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相关性分(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
理损害的相关性分
作者:李荣山吴丽然邵珊白波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临床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8年9月确诊
并行肾穿刺活检的原发性NS患者82 例,观察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同时测定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指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观察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NS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及尿RBP、α1MG、NAG水平均不同(P<0.05);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重的患者尿RBP、α1MG、NAG明显增高(P <0.05)。结论:原发性NS患者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密切相关,肾小管功能测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程度。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病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bular dysfunctions and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NS).Methods: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82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NS and the biochemical tests about
renal tubular functions,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α1
Microglobulin(α1MG)and N Acetyl beta D
Glucosaminidase(NAG),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degree of
tubular dysfunctions and levels of urine RBP,α1MG and NAG differed between different forms of glomerular diseases(P<
0.05).Patients with more severe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presented with higher RBP,α1MG and NAG levels(P<0.05).Conclusion:Tubular dysfunctions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Urine RBP,α1MG and NAG can serve as biochemical markers for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Key words nephrotic syndrome;tubulointerstitial;pathological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是肾脏内科常见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24 h),低白蛋白血症(<30 g/L),可伴有水肿和高脂血症。NS常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后者是影响NS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1]。因此研究NS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具有重要意义。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通常要通过肾脏病理学检查判定,后者为有创性检查;临床肾小管功能检测是否能反映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国内外研究很少。本文对82 例原发性NS患者的肾脏病理资料及肾小管功能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月—2008年9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原发性NS患者82 例,其中男54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37±15) 岁;均为初发患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肌酐清除率≥40 mL/min;无并发症及其他伴发疾病;排除继发性NS。
1.2 研究方法
1.2.1 肾脏病理学检查
肾活检石蜡切片常规行HE、PAS、PASM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病理诊断按照WHO(1995年)肾小球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型。
对肾小管间质病变进行半定量评分。肾小管间质病变包括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按照病变范围评0~4分。无病变为0分;病变范围在0%~5%为1分;病变范围在6%~25%为2分;病变范围在25%~50%为3分;病变范围>50%为4分。每张切片至少计数9个高倍视野,取平均值[2]。根据病理损害评分分值为0~1组、1~2组、2~3组、3~4组,共4组。
1.2.2 肾小管功能测定
留取随意尿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上海德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尿N 乙酰βD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上海德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
82 例患者中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14 例,膜性肾病(MGN)患者15 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者9 例,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36 例(其中IgA肾病29 例,非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7 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患者8 例。部分患者肾组织可见间质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改变。不同病理类型之间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不同(P<0.05),MCD组和MGN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较轻,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SGS组、MSPGN组和MPGN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较重,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肾小管功能测定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RBP、α、NAG水平不同(P<0.05),MCD 组和MGN组尿RBP、α、NAG相对较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SGS组、MSPGN组和MPGN组明显高于MCD组和MGN组(P<0.05),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3 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患者肾小管功能测定结果
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组间尿RBP、α、NAG水平具有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加重,尿RBP,α,NAG 均明显增高(P<0.05)(见表2)。
大量蛋白尿不仅是NS的临床特点,而且是促进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而导致肾功能丧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肾小球滤过膜漏出的蛋白质在肾小管重吸收,持续的蛋白尿会导致的肾小管损伤,促进炎细胞浸润[3]。炎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后者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分化成熟,导致肾间质纤维化。本研究中也观察到部分NS患者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等。表1 原发性NS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