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沁园春·长沙》是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选文。该单元主题是“青春”,单元语要求“理解运用意象书法感情的手法,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还对学生作出了“尝试写作诗歌”的文学表达方面的要求。《沁园春·长沙》作为表达青春激情的现代诗,有着丰盈深邃的意象和精妙的选词表达。对此,本文授课时将从语言的个性化表达出发,重点捕捉和体会本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揣摩体会本诗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结构,领略壮志凌云、激情澎湃的伟人形象。
3.感受毛泽东的情怀。
【教学重点】领略壮志凌云、激情澎湃的伟人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本诗活泼灵动的意象。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情怀。
【教学方法】品味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任务(附:学习任务单)
一、导入
首先,欢迎大家步入高中生活。大家都还没满18岁吧?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看来大家的青春都还在。电影《青春派》大家看过吗,看过的同学能不能起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剧情?没看过那老师简单介绍一下。的确,这部青春派重燃了不少青春学子斗志昂扬的激情,正如影片的插曲歌词“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沁园春·长沙》就是展现青春斗志激情的一首诗,一起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青春激情。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一)播放朗诵录音,全班齐读。
(二)师生讨论,感知全文。
1.刚才我们一起诵读了本词,请找出上下阙的引领词。
预设:上阕“看”字,领起七句。下阕“忆”字,领起八句。
2.这首词上下两阕,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
预设:上阕写景:绘湘江多彩秋色;下阕抒隋: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主要是起引导和总结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不拘泥于整齐,而只要能够把握住
“景”和“人”即可。)
三、问题引领,支架教学,揣摩语言美。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成为动人诗篇的原因,就在于它聚集了多种语言美因素而体现出的丰富的意蕴。下面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本词的个性化语言。
师: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虽然语言是抽象的、概括的。却能唤起读者的表象联想和想象。诗词和文学作品是想象的艺术,丽诗是语言之精粹,尤其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形象感。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历来被人们称赞为动人的诗篇,下面大家就一起听名家朗读,初步感知一下诗的语言。
活动支架一:聚焦语言美。
师:我们先看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
(1)后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板书:语言的画面美)
“层”山之多:“遍”红之广······(语言的密度美)
“看万山红遍”中的“红遍”;“层林尽染”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成红色,“染”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的仿佛人丁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的“透”活现出江水碧绿清澈。(语言的色彩美)
“击”准确地形容出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首,怎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语言的动态美)
(2)前面都是写景,后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感叹放着是不是不太恰当?
预设: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3)下片中有没有体现语言精美的地方?
预设:“怅寥廓”中的“怅”准确地描述诗人当时特定的心态。面对广阔无垠生机蓬勃的世界,诗人的心里油然升起“怅”的思绪。“携来百侣曾游”道出了曾许多青年战友一起到这坐聚会、游览。这里也体现了语言的精美。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上下文的结构?
(谋篇布局的结构美)
《沁园春·长沙》体现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体现了全词奇妙结构的语言艺术技巧.全词结构与内容极为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雅致的艺术美。
四、升华理解,把握文章主旨
活动支架二:问题引导,聚焦关键字“独”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一句“独”怎样理解,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吗?
预设:①诗人在寒秋独立,天气寒冷和一人独往照应,体现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②诗人看上去孤独可是内心却汹涌澎湃,并不孤独。
(2)从句式上来分析,“独立寒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这是个非正常语序和省略句。这里的词序本来应该是“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处境”“季节”“地点”。“独立寒秋”中的“立”字用得传神,让人联想到“站立、直立”,意气昂扬。“独立”,表明是一个人,虽为“寒秋”,却独自一人伫立在微寒的秋风之中,体现了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也显示了诗人充当中流砥柱,顶天立地的气概。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前置,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这是伟人湘江独立图,诗人置身于广阔的秋水长天之中,透露的是一种浩然之气。
活动支架三:了解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把握主题
在解决“诗人内心是否孤独”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写作背景。之前布置了相关预习任务,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以从三个层面来了解。
(1)诗人的政治命运。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不仅没有出席,而且连委员都被选掉。1958年毛泽东在对自己的诗词中作的一些“自注”中,曾言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从事革命活动,是诗人所从事所追求的事业。这时,诗人受到了事业上的第一次打击:被排挤出党中央。
(2)政治背景。作为一个政治家、革命活动家,他总是和时代同呼吸同命运的。作为抒情言志的诗歌也恰恰表现了他们这种生活。本词写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共产党内部,对革命统一战线由谁来领导,产生了分歧。
(3)当时遭遇。诗人在1923年和1925年两次入湘,均被当时称霸湖南的军阀赵恒剔所追捕,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仅仅几个月内,我们组织了二十几个以上的农民协会,同时引起了地主的怨毒,要求将我逮捕。赵省长派兵来抓我,我逃到广州。”(《毛泽东自传》)“逃到广州”,是指诗人1925年深秋,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上述背景下,我们理解这首词“独立寒秋”。
师:“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深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诗句中的“湘江北去”,平添了豪迈之气,甚至让人想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抹去了“孤独”的感觉。
下阕中写到:“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诗人回忆起了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