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进位加法的秘密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4)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4)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4)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进位加法,这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较大的挑战。

进位加法主要涉及到的是两个数相加时,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或等于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情况。

学生需要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

2. 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进位加法的示例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纸张和笔,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记录。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来引导学生进入进位加法的学习,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加法知识。

2. 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示例题来讲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明白进位的过程和原理。

3. 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和交流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5. 总结:教师对进位加法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 进位加法的示例题。

3. 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进位加法的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了进位加法,通过讲解、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地方,对于进位加法来说,教学难点主要包括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进位加的说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进位加的说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进位加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数学教育也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部分,进位加是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围绕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进位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进位加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个部分。

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的内容,而两位数加两位数则是二年级数学进位加的新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

2. 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掌握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熟练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2.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思考和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位加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通过示范计算和实例分析,讲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方法。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进位加法的方法。

4. 温故知新: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巩固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掌握。

5. 拓展: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六、教学手段1. 教学板书:将进位加法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进行板书,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等活动。

组织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以旧引新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8+5= 39+6= 57+5=55+6= 47+8= 8+68=[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练习,复习巩固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好铺垫。

2.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观察主题图。

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能和乘一辆车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3。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

师: 35+37=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3.师小结计算过程:3 5+ 3 7------------7 2个位 5加 7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一共有72人,不能合乘一辆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进位加法-人教版 (5)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进位加法,这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较大的挑战。

进位加法主要涉及到的是两个数相加时,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或等于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情况。

学生需要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

2. 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的教学PPT,包含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和例题。

2. 学生准备的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进位加法的例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进位加法。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和心得体会。

5. 总结:教师总结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 进位加法的例题。

3. 进位加法的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2. 口头作业:向家长讲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中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的过程。

详细补充和说明: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到两个数相加时,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或等于10,需要向十位进位的情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学生在小组中可能采用估算、口算、摆小棒、竖式计算等方法。计算方法多样性,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将本节课知识与上节课知识串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逻辑性与连续性。在情境中巩固旧知识,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1、进位加法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弱,直观思维强,所以教师采用直观教具、学具的方法,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单根相加满10根捆成一捆的过程,以此直观地说明进位加法中当个位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口算、估算、实际操作等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个位满十怎么向十位进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出题目错误的原因,而这些错误在学生的计算中容易发生,起到警示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
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结合实例说明题意,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35=71
36
+35
——
71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即对位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本节课仍采用上节课乘车的情境,为了突破进位的难点,教材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把10根小棒变成1捆的过程,直观地反映出个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教材采用合作探讨、交流等方法,大家共同从实际计算中总结出计算方法,淡化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案.doc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案.doc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教具: 小棒若干根、智慧树。

教学过程:一、复习(1)师: 同学们, 我们学过加法计算, 看谁能又快又准确算出结果。

生:36+2 36+20师: 口算我最棒,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60+23 6+23 生: 答略师: 现在请一位同学口答, 然后说一说6+23 你是怎样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怎样的?生: 因为23 是两位数,6 是一位数, 把23分成20 和3, 先把3 加6 得9,再把20 加上9 得29, 所以6+23等于29。

(2)复习凑十歌,我会凑十法8+6 7+9 7+4 5+8【评析: 通过复习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进位加法巩固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为下面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作铺垫。

】二、新授课1 、导入新课师:"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我们班要召开联欢会, 老师给每一位同学准备一瓶" 矿泉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师:你能提出来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计算吗?生: 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算式:28+5=33( 瓶)【评析: 从学生喜欢的节日的问题引入" 六一" 儿童节, 小朋友们的礼物"美乐多" 每人一瓶够不够分,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讲授新课(1) 实际操作, 建立表象你是怎么算出来28+5=33的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 揭示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师: 请大家同桌两人一小组用摆小棒的方法想一想28+5 该怎样计算?学生动手操作后, 请个别小组上来回报操作过程和计算的结果。

生1: 先在左边摆28根小棒, 再在右边摆 5 根小棒, 左边的8 根和右边的 5 根合并起来, 是13 根,13 加20 等于33生2: 先在左边摆28根小棒, 再在右边摆 5 根小棒,28 根和右边的 2 根合并起来是30 根,,30 加23 等于33。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课件、小棒、课本8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8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每辆车准成70人。

师:下面发生了一件事,你们能帮忙解决吗?仔细看!(出示11 页例3的二(1)班和二(3)班的乘车图)师: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二(1)班和二(3)班想合乘一辆车,能坐下吗?师:怎么算?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6+35= (板书算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6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6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生:6根和5根先相加是11根。

师:11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把11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1捆放在整捆处。

师:结果怎样?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

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1根小棒。

(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2.用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动作(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

《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进位加》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进位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进位加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的原理,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加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进位加的现象,如:8 5=1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上进一。

(2)教师讲解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学生尝试运用进位加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提醒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进位加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进位加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进位加的方法。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习惯等。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进位加计算方法的教学。

这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的关键,需要详细解释和充分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进位加-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进位加”,属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核心内容。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加法中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进位加的计算,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法中进位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进位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进位概念的理解:学生对进位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示来帮助理解。

2. 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难以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步骤,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来加强。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进位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进位加的计算方法,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进行进位加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讲解。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进位加的竞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进位加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进位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进位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进位加的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1. 进位加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进位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运用进位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讲解、练习和小组活动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了进位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教师应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在本节教学内容“进位加”中,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进位概念的理解和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上。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恩家上册《进位加》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恩家上册《进位加》

进位加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笔算的方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学习重点:训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笔算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笔算的方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学习准备:相应的课件答题卡
教学环节
知识点1:
两位数加一位数笔算。

二(1)班参加少先队活动的同学们和辅导员一共多少人?
分析:求“一共多少人”用加法:
个位与个位对齐,别把2和十位的4对齐。

知识点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笔算
知识点3:
(判断)两位数加一位数笔算。

知识点4: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笔算
知识点5: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应用。

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11题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拓展
延伸。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进位加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等活动。

组织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以旧引新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8+5=39+6=57+5=55+6=47+8=8+68=[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练习,复习巩固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好铺垫。

2.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观察主题图。

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能和乘一辆车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3。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

师:35+37=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3.师小结计算过程:3 5+ 3 7------------7 2个位5加7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一共有72人,不能合乘一辆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位加法的秘密
——关于一道思考题的巧妙讲解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二”这一单元中,在学习了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后,教材第28页中出现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细读教参后发现,教参对此题只字未提,而此题除了数字1可以确定位置外,其它数字都无法确定,没有解题的突破口和方法。

学生对此题的处理基本上是盲目的尝试,有的从个位试起,有的从百位试起,有的学生甚至到擦破书都试不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少部分学生试出了答案,但都不能说出缘由。

经询问后发现,教师基本上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并校对一下是否正确就不了了之。

这样的处理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如果教师敷衍思考,那将会导致这道思考题内在价值的流失,进而导致学生错失一个开发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良好时机。

笔者查阅教学辅导资料后发现,张天孝老师主编的二年级下册《学数学长智慧》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
根据它的提示,笔者深入分析后发现,进位加法有着独立的秘密,那就是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会等于9的倍数,而且是9的几倍就是有几次进位。

因为一个数位满十后到较高一位会当1来算,所以有一次进位,加数上会比得数上多9,也就是9的1倍。

有两次进位,差会是18,也就是9的2倍。

以此类推。

用这样的秘密讲解此题,便使得讲解有了突破口。

此题0~9各数字的总和是45,也就是9的5倍。

它可以是1次、2次和3次进位。

由于几次进位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和就是9的几倍,从而推出加数里各数字的和与得数里各数字的和,进而确定方框的填法。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设计了一堂课并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位如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基本理解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是9的几倍就是几
次进位。

2.能运用进位加法的秘密,根据进位的次数推理出得数之和,并确定得数。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是学生理解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是9的几倍就是几次进位的原因。

【教学难点】1.理解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是9的几倍就是几次进位的原因。

2.会根据进位次数推出得数之和并确定得数。

二、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片段一:游戏引入,发现规律
1.魔术设疑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个魔术,这个魔术需要你们配合我做三件事情:
①求出你所写算式里加数中每个数字的和;
②求出得数里每个数字的和;
③求出这两个和的差,并记住差是多少!
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玩魔术了,谁来告诉我你的差是多少?
(指一生问差是多少,师说有几次进位,请4位同学回答,板书差是多少)
2.发现奥秘
师:觉得很惊讶是吗?其实奥秘就在这些差里?请仔细观察这些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是9的倍数
出示不进位加法算式,让学生求出它加数里和数字的和与得数里各数字的和以及这两个和的差。

师:为什么这两个和的差会是0呢,请你们一位一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1次进位的加法算式,有一次进位加数里各数之和就比得数里各数字之和多9
师:现在的差怎么是9了呢,请你们也想刚才那样一位一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验证:现在请你们验证一下自己的差,符合这个奥秘吗?)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这个奥秘解决进位加法中的问题。

【设计说明】以魔术形式引入,让学生感知进位加法的隐含条件,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充满好奇,激发了学生探究规律的内在动力。

对于规律的理解,我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先讲解不进位的算式,通过对每个数位的对应分析,先让学生明白差是0就是0次进位,为进位加法的讲解做铺垫。

而进位加法的讲解,我结合竖式和对应数位讲解一次进位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奥秘的由来。

【教学片段二】运用奥秘,尝试解题
1出示练习,寻求方法
师: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下面的加法竖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你会填吗?
(出示三位数加三位数等于四位数的方框,引导计算0~9这十个数字的总和,为探究得数做铺垫) 师:谁来说一说你会先填哪个数字?为什么?
预设:先填1,因为1只能在得数的千位上。

师:想一想,这道算式至少有几次进位?那最多几次?
预设:最少有1次,最多可以有三次进位。

2、探究三次进位
师:根据进位加法的奥秘,如果这道算式有3次进位,那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
会是9的…?
预设:9的3倍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0~9的总和是9的5倍,怎么分可以使得它们的差是9的3倍呢? 预设:加数里各数字的和是9的4倍,和里各数字的和是9的1倍,也就是9.
师:剩下的三个方框应该填什么呢?
预设:和里各数字的和是9,所以其他三个方框会是0、3、5或者0、2、6
师:我们先来研究3和5这一组,知道有三次进位后,你觉得十位上两个数相加会等于几?那百
位呢?
师:现在你能把2、4、6、7、8、9填入方框中吗?
(投影反馈学生的结果,反馈从个位入手和从百位或者十位入手两种不同填法,进行方法的比较
和优化)
师小结:看来确定了得数后加数就变得好填了。

师:我们刚才说得数里各数字和是9的除了1、0、3、5这一组外,得数由1、0、2、6组成的你
们会填了吗?课后自己试一试。

【设计说明】此题只能确定数字“1”的位置,所以难以从数字填写入手。

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此题可能有几次进位,从进位次数入手探究加数里各数字的和与得数里各数字的和。

这与发现的奥秘相结合。

把0~9这十个数字的总和说成是9的5倍,询问如何分才使得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是9的3倍。

这一微小的变动寓意颇深,因为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和差关系,但倍数关系是已学内容。

而数的分成也是学生熟悉的方法。

这样处理使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

解决了学生思考的难点。


【教学片段三】灵活运用、巩固方法
1、探究2次进位
师:如果这道算式有2次进位,那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会是9的几倍?
预设:9的2倍,可是总和是9的5倍,无论怎么分差都不会是9的2倍。

2、探究1次进位
师:如果这道算式有1次进位,那加数里各数字的和减得数里各数字的和会是9的几倍?
预设:9的1倍,也就是加数里各数字和是9的3倍,得数里各数字之和是9的2倍
师:9的2倍也就是…?生:18
师:
探究0的位置,0不能放在个位和十位,0也不能放在加数的百位,所有0只能在得数的百位上。

师:得数剩下的两个方框可以填几?
预设:8和9
出示得数为1089,学生比赛填加数,最快填出的学生分享方法
【设计说明】此环节在起初的试教中我更多的是带着学生练习。

但考虑到这一环节是方法的运用和巩固,多给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后填写,学生对于方法的理解会更深入。

于是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2次进位是行不通的。

1次进位的情况,我采取引导探究得数之和后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填方框,学生经历:遇困——探索——解困后,得出0的特殊位置,从而确定得数,并成功填写加数。

巩固根据得数填加数的方法。

三、案例反思
一次次的试教,一遍遍地磨课,对于内容的设计都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趣味的引入环节,使学生在高度注意的情况下感受奥秘;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既理解了奥秘的由来,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知道了进位加法里有着独立的奥秘,有的学生可以理解奥秘的由来,有的可以运用奥秘解决数学问题。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收获!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拘泥于常规的解题方法,使得原本的教学难点由繁到简,化难为易。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学片段一”中为什么一次进位加数里各数字和减得数里各数字和会等于9,本节课我通过对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其实这里可以尝试从不同数位中数字代表的意思入手,各位满十后向十位进一,本是个位的10个一到了十位就变成1个十进行计算了,综合两个数位看,就相当于有一次进位就会多9。

这样的讲解建立在有意义的记忆基础上,或许学生会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思维含量比较高,对学生的理解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奥秘的理解,部分学生已经存在问题,而对于奥秘的运用,自然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学生基本上无法运用奥秘解题,如何处理可以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看来,在平时的教
学中,教师也要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学习创新,不应仅仅局限于老的教法,只有教师本身与时俱进,学生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