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柳如是诗词风格探析
柳 如 是 的早 期 诗 词 创 作 , 以婉
约柔美之风居多 , 内容多是表达 闺 阁 中 妙 龄 女 子 缠 绵 悱 侧 的情 思 朦
胧多变的哀怨 , 多 写 儿 女 情 长 及 细 腻 敏 感 的 生 活 感 受 。其 中 , 爱壮 山河 的 昂扬 之势。 又如 《 金明池 ・ 咏寒柳》 “ 总一 种 凄 凉 ,十 分 憔 悴 , 尚有 燕 台佳 句” 、 “ 待约个梅魂 , 黄 昏月 淡 , 与伊 深 怜 低语 ” , 借 寒 柳 抒 发 己怀 , 词 人 看 似 写 寒 柳 实 则 写 自 己深 沉 凄 凉 的人 生 , “ 寒柳 ” 意 象统 摄全 篇 。上 阕 借 寒 柳 来 表 达 词 人 凄 凉 苦 楚 的 人生 遭 际 , 下 阕 主要 是 写词 人 对 从 前美 好 恋 情 的坚 守 。 既 有柳 如是 哀 艳婉 丽 的词 风 , 同 时哀 怨 中有 男 儿 洒脱 风度 , 词 作故 又给 人 豪 放 俊 逸 之感 , 风格澄澈蕴藉 , 刚柔相济 , 达 到 了婉 约 与豪 放 兼 容 的境 界 。 柳如是短暂的一生中 , 留下 了 不 少传 奇 之 作 , 她 的诗 词 题 材 内容 涉及 较 广 。诗 词 中 , 有 以往 闺 阁 中 妙 龄 女子 的情 与 怨 ,但 别 出 心 裁 , 闺怨 中 多 了坦 荡 与 洒脱 。 她 是在 个 性解 放 思 潮 影 响 下 , 极 具 独 立 的女 性 意识 的风 尘 名 妓 ; 是 具 有 独 立 之 精 神 、 自由之 思 想 的 女 侠 名 姝 ; 是 集 真 善 美 于一 身 的 绝世 才女 ; 是 有 着 独 特 的 爱 情 观 念 和 人 格 气 质 的 文 学 大家 ; 是 有着 忧 国忧 民情 怀 的 女 中豪 杰 。 她 以 自身 独 特 的 女性 视 角, 站 在时代 的浪尖下 , 敢 冒闺 阁
柳如是关于性的诗词
柳如是关于性的诗词
柳如是是唐代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清新脱俗、细腻婉约著称。
其中,她的关于性的诗词更是引人注目。
柳如是的性诗,不仅描写了性爱的情景,更多的是表达了她对爱情、人生、自由的思考和感悟。
她的诗词中,性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人性的体现。
在《怨歌行》中,柳如是写道:“红颜薄命本多情,今宵一夜梦中行。
翻身枕畔无人问,细雨梧桐夜夜声。
”她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爱情的无奈和悲凉。
在《长恨歌》中,她又写道:“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柳如是的性诗,不仅仅是对性爱的描写,更是对人性的探讨。
她认为,性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是人类自由和快乐的表现。
她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柳如是用草木的生命力比喻人类的生命力,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的珍视。
柳如是的性诗,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人性的探讨和思考。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性与爱情、自由和生命的关系,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的本质和追求。
浅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柳意象
浅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柳意象
柳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象征性意象。
它是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描绘一种充满希望的境界,并表达出静谧、美好的象征意义。
在春天,柳树是最早开花的树种之一,因而它也被用来比喻爱情的芬芳和持久的誓言。
例如,在《渔家傲》中,作者张若虚把柳树用作比喻爱情的象征:“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笑语盈盈暗香去,留下恩爱深深。
”另外,柳树也被用来比喻柔软的性格和不变的友谊。
例如,在《汉东小猎》中,作者祝福比自己年轻的友人:“如杨如柳挺底枝,花时会伴花相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愿伴随着青春花朵相知相惜,一如杨柳一样笔直挺拔。
总而言之,柳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希望、爱情和友谊,也暗示了一种柔软的性格和持久的诚实。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引言女性在古代的文学界往往被边缘化,但在清代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才子——柳如是。
柳如是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深入探究柳如是的生平事迹,并对她的诗作进行解读,以展现这位清代才女的独特魅力。
生平事迹出身与早年经历柳如是,字柳林,号农夫,自号纨素居士,生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家境优渥,这为她的后来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柳如是自幼聪慧异常,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并显示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
她的父亲对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并亲自指导她的学业,使她得以在文学道路上得到锤炼和成长。
才气出众与志向柳如是青年时期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出众的文学造诣。
她擅长诗词和散文写作,行文犀利而不失婉约,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
她的作品被赞誉为“一代才女之佳作”。
柳如是对文学的热爱使她立志做一名才女,不仅追求艺术上的卓越,更关注社会时事和民生疾苦。
她常常用自己的笔触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以期唤起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
作品创作与才华荟萃柳如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涵盖了多个题材和风格。
她以婉约甜美的笔触叙述了自然景色,以雄浑激越的语气描绘了历史人物。
她的作品遵循了古代文人的创作规律,同时又散发出独特的才女风范,兼具了清代女性文学家的柔情和刚毅。
柳如是的作品充满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她以细腻而深情的笔墨描绘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的流转。
她通过唯美的文字构筑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独立自主、有着情感丰富内心世界的女性形象。
影响与遗产柳如是以她的卓越才华和不凡的个人魅力震撼了整个文坛。
她的作品广泛流传,并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如是的文学风格被后来的许多文人学者所借鉴和推崇,她的作品也成为了清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
柳如是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以她卓越的才华和坚持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是明清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她的古诗词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柳如是的古诗词作品:
1. 《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词以柳树为象征,表达了柳如是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她以柳树的飘逸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2. 《南乡子·落花》: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落花喻人生,写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3. 《江城子·赏春》: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暂,表达了柳如是对于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她以春天的短暂和花儿的凋零,喻示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4. 《长相思·春夜》: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她以夜色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5. 《如梦令》: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梦境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这些古诗词作品充分展现了柳如是的高尚情操、独立性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近十年柳如是诗词研究综述
近十年柳如是诗词研究综述柳如是,现代著名女诗人、文学评论家,擅长写作现代诗歌和研究中国古代诗词。
她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表达,对于古代诗词的研究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近十年来,柳如是的诗词研究备受关注,各类学术论文和评论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柳如是诗词研究的相关论文和观点进行综述,旨在展现柳如是在诗词领域的重要贡献。
一、柳如是诗词作品的研究柳如是以其诗歌作品的独特风格和主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近十年来,许多学者着重从不同的角度对柳如是的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1. 柳如是的诗歌风格和意象在对柳如是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都对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意象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究者普遍认为,柳如是的诗歌风格自由而雄辩,充满了审美与哲学的思考。
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自然界的意象,如山水、花草、星空等,这些意象富有想象力和隐喻。
2. 柳如是的情感表达柳如是的诗歌以独特的情感表达著称。
她对于爱、亲情、友情、生活等主题的情感体验,在她的诗作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她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将读者带入到她内心深处的世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柳如是与传统诗词的关系柳如是的诗歌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古代诗词进行了比较和联系。
她将自己的诗歌作品与古代经典诗词进行对比和对话,展现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研究者认为,柳如是通过对传统诗词的借鉴和修正,使得她的诗歌更加贴近当代读者的审美观念。
二、柳如是诗词研究的观点和评论除了对柳如是诗词作品的研究外,近十年来还有许多学者对柳如是的诗词研究进行了评论和评述。
这些观点和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柳如是的贡献和研究进行了评价。
1. 柳如是的诗歌审美有学者认为,柳如是的诗歌审美风格独特,她将自然界的意象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
她的诗作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表达方式,更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她的诗歌风格充满了力量和智慧,对于当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柳如是的古典诗词研究柳如是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侠气才气骨气_试论柳如是作品的须眉之气
云塗秋物互飘萦, 整月华桐娈欲并。 石镜辩烟凄愈显, 红窗新 郁还成。通人 戏羽嫣然落, 嫋草澄波相背明。已近鵾弦 第三拨, 星河多是未峥嵘。 诗人在前半部分勾画出秋夜的景色。天空中秋云 漂浮萦绕, 友人的琵琶形状就像天上美好的圆月 一样。秋日的长烟映照在石镜上, 月夜显得凄凉; ·60·
屋内的炉火映红了窗户。诗的后半部分描写友人 弹奏的情景。友人弹奏技法高超娴熟, 身体随音乐 起落, 那青草也随着乐声摇摆起舞了。诗人将听乐 情景描成绘声绘色的图景, 栩栩如生, 让人沉醉其 中。
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从柳如是诗词之美观柳如是情感人生
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从柳如是诗词之美观柳如是情感人生【摘要】:本文以柳如是的诗词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点及面,从不同时期的诗词之作分析柳如是的敢爱敢恨的情感观和民族大义的才情气节。
柳如是诗词清新婉丽与豪迈旷达并举,这与其人生际遇不无关系。
本文通过对柳如是的人生概述和作品简介,从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角度入手,以透析柳如是与宋徽舆、陈子龙与钱谦益三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间以透析柳如是忧心天下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情,分析柳如是诗词所反映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浅析人生不同时期的遭际对其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从整体上确认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柳如是、诗词、爱情观、独立精神、豪侠气节一、柳如是生平概述柳如是(1618-1664),本姓柳,初名云娟,改名杨朝,字朝云,又名杨爱,字影怜,小字蘼芜,复柳姓,名隐,又名隐雯,继名是,字如是,号我闻居士,又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
早遇不幸,入“吴江故相”周道登家习歌舞(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或称其为周道登“宠妾”,恐不免有误解。
根据明代的奴婢制度以推,她是被卖入周家,或被周家收养的,身份大抵是家养歌舞之婢。
由于风姿逸丽,性聪慧,善歌舞,得到主人的喜爱,为人所妒,几至杀身,转卖入娼家。
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崇祯四年(1631)十四岁时,柳如是自周家流落人间。
既不幸堕入青楼,不得已寄望于结识知音,为之落籍。
崇祯五、六年(1632-1633)间,柳如是结识几社人物陈子龙、宋徵璧、宋徵舆等人。
寓居松江,与诸名士相往还。
先是与宋徵舆订情。
宋徵舆迷恋柳如是,为母施氏所怒,令跪而责之。
宋徽舆说:“渠不费儿财。
”施氏说:“财亦何妨。
渠不要汝财,正要汝命耳。
”宋徵舆遂渐疏远。
松江知府方岳贡逐柳如是出境,柳如是请宋徵舆商决,宋徵舆徐应之:“姑避其锋。
”柳如是大怒:“他人为此言,无足怪。
君不应尔,我与君自此绝矣。
”(钱肇鳌《质直谈耳》卷七《柳如是轶事》)持刀研琴,七弦俱断。
柳如是留恋的是宋徵舆的才华, 而不爱宋家之财,更不会要宋徵舆的命。
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摘要:柳如是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才女,也是秦淮八艳之一。
她的诗词中大量出现杨柳意象并且具有很深刻的含义,本文将联系柳如是的生平分析柳如是诗词中杨柳意象,将杨柳意象的诗词做简单的分类,探求柳如是杨柳意象与她个人思想情感的关系,并分析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柳如是杨柳意象妓女文学女性文人一、柳如是的生平简介柳如是,本性柳,初名云娟,改名杨朝,字朝云,又名杨爱,字影怜,小字蘼芜,复柳姓,名隐,又名隐雯,字如是,号我闻居士,又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
她每一次名字的变更都伴随着人生的大变故。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名妓,也是一代才女。
柳如是早年遭遇不幸,被卖入“吴江故相”周道登家学习歌舞,柳如是风姿逸丽,聪慧并且善长歌舞,深得主人的喜爱,但是后来遭人妒忌,被卖入青楼,成为一代名妓。
柳如是文采卓著,居当时女诗人上乘,因其美貌风度和才气,她当时与众多才子交好,比如十分具有文人气节的陈子龙,还有当时文坛大家钱谦益,也是她最后的归宿。
一个青楼女子,人生到了这已经算是高峰了,但是柳如是的人生高潮更在后头,在汉民族遭遇外族侵略的危急时刻,她中年之后矢志抗清,在钱谦益投降之后仍旧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令人赞叹。
最后她为了保护家庭利益,用自尽这般刚毅的方式同同族的人抗争,可悲可叹。
独特的人生经历也铸就了柳如是作品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女性之处,纵观历史能与柳如是气节相匹敌的女性文人寥寥无几,分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不能绕开她的生平经历就杨柳而论杨柳。
二、柳如是的主要作品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柳如是多才多艺,工于诗词书画,尤长于诗词。
柳如是的作品主要有《戊寅草》、《湖上草》和《尺犊》。
《戊寅草》是柳如是的第一本著作,当时与陈子龙相恋时的柳如是的诗词风格深深地受到了陈子龙的影响。
《湖上草》为崇祯十二年柳如是客居杭州遍游西湖诸盛有感而作,由汪汝谦依据柳本人手写本所刻。
《尺犊》是崇祯十二、十三年间柳如是致汪然明的书简。
柳如是小令中的情感和意象
人 ),生于明万历 四十六年 (1618年 )。周采泉 《柳 不 屑夷 门傍 ” 的愿 景 ,和男 性 文 人 交 往 的过 程 中也
如是杂论 》中猜测 ,柳如是本出身于当地大户人家 , 经 常 着男 装 以 “弟 ” 自称 。在 晚 明风 雨 飘 摇 的大 背
幼 年 被 卖 至 吴 江 娼 寮 盛 泽 归 家 苑 ,师 从 名 妓 徐 佛 学 景下 ,其诗 歌 中所 展示 的对 时 局 的忧心 批判 以及 “位
习才艺 ,后被 “吴江故相”周 道登强索 为侍 妾 ,钱 卑 未 敢 忘忧 国 ” 的情 操 丝 毫 不 逊 色 于 当 时 主 流诗 坛
肇鳌 《质直谈耳 ·柳如是轶 事 》中提到 ,在周道登 上 的男 子 。
的诸 姬 妾 中柳 如 是 “年 最 稚 ,明 慧 无 比 ,主人 常 抱
与 “诗 言志”不同 ,柳如是 的词作 中将 自己女
奕奕 ,格调 高绝 ,曾漫游 吴 越 问词翰 倾 一 时”『3l( 。
三 、以现 实 为缩 影的 意 象运 用
二 、柳 如是 文风 概 述
柳 如是 的小 令 从 表 现手 法 上 并 没有 很 大 突 破 ,
从 柳 如 是 传 世 的 作 品来 看 ,诗 歌 共 183首 , 内 题材上都是 闺怨词 ,继承 了前代 婉约派女词人 的传
代表人物。谭献在 《复堂词话 》给出高度评价 : “有 被认为是无可争议的 “明代第一词人” ,但骨子里他
明 以来 ,词 家 断推 湘 真 (陈子 龙 )第 一 。” _2
仍然是一位从小接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儒家学者 ,所 以,
陈子 龙崇 尚花 间词 ,词 风 风流慰 藉 ,温婉 清丽 ,而诗 仍然认为 “词乃小道” “词乃艳科” ,他在 《幽兰草
古典诗词中的“柳”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柳”意象“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
对此进行简要勾勒,可以更深刻理解“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二十四诗品·缜密》:“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明人王廷相认为:“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黏着,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是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
”(《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
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喻志的普通事物,还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而诗歌创作者们对“柳”却情有独钟。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较早的当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则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本文对最常见的“柳”意象进行解读,以期人们对古典诗词中的这一重要意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表示离愁别恨古代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柳”与“留”、“丝”与“思”相谐,长期以往就产生了以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亲人或友朋离别,折柳以表达对离别者的不舍之情。
(一)挽留与祝愿以柳赠别表达了对客人的挽留之意,如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
有诗名。
工乐府,极有情致。
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
裕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杨柳”意象,是中国文学中一个富有特色且富有感染力的意象。
杨柳多次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不仅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更是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在古典诗词中,“杨柳”通常象征着柔美、娇媚、柔情和乡愁,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又充满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美学追求。
本文将就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进行漫谈,探讨其内涵和象征意义。
杨柳在古典诗词中经常被用来表达柔美、娇媚和富有情感的形象。
在古代诗词中,杨柳往往被描述为柔软娇嫩,如同一位美丽的少女一般。
比如在《江南》中,杨柳“泛舟楫”、“细雨濛濛”,表现出一种娇嫩迷人的气质。
在《锦瑟》中,杨柳有“细雨梦回”之句,使人感受到杨柳的婉约温柔。
这种柔美的形象不仅仅是对杨柳本身的描绘,更是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女性之美的赞美。
杨柳柔美的形象给予了古代诗词以美的意蕴,同时也凸显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浪漫情感。
杨柳在古典诗词中还常常被用来象征柔情和乡愁。
在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把杨柳与离别、乡愁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了一种充满情感的象征。
比如在《虞美人》中,诗人通过描绘“杨柳青青江水平,闲看儿童捉鱼去”的场景,表达了对乡愁的思念和回忆。
在这里,杨柳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描绘,更是一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在《浣溪沙》中,杨柳更是成为了表现诗人离愁的意象:“杨柳临溪水,思郎忧红颜。
”杨柳被赋予了乡愁和离愁的情感,使得古代诗词充满了柔情和忧郁的意境。
杨柳的柔情和乡愁意象使得古典诗词更具有了深邃而丰富的情感内涵。
杨柳在古典诗词中还常常被用来表现对大自然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写杨柳来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杜甫对大自然的赞美就体现在描绘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青青河畔草”和“杨柳青青江水平”等句中。
这些句子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的赞美之情,而其中的“杨柳青青江水平”更是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论柳如是诗词的人格魅力【文许广民】
论柳如是诗词的人格魅力【文许广民】【唐音宋韵按:此文原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6卷第2期。
作者简介:许广民(1962—),女,江苏南通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京210036)文化艺术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风流才女,对她传奇的一生世人给予诸多褒贬之辞,柳如是的诗歌词作客观地体现出诗人的志趣、情操、理想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柳如是诗词人格魅力柳如是作为一个民间女子,充其量也就是文人笔下的传奇题材。
但是,出乎意外的是,在沉寂了300多年后,现代史学巨匠陈寅恪先生却在目盲足膑的风烛残年,耗尽10年心血,为她作传,实属史学界稀世罕事。
柳如是被众多文人学者视为风尘女子,陈寅恪先生的惊世之举,让人难以释然。
不过只要读一读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就不难找到答案。
“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己者焉。
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
”(《柳如是别传·缘起》)陈寅恪的感动,有人认为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柳如是最后的反清复明行为的感动。
笔者在遍读柳如是的诗词作品之后,实为其中展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所感动。
柳如是诗词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超乎常人的独立、坚强、自信、豁达;渗透着对自由幸福、真挚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对财富金钱、势利小人的极端鄙视,这不仅仅是所谓的爱国之举所能涵盖的。
下面,就让我们透过柳如是的诗词瞻仰其令人钦佩、让人缠绵、激人感奋的不朽的人格魅力。
一、款款诗意,体现追求自由幸福的气息柳如是是文化史上的奇女子,她虽有才情,能诗会画,但出身青楼,遭遇坎坷。
她天性中的独立精神,让她在15岁那年,以“相府下堂妾”高自标置,独张艳帜,购置画舫一艘,浮家泛宅。
“扁舟一叶,放浪湖山间,与高才名辈相游处。
”(钱肇鳌《质之谈耳·柳如是轶事》)她的年轻美貌以及文思敏捷,令江南几社中的男士为之倾倒,仰慕她人品才情的越来越多,她的人格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柳如是诗词作品
柳如是诗词作品
嘿,你知道柳如是吗?那可是个超厉害的人物啊!她的诗词作品,哇,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
柳如是的诗词,有的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娇艳欲滴,充满了生
机与活力。
比如说她那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你想想看,春日怎么就酿成了秋日的雨呢,这得多奇妙的想象呀!就
好像我们平时突然有个奇思妙想,感觉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还有啊,她的一些诗词又像深夜里的那盏明灯,给人温暖和希望。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得多自信,多有气魄呀!
这不就跟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超棒,觉得自己能征服全世界一样嘛!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讨论柳如是的诗词,大家都争着说自
己最喜欢的那句。
有人说喜欢她的婉约,有人说喜欢她的豪放,那场面,可热闹了!
“其气在笔,其情在墨”,柳如是的诗词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她用她
的笔,写出了她的情感,她的世界。
这难道不就跟我们用文字记录自
己的心情和故事一样吗?她能把那些细腻的情感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真的太了不起了!
柳如是诗词作品,那是她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呀!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共鸣。
难道你不想去好好欣赏
欣赏这些美妙的诗词吗?我反正觉得,我们真应该好好去品味一下,去感受柳如是诗词的独特魅力!。
柳如是汉代文人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
柳如是汉代文人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柳如是,汉代一位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
她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当时文坛璀璨的明珠。
本文将从柳如是的生平事迹以及她的文学成就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她在汉代文坛的独特魅力和影响。
柳如是生于公元前69年,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年幼时起,她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情和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柳如是很早就开始创作诗歌,并以其深情的诗句和独特的表达风格脱颖而出。
她不拘一格的作品成为汉代文坛的一股清流,给后来的文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柳如是以其出众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
她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她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准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柳如是的诗作有着深邃的内涵和华丽的艺术形式,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柳如是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
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独特的感悟,展现了她对情感世界的独特理解。
柳如是的情诗尤为出色,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刻画了深入人心的爱情形象,激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和赞美。
柳如是并非只是一位文学才女,她还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性。
在一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通常较低,但柳如是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独立。
她对婚姻的态度也与众不同,她追求的不仅是婚姻的名分和权利,更注重的是夫妻之间的精神共鸣和情感契合。
柳如是的独特个性和独立思想受到许多当时文人的关注和喜爱。
不少文人都对她倾心,纷纷向她求婚。
然而,柳如是并不是一个寻常女子,她拒绝了所有的婚姻提议,选择了独身一生,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这种勇气和坚持使她在当时的女性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位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
柳如是的文学成就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她的时代,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和珍爱。
她的作品被多次编入文学选集,并广泛传播于后人。
她的独立个性和对自由追求的精神也影响着后世的女性,为她们树立了追求真我、追求自由的榜样。
柳如是关于性的诗词
柳如是关于性的诗词柳如是,乃华夏古代文人,以其才情横溢而蜚声文坛。
他笔耕不辍,倾注心血,用诗词来表达对性爱与情欲的思考与感悟。
本文将以柳如是的诗词为依托,论述性在他的作品中的表现与意义。
第一章性与雅道之间在华夏古代文化中,雅道一直被看作是上乘之风,被追求者奉若神明。
然而,柳如是的诗词却透过性对雅道的冲击,揭示出人性中的纷繁与多元。
他用诗词折射出对于性的思考,将性与雅道不再对立,而是相互包容、共生共荣。
他的《梅花诗》中写道:“雪盖鸳鸯花,赏心乐无夸。
红炭如叶碟,绛帐绣枕顾。
”这幅描绘雪中鸳鸯花的景象极具意境,一方面体现了花卉的美丽与纯洁,另一方面又以红炭、绛帐、枕顾等暗示出性的存在。
柳如是用这种含蓄的方式,展示了性与雅道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二章情欲与官场华夏古代官场腐败、权力争斗频仍,而性爱作为一种情感的宣泄,往往与官场之争息息相关。
柳如是以细腻的笔触,将心理的暗涌与隐秘的欲望写入他的诗词之中,从而展示了官场斗争中的性的色彩。
他的《秋思》中写道:“红颜嘲出入,紫禁谩春风。
卧起分金箔,愁来小玉盘。
”这幅写景之中透露出的欲望,既表达了对红颜的渴望与吸引力,又呈现出官场斗争中的暗涌与隐忧。
柳如是以此表达了性与权力、情欲与官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第三章性与人生智慧柳如是在他的诗词中,也揭示了性对于人生智慧的启迪与提升。
他认为性是一种生命的真实表达,是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一种方式,从中可以汲取智慧。
他的《春声》中写到:“春意和柳絮,翻飞入魏家。
半黄青双柰,分香嫣红花。
”这幅描绘春风拂面的诗景中,将性隐喻为花香,暗示出性在人生中的充实与滋养,表达了性对于人生智慧的启迪与提升。
总结柳如是以他独特的诗词风格,将性的表达融入于他的作品之中。
他用含蓄、细腻的笔触,将性与雅道、官场、人生智慧相融合,并以此揭示了华夏古代社会中性的多重意义。
柳如是的诗词在表达性的同时,也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和隐喻,呈现出性与人性、生命的连接与和谐。
论古代诗歌的柳意象(1)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学院:专业: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 5 月28 日论古代诗词中的柳意象摘要起源于《诗经》中的柳意象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它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且表现力极强的意象之物。
柳在古代诗词中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了诸多的“柳”意象,比较常见的是以柳借指春天,以柳表示离愁别恨,以柳抒发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借代小人等。
对此进行研究,可以深刻的理解“柳”在古代文学作品的作用,增加我们对于柳意象的认识。
关键词柳,意象,古代诗词ABSTRACTThe willow originated in the book of Songs is a very important image in Chinese ancient poetry. It is an image that is very common and very expressive. Willow in ancient poems has been given too much emotion and thought and formed a lot of" willow" image. It can refer to spring or farewell; sometimes it is a symbol of beauty or it maybe a symbol of missing one’s home and so on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can deeply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e of the willow.KEYWORDS willow image Chinese classic poems.目录1.柳意象的研究现状 (2)2.关于柳的内涵的研究 (2)2.1 杨柳吐青表春天 (2)2.2灞桥折柳表离别 (3)2.3 故园之柳表思乡 (4)2.4 以柳的枯荣感叹韶华易逝 (5)2.5 以柳的婀娜来表达女子的窈窕 (5)2.6 以柳来砭世寓志 (6)3.柳意象的形成原因 (8)3.1柳树的植物学特征 (8)3.2《诗经》的影响 (8)3.3民间“折柳赠别”风俗的影响 (9)3.4谐音双关的影响 (9)3.5生命意识的体现 (10)3.6易于如诗 (10)谢辞 (12)参考文献 (13)引言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关于柳如是的诗
关于柳如是的诗柳如是,字子驯,唐朝诗人,其诗风华丽优美,情感细腻,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广受赞誉。
以下将柳如是的诗歌按照列表划分,介绍其代表作和风格特点。
一、爱情篇1. 《欧阳公》邻家少女,美艳非凡,无意入樽,心已沦陷。
月下相会,两情相悦,满袖红尘,愁绪缠绕。
柳如是的爱情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优雅的词藻和意境独特的场景,表达出深深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自然篇1. 《春山行》绿水悠悠,春山可爱,枝头鸟儿,高歌吟唱。
花开虫儿,纷纷而舞,天地一色,万物生长。
柳如是的诗作中常常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机,通过绚丽多彩的词藻、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出对生命力和生态的敬畏与热爱。
三、人生篇1. 《人生如梦》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花开花落,命运难预。
往事如烟,回忆成灰,世事沧海,谁能长久?柳如是的人生诗作中,常常以游离的视角思考人生的无常和短暂,通过深入的哲思和哀伤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人生的苦乐与坎坷,并通过形象鲜明的意象描绘,赋予作品更多的思考与意义。
四、闺怨篇1. 《望江南》江南风光,韶华似水,情思堪叹,愁绪凝血。
问青天,为何离别,痴心盼望,岁月如梭。
柳如是的闺怨诗歌充满了对离别和相思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灵描写和富有韵味的诗句,表达出情感的深沉和伤感,将自己的心酸与女子的哀怨完美结合,营造出恢弘而又悲凉的情感氛围。
综上所述,柳如是的诗歌作品以其华丽的词藻、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爱情、自然、人生、闺怨等多个方面为主题,用诗意的笔触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爱情的美妙与痛苦、自然的壮丽与神奇,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柳如是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当时一代诗坛瑰宝。
简略分析柳如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以及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简略分析柳如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以及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摘要柳如是是古代少数女诗人之一,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才女。
她的一生诠释着古代女性在封建制度下的抗争精神。
在她的诗作中显示出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抗争精神。
除此以外,柳如是诗歌中显示了对杨柳的钟爱,赋予了杨柳新的含义。
[关键词]柳如是;诗词;爱国主义;独立自由;杨柳意象柳如是是古代文坛上有名的才女和女诗人,但因其特殊身份,一直没有得到众人的重视,直到学术界泰斗陈寅恪先生在其暮年耗尽心血写下了传世巨著《柳如是别传》后,柳如是的才华和特殊的人生经历才得以向世人展示。
下面,笔者将从其创作的诗词中简略分析其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以及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一、生平柳如是是明末清初堪称传奇的风尘女子和女诗人,有“女侠名姝”之称,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由于其出身、周遭的环境以及其性格和抱负,铸成了其一生坎坷的命运,也因此作出了很多并非平常女子所能作为的事情。
她不仅是一位“风姿逸丽”的青楼女子,更是个具有过人才情与忠烈意志的不凡女子,其文学成就也为后人所称道。
柳如是原名杨爱,字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一字蘼芜,号我闻居士,又称河东君。
柳如是一生命运多舛。
她幼年被拐,得浙江名妓徐佛的教导,指导其琴棋书画。
14岁时被返乡宰相周道登强索为妾,教以文艺,后因被嫉妒而逐出相府。
但柳如是并未因此而堕落,她以“相府下堂妾”身份高自标置,购置了一艘画舫,过着浮家泛宅的生活。
在这段漂泊的日子中,柳如是交游于高才名辈,使得其文学造诣亦日渐深厚。
她与陈子龙曾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在封建制度下,以失败告终。
后嫁与明朝才子钱谦益。
明亡后,柳如是曾经劝说钱谦益反清复明,但是劝阻失败,后钱谦益过世,柳如是不堪钱家族人的索逼和侮辱,终以三尺白绫,结束了其四十七岁的年轻生命。
柳如是一生起伏多变,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得到。
柳如是一生给后世留下的作品不少,其中主要有《戊寅草》和《湖上草》两个诗文集。
古诗中的柳树形象与文人情感表达
古诗中的柳树形象与文人情感表达
概述
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文人情感的寄托。
本文将探讨古诗中柳树形象的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文人
情感表达。
柳树形象特点
古诗中描述柳树的艺术手法丰富多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形态:柳树高大而挺拔,通常呈现出优美而曲线婀娜的造型。
2.颜色:柳叶呈现出翠绿色,为清新而生动之色彩。
3.动态:柳枝柔软且富有弹性,在微风吹拂下会摇曳起舞。
4.细节:柳枝深藏于浓密的叶簇之中,给人一种隐忍、内敛之感。
文人情感表达
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被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以下列举了其中几种典型
情感:
1.清幽寂静:柳树柔软的形态和翠绿的颜色常常与深远幽静的山水相契合,
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详之情。
2.忧伤离别:柳树在秋季容易凋零,被用来象征离别和别离。
诗人们描绘柳
树凋零时风中飘落的叶子,寄托着自己对别离之情的无尽伤感。
3.感怀乡愁:柳树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元素之一,在文人笔下也经常被
用来表达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4.悲壮坚韧:柳树在多种环境中都可以生长并茂盛,即使面对风雨荆棘也能
屹立不倒。
这种韧性和坚强精神被用来代表文人对逆境、挫折坚持不懈的品质。
结论
通过探讨古诗中柳树形象与文人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柳树给了文人一个丰富多样的意象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柳树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文人心灵的寄托,成为古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刘勇刚(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浙江杭州 310028)龚自珍《湘月》词云:“狂来说剑,怨去吹箫,两样消魂味。
”[1]这两句词可移评柳如是的情感世界。
柳如是是双重性格的组合,一方面慷慨激昂,颇有英雄之气质;另一方面,缠绵多情,自是姝女本色。
这双重性格,一刚一柔,相反相成地统一在柳如是身上。
一、阳刚与阴柔柳如是有任侠之气。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2](P101)她创作时能师心独运,表达嵚崎磊落之情怀。
《剑术行》诗(《戊寅草》)云:西山狐鸟何纵横,荒陂白日啼鼯鼷。
偶逢意气苍茫客,须眉惨淡坚层冰。
手无风云但悍疾,挟我双骑西南行。
未闻马上言龙骧,已见门前悬弓戟。
拂衣欲走青珊瑚,鸿洞不言言剑术。
须臾树杪雷电生,玄猿赤豹侵共冥。
寒锋倒景不可识,阴崖落木风悲吟。
吁嗟变化须异人,时危剑器摧石骨。
家徒壮气满天下,广陵白发心恻恻。
视此草堂何为者,雄才大略惟愁疾。
况看举袖星辰移,海童江妾来迟迟。
杰如雄虺射婴茀,矫如肋鹄离云倪。
萃如列精俯大壑,翁如匹练从文貍。
奇鶬孤鹗眼前是,阳云老鹤徒尔为。
丈夫虎步兼学道。
一朝线与神灵随。
独我忼忾怀此意,对之硉矹将安之。
此诗意气豪纵,笔力扛鼎,可称“狂来说剑。
”诗中以剑客自比,欲挽狂澜于既倒。
崇祯年间,内忧外患,国势衰颓。
“吁嗟变化须异人,时危剑器摧石骨。
”时代呼唤“异人”,手持倚天长剑,澄清天下。
柳如是一个“婉娈倚门之少女”,有如此壮志,如此笔力,委实令人感佩。
《神释堂诗话》激赏此诗,说:“河东君早岁耽奇,多沦荒杂。
《戊寅》一编,遣韵缀词,率不可诘。
最佳者如《剑术行》、《懊侬词》诸篇,不经剪裁,初不易上口也。
然每遇警策,辄有雷电砰火霍,刀戟撞击之势,亦鬟笄之异致也。
”评价可称中肯。
钱谦益诗云:“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
洞房清夜秋灯里,共简庄周说剑篇。
”[3]此心此志,可与柳如是《剑术行》相视莫逆。
柳如是作此诗时,当不满二十岁,胸襟气度学养已迥异常人,难怪明朝灭亡后,她深怀反清复明之志,联络义军,赞画方略。
他日“沉湘复楚”之举,此诗中实已初露端倪。
清人叶燮《原诗・内篇》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
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
”《剑术行》这首诗凸现了柳如是男儿般的胸襟。
《朱子摘要:本文探讨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柳如是具有英雄与才女的双重性格。
柳如是特别钟情于“杨柳”意象,这是她情感世界的感性显现。
关键词:柳如是;双重性格;情感;意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03)03-0087-0687庄雨中相过》七古(《戊寅草》)亦颇见柳如是矫健之笔力。
诗云:朱郎才气甚纵横,少年射策凌仪羽。
岂徒窈窕扶风姿,海内安危亦相许。
朝来顾我西郊前,咫尺蛟龙暗风雨。
沉沉烟雾吹鸾车舟,四野虚无更相聚。
君有意气何飞扬,顾盼不语流神光。
时时怅望更叹息,叹吾出处徒凄伤。
天下英雄数公等,我辈杳冥非寻常。
嵩阳剑气亦难取,中条事业皆渺茫。
即今见君岂可信,英思倜傥人莫当。
斯时高眺难为雄,水云漻落愁空濛。
鸳塘蓉幕皆寂寞,神扉开阖翔轻鸿。
苍苍幽梦坠深碧,朱郎起拔珊瑚钩。
风波已觉人所少,清新明耀谁能俦。
高山大水不可见,骚人杰士真我谋。
嗟哉朱郎何为乎,吾欲乘此云中鹄,与尔笑傲观五湖。
此诗多胸臆语,磊落使才,琅琅有金石声。
“叹吾出处徒凄伤”一句,大有寒士不遇之悲。
“英思倜傥人莫当”虽是称扬朱子庄,亦适足自誉。
上面我们谈了柳如是“狂来说剑”的诗,下面我们不妨看看她“怨去吹箫”的诗。
柳如是在松江,先后与宋徵舆,陈子龙相爱。
与宋徵舆相恋时间较短。
柳如是十分爱慕陈子龙,陈子龙亦视柳如是为红颜知己。
两人于崇祯八年(1635)春至首夏同居于松江南园,情爱甚笃。
但柳如是在陈子龙的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终于离子龙而去。
柳如是心中悲苦,自有一段难以解脱的情缘。
《伤歌》诗云:“……人居天地间,失虑在娥眉,得之讵有几,木叶还辞枝。
诚恐不悟此,一日论无期。
俦匹不可任,良唔常游移。
我行非不远,我念非不宜,忧来或不及,霑裳不能止。
春风易成偶,春雨移成丝,谁能见幽隐,之子来何迟。
……”深情咏叹,感伤缠绵,言外有美人迟暮之思。
《悲落叶》诗云:悲落叶,重叠复相失。
相失有时尽,连翩去不息。
革卑歌桂树徒盛时,辞条一去谁能知。
谁能知,复谁惜。
昔时荣盛凌春风,今日飒黄委秋日。
凌春风,委秋日,朝花夕蕊不相识。
悲落叶,落叶难飞扬。
短枝亦已折,高枝不复将,愿得针与丝,一针一丝引意长。
针与丝,亦可量,不畏根本谢,所畏秋风寒。
秋风催人颜,落叶催人肝。
眷言彼姝子,叶落诚难看。
诗中以落叶自比,既含迟暮之恨,复有漂泊之悲。
含思凄惋,令人应声滴泪。
二、“杨柳”意象暗示的情感 柳如是对“杨柳”这个意象特别关情,不独“杨柳”暗藏姓字,且能引发其身世之悲。
在柳如是的审美视野中,“杨柳”这个意象具有特殊的隐喻意味。
《戊寅草》中即有《杨白花》、《杨柳》、《杨花》、《西河柳花》四首诗。
在柳如是所有的作品中,“杨柳(花)”这个意象是最典型的。
美国十九世纪意象派诗人庞德在阐释意象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4](P152)杰出的诗人都具有非凡的意象感受力和捕捉力。
“在一件没有生命的事物中唤出一个灵魂。
”[4]我们先看《杨白花》。
诗云:“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不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
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
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此诗模拟北魏胡太后《杨白花歌》。
胡太后诗云:“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
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5](P1039-1040)据《梁书》卷三十九《杨华传》载:“杨华,武都仇池人也。
少有勇力,容貌魁伟,魏太后逼通之。
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梁)。
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踏足歌之,声甚凄惋。
”胡太后此诗托物抒情,咏杨花而思念杨华,即花即人,同音双关。
沈德潜《古诗源》卷十四评这首诗说:“音韵缠绵,令读者忘其秽亵。
”宋人许顗《彦周诗话》极口称扬,说它“言婉而情深,古今绝唱也。
”就诗而论,这首诗真情灌注,确实当得起“音韵缠绵,言婉情深”之评。
尤其是“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这四句写美人忧伤神态,失望与期待的心理活动,凄美动人,颇有悲剧意味。
平心而论,柳如是这首拟作艺术性不及胡太后。
而且“杨花”意象的内涵也有所不同。
胡太88后“杨花”喻情人杨华,柳如是“杨花”,寓姓于花,托杨花以自况。
柳如是一腔飘泊之悲,寄托在“飞去飞来”的杨花身上。
她渴望有一个“凤巢”作为人生的美好归宿。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她将“含情结子”的心愿,托于“春风”。
但最后一句又似乎显得无奈:“杨花朝去暮复离。
”“杨花”的飘泊是注定的,即便有短暂的欢爱,她还是要离开“凤巢”,飘荡在无尽无情的天地之间。
柳如是关情于“杨花”,正是从这种无根之物中体悟到人生的飘泊之悲,确实蕴涵了悲剧色彩。
钟惺《名媛诗归》说胡太后《杨白花歌》有“狐媚气”,多少消解了诗的美感,而柳如是的《杨白花》却激起人一种悲悯的情怀。
《杨柳》七绝二首:“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其一)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其二)”这两首诗当作于崇祯八年(1635)春天,其时柳如是与陈子龙处于热恋之中,已经同居。
春光明媚,杨柳依依。
柳如是沉浸在幸福的爱河中。
“绣影旎迷香影迟”,这一句诗暗示了柳如是浪漫温馨的心态。
“一丝柳一寸柔情”[6](P2906),丝丝杨柳自然荡起了阵阵情波。
但这种幸福时光能维持多久呢?“长条短枝”不觉又逗引了柳如是的隐恨。
短枝缘短,长条别离,竟是隐喻着分离的消息。
陈子龙固然是一个理想的人生伴侣,侠骨柔情,令人心醉。
但他功名未成,家庭经济窘迫,她势必不能与他长相厮守,离他而去乃必然之情势。
柳如是说杨柳“销魂原是管相思”,其实杨柳未必销魂,只是诗人心中有一段令人销魂的心思,这两首诗读来正是“悲欣交集”。
《杨花》七律:“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西河柳花》诗:“艳阳枝下踏珠斜,别按新声杨柳花。
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
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香风好是赊。
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
”这两首诗亦作于崇祯八年(1635)。
意旨与上面七绝相类。
你看她描写春景的笔调,就知道她是一个幸福的享受爱情的女人。
柳如是的确拥有了爱情,既浪漫,又实在。
但她心中又蕴藉着无言的忧伤,好景不长,一切都会化成泡影。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忧伤之情喷涌而出。
柳如是偏爱杨柳,她从杨柳身上看到了自己绝世之美,自己的多情,自己的自由,自己的无根,自己的飘泊。
换句话说,杨柳寄托了一颗心。
柳如是以柳自况写得最好的一首是《金明池・咏寒柳》。
《金明池》词调始创于北宋词人秦观。
[7]柳如是此词乃是和秦观《金明池》之作,与原词同一韵部。
词云: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此词当作于崇祯十二三年间(1639-1640)。
这首词全以象喻笔法写成,绾合柳与人,即柳即人,将心灵的感伤、自恋、憧憬,寄托其中。
上片,开头三句写柳生存环境之荒凉。
柳独立于南浦,日日与“寒潮残照”相伴。
“有恨”、:“无情”全从柳之感受着笔。
“更吹起”两句,将今日之“霜条孤影”与昔时之“飞絮”相对而写,益见今日之萧瑟。
“飞絮”从唐人刘禹锡《杨柳枝词》:“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化出,“暗指崇祯八年首夏之离去卧子(即子龙),实为高安人张孺人所遣出。
”[8](P338)一旦离开所欢,便成无根之“飞絮”,“霜条孤影”,风流顿尽。
“况晚来”两句写柳之自恋多情。
暮霭沉沉,“烟浪迷离”,若是有人来到荒凉的寒塘边来看她,她依然显示出绰约风情。
“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凸现出柳如是的自恋情结。
这时的“柳”也就是西方那个“水仙花”(narcissus)了。
“瘦腰如舞”的“舞”字十分旖旎灵隽。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总结上片,并映带下片。
“一种凄凉,十分憔悴”,是柳如是从“霜条孤影”引发89的美人迟暮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