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性能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400 ) 50 7 ( 中原工学院 , 河南郑州 摘
要 : 太阳能 一空气 双热源复合热 泵技术能有 效解决空 气源热泵 室外 温度低 时蒸 发器 易结霜 、 系统性 能降低 的缺
点 。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 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 一空气双热源复合 热泵 系统 ,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 了系统 的数学模型 。利用数学模拟的方 法对单 一空气 源热 泵系统和太 阳能 一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在三种不 同工况 下的制
s u c e tp mp s s m h e p r t n c n i o sh v e n s de t e mah ma ia i lto to o r e h a u y t i tr e o e ai o dt n a eb e t id wi t t e t lsmu ain meh d,a d t e smu e n o i u h h c n i - h l td r s l a e b e n y e . ae e ut h v e n a a z d s l Ke r s: s lrar s u c ;d a o r e h a u ;mah maia i lt n;s se p r r n e y wo d oa — i o r e u ls u c e tp mp t e t lsmua i c o y tm ef ma c o
耗最 大 , 占到 总 建 筑 能 耗 的 6 % ¨ 。为 了达 到 5 节 约高 位 能源 的 目的 , 对 地 域 特征 利 用 低 位能 针
合热泵 系 统 J在 课 题 组 前 期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 建
立 了该 系统 的数 学模 型 。对 不 同工况下 单 一空气
量 的热 泵技术 引起 了人 们 的高度 重视 。

以R507AR134a为工质的空气源热泵性能实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以R507AR134a为工质的空气源热泵性能实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以R507A/R134a为工质的空气源热泵性能实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随之凸显。

节能与环保成为社会文明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以其节能、高效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被誉为“第四代热水器”。

但是,在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存在的压缩机频繁启停、排气温度过高、产热量低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种既可按单级模式运行又可按复叠式模式运行的双模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基于制冷循环理论分析单级运行模式下分别以R507A和R134a为制冷工质时热泵系统在理想工况下的制热性能。

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系统以单级模式运行时,采用R134a为循环工质相较于R507A热泵系统具有更高的制热系数且系统可在更低的冷凝压力下运行。

运用制冷原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相关的经验公式建立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凝蒸发器的数学模型,分别对该系统以单级运行模式和复叠式运行模式工况进行了模拟。

根据模拟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制热系数要高于单级热泵系统,随着环境的温度的升高,单级热泵系统制热系数上升速率要比复叠式热泵系统要快。

以系统运行最大COP为目标,在冷凝温度为60℃时,单级模式和复叠式运行模式的最佳切换蒸发温度为7℃。

通过实验分析了热泵系统在全年运行时分别在单级运行模式和复叠式运行模式下外界环境温度和出水温度变化时机组的运行特性,得出了机组制热量、耗功、质量流量、吸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压比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合湘潭地区的气候特征,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热泵系统在出水温度为55℃时,系统全年综合能效比为3.56。

将该空气源热泵和市场上常见的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进行对比,以住户一天用水量为240L为基准,全年运行时可分别减少年二氧化碳排放量426.62 kg、417.67 kg、2702.24 kg,年运行费用分别降低了29.8%、46.9%、75.4%。

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o t E H A H ahao t . f h S W - S PV r c u 3 e n a e b &
Ke or s:o a n ry ars uc e t u yw d slre eg ; i o reh a mp; o trs se p h twae y tm
子 系统 的 日平 均 C OP可 达 38左右 。 .
关 键 词 : 太 阳 能 ; 空气 源 热 泵 ; 热 水 系统 中 图分 类 号 : T 2  ̄ U8 2.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7 .2 72 1)30 3—3 6 37 3 (0 0 —0 60 1
p m ae et gs e n oa nryw e e igs e nCnu ci i i suc e u p T etem l e om e te u p w tr ai  ̄tm a dslreeg a rha n h n t t  ̄tm i Oj nt nwt a oreh a p m . h hr a  ̄ r a eo h o h r t p n f S EWH- H n e e l aec n iosW Sts da da a zdi u mig T s rsl hw ta teC P ( e cet p r r  ̄ e AS Pu d r a ci t o dt n a t l e K n n. eteut so t h O rl m i ee n n y n s h c f i e o, of n o f n i f )
0 引 言 在 能源危机 和 环境 污染 双重 压力 下 , 阳 能逐 渐 太
成 为可 再 生 能源 中最 引人注 目、 究开 发 最 多 、 用 研 应 最为广 泛 的清 洁 能源 。 阳能 的开发利用 对节 能和环 太 保均具 有重要 意义 [] 空气源 热泵 辅助加 热太 阳 能热 1。 - 4 水系统 结合 了太 阳 能的清 洁性 、 再生 性和 空气 源热 可

多功能热泵热水机的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多功能热泵热水机的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8 一冷水进 口 9 一制冷热力膨胀阀 1 -电磁 阀 2 1 单向阀 2 0 卜
1一视 液 镜 1 一 电磁 阀 1 4 干燥 过 滤 器 1一储 液 器 2 3 1- 5
1 一单向阀 1 7 6 1一电磁 阀 3 1 一制热热力膨胀阀 1 -单向阀 3 8 9
2 一 带风 机 的 翅 片 式风 冷 挟 热 器 2 -四 通 阀 2 2 - 四通 阀 1 O 1 2
循环 , 采用了多个换热器和阀路切换设备 , 使其具有制
冷 、 热、 制 制生 活 热水 兼制 冷 、 立 制生 活 热水 四种 功 独
能, 做到冷热联供 , 既利用了蒸发器的冷源又利用了冷
凝 器 的热 源 , 足人们 日常使 用需 要 。 满
1 多功 能 热 泵 热水 机 的原 理
专 题 研 讨
多功能热泵热水机 的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钟 瑜 , 贾 磊 , 戴 琳 , 王 磊
( 合肥 通 用 机械 研 究 院 , 徽 合 肥 2 0 8 安 3 0 8)










































_











_



众 所周 知 , 热泵 机组 在冬季 运行 时 , 主要 问题 就是 结霜 。结霜会 降低机 组性 能 , 响制热 能力 。结霜 问题 影 的存在 严重 影响 了热泵 这种节 能技 术在北 方 的推广 和

工质为R415b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实验研究

工质为R415b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实验研究

工质为 R 1b的空气源 热泵 45 热水器性 能实验研 究
项品 义,章立新 , 陈师,高 明,王治云 黄
( 上海理 工大学 动力 工程学院,上海 2 0 9 ) 0 0 3 摘 要: 通过对工质 为 R 1b的空气源热泵热水 器的性 能实验 ,给 出了环境温度和相对 湿度 45
不 同时,随着水箱 内水 温的升 高,热泵 系统 内蒸发压 力 、冷凝压 力、压 比、吸气温度 、液管


水 箱 6 5 5
0 5 O
5 赠

4 0
3 5
3 0
2 5
2 O
来 水

50
100
150
200
时 问/ i m n
图 1 实验 系统 图
F g 1 S h mai fte e p rme tl eu i . c e t o x e i n a t p c h s
温 度 、冷 凝 侧 过 热 度 和 过 冷度 、 蒸 发侧 过 热 度 以及 C OP的 变化 规 律 ,指 出 了空 气源 热 泵 热 水 器的 C P 不仅 随 水 温 动 态 变 化 ,而 且 与 气 温及 湿度 有 关 。同 时 ,还 对 水 箱 内水 的 升 温 规 律 以 O
及 与 热 泵 循 环 参 数 的 关联 进 行 了研 究 。
收稿 日期 :2 0 — 6 1 080—7
作者简介 :项 品义 (9 1 ) 18 一 ,男 ( ,硕士研 究生 ,xa g y 0 1 6 . m。 汉) i p 0 @13t n o
28 1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 0 8年 第 2 4卷
外 部环境 通过 空调 房模拟 ,可控 制 蒸发器 区域 的温 度和湿 度 。

236 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236 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验研究铁燕1,2罗会龙2钟浩3李志民31.华北制药集团规划设计院,石家庄050015;2.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24;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昆明650092摘要: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该热水系统可根据气候条件分别以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式、单一的空气源热泵模式及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模式运行。

在昆明地区气候条件下,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测试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的热力性能。

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热泵空气源热泵子系统的日平均COP 可达3.8左右。

关键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0 引言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双重压力下,太阳能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引人注目、研究开发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对节能和环保均具有重要意义[1-4]。

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结合了太阳能的清洁性、可再生性和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性,是一种节能、无污染的高效能源利用系统[5-6]。

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昆明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实验测试分析了环境参数、运行参数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

1 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构成及运行模式新型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子系统和空气源热泵子系统;太阳能热水子系统和空气源热泵子系统通过蓄热水箱进行有机耦合。

其中太阳能热水子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平板和蓄热水箱构成,空气源热泵子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毛细管构成。

该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太阳能集热器的采光面积为2m2,压缩机容量为1P。

图1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加热热水系统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该空气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别按下述三种不同模式运行: (1) 单一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模式在太阳辐射良好、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下,热泵子系统停止运行,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常规太阳能热水器模式运行。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全工况性能及试验装置的研究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全工况性能及试验装置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9- 05- 04 修回日期:2009- 06- 11
解决方法及相关问题如下: (1)压缩冷凝机组能力组合的平衡性。如一套空气 处理系统配置了 3 台压缩冷凝机组,在设计时保证其 中 2 台的制冷量之和等于第 3 台的制冷量,这样在长 时间运行后切换压缩冷凝机组时工况偏差就不会超出
空气处理系统主要配置循环风机、蒸发盘管、电 标准的要求;
加热和电加湿,对环境间进行降温、除湿或者加热、加
应容量的保温水箱。 针对市场上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我们挑选了 4
款循环式机组,对其在名义工况下 (环境干球温度 20℃,湿球温度 15℃,进水初始温度 15℃,终止温度 55℃)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数据见表 1[4]。
表 1 循环式机组测试数据
性能数据 环境干 / 湿球温度,℃ 水初始 / 终止温度,℃
参考文献: [1] 林锴. 美的来了[J]. 热泵市场,2007,4:4~5. [2] 郭星成. 得广东者得天下[J]. 热泵市场,2007,4:9~10. [3] 韩敏. 热泵热水器整体增长暗藏危机[J]. 电器,2007,10:20~21. [4] GB/T21362- 2008,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S].
1 发展前景介绍
目前,国内厂家销售最多的还是商用热泵热水机 组,其中较早进入热泵热水器行业的企业年销售额已 上亿元,但主要的销售领域集中在宾馆酒店、集体宿舍 及高档别墅区。宾馆酒店在全国的数量非常庞大,而完 成热泵热水系统节能改造的还很少;学校和工厂的宿 舍人口密度大、人员相对集中,对于热水的需求量很 大;对于高档楼盘,开发商可利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节能、安全、环保的优点作为吸引客户的卖点。所以,空 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初步估计, 未来两年市场容量将达到 40~50 亿元[2]。

R32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试验研究

R32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试验研究
Ko ng W e i l i Tu Bi n g Li Mi n ya ng
( To ng f a n g Ar t i f i c i a l Env i r on me nt Co. ,Lt d . )
ABS TRACT I n o r d e r t o a na l y z e t he pe r f or ma n c e o f R3 2 a i r s o ur c e he a t pu mp s y s t e m, t he
摘 要 为 了 了解 R 3 2制冷 剂 应 用 于 空 气 源热 泵 系 统 的 性 能 , 分 别 对采 用 补 气 增 焓 方案 和喷 液 冷 却方 案 的
2台 R 3 2 样机进行测试 , 并与同型号 R 2 2机 组进 行 对 比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2台 R 3 2样 机 均 能 够安 全 稳 定 运 行 , 在 整机 成 本 、 系统 简 单 性 及 可操 作 性 方 面 , 喷 液 冷 却 系 统 占有 较 大 优 势 , 但 在 低 温适 应 性 方 面 , 补 气 增 焓 系统 优 势 明 显 。最 终 根 据 性 能试 验结 果 , 给出 R 3 2样 机存 在 的 问题 及 进 一步 优 化 设 想 。
t e s t r e s ul t s , t he p r ob l e ms a n d f u r t he r op t i mi z a t i o n pl a n f or R3 2 pr o t o t y pe a r e gi v e n.
第1 3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室 调
48 — 51
REFR I GERA T1 0N AN D AI R— C0 NDI T1 0N I N G

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现场检测方法F.0.1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检测应在典型制热工况下进行,机组负荷率宜达到80%以上。

F.0.2热水型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检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1检测宜在热泵机组运行工况稳定后1h 进行,检测时间不得低于2h ; 2应检测系统的热源侧流量、机组用户侧流量、室外温湿度和机组输入功率等参数; 3机组的各项参数检测记录应同步,记录时间间隔不得大于600s ; 4 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按式(F.0.2-1)、(F.0.2-2)计算:iQ COP N = (F.0.2-1) pw C 3600ρ∆=wV t Q (F.0.2-2) 式中:COP ——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Q ——检测期间机组的平均制热量(kW);N i ——检测期间机组的平均输入功率(kW);V ——热泵机组用户侧平均流量(m 3/h );∆t w ——热泵机组用户侧进出口介质平均温差(℃);ρ——热水平均密度(kg/m 3);C pw ——水的定压比热(kJ/kg·℃)。

F.0.3热风型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检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1检测宜在热泵机组运行工况稳定后1h 进行,检测时间不得低于2h ; 2 应检测热泵机组的送风量、入口温度、入口相对湿度、入口焓值、出口温度、出口相对湿度、出口焓值、机组消耗功率,室外温湿度同步检测;3各项参数记录应同步进行,记录时间间隔不得大于600s 。

4 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按式(F.0.3-1)、(F.0.3-2)计算:iQ COP N = (F.0.3-1) 3600(1)o i oo V h h Q d ρ-=+ (F.0.3-2) 式中:COP ——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Q——测试期间机组的平均制热量(kW);N i——测试期间机组的平均输入功率(kW);V——机组循环风量(m3/h);h i——入口空气焓值(kJ/kg);h o——出口空气焓值(kJ/kg);ρo——空气出口密度(kg/m3);d o——空气出口含湿量(kg/kg)。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特性的实验分析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特性的实验分析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特性的实验分析发表时间:2019-03-26T11:26:49.52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作者:张国庆[导读] 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农村能源结构体系并不合理,为了解决新农村能源利用尤其是建筑建设及采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造式房屋建筑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并搭建了系统实验台,对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监测和记录。

本文通过对系统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及毛细管辐射等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

张国庆唐山市热力总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农村能源结构体系并不合理,为了解决新农村能源利用尤其是建筑建设及采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造式房屋建筑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并搭建了系统实验台,对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监测和记录。

本文通过对系统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及毛细管辐射等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

关键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毛细管网;节能1系统设计制冷剂-太阳能热水共用翅片管换热器的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就是要将空气源热泵和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有机结合,在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在换热器迎风侧增加一排太阳能管路,实现优势互补,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太阳能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板经换热将储水箱中的水加热,在冬天时,室外温度较低,此时关闭生活热水阀门,储水箱中的水流过蒸发器最外侧的太阳能管路,空气流经热水盘管后温度升高,然后再流经制冷剂盘管,并且外侧盘管内的热水通过翅片将部分热量传给内侧盘管内的制冷剂。

通过这两者作用使制冷剂蒸发温度提高,可以有效避免盘管外空气结霜;夏天时,室外温度较高,此时关闭储水箱通往蒸发器的阀门,储水箱提供生活热水。

2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数学模型2.1 集热器的理论模型该户所使用的集热器为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该集热器集热效率很好、抗压性能较高,且具有较高的传热速度,而且容易安装维护。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全年综合能效_ACE_分析与实验_姜昆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全年综合能效_ACE_分析与实验_姜昆

图 4 低温区部分温度的发生概率
由于中温区暂时还没有较为权威的数据可供 参考,但中温区温度划分为 17℃-23℃,分区跨度 较小,温度分布较为集中,因此,可取其平均值 20 ℃作为中温区温度发生的平均温度。 综上分析和计算,可得出高、中、低温区所对 应的平均温度分别为 28℃、20℃、6℃,因此,确 定 A、B、C 值的测试工况如表 2 示。
文章提出全年综合能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采用标准工况能效比在季节差异上的不足但是方案的计算方法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影响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因素较多本文做了适当简化结果建立在初步计算和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且在计算各个温区的平均温度时存在一定误差特别是在低温区平均温度计算过程中考察的温度下限为6比通常热泵热水器的冬季运行最低温度要低右另外式3计算出的结果增加了冬季低温时比重使结果有一定误差
另外,由于制冷行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节能 减排相关政策的推进,在对产品能效要求提高的同 时,对产品在全年整个运行周期的能耗的关注也不 断加强。考查产品是否节能,并不只取决于实验工 况条件下机组的 COP 值,而应该联系产品在实际 使用中的特点和所处的运行环境来综合评价。因 此,国标制定了 关于热泵空 调器的季节 能效比 (SEER)[3]和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系数 (IPLV)[4]来衡量机组的综合性能。热泵热水器在 全年范围内使用,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同季 节时机组运行工况差别较大,因此,更需要一个能 反映机组全年运行性能的评判标准来合理评价机 组的性能,为产品比较提供依据。相比于上述两种 能效评定方法, 全年综合能效 (Annual comprehendsive efficiency,简称 ACE) 概念能更合理的反应机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Shanghai Univers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热泵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热泵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供暖和制冷,还能在热水和温水供应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然而,对于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就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热泵系统的原理与种类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制热或制冷方式改变环境温度的设备。

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海洋热泵等不同类型的热泵系统,其基本原理都是使用电能或其它能源,以周期的方式将低温热能转移到高温环境中,从而达到供暖和制冷的目的。

其中,地源热泵系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通过在地下埋设热交换管道和地面上的热井之间来实现制热和制冷。

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水源和气候条件各异,其适应的热泵系统也不尽相同。

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能源环境,应该选择相应的热泵系统。

二、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热泵系统的性能主要指其制冷或制热能力与能耗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能效表现。

为了对热泵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需要对其主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常见的热泵系统参数包括制热量、制冷量、制热效率、制冷效率、能耗等。

1、制热量和制冷量的测量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和制冷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制热或制冷模式下传递给空气、水或地面的能量。

所测量的制热量和制冷量是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有关的,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热电偶法、涡街流量计法、多点测温措施等。

2、能效与能耗的分析在热泵系统中,能效是指能够传递给空气、水或地面的热能与所消耗的电力之比。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热泵系统的能效会有所变化。

能耗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热泵系统所消耗的电力。

能耗是热泵系统运行成本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中,需重视能效和能耗的测量和分析。

天津地区空气源热泵冬季供暖性能实验研究

天津地区空气源热泵冬季供暖性能实验研究

需 综合 考 虑机 组 C P 供 水 温度 。在设 定 化 霜参 数 时 ,要 从节 能和 O和
经济 两 方 面进 行研 究 。就 我 国 目前 的 电厂效 率 而言 ,单 机 发 电能 力 在 6 0 千 瓦 以上 时其热 效 率 尚不 足 4 % 。 00 0 从一 次能 源利 用 率 的角度
图4 是机 组 功 率在 ~ 个化 霜 周期 中的变 化 情况 可 以看 到机 组
12 0
维普资讯
当翅 片 上霜 层 厚 度超 过 化霜 临 界 点而 未 进行 化 霜 时 , 着换 热 随
实 验就 翅 片 结 霜情 况对 机组 C P 的 影 响也做 了统计 ,图 6 O值 是
机 组 C 值 随 霜层 温度 的变 化情 况 。从 图中可 以看 到 ,当霜层 温度 OP 在 一1  ̄ OC~OC之 间 变化 时 ,机 组 的 C P 在 2  ̄ O值 ~3之 间随 霜层 温度
统 冬 季供 水水 温设 定 为 4 。 0C,高于 4 。 5 C时停 止 制热 运 行 。
实验 结 果 与分 析
实验 在 2 0 年 1 月 下旬 进 行 .图 1 05 2 .图 2是在 一 天 中气温 最 低 的夜 间测得 的 数据 。 图 1 化 霜 周期 为 9 为 0分 钟 .以设 计 负 荷 的 7 % 运 行 时 .在 一 0
度 发 生 明显 改 变;第 6 分 钟 以后 , 着 霜层 的 进一 步 增 长 , 水 温 0 随 供 机 组 运 行方 式为 : 箱的设 定 加热 温 度为 5 . 低 于 4 。 水 0 c. 5 C时对 度逐 渐 下 降 . 是 应进 行 化 霜 的 临 界 点 “ 这 :第 7 至 第 8 分 钟 为 一 5 5

R3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实验研究

R3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实验研究
a d t lc r ni xp nso a vea hr t l e i e,t s st e f m a e oft n he e e t o ce a i n v l s t o ti ng d v c e t he p ror nc he wat r e
c nd to . o ii ns
ABS TRACT I r r t nayz hepe f ma e o n o de o a l e t ror nc fR32 a nd R41 0A i o c a a rs ur e he tpump wa e a e t r he t r,u iie he c a a ub e p pe h a xc n r m a c e t u d r un t tlz s t o xildo l i e te ha ge t h d wih o t oo i ,
Ex e i e t ls u y o 3 i o r e h a u p w a e e t r p rm n a t d fR 2 ar s u c e tp m t rh a e
Hu n y u a g Yu o W a gJ n n u Yi a n Qin YuJn ” ig
un r a bintt m p r t r f de m e e e a u eo
u e l t s on to nd r a 1 e tc dii ns,COP fR3 ni n r a e .1 o 2 u ti e e s s31
3 ℃ , h s h r e butt e dic a ge t mpe a ur e c s 1 . ℃ wh c sun a o a l o he a plc — r t e r a he 01 9 i h i f v r b e f rt p ia ton o 2 t ow m b e t t m pe a ur i fR3 o l a in e r t e,t i p a e ntofR32 c mpr s o a e uc he d s l c me o e s rc n r d e 4. 5 o ha fR41 A e be a eo 2’ a ge l ft to 0 on c us fR3 Sl r rvo ume c pa iy u e hes m ede i n a cB/ 2 1 7 2 0 . Th e t r s ls s o t a h 2’ h r e e tr a c r i g t T 3 3 - 0 8 e t s e ut h w h t t e R3 S c a g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性能实验研究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性能实验研究

Articles论文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性能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王耀WANGYao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11GD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Foshan528311家用空调器作为制冷和釆暖的设备在我国己得到广泛普及,近年来变频技术的兴起和推广提升了空调的节能性和舒适性,但空调产品存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和夏季高温环境下制热效果差、制冷速度慢的问题,使得其应用范围和能效水平均受到限制,特别在高温和超低温环境下,机组的蒸发压力降低,导致压缩机吸气比容增大,系统制冷剂流量减小,压缩机有效容积得不到充分利用,使机组制热能力大幅度衰减。

冬季时房间所需热负荷却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而迅速上升,夏季时房间热负荷却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迅速上升,空调的制冷制热量将更加不能满足热负荷的需求,从而使舒适性体验变差。

因此,如何提高空调机组在超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环境下的制热输出能力,是空调系统高效应用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带有闪发器的补气增恰系统是解决空调运用的有效手段之一。

特别在较高、较低环境温度下表现更佳,扩展空调使用环境范围。

针对补气增恰系统,目前对制热工况研究较多,席战利主要研究了补气增焙技术对制热量和制热舒适性的提高效果3,王军等主要研究了补气增焙系统较普通空调低温制热量的优势以及使用条件也,陈文俊等主要研究了将补气增焙技术与其他空调技术配合使用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系统制热量血。

而本文不仅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了补气增焙热泵空调系统较普通热泵系统制热量和舒适性的提升效果,还通过运行变化规律和不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对比,指明了补气增焙系统对制冷和制热的影响差异以及运行规律和应用补气增焙的最佳条件,为最优化利用补气增恰和系统设计指明了方向。

1补气增熔系统流程图和压熔图1.1补气增恰系统流程图和压恰图从图1可以看出,该系统主要釆用补气增焙压缩机,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气增焙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使热泵使用效果大幅提升。

CO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性能分析

CO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性能分析

文章编号:0253-4339(2020)04-0037-08doi:10 3969/j issn 0253-4339 2020 04 037CO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性能分析齐海峰㊀代宝民㊀刘圣春㊀张鹏㊀王嘉豪㊀漆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㊀天津㊀300134)摘㊀要㊀为解决常规CO2系统供暖效率低的问题ꎬ本文建立了常规CO2系统㊁R410A喷气增焓系统㊁复叠系统㊁间接过冷CO2系统㊁直接过冷CO2系统的热力学模型ꎬ对采用不同供热末端的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和分析ꎮ结果表明:当供/回水温度为65ħ/40ħ(供热末端为暖气片)㊁环境温度为-20~20ħ时ꎬ直接过冷系统的COP较常规CO2系统提升3.8%~20.9%ꎮ直接过冷系统的CO2循环占主导地位ꎬ间接过冷系统在大多数工况下辅助系统对热水生产占主导ꎮ仅需通过为直接过冷系统配置相对较小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装置ꎬ即可实现系统效率的显著提升ꎮ对于不同的CO2热泵系统ꎬ环境温度高于-15ħ时ꎬ直接过冷系统火用效率均高于其它系统ꎬ较常规CO2系统火用效率提高19.3%~28.2%ꎻ环境温度低于-15ħ时ꎬCO2/R1234yf复叠系统的火用效率最高ꎮ关键词㊀空气源热泵ꎻCO2ꎻ复叠ꎻ间接过冷系统ꎻ直接过冷系统ꎻ喷气增焓中图分类号:TB61+1ꎻTK172ꎻTU832文献标识码:APerformanceAnalysisofCO2Air ̄sourceHeatPumpHeatingSystemQiHaifeng㊀DaiBaomin㊀LiuShengchun㊀ZhangPeng㊀WangJiahao㊀QiLe(TianjinKeyLaboratoryofRefrigerationTechnologyꎬTianjinUniversityofCommerceꎬTianjinꎬ300134ꎬChina)Abstract㊀TheenergyefficiencyofconventionalCO2systemsusedforheatingislow.Thereforeꎬcascadeandsubcoolingsystemscanbea ̄doptedtoimprovetheperformanceofCO2systems.InthisstudyꎬthethermodynamicmodelsofabaselineCO2system(BASE)ꎬR410AvaporinjectionsystemꎬcascadesystemꎬindirectdedicatedmechanicalsubcoolingCO2system(IDMS)ꎬanddirectdedicatedmechanicalsubcoolingCO2system(DDMS)areestablished.Theperformancesofthesystemwithdifferentheatingterminalsareoptimizedandana ̄lyzed.Theresultsshowthatwhenthesupplyandreturnwatertemperaturesare65ħand40ħꎬrespectively(theheatingterminalisthetraditionaldesignedradiator)andtheambienttemperatureis-20-20ħꎬtheCOPoftheDDMSsystemisimprovedby3 8%-20 9%comparedwiththatofthebaselineCO2system.TheCO2subsystemplaysadominantroleintheDDMSsystem.IncontrastꎬfortheIDMSsystemꎬthesubcoolingsubsystemismoreimportantformostcasesconcerninghotwaterproduction.Asignificantincreaseinsystemeffi ̄ciencycanbeachievedbyaddingarelativelysmallvaporcompressionrefrigerationcyclefortheDDMSsystem.IntheCO2heatpumpsys ̄temꎬwhentheambienttemperatureisabove-15ħꎬtheexergyefficiencyoftheDDMSsystemishigherthanthatofothersystems.Com ̄paredtothebaselineCO2systemꎬtheexergyefficiencyisimprovedby19 3%-28 2%.Forthecaseswithambienttemperaturebelow-15ħꎬtheCO2/R1234yfcascadesystemshowsthehighestexergyefficiency.Keywords㊀air ̄sourceheatpump(ASHP)ꎻCO2ꎻcascadeꎻindirectdedicatedmechanicalsubcoolingsystemꎻdirectdedicatedmechani ̄calsubcoolingsystemꎻvaporinjectionsyste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6151)资助项目ꎮ(Theprojectwas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51806151).)㊀㊀收稿日期:2019 ̄05 ̄20ꎻ修回日期:2019 ̄10 ̄07㊀㊀采用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是解决北方冬季雾霾问题的重要途径ꎮ但目前市场上主流空气源热泵充注的制冷剂为R410A等工质ꎬ考虑其较高的GWP导致的温室效应显著ꎬ«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规定我国将在2024年冻结HFCs的生产和消费ꎬ并在2045年完成消减80%ꎮ在这样的形势下ꎬ自然工质成为制冷空调行业研究的热点[1]ꎮ在众多自然工质中ꎬCO2因其无毒不可燃㊁安全环保等优势而最具代表性和竞争力ꎮ但其临界温度仅为31 1ħꎬ临界压力却高达7 38MPaꎬ供暖系统较高的回水温度导致节流损失巨大ꎬ系统能效较低ꎬ限制了其推广应用[2-3]ꎮ为改善常规CO2热泵用于供暖的性能ꎬ学者们对不同改进的CO2热泵系统进行了研究ꎮWuJiang ̄hong等[4]研究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复叠热泵系统的瞬态和动态特性ꎮ结果表明ꎬ在低环境温度条件下ꎬ732020年8月JournalofRefrigerationAugustꎬ2020复叠热泵系统性能较常规单级CO2系统有了较大提升ꎮYangDongfang等[5]提出的间接过冷系统比单级CO2跨临界系统的COP提高了22%并对比了R134a/CO2复叠热泵系统和跨临界CO2/R134a间接过冷系统ꎬ结果表明两系统各具优势ꎮM.Pitarch等[6]的分析结果显示CO2空气源热泵系统COP较单级CO2系统提升了15%ꎮWangGuanbang等[7]对单级CO2热泵系统在不同过冷方式下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ꎬ在冬季工况下ꎬ系统采用内部换热器进行过冷时ꎬ综合效率最佳ꎮDaiBaomin等[8-9]对CO2直接过冷系统进行的能效㊁环境与经济性分析表明ꎬ该系统相比常规CO2热泵系统能效提升ꎬ相对电加热㊁燃煤锅炉以及燃气壁挂炉系统ꎬ一次能源消耗和CO2的排放量显著降低ꎮ以上形式的CO2热泵系统与常规CO2热泵系统相比COP均有显著提升ꎬ但考虑其应用的气候条件及供热末端形式的不同ꎬ性能优劣及适用性缺乏统一评价ꎮ对此ꎬ本文建立了各系统的热力系统模型ꎬ对采取复叠及过冷等方法的CO2热泵系统的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ꎬ以求为CO2热泵供暖系统的实际应用和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支撑ꎮ1模型建立1 1循环模型介绍常规CO2系统(baselinesystemꎬBASE)如图1(a)所示ꎬCO2由压缩机压缩至超临界CO2流体后ꎬ流经气体冷却器加热热水ꎬ冷却后的CO2流体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后ꎬ流经蒸发器吸收环境热量ꎬ再次被压缩机吸入ꎬ完成循环ꎮR410A喷气增焓系统(R410Avaporinjectionsys ̄temꎬVIS)如图1(b)所示ꎬ采用两级节流中间喷气技术ꎬ通过闪发器将气液分离ꎬ气体被压缩机喷气口吸入冷却压缩机内部的气体后再次进行压缩ꎬ压缩后的气体流经冷凝器加热热水ꎮ闪发器内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ꎬ通过蒸发器吸收环境的热量ꎬ再由压缩机吸入完成循环ꎮ复叠系统(cascadesystemꎬCAS)如图1(c)所示ꎮ由低温级循环(1-2-3-4-1)和高温级循环(1ᶄ-2ᶄ-3ᶄ-4ᶄ-1ᶄ)组成ꎮ通过冷凝蒸发器将两个循环关联ꎮ低温级循环冷凝器释放的热量(2-3)被高温级的蒸发器吸收(4ᶄ-1ᶄ)并转移至高温级冷凝器中ꎬ加热热水后用于供暖ꎮ间接过冷系统(indirectdedicatedmechanicalsub ̄coolingsystemꎬIDMS)[5]如图1(d)所示ꎮ供回水同样分为两路ꎬ一路先流经辅助循环的蒸发器冷却(5-图1CO2空气源热泵系统原理Fig.1TheprincipleofCO2air ̄sourceheatpumpsystem6)ꎬ再进入气体冷却器进行加热ꎬ以降低气体冷却器CO2的出口温度ꎬ减小节流损失ꎬ另一路流经冷凝器ꎬ两股热水汇合后用于供暖ꎮ直接过冷系统(directdedicatedmechanicalsub ̄coolingsystemꎬDDMS)[8]如图1(e)所示ꎮ其中1-2-4-5-1为跨临界CO2热泵循环ꎬ通过引入常规工质辅助循环(1ᶄ-2ᶄ-3ᶄ-4ᶄ-1ᶄ)ꎬ将CO2气体冷却器出口流体冷却ꎬ并将热量回收转移至冷凝器ꎮ回水分为两路分别进入气体冷却器和蒸发器加热后供热ꎮ图2所示为各系统循环的T ̄s图ꎮ由图2可知ꎬ热水在气体冷却器/冷凝器内加热ꎬ其放热过程受到供水温度(Twꎬout)和回水温度(Twꎬin)的约束ꎮ1 2系统数学模型本文基于以下假设进行分析:1)循环在稳态工况下进行ꎻ2)换热器和管道中的热损失与压降忽略83不计ꎻ3)环境温度与蒸发器之间的传热温差为10ħꎻ4)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为5ħꎻ5)冷凝器与换热流体(水)之间的窄点(pinchpointꎬPP)温差为5ħꎻ6)各CO2系统均有5ħ的过热度ꎮ考虑R1234yf的GWP仅为4[10]ꎬODP为0ꎬ属于低环害制冷剂ꎬ具有较好的环保优势ꎮ因此ꎬ对于复㊀㊀㊀㊀㊀图2热泵系统T ̄s图Fig.2T ̄sdiagramofheatpumpsystem叠及过冷系统中的高温级循环及辅助循环ꎬ工质选用R1234yfꎮ不同的散热末端其供回水温度如下:传统暖气片的供/回水温度为65ħ/40ħ[11]㊁地板辐射采暖和风机盘管均为45ħ/40ħ[11]ꎮ本文将对热泵系统采用以上不同的散热末端时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讨论ꎮ各系统压缩机功耗如下:WCompꎬCO2/R410A=mCO2/R410A(h2-h1)(1)WCompꎬR1234yf=mR1234yf(h2ᶄ-h1ᶄ)(2)WCompꎬR410A=m8(h2-h1)+m3(h4-h3)(3)WCompꎬTot=WCompꎬCO2+WCompꎬR1234yf(4)1 2 1常规CO2系统制热量QBSAE与COPBASE:QBASE=mCO2(h2-h3)(5)COPBASE=QBASE/WCompꎬCO2(6)1 2 2喷气增焓系统喷气增焓系统充注R410A作为制冷剂ꎬ其系统整体效率计算[12]如下:当prɤ4时:ηglobalꎬR410A=0 01033pr3-0 1096pr2+0 3595pr+0 3295(7)当pr>4时:ηglobalꎬR410A=-0 000147pr3+0 00193pr2-0 03819pr+0 8062(8)制热量QVIS与COPVIS:QVIS=m3(h4-h5)(9)COPVIS=QVIS/WCompꎬR410A(10)1 2 3复叠系统复叠循环低温级CO2为亚临界ꎬ其整体效率[13]计算如下:ηglobalꎬCO2=0 00476pr2-0 09238pr+0 8981(11)932020年8月JournalofRefrigerationAugustꎬ2020制热量QCAS与COPCAS:QCAS=mR1234yf(h2ᶄ-h3ᶄ)(12)COPCAS=QCAS/WCompꎬTot(13)1 2 4间接过冷系统CO2跨临界系统整体效率[14]与压比直接相关:ηglobalꎬCO2=-0 0021pr2-0 0155pr+0 7325(14)辅助循环系统采用R1234yf作为制冷剂ꎬ系统的整体效率与压比㊁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有关[15]:ηglobalAUXꎬR1234yf=-0 0008pr4+0 02211pr3-0 2119pr2+0 8713pr+0 0062tevp-0.0012tcond-0.5934(15)制热量QIDMS与COPIDMS:QIDMS=mR1234yf(h2ᶄ-h3ᶄ)+mwꎬCO2(hwꎬGꎬout-hwꎬEꎬin)(16)COPIDMS=QIDMS/WCompꎬTot(17)1 2 5直接过冷系统制热量QDDMS与COPDDMS:QDDMS=mCO2(h2-h3)+mR1234yf(h2ᶄ-h3ᶄ)(18)COPDDMS=QDDMS/WCompꎬTot(19)㊀㊀火用效率是指在某一系统中ꎬ体系对外输出的有效火用与所获得的有效火用之比ꎬ反映了实际过程偏离理想可逆过程的程度ꎮ系统火用效率定义如下:ηII=1-ITotWCompꎬTot(20)为表征直接和间接过冷系统流过CO2循环和R1234yf循环的水流量大小ꎬ定义水流量比为:ε=mwꎬR1234yfmwꎬCO2(21)对于复叠及过冷系统均由两个循环(R1234yf和CO2循环)构成ꎬ为了定量表征两个循环的功耗ꎬ定义功耗比如下:λ=WCompꎬR1234yf/WCompꎬCO2(22)2分析与讨论2 1系统性能分析间接过冷系统存在最优中间水温[16]ꎬ由此可知ꎬ系统必然存在最优中间温降ꎮ图3所示为间接过冷系统COP随中间温降(流经辅助循环蒸发器内水的温降)和排气压力的变化规律ꎮ由图3可知ꎬ在环境温度为-12ħ㊁回水温度为40ħ㊁供水温度为65ħ的工况条件下ꎬCOP随排气压力和中间温降的增加均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减小ꎬ在排气压力为9 376MPa和中间温降为21 31ħ的条件下ꎬCOP取得最大值2 01ꎮ系统性能受排气压力和中间温降的共同影响ꎬ对应的排气压力和中间温降为最优排气压力和最优温降ꎮ由F.Kauf[17]的分析结果可知ꎬ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一定的条件下ꎬCO2跨临界制冷循环存在最优排气压力ꎬ这是受CO2超临界区域的S形等温线和压缩过程线共同作用的结果ꎮ图3COPIDMS随中间温降和排气压力的变化Fig.3COPIDMSvariationwithintermediatetemperaturedropanddischargepressure图4COPDDMS随过冷度和排气压力的变化Fig.4COPDDMSvariationwithsubcoolingdegreeanddischargepressure直接过冷系统循环COP随过冷度(冷却蒸发器内CO2的温降)和排气压力的变化如图4所示ꎮ由图4可知ꎬCOP随排气压力和过冷度的增大均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减小ꎬ在排气压力为10 517MPa和过冷度为27 5ħ时ꎬCOP取得最大值2 09ꎮ由A.Mo ̄ta ̄Babiloni等[18]研究可知ꎬ复叠系统存在最优的中间温度并对应系统最大COPꎮ而常规CO2系统存在最优高压[8]ꎬ在最优高压的条件下ꎬ系统同样存在最大04COPꎮ由上述分析可知ꎬ对于以上4种CO2热泵供暖系统ꎬ在供回水及环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ꎬ均存在最大COP并对应最优运行工况ꎮ因此ꎬ下文的分析和讨论均基于最优工况开展ꎮ图5所示为系统COP随供回水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ꎮ由图5可知ꎬ当供回水温度一定时ꎬ各系统的COP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ꎮ环境温度在-30~20ħ时ꎬR410A喷气增焓系统的COP最大ꎮ由图5(a)可知ꎬ除R410A喷气增焓系统外ꎬ对于供/回水温度为65ħ/40ħ(供暖末端为暖气片)㊁环境温度低于-5ħ时ꎬR410A/R1234yf复叠系统的COP最大ꎬ其次为CO2/R1234yf复叠系统和直接过冷系统ꎬ常规CO2系统的性能最低ꎮ当环境温度为-25ħ时ꎬCO2/R1234yf复叠系统㊁间接过冷系统㊁直接过冷系统较常规CO2系统COP分别提升了20 1%㊁21 5%㊁25 0%ꎮ主要是因其它CO2系统均假定为单级压缩ꎬ在低环境温度下ꎬ高压缩比导致压缩机整体效率低ꎬ而复叠系统高低温级压缩机的压缩比均在合理范围内ꎬ压缩机效率较高ꎬ尤其在低环境温度下ꎬ复叠系统的COP高于其它系统ꎻ而R410A喷气增焓系统通过闪发器实现气液分离ꎬ该系统压缩机具有单机双级压缩的特点ꎬ同时还与增焓技术结合运行ꎬ极大提升了压缩机的制热能力和能效ꎬ故其COP最高ꎮ除R410A喷气增焓系统外ꎬ在环境温度高于-5ħ时ꎬ直接过冷系统的COP明显均高于其它系统ꎬ相对间接过冷系统最大可提高5 7%ꎬ较常规CO2系统提升3 8%~20 9%ꎬ这主要是由于通过辅助系统对CO2气体冷却器的出口温度进行冷却ꎬ可显著降低节流过程的不可逆损失ꎬ而过冷过程的热量同时被回收用于供热ꎮ间接过冷系统中回水首先经过辅助过冷系统的蒸发器降温ꎬ再进入CO2气体冷却器内加热ꎬ水在连续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换热不可逆损失ꎻ而直接过冷系统的回水在冷凝器中直接加热ꎬ通过R1234yf的蒸发直接对CO2进行过冷ꎬ省去了水的降温升温过程ꎬ相对于间接过冷系统ꎬ相当于提高了R1234yf的蒸发温度ꎬ系统COP得到提升ꎮ考虑到即使对于严寒地区(如哈尔滨)ꎬ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供暖季的大多数时间环境温度均高于-20ħꎬ因此对于供热末端为暖气片的情况ꎬR410A喷气增焓系统优于其它系统ꎬ但由于该系统采用R410A作为制冷剂ꎬ根据基加利修正案的规定ꎬ我国将在2024年冻结HFCs制冷剂的生产和消费ꎬ因此可考虑使用CO2系统进行替代ꎮ在CO2热泵系统中ꎬ直接过冷系统优势较为明显ꎬ且本文假设CO2压图5COP随环境温度及供回水温度的变化Fig.5VariationofCOPwithambientꎬwatersupplyandreturntemperature缩机为单级压缩机ꎬ如果在超低温工况下采用双级压缩ꎬ可以推断ꎬ在环境温度为-30~20ħ的范围内ꎬ直接过冷系统的性能会更加优异ꎮ由图5(b)可知ꎬR410A喷气增焓系统COP最高ꎬ在CO2热泵系统中ꎬ当供回水温度为45/40ħ时(供热末端为风机盘管或地盘管)ꎬ环境温度在-30~5ħ的工况范围内ꎬCO2/R1234yf复叠系统COP最高ꎬ其次为直接过冷系统和间接过冷系统ꎬ常规CO2系统的效率最低ꎮ这是由于CO2较高的温度滑移适用于生产温度较高的热水ꎬ而当供回水温差很小时ꎬCO2的优势并不显著ꎮ复叠系统的高温级为冷凝过程ꎬ其定温过程与5ħ的小温升形成较好的温度匹配ꎬ表现为较高的COPꎮ因此ꎬ对于供热末端为风机盘管或地板辐射盘管时ꎬ复叠系统的节能优势更加明显ꎮ图6所示为采用不同的供热末端时ꎬ水流量比随环境温度的变化ꎮ由图6可知ꎬ对于不同供暖末端ꎬ直接过冷系统的水流量比在环境温度为-30~10ħ的工况下均小于1ꎬ表明即使增加了辅助系统ꎬ直接过冷系统的CO2循环仍发挥主导作用ꎮ间接过冷系142020年8月JournalofRefrigerationAugustꎬ2020统的水流量比在多数情况下明显大于1ꎬ如图6(b)所示ꎬ在Twꎬin=40ħꎬTwꎬout=45ħꎬT0=-30ħ时ꎬ间接过冷系统的水流量比高达7 65ꎬ这说明辅助系统水流量占据主导ꎮ而这主要是因为对于间接过冷系统的辅助系统ꎬ可以推得ꎬε=mwꎬR1234yf/mwꎬCO2=Δtwꎬsubcooler/Δtw+WComꎬR1234yf/(cpmwꎬCO2Δtw)ꎬ水流量比与中间温降(Δtwꎬsubcooler)㊁供回水温差(Δtw)等有关ꎮ当末端为风机盘管或地盘管时ꎬ中间温降为15~26ħꎬ而供回水温差仅为5ħꎬ故其水流量比远大于1ꎮ图6水流量比随环境温度的变化Fig.6VariationofwatermassflowrateratiowithambienttemperatureR1234yf压缩机功耗与CO2或R410A压缩机功耗比如图7所示ꎮ由图7可知ꎬ在环境温度为-30~20ħ时ꎬ复叠系统的功耗比大于1ꎬ而间接㊁直接过冷系统的功耗比均小于1ꎮ这主要由于对于复叠系统ꎬ低温级循环为亚临界循环ꎬ其压缩过程温区跨度小ꎬ故功耗较小ꎻ高温级循环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由于分别受到供回水温度和冷凝蒸发器内部传热温差影响ꎬ其压缩过程温区跨度较大ꎬ功耗较大ꎬ故导致其比值较大ꎮ而间接㊁直接过冷CO2循环为跨临界循环ꎬ其功耗较大ꎮ在Twꎬin=40ħꎬTwꎬout=65ħꎬT0=-10ħ工况下ꎬ功耗比达到了2 06ꎻ而同工况条件下ꎬ间接㊁直接过冷系统分别为0 41㊁0 35ꎮ结合图5(a)可知ꎬ仅需通过为直接过冷系统配置相对较小的辅助循环装置ꎬ即可实现系统效率的显著提升ꎮ图7功耗比随环境温度的变化Fig.7Variationofcompressorpowerconsumptionratiowithambienttemperature2 2系统火用分析图8所示为系统配置不同供热末端ꎬ系统火用效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ꎮ由图8可知ꎬR410A喷气增焓系统的火用效率最高ꎬ当供暖末端为暖气片ꎬ环境温度为-30ħ时ꎬ其火用效率为0 53ꎮ其次为R410A/R1234yf复叠系统ꎬ常规CO2系统的火用效率最低ꎮ在CO2热泵系统中ꎬ当环境温度高于-15ħ时ꎬ直接过冷系统火用效率最高ꎬ较常规CO2系统火用效率提高19 3%~28 2%ꎮ由图8(a)可知ꎬ在环境温度为-30~20ħ时ꎬR410A喷气增焓系统的火用效率高于其它系统ꎬ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图5(a)在低环境温度下COP最大的原因ꎮ由图8(b)可知ꎬ环境温度高于-10ħ时ꎬ直接系统火用效率最高ꎬ这是由于直接过冷系统通过R1234yf的蒸发实现对CO2流体进行过冷ꎬ相对间接过冷系统换热不可逆损失较低ꎬ且过冷后CO2节流过程产生的不可逆损失显著减小ꎮ复叠系统的冷凝蒸发器换热量较大ꎬ因此导致的换热不可逆损失较大ꎻ而直接过冷系统的辅助系统的制热量在环境温度为-12ħ时占总制热量的35 9%ꎬ由此24产生的换热不可逆损失较小ꎮ供热末端为风机盘管或地盘管时ꎬ在环境温度低于-15ħ的CO2热泵系统中ꎬCO2/R1234yf复叠系统的火用效率高于其它CO2系统ꎮ图8系统火用效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Fig.8Theexergyefficiencyofsystemwithambienttemperature3结论本文建立了常规CO2热泵系统㊁R410A喷气增焓系统㊁复叠系统㊁间接过冷CO2系统和直接过冷CO2系统应用于供暖的热力系统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和分析ꎬ研究了环境温度㊁供热末端供回水温度影响下系统的运行规律ꎬ得到如下结论:1)供/回水温度为65ħ/40ħ时(末端为暖气片)ꎬ对于CO2热泵系统ꎬ直接过冷系统在环境温度为-20~20ħ时系统COP最高ꎬ较常规CO2系统可提升3 8%~20 9%ꎻ当供回水温度为45/40ħ时(末端为风机盘管或地盘管)ꎬCO2/R1234yf系统COP最高ꎮ2)对于采用不同末端的热泵系统ꎬ直接过冷系统的CO2循环对热水生产占主导地位ꎬ间接过冷系统在大多数工况下辅助循环对热水的生产占主导ꎮ3)在Twꎬin=40ħꎬTwꎬout=65ħꎬT0=-10ħ工况下ꎬCO2/R1234yf复叠㊁R410A/R1234yf复叠㊁间接和直接系统的功耗比分别为2 06㊁1 58㊁0 41和0 35ꎮ仅需通过为直接过冷系统配置相对较小的辅助循环装置ꎬ即可实现系统效率的显著提升ꎮ4)在环境温度高于-15ħ时的CO2热泵系统中ꎬ对于采用不同的供暖末端工况下ꎬ直接过冷系统火用效率均高于其它CO2系统ꎬ较常规CO2系统火用效率提高19 3%~28 2%ꎻ在环境温度低于-15ħ时ꎬCO2/R1234yf复叠系统的火用效率最高ꎮ符号说明COP 系统能效Tꎬt 温度ꎬħh 焓ꎬkJ/kgW 功率ꎬWI 火用损ꎬWη 压缩机效率m 质量流量ꎬkg/sηII 火用效率pr 压缩比λ 功耗比Q 热量ꎬWε 水流量比参考文献[1]㊀CAOFengꎬSONGYulongꎬLIMingjia.Reviewondevelop ̄mentofairsourcetranscriticalCO2heatpumpsystemsu ̄singdirect ̄heatedtypeandrecirculating ̄heatedtype[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9ꎬ104:455-475.[2]㊀赵宗彬ꎬ宋昱龙ꎬ包继虎ꎬ等.跨临界CO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J].制冷学报ꎬ2018ꎬ39(2):22-30.(ZHAOZongbinꎬSONGYulongꎬBAOJihuꎬetal.Re ̄searchonsystemperformanceofair ̄sourcetranscriticalCO2heatpump[J].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8ꎬ39(2):22-30.)[3]㊀李慧ꎬ曹祥ꎬ张春路.二氧化碳热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案例分析[J].化工进展ꎬ2016ꎬ35(增刊2):421-426.(LIHuiꎬCAOXiangꎬZHANGChunlu.Developmentsandapplicationanalysisofcarbondioxideheatpump[J].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Progressꎬ2016ꎬ35(Suppl.2):421-426.)[4]㊀WUJianghongꎬYANGZhaoguangꎬWUQinghaoꎬetal.Transientbehavioranddynamicperformanceofcascadeheatpumpwaterheaterwiththermalstoragesystem[J].AppliedEnergyꎬ2012ꎬ91(1):187-196.[5]㊀YANGDongfangꎬSONGYulongꎬCAOFengꎬetal.Theo ̄reticaland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acombinedR134a342020年8月JournalofRefrigerationAugustꎬ2020andtranscriticalCO2heatpumpforspaceheating[J].In ̄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6ꎬ72:156-170. [6]㊀PITARCHMꎬNAVARRO ̄PERISEꎬGONZALVEZJꎬetal.Analysisandoptimisationofdifferenttwo ̄stagetranscrit ̄icalcarbondioxidecyclesforheatingapplications[J].In ̄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6ꎬ70:235-242. [7]㊀WANGGuanbangꎬZHANGXinrong.Thermoeconomicop ̄timizationandcomparisonofthesimplesingle ̄stagetran ̄scriticalcarbondioxidevaporcompressioncyclewithdiffer ̄entsubcoolingmethodsfordistrictheatingandcooling[J].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ꎬ2019ꎬ185:740-757.[8]㊀DAIBaominꎬQIHaifengꎬLIUShengchunꎬetal.Environ ̄mentalandeconomicalanalysesoftranscriticalCO2heatpumpcombinedwithdirectdedicatedmechanicalsubcool ̄ing(DMS)forspaceheatinginChina[J].EnergyConver ̄sionandManagementꎬ2019ꎬ198:111317. [9]㊀代宝民ꎬ剧成成ꎬ粱梦桃ꎬ等.机械过冷跨临界CO2热泵供暖系统性能分析[J].制冷学报ꎬ2019ꎬ40(4):29-36.(DAIBaominꎬJUChengchengꎬLIANGMengtaoꎬetal.PerformanceanalysisofatranscriticalCO2heatpumpwithmechanicalsubcoolingforspaceheating[J].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9ꎬ40(4):29-36.)[10]ILLÁN ̄GÓMEZFꎬGARCÍA ̄CASCALESJR.Experimen ̄talcomparisonofanair ̄to ̄waterrefrigerationsystemwork ̄ingwithR134aandR1234yf[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9ꎬ97:124-131.[1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12.(Designcodefor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ofcivilbuildings:GB50736 2012[S].Beijing:ChinaArchitec ̄ture&BuildingPressꎬ2012.)[12]BOTTICELLAFꎬDEROSSIFꎬMAUROAWꎬetal.Multi ̄criteria(thermodynamicꎬeconomicandenvironmen ̄tal)analysisofpossibledesignoptionsforresidentialheat ̄ingsplitsystemsworkingwithlowGWPrefrigerants[J].In ̄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8ꎬ87:131-153.[13]NASRUDDINꎬSHOLAHUDINSꎬGIANNETTINꎬetal.Optimizationofacascaderefrigerationsystemusingrefriger ̄antC3H8inhightemperaturecircuits(HTC)andamixtureofC2H6/CO2inlowtemperaturecircuits(LTC)[J].Ap ̄pliedThermalEngineeringꎬ2016ꎬ104:96-103. [14]GULLOPꎬELMEGAARDBꎬCORTELLAG.EnergyandenvironmentalperformanceassessmentofR744boostersu ̄permarketrefrigerationsystemsoperatinginwarmclimat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6ꎬ64:61-79.[15]GHOUBALIRꎬBYRNEPꎬMIRIELJꎬetal.Simulationstudyofaheatpumpforsimultaneousheatingandcoolingcoupledtobuildings[J].EnergyandBuildingsꎬ2014ꎬ72:141-149.[16]SONGYulongꎬLIDongzheꎬCAOFengꎬetal.Investigationoftheoptimalintermediatewatertemperatureinacombinedr134aandtranscriticalCO2heatpumpforspaceheat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ꎬ2017ꎬ79:10-24.[17]KAUFF.DeterminationoftheoptimumhighpressurefortranscriticalCO2 ̄refrigerationcycles[J].InternationalJour ̄nalofThermalSciencesꎬ1999ꎬ38(4):325-330. [18]MOTA ̄BABILONIAꎬMATEU ̄ROYOCꎬNAVARRO ̄ESBRÍJꎬetal.Optimisationofhigh ̄temperatureheatpumpcascadeswithinternalheatexchangersusingrefrigerantswithlowglobalwarmingpotential[J].Energyꎬ2018ꎬ165:1248-1258.通信作者简介刘圣春ꎬ男ꎬ教授ꎬ天津商业大学ꎬ139****2426ꎬE ̄mail:liushch@tjcu.edu.cnꎮ研究方向:制冷系统节能及自然工质替代研究ꎮAboutthecorrespondingauthorLiuShengchunꎬmaleꎬprofessorꎬTianjinUniversityofCommerceꎬ+86139****2426ꎬE ̄mail:liushch@tjcu.edu.cn.Researchfields:energysavingforrefrigerationꎬnaturalrefrigerantsubstitution.44。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制热量试验、全年制热性能系数试验和计算、用水模式性能试验和能源效率计算方法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制热量试验、全年制热性能系数试验和计算、用水模式性能试验和能源效率计算方法
1000
式中:
——热水机制热消耗
热水机制热消耗功率,单位:kW;
——热水机运行实测终止
实测终止水温,单位:℃。

B.2.1.3 每日所需的总热水热能
每日所需的总热水热能
时间表中日平均气温为 时每日所需的总热水热能
按公式(B.3)
)进行计算,单位为:千焦(kJ)


= × (40 − , ) × × 4.187 ………………………(B.3)
G —— 被加热水质量,kg;
t1 —— 初始水温度,即为计时点开始时水箱内水的平均温度,℃;
t2 —— 终止水温度,即为计时点结束时水箱内水的平均温度,℃;
H —— 加热时间,即为计时点计时开始到计时结束所用时间,h;
Qz —— 标准水箱和管道的总蓄热量和漏热量,kW。
=××
16
(
)
− /15 +
分钟后进行,每隔 10 分钟测量纪录一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数据满足工况和测量规定为止;第一
次测量至第四次测量纪录的时间称为试验周期,在该周期内允许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
调节。
A.2.3 制热量
热水机制热量按GB/T 10870-2014中5.1.3规定计算。试验过程中出现融霜而非稳态运行,则应
按照GB/T10870-2014附录A计算非稳态制热量。
A.3 循环加热式热水机的试验方法
A.3.1 试验装置
A.3.1.1 热源侧
14
GB/T 21362—202X
按 GB/T 10870-2014 中 5.1.1 规定提供水侧条件;空气源热水机采用 GB/T17758 规定的室内空调
装置使其达到热源侧环境温度条件。

空气源热泵成为可靠供暖热源技术的探讨

空气源热泵成为可靠供暖热源技术的探讨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7卷第0期2 0 2 1年3月Vol. 47 No. 6Mar. 2021・ 161 ・-绿色环保-建筑节能-文章编号:10096225( 2021)06-016163空气源热泵成为可靠供暖热源技术的探讨★韩卫珍v 刘勇2 任文晋2(1.山西路晟交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2.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摘要: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在山西省北部供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几种改进措施,提出通过对空气 源热泵直接供暖系统上增设一定容量的蓄热水箱,而在执行峰谷电价的地区则增设电锅炉和蓄热水箱,使空气源热泵成为严寒 地区可靠的供暖热源。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电锅炉,蓄热水箱,峰谷电价中图分类号:TU833.6 文献标识码:A1山西省北部供暖现状及存在问题现在高速公路沿线各站区燃煤锅炉作为供暖热源已无 法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供暖热源改造正是这一时代背景 下的必然要求。

清洁能源作为供暖热源形式有多种多样, 据调查,目前高速公路各服务区、收费站及养护区清洁能源 改造的形式主要有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或者改为用电两 种方式。

我省北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各服务区远离城市配套输气 管线,尽管存在个别项目距离输气管线较近,但是,城市配 套建设中未考虑此部分建筑供暖的用气。

所以煤改气这种 方案只能在一些气源充足或离市区较近的地区采用,不能 大范围应用。

然而,煤改电这种方案不受地理位置所限,具有大范围 推广应用的价值,现阶段煤改电的形式主要有空气源热泵 和电锅炉两种。

空气源热泵作为供暖热源比电锅炉更节 能,所以空气源热泵将是站区燃煤锅炉改造的首选方案。

2空气源热泵应用现状2.4 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严寒及寒冷地区使用时存在的 技术缺点1) 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与建筑物供暖负荷不一致,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热泵机组制热性能高,而此时建筑供暖负 荷所需小,相反,室外温度低时,热泵机组制热性能差,而此 时房间热负荷所需较大。

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性能测试随着科技的进步,热泵式空调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的建筑。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为我们节约能源并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一、热泵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热泵式空调系统是利用热泵循环原理,通过制冷剂的汽化和凝结来传递热量,从而实现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

它通过空气源热泵或地源热泵将室外的低温热能转换成高温热能,然后再将高温热能释放到室内。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热泵式空调系统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等优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房间的大小、朝向、建筑材料、环境温湿度等。

其主要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管路以及配件等组成。

其中,室内机和室外机都有不同的类型和功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配置。

室内机有多种类型,包括壁挂式、柜式、地板式等,各有其适用的场合和要求。

室外机则通常安装在室外地面或墙壁上,需要注意其安装位置和方向,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管路是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数量和长度也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

在管路设计时,要考虑到管道的尺寸和材料,以及管道的敷设方式和路径等因素。

三、热泵式空调系统的性能测试对于热泵式空调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性能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制冷量和制热量制冷量和制热量是热泵式空调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其值反映了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力。

在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测量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制冷和制热量,并与设计值进行对比。

2. 能效比和COP能效比和COP分别是制冷和制热过程中输入能量和输出能量的比值,也是衡量热泵式空调系统能效的重要参数。

性能测试需要测量系统的能效比和COP值,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以评估系统的节能效果。

3. 噪声和震动热泵式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震动,这会影响用户的舒适和环境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