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合集下载

木的园林应用(页)

木的园林应用(页)

①自然式整形: 如垂柳、龙爪槐、水杉、雪松、 圆 柏 等保持树形完整 , 辅助调整和促进。②人工式: 为满足绿化要求 , 将树木整形成规则的 几何图形或不规则的各种形体如扇形、U形③自然与人工混合式: 杯形、 自然开心形、多领导 干形、 中央领导干形、丛球形、棚架形
碧桃 、榆叶梅 、石榴等观花 、 观果树木修剪
丰富感: 建筑物周围配置平衡感: 对称平衡: 体量上相等或近似以相等的距离进 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不对称平衡: 用不同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 的效果。稳定感: 在园林局部或园景一隅中常可见到一些设施的 稳定感是由于配植了植物后才产生严肃与轻快: 规则性常绿树种严肃 , 一些线条圆缓流畅 的树冠、垂枝常形成柔和和轻快的气氛。

,
整形式绿篱
篱 。常用树种有: 小檗 , 贴梗海棠 , 黄刺玫 , 珍珠梅 , 木槿 等.
3 、篱垣式: 卷须及缠绕类如金银花、凌霄4 、 附壁式
: 如爬墙虎、凌霄、扶芳藤5 、直立式: 如紫藤
绿雕塑
运用栽培技术进行艺术加工 , 多年培育而成 。直干式、屈干式、悬崖式、双干式等盆 景盆景被誉为 “无言的诗、立体的画 ”
三 、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1 、修剪的时期: ①休眠期修剪(冬剪)②生长期修剪(春季 修剪和夏季修剪宜轻不宜重)2 、修剪的方法: 休眠期修剪的主要方法①有截干②剪枝;生长期修剪的主要方法有①除芽②摘心③捻梢 ④ 摘叶⑥摘蕾⑦和摘果等;在修眠期或生长期均可采用的方法有去蘖、切刻、 纵伤、横伤、环剥和断根等。
■ (六) 散点植以一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 有规律 、节奏的散点植 , 有 时三株的丛植作为一个点来 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散点植既能表现个体的 特性双处于无形的联系之中。
■ (五) 林植: 较大面积 多株数成片状的种植。如工矿区防护带、城市 外围的绿化带及自然风 景区中的风景林等 。有 纯林、混交林结构■ 要求: 应以营造风景林 为主 , 注意群体的生态 关系以及养护 , 林冠线 的变化、疏林与密林的 变化、林中下木的选择 与搭配、群体内及群体 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按 照园林休憩浏览的要求 留下一定大小的林间空 地等措施。

园林树木的配置

园林树木的配置

园林树木的配置第一节配植的原则1.生态适应的原则2.美观的原则2.满足功能要求的原则4.经济的原则第二节配置的方式一.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配植方式,就是搭配园林树木的样式。

园林树木的配植方式,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一)规则式配置1.中心植:在广场、花坛等中心地点,可种植树形整齐、轮廓严正、生长缓慢、四季常青的园林树木。

如在北方可用桧柏、云杉等,在南方可用雪松、整形大叶黄杨、苏铁等。

2.对植:在大门口、建筑物前等处,左右各种一株,使之对称呼应。

对植之树种,要求外形整齐美观,两株大体一致。

通常多用常绿树如桧柏、龙柏、云杉、海桐、桂花、柳杉、罗汉松、广玉兰等。

3.列植:将树栽得成排成行,并保持一定的株行距。

通常为单行或双行,多用一种树木组成,也可间植搭配。

在必要时亦可植为多行。

列植多用于行道树、绿篱、林带及水边种植等。

环植:如正方形植、长方形植、三角形植、环植等。

自然式配置1.孤植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孤植树以表现植物的个体美为主,要求外观挺拔繁茂,雄伟壮观。

孤植树下不配置灌木,可设坐椅和置石。

(1)树形完整,枝叶茂密,树冠开阔,分蘖少,观赏价值高。

(如黑松、白皮松、玉兰、桂花、枫香、鸡爪槭等)。

(2)生长健壮,寿命很长,能经受住重大自然灾害,以乡土树种中久经考验的高大树种为宜。

(老年油松、银杏、槐树、龙爪槭、栾树)。

(3)不含有害毒素、气味的树种。

(4)孤植树还可以作为自然式园林的焦点树,诱导树栽植在自然式园路或河道的转折处,假山蹬道口及园林布局入口分部,起导向作用。

常用孤植树:雪松、油松、广玉兰、七叶树、香樟、悬铃木、国槐、垂柳、银杏、悬铃木、枫杨、榆、槐、合欢、栾树、樱花、紫叶李、海棠类等。

2.丛植按照一定的构图要求、将三、四株至十几株同种或异种树木组成一个树丛的栽植方式。

丛植反映植物群体的整体形象美。

组成树丛的每一株树木,都要在同意的构图中表现出个体美,所以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选择条件与孤植树相似。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1
室内树木
在室内空间使用树木,营造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
生态回归
将树木配置和生态恢复相结合,促进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
3
垂直绿化
利用垂直空间进行树木配置,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总结和展望
宜选本土树种
在园林设计中,应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土树种。
更高的绿化率
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绿化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树木配置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创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树木配置技术将不断出现,为园林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商业景观
使用各种形态的树木来装饰商 业景观,吸引顾客和创造良好 的消费氛围。
树木的养护与管理
1 定期修剪
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定 期修剪保持树冠的形状和 健康。
2 浇水与施肥
根据树木的需求,合理浇 水和施肥,促进其健康生 长。
3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树木的病虫害情 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 防治。
树木配置的创新趋势
2 季节变化
合理安排不同树种的季节 变化,以实现全年景色的 更替和丰富。
3 生长特性
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避 免过于快速生长的树种繁 茂到影响其他植物或景观。
树木在园林中的应用案例
庭院设计
将树木巧妙地融入庭院,为庭 院增添绿意,提供可靠的遮阳 和隐私。
公共广场
在公共广场上使用大型树木, 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营造 宜人的环境氛围。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欢迎来到本次演讲,我们将一起探讨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树木在园林设 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增添美感,还能提供阴影、净化空气等功能。
树木配置的重要性
1 景观塑造

园林树木配置

园林树木配置

园林树木配置第一节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一满足园林树木的综合功能园林树木的防护功能: 园林树木在改善和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显著作用.它有一定的防治和减轻环境污染的能力,如: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音以及滞尘等功能.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并加以合理配置,就可对保护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2. 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 园林树木有其特有的形态,色彩与风韵之美,这些特色且能随季节与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与发展.园林树木配置不仅有科学性,还有艺术性,并且富于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园林树木的生产作用: 很多园林树木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又是经济树种.在选择树种时,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在不妨碍园林树木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下,做到一举两得,使园林绿化结合生产.。

二满足园林树木的生态需求1. 环境要求: 当地的自然环境(如气温,水分,土壤等)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树种,作到适地适树.有时还需创造小环境或者改造小环境来满足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要求(如梅花在北京就需要小气候,要求背风,向阳).2. 树木之间的需求—种间关系: 若是同种树,配置时只考虑株距和行距.不同树种进行配植就需要考虑种间关系.也就是考虑上层树种,下层树种;速生,慢生树种;常绿,落叶树种等.考虑它们对阳光的要求.还要根据根系大小,深浅进行植物配置.有些树种分泌一些物质是两种树不相容或促进生长.如核桃,叶分泌的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而合欢根分泌的物质可促进蚕豆和豌豆的生长.所以配植树木时要注意相克植物不能种在一起.还有如梨树,苹果树不能和柏树类种植在一起,否则,则会产生梨—柏锈病.三,树木配置的适用原则(主要功能)适用,就是要在适地适树和安排好种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能充分发挥园林树木改善环境气候等功能.1. 选择树种时要注意满足主要功能要求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在一般功能之外,须出色地满足主要功能要求.如:行道树,当然要树形美观和尽可能结合生产,但街道树的主要要求是:树冠高大,叶密荫浓,分枝点高,主干通直,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抗污染,少病虫害,耐土壤板结,耐修剪,发枝力强,不生根蘖且寿命又长.如悬铃木,国槐,银杏,鹅掌楸,椴树,七叶树,元宝枫,樟,银桦等.1.树种选择及搭配方式树木的卫生防护功能首先进行树种选择,利用选择的树种进行搭配.如:防风林带以半透风结构效果最好,而滞尘林则以紧密结构效果最好.又如:在工矿企业附近建立防烟林时,选择耐烟强的草本紫茉莉,小向日葵;灌木紫穗槐,胡枝子;乔木小青杨,蒙古栎等由近而远地配置成块状或带状的阔叶混交林.这样就成了防烟的绿色屏障.四,树木配置中的美观原则园林树木有其外形之美,风韵之美以及与建筑配合协调之美等方面.故在配植中宜切实作到在生物学规律的基础上,努力讲究美观.1. 树木之美应以健康生长为基础园林树木的美不论是外形,色彩,风韵或与建筑配合协调关系等方面,都要以生长健康作为基础—就是生长正常,而非衰弱或过分生长.有了健康的生长,才可充分表现其本身的特长和美点.园林树木应充分发挥其自然面貌,除少数需人工整枝修剪保持一定形状外,一般应让树木表现其本身的典型美点.2. 配植园林树木时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配置园林树木时要在大处着眼的基础上安排细节问题.配置中的通病是:过多的注意到局部,而忽略了主体安排;过分追求少数树木之间的搭配关系,而没注意整体,大片的群体效果;过多地考虑各株树木之间的外形配合,而忽视了适地适树和种间关系等基本问题.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繁琐支离,零乱无章.为此,在树木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面后点:就是先从整体考虑,大局下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作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②先主后宾:在一个景区里,树木配置,要主宾分明,先定主景树种,再选择配景树种.③远近结合:树木配置时,不但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还要与相邻空间或远处的树木和背景及其他景物能彼此相呼应,才能取得园林空间艺术构图完整性.④高低结合:一般说在一个园林空间或一个树丛,树群内,乔木是骨干.配置时要先乔木,后灌木再草花.要先定乔木的树种,数量和分布位置,在由高到低分层处理灌木和草花,这样才能有完美艺术形象的立体轮廓线.⑤近期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即应考虑长期稳定的效果.如:北京某居住小区,设计时只考虑近期效果,刚建时树木的大小,比例都很合适,许多人去参观.不到十年,树木长得很大互相拥挤,效果很差,达不到设计者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株行距很大,也达不到设计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在配置设计时考虑快长树与慢长树相结合.快长树能早显示出绿化效果,慢长树能维持长时间的绿化效果.几年后,当快长树枝叶繁茂拥挤,主要树种生长受到压抑时,即应适当地粉皮疏伐快长树,为慢长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3. 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注意季节及气候等变化首先,应作到四季各有重点,三季有花开.如: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前后应当有花果可赏,有园景可览.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应当考虑的.如:牡丹忌烈日,大风,为使牡丹花期长一些,对其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故宜在大树下或背风向阳处.4. 园林树木的配植要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设计公园,风景区,绿地都要有立意,创造意境,配置时常常加一些诗情画意,从而达到设计者的要求.如:①幽雅,安静的休息区,种植白花,粉花,淡黄色花等淡颜色的树木.②万紫千红,欢快的儿童公园,种植红色,黄色花的树种以及颜色鲜艳的草花等,有一种节日的气氛.③庄严肃穆的效果,种植松柏类,其它常绿树,白花灌木等.④平湖秋月杭州西湖一景,为了体现秋色,秋香,秋月,增加一些诗情画意.选择树种为桂花(满足秋香),红枫,鸡爪槭,紫叶李,乌桕,柿子,这样秋天红叶,红果,花香可反映出来.八月十五时,人们就很容易向导"月到中秋桂子香"的诗句.5. 在特殊要求中,要有创造性,不拘泥于树木的习性雄伟壮丽气氛的天安门,若都种成花木就达不到雄伟庄严的效果,而种一些白皮松,油松,柳树,毛白杨即可达到这种效果.特别是选用一大片油松林来烘托人民英雄纪念碑,表现中华儿女的坚贞意志和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的内容.后来对宏伟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也是很好的陪衬.从内容到形式上这个配置方案是成功的,从选择油松树种来讲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从树种习性来考虑,则侧柏及圆柏均比油松更能适应广场的生境,就不会有现在需换植一部分生长不良的枯松的麻烦,在养护管理上也省事和经济多了.但是天安门广场绿化的政治意义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油松的观赏特性比侧柏和圆柏的观赏特性更能满足这第一位的要求,所以即使其适应性不如后二者,但仍然被选种.五,树木配置中的经济原则1. 在树木配置中降低成本的途径①节约并合理使用名贵树种有的园林滥用名贵树种,这样做不仅增加了造价,造成浪费,而且使珍贵树种随处皆是,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其实,很多常见的树种如桑,朴,槐,楝等,只要安排,管理的好,可以构成很美的景色.当然,在重要风景点或建筑物迎面处,仍须将名贵树种酌量搭配,重点使用.②多用乡土树种各地乡土树种适应本地风土的能力最强,而且种苗易得,又可突出本地园林的地方色彩,因此,须多加应用.当然,外地的优良树种在经过引种驯化成功后,也可与乡土树种配合应用.③能用小苗而可获得良好效果时,则不用或少用大苗小苗成本低,对于栽培粗放,生长迅速而又大量栽培的树种,更应多用小苗.④切实贯彻适地适树原则,审慎安排植物间的种间关系:作到避免无计划的返工,也无需几年后进行计划外的大调整.至于计划内的调整,如"分批间伐","填充树种"等,则是符合经济原则的必要措施.2. 在树木配植中妥善结合生产的途径结合生产之道甚多,但须作到勿妨碍园林树木之主要功能,又要注意经济实效.花,果繁多,易采收,供药用而价值较高者象凌霄,广玉兰之花及七叶树与紫藤种子等;栽培粗放,开花繁多,易于采收,用途广,价值高者如桂花,玫瑰等;栽培简易,结果多,出油率高者如:油棕,油桐,核桃,扁桃,花椒,山杏等;隙地,荒地配置适应性强,用途广的机关年纪树种,如湖岸道旁种紫穗槐;沙地种沙棘;碱地种柽柳等.选用适应性强,可以粗放栽培,结实多而病虫害少的果树,如南方之荔枝,龙眼等;北方之枣,柿,山楂等.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作到功能上的综合性;二是生态上的科学性;三是配置上的艺术性;四是经济上的合理性;五是风格上的地方性.第二节园林树木配植的方式所谓配植方式,就是搭配园林树木的样式.园林树木的配植方式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前者整齐,严谨,具有一定的种植株行距,且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后者自然,灵活,参差有致,没有一定的株行距和固定的排列方式.一不同的规则式配植1. 中心植: 在广场,花坛等中心地点,可种植树形整齐,轮廓严正,生长缓慢,四季常青的园林树木.如在北方,可用脍柏,云杉等;在南方,可用雪松,整形大叶黄杨,苏铁等.2. 对植: 在进口,建筑物前,左右各种一株,使之对称呼应.对植之树种,要求外形整齐美观,两株大体一致.通常多用常绿树如:脍柏,龙柏,云杉,海桐,桂花,柳杉,罗汉松,广玉兰等.3. 列植: 将树栽得成排成行,并保持一定的株距.通常为单行或双行,多用一种相互木组成,也有间植搭配.在必要时亦可植多行,且用数种树木按一定方式排列.列植多用于行道树,绿篱,林带及水边种植等.4. 正方形种植: 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优点是透光通风良好,便于抚育管理和机械操作.缺点是容易造成树冠密接.一般在园林中应用不多.5. 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每种树种冠前后错开,故可在单位面积内比正方形方式栽植较多的株数,经济利用土地面积.但通风透光较差,机械化操作不及正方形栽植便利.6. 长方形栽植: 是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特点是行距大于株距,其好处在于行距宽,通风透光好,便于操作,管理.7. 环植: 这是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有时仅有一个圆环,甚至半个圆环,有时则有多种圆环.二,不同的自然式配植自然的配植方式有孤植,丛植,群植等,不论组成树木株数和种类的多少如何,均要求搭配自然,宛若天生.1. 孤植: 园林中的孤植都要求有突出的个体美.构成个体美的主要因素为:①体形壮美,冠大荫浓,如樟树,榕树,悬铃木,橡栎类,白皮松,银杏,雪松等.②树形,姿态优美,如金钱松,南洋杉,合欢,垂柳,龙爪槐等.花繁色艳,如海棠,玉兰,紫薇,梅花,碧桃,山茶,广玉兰等②观赏秋色叶树种或异色叶树种,前者如白蜡,银杏,黄栌,野漆树,枫香,乌桕等,后者如红叶李,鸡爪槭品种等.③观果树种如柿,山楂,,石榴等.2.丛植:在园林中是一种重要的布置形式.一个树丛是由二,三株至八,九株同种或异种树木组成,按其功用可分为两类.即以庇荫为主,同时供观赏用者,和以观赏为主者.属于庇荫为主的树丛,多有乔木树种组成,以采用单一树种为宜;属于观赏为主的树丛,则可将不同种类的乔木与灌木混交,且可与宿根花卉相配.丛植要注意很好地处理株间,种间关系,集体美与个体美兼顾.3.群植:群植是由十多株以上,七,八十株以下的乔灌木而组成的人工群落.树群组成需要重点,种类不宜太多,而要考虑到年龄与季节的变化:如有这样的一个群落,由毛白杨,白皮松,元宝枫,榆叶梅为主组成一个稳定而美丽的树群.其中以白皮松为背景,以毛白杨为骨架,用元宝枫以便观赏其秋季的红叶,用榆叶梅以便观赏娇艳的春花.整个树群所用主要树种,原则上均以不超过五种为妥,这样才可以作到相对稳定,重点突出.如元宝枫,树稍耐荫,又系小乔木,主要为观红叶用,均可三,五株掩映于两种大乔木之下方偏前处.榆叶梅喜光,耐旱,但需要排水良好,可在最前方成丛地与元宝枫呈较大块状的混交,以便突出艳红娇丽的春景.4. 林植较大规模成带成片的树林状的种植方式.它反映的是群体美.林植也是园林结合生产的场所,在大型公园,风景区,森林公园中多有林植.①自然式林带一种大体成狭长带状的风景林,多由数种乔,灌木组成,也可由一种树木构成.自然式林带须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变化.林带外缘宜种美丽可观的灌木,如黄栌,玫瑰,溲疏,连翘等.②纯林由一种树木所组成,栽植时可为规则式的或自然式的,但前者经若干年后经过分批疏伐,逐渐成为疏密有致的自然式纯林.③混交林混交林是由两种以上乔,灌木所构成的郁闭群落,其间植物种间关系复杂而重要.在种植混交林时考虑空间层次,株间关系,还要考虑地下根系等问题.如颐和园的后山,苏州河长1000多米,两岸的为自然式林带.乔木种有20 多种,视野中只有七,八种,邻水的是柳树,并且最多.桃,大叶白蜡,桑树,丝棉木等,两岸的树互相呼应,并且主次明显.油松数量不多,但植株很大,姿态非常丰富,具有诗意,并可入画.后山的四季景观也很美,春天有桃花盛开,柳树吐绿,连翘,丁香,枫树也很美;夏天具有浓荫,再加上后山人少,又有水,给人以清凉,舒服的感觉;秋天有大叶白蜡,槲树,银杏,枫等变叶树,秋色叶一看便知是秋天来了;冬天有油松,常绿树等.④疏林郁闭度0.4~0.6之间构成的错落有致的旅游胜地.疏林可起防护作用,在有利条件下可适当结合生产.象梅林,在春天可形成飘香,雪海的观赏效果,秋天可收获果实.还有管理粗放的柿子林,桂花林,山楂林,枇杷林等.第三节园林树木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置一树木与建筑配置园林建筑的颜色,形体都是固定的,如果没有植物的配植,也会显得枯燥乏味,缺少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气候变化的艺术感染力.树木与建筑配置时,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体量,性质来选择树种.大型建筑因其庄严,视野宽阔,故应选择枝干高,树冠大的树木;小型建筑,因其精美,小巧玲珑,故应选用一些多姿,芳香,颜色艳丽的树木来配置.1.植物装饰建筑:建筑墙面,多数是西边.用爬山虎绿化.一是美观,色彩,形式都美,也可造型如十字架等图案;二是降温效果明显,夏季凉爽.2.建筑的角隅:增加生气,打破生硬的死角.南方常用南天竹,竹子,八角,棕榈等来布置角隅.如:海棠春坞—用海棠花,垂丝海棠,孝顺竹,沿阶草.修竹有节,体现了主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清高寓意.3.基础种植:打破生硬的横竖大线条,增加丰富感,种植花灌木.4.室内:华南广东与庭院结合在室内留一些阳光.植物种植在室内,但阳光还是少,故需选择耐荫植物.棕榈科植物除椰子,刺葵外都耐荫.5.屋顶花园植物:重庆,广州建造屋顶花园多,挖水池,有雕塑,种草坪.一般植物根系浅,30—40cm,最多100 cm;体量要轻.如:木香,金银木,金银花,竹类,散尾葵等.二,园林树木与水体的配置水能给人以宁静,清澈,近人,开怀的感觉.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和灵魂.古今以来,除寺庙,坛很少用水以外,所有的古园林都有水,可以说无园不水.各种水体,不论它在园林中是否占主要的地位,无一不借助植物创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水边的植物配置增加了静态气氛,美感,幽静,含蓄,色彩柔和,构成了园林水体美的基调.树种选择的原则有:①满足生态条件:自然水面种植时,树木必须耐水湿,有些可以使根向外生长.②姿态要美:柳树迎风探水,以桃为侣,池边堤畔,近水有情,临池种植.③色彩:一排绿,太单调,太安静,柳和花灌木,要含蓄,桃柳色彩不要太多.水边忌讳等距,等高种植一圈.三,园林树木与山体配置黄山天下奇---奇松,娥眉天下秀-----植物,青城天下幽---植物.这些景观都离不开植物.在园林中我们借鉴大自然的风景来建造园林中的山体.园林中的山上造建筑,种植物.用植物可表现出山的季节变化.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上海植物园四季假山是以植物为主表现的.如:春山------山茶,樱花,海棠等;夏山------紫薇,石榴,凌霄,广玉兰等;秋山------南天竹,黄杨球,桂花,枫香等;冬山------常绿树,腊梅,水仙等.四,园林树木与园路配置园林中,园路不单纯是交通,也是组织导游路线,把各景区连续起来,使人在路上有步移景异的感觉.一般顺序是这样:长小路公园大门→广场→主路→小路→交叉路口弯路→花径→景点短小路广场:一般是规则式的布局,宽阔.种植高大的乔木,灌木,体现公园的特色.如北京紫竹院公园门口种植竹子以体现紫竹院的"竹"字.主路:较宽阔,一般也是规则式种植树木.小路:自然式配置,较灵活.乔木,灌木,同种或不同种.短小路-----树种应少,两种以下;长小路-----树种多,两种以上交叉路口:重点配置树丛,要求观赏价值高.弯路:有观赏价值的树丛,否则游人不走弯路,而走捷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花径:开花灌木,路不宜太宽.如紫薇路,丁香路,连翘路,夹竹桃路,木绣球路等.竹径:一般要达到竹径通幽的效果,竹子必须有一定的厚度,高度,和路的深度,才能达到通幽的效果.如杭州云栖,三潭印月,西泠印社,植物园都有竹径,尤其云栖的竹径长达800米,两旁毛竹高达20米余,竹林两旁宽厚望不到边,穿行在这曲折的竹径中,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夹径肃萧竹万枝,云深幽壑媚幽姿"的幽深感.。

7 园林07 园林树木学习指南

7 园林07 园林树木学习指南

《园林树木》课程学习指南一、《园林树木》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园林树木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应用学课,不仅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营养等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也是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解48学时、实验为20学时,机动4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们了解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能改善、美化环境、还能防灾避难,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掌握园林绿化树木的分类及观赏特性,并能在园林绿化工作中能合理选择树木、配置树木,掌握一些繁殖及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的选择和应用园林树木。

二、《园林树木》课程学习方法学好园林树木,解决树种识别问题是前提,研究园林树木的应用是目的。

由于园林树木种类繁多,地域性差异很大,形态、习性各有不同,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记载,多做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工作。

园林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还必须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面,这是学好园林树木学的需要。

绪论学习目标:了解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情况;了解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学习内容:一、基本概念二、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三、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四、我国园林树木引种驯化历史及现状。

五、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总论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学习目标:了解植物进化系统分类的方法。

了解按园林树木性状分类的方法。

了解按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的用途和应用方式分类的方法。

掌握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方法。

学习内容:第一节系统分类法学习物种的概念,植物分类群的划分与命名法,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制与应用;主要分类系统简介。

第二节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法学习园林树木按生长习性与主要观赏性状的分类,按园林用途的分类。

学习提示:本章的重点是园林树木在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方法,难点是植物的分类检索表。

园林树木的配置

园林树木的配置

3
施肥
根据树木种类和生长需求施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养分。
园林树木配置案例分享
1
住宅花园
2
在住宅花园中,树木的配置创造出私密
感,并为居民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背景。
3
城市公园
在城市公园中,树木被合理配置,形成 了丰富多样的景观,提供了休闲和娱乐 的场所。
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中的树木配置创造了舒适的氛 围,吸引了顾客,提升了商业价值。
樱花树
美丽的花卉树种,开花时形成绚丽的花海景观,非常适合在园林中种植。
红枫树
特别受欢迎的落叶树种,秋季时叶片变为红色,为园林增添壮丽的景色。
树木配置的原则
1 树木高度和规模
根据空间大小和功能需求选择不同高度和规模的树木。
2 树木形态和习性
考虑树木的形态和习性,以确保其在园林中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3 色彩和季节性
选择具有不同季节变化和色彩变化的树木,以增加园林的美感和吸引力。
根据环境选择适宜的树木
阳光条件
选择对阳光要求较高的树木, 确保其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良好。
湿度和排水
对于湿润环境,选择能够耐受 湿度和较差排水的树木。
土壤类型
根据土壤类型选择适合的树木, 以确保其根系能够良好生长。
树木配置的美学效果
景观连通
色彩丰富
树木可以创造出连贯的景观路径, 引导人们在园林中流连忘返。
使用不同颜色和形态的树木,可 以为园林增添丰富多彩的视觉效 果。
提供遮荫
树木的荫蔽为户外空间提供了凉 爽和舒适的休息区。
树木的养护与理
1
浇水
根据树木需求定期浇水,特别是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
2
修剪和修整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1)草地疏林

在游人不大,游人进入活动不会踩死草地情况 下设置。草地疏林设计中,树林株行距应为 10~20m之间,不小于成年树树冠直径,其间 也可设林中空地。树种选择要求以落叶树为主, 树荫疏朗的伞形冠较为理想,树木生长健壮, 对不良环境,特别是通气性能差的土壤适应性 强,树木以花、叶、干色彩美观,形态多样, 具芳香为好。所用草种应含水量少,组织坚固, 耐旱,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和野牛草等。


风景林的配置除根据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进行 外,还必须掌握风景林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和演 替的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各时期植株 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产生的竞争,予以合理搭 配。 风景林按其结构可分为疏林和密林两大类,其 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1、疏林

水平郁闭度在0.40~0.6之间的风景林,多为纯 乔木林,它舒适、明朗,适于游人活动,园林 中运用较多,特别是春秋晴日,林下野餐、听 音乐、游戏、练功、日光浴、阅览等,条件很 为理想,因此颇受游人欢迎。 疏林按游人密度的不同,可设计成三种形式:

树木(植物)配植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复 杂的,需要细致的观察、体会才能领会其奥妙 之处,在此仅作一般概述,望学者继续深入领 会。

丰富感:图4-2-10中示建筑物在配植前后的外 貌。配植前建筑的立面很简单枯燥,配植后则 变为优美丰富。在建筑物屋基周围的种植叫 “基础种植”或“屋基配植”如图4-2-11。 平衡感:平衡分对称的平衡和不对称的平衡两 类,前者是用体量上相等或相近的树木以相等 的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后者是用不同 的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2、密林 水平郁闭度在0.7~1.0之间的风景林。 单纯密林是由一个树种组成,简洁、壮观,但 缺乏垂直郁闭景观和季相交替景观。

园林树木配置选择与运用.pps

园林树木配置选择与运用.pps

道路绿化的树木配置应注重交通 安全和景观效果,选择适应性强、 耐修剪的树种,如松柏、冬青、
紫薇等。
道路绿化的树木配置应注重绿化 带的功能和景观要求,利用不同
树种形成特色鲜明的绿化带。
道路绿化的树木配置应注重与道 路线型的协调,避免影响行车视
线和交通安全。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历史背景与现状
园林树木配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城市绿化,其理念与实践不断演 变。目前,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园林树木配置更加注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点,或作为背景等。
列植主要用于形成行道 树、林带、绿篱等。
丛植
丛植主要用于形成自然 景观,丰富植物层次和
季相变化。
景观搭配
色彩搭配
季相搭配
利用不同树木的叶色、花色、果色等, 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利用不同季节的树木景观变化,形成 四季皆宜的景观效果。
空间搭配
利用树木的高低、大小、形态等,形 成层次感、空间感。
对未来园林树木配置的建议
加强科研与创新
提高公众参与度
鼓励科研机构与高校加强园林树木配置领 域的研究,探索新的配置模式与技术,推 动行业创新。
通过科普活动、社区绿化等形式提高公众 对园林树木配置的认知与参与度,形成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注重生态与文化传承
借鉴国际先进的园林树木配置理念与技术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园 林树木配置领域的进步。
在园林树木配置中,不仅要注重生态效益 ,还要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 ,实现生态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园林树木配置选择与运用
• 引言 • 园林树木的选择 • 园林树木的运用 • 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公园、花园还是私人住宅的庭院,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提供自然的氛围。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大小、颜色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植物的种类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阴的植物。

此外,可以根据植物的花期、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其次,植物的大小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大型植物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给人带来遮荫和私密感。

小型植物可以用于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层次感和细节之美。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点,避免过度生长而导致拥挤和遮挡景观的问题。

此外,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和紫色的植物则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冷静的感觉。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增强整体的美感。

最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应该与建筑物、地面铺装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可以选择简洁大方的植物,而在传统园林中可以选择古朴典雅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植物的调整,保持景观的变化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植物的选择、大小、颜色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以达到丰富景观、营造宜人环境的效果。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之美,融入到和谐的园林环境中。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疏密搭配
根据园林面积和景观要求,合理搭配树木的数量和密度。
层次感
通过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的布置,创造园林的层次感和空间层次。
园林树木养护方法
1
浇水与施肥
2
根据树木需水量和营养需求,科学浇水
和施肥。
3
修剪与修整
定期修剪树枝和修整树冠,保持树木整 齐美观。
病虫害防治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保护树木 的健康生长。
果树
如橘子树、苹果树等能够结出丰 富果实,为园林增添食物和乐趣。
树木选择要点
1 适应环境
选择能够适应园林环境的树木,考虑土壤、气候等因素。
2 生长特点
了解树木的生长周期、高度、展形等特点,以便合理配置。
3 美观性
选择树冠形态美观、树皮色彩丰富等外观吸引人的树木。
树木配置注意事项
树木间距
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园林设计需求,然景观
通过巧妙配置树木,打造出自然 优美的园林景观。
都市绿洲
利用树木的遮荫作用,在城市中 营造出清凉宜人的绿洲空间。
庄园庭院
通过对树木的精心选择和配置, 打造出庄园式的庭院效果。
结论及展望
通过合理的园林树木选择和配置,可以打造出美丽、舒适、功能性的园林景 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园林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设计在提升环境美感、增加绿化覆盖、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是 实现美丽园林的关键。
常见园林树种介绍
花木树种
常绿树种
如樱花、丁香等带来美丽的花朵, 为园林增添色彩和香气。
如松树、柏树等具有四季常绿的 特点,为园林提供绿色装饰。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3.00
绿化带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
建筑物外墙:有窗


挡土墙顶内和墙角外
围墙
道路路面边缘
人行道路面边缘
排水沟边缘
体育场地
至乔木中心
3.0-5.0 2.0 2.0 2.0 0.75 0.75 1.0 3.0
最小间距/ m
至灌木中心
1.5 1.5 0.5 1.0 0.5 0.5 0.5 3.0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 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 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 中者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 树,与大者靠近。如左图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6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四株配置
四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或 两种植物,配置上成3:1组合,平 面上形成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 四边形配置。
各季植物配置得当,可显出四季花开不绝。若杜鹃、合欢、紫薇、金丝桃、 红叶李、鸡爪槭配置在一起,观赏期可延长半年。石榴、紫薇、夹竹桃配置, 观赏期长达5个月。梅花花期短,盛花期仅两周,若配植一串红、菊花,就 可改变景观。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 树群设计的注意事项:
• 1)树木种类不宜太多,1-2种骨干树种,并有一定数量的乔木 和灌木作为陪衬,种类不宜超过10种,否则会显得零乱。
4
2 1
3
11
五株配置
五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 或两种植物,配置3:2和4:1组合。 如为同种植物,采用3:2和4:1组 合均可,但不同种的植物宜采用 3:2组合为佳。
12
3
1 4
五株组合:
3:2组合(5株相同树种)
5
三株一小组,二株一小组。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1)孤植孤植是园林中树木配置的一种种植方式。

主要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包括树冠、颜色、姿态等。

孤植树多为主景树,一般株形高大,树冠开展,树姿优美,叶色丰富,开花繁茂,香味浓郁。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突出,常配置于大草坪、林中空旷地。

在古典园林中,假山旁、池边、道路转弯处也常配置孤植树,力求与周围环境相调和。

所以孤植时一般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的可观花、观叶或者观果的植物。

(2)对植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使其互相呼应的种植形式,称之为对植。

常用于园门、建筑入口、桥头、假山登道等视觉突然收窄的空间。

树种一般选择整齐优美、生长缓慢的树种,常绿树为主。

在自然式栽植中,也可以用两个树丛形成对植,这时选择的树种和组成要比较近似,栽植时注意避免呆板的绝对对称,但又必须形成对应,给人以均衡的感觉。

(3)列植乔木或灌木按一定株距栽种,栽种有单行、环状、错行、顺行等多种排列方式。

多用于道路、地下管线较多的地段、公路、铁路、城市广场、大型建筑周围、防护林带、水边种植等列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有气势。

可起到夹景的效果此外。

列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枝叶繁茂的同种树种,如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椭圆形、塔形、圆柱形等。

(4)丛植丛植是将2~3株到10~20株的树不规则近距离的散植在绿地中,形成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

树丛常布置在大草坪中央、土丘、岛屿等地做主景或草坪边缘、水边点缀;也可布置在园林绿地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诱导游人按设计路线欣赏园林景色;可用在雕像后面,作为背景和陪衬,烘托景观主题,丰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运用写意手法,几株树木丛植,姿态各异,相互趋承,便可形成一个景点或构成一个特定空间。

以遮阴为主要目的的树丛常选用乔木,并多用单一树种,如香樟、朴树、榉树、国槐,树丛下也可适当配置耐阴花灌木。

(5)群植群植是指二三十株至上百株树种成群配置,这群体称为树群。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

• 以遮荫为主要目的的树木。又称绿荫树、 庇荫树。早期多在庭院中孤植或对植,以 遮蔽烈日,创造舒适、凉爽的环境。后发 展到栽植于园林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远 离庭院的地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选常 绿树种,寒冷地区以选用落叶树为主。选 择树种要求:生长健壮,树冠高大,枝叶 密茂荫浓;荫质良好,荫幅大;无不良气 味,无毒;少病虫害;根蘖较少,且生长 较快,适应性强,管理简易,寿命较长; 树形或花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等。一般可 孤植、对植或3~5株丛植于园林、庭院。
• 配置方式通常一般采用独植或者2-3株合成一个整体树冠。
四、适宜树种
• 雪松、南洋杉、油松、柏、银杏、玉兰、 凤凰木、白皮松、青杆等
• 管理要点: • 保持树冠完整、防止土壤板结。
第二节 庭荫树
一、定义:庭荫树指的是栽植于庭院、绿地、公园以遮荫和 观赏为主要目的一类园林树林。主要以形成绿荫供人纳凉、 避免日光暴晒和装饰。
•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绿化、净化、美化、香化指标的实 施,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有较大的发展,特别 是城市主干道、高速干道、机场路、通港路、站前路和商 业闹市区的步行街等,对行道树的规格、品种和品位要求 更高。目前使用较多的有悬铃木、椴树、七叶树、枫树、 银杏、鹅掌锹、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女贞、槐树、 水杉等。
• 分布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北由 东北南部,南至长江流域及福 建。
2、国槐
• 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为 蝶形花科(Fabaceae)槐属落叶乔木, 高15~25m,胸径达1.5m。树冠圆形, 树皮幼时绿色,有细毛或几无毛,后
变光滑,老时灰黑色,成块状深裂。
冬芽被锈色毛,着生于叶痕中央。羽 状复叶,长15~25cm,叶轴有毛,基 部膨大,小叶9~15,卵状矩圆形,长 2.5~3cm。花冠乳白色。荚果肉质, 绿色,串珠状。花期7~8月,果期10 月。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学Ⅱ》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学Ⅱ》

《园林树木学Ⅱ》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树木学Ⅱ(英文):Landscape Dendrology Ⅱ课程编号:14241046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树木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讲授的内容有:绪论、园林树木的分类、园林树木的三大作用、园林树木的配植、城市园林树种的调查和规划。

各论部分讲授的内容有:裸子植物按照郑万均教授的系统、被子植物按照恩格勒系统的排列给同学们介绍园林树木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习性、观赏特性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识别的基本方法;掌握园林树木选择、应用、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为各类绿地的植被规划、种植设计等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园林树木学的基础理论及园林树种的形态特征、习性、观赏特性和应用。

本课程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该课程学习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园林树种规划和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专业水平。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植物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以及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正确理解园林树木学的有关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园林树木分类、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园林树木配植,了解园林树木在环境方面的作用及城市树种规划的原则和树种调查的方法;熟练识别150种常见园林树木,掌握其识别要点、重要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能够按生境、场所及景观等的要求选择园林树木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一、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二、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三、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树木、观赏树木、园林树木?2、什么是园林树木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园林树木学与树木学、观赏树木学有什么异同点?4、我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什么特点?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8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分类法的原则和植物分类系统及植物检索表的形式、编制及应用,了解植物拉丁文和植物学名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树木的人为分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株配合 三株配合最好选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姿态可 以不同,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一般要求平 面为不等边三角形,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 较为自然(图4-2-4.1;4-2-4.3)。三株配合, 如果选用两个树种,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 绿树、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距离 稍远,小者为另一种树,与大者靠近。 (3)四株配合 四株树可分为3∶1两组,组成不等边三角形或 四边形(图4-2-4),单株为一组者选中偏大者 为好。若选用二种树,应一种树3株,另一种树 1株,1株者为中、小号树,配植于3株一组中 (图4-2-4.5)。

(1)草地疏林

在游人不大,游人进入活动不会踩死草地情况 下设置。草地疏林设计中,树林株行距应为 10~20m之间,不小于成年树树冠直径,其间 也可设林中空地。树种选择要求以落叶树为主, 树荫疏朗的伞形冠较为理想,树木生长健壮, 对不良环境,特别是通气性能差的土壤适应性 强,树木以花、叶、干色彩美观,形态多样, 具芳香为好。所用草种应含水量少,组织坚固, 耐旱,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和野牛草等。

2、孤植树按其功能,有二种类型 ①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要求有巨大 开展而浓郁的树冠,速生健壮,以乡土树种为 好,不发生萌蘖,体姿优美。 ②纯艺术构图作用的孤植树。体形及树冠大小要 求不严格,枝叶分布疏密均可,如水杉、雪松 等窄型树冠者也可应用。
3、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主景,应布置在突出位置 ① 开阔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的构图重心上,一般 适宜的观赏视距为树木高度的4倍左右(图4-21),在开朗的空间布置孤植树,亦可将2或3株 树紧密种植在一起,如同具有丛生树干的一株 树,以增强其雄伟感,满足风景构图的需要。 ② 开阔水边或可以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上,孤 植树以水和天为背景,形象清晰突出,如桂林 水畔大榕树、黄山迎客松等。 ③ 桥头、自然园路或溪流转弯处。 ④ 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2、密林 水平郁闭度在0.7~1.0之间的风景林。 单纯密林是由一个树种组成,简洁、壮观,但 缺乏垂直郁闭景观和季相交替景观。

混交密林设计中应注意:
① 成层结构于密林的不同部位作不同处理。 林缘部分垂直成层结构要突出,适当地段 安排2层结构,以将游人视线引入林层内, 形成幽深景观,并安排林高3倍以上的观赏 视距; 为诱导游人,主干路及小溪旁可配置自然 式的花灌木带,形成林荫花径; 自然小路旁,植物水平郁闭密度可大,垂 直郁闭度要小,最好2/3以上地段不栽高于 视线的灌木,以便透视深的林中景观。

对植 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园林植 物,称之为对植。对植可以是2株树、3株树, 或2个树丛、树群。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 配景,动势向轴线集中。 对植的方式: (1)对称栽植 树种相同、大小相近的乔灌木 配置于中轴线两侧,如建筑大门两侧,与大门 中轴线等距栽植两株大小相同的雪松或桂花。 (2)非对称栽植 树种相同,大小、姿态、数 量稍有差异,距轴线距离大者近些,小者远些 的栽植。非对称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 桥头、假山登道、园中园入口两侧(图4-2-2)。
(4)五株配合 五株树可分为3∶2或4∶1二组, 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若用 2种树,株数少的2株树应分植于二组中(图42-4.6;4-2-4.7)。 (5)六株以上的配合 由二株、三株、四株、 五株几个基本配合形式相互组合而成。不同功 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庇荫树丛,最 好采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 山石作为坐石或安置石桌、石凳。观赏树丛可 用二种以上乔、灌木成 群配植时称为群植,这个群体称为树群。树群 可由单一树种组成亦可由数个树种组成。 树群由于株数较多,占地较大,在园林中可作 背景、伴景用,在自然风景区中亦可作主景。 两组树群相邻时又可起到诱景框景的作用。

树群设计要求: ① 树群的位置。应选在有足够面积的开阔场地 上,其观赏视距至少为树高的4倍,树群宽的 1.5倍以上。树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常作为主景 或邻界空间的隔离,其内不允许有园路经过。 ② 单纯树群。由一个树种组成。为丰富其景观 效果,树下可用耐荫花卉如玉簪、萱草、金银 花等作地被植物。 ③ 混交树群。是具有多层结构,水平与垂直郁 闭度均较大的植物群落。其组成层次至少3层, 多至6层;即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 层。

较大规模的风景林,可称得上是特殊用途的森 林,它是大面积园林绿地,特别是城郊森林公 园和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被景观。风景林的作 用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大气候,维持环境生态平 衡;满足人们休息、游览与审美要求;适应对 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生产某些林副 产品。
风景林设计中,所配置的树种必须以生物学特 性为基础,同时要考虑风景林营造后的群落特 性与演替问题。以下主要讲述一些风景林的配 植。
(2)花地疏林 在游人密度大,不进入内部活动 的情况下设置。此种疏林要求乔木间距大些, 以利于林下花卉植物生长,林下花卉可单一品 种,也可多品种进行混交配置,或选用一些经 济价值高的花卉,如金银花、金针等。花地疏 林内应设自然式道路,以便游人进入游览。道 路密度以10~15%为宜,沿路可设石椅、石凳或 花架、休息亭等,道路交叉口可设置花丛。 (3)疏林广场 在游人密度大,又需要进入疏林 活动的情况下设置。林下全部为铺装广场。
散点植

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节奏的散点 种植,有时可以双株或三株的丛植作为一个点 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对每个点不是如独赏 树的给以强调,而是着重点与点之间有呼应的 动态联系。散点植的配植方式既能表现个体的 特性又处于无形的联系之中。
二、配植的艺术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城市 绿化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越加重 视,在城市中开始重视各种绿地生态效益,认 为乔、灌、草的合理搭配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 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中的一些问题。
② 密林的水平郁密度不应均匀分布。 在需要能见度高的情况下,水平郁闭度可小于 0.7,需要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水平郁闭度可 大于0.7,同时要留出大小不同的林中空地。
③ 密林的混交方式可用自然点、块状混交及常 绿、落叶树混交。
④ 混交密林的设计,基本与树群相似,但由于 面积大,无需作出每株树的定点设计,只做几 种小面积的标准定型设计就可以了。 标准定型设计的面积为25×20米至25×40米, 绘出每株树的定植点,注明地被植物并绘出植 物编号表及编写说明书。 设计图纸总平面图比例为1∶500~1∶1000,并 绘出规划范围、道路、设施及标准定型设计编 号。 定型设计图比例为1∶100~1∶250。
3、组成树丛的树木 通常为2~15株,若配入灌木,总数可以达到20 株。树丛欣赏的是植物的群体美。其配置的基 本形式有: (1)两株配合 构图上应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 树木的大小,姿态、动势可以不同,但树种要 相同,或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 动势呼应;距离不大于两树冠直径的1/2(图42-3)。

树丛在园林中,可作草坪主景或边缘点缀,或 作道路交叉口、转弯处的对景或屏障(图4-26.1,图4-2-6.2);也可于园林入口、建筑两 侧自然对植,或用于院落、廊架角隅起缓和与 伪装作用(图4-2-7)。如洛阳植物园展出园 内园,建筑角隅小土坡处,所配芭蕉,山石、 花草树丛就很成功。
群植(树群)

图4-2-8为华北地区适用的树群,其乔木层为 阳性树种的青杨,亚乔木层为半耐阴的平基槭 和稍耐阴的山楂,乔木下为稍耐阴的白皮松 (青杨的更替树种),半耐阴的灌木珍珠梅、 忍冬,极耐荫的宿根草本植物玉簪。树群边缘 灌木成丛配置,选用的是半耐荫的珍珠梅、忍 冬和喜光的榆叶梅、碧桃。此树群的天际线起 伏而有韵味。 当树群平面投影的长宽稍大于4∶1时,称为带 状树群,在园林中多用于组织空间(图4-29)。
孤植树定植的地点以在大草坪上最佳,或植于 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角处。在树的 周围应有开阔的空间,最佳的位置是以草坪为 基底,以天空为背景的地段。 1、树木个体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体形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厚的 艺术感染; ② 姿态优美、奇特; ③ 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以绚 烂纷呈的艺术感染; ④ 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 ⑤ 具有彩色叶者,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 感染。

孤植树在园林风景构图中,也常作配景应用。 如作山石、建筑的配景,此类孤植树的姿态、 色彩要与所陪衬的主景既对比又协调。 为尽快达到孤植树的景观效果,最好选胸径8cm 以上的大树,能利用原有古树名木更好。只有 小树可用时,要选用速生快长树,同时设计出 两套孤植树,如近期选巨桉、天竺桂、楝树为 孤植树时,同时安排白皮松、黄桷树、小叶榕 等为远期孤植树截入适合位置。

林植 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这是将 森林学、造林学的概念和技术措施按照园林的 要求引入于自然风景区和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配 植方式。工矿场区的防护带,城市外围的绿化 带及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等,均常采用此种 配植方式。在自然风景游览区中进行林植时应 以造风景林为主,应注意林冠线的变化、疏林 与密林的变化、林中树木的选择与搭配、群体 内及群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按照园林休憩 游览的要求留有一定大小的林间空地等措施。


风景林的配置除根据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进行 外,还必须掌握风景林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和演 替的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各时期植株 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产生的竞争,予以合理搭 配。 风景林按其结构可分为疏林和密林两大类,其 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1、疏林

水平郁闭度在0.40~0.6之间的风景林,多为纯 乔木林,它舒适、明朗,适于游人活动,园林 中运用较多,特别是春秋晴日,林下野餐、听 音乐、游戏、练功、日光浴、阅览等,条件很 为理想,因此颇受游人欢迎。 疏林按游人密度的不同,可设计成三种形式:
丛植和聚植
1、丛植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紧密 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整 体外轮廓线的称为丛植。丛植的目的主要是发 挥集体的作用,它对环境有较强的抗逆性,在 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