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取穴

合集下载

(完整版)耳穴压豆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完整版)耳穴压豆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敏感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毒局部皮肤
← 消毒皮肤
患者是否疼痛,穴位是否 准确,埋豆是否牢靠等情 况
↓ 选穴埋豆
选穴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
→ 手用菜籽小方块胶布固定在耳 穴部位,酌情留置数日
↓ ←
观察

整理
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 压豆后应注意的事项,整 → 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穴
→ 压豆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 名
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耳部取 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 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评估
↓ 物品准备

治疗盘、菜籽、 皮肤消毒液、 → 棉球、棉签、镊子、胶布、
探棒、弯盘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 理体位

患者准备
↓ 定穴→
遵医嘱核对穴位, 手持探 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 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

耳穴埋豆常识[指南]

耳穴埋豆常识[指南]

耳穴埋豆相关知识(供工作人员使用)一、什么是耳穴埋豆(耳穴压豆)?耳部存在与人体全部器官对应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通过经络系统与对应的器官相联系。

刺激、按压这些反射区,就可以对相应的器官产生治疗和保健作用。

耳穴压豆疗法就是在耳部的穴位上压贴颗粒状药物,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副作用,安全经济,不损害组织,药子刺激持久,医疗效果稳定。

二、取穴的原则与方法:按病变相应部位找准阳性反应点,这是治疗的关键。

本次项目规范中取穴如下:2型糖尿病耳穴取穴:胰腺点位于胰胆和十二指肠之间。

胰胆位于肝肾两穴之间。

肝位于耳甲艇的后下部。

高血压耳穴取穴:角窝上(降压点)位于三角窝前上方。

交感位于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皮质下位于对耳屏内侧面。

三、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耳穴压豆疗法对于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多种疼痛、炎症、鼻塞等,效果显著。

对气管炎、咳嗽、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面肌痉挛等也有较好的疗效或一定改善作用。

2.禁忌症:胶布过敏者、耳廓皮肤病、瘫痕、化脓性疾患、雷诺氏症、末梢神经炎等病禁忌使用此法。

孕妇应慎用。

四、注意事项:1.探查耳穴时室内光线要好,于病变相应区挨次探压,要压力平均,以不重复为好。

2极个别患者压豆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现象。

令病人仰卧休息片刻,即可消失。

一般先压利眠穴可减少或防止上述现象。

3.选用王不留行籽儿或其他药豆自制耳贴的要注意光滑面接触皮肤,以防刺破皮肤。

4.一定要提前询问过敏情况,少数对胶布过敏者,要立即拿下耳贴,严重者对症脱敏治疗。

标准耳穴图。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概述
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籽、 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 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 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一种操作。
耳廓表面解剖
耳穴形象分布
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临 近 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周 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 对耳轮上下脚 内脏相应的位置在耳甲艇,耳甲腔 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列
告知(耳穴局部有热、胀、麻、痛感)
物品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籽、皮肤消毒液、 探棒。镊子、弯盘)
操作程序
遵医嘱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取得患者理解及配合 取舒适体位 用探棒寻求敏感点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待干 按要求进行压豆 观察患者询问有无不适 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洗手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女性禁用
注意事项
防止胶布潮湿及污染 对酒精过敏者禁用 夏季贴压时,由于多汗,贴压不宜过久 一次贴压的耳穴不宜过多,一般以3-8个 贴压后患者应自行按压表现、既往史 压豆部位皮肤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及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
选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取穴,当机体患病时, 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 点 2.按脏腑取穴 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 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 行辨证取穴 3.按经络辨证取穴 根据十二经脉循 行和其病后选取穴位
探查的方法
采用痛法在耳穴探针,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 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有疼痛感时及时告知

耳穴埋豆的流程

耳穴埋豆的流程

耳穴埋豆的治疗作用及取穴位置:1.健脑取穴:心、肾、脑、丘脑、缘中、皮质下、额。

心、肾:脑:为相应部位。

按“感传所及,主治所在”的原则取此穴。

丘脑、缘中:能增加记忆。

因此健脑可用丘脑、缘中。

皮质下、额:取皮质下、额以健脑,增强远记忆2.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取穴:交感、丘脑、皮质下、心、肾、神门、枕交感、丘脑、皮质下: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以交感、丘脑、皮质下为主。

心、肾:心主宰一切精神意识思维。

肾主水,水火相济,人体精神活动、内脏功能得以调节,恢复常态。

神门、枕:有镇静之功能。

3.调节内分泌取穴:内分泌、缘中、丘脑、肾、肝、相应部位内分泌、缘中、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之穴。

肾、肝: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与肾可调节内分泌功能。

4.调经取穴:内分泌、缘中、丘脑、卵巢、肾、肝、内生殖器。

调经以内分泌、缘中、丘脑、卵巢、内生殖器五穴为主5.补肾取穴:肾、肝、心、内分泌、缘中、丘脑、肾上腺补肾:以肾穴为主。

肝、心以补肾固精滋阴壮阳。

内分泌、缘中、丘脑、肾上腺:调节人体的物质代谢,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外来各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

6.健肝血取穴:肝、肾、三焦、脾,内分泌、皮质下、相应部位。

7.健脾助运取穴:脾、胃、小肠、胰、内分泌、皮质下、口。

耳穴埋豆的护理操作:目的:通过在耳廓上压贴各种药豆,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核对医嘱,治疗卡。

:“患者既往无习惯性流产史,目前未妊娠。

”到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床头卡。

2.:“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

由于您近一月来失眠。

遵医嘱我要对您进行耳穴埋豆。

耳穴埋豆就是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您耳部的穴位,进行按压,以此来缓解您失眠的症状,在按压的过程中会有酸麻热胀的感觉,希望您可以配合我。

请问您需要解便吗?请让我看一下您耳部的皮肤。

(根据实际情况评估耳部皮肤。

)耳部皮肤完整,无溃疡冻疮及破损适合此项操作。

(完整版)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完整版)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目的】用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等临床常见病症【禁忌症】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用物准备】治疗盘、耳穴模型、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注意事项】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流程图】。

常用中医护理技能 耳穴压豆法

常用中医护理技能 耳穴压豆法

器器器应应应应 耳对对对的的的的

轮应应应穴穴穴穴 脚的的的位位位位 周穴穴穴
示 意
——
——
——
——
——
——
——
围位位位

对对耳耳


耳耳舟垂
排三耳耳轮轮 或
列角甲甲 上 耳
窝艇腔 、 垂
下邻
脚近
与头面部对应的穴位在——耳垂
目1、目2、眼(屏间切迹前下方、 后下方、五区正中):青光眼、假 性近视、麦粒肿。 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 颞下颌关节炎。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 瘫。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是有机整体,它 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系,通过气血灌注相互影响。
2.手太阳、手足少阳、手明阳等经脉、脉络、经别均入耳 中,足明阳、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 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也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 而联系。
3.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 蹻、阳蹻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
耳穴压豆法
目录

概念及与经络脏腑的 关系
叁 适应症和禁忌症

耳廓的解剖结构及耳 穴分布

耳穴选穴原则、操作 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概念
耳穴压豆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保健方法,是用王不留行等药籽或菜籽置于 胶布上准确地贴于耳穴处,用手指给予适度的 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 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穴埋豆法。
7.尿潴留:选择耳穴肾、膀胱。
三、禁忌症
• 1.严重的心脏病不宜使用。 • 2.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重度贫血、血友病。 • 3.孕妇慎用或禁用。 • 4.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使用。

耳穴埋豆(压豆)法

耳穴埋豆(压豆)法
管的形状、颜色的变异等。
按压法:在耳部相应部位用探针、火柴梗、 毫针柄等物用轻、慢、用力均匀的压力寻 找痛点。一般在疾病相应部位的耳廓部从 周围向中心探压,或自上而下、自外而内 找压痛点。当压到敏感点时,病人会出现皱 眉、呼痛、躲闪等反应。挑选最明显的作
为治疗点。
电阻测定法: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多数患者相应 耳穴的电阻下降。这些电阻下降的耳穴,皮肤导 电量必然增高,故又称为“良导点”。这种良导 点,就可以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测定时用特 制的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的电阻、电位、电容 等变化。当电极探头触及敏感点时,如电阻低的 耳穴,可以通过指示信号、音响或仪表反映出来。
注意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状态下,不宜进行。 对年老体弱及高血压患者,操作前后应适当休息,刺激
量宜小,若发生晕针,应及时处理。
夏季天气炎热,易出汗,贴压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夏季 可留置埋籽l~3天,冬季留置7~10天,在留置埋籽期
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等情况。
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按压埋籽至耳廓充血发 热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艾条灸等,
四个一 一个外耳道口
一个耳背沟
一个耳垂
二轮三脚四间窝, 二屏三切四分一。
耳穴定位方法
耳穴分布规律: 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耳穴定位方法
耳穴的分布规律
强调 像倒置的胎儿形的分布规律
1.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 2.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 3.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 4.与下肢相对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 5.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 6.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 7.其中消化系统环绕耳轮脚顺序排列
功能 神门、枕:消炎、镇静
月经不调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概念】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一、各种疼痛性疾病,各种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乱性、过敏与变态反应性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病症。

二、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三、戒烟、戒毒、减肥、麻醉、催产、催乳等。

【操作程序】一、评估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

核对医嘱,建立治疗卡。

2.评估患者:耳部的皮肤情况;既往病史,目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持治疗卡至患者床旁,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头号、床号、姓名,并与患者交流、沟通。

评估情况:耳部皮肤完好无破损,无水肿、疤痕,无溃疡、出血等,适合操作。

3.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宽敞、安静、光线充足。

二、计划1.预期目标各种疼痛性、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乱性、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得到解除或缓解。

2.准备⑴护士自身准备:衣、帽、鞋、口罩穿戴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⑵用物准备:治疗盘,敷料缸(内装药籽或菜籽等),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小剪刀等。

⑶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

三、实施1.带齐用物至床旁,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头卡、床号、姓名,并与患者沟通。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取穴——“眼穴”(耳垂5区中央),探查并做好标记。

3.耳穴部位用75%酒精消毒及脱脂。

4.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备好的小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籽,对准穴位紧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5.询问患者有何感觉。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

【评价】1.患者:感觉舒适,症状改善。

2.护士:方法正确,部位准确,操作熟练。

【注意事项】一、取穴宜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要少而精,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3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

三、支气管哮喘
• 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 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取耳部支气管、 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 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 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 穴按压1~2分钟。功能宣肺平喘。主治各 型哮喘。
另外还有
• 腹痛、胆囊炎、冠心病、高血压病医杂志1990;(10):46) 王不 留行籽。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 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 (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 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 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次, 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功 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
注意事项
•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 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 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 6.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右 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 方的侧卧位等。
主治病症
• 一、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 籽。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 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将王不留行 籽放置在一块o.6×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 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 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 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 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 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功能疏 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耳穴压豆艾灸法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耳穴压豆艾灸法

(五)探查的方法
采用压痛法在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 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 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 耳压治疗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六)压豆方法
1、擦洗耳廓,使胶 布及贴压物易贴牢。
2、将贴压物如王不 留行籽贴于胶布上,左 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 子将已粘好压贴物的胶 布对准穴位贴压。
(二)耳穴的临床应用
1、耳穴的适应证 耳穴治病有广、廉、简、验、无副作用等特
点,适应证如下: (1)疼痛性疾病 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
经性疼痛等。 (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 如急慢性结肠炎、
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 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3)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眩 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 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 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 般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 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 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 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3)隔盐灸
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 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 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以防止食盐受火爆起 而伤,一般灸5-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 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 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5、按临床经验取穴 临床实践发现有 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 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四)材料及工具的选择

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

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

1.感冒(1)主穴◇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平面的中点(2)配穴◇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伴有流鼻涕、流眼泪者加风溪(指、腕两穴内缘区域)◇咽喉痛者加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的中点)◇头痛者加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咳嗽(1)主穴◇肺◇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肾上腺◇屏尖对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终点◇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3.哮喘(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对而轮上1/5)◇发热者加耳尖放血。

4.肺气肿(1)主穴◇肺◇气管◇脾◇肾(2)配穴◇胸闷者加心、胸椎5.慢性支气管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屏尖◇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放血6.肺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发热者加耳尖放血7.心律失常(1)主穴◇心◇交感◇皮质下◇神门配穴◇心悸者加肾上腺◇失眠者加脾、肾◇眩晕者加枕、肝8.失眠(1)主穴◇心耳甲腔中央凹陷处◇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心烦易怒者加肝(耳甲艇的后下方)◇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腰膝酸软,夜尿多着加肝◇食欲不振者加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9.嗜睡(1)主穴◇心◇肝◇脾◇胃◇皮质下◇兴奋点对耳屏内侧底部,与枕穴相对。

(2)配穴◇腰膝酸软、面色暗者加肾10.胃痛(1)主穴◇胃◇脾◇肝◇交感(2)配穴◇疼痛剧烈者加皮质下、神门◇伴有呕吐者加贲门(耳轮脚下方外1/3处)11.胃下垂(1)主穴◇胃◇脾(2)配穴◇便秘者加三焦、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腹泻者加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眩晕心悸者加神门12.呕吐(1)主穴◇贲门◇食道耳轮脚下方中1/3处◇胃(2)配穴◇胸部胀痛者加肝◇饮食不节者加脾、小肠13.泄泻(1)◇大肠◇小肠◇脾◇胃(2)配穴◇呕吐者加食道14.便秘(1)主穴◇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2)配穴◇口渴心烦者加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15.眩晕(1)主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神门◇体质虚弱者加胃16.神经衰弱(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7.健忘(1)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脾◇肾(1)主穴◇内分泌◇脾◇胃◇神门(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呕吐者加食道、贲门19.肋痛(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耳尖20.腰痛(1)主穴◇神门◇交感◇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肾(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妇科病引起者加内分泌、宫颈(子宫穴与盆腔穴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21.心绞痛(1)主穴◇心◇小肠◇皮质下◇交感◇肾(2)配穴◇心悸者加神门◇疼痛剧烈者加胸(对耳轮上1/5)◇体质虚弱者加脾◇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22.水肿(1)主穴◇皮质下◇肺◇脾◇肾◇膀胱(2)配穴◇阳水(脸部和眼皮水肿,继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得厉害,皮肤光亮,胸闷呼吸急促)者加大肠◇阴水(发病较缓慢,脚踝最先肿,渐即周身,腰一下肿的厉害,按之凹陷,皮肤颜色暗,小便短少)者加心、肾上腺23.头痛(1)主穴◇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神门◇皮质下(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4.偏头痛(1)主穴◇额◇颞对耳屏外侧面外缘中点,在枕、额之间◇肾上腺(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5.高血压(1)主穴◇肝◇心◇降压点三角窝前上角,对耳轮上脚末端下缘◇枕◇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神门、脾◇头痛者加额◇耳鸣者加肾26.低血压(1)主穴◇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枕、脾27.糖尿病◇饮水多者加渴点(屏间与外鼻两穴连线的中点)◇食量大者加饥点◇尿多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28.面瘫(1)主穴◇面颊区5区、6区交接线周围◇肝◇眼5区中点◇口外耳道口后上1/3与耳轮脚起始连线的中点◇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2)配穴◇头晕头痛者加屏尖(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中点)◇意识障碍者加额29.癫痫(1)主穴◇神门◇心◇肾◇皮质下◇缘中◇枕◇胃(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抽搐剧烈者加肝30.痴呆症(1)主穴◇神门◇心◇皮质下◇肾◇额(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烦躁者加肝31.脂肪肝(1)主穴◇肝◇交感(2)配穴◇烦躁着加内分泌◇食欲不振者加饥点32.贫血(1)主穴◇脾◇肾◇肾上腺(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3.中风(1)主穴◇皮质下◇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心◇肝◇肾◇神门(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4.中暑(1)主穴◇耳尖◇肾上腺◇心◇神门(2)配穴◇昏迷者加皮质下、脑干35.类风湿性关节炎(1)主穴◇肝◇脾◇神门◇内分泌◇耳尖(2)配穴◇关节不痛不肿,局部怕冷,遇寒加剧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接处)◇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热者加肾上腺36.肩酸痛(1)主穴37.腰椎间盘突出症(1)主穴◇神门◇肾上腺◇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骶椎对耳轮上1/5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 (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三焦◇食欲不振者加大肠◇易生气着急者加肝38落枕(1)主穴◇颈◇颈椎◇神门◇皮质下◇肝(2)配穴◇颈后部疼痛为主,颈椎前屈后仰受限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交换处)、小肠39.骨质增生(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脾◇胃(2)配穴◇食欲不振者加大肠40.脱肛(1)主穴◇脾◇胃◇大肠◇直肠◇肾上腺(2)配穴◇腰酸腰痛者加肾◇身体无力者加膀胱41.下肢静脉曲张(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膝关节(对耳轮上脚的中点)、膝(对耳轮上脚起始部外缘)◇急躁易怒者加内分泌4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腓肠肌(膝穴与趾穴之间)、膝、髋关节(对耳轮上脚起始部的中点)。

耳穴压豆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操作规范

大余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技术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技术
诊疗技术名称
耳穴压豆
简介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将王不留行籽粘于7 mm × 7 mm胶布中间,贴于所选穴位上,并用食指指腹按压;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根据需要留籽2~3天;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虛弱、太累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不适合貼耳穴點;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
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6.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
,
,。

科室常见耳穴压豆穴位定位

科室常见耳穴压豆穴位定位

20种常见疾病疾病取穴耳穴的分布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段。

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神H: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

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肺:在心区与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膀胱:在对耳轮下角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出,即耳轮3区耳尖: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腰舐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全身穴位分布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断与肱骨外上牌连线的中点足三里: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崎外一横指处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涌泉: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柘屈时呈凹陷处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挠侧弯曲肌腱之间外关:腕横纹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水沟:在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中院:脐上4寸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槎侧缘列缺:挠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寸地仓:口角旁0.4寸,巨髅穴直下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下关:额弓下缘,下颌骨黑状突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
【概念】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各种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乱性、过敏与变态反应性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病症。

二、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三、戒烟、戒毒、减肥、麻醉、催产、催乳等。

【注意事项】
一、取穴宜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要少而精,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3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二、洗澡洗头时保护好耳部,以延长耳穴贴压的时间。

三、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及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健康教育】
为疼痛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的健康教育:
一、耳穴贴压期间,局部感到热、麻、胀、痛是正常现象。

二、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多吃些含维生素A、B及含锌较多的食品,如蛋、奶、肉、鱼、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三、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针灸学》耳穴压豆法

《针灸学》耳穴压豆法

《针灸学》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中文名耳穴压豆法措施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主治病症失眠,支气管哮喘等亦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操作方法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主治病症一、胆石症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

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

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o.6×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

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

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功能疏肝利胆排石。

主治胆石症。

二、失眠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

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

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

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

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

功能宣肺平喘。

主治各型哮喘。

耳穴压豆取穴

耳穴压豆取穴

罕有病的取穴
1掉眠:神门.枕.皮质下.肾.心(多梦加胃)
2腰椎间凸起:腰椎穴.肾.肝.内排泄.三焦
3高血压:交感.神门.心.内排泄.肾.耳尖(放血)
4便秘: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
5痛经:子宫.内排泄.交感.肾d
6伤风:内鼻.肾上腺.额.肺
7咳嗽:肾上腺.咽喉.肺.枕.神门
8支气管炎:支气管.神门.肾上腺.肺
9眩晕:神门.肾.枕
10恶心.吐逆:胃.脑干.神门.交感.内排泄.食道.枕.肝.脾.贲门11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排泄.脾.肾.肺
12呃逆:耳中.内排泄.食道.神门
13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皮质下
14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呢.三焦.枕.内排泄.皮质下
15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
16减肥:内生殖器.肾.大肠.三焦.内排泄
17食欲不振:脾.胃.小肠.胰.口.皮质下.内排泄.三焦.肝
18偏头痛:太阳.神门.神门.皮质下
19晕车预防:枕.内耳.胃.神门
20胃痛:神门.胃.脑.交感.脾
21冠芥蒂:心.交感.神门.内排泄.脾.皮质下.小肠.肾22头晕头痛:枕.额.神门.皮质下.肝.肾.
23三叉神经痛:脸颊区.颌.神门.主干.枕.眼
24面神经麻木:脸颊区.眼.口.枕.神门.额.胃
2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心.神门.响应部位26糖尿病:胰胆.内排泄.三焦.神门.肺
28内排泄杂乱:内排泄.缘中.皮质下.肾.交感.卵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的取穴
1失眠:神门、枕、皮质下、肾、心(多梦加胃)
2腰椎间突出:腰椎穴、肾、肝、内分泌、三焦
3高血压:交感、神门、心、内分泌、肾、耳尖(放血)
4便秘: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
5痛经:子宫、内分泌、交感、肾d
6感冒:内鼻、肾上腺、额、肺
7咳嗽:肾上腺、咽喉、肺、枕、神门
8支气管炎:支气管、神门、肾上腺、肺
9眩晕:神门、肾、枕
10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枕、肝、脾、贲门11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脾、肾、肺
1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道、神门
13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皮质下
14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呢、三焦、枕、内分泌、皮质下
15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
16减肥:内生殖器、肾、大肠、三焦、内分泌
17食欲不振:脾、胃、小肠、胰、口、皮质下、内分泌、三焦、肝
18偏头痛:太阳、神门、神门、皮质下
19晕车预防:枕、内耳、胃、神门
20胃痛:神门、胃、脑、交感、脾
21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小肠、肾
22头晕头痛:枕、额、神门、皮质下、肝、肾、
23三叉神经痛:面颊区、颌、神门、骨干、枕、眼
24面神经麻痹:面颊区、眼、口、枕、神门、额、胃
2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心、神门、相应部位
26糖尿病:胰胆、内分泌、三焦、神门、肺
28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缘中、皮质下、肾、交感、卵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