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合集下载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中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依然是制约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上海市航空制造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航空制造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航空制造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民用航空产业是世界科技与装备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具有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产业附加值高、适航门槛高等特点。

“十二五”期间,上海初步建立了以大型客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新支线飞机量产为代表的民用航空产业体系。

为支撑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构筑“上海制造”的战略优势,进一步完善上海航空制造产业链体系,根据《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对接国家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发挥航空制造的战略性引领作用,坚持“市场驱动、型号牵引、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发展原则,实施“主制造商—供应商”联动发展模式,以大型客机项目和民用航空发动机项目为中心,加快建设集设计、研发、制造、认证、维修、运营、服务在内的航空制造完整产业链体系,逐步形成主制造商引领、优势供应商集聚、核心配套企业支撑、专业化平台服务的航空制造产业体系,将航空产业打造成为上海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新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2020年,上海航空制造产业链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主制造商自身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力争实现航空制造业总产值500亿元。

为2035年实现航空制造业总产值3000亿元,并在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机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ARJ21新支线飞机(以下简称“ARJ21”)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形成30架的年产能力,交付60架以上;C919大型客机(以下简称“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开展批产工作;CR929宽体客机(以下简称“CR929”)取得订单。

产业链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培育10家左右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

CR929结构件和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能力达到40%左右,机载系统本地化配套能力达到30%左右,并带动飞机和零部件制造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快速发展。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

序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域导航(RNA V)和所需导航性能(RNP)运行实践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运行概念。

它将飞机先进的机载设备与卫星导航及其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涵盖了从航路、终端区到进近着陆的所有飞行阶段,提供了更加精确、安全的飞行方法和更加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模式。

PBN是飞行运行方式的重大变革,能有效促进民航持续安全,增加空域容量,减少地面导航设施投入,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是我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中国民航局决定按照ICAO的有关要求和亚太地区实施规划,加快这项技术的应用,组织全面实施。

本路线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明确了中国民航从当前到2025年期间实施PBN的政策和总体工作计划,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指南,促进全球标准统一和国际合作。

希望有关各方在该路线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使之不断更新完善,适应中国民航快速发展的需求,并成为中国民航航行新技术发展的标志性规划和国际航空界的蓝图范本。

民航局PBN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目录1. 背景..................................................................................................................................- 1 -1.1 PBN概念..................................................................................................................- 1 -1.2 作用及优势.............................................................................................................- 2 -1.3 ICAO要求................................................................................................................- 2 -2. PBN实施路线图目的.......................................................................................................- 3 -2.1 明确决策和计划.....................................................................................................- 3 -2.2 帮助沟通和理解.....................................................................................................- 3 -2.3 确立职责和分工.....................................................................................................- 3 -3. 中国民航运输系统..........................................................................................................- 4 -3.1 现状.........................................................................................................................- 4 -3.2 挑战.........................................................................................................................- 4 -3.3 未来发展.................................................................................................................- 6 -4. 实施具体工作..................................................................................................................- 7 -4.1 总体目标.................................................................................................................- 7 -4.2 关键任务.................................................................................................................- 7 -4.2.1 规章标准的制定...........................................................................................- 7 -4.2.2 航路规划和飞行程序设计...........................................................................- 7 -4.2.3 航空运营人运行能力的建立.......................................................................- 8 -4.2.4 宣传与培训...................................................................................................- 8 -4.2.5 国际协调.......................................................................................................- 8 -5. 实施时间表......................................................................................................................- 9 -5.1 近期(2009-2012).............................................................................................- 9 -5.2 中期(2013-2016)...........................................................................................- 10 -5.3 远期(2017-2025)............................................................................................- 11 -6. 通用航空........................................................................................................................- 12 -6.1 现状.......................................................................................................................- 12 -6.2 发展策略...............................................................................................................- 13 -7. 航空器能力....................................................................................................................- 14 -7.1 现有机队总体情况...............................................................................................- 14 -7.2 机载设备标准.......................................................................................................- 16 -7.3 机队PBN能力现状...............................................................................................- 16 -7.4 机队改装计划.......................................................................................................- 17 -8. 导航基础设施................................................................................................................- 19 -8.1 现状.......................................................................................................................- 19 -8.1.1 传统导航设施.............................................................................................- 19 -8.1.2 GNSS导航设施............................................................................................- 20 -8.2 GNSS未来发展......................................................................................................- 22 -8.2.1“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22 -8.2.2 GPS现代化...................................................................................................- 22 -8.2.3 GLONASS现代化.......................................................................................- 22 -8.2.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3 -8.3 导航设施规划策略...............................................................................................- 24 -8.3.1 过渡计划.....................................................................................................- 24 -8.3.2 地基导航设施.............................................................................................- 24 -8.3.3 GNSS导航设施............................................................................................- 24 -9. 安全实施原则................................................................................................................- 25 -10. PBN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及展望...................................................................................- 26 -10.1 通信技术.............................................................................................................- 26 -10.2 监视技术.............................................................................................................- 26 -10.3 其他进近着陆能力.............................................................................................- 27 -10.3.1 “北斗”终端导航........................................................................................- 27 -10.3.2 有垂直引导的进近(APV)........................................................................- 27 -10.3.3 GBAS着陆系统(GLS)..........................................................................- 27 -11. 路线图的修订..............................................................................................................- 29 - 附件A-PBN导航规范简介..............................................................................................- 30 - 附件B-PBN整体规章标准框架......................................................................................- 32 - 附件C-国际PBN实施整体概况......................................................................................- 33 - 附件D-术语......................................................................................................................- 35 - 致谢.....................................................................................................................................- 38 -1. 背景1.1 PBN概念在航空飞行中,传统导航是利用接收地面导航台信号,通过向台和背台飞行实现对航空器的引导,航路划设和终端区飞行程序受地面导航台布局与设备种类的制约。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影响分析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影响分析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影响分析一、制约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的因素正在改善1.空域管理改革,为通用航空发展提供前提天空开放是通用航空大发展的前提。

空域使用要最大化,限制要最小化,是航空发达国家所遵循的一条空域开发和使用的原则,也应成为我国空域管理的目标。

在美国,大面积的低空可供自由飞行,那里有20万架私人飞机,上百万人拥有飞行执照。

庞大的飞行群体提供了市场和人才,培育出同样庞大的航空产业,为科技突破提供了源源动力。

虽然也有调度困难和安全隐患,但“最大程度利用,最小程度限制”的理念不变。

出于同样的考虑,欧洲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幅员辽阔的国家,也对低空采取宽松管理。

在我国,低空目前还受到较多限制。

所有空域都需管制,低空由空军具体管辖和指挥,任何飞行都需事前审批,审批周期长,手续杂,效率低。

为解决这些问题,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应运而生。

低空领域开放的脚步始于2010年。

10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

国家开放的低空领域是指3000米以下的空中领域,最初试点的有广州、长春、西安三地。

随后湖南、湖北、广西与内蒙古东部也进行试点。

这预示着民用小飞机产业的发展也迎来大机遇。

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

根据这一意见,我国将逐步开放1000米以下的空域。

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加快把通用航空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为企业和个人购买飞机提供了绿色通道。

2012年11月13日,中国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局长马欣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12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论坛”上透露,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在2013年向全国铺开。

低空空域管制不仅要放开,而且通用航空审批手续将大大简化。

我国私人飞机上天之前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获得民航局核发的飞机适航许可证;二是飞行员经过严格培训,取得相关部门核发的飞行驾照;最关键的第三点,是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实施飞行活动。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10.22•【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情况的报告(2013年10月2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一、工作进展情况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世纪之交,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做出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使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三个大台阶的总体目标。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西部大开发纳入2013年监督工作计划,必将有力推动这一伟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国务院即成立由总理任组长、分管西部开发工作的副总理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审议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建议和有关法规等。

今年6月,新一届国务院又对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李克强总理任组长、张高丽副总理任副组长,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等3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强化了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

领导小组成立13年来,先后召开10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西部大开发“十五”、“十一五”、“十二五”3个五年规划,研究实施了对西部地区的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工程项目,批准同意了西部大开发年度工作要点。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的通知-张政办发〔2017〕68号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的通知-张政办发〔2017〕68号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的通知张政办发〔2017〕68号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张掖市“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4月26日张掖市“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通用航空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科技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张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重要门户和节点城市、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空域优势,以及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为发展通用航空业奠定了基础。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业发展的要求,搭建全市通用航空发展的基础平台,实现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两翼齐飞”,根据国家民航发展政策法规、民用机场发展规划,以及《甘肃省“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至2020年。

一、规划背景(一)规划范围通用机场是指为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飞行活动的民用航空器提供起飞、降落等服务的机场。

通用航空产业既包括从事通用航空飞行及其提供服务保障的企业、机构及其营运活动,也包括与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具有技术经济关联性的通用航空研发、制造、维修、培训和金融服务等。

民航局关于印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的通知

民航局关于印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的通知

民航局关于印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11.26•【文号】?民航发〔2018〕120号•【施行日期】2018.11.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航局关于印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的通知民航发〔2018〕120号民航局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运输(通用)、各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局直属各单位:现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民用航空局2018年11月26日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民航是战略性产业,在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建设民航强国,既是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众出行对安全、便捷、品质等方面的关注不断增强,对成本、质量、效率和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过几代中国民航人的接续奋斗,我国已具备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面临基础保障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等问题。

综合分析世界民航强国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特制定本行动纲要,明确目标,凝心聚力,统筹推进。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一二三三四”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民航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民航强国,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民航发展五大任务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民航发展五大任务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民航发展
五大任务
据民航局网站消息,日前编制完成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民航发展的五大任务,即:确保航空持续安全、构建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全面提升航空服务能力、提升空管保障服务水平、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构想的决战时期和全面夯实民航强国建设基础的关键阶段,要以发展为人民为宗旨,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建设民航强国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发展为途径,推进法治建设,增强保障能力,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运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民用航空系统,充分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实现民航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民航发展要遵循坚持安全第一、改革创新、全面协调、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五条基本原则。

《规划》提出,十三五民航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安全水平保持领先,运输航空每百万小时重大及以上事故率低于0.15。

二是战略作用持续增强,民
航对国民经济贡献不断提高,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旅客周转量比重达到28%;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420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2 亿人
次,货邮运输量850 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8%、10.4%和6.2%。

三是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60 个左右,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
全高效的机场网络;空域不足的瓶颈制约得到改善,空管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年起降架次保障能力达到1300 万。

四是服务品质明显改善,全面提升运行质。

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国防建设上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国防建设上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国防建设上的应对策略——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空工业英语131班董婉莹学号:201321114125自主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自主创新,贯穿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国防科技建设的全程。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

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

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航空工业自1951年4月17日创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大力支援下,肩负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历史使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58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具备研制生产当代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培养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献身航空的职工队伍,发展了多类型、多用途的飞机、发动机、导弹,开发了数千种民用产品和外贸产品,累计生产了几十种飞机和直升机16000多架,发动机近60000台,导弹20000多枚,出口和援赠飞机2300多架(其中出口1300多架),已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装备,大幅度地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与国外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转变,我国已跻身于能够研制先进的歼击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教练机、特种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津市民用航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天津市民用航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一、我市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天津航空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在龙头项目带动下, 天津航空制造业迅速崛起,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龙头产 品为标志,构建形成航空制造业重要的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东 疆租赁模式”推动天津航空金融业实现率先发展,机场运输、空 港物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初步形成了航空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 发展的产业格局。2013 年,天津航空产业经济规模达到 577 亿 元,聚集各类航空企业约 600 家,成为推动天津产业结构转型升 级的重要力量。 (一)发展概况 1.航空制造 航空制造业是天津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2013 年,航空制造业实现产值 427 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龙 头项目空客 A320 系列飞机总装线运行良好,生产速率达到 4 架 份/月的设计产能;中航直升机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具备年产 70 架三型直升机的总成能力;神州彩虹无人机、波音 复合材料等重点企业运营稳定,产能规模不断提升。航空维修快 速发展,已有 4 家航空公司在津设立自有维修基地,16 家第三 方维修企业开展相关服务,涉及机体、发动机及部附件维修等。 围绕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聚集了西飞机翼、古德里奇发动 机短仓、佐迪亚戈航空座椅、索纳卡缝翼、泰雷兹雷达等一批知 名航空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以飞机总装、研发制造、部附件组装、
当前,天津航空产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中欧 航空产业战略合作,落实国家赋予天津航空产业发展的战略定 位,努力构建我国重要的民用飞机制造基地,加快建成我国北方 航空物流枢纽中心,为我市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天津要立足自身优 势和发展要求,按照产业集群聚集思路,着力加强规划顶层设计, 理顺航空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以航空研发制造、航空维修、金融 租赁、航空物流、培训会展等重要业态全面发展,具有更高水平、 更大规模、更加完善的航空产业体系,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力的航空产业城。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要】航空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航空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竞争激烈、安全管理问题等。

接着探讨了未来我国航空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结合以上内容,文章强调了我国航空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应注重科技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

总结强调了我国航空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性,期待未来我国航空业能够不断创新发展,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航空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我国、历程、挑战、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重要性、方向、结语1. 引言1.1 航空业的重要性航空业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使命。

航空业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人员和文化的交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航空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航空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比如飞机制造、机场建设、航空物流等领域。

航空业也为全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让人们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各种文化和风景。

特别是在紧急运输、救灾和国防等方面,航空业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事件发生时,航空业可以为灾区提供物资和救援,起到及时救助的关键作用。

航空业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更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产业。

我们应该重视航空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提升航空服务水平,推动航空业持续健康发展。

航空业的重要性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日益凸显,为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1.2 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历程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1931年,中国首家航空公司——中国民航公司成立,开辟了上海至南京的航线。

此后,中国的航空业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动荡,发展一度受到严重阻碍。

直到1972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为中国航空业的国际合作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航空发动机将成为我国最具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

航空发动机将成为我国最具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

航空发动机将成为我国最具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挥戈蓝天、亮剑苍穹,保卫祖国领空的“制空权”必须培养出一支飞机和航空发动机自行设计队伍。

其中,航空发动机研制更为关键。

从目前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来看,作为飞机的“心脏”的它将会成为未来最具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

随着我国实力日益雄厚,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将理性“三步走”的战略方针,下一步,我国将会进一步夯实技术基础,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中央在“十二五计划”已明确指示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将加快我国军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解决长期制约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主要瓶颈是:自主创新力度不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黄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制约我国航空装备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我国对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创新研究没有完全展开来。

”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我们主要是眼睛向外,航空发动机以引进为主,在引进的基础上发展、改进或仿制。

”20世纪40年代,美、苏两国对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制,也是从购买英国专利进行仿制开始的。

但它们只仿制了一轮,就很快转向自主研制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问题在于,专利引进或测绘仿制的发动机型号过多,延续时间过长;在仿制过程中,又没有安排足够的经费和精力认真抓好消化吸收,虽然搞了一轮又一轮的引进和仿制,但许多关键技术并没有吃透,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对促进自主研发的作用较为有限。

而且许多引进项目往往挤掉或者削弱了国内的自主研制工作,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长期的测绘仿制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自主发展。

前瞻出品航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4-2020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风险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尊重规律动力先行时至今日,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已引起国人高度关注,加快发展已成共识。

航空市场调查报告

航空市场调查报告

航空市场调查报告篇一:XX年通用航空产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XX年通用航空产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XX年6月目录第一节通用航空:集高端制造与全产业服务的航空分支 ... ................... .. 6一、公共服务、经济建设、私人消费为通航主要应用领域 ... ............... . 6二、产业链高附加值是通航的重要特点 ... .............................. .. 8 第二节美国通航:成熟完备,浓缩全球通用航空发展经验 ... . (10)一、先进的航空器制造能力是美国通航起步的基石 ... . (10)二、强大的需求、完善的基建与宽松的管制将美国通航带向成熟 ... . (13)1、20 世纪 30 年代至 80 年代期间的快速成长阶段 ... .. (15)2、80 年代至90 年代的衰退调整期 ... . (19)3、90 年代中期趋于平稳阶段 ... . (20)三、私人出行是美国通航的最主要应用领域 ... . (20)第三节我国通航:雏形出现,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 (23)一、起步晚坎坷多,产业仍处初级阶段 ... .. (23)1、起步发起阶段:从无到有的过程(1952-1965) ... . (23)2、退步和放缓阶段:文革期间通航工作几乎停滞(1966-1976) ... . (23)3、转折和复兴阶段:作业种类极大丰富,体量起伏不定(1977-1996) .. 234、调整和发展阶段:作业种类极大丰富,体量起伏不定(1977-1996) .. 23二、规模小应用窄,整体水平还很落后 ... .. (25)第四节产业阻碍环环相扣,恶性循环急需突围 ... .. (29)一、法律保证缺失+空域低效利用,航空器起飞陷审批困局 ... (29)二、国内制造商供应乏力,进口航空器加剧运营商成本 ... (29)1、原因一:建设审批周期长,程序复杂 ... . (35)2、原因二:盈利模式不清晰,投资汇报率低 ... (37)三、高投入低汇报,飞行学员望而却步 ... .. (37)四、从监管到运营,从起飞到降落,通航困局急需突破 ... (38)第五节政府牵头破局,私人消费潜力巨大 ... (39)一、前期政府支持是通航产业由小做大的决定性因素 ... .. (39)二、农业植保与工业航空体量稳定,未来难当重任 ... . (42)三、私人消费有望成为行业驱动新引擎 ... .. (44)1、公务机存量少,市场空间大 ... ................................... . 442、国内私人飞机购买力充足 ... ................................... (48)第六节XX 深化元年,全面质变道阻且长 ... .............................. . 51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 ............................... (51)二、政府有望大幅提升机场数量 ... ...................................... . 52三、通过产业园区形式带动通航发展 ... ............................... (52)图表目录图表 1:通用航空与公共运输共同构成民用航空业 ................................................ ....................................... .. 6 图表 2:通航主要应用于公共服务、经济建设、私人消费三大领域 ... ............................................ .......... . 6图表 3:按动力类型分通航主要分为直升机、活塞机、涡桨飞机、喷气式飞机四类 ... ...................... (7)图表 4:通航产业链涉及众多领域,围绕不同的环节催生出不同的盈利模式 ... ................................... ... 8 图表5:通航产业价值链呈微笑曲线状 ... ............................................ ................................................... ........... . 8图表6:XX 年通航飞机交付量为2267 架 ... ............................................ ....................................................10图表7:活塞飞机交付量占比46.6%最高 ... ............................................ ................................................... . (10)图表8:近 5 年直升机交付情况 ... ............................................ ................................................... .................... .. 11图表 9:XX 年美国航空器交付总量 1592 架,成交金额122.80 亿美金... ...........................................12图表10:XX 美国航空器交付量与金额占比 ... ............................................ (13)图表11:美国航空器保有量占全球57% ... ........................................... ................................................... (14)图表12:美国通航产业经历三次重要转折 ... ............................................ ................................................... . (15)图表13:美国空域实现高效划分 ... ............................................ ................................................... (16)图表14:1980 年前通航机场规模快速扩张 ... ............................................ ................................................... .. 18图表15:飞行员热情随之高涨 ... ............................................ ................................................... . (18)图表 16:美国通用航空空难在 1980 年前大量增加 ... ............................................ (19)图表17:按用途航空器架次分布(左图:千架次) ... .......................................... (21)图表18:按用途飞行小时分布(右图:%) ... ....................................... ................................................... .. (21)图表19:美国通航产业高度发的原因 ... ............................................ ................................................... (22)图表20:中国通航产业经历的四个主要阶段 ... ............................................ ..................................................23图表21:中国通航产业链雏形已逐渐成形 ... ............................................ ................................................... . (24)图表22:我国通航飞机数量 ... ............................................................................................... .. (25)图表23:我国通航发展严重滞后 ... ............................................ ................................................... (25)图表24:华北和中南地区企业增长较快 ... ............................................ ................................................... .. (26)图表25:通航运营企业集中于华北和中南地区 ... ............................................ . (26)图表 26:近年我国通航飞行小时增速低于企业和飞机增速 ... ............................................ . (27)图表27:飞行作业以执照培训为主 ... ............................................ ................................................... . (27)图表 28:平均每个企业年飞行时间和单架飞机年飞行时间呈现下行趋势... ...........................................28图表29:相比美国,中国审批手续繁杂 ... ............................................ ................................................... .. (29)图表30:XX 年中国内地通航飞机制造商占比 ... ............................................ .. (30)图表 31:15 年中国内地飞行培训院校运营飞机制造商排行TOP5 ... .......................................... .. (30)图表32:XX 我国直升机制造商格局 ... ............................................ ................................................... . (31)图表33:XX 年我国公务机制造商格局 ... ............................................ ................................................... (31)图表34:我国航空制造商分布 ... ............................................ ................................................... . (32)图表35:通航航空器关税高,运营企业负担重 ... ............................................ . (34)图表 36:中国每一万平方公里的机场数远远落后主要通航国家 ... ............................................ . (35)图表 37:审批流程经机场、政府、民航局、军委四方审批 ... ............................................ . (36)图表38:机场从审批到建设时间长达 5 年 ... ............................................ ................................................... (36)图表39:多方困难导致通航机场经营困难 ... ............................................ ................................................... (37)图表40:我国通航产业面临的困难是全方位的 ... ............................................ . (38)图表41:美国通航发展历史 ... ............................................ ................................................... .. (39)图表42:加拿大通航发展历史 ... ............................................ ................................................... . (39)图表43:澳大利亚通航发展历史 ... ............................................ ................................................... .................. (40)图表44:巴西通航发展历史 ... ............................................ ................................................... ............................ .. 40图表 45:我国正处于航空发展的准备期,继续政府牵头破..................... 41 图表46:农业航空总体体量稳定,以农林播种为主 ... ............................................ ..................................... . 42图表47:工业航空以石油服务为主 ... ............................................ ................................................... ............... .. 42图表48:石油服务增量有限 ... ............................................ ................................................... ............................ .. 43图表49:我国石油需求逐渐放缓 ... ............................................ ................................................... .................. ... 43 图表 50:美国私人消费占比超过50% ............................................... ................................................... ............ . 44图表51:我国公务机近年增速放................................................... ............... .. 45图表52:国内主要公务机运营商 ... ............................................ ................................................... .................. ... 45 图表53:营商省份分布 ... ............................................ ................................................... ..................................... . 46图表54:公务机起降架次显著提升 ... ............................................ ................................................... ............... .. 47图表55:中国公务机总体体量仍然很小 ... ............................................ ................................................... .. (47)图表56:美国私人飞机数量高达13.57 万架 ... ............................................ ................................................. ..48 图表57:XX 年将迎来空域改革深化之.................................................... . 51表格目录表格1:美国厂商几乎垄断通用航空器制造 ... ............................................ .................................................. (12)表格2:XX 年通用航空带动美国产业测算 ... ............................................ ................................................. ..14 表格 3:美国通航 20 世纪 30 年代至 80 年代期间的快速成长的原因分析 ... ........................................ . 15 表格4:通航空域准入要求低 ................................................ ................................................... ........................ (17)表格 5:美国通航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期间快速衰退的原因分析 ... ........................................... ..19表格6:美国通航90 年代后期逐渐走稳 ... ............................................ ................................................... ....... 20 表格7:我国主要制造商及其产品 ... ............................................ ................................................... .................. . 32 表格 8:美国通航 20 世纪 30 年代至80 年代期间的快速成长的原因分析 ... ........................................ . 33 表格9:我国主要富豪拥有私人飞机情况 ... ............................................ ................................................... ..... . 49表格10:中国富豪私人飞机需求潜力巨大 ... ............................................ ................................................... .. .. 49表格11:我国各省市通航机场建设热情高 ... ............................................ ................................................... .. .. 52表格12:以产业园区带动通航产业发展 ... ............................................ ................................................... .. (53)篇二:航空服务服务专业行业调研报告航空服务专业行业调研报告.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课题组一、调研报告的背景说明 1、专业开设现状我校原是一所普通中学,1992年转为职业高中,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学校的办学思想、师资力量、设施设备、招生规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通用机场业务简介

通用机场业务简介
依托玉湖“海上花园”城市定位和市场需求,玉湖 玉湖直升机旅游服务中心主要开展空中旅游、体验飞行、 直升机代管等通航业务。
该项目于2013年2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通用航空 有限责任公司已率先入驻 ,社会反响良好。
河口机场
项目简介:
河口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位于福州市,总面积316亩,其中机场占地157亩, 属于B类通用机场,为玉湖集团福建省通用航空机场网络的枢纽基地。
正在代管机场
玉湖河口机场
项目简介:
玉湖玉湖直升机旅游服务中心位于玉湖南部,占地 47亩,包括湾直升机场和会所,属于B类通用机场。
河口直升机场建筑面积约8914平方米,配备直径 为40米的FATO起降坪,可供米-171及以下机型直升机 使用,停机坪划有3个机位,建有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 机库并设办公耳房,在机场周边配备有飞行会所。
2010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深化我国低 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这是中国通航发展的政策 信号,在“意见”指引下,国家相关部门加紧制定低 空空域分类标准与低空空域管理规范,分别划设低空 空域(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 中国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通用航空发展被作 为五个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要全面布局和建设通 用航空机场、起降点,建设和完善空域、维修、航油 配送等保障设施。
是玉湖投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通用航空机场的投资开发、建设咨询和运营管理。
PART 3
成功案例介绍
代报业绩
3年完成2个代报项目,4个在操作项目,13余个在谈项目,大量的实战经验累 积使得玉湖机场公司成为业界翘楚
在谈项目涉及…
代管业绩
累计完成5个通用机场的代管,正在代管机场2个
已完成代管机 场
民航局局长李家祥 民航局/财政部 民航局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思考_王战超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思考_王战超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思考王战超(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摘要: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规模较小,通航作业时间不足全球总量的千分之四,国产通用飞机价值量约占全球总量的0.5%. 为探索制约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从产业政策、产业要素、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

随着国家对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视,我国通航产业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资本市场的关注成为推动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预计到2020年我国通用飞机保有量将超过9000架。

关键词:通用航空;产业;预测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General AviationIndustry of ChinaWANG Zhanchao(A V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12, China)Abstract:Our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have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but the industry is small, the flying time is less than 0.4% of the world and the Value of general aircraft made in China is less than 0.5%.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constrain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paper analysis four area, such as the industrial policy, the elements, infra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With our Country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It face with majo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ccording our Forecast, the fleet will be 9000 units in 2020.Keywords: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forecast通用航空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安全、经济建设、抗震救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录前言 (3)一、中国民航总体开展环境 (3)§1.1现有企业的竞争 (3)§1.2来自替代品的压力 (3)§1.3新进入者的威胁.................................................4§1.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1.5供给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二、中国民航开展现状和特点 (5)§2.1中国民航开展现状 (5)§2.2中国民航开展现状 (6)三、中国民航业当前问题及对策 (8)四、结论 (10)参考文献〔References〕 (11)致 (12)中国民航业开展现状及趋势容摘要:经过新中国50年的开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开展而不断开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根底设施建立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从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业还有不少薄弱的地方,与民航兴旺国家相比,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诸多差距,尚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

我国航空企业的开展面临极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只有知己知彼,并熟悉和掌握政策环境,在市场尚未平安开放之前尽快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更为优势的位置。

因此,本文将着重从航空业现状着手,探讨当前民航所存在的问题,并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民航业开展现状地位对策Abstract:After new China's 50 years of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dvanced way of transportation, civil aviation in our countr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and continue to grow stronger. Especially in 2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ir traffic continued rapid growth, expanding network, fleet transport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irport and air traffic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d exp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ig strides. The development of aviation enterprise in China is facing great opportunities, also faces pressure from petitors and challenges, only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 and be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he market has not safe before you open to raise their ability as soon as possible, can in the future petition in the position of the more advantag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ivil aviation, and tries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Keyword:China's civil aviation state of the art status countermeasures一、中国民航业总体开展环境中国民航自建国以来走过了如许的风风雨雨,从空军到别离出来后的政府部门,再到半国企半市场的混乱局面。

2013年国内外航空航天十件大事

2013年国内外航空航天十件大事

2013年国内外航空航天十件大事作者:来源:《航空世界》2014年第02期中航工业掀重组浪潮根据中航工业贯彻“五化”战略中“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的要求,要实现集团公司专业化资本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1月6日,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阎良正式揭牌,国内首家飞机业务板块重组上市完美收官。

进入12月,中航工业迎来加快资本重组的新一轮“冲击波”,旗下各板块动作频频。

中航工业成立五年来,对所属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整合,组建了19家专业化的子公司。

旗下上市公司从22家增加到27家,资产证券化率从15%上升到近52%。

运20成功首飞1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运20大型运输机在西安阎良成功首飞。

运20是我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运20大型运输机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首支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组建5月1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又增添一支新型主战力量,标志着航母部队战斗力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舰载航空兵部队作为航母战斗力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海军新型作战力量的代表和海军战略转型的先锋,在发展航母事业、建设强大海军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部队由舰载机飞行部队、机务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有歼15战斗机和教练机以及多种型号的多用途直升机。

工信部发布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立了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目标,并对我国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通用航空、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及系统、航空工业布局、航空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和任务做了明确部署。

确立了至2020年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三大目标:基本完善现代航空工业体系;掌握当代先进民用航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综合保障技术;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一是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家已将航空装备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正在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将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

二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步伐的加快,为通用飞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三是工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将为加快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和工业基础。

另一方面,世界航空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已形成了高度垄断。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航空科学技术前进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重大专项实施和重点型号研制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发展民用飞机产业,全面优化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航空工业大国和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方针坚持军民结合。

统筹军、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的科研生产体系,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军民融合式航空工业发展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克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制约发展的基础瓶颈,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坚持开放发展。

立足大航空理念,充分利用全国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本投资和发展民用航空工业。

同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

按照航空工业发展总体战略和部署,构建各领域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逐步实现民机与军机、飞机与发动机、主机与配套、航空制造业与航空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

坚持质量至上。

以满足民用航空市场需求为宗旨,建立健全航空产品质量技术体系,大力推行先进标准,发展先进测试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创建精品工程,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三)发展目标紧密衔接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部署,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2013年至2020年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基本完善。

建立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核心能力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体制机制完善、军民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型航空工业体系,拓展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发展国际知名的大型骨干企业,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掌握当代先进民用航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综合保障技术,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条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系统、设备和器件”三层次配套体系,以及长期、稳固、高质量和可信赖的原材料、元器件配套体系,建立完善的适航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配套能力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

C919大型客机完成研制、生产和交付。

ARJ21涡扇支线飞机、新舟涡桨支线飞机实现产业化。

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高端公务机、中等功率级涡轴发动机等重点产品完成研制并投放市场。

大型客机发动机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到2020年,国产干线飞机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达到5%以上,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民用飞机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三、重点领域和任务(一)加快民用客机产业化进程按照“支线飞机—单通道干线飞机—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的发展路线,稳步推进民用客机发展。

1.涡扇支线飞机。

以满足国内外中短程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形成产业化能力,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

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适时启动改进改型研制,实现系列化。

2.涡桨支线飞机。

以满足国内外短程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50座级新舟60系列的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启动70座级新舟700涡桨支线飞机研制,形成产业化能力。

3.单通道干线飞机。

以满足国内中心城市点对点、点对枢纽机场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50座级C919大型客机,形成产业化能力。

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适时启动改进改型研制,实现系列化。

4.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

以满足国际间枢纽机场和洲际飞行为目标,适时发展双通道大型干线飞机。

(二)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按照“轻重缓急”和“抓大放小”的思路,坚持开放发展原则,优先发展社会效益好、市场需求大和经济价值高的通用飞机和直升机,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1.通用飞机。

大力发展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加快研制生产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

根据市场需要,加快发展多用途飞机和特种飞行器。

2.直升机。

提升现有直升机产品质量,加快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

坚持改进改型,不断完善现有直升机系列。

3.公务机。

采用“改型+研制”的模式,推进公务机稳步发展。

一是根据客户需要对现有干支线飞机进行适应性加装或改进;二是针对高端商务或私人客户需求,鼓励国际合作研制具备洲际飞行能力的高端公务机。

4.大力拓展通用飞机产业链。

坚持发展通用飞机与发展通用航空相结合,鼓励航空工业企业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合作,拓展通用飞机产业链。

(三)推动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坚持军民结合、远近结合,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扭转航空发动机落后的被动局面。

1.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

优化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体系,加快建设和完善航空发动机基础技术支撑、研发生产、考核验证、科研保障和产品配套等相关体系。

遵循航空发动机发展规律,按照“核心机、验证机、原型机、批量生产和改进改型”的发展路径,提高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能力。

2.加快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

加快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2015年建成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并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

集中力量发展大型客机发动机,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研制。

3.坚持现有发动机改进改型。

针对现有发动机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快新产品成熟,树立品牌和市场信誉,积累工程经验。

根据民用航空市场急需,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航空发动机进行改进改型,力争在2015年前提供若干成熟的发动机机型。

4.推进小型发动机市场化发展。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市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轻小型飞机适用的小型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和其他类型发动机,发展发动机专项技术和相关配套件。

(四)加快发展航空设备、系统及相关产业抓住航空工业快速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航空机载、任务、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加快建设飞机和发动机大部件专业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

1.加快培育和发展机载系统供应商。

按照“系统、设备和器件”三个层次建立产业配套体系,大力发展低成本通用飞机的系统和设备。

以现有能力为核心,发展机载系统供应商。

2.扩展航空设备和系统发展领域。

大力发展先进的空管系统装备、通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和设备,飞行培训、客户服务、快速检测、保养维修和机场保障设备,以及通用航空特种任务系统和设备。

3.改进质量,提高可靠性和经济性。

加强新技术研究,支持航空设备适航取证,大力发展货架产品。

发展高可靠性、长寿命、环境适应性强、标准化、低成本的航空设备和系统,促进航空设备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

加强航空电子设备及软件的技术寿命管理。

4.实现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自主化。

加强航空材料研制,完善国产航空材料体系。

重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铝锂合金以及高强高韧钢等关键材料,强化材料研制与应用考核的紧密衔接。

提高国产元器件的性能、质量、寿命和可靠性,实现标准件、紧固件自主化。

5.加快机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发展。

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机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自主保障能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优化航空工业布局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资源,在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发展重大战略产品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积极进入民用航空工业领域,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行业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民用航空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1.民用运输机。

以上海、陕西及天津为基地,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发展民用干支线飞机。

2.通用飞机及直升机。

重点依托哈尔滨、石家庄、珠海、成都和荆门等优势地区发展大中型通用飞机、公务机和特种飞行器,依托景德镇、哈尔滨和天津等优势地区发展大中型直升机;鼓励发展6座(含)以下轻小型通用飞机、3吨(含)以下直升机和轻小型特种飞行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