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导论_期末复习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题

系统⼯程导论复习题⼀,判断题1、“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的”是指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 F )2、系统⼯程中霍尔的三维结构⽅法论的核⼼内容是模型化和最优化。
( T )3、现实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封闭系统。
( T )4、系统⼯程以⼤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
( T )5、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单排序时,⼀致性指标检验是为了验证对同层所有因素判断的⼀致性。
( T )7、可达矩阵描述了有向图中各个结点之间经过⼀定长度的通路后可以到达的程度。
( T )8、采⽤随机数的⽅法解决问题是蒙特卡洛⽅法的基本特点。
( T )10、最⼩⼆乘法的原理是使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和最⼩(让扰动因素相差最⼩)( F )1、马克思、恩格斯说,世界是由⽆数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统⼀整体” ,表现出的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就是现代的系统概念,是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
(√)2、系统⼯程与系统科学的区别是,前者是⼯程技术,后者是基础理论。
()3、系统⼯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层次。
(X)4、系统⼯程⼈员是⼯程项⽬的决策者。
(X)5、古代中国和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然观,是以抽象的思辨原则来代替⾃然现象的客观联系;形⽽上学⾃然观则把⾃然界看成彼此隔离、彼此孤⽴、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事物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辩证唯物主义⾃然观以实验材料(即19世纪⾃然科学成就)说明各个事物、现象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着的。
()6、⼈脑是⼀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7、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定是最优的。
(X)8、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两类。
(√)9、系统建模时应该把研究问题的⼀切细节、⼀切因素都包罗进去。
(X)10、系统模型⼀般不是系统对象本⾝,⽽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11、⽬标-⼿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法。
《系统工程导论》课程复习要点.doc

《系统工程I》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系统工程I》适用专业:2016级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专升本函授)辅导教材:《系统工程导论》梁军,赵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复习要点:第一章导论1.1 关于系统钱学森的“系统”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2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一门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并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因此,要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困难。
一般认为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工程实践,都可以统称为系统工程。
1.3 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1.4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1.社会系统工程;2.经济系统工程;3.企业系统工程; 4 城市管理系统工程等.第二章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2.1 系统最优化理论2.1.1 线性规划2.1.2 整数规划2.1.3 非线性规划2.1.4 动态规划2.1.5 多目标规划2.2 控制理论基础2.3 信息论基础2.4 系统工程方法论2.4.1 霍尔三维结构2.4.2 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第三章社会经济系统及其复杂性3.1 社会经济系统及其特点3.2 社会经济系统的因素复杂性3.3 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3.4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不完全理性3.5 社会经济系统中选择的复杂性3.6 社会经济系统的方法论第四章系统分析4.1 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一词来源于美国的兰德(RAN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公司。
该公司由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于1948年分离出来,是专门以研究和开发项目方案以及方案评价为主的软科学咨询公司。
长期以来,兰德公司发展并总结了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他们称之为“系统分析”。
4.2 系统目标分析系统目标分析的目的:一是论证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二是获得分析的结果——目标集;为了达到目标的合理性,在目标的分析和制定中要满足下面几项要求:1)制定的目标应当是稳妥的;2)制订目标应当注意到它可能起到的所有的作用;3)应当把各种目标归纳成目标系统;4)对于出现的目标冲突不要隐蔽;4.3 系统环境分析系统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系统无法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信息和人际关系的总称。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全)

系统:由两个及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环境的整体。
系统边界:从空间结构上看,把系统和环境分开的所有点的集合;从逻辑上看,边界是系统构成关系从起作用到不起作用的边界,系统质从存在到消失的边界。
系统的属性:整体性{是系统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关联性(由多个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备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环境适应性(环境输入系统,系统输出环境,系统要生存,一定要适应环境)层次性(作为总体来看,系统可以分解一系列子系统,并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目的性(有一定目的,为达到既定目的而具备一定的功能)集合性(把具备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系统的类型:人造系统和自然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封闭系统和开发系统系统工程的概念: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研究、探索系统问题的一般规律和途径重要思想:最优思想、总体思想、组合思想、分解和协调思想、反馈思想霍尔三维结构: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时间维(6个阶段):规划阶段、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逻辑维(7个步骤):明确问题、选择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方案优化、做出决策、付诸实施特点:强调目标明确,核心是最优化,认为一切现实问题都可以规划为工程系统问题,运用定量分析法,做最优解答。
该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有整体性,在技术应用上有综合性,在组织管理上有科学性,在系统工程上有问题导向性。
切克兰德方法论:主要内容:问题、根底定义、建立概念模型、比较与探索、选择、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馈主要步骤(略)比较:同:同为系统工程方法论,均以问题为起点,具备相应的逻辑结构异:前者主要研究工程系统问题,后者更适用于“软”系统问题的研究前者以优化分析为核心,后者以比较学习为核心前者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后者使用定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前者研究对象为良结构,后者则为不良结构系统分析: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完整word版)系统工程导论期末复习资料范文

系统工程导论期末复习资料一、系统工程基础理论1.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性有那些?答: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组成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有:整体性、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什么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特点是什么?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是什么?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什么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答: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技术从而达到全局最优的一门工程技术,它是系统科学中直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
系统工程具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性。
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先总体后详细的设计程序、综合即创造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软科学"性.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运筹学等。
控制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时期.控制论最重要的观点是:反馈和信息。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是系统工程考虑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
3.作为系统工程重要基础的信息论可分为哪三种不同的类型?答: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4.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其方法和步骤各有什么特点?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霍尔三维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霍尔三维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哪些特点?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最优化”,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比较”和“学习"。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问题现状说明→弄清关联因素→概念模型→改善概念模型→比较→实施.霍尔的三维体系结构指的是知识维、时间维和逻辑维。
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标准化等特点。
5.什么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是怎样划分的?答:从提出或建立一个系统到该系统停止运行或为其他系统代替的这段时间,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2.简述系统的一般属性答:(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除此之外,很多系统还具有目的性、层次性等特征。
3.系统工程方法有哪些特点?答:1. 系统工程是一般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内部详细设计的程序2. 系统工程试图通过将构成事物要素的程序加以适当配置来提高整体功能,主张可采用不太可靠的元件构成可靠的系统,其核心思想是“综合及创造”3.系统工程属于“软科学”5.简述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的区别答:动态系统是系统的状态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而静态系统则是表征系统运行规律的模型中不含时间因素,即模型中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它可视作动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状态处于稳定的系统。
实际上多数系统是动态系统,但由于动态系统中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要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有时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为了简化起见而假设系统是静态的,或使系统中的各种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很小,而视为稳态的。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2、一般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等五种特性。
3、钱学森主张将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协同学等广泛学科成就进行全面总结后,建立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叫作(系统学)。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举例说明什么是系统思想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统一整体,这种普遍联系及整体性的思想称为系统思想。
可由四个要点来理解系统思想:a把研究的问题看成一个整体;b找出整体的合理组成部分及其间的合理关系;c考虑合理的步骤和程序;d统筹兼顾,注意协调,争取整体的优化。
系统思想的典型实例1、田忌赛马2、都江堰工程3高斯解题2.系统的含义、分类和特征含义: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相互区别的组成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分类:(小题)(1)按系统要素的来源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及自然和人工的复合系统(2)按系统要素的属性分:实体系统、概念系统及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的复合系统(3)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4)按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否分: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5)按人对系统的认识程度分:黑系统、白系统和灰系统特征: 1)目的性2)整体性3)相关性4)层次性5)环境适应性如何理解系统的目的性?--结合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具体目标a人工系统必须具有目的性。
b要实现系统的总目标,首先应制定相应的分目标。
c分目标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要注意整体协调。
(舍车保帅)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整体优化1系统是一个集合2系统具有整体效应①整体联系的统一性②系统的功能的非加和性(1+1不等于2,等于2的为机械加和)。
如何理解系统的相关性?--考虑系统内部和系统环境的相关性a.系统内部要素的相关性。
b.系统与环境的相关性。
系统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余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如何理解系统的层次性?--考虑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和时间发展的有序性a.按空间分解,形成结构的层次性。
(能够明确子系统的地位)b.按时间分段,形成发展的有序性。
(从无到有再到无)如何理解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系统应适应环境的发展要求a系统与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是适应与环境。
系统工程导论_期末复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地点:考试要求:1、按照《学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坚决杜绝考试违纪现象,如有发现坚决按照学校有规定执行。
考试前必须清场。
2、考试时必须携带学生证或身份证,其它证件不可行!3、考试时必须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
考试开始后不允许交头接耳,问题举手问老师。
4、答题过程要完整,只给出结论,而没有求解过程的,将不得分。
《系统工程导论》考试复习大纲题型:一、简答题 (每小题 10分,共 60 分)二、计算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 分)第一章概述(简答题)1、钱学森对于系统的定义。
2、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的分类。
5、系统工程的内涵。
6、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计算题、简答题)1、线性规划问题。
2、整数规划问题。
3、分支定界求解整数规划的内涵。
第三章系统分析(简答题、计算题)1、系统分析的概念。
2、系统分析的五个要素。
3、系统分析的步骤。
4、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
5、系统环境分析的概念。
6、系统环境分析的方法。
7、系统结构分析主要内容。
8、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特点。
9、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第四章系统模型与仿真(计算题、简答题)1、系统模型的分类。
2、系统建模的要求。
3、结构模型。
4、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系统预测1、系统预测的分类;2、系统预测一般步骤。
3、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趋势外推法。
第六章系统设计与评价(略)1、系统设计的任务。
2、系统设计的原则。
3、寻找方案的几种策略。
第七章系统决策1、决策的概念、西蒙决策过程的具体步骤、决策问题的要素、决策问题的分类。
2、严格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概念以及严格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四种准则。
重点计算题、简答题。
系统工程导论考试资料

系统工程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 )(A) 时间序列预测法.二、不定项选择题1. 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D )。
(D) 实物模型2. 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又无法做试验,可以先科学的设想一些情况,推出结果,再反过来修正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C )(C) 主观想象法3. 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A B C D )。
(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4. 人们之所以能对未来作出预测,主要基于的原则是(B C )。
(B) 惯性原则(C) 类推原则三、填空题1.最早使用系统工程这个名词的是贝尔研究所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定量化3.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目的、可行方案(替代方案)、指标、模型、评价基准。
4.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有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5.根据决策者对各种自然状态的了解,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6.根据研究的系统对象的性质,系统仿真可分为离散仿真和连续仿真。
四、简答题1.简述三维结构方法论与软系统方法论的区别。
三维结构方法论期望通过模型化和定量化,求得最优。
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不追求“最优化”,而是进行“比较”,强调找出可行满意的结果。
2.简述建模求解问题的好处物流系统建设的需要、经济上的节约、时间上的考虑、系统分析的灵活性需求。
3.如何判断反馈环的极性?若反馈环中各键均为正键,该环为正反馈环;若反馈环中有偶数个负键,该环为正反馈环;若反馈环中有奇数个负键,该环为负反馈环。
五、综合计算题1. 用一次平滑法当 =0.3和0.6时对某企业第8期(2003年)的水泥需求量(单位百吨)进行预测,并通过误差计算说明选择哪个由公式对原问题求解得:2003年的预测值分别为75.64和81.52,由公式计算标准误差,可知a =0.6更合适。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题

一,判断题1、“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指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 F )2、系统工程中霍尔的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最优化。
( T )3、现实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封闭系统。
( T )4、系统工程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
( T )5、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单排序时,一致性指标检验是为了验证对同层所有因素判断的一致性。
( T )7、可达矩阵描述了有向图中各个结点之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以到达的程度。
( T )8、采用随机数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特点。
( T )10、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使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和最小(让扰动因素相差最小)( F )1、马克思、恩格斯说,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 ,表现出的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就是现代的系统概念,是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
(√)2、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区别是,前者是工程技术,后者是基础理论。
()3、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层次。
(X)4、系统工程人员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
(X)5、古代中国和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抽象的思辨原则来代替自然现象的客观联系;形而上学自然观则把自然界看成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事物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实验材料(即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说明各个事物、现象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着的。
()6、人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7、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一定是最优的。
(X)8、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两类。
(√)9、系统建模时应该把研究问题的一切细节、一切因素都包罗进去。
(X)10、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11、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工程导论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1. 系统思想发展三阶段:即只见森林(朴素的系统思想)-只见树木-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科学的系统思想)。
科学的系统思想核心和本质整体思想与联系思想2.老三论: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控制论(维纳)、信息论(香农)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I.普利高津)、协同学(H.哈肯)、突变论(R.托姆)3. 系统的定义:由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具备特定功能,结构,环境的整体。
一般属性:整体性:最基本、最核心,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于系统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环境变化引起其变化目的性、层次性4.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组织化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和(或总称)。
5.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1) 整体性和系统化观点(工作的前提)(2) 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目的)(3)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手段)(4) 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有效性的保障)6.系统工程的特点(与传区别)(1)系统工程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详细内部设计的程序;(2)系统工程试图通过将构成事物的要素的秩序加以适当的配置来提高整体的功能,其核心思想就是综合就是创造。
传统工程则坚持发明创造。
(3)系统工程是软科学。
7. 系统工程研究对象: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研究方法:研究系统工程问题时,必须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科学方法。
(1)描述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整体描述与局部描述相结合,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
(2)分析研究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法一般是模型分析与仿真实验型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系统集成相结合,系统评价与系统设计相结合。
对系统工程的认识: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运用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的集合。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

系统⼯程期末复习Chapter 1:什么是系统,系统的含义,系统的⼏个特征,五⾏相克,系统的边界(是否确定,什么样的),什么是系统的结构(含义),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
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系统的⼀般属性:整体性(最基本最核⼼的特性)、关联性、环境适应性。
以上三个为基本属性,许多系统还具有⽬的性、层次性。
(1)系统的整体性:确定系统的组成要素;(2)相关性:反映要素之间的关系(3)系统的⽬的性:反映系统的功能,确定系统和环境的边界(4)有序性:反映了系统的结构形态(5)环境适应性:明确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6)动态性:反映了系统的变化趋势系统边界:系统边界就是属于系统的要素和不属于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分界线,即确定系统边界就是确定什么因素属于系统要素的范围。
边界划分的作⽤:有助于解决问题⼀般在系统分析阶段定义,只有明确了系统边界,才能继续进⾏下⾯的分析、设计等⼯作。
边界是模糊不定的。
系统结构:是指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式和相互作⽤⽅式。
常⽤的系统结构有:因果结构、反馈结构、S型结构、多重结构。
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构成系统的要素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要素在系统中的排列⽅式系统的整体性Chapter 2:系统⼯程基本⽅法(3个),3个基本⽅法的内容是什么,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型(针对硬问题)与切克兰德⽅法论(针对软问题)之间的⽐较,系统分析过程的逻辑结构(3个阶段、5个⾏动环节:⽐如谋划阶段),系统模型的含义(概念)。
系统⼯程基本⽅法:分析、评价和综合。
分析的内容:根据系统的要求、功能明确系统的特性;研究系统构成的信息;对系统的构成和⾏为最佳⽅式的探讨。
评价的内容:评价基准的确定;约束条件的研究;研究基准满⾜的程度。
综合的内容:解释评价结果;确定系统的构成、⾏为和⽅式;多个备选⽅案;选出最优设计。
软系统⽅法论与硬系统⽅法论之间的⽐较:(与下⾯的⼀个是同⼀个问题)硬系统⽅法论关注的是问题解决的决策阶段,⽽软系统⽅法论关注的是问题(议题)的认识阶段,关注重点不同。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

霍尔结构体系
知识维
逻辑维
时间维
霍尔管理矩阵
切而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
• 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 说是“学习”, 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 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
–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 明。 – 弄清与改善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 – 随着分析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 上述概念模型。 – 通过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的而且可行的改革途 径或方案。 – 实施提出的改革方案。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因果反馈
+
出生率 人口总数
-
死亡率 人口总数
+
出生率和人口总数的关系
+
死亡率和人口总数的关系
• • • •
积累 流图 延迟 仿真语言
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 矛盾与问题的分析:首先要明确客户的要求、目的和所要 解决的问题
• 系统的结构分析: 主要任务在于处理系统信息,分析系统 的反馈机制 • 建立数学的规范方程和描述定性与半定性的变量关系 • 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 在模拟与分析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分 析系统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案 • 模型的检验与评估: 通常在上述诸步骤中分散进行的
系统分析方法的七要素
目标 、可行方案、费用、效果、 模型、评价准则、结论
目标
效果 可行方案 模型 费用 准则 结论
系统分析准则
• • • • 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接合 局部效益与宏观效益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系统分析方法
• 定量分析:对于那些可以用物资的数量、单价、消耗数量 等等数量指标进行衡量分析的叫做定量分析。 • 定性分析:对于那些如政策、法规等等因素无法用数量指 标进行分析,只能根据经验的“好与坏”,“可以或不可 以”进行非主观判断的,叫定性分析。 • 系统分析不但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要进行定性分析,因 为在有些问题中是某些定性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分析的方 法可以按照“定性---定量---定性”的顺序进行。只有了解 清楚系统的一些性质,才能进一步建立起定量关系的数学 模型,做出定量分析最后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最优方案。
系统工程导论

第一章概述(简答题)1. 钱学森对于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a.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b.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c.由于这些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3. 系统的特征:a.整体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目的性f.适应性4. 系统的分类:a.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b.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c.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d.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e.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和复杂巨系统。
5.系统工程的内涵: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的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的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及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成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的发货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6. 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模型化,系统的最优化,系统的组织管理,系统评价,系统预测与决策等。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计算题、简答题)1、线性规划问题:重点计算题2、整数规划问题:重点计算题3.分支定界求解整数规划的内涵:设有最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A,与它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即在整数规划中去掉了决策变量的整数取值要求)为B。
从解问题B开始,若B的最优解符合A中的整数条件,则A 的最优解即为B的最优解;若B的最优解不符合A的证书条件,则B的最优解对应的最优值必是A的最优值Z*的上界,记为Z,而A的某一任意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将是Z*的一个下届Z。
分枝定界法就是不断将B的可行域分成子区域(称为分枝),并在每个子区域中确定A的上界Z和下届Z(称为定界)的方法。
系统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系统工程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线性规划,动态规划)二、解答题(单纯循环,对偶单纯循环,化标准形式,Matlab求解线性规划,解整数规划)三、论述题(灰色预测,时间序列(实验),最小二乘,马尔克夫例题)四、案例应用(25分)动态规划一、名词解释(20分)(1)系统工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的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以实现系统目标的综合最优化。
(2)线性规划:a、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和非负条件的决策变量的一组取值。
b、可行解集:所有可行解的集合。
c、可行域:LP问题可行解集构成n维空间的区域,可以表示为: D = {X\AX = b,X>0}d、最优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可行解。
e、最优值:最优解对应目标函数的取值。
f、求解LP问题:求出问题的最优解和最优值。
g、基:设A是约束方程组mXn的系数矩阵,A的秩R(A)=m, B是A中mXm阶非奇异子式(可逆),即|B|尹0,则称B是LP问题的一个基。
(B是由m个互相独立列向量组成)h、基变量:B=「P1,P2,.…Pml,称Pi(i=l,2,.…m)为基向量,与Pj对应的变量xj (j=l,2, 称为基变量,其余的xm+1 , ...,xn为非基变量。
i、基本解:令非基变量等于0,从AX=b中解出的基变量所得的解称为LP关于基B的基本解。
j、基本可行解(对应的基为可行基):满足非负条件的基本解。
(3)动态规划:a、阶段:是针对所给的问题,依据其若干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给出的对整个过程的自然划分。
通常根据时间顺序或空间特征来划分阶段,以便按阶段的次序解决优化问题。
引入了一个变量来表示阶段,通常称为阶段变量。
b、状态:就是决策者在作决策时所依据的某一阶段开始时或结束时所处的自然状况或客观条件,它描述过程的特征具有无后效性,即当某阶段的状态给定时,这个阶段以后过程的演变与该阶段以前的状态无关而只与当前的状态有关。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重点

1、系统: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要素、元素)组成的整体。
基本特征:1、集合性:就是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2、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关性说明这些联系之间的特定关系。
3、阶层性: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它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是系统空间结构的特定形式。
4、整体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按照作为系统所应具有的综合整体性而构成。
5、目的性:通常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要达到既定的目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这正是区别这一系列和那一系列的标志。
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之中,因此,它必然也要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
2、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关系?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两者之间关系(举例)系统的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系统的结构:S={E,R}狭义的功能:处理和转换广义的功能:接受外界的输入,在系统内部进行处理和转换(加工,组装),向外界输出及反馈。
把系统功能看成函数关系:Y = F (X)(电视)两者的关系: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由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秩序,而功能则是系统对外界作用过程的秩序。
归根到底,结构与功能所说明的是系统的内部作用与外部作用。
系统功能揭示了系统外部作用的能力,是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体现。
换句话说,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即“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
(石墨与金刚石)3、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的事物的合集,我们可以通过此来区分系统和环境。
系统环境是系统生存的土壤,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只有适应环境的系统才能生存,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系统健康地发展。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P5★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且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环境的整体。
有以下四个要点:(1)系统及其要素。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要素可以是耽搁事物(元素),也可以是一群事物组成的分系统、子系统等。
系统与其构成要素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及其范围。
(2)系统和环境。
任一系统又是它所丛书的一个更大系统(环境或超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与其相互作用,保持较为密切的输入输出关系。
系统连同其环境超系统形成的系统总体。
系统与环境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3)系统的结构。
在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这样在系统的内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
结构即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4)系统的功能。
任何系统都应有其存在的作用与价值,有其运作的具体目的,也即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系统功能的实现受到其环境和结构的影响。
系统的一般属性:P6(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系统必须首先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管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更高,通常应区分不同的环境类(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和不同的环境域(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
★大规模复杂系统的主要特点:P6(1)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长或冲突的关系。
(2)系统通常由多为且不同质的要素构成。
(3)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固有的复杂性。
(4)由要素相互作用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地点:
考试要求:
1、按照《学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坚决杜绝考试违纪现象,如有发现坚决按照学校有
规定执行。
考试前必须清场。
2、考试时必须携带学生证或身份证,其它证件不可行!
3、考试时必须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
考试开始后不允许交头接耳,问题举手问老师。
4、答题过程要完整,只给出结论,而没有求解过程的,将不得分。
《系统工程导论》考试复习大纲
题型:
一、简答题 (每小题 10分,共 60 分)
二、计算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 分)
第一章概述(简答题)
1、钱学森对于系统的定义。
2、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的分类。
5、系统工程的内涵。
6、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计算题、简答题)
1、线性规划问题。
2、整数规划问题。
3、分支定界求解整数规划的内涵。
第三章系统分析(简答题、计算题)
1、系统分析的概念。
2、系统分析的五个要素。
3、系统分析的步骤。
4、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
5、系统环境分析的概念。
6、系统环境分析的方法。
7、系统结构分析主要内容。
8、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特点。
9、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第四章系统模型与仿真(计算题、简答题)
1、系统模型的分类。
2、系统建模的要求。
3、结构模型。
4、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系统预测
1、系统预测的分类;
2、系统预测一般步骤。
3、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趋势外推法。
第六章系统设计与评价(略)
1、系统设计的任务。
2、系统设计的原则。
3、寻找方案的几种策略。
第七章系统决策
1、决策的概念、西蒙决策过程的具体步骤、决策问题的要素、决策问题的分类。
2、严格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概念以及严格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四种准则。
重点计算题、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