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
虹吸雨水系统技术标准

虹吸雨水系统技术标准一、引言1. 虹吸雨水系统简介虹吸雨水系统是一种高效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雨水利用和排水工程。
它利用虹吸现象,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和设施,将建筑物屋顶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输送、过滤等处理,最终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和排放。
虹吸雨水系统的应用不仅减少了雨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浪费,还有助于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1.1 虹吸现象及其应用虹吸现象是指液体在连通的两个容器中,由于重力和大气压的作用,自动从液面较高的容器流向液面较低的容器的现象。
在虹吸雨水系统中,虹吸现象使得雨水能够自动从屋顶流向收集系统,无需外部动力,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这一现象的应用使得虹吸雨水系统具有简单、高效、节能等优点。
1.2 虹吸雨水系统的优势虹吸雨水系统相较于传统的重力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节能环保:利用虹吸现象,无需外部动力,减少能源消耗;2.高效排水:排水速度快,降低屋顶积水概率,减轻屋顶负荷;3.空间节省:系统布局灵活,减少管道布置,节省空间;4.安装简便:施工方便,降低工程成本;5.雨水利用: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绿化、冲厕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二、虹吸雨水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 虹吸雨水系统组成虹吸雨水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输送系统和雨水利用与排放系统。
2.1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屋顶集水区、排水沟、初期雨水分离器和雨水存储设施。
屋顶集水区负责收集降雨产生的雨水,排水沟将雨水引导至初期雨水分离器,分离器可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初期冲刷污染物,确保收集到的雨水质量。
随后,清洁的雨水被输送到雨水存储设施,如雨水桶或地下储水池,以备后续使用。
2.2 雨水输送系统雨水输送系统主要包括输送管道和提升设备。
输送管道负责将收集的雨水从收集点输送到利用点或排放点。
在一些虹吸雨水系统中,由于地形或建筑结构的限制,可能需要使用提升设备,如泵,来提高雨水的输送高度。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 2015版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版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版是一部针对虹吸式排水技术的专业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虹吸式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及管理。
本文将从虹吸式排水技术的概述、优势、应用范围、设计与施工要求以及规程的修订与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概述虹吸式排水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屋面雨水排放技术,利用液体在管道中产生的虹吸现象,实现快速、高效地将屋面雨水排放。
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排水能力强、占地面积小、噪音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建筑屋面排水工程。
二、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虹吸式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管道、汇水装置、提升装置、排放装置等组成。
工作时,雨水通过汇水装置收集后,进入排水管道。
在排水管道中,由于液体的高度差,形成虹吸效应,使雨水沿管道迅速排出。
提升装置和排放装置用于解决建筑物高度差和排放方向的问题。
三、虹吸式排水系统的优势与应用范围虹吸式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排水能力强:虹吸式排水可在短时间内将大量雨水迅速排出,降低雨水积压的风险。
2.占地面积小:管道布局灵活,可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3.噪音低:排水过程中,液体的流动速度较低,减小了噪音污染。
4.维护方便: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检查和维修。
应用范围:虹吸式排水系统适用于各类建筑屋面,如住宅、商业、工业建筑等。
此外,还可应用于绿化带、广场、停车场等场所的排水工程。
四、虹吸式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求1.设计要点: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屋顶面积、雨水排水量等因素,合理选材、布局管道、设置提升装置和排放装置。
2.施工要求:严格遵循设计图纸,确保管道质量、连接部位牢固、密封可靠。
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治虹吸排水管道堵塞、破损等问题。
五、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对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清洁维护:定期清理管道内的杂物,确保排水畅通。
3.防冻保暖:在寒冷地区,采取保暖措施,防止排水管道冻裂。
屋面虹吸排水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手册

屋面虹吸排水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手册虹吸式排水施工方案1、虹吸式屋面排放系统和重力排放系统的比较1.1 虹吸式排放系统管道中的水为满管流,能很快的彻底排清层面积;重力排放系统靠重力作力,管道中的水为附壁流,排水速度慢,给建筑物造成安全隐患。
1.2 虹吸式排放系统的水平管无需坡度,节省了安装空间;重力排放系统靠重力自流,水平管必须要有一定的坡度,浪费了安装空间。
1.3 虹吸式排放系统只需要很少的雨水斗和雨水立管,节省了建筑材料;重力排放系统中,一根雨水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一般不超过2个,所以需要大量的雨水斗和立管。
1.4 虹吸排放系统的管材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道质量轻、抗冲击、耐腐蚀、无热变形,是雨水排放系统的最佳选择。
管道热热胀冷缩率仅为0.86%;重力排放系统管材一般为PVC,其缺点是不耐磨、易刮花、焊接不牢固、介缩率高,在一般工程中普遍使用,客户投诉不少。
1.5 虹吸排放系统大大降低了管材的管径,降低了施工难度;重力排放系统则需要大管径管材,施工难度大。
一、施工方案屋面雨水排放系统采用的HDPE管材,焊接工艺以及虹吸原理为基础的排水系统,在材料选择、安装工艺及系统原理等方面为国际先进水平。
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工作测量、放线、定位管道焊接、管卡固定、现场预制、雨水斗安装管道灌水试验竣工验收2、施工前准备工作2.1 人员组织配备充足和操作人员,成立专门的项目部施工管理。
2.2 挑选素质优良,具有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安装经验的工人参加项目部工作,并在上岗前接爱应用工程师的技术培训。
2.3 认真研读工图纸,与设计师及工程师紧密配合,施工方案考虑周全。
2.4 搭建临时设施,安排好材料及机械的合理堆放。
2.5 安排好有关仪器、机具、辅助材料的进场。
2.6 对施工人员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督导。
2.7 支架电焊等工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8 严格按照施工国图纸上的要求进行现场测量,并在管道安装前进行再次复检验,确保管道安装完全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本建筑裙房屋面设计压力流雨水系统,汇水面积8020m2。
共设置6套虹吸雨水系统,选用TY56型雨水斗2个,TY75型雨水斗9个,TY110型雨水斗10个。
2 系统设计2.1 降雨历时按5分钟计算,设计重现期取50年,暴雨强度7.68L/S.100㎡,屋面径流系数为0.90。
2.2 屋面天沟设置溢流口,溢流口的设置参见建筑专业图纸,天沟的压力流排水系统加溢流口的排水能力达到排放50年一遇的暴雨。
3 二次深化设计范围、要求3.1专业厂家负责对压力流排水系统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其供货范围包括屋面雨水斗、连接管、水平管、立管、排出管(至建筑外墙3.0米止)、管道支吊架等。
3.2 专业厂家所供压力流雨水系统必须满足50年的使用年限,必须提供50年的系统保证证明。
3.3 整个压力流排水系统应在满足设计降雨量的前提下,安全、可靠、有效的运行,并保证系统的抗渗漏、防火、抗地震隔声、隔振、抗外力冲击、抗温度变化等性能、维修方便。
系统在室内部分立管应按行业标准设置检查口。
3.4 充分考虑风、雪、冰对压力流排水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4 系统材质要求:4.1 雨水斗:压力流雨水斗的设计流量应由雨水斗产品的水力测试确定,设计流量不得大于经水力测试的最大流量。
雨水斗导流罩及其他部位材料为不锈钢材质。
雨水斗最大流量不宜超过设计要求,斗前水深稳定可控,且不超过6cm;有良好防水设计和良好抗旋涡空气隔挡功能,气水分离效果好,应能保证与屋面的可靠联接,便于安装和维修,雨水斗在与屋面结构连接处应保证严密不漏,防渗漏措施可靠。
材质及型号在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由厂家根据自身设计特点确定。
雨水斗的使用寿命应等于或超过系统规定的使用寿命。
斗体安装不得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连接管尺寸根据不同雨水斗的类型计算确定。
4.2 管材及管件:系统中使用的所有管材、管件材料可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道),且其回缩率不大于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 2015版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 2015版1.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概念在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屋面雨水排水技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该技术以虹吸原理为基础,通过管道系统将雨水从屋面迅速排放到地面下水道,既可以确保屋面不积水,又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对建筑物的侵蚀和破坏。
2.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优势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相对于传统排水技术有许多优势。
它可以实现快速排水,避免了雨水在屋面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减少了因积水引发的问题。
由于采用了虹吸原理,该技术无需依赖额外的能源,因此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虹吸式排水系统整体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以更好地保护建筑整体外观。
3.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的重要性2015年发布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为该技术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一系列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规程中对于管道的选用、布局、连接方式等具体细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虹吸式排水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实施规程有助于推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提升建筑物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4. 我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理解作为你的文章写手,我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虹吸式排水技术的出现,不仅为建筑业带来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于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我坚信虹吸式排水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我们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 2015版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我们先了解了虹吸式排水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其相对于传统排水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
我共享了自己对于这一技术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虹吸式排水技术,并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以上就是我为你写的关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 2015版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 2015版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版摘要: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概述2.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3.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优势与应用4.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5.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发展与展望正文: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概述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一种利用建筑物高差造成的势能原理工作的排水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雨水斗、悬吊管、虹吸管和出水口等组成,可以实现雨水从屋面高效地排至地面。
在我国,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 183:2015)对这一领域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 183:2015)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进行了规定:1.术语和定义:规程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中的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以便于各方准确理解相关概念。
2.设计基本原则:规程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明确,包括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方面。
3.设计要求:规程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雨水斗、悬吊管、虹吸管、出水口等各个组成部分的选型、布置、尺寸等方面。
4.材料和构造:规程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所使用的材料和构造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5.施工和验收:规程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优势与应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悬吊管无需坡度敷设,节省安装空间。
2.管道具有自洁能力,减少管道堵塞的可能性。
3.使用寿命更长,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
4.需要较小的管径,减少了建筑空间的占用。
因此,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的屋面雨水排放,特别是大面积平屋顶结构。
四、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在设计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地形、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雨水斗、悬吊管、虹吸管和出水口等组成部分。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概述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排水方式,它利用虹吸原理,在排水管道中形成负压,使雨水迅速排出。
该技术在2015年颁布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中得到了详细的规定和阐述。
相较于传统的重力排水方式,虹吸式排水具有更高的排水效率和更好的节能效果。
二、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虹吸式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管道、汇水区、溢流装置、压力补偿装置等组成。
当雨水汇入汇水区后,通过排水管道内的气室与大气相连,形成虹吸效应。
在负压作用下,雨水迅速排出,确保屋面不受雨水侵蚀。
三、虹吸式排水系统的优势与应用范围虹吸式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排水速度快,减少雨水在屋面的停留时间;2.节能效果显著,降低排水泵的运行频率;3.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4.系统可靠,维护成本低。
应用范围:1.各类建筑的屋面雨水排水;2.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等场合的排水;3.易受雨水侵蚀的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
四、虹吸式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求1.设计要点:(1)合理选材,确保排水系统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2)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3)考虑排水管道的高度、坡度、长度等因素,确保虹吸效应的稳定;(4)设置溢流装置,防止管道爆裂和设备损坏。
2.施工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2)确保排水管道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渗漏;(3)安装压力补偿装置,保证管道在排水过程中的稳定性;(4)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虹吸式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排水管道、设备及附件的完好状况;2.保持排水管道畅通,防止杂物堵塞;3.对易损部件进行定期更换,确保系统运行稳定;4.定期清理汇水区,降低泥沙等杂质的影响;5.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六、相关规范与标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年版)对虹吸式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技術規程1 總則1.0.1 為使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做到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確保工程品質,制定本規程。
1.0.2 本規程適用於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工業與民用建築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設計、安裝及驗收、維護。
1.0.3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由虹吸式雨水鬥、管材(連接管、懸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固定件組成。
各組件的品質應符合各自產品標準的要求。
1.0.4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必須按設計檔和施工圖施工,變更設計必須經原設計單位同意。
1.0.5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設計、安裝及驗收除執行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 術語2.0.1 虹吸式屋面雨水水系統siphonic drainage systems of roof按虹吸滿管壓力流原理設計、管道內雨水的流速、壓力等可有效控制和平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統。
一般由虹吸式雨水鬥、管材(連接管、懸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固定件組成。
2.0.2 虹吸滿管壓力流full-bore flow水充滿管道(可有適量摻氣)、水流運動可用不可壓縮流體的伯努利(Bernoulli)方程描述、管道中有明顯負壓的一種流態。
2.0.3 虹吸式雨水鬥siphonic roof outlet用於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雨水鬥。
它具有氣水分離、防渦流等功能。
其鬥前水深可有效控制,當鬥前水位穩定達到設計水深時,系統內形成虹吸滿管壓力流。
2.0.4 連接管spigot pipe虹吸式雨水鬥至懸吊管間的連接短管(又稱尾管)。
通過改變連接管的管徑、長度,可調節雨水鬥的進水量和系統的阻力。
2.0.5 懸吊管hanged pipe懸吊在屋架、樓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雨水橫管。
2.0.6 溢流口overflow當降雨量超過系統設計排水能力時,用來溢水的孔口或裝置。
2.0.7 溢流系統overflow systems排除超過設計重現期雨量的雨水系統。
虹吸技术介绍(中文)

上海吉博力房屋卫生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Geberit Plumb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地址: 中国上海南翔工业开发区浏翔路738号No.738 Liuxiang Rd, Nanxia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电话: +86 21 691 782 66 Shanghai 201802, PR of China传真: +86 21 691 782 35 邮政编码: 201802 T: +86 21 691 782 66 F: +86 21 691 782 35邮件: A D V A N C E D P L U M B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技术介绍1) 前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雨水排放方案,与传统的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是完全不同的。
整套系统由于规模比较大,各个部件象水分子一样紧密相连。
该系统需要保证水力上的平衡才能使其正常工作,而且其施工安装也必须精确地按照系统的水力计算与应用规定才能实施。
与传统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相比其区别之处主要在于: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假设雨水立即从屋面排出。
而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则不同,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该系统与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差不多,都是利用重力进行排水,然而由于空气会同时进入雨水斗内,导致雨水斗的排水能力有限。
当屋面上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雨水斗会自动隔断空气进入斗内,从而产生虹吸效果,系统也转变成为高效的排放系统,排水量大大增加。
但是水位的高低取决于屋面的雨水量,而雨水量则势必给屋面造成一定的重量负荷。
这种负荷必须受到控制,而且必须保持水力条件的平衡。
如果负荷太大,会破坏屋面结构。
根据欧洲长期的实际经验以及欧洲标准,水位高度必须限制在55毫米内。
因此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是一种高科技的排水系统。
系统的计算,采用的产品,雨水斗的设计布局,以及系统的安装技术,必须要有很高的质量保证。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这玩意儿。
你说这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啊,就好比是房子的超级卫士!它的任务呢,就是把雨水快快地排走,不让房子被水淹咯。
想象一下,要是没有它,那下雨天屋顶不就成了小水塘啦,多吓人呀!
这虹吸式排水系统可神奇了呢!它就像个聪明的小精灵,知道怎么把雨水乖乖地引到该去的地方。
它利用那神奇的虹吸原理,让雨水像坐滑梯一样“唰”地就流走了。
咱在安装这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时候可得注意了哈!管子得接得严丝合缝的,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不然到时候雨水到处乱跑,那可就糟糕啦!而且呀,那些个管件啥的也都得挑质量好的,可不能贪小便宜买些不靠谱的。
这就好比你要去打仗,不得给自己选把好武器呀!
还有哦,平时也得好好照顾这个系统。
定期去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啥毛病。
就像咱人还得定期体检呢,这系统也需要呀!要是发现有啥小问题,赶紧解决,可别等问题变大了才着急。
这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给咱带来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它排水速度快呀,能让咱的房子少受雨水的侵扰。
而且它还不占太多地方,悄悄地就把工作给干了。
多好呀!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这虹吸式排水系统,那下雨天咱得多担心呀!屋顶会不会漏水呀,雨水会不会积起来呀。
有了它,咱就可以放心啦,该干嘛干嘛,完全不用担心雨水的问题。
总之呢,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可是咱建筑的好帮手,咱可得好好珍惜它、利用它。
让它为咱的房子保驾护航,让咱们的生活更加安心、舒适。
你们说是不是呀?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小的排水系统,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原创版)目录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简介2.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优点3.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 183:2015)主要内容4.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5.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与半有压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比较6.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消能结构制作方法7.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探讨正文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是一种利用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差能造成虹吸现象的排水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水由下往上流动,有效解决屋顶积水问题,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以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悬吊管无需坡度敷设,节省安装空间;管道具有自洁能力;使用寿命更长;需要较小的管径等。
这些优点使得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我国《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 183:2015)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该技术规程是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和上海吉博力房屋卫生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并实施的一项行业标准。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预埋水管套、安装排水管、设置消能结构、安装虹吸式雨水斗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确保排水系统的密封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与半有压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
例如,悬吊管无需坡度敷设,可以节省安装空间;管道具有自洁能力,能保证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使用寿命更长,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消能结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消能槽;在消能槽的适当位置设置气孔或喷嘴,以实现排水系统的消能效果。
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探讨主要涉及系统设计参数的选择、系统组件的选型和配置、系统布置及安装等方面。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样本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第一章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简介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 即压力流雨水排放系统, 该系统在设计中有意造成悬吊管内负压抽吸水流作用, 国际通用专业名词为”siphonic system”,中文译: 虹吸式系统。
二次悬吊系统: 二次悬吊系统又称”消能悬吊系统”, 是针对虹吸式系统中水流流速大, 震动强而专门设置的消能减震的固定装置。
虹吸雨水排放系统发展史虹吸雨水系统产生于欧洲, 30多年来, 该系统以其泄流量大、耗费管材少, 节约建筑空间和减少地面开挖等突出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改进。
在中国, 随着近年来的大跨度、大面积的建筑日益增多, 建筑空间要求不断提高, 建筑材料领域迅猛发展, 虹吸雨水系统在材料和空间等方面的高效性受到空前的重视, 并被纳入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
在一些机场和展览馆等建筑上成功地应用后, 虹吸雨水系统正式登陆中国, 并迅速地、不可阻挡地向雨水排放领域的霸主地位迈进。
第二章虹吸雨水技术系统第一节: 屋面建筑雨水系统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为重力流( 87型斗) 雨水系统、压力流( 虹吸式) 雨水系统及堰流式雨水排放系统。
压力流( 虹吸式) 雨水系统。
是中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本中规范名称, 专指虹吸式雨水系统。
重力流( 87型斗) 雨水系统, 指使用65型、 87型雨水斗的系统, 设计流态为半有压流态, 系统的流量负荷、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 当前中国普遍使用的就是该系统。
堰流式( 重力流) 雨水系统。
指使用自由堰流式雨水排放, 设计流态为无压流。
屋面雨水系统按其它标准分类方式标准:按管道的设置位置分为: 内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 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几无沟排水按出户横管( 渠) 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水面分: 密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虹吸雨水系统: 虹吸式系统设计流态为水的一相满流, 在提高系统的流量依靠升高屋面聚水水面高度, 但升高水位与原总体相对高度比例微小, 因此超重现期雨水须设计溢流设施排除。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第一章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简介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即压力流雨水排放系统,该系统在设计中有意造成悬吊管内负压抽吸水流作用,国际通用专业名词为“siphonic system”,中文译:虹吸式系统。
二次悬吊系统:二次悬吊系统又称“消能悬吊系统”,是针对虹吸式系统中水流流速大,震动强而专门设置的消能减震的固定装置。
虹吸雨水排放系统发展史虹吸雨水系统产生于欧洲,30多年来,该系统以其泄流量大、耗费管材少,节约建筑空间和减少地面开挖等突出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改进。
在中国,随着近年来的大跨度、大面积的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空间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材料领域迅猛发展,虹吸雨水系统在材料和空间等方面的高效性受到空前的重视,并被纳入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
在一些机场和展览馆等建筑上成功地应用后,虹吸雨水系统正式登陆中国,并迅速地、不可阻挡地向雨水排放领域的霸主地位迈进。
第二章虹吸雨水技术系统第一节:屋面建筑雨水系统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为重力流(87型斗)雨水系统、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及堰流式雨水排放系统。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
是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3年版本中规范名称,专指虹吸式雨水系统。
重力流(87型斗)雨水系统,指使用65型、87型雨水斗的系统,设计流态为半有压流态,系统的流量负荷、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就是该系统。
堰流式(重力流)雨水系统。
指使用自由堰流式雨水排放,设计流态为无压流。
屋面雨水系统按其他标准分类方式标准:按管道的设置位置分为:内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几无沟排水按出户横管(渠)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水面分:密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虹吸雨水系统:虹吸式系统设计流态为水的一相满流,在提高系统的流量依靠升高屋面聚水水面高度,但升高水位与原总体相对高度比例微小,因此超重现期雨水须设计溢流设施排除。
屋面虹吸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手册

虹吸式排水施工方案1、虹吸式屋面排放系统和重力排放系统的比较1.1虹吸式排放系统管道中的水为满管流,能很快的彻底排清层面积;重力排放系统靠重力作力,管道中的水为附壁流,排水速度慢,给建筑物造成安全隐患。
1.2虹吸式排放系统的水平管无需坡度,节省了安装空间;重力排放系统靠重力自流,水平管必须要有一定的坡度,浪费了安装空间。
1.3虹吸式排放系统只需要很少的雨水斗和雨水立管,节省了建筑材料;重力排放系统中,一根雨水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一般不超过2个,所以需要大量的雨水斗和立管。
1.4虹吸排放系统的管材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道质量轻、抗冲击、耐腐蚀、无热变形,是雨水排放系统的最佳选择。
管道热热胀冷缩率仅为0.86%;重力排放系统管材一般为PVC,其缺点是不耐磨、易刮花、焊接不牢固、介缩率高,在一般工程中普遍使用,客户投诉不少。
1.5虹吸排放系统大大降低了管材的管径,降低了施工难度;重力排放系统则需要大管径管材,施工难度大。
一、施工方案屋面雨水排放系统采用的HDPE管材,焊接工艺以及虹吸原理为基础的排水系统,在材料选择、安装工艺及系统原理等方面为国际先进水平。
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工作测量、放线、定位管道焊接、管卡固定、现场预制、雨水斗安装管道灌水试验竣工验收2、施工前准备工作2.1人员组织配备充足和操作人员,成立专门的项目部施工管理。
2.2挑选素质优良,具有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安装经验的工人参加项目部工作,并在上岗前接爱应用工程师的技术培训。
2.3认真研读工图纸,与设计师及工程师紧密配合,施工方案考虑周全。
2.4搭建临时设施,安排好材料及机械的合理堆放。
2.5安排好有关仪器、机具、辅助材料的进场。
2.6对施工人员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督导。
2.7支架电焊等工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8严格按照施工国图纸上的要求进行现场测量,并在管道安装前进行再次复检验,确保管道安装完全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屋面虹吸排水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手册

屋面虹吸排水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手册虹吸式排水施工方案1、虹吸式屋面排放系统和重力排放系统的比较1.1虹吸式排放系统管道中的水为满管流,能很快的彻底排清层面积;重力排放系统靠重力作力,管道中的水为附壁流,排水速度慢,给建筑物造成安全隐患。
1.2虹吸式排放系统的水平管无需坡度,节省了安装空间;重力排放系统靠重力自流,水平管必须要有一定的坡度,浪费了安装空间。
1.3虹吸式排放系统只需要很少的雨水斗和雨水立管,节省了建筑材料;重力排放系统中,一根雨水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一般不超过2个,所以需要大量的雨水斗和立管。
1.4虹吸排放系统的管材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道质量轻、抗冲击、耐腐蚀、无热变形,是雨水排放系统的最佳选择。
管道热热胀冷缩率仅为0.86%;重力排放系统管材一般为PVC,其缺点是不耐磨、易刮花、焊接不牢固、介缩率高,在一般工程中普遍使用,客户投诉不少。
1.5虹吸排放系统大大降低了管材的管径,降低了施工难度;重力排放系统则需要大管径管材,施工难度大。
一、施工方案屋面雨水排放系统采用的HDPE管材,焊接工艺以及虹吸原理为基础的排水系统,在材料选择、安装工艺及系统原理等方面为国际先进水平。
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工作测量、放线、定位管道焊接、管卡固定、现场预制、雨水斗安装管道灌水试验竣工验收2、施工前准备工作2.1人员组织配备充足和操作人员,成立专门的项目部施工管理。
2.2挑选素质优良,具有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安装经验的工人参加项目部工作,并在上岗前接爱应用工程师的技术培训。
2.3认真研读工图纸,与设计师及工程师紧密配合,施工方案考虑周全。
2.4搭建临时设施,安排好材料及机械的合理堆放。
2.5安排好有关仪器、机具、辅助材料的进场。
2.6对施工人员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督导。
2.7支架电焊等工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8严格按照施工国图纸上的要求进行现场测量,并在管道安装前进行再次复检验,确保管道安装完全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1 总则1.0.1 为使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及验收、维护。
1.0.3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由虹吸式雨水斗、管材(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固定件组成。
各组件的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要求。
1.0.4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必须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变更设计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1.0.5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虹吸式屋面雨水水系统 siphonic drainage systems of roof按虹吸满管压力流原理设计、管道内雨水的流速、压力等可有效控制和平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一般由虹吸式雨水斗、管材(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固定件组成。
2.0.2 虹吸满管压力流 full-bore flow水充满管道(可有适量掺气)、水流运动可用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Bernoulli)方程描述、管道中有明显负压的一种流态。
2.0.3 虹吸式雨水斗 siphonic roof outlet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雨水斗。
它具有气水分离、防涡流等功能。
其斗前水深可有效控制,当斗前水位稳定达到设计水深时,系统内形成虹吸满管压力流。
2.0.4 连接管 spigot pipe虹吸式雨水斗至悬吊管间的连接短管(又称尾管)。
通过改变连接管的管径、长度,可调节雨水斗的进水量和系统的阻力。
2.0.5 悬吊管 hanged pipe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雨水横管。
2.0.6 溢流口 overflow当降雨量超过系统设计排水能力时,用来溢水的孔口或装置。
2.0.7 溢流系统 overflow systems排除超过设计重现期雨量的雨水系统。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摘要: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概述1.规程背景及重要性2.规程适用范围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要求1.设计原则2.设计参数3.设计方法三、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2.施工流程3.施工注意事项四、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维护管理的重要性2.维护管理的方法与措施正文: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2015,是为了规范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而制定的。
该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中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
规程首先介绍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屋面雨水排水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技术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我国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水平,确保建筑物排水安全、高效。
其次,规程详细阐述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设计原则主要包括:确保排水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尽量减小排水管道直径,提高排水效率;充分利用建筑物屋面空间,使排水管道布置合理、美观。
设计参数包括:屋面雨水量、排水管道设计流量、虹吸管直径等。
设计方法包括: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步骤、计算方法等。
接着,规程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工具设备准备、施工人员培训等。
施工流程包括:排水管道布置、虹吸管安装、雨水斗安装、系统试运行等。
施工注意事项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防止管道堵塞、保证排水顺畅等。
最后,规程对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进行了阐述。
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延长排水管道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维护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等。
虹吸式雨水系统

虹吸式雨水系统施工工法虹吸式雨水系统自诞生于欧洲以来,凭借其泄流量大、耗费管材少、节约建筑空间和减少地面开挖等突出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改进。
在中国,随着大跨度、大面积的建筑日趋增多、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一些机场和展览馆等建筑上成功地应用后,虹吸雨水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
1特点1.1虹吸式雨水斗采用机械固定的方式,能确保雨水斗与屋面连接的密封,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安装时无需做防锈处理。
1.2管道排水实现满管流,从而节省材料、节省空间、减少了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作业,使建筑外形美观,节约资金。
1.3虹吸式雨水系统机械强度高,施工简单。
而且是有压流,管道不易堵塞。
1.4本工法规定了雨水斗、水平悬吊管、排出管的施工工艺,确保虹吸式雨水系统施工质量符合《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卫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43-2003)及CECS标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大面积、大跨度屋面的排水。
3工作原理虹吸式雨水系统依靠虹吸式的雨水斗在天沟水深达到一定的深度时实现气水分离,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和雨水所具有的势能,在雨水连续流经过雨水悬吊管转入雨水立管跌落时形成虹吸作用,并在该处管道内形成最大负压。
从而进入虹吸状态,整个管道呈现满流,实现其迅速、高效的排水功能。
该系统一般由虹吸式雨水斗、管材(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管件、固定件组成。
4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施工准备:认真审查图纸,在管道穿过楼板和剪力墙处预留孔洞。
在屋面结构施工时,配合土建预留符合雨水斗安装孔洞,或直接将雨水斗座连同保护螺丝预埋在屋面混凝土中,预埋时应留出屋面找平层厚度(预留位置应参照土建施工图,根据轴线、标高以及水施图准确定出预留洞口的位置)。
4.2支架制作安装:对应管材按照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支架制作安装,应注意:(1)管道安装时应设置固定件,固定件必须能够承受满流管道的重量以及高速水流所产生的冲击力。
虹吸雨水排放系统基础技术与材料标准

雨水斗罩盖采用铝猛合金材质或304不锈 钢材质,
下沉式斗体结构,雨水斗斗体采用 Grade1.4401奥氏体非磁性不锈钢制品, 必须提供通过GB/T1117c-1989和 ISO15350:2000的检测报告
暴雨强度:
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排水能力按当地100年暴雨重现期进行
径流系数:
1 内天沟两端设溢流口,溢流口底部高度高于雨水口的设计斗前水深不少于20mm
溢流口:
系统内最大负压值: 《=0.08Mpa
管道最少流速:
1米/秒
管道出口流速
《2.5米/秒
内天沟
内天沟采用1.2mm厚304不锈钢制作, 内天沟宽度不少于600mm,高度不少于300mm.
管道出口流速25米秒按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排水能力按当地1内天沟两端设溢流口溢流口底部高度高008mpa1米秒内天沟雨水斗规格每个汇水区域的雨水斗不少于2个两个雨水斗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0米雨水斗距屋面边缘不少于1米并不大于10米雨水斗斗前水深105mm且有汽水隔离装置悬吊管内天沟采用12mm厚304不锈钢制作内天60ls或90ls雨水斗布置在天沟内天沟要求连通水水平悬吊管每5米须设置锚固关卡以防止在力对系统产生破坏
关卡以防止在高速水流和管道因温差而产生的变形应 采用管卡配合点焊圈做法,严禁使用橡胶垫圈 ,
附一张内容详细的水力计算表,内容应该包括每一 量及充满度等数据,以便专业人员可以对该系统进 查口,检查口中心距地面不大于1.0米
雨水斗、HDPE管材及与系统管材配套的专用管道固定系
门,采用不锈钢明杆闸阀.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采用专用高密度聚乙 烯HDPE排水管及配套管件,其伸缩率不 大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第一章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简介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即压力流雨水排放系统,该系统在设计中有意造成悬吊管内负压抽吸水流作用,国际通用专业名词为“siphonic system”,中文译:虹吸式系统。
二次悬吊系统:二次悬吊系统又称“消能悬吊系统”,是针对虹吸式系统中水流流速大,震动强而专门设置的消能减震的固定装置。
虹吸雨水排放系统发展史虹吸雨水系统产生于欧洲,30多年来,该系统以其泄流量大、耗费管材少,节约建筑空间和减少地面开挖等突出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改进。
在中国,随着近年来的大跨度、大面积的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空间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材料领域迅猛发展,虹吸雨水系统在材料和空间等方面的高效性受到空前的重视,并被纳入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
在一些机场和展览馆等建筑上成功地应用后,虹吸雨水系统正式登陆中国,并迅速地、不可阻挡地向雨水排放领域的霸主地位迈进。
第二章虹吸雨水技术系统第一节:屋面建筑雨水系统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类屋面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为重力流(87型斗)雨水系统、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及堰流式雨水排放系统。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
是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3年版本中规范名称,专指虹吸式雨水系统。
重力流(87型斗)雨水系统,指使用65型、87型雨水斗的系统,设计流态为半有压流态,系统的流量负荷、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就是该系统。
堰流式(重力流)雨水系统。
指使用自由堰流式雨水排放,设计流态为无压流。
屋面雨水系统按其他标准分类方式标准:按管道的设置位置分为:内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几无沟排水按出户横管(渠)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水面分:密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虹吸雨水系统:虹吸式系统设计流态为水的一相满流,在提高系统的流量依靠升高屋面聚水水面高度,但升高水位与原总体相对高度比例微小,因此超重现期雨水须设计溢流设施排除。
第二节:建筑雨水系统的选择建筑雨水系统的选用原则:1,选择的雨水系统能尽量迅速、即使的将屋面雨水排放至室外或管道渠。
屋面雨水流量设计参考使用年限的重现期的降雨量。
2,超常量雨水从溢流口溢流属于非正常排水,应尽量减少或避免。
3,本着既安全又经济的原则选择系统。
安全范围包括:室内无集水、屋面溢水几率低、管道无漏水冒水。
经济范围包括:满足安全的前提下,系统造价低,寿命长。
4,在采取了足够措施能保证超重现期雨水不会流入雨水斗时,可采用堰流系统辅助。
5,不允许室内地面冒水的建筑应采用密闭系统或外排水系统,不得采用敞开式雨水系统6,选择虹吸式雨水系统时需要考虑降雨量设计引起的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平衡问题。
降雨量设计大,则溢流事故少,安全性好,但管径大,虹吸发生几率降低,经济性下降。
降雨量设计小,则经济性好,且虹吸效果明显,但溢流事故多,安全性下降。
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安全性第一考虑。
7,屋面集水优先考虑天沟形式,雨水都置于天沟内。
8,87系统、虹吸式系统应采用密闭系统。
9,阳台雨水应自成系统排到室外散水或明沟,不得与87斗或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相连接。
10,雨水口及汇水水面低于室外雨水井检查井地面标高时,比如汽车坡道上的雨水口、窗井内雨水口等,收集的雨水应排入室内雨水集水池,采用水泵压力流系统排放。
不得由重力流直接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
11,寒冷地区尽量采用内排水系统。
12,严禁屋面雨水接入室内生活污废水系统或室内生活污废水管道直接与屋面雨水系统连接。
一、建筑物雨水系统的选用:按雨水的系统安全性、经济性排列。
根据安全性大小雨水系统先后排列次序:密闭式系统-敞开式系统外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87斗重力流系统-虹吸式系统-堰流斗重力流系统(以屋面溢流频率为标准)根据经济性优劣,雨水系统先后排列次序:虹吸式系统-87斗重力流系统-堰流斗重力流系统。
87斗系统、虹吸式系统及堰流斗系统比较:附表:二、雨水系统的选用:建筑屋面一般宜采用87斗系统。
大型屋面的库房及公共建筑,若为内排水并且屋面溢流造成损害不大时,宜采用虹吸式雨水系统。
长天沟外排水宜采用87斗系统。
验沟外排水宜采用重力流系统。
第二节:虹吸雨水系统流量设计一、雨水流量设计雨水设计流量Q按公式计算Q=K1qψF式中k1——流量校正系数,对于坡度大于2.5%的屋面,取1.2~1.5,室外地面和其余屋面,取1;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
注:当有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径流系数室外会水面平均径流系数应按地面的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确定。
如资料不足,小区中和径流系数根据建筑稠密程度在0.5~0.8内选用。
北方干旱地区的小区径流系数一般可取0.3~0.6。
建筑密度大取高值,密度小取低值。
二、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计算nb t P C A q )()lg 1(1671++=式中 :q ——设计暴雨强度(L/s ·ha); t ——降雨历时(min); P ——设计重现期(a);A 1、C 、n 、b ——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各地降雨强度系数可在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上查询,如无当地降雨强度公式或降雨强度公式有明显缺陷时,可根据当地雨量记录进行推算或借用邻近地区的降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三、设计重现期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虹吸式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应不小于表中的上限值。
设计中应充分注意该系统的流量负荷未留排超设计重现期雨水的余量,这部分水将会溢流。
若该系统采用国外或合资产品,建筑物的设计重现期还应不小于该外商做在国执行的重现期标准。
对防止屋面溢流要求严格的建筑,采用虹吸式系统时,起排水能力宜用50年重现期雨水量校核。
敞开式内排水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视室内地面冒雨水产生的损害程度而定。
短期集水即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点,选用2~5a。
四、降雨历时雨水管道的降雨历时雨水管道的降雨历时t=t1*mt2式中t——降雨历时(min)t1——地(屋)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
室外地面一般取5~10min。
建筑屋面取5min,当屋面坡度较大时,集水时间变小,流量大,需要进行校正。
为简单起见,在流量项增加校正系数。
m——折减系数(见表)t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建筑物接雨水斗的管道系统可取0。
五、折减系数六、汇水面积1,一般坡度的屋面雨水的汇水面积按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高出汇水面的侧墙,应将侧墙面积的1/2折算为汇水面积。
同一汇水区内高出的侧墙多于一面时,按有效受水侧墙面积的1/2折算汇水面积。
3,窗井、贴近建筑外墙的地下汽车库入口坡道和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汇水面积,应附加其高出部分侧墙面积的1/2。
4,屋面按分水线底排水坡度划分为不同排水区时,应分区计算集雨面积和雨水流量。
5,资料参考:半球形屋面或斜坡较大的屋面,其汇水面积等于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与竖向投影面积的一般之和。
第三节:虹吸雨水系统产品1,雨水斗1,屋面排水系统应设置雨水斗,雨水斗应有权威机构测试的水力设计参考数,比如排水能力(流量)、对应的斗前水深等。
未经测试的(金属或塑料)雨水斗不得使用在屋面上。
2,虹吸式系统的雨水斗应采用淹没式雨水斗。
雨水斗不得在系统之间借用。
3,虹吸式雨水斗应设于天沟内,但DN50的雨水斗可直接埋设于屋面。
4,虹吸式系统接有多斗悬吊管的立管顶端不得设置雨水斗。
5,布置雨水斗的原则是雨水斗的服务面积应于雨水斗的排水能力相适应。
雨水斗间距的确定还应能使建筑专业实现屋面设计坡度。
6,在不能以伸缩缝为屋面雨水分水线时,应在缝两侧各设雨水斗。
7,寒冷地区雨水斗宜设在冬季易受室内温度影响的屋顶范围之内。
8,雨水斗受日晒强烈,材料宜为金属。
2,悬吊管及其他横管1,虹吸式系统接入同一悬吊管的雨水斗应在同一标高层屋面上。
2,虹吸式系统大部分排水时间是在非满流状态下运行,悬吊管宜设0.003的排空坡度。
3,悬吊管及其他横管跨越建筑的伸缩缝,应设置伸缩器或金属软管。
4,虹吸式雨水系统的悬吊管尽量对称于立管布置。
5,排除管宜就近引出室外。
3,立管1,虹吸式系统的立管管径不受悬吊管管径限制。
2,立管应少转弯,不在管井中的雨水立管应靠墙、柱敷设。
3,高层建筑的立管底部应设托架。
4,管材与附件1,虹吸式系统应采用承压管道、管配件(包括伸缩器)和接口,额定压力不小于建筑高度静水压,并能承受0.9个大气压力的真空负压。
2,虹吸式系统排出管的管材宜为承压的金属管、塑料管、钢塑复合管等。
高层建筑室内雨水管不得使用污废水系统排水管材。
第四节:建筑屋面雨水系统设计1,虹吸式系统的雨水斗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各雨水立管宜单独排出室外。
当受建筑条件限制时,一个以上的立管必须接入同一排出横管时,个立管宜设置出口与排出横管连接。
出口的设置条件见水力计算部分。
2,雨水系统若承接屋面冷却塔的排水,应间接接入,并宜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不可排至室外路面上。
3,室外管网雨、污分流时,雨水系统不得接纳洗衣等生活污水。
4,高跨雨水流至低跨屋面,当高差在一层及以上时,宜采用管道引流。
5,雨水系统的管道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
6,承压雨水横管和立管(金属或塑料)当其直线长度较长时,应设伸缩器。
伸缩器的设置参考给水部分。
7,限制雨水管道敷设的空间和场所与生活排水管道部分相同。
8,寒冷地区的雨水口和天沟宜考虑点热丝融雪化冰措施,电热丝的具体设置可与供应商共同商定。
1,虹吸雨水系统水力计算虹吸雨水系统计算斯科诺虹吸式雨水系统常用虹吸式雨水斗口径包括:DN50、DN 63、DN75、DN110、DN160。
其排水流量如下:2,管道计算公式管道水头损失按海成-威廉公式计算悬吊管和立管管径确定。
悬吊管和立管的管径选择计算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悬吊管最小流速不宜小于1m/s,立管最小流速不宜小于2.2m/s。
管道最大流速宜小于6m/s且不得大于10m/s.系统的总水头损失(从最远斗到排出口)与出口处的速度水头之和(mH20),不得大于雨水管径、出口的几何高差H。
系统中各个雨水斗到系统出口的水头损失之间的差值,不大于10KPa,否则,应调整管径重算。
同时,各节点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10KPa(DN<75)或(DN>100)。
系统中的最大负压绝对值应小于:金属管:80KPa;塑料管:根据产品的力学性能而定,但不得大于70KPa如果管道水力计算中负压值超出以上规定,应调整管径(放大悬吊管径或缩小立管管径)重算。
系统高度(雨水斗顶面和系统出口几何高差)H和立管管径的关系应满足:立管管径DN≥75,H≥3m;DN≥90,H≥5m。
如不满足,可增加立管根数,减小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