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合集下载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美课件。(共24张PPT)
要想完成金玉般纯洁的品德, 一定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 锻炼;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功 绩,必须从那危险境地中闯过。
温家宝总理在 哈佛大学演讲时深 情地引用理学大师 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
朱 熹
程颢 程 颐 陆九渊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 发展。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4座道教宫 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 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 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 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 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重理轻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 文天祥 ——明· 于谦 ——清· 林则徐
为纪念朱熹诞辰875周年,2005年9月19至21日中国 (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活动包括:宋明 理学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朱子 学与和谐社会”高峰论坛、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
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本课小结: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⑴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了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 ⑵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万物的本源,完成 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辩化,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 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⑶外传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形成“朱子 学”学派。 • ⑷理学庞大而又精深,使儒学摆脱了佛教、 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
温家宝总理在 哈佛大学演讲时深 情地引用理学大师 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
朱 熹
程颢 程 颐 陆九渊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 发展。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4座道教宫 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 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 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 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 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重理轻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 文天祥 ——明· 于谦 ——清· 林则徐
为纪念朱熹诞辰875周年,2005年9月19至21日中国 (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活动包括:宋明 理学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朱子 学与和谐社会”高峰论坛、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
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本课小结: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⑴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了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 ⑵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万物的本源,完成 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辩化,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 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⑶外传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形成“朱子 学”学派。 • ⑷理学庞大而又精深,使儒学摆脱了佛教、 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PPT教学课件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 皆由木、火、土、金、 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 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 起源和变化。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 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 下之人同归之,若归父母,……”
单位:亿元
14万 12万
10.8万
46279.8
3073.3 1545.4 210.6 675.5
1978 1982 1987 1992 1997 2003 2004 2005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情况
资料: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经济发展的 资金有70%依靠银行信贷,而银行信贷 资金来源中,居民储蓄存款居第一位,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居民的储蓄
张女士刚刚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得
知中央银行降低利率的消息,就立即从家中取出
现金,赶到实行24小时营业的华夏银行。在那里
等待存款的客户已排开了长队。据了解,像张女
士那样打“时间差”赶在利率调整前存款的储户
C 在全国还有不少。打“时间差”(
)
A.钻了国家金融政策的空子,是错误的行为 B.不是利国利民的做法 C.不违反“存款自愿”的原则 D.给储蓄者带来不应得的利益,给银行造成了一 定经济损失
(1)居民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 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它能为国家 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对个人来讲也 能增加利息收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某种 意义上说,存款储蓄增加是好事。
(2) 但过多的存款储蓄对消费产生一定影 响,不利于商品正常流通,影响经济的发展。
(3)所以,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存款储蓄需 要保持适当水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24 人教课标版
3、实质
4、特点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 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 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不单纯是 为尊儒,其真正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统治,因此,所有有助于 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文化他也都会吸 取。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 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秦 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西汉初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 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 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 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 转向“家天下”
“也A“德.皇 。三罢天 ”纲黜见 汉五百异 宣家常, 帝,”以的独—戒认的—尊朕识伦巩儒躬和理固术,做君道是法权朕体、B之现.稳不了大定逮 哪统一、 种治统吏 主秩序之 张的不? 需称要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限田、薄敛、省赋役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4、特点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 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 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不单纯是 为尊儒,其真正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统治,因此,所有有助于 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文化他也都会吸 取。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 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秦 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西汉初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 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 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 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 转向“家天下”
“也A“德.皇 。三罢天 ”纲黜见 汉五百异 宣家常, 帝,”以的独—戒认的—尊朕识伦巩儒躬和理固术,做君道是法权朕体、B之现.稳不了大定逮 哪统一、 种治统吏 主秩序之 张的不? 需称要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限田、薄敛、省赋役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用和影响解析PPT
争议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上的汉武帝是鲜有 的贤明君主,他在位期间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可是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 性,许多人认为一个能够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君 主,必然做不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情。随着时 间的推移,近代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发现汉武帝“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真相,为了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儒家 信徒班固捏造了事实,让汉武帝背了数千年的锅。
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 学说。以后,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独尊儒 术之后,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就开始确立了,但真正的全面确立是到了隋唐时期。
第二章 影响与作用
背景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 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一政策几乎为 以后各代统治者所遵奉,长达两千年之久,对我 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 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的发生,古代史学家多认为是汉武帝与董仲舒君 臣撮合而成的,一个是为了建立 大一统帝国的需 要,一个是出于争夺学术地位的需要,因此,三 道策问,一拍即合。
第四章 现代影响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 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孔子学院
(文化交流机构) 孔子学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 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 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 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 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是如何将董仲舒的建
经济: 汉武议付帝诸时实,行经,济使实儒学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人民成为生正活统安思定想,的社呢?会繁荣,国力日盛。
政治: 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 匈奴为患。统治者力图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 董巩仲固舒国的家新统儒一。学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 家文“化:大“一无统为”而治的”需思要想,已有不利适宜于时巩代固需统要治;董。仲舒糅 (以思合想了的道大、一法统和巩阴阳固五政行治家的思大想一形统成新)儒学体系。
谢谢指导!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关于“独尊儒术”
二、“独尊儒术”的背 三景、: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思考6:如何评 价汉武帝的“独尊儒 术”呢?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 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关于“独尊儒术”
5、(09.1泰州期末)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 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 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
D 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
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关于“独尊儒术”
7、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
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8、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下列与
此有关的社会背景是
经济: 汉武议付帝诸时实,行经,济使实儒学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人民成为生正活统安思定想,的社呢?会繁荣,国力日盛。
政治: 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 匈奴为患。统治者力图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 董巩仲固舒国的家新统儒一。学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 家文“化:大“一无统为”而治的”需思要想,已有不利适宜于时巩代固需统要治;董。仲舒糅 (以思合想了的道大、一法统和巩阴阳固五政行治家的思大想一形统成新)儒学体系。
谢谢指导!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关于“独尊儒术”
二、“独尊儒术”的背 三景、: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思考6:如何评 价汉武帝的“独尊儒 术”呢?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 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关于“独尊儒术”
5、(09.1泰州期末)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 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 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
D 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
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关于“独尊儒术”
7、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
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8、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下列与
此有关的社会背景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堂PPT)
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
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他在代表作《春秋繁露》中,将
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
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
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
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
统治哲学。
17
阴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
阳 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
27
28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政治: 察举孝、廉,起用大批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学开始成为任官授爵的标准 教育:
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必读教科书 并设专职教官“五经博士”。
——教育开始为儒家垄断29
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 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结业经考试合格 后可直接到政府任官。
1、以德治国 2、以法治国 3、无为而治
14
15
1、儒学的境遇: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 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 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 成为正统
16
西汉与时俱进的儒学代表、
哲学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
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
元年(前 134),董仲舒在《 举
与统治者关系 学派地位 思想内容 发展趋势
先秦儒学 仁 儒家
批判时政 诸子学派之一 谈论现实问题 充实发展,追 求真理
汉代新儒学
天人感应 儒、道、法、阴 阳五行等家 维护专制集权 政治显学、独尊
谈论神学 僵化不变、“圣 经”
26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巩固了政治统一,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大一统”与“神话 皇权”); 促进传统主流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儒学正统 地位的确立; 文化专制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必修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21张PPT)
二、董仲舒为何能让汉武接受“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
三、汉武帝落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 施?
一、为何要从“无为”到“有为”?
1、何为“无为”?
老子
汉初“无为”思想又称“黄 老之学”。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 子为创始人。黄老之学始于战国 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 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 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 而成。主要内容:主张治身、治 国 方面“无为而无不为”,是一 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
一、为何要从“无为”到“有为”?
2、为何 “无为”?
“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齐民无藏盖”。
——《史记》 “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汉书》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所需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 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 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 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 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 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顾颉刚(1893一1980)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为何要从“无为”到“有为”?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 “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对君主实行限制,实行仁政
二、董仲舒为何能让汉武接受“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2、董仲舒对儒学改造之三: 大一统思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 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 可明,民知所从矣。
三、汉武帝落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 施?
一、为何要从“无为”到“有为”?
1、何为“无为”?
老子
汉初“无为”思想又称“黄 老之学”。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 子为创始人。黄老之学始于战国 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 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 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 而成。主要内容:主张治身、治 国 方面“无为而无不为”,是一 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
一、为何要从“无为”到“有为”?
2、为何 “无为”?
“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齐民无藏盖”。
——《史记》 “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汉书》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所需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 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 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 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 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 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顾颉刚(1893一1980)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为何要从“无为”到“有为”?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 “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对君主实行限制,实行仁政
二、董仲舒为何能让汉武接受“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2、董仲舒对儒学改造之三: 大一统思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 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 可明,民知所从矣。
人教版高中必修3历史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26张ppt)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一方面神化君权, 加强皇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上; 另一方面,又用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示君主, 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3.“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 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 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 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 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 舒主张 A.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单元线索: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了解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2.了解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措施。 3.探究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响。
3.“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 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 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 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 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 舒主张 A.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单元线索: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了解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2.了解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措施。 3.探究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 定社会秩序 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董仲舒,西汉广川人(今河北景县), 西汉时期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 文经学大师。
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采纳,使儒 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
董仲舒
董仲舒是何许人也?
新儒学思想
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缓和阶级矛盾:“施行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 维护统治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
思 想
作 用
●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 关键性作用
董为 仲什 舒么 的汉 建武 议帝 ?接
受 了
爲了防止他人使用軟件爬取本文檔,我加入了版權聲明,不影響您使用, 用時把此頁删除即可。用软件爬取的文档没有动画效果,并且大段文字被 切割成了很多小文本框,在修改时比较麻烦,PPT的背景图层有时也被合并 了,你想要的PPT中无背景的PNG图片都不存在,还需要你自己去除背景。 反对软件爬取,请用原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
思 想
演 变
春
秋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秦
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汉
初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武
帝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 复。各诸侯国势力开始膨胀,大肆开展土地 兼并。而北方的匈奴也开始蠢蠢欲动,此时 汉武帝的选择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 统治。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 要求(根本原因)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危机四伏
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
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思想: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用文人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 文士都学儒家经典,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新儒家有哪些积极影响?
董仲舒,西汉广川人(今河北景县), 西汉时期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 文经学大师。
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采纳,使儒 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
董仲舒
董仲舒是何许人也?
新儒学思想
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缓和阶级矛盾:“施行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 维护统治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
思 想
作 用
●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 关键性作用
董为 仲什 舒么 的汉 建武 议帝 ?接
受 了
爲了防止他人使用軟件爬取本文檔,我加入了版權聲明,不影響您使用, 用時把此頁删除即可。用软件爬取的文档没有动画效果,并且大段文字被 切割成了很多小文本框,在修改时比较麻烦,PPT的背景图层有时也被合并 了,你想要的PPT中无背景的PNG图片都不存在,还需要你自己去除背景。 反对软件爬取,请用原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
思 想
演 变
春
秋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秦
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汉
初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武
帝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 复。各诸侯国势力开始膨胀,大肆开展土地 兼并。而北方的匈奴也开始蠢蠢欲动,此时 汉武帝的选择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 统治。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 要求(根本原因)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危机四伏
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
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思想: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用文人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 文士都学儒家经典,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新儒家有哪些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