见货币,知道货币的面值,能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在购物活动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货币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货币,掌握货币计算方法。
难点: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运用货币计算,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文具小超市背景图,各种货币,计算器,购物清单。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货币,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文具小超市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超市里的文具和价格标签。
1.2 邀请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2.1 教师以购买一支铅笔为例,讲解货币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2.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计算购买文具所需的钱数。
3. 随堂练习(10分钟)3.1 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购物活动,计算所需钱数。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购物过程中的计算方法。
4.2 学生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交流购物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文具小超市2. 板书内容:1) 货币的认识(各种货币的图片和面值)2) 购物计算方法(例题及计算步骤)3) 学生购物成果展示(购物清单和计算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编写一个购物清单,包括至少5种文具,并计算出每种文具的价格以及总共需要支付的钱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计算方法掌握得较好。
但在购物活动中,部分学生对货币计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购物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文具商品的认识:铅笔、橡皮、尺子、彩色笔等。
2. 文具商品的分类:按照用途和特点进行分类。
3. 数学知识:货币的认识,学习计算价格。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文具商品图片、价格标签、购物车模型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文具商品模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创设“文具小超市”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文具商品。
2. 讲解:教师讲解文具商品的名称、用途和分类,让幼儿学习货币知识,了解价格计算方法。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购物活动,练习计算价格,体验购物的乐趣。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文具商品模型,并了解其价格。
2. 课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课堂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
六、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文具商品的认识、分类和计算价格的能力。
2. 作业反馈:收集幼儿家庭作业,评估幼儿对文具商品价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参与度:评估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文具店,让幼儿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
2. 开展一次文具设计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自己喜欢的文具商品。
3. 进行文具商品的义卖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社交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课堂所学,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意见。
3. 教师根据教学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数学计数及货币概念2.认识并区分不同种类的文具3.培养学生分类能力、社交能力及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学计数及货币概念的教学2.文具种类的辨认及分类3.社交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步骤1. 导入在班级门口设置小超市,用各种文具及玩具做展示,让学生们观察并问:“我们来开一家文具店吧,大家想关心或购买哪些文具呢?”2. 活动1:文具的种类分类1.图片展示各种文具2.学生自主自由选择文具并分门别类3.学生口头回答每个类的文具要素,老师编写一个表格,加深学生印象类别文具名称作用书写铅笔写字钢笔写字圆珠笔写字毛笔写字切割剪刀剪纸刀切割贴合胶水贴合胶带贴合文具盒文具盒存放文具其他尺子测量橡皮擦除绘画工具绘画3. 活动2:数学计数和货币概念的学习1.让学生们在文具店选购自己需要的文具2.老师展示每个文具物品的价钱并让学生“购买文具”3.学生会用价钱进行计算并结账4. 活动3:社交和观察能力培养1.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文具2.学生在付款时需要拿出自己的“钱包”进行购买3.学生需要排队等待结账4.学生进行相应的对话来表达需求或支付所需的价钱5. 活动4:教学反思1.教师对文具店的整体活动进行反思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四、教学反思1.活动引导方式不够灵活,有些学生更适合在自由情况下学习2.有些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出现付款结算错误3.在有所改进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五、教学总结1.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文具店购物环境,知道每个文具物品的使用和价值2.学生学习时通过玩乐的方式学习文具、计数和货币概念的知识和社交技能3.教师需要更多的引导方式,达到对所有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完成以上就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通过此次课的开展,让孩子们玩乐中学习知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观察能力。
希望这篇教案可以给您带来帮助,谢谢!。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文具小超市的场景、各种文具商品、价格标签、购物车、货币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经验,认识货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文具小超市,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各种文具商品。
2. 基本部分:(1)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文具购物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文具商品的价格,让幼儿学会计算总价。
(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怎样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如何计算找零?”等。
3. 巩固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和计算方法。
(2)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购物场景,引导幼儿共同解决问题。
五、作业设计:教师布置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设计一个文具购物场景,拍摄照片并粘贴在作业本上。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幼儿参与度来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文具小超市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知识。
2. 游戏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购物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鼓励幼儿之间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参观文具小超市:让幼儿观察各种文具商品的名称、价格和用途。
2. 购物活动: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文具购物活动。
3. 计算总价:引导幼儿观察价格标签,学会计算购物总价。
4.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5. 分享经验: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和计算方法。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文具小超市模型、各种文具道具、购物袋、钱币等。
2.学具:数学练习册、彩笔、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文具小超市》舞蹈,活跃课堂氛围。
2.导入教师出示文具小超市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超市里的物品。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文具的价格吗?”3.新课讲解教师讲解10以内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数学练习册上的加减题目,尝试解答。
4.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顾客”和“售货员”。
“顾客”拿着购物袋和钱币,到“售货员”处购买文具。
“售货员”根据“顾客”的需求,计算出总价,并找零。
5.实践操作教师发放彩笔、剪刀等学具,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收获和感受。
7.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数学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2.教师收集幼儿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加深了对加减法的理解。
3.教师在课后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附:教学资源1.《文具小超市》舞蹈视频2.数学练习册3.彩笔、剪刀等学具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5支铅笔,然后我又给你们2支,你们一共有几支呢?对了,这就是加法,5加2等于7。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文具小超市》。
通过设置文具小超市的情景,引导幼儿认识货币,学会简单的计算,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知道货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购物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运用。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文具小超市背景图,各种文具,人民币仿真道具。
学具:每组一套人民币仿真道具,文具图片,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文具小超市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超市里的文具和价格标签。
2. 讲解人民币知识(10分钟)(1)教师展示人民币仿真道具,让幼儿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购物清单,让幼儿模拟购物,练习使用人民币。
(2)幼儿分组进行购物练习,互相检查答案。
5. 小组合作游戏(10分钟)每组幼儿合作完成购物任务,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小超市背景图2. 人民币换算关系表3. 购物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购物清单,计算总价。
(1)铅笔:2元(2)橡皮:1元(3)尺子:3元(4)文具盒:5元2. 答案: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11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购物场景,如超市、菜市场等,了解更多的购物知识。
(2)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购物任务,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文具小超市》。
通过设置文具小超市的实践情景,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超市中常见的文具,学习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超市中常见的文具名称,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2. 培养幼儿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货币计算,提高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货币的认识和使用,加减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文具的认识,购物过程中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文具小超市背景图,各种文具卡片,货币卡片,购物篮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文具卡片,货币卡片,购物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文具小超市为主题,展示超市背景图,引导幼儿进入购物情景。
邀请幼儿扮演收银员和小顾客,进行角色扮演。
2. 文具的认识(5分钟)展示文具卡片,让幼儿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
邀请幼儿举例说明文具的用途。
3. 货币的认识与计算(10分钟)介绍货币的面值,如1元、5元、10元等。
演示如何使用货币进行购物计算,如购买2支铅笔,需要支付多少钱。
邀请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购物计算任务。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讲解例题:小明去文具小超市购物,他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幼儿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并给予解答。
进行随堂练习,巩固购物计算方法。
5.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一个购物场景,进行购物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购物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邀请各小组分享购物过程中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小超市背景图2. 文具卡片、货币卡片3. 购物计算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去附近的文具店进行购物,记录购物清单和支付金额。
答案:根据幼儿的购物实际情况填写。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货币、理解价格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各种常见货币,如人民币的一元、五元、十元。
2. 培养幼儿理解价格的概念,知道物品的价格需要用货币来支付。
3. 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计算,如进行货币的找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价格概念,进行货币的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常见货币,理解货币与价格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仿真货币、购物篮、价格标签、文具小超市场景。
2. 学具:每组一套仿真货币、文具小超市货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文具小超市情景,让幼儿扮演顾客,进行购物体验。
2. 讲解认识货币:教师展示仿真货币,讲解各种货币的面额和特点,引导幼儿认识。
3. 理解价格概念:教师通过文具小超市货物卡片上的价格标签,让幼儿理解物品的价格。
4.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货币购买商品,并进行找零计算。
5.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购物实践,使用仿真货币购买文具,进行找零计算。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小超市货物清单:铅笔:1元橡皮:0.5元尺子:2元画笔:5元2. 货币展示:各种常见货币(一元、五元、十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家长的帮助下,去超市购物,记录购物清单,并计算总价和找零。
2. 答案:购物清单如下:苹果:3元鸡蛋:5元牛奶:10元总价:18元给家长20元,找零: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在购物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找零计算,避免出现困难。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实际购物体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开展类似的活动,如小小邮局、美食城等,让幼儿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价格概念,进行货币的计算。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2篇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精选2篇(一)教案:文具小超市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金额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灵活运用金额四则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金额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学生百元钞票和零钱。
2. 学生准备:课外作业本、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 引出学生对文具小超市的概念和认识。
2. 假设学校的文具小超市现在正在举行促销活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物,假设每个商品的价格为5元、10元、15元等。
Step 2 实际操作1. 随机选择几位同学,让他们模拟购买文具的情景,计算总价。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算式和答案,并由其他同学进行批评和评价。
Step 3 练习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抽查几位同学的解题方法。
Step 4 拓展1. 让学生讨论如何计算打折后的商品,如何计算买一送一的情况。
2.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创编购物情景的对话,展示在班级中。
Step 5 总结1. 归纳金额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Step 6 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的习题。
2.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文具小超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金额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通过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对话展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寄生虫》的安全教育教案目标:通过讨论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活动:观看相关安全意识培训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寄生虫以及它对人体的危害。
大班数学活动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货币与购物》,详细内容为通过设置文具小超市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掌握货币的基本知识,学会简单的计算和找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基本知识,知道各种面额的钱币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购物找零。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认识、计算找零。
教学重点:购物过程中的数学计算、合作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文具小超市道具、各种面额的钱币、购物清单、计算器。
学具:学生自带购物袋、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文具小超市,让学生自由参观,了解超市内的文具及价格。
邀请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进行模拟购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货币的认识、购物计算和找零的方法。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的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每组完成后,展示购物清单和找零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邀请学生分享购物过程中的趣事,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小超市商品价格表2. 货币的认识:各种面额的钱币及其用途3. 购物计算和找零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购物实践,记录购物过程和找零结果。
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向老师汇报。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购物清单和找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学生在货币认识和计算找零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部分学生在合作交流方面表现较好,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
2. 拓展延伸:开展“我是小小收银员”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加强货币认识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具的价格,能够正确使用货币进行购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文具的认识:铅笔、橡皮、文具盒等。
2.货币的认识:人民币的识别和使用。
3.购物过程:挑选文具、计算价格、付款。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文具盒里的物品。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文具的价格吗?如果你们要买这些文具,应该怎么付钱呢?(二)认识文具1.教师逐一出示铅笔、橡皮、文具盒等文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出示价格标签,让幼儿了解每种文具的价格。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用货币购买文具?(三)购物游戏1.教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超市,摆放各种文具和价格标签。
2.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货币。
3.教师示范购物过程:挑选文具、计算价格、付款。
4.幼儿分组进行购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购物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购物的乐趣。
(四)数学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数学题目,如:5支铅笔多少钱?10块橡皮多少钱?2.幼儿分组讨论,计算价格,并用货币表示。
3.教师检查答案,给予鼓励和表扬。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购物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合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购物过程,引导幼儿在家庭中运用所学知识。
2.数学区域活动:设置数学区,提供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3.数学主题活动:结合节日或特殊日子,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如:“数学节”、“购物节”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文具小超市”。
通过设置文具超市的情景,让幼儿在购买文具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熟练使用元、角、分的货币单位,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培养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货币的计算和使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认识货币单位,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文具小超市场景布置,各种文具(铅笔、橡皮、尺子等),货币(1元、5角、1角硬币)。
2. 学具:每组一套文具,若干货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布置文具小超市场景,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扮演售货员,向幼儿介绍文具及价格。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购买文具的例子,讲解货币的计算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货币进行支付,并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给出不同金额的文具,让幼儿进行货币支付。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组内讨论,互相检查支付结果。
(2)教师提出更高难度的支付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小超市铅笔:1元橡皮:5角尺子:1元2. 货币计算方法1元+5角=1元5角1元5角=5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去文具小超市买铅笔和橡皮,铅笔1元,橡皮5角,小明给了售货员2元,请问他应该找回多少钱?(2)小华去文具小超市买尺子,尺子1元,小华给了售货员5元,请问他应该找回多少钱?2. 答案:(1)小明应该找回5角。
(2)小华应该找回4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设置文具小超市的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货币的计算方法,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最少的货币支付一定金额的文具?(2)组织幼儿进行文具小超市的角色扮演,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文具小超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货币,学习简单的计算,理解物品的价格,培养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知道货币的基本单位及面值。
2. 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够完成购买物品时的找零问题。
3. 培养幼儿在实际购物过程中的数学应用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货币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完成购物活动中的数学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真钞、购物篮、物品标签、计算器。
2. 学具:模拟货币、购物篮、物品图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创设一个“文具小超市”的情景,让幼儿扮演小顾客,教师扮演超市老板。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的文具物品,以及每种物品的价格标签。
2. 讲解货币知识(10分钟)教师展示人民币真钞,让幼儿认识各种面值的货币,并讲解货币的基本单位及面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购买文具的例子,讲解如何使用货币进行计算。
如:一支铅笔1元,一把尺子2元,购买一支铅笔和一把尺子需要多少钱?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不同的文具购买组合,让幼儿进行计算练习,并指导幼儿使用计算器。
5. 购物活动(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购物活动,使用模拟货币在“文具小超市”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幼儿完成计算和找零。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小超市物品价格表铅笔:1元尺子:2元橡皮:0.5元彩笔:5元2. 货币认识1元、2元、5元、10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中模拟“文具小超市”,用真实货币进行购物活动,并记录购物过程。
2. 答案:购物记录表,包括购买物品名称、价格、数量、总价及找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货币的认识和计算能力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大班数学活动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文具小超市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文具小超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货币及面值,学习简单的计算,运用货币进行购物,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几种常见面值及用途。
2. 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提高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货币的面值及计算。
重点:熟练运用货币进行购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购物清单、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文具商品、购物车、收银台等。
学具:每组一套购物清单、人民币、文具商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解文具小超市的背景,引导幼儿进入购物情境。
演示购物过程,让幼儿了解购物的基本步骤。
2. 讲解货币知识(5分钟)介绍人民币的几种常见面值,让幼儿认识并熟悉它们。
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理解货币的面值及计算。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文具商品和价格,让幼儿进行计算,演示如何使用货币进行购物。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使用货币购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拓展活动:讨论其他可以使用货币购物的地方,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文具小超市主题板书,包括各种文具商品、价格和货币。
2. 购物清单,列出各组需要购买的商品和金额。
3. 货币计算公式,展示如何进行货币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份购物清单,包括至少5件文具商品,计算总金额。
2. 答案:根据幼儿购买的商品和价格,计算出正确的总金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购物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货币计算和购物方面的掌握程度,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实地购物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生活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文具及其名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文具,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文具(铅笔、橡皮、尺子、彩色笔、剪刀等),购物小票,计算器,货架。
2.学具:文具图片,数字卡片,购物清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文具,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具及其用途。
(二)基本环节1.认识文具(1)教师展示各种文具,引导幼儿说出名称。
(2)教师将文具分类,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3)幼儿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具的了解。
2.文具小超市(1)教师设置一个文具小超市,将各种文具摆放在货架上。
(2)教师扮演售货员,幼儿扮演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3)教师引导幼儿使用购物小票,记录所购买的文具名称和数量。
(4)教师与幼儿共同计算购物总额,培养幼儿的数学计算能力。
3.文具分类游戏(1)教师将文具图片随机摆放在地上,幼儿按照文具种类进行分类。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根据数字找到相应数量的文具。
(3)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文具分类比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合作完成任务(1)教师出示购物清单,幼儿分组合作,根据清单找到相应数量的文具。
(2)教师观察幼儿的合作过程,引导幼儿分享合作经验。
2.教师出示更多文具,让幼儿自由创作,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文具整理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五、教学反思1.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智趣数学:文具小超市
幼儿园大班智趣数学:文具小超市幼儿园大班智趣数学:文具小超市活动目标:1.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
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一.点数统计物品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2.学习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
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
(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
(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