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edd6a4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3.png)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等教育机构如何进行质量保障,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位的真实性,成为了教育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措施和影响。
一、法律法规的建立与落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这些法律法规应明确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资格和管理要求,以及学生权益保护等相关方面。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对学校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测,确保教育质量得到有效监督和提升。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评估,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展教师流动项目,加强国内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此外,高等教育机构还可以加大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提高研究水平和科学研究的贡献度。
三、严格的招生与考试机制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于招生与考试机制的规范与透明。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考试制度,杜绝以权力和关系为依托的非正常招生行为。
招生考试应该注重考察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和填鸭式教育。
同时,对于入学的学生,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和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的配置与管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还需要关注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的投入,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的管理,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此外,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为了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55169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2.png)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为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的具体实践。
一、国家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障机构。
这些机构的职责是监督和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并对高校进行评估和认证。
首先,国家质量监控机构扮演着核心角色。
该机构负责设计和实施高校质量评估的框架和标准,定期对高校进行评估和监督。
评估结果将作为高校排名和资质认证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的发展方向和政府的拨款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
其次,政府通过设置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等手段,引导和规范高校的教学质量。
政府还对高校的资金支持和拨款进行管理,将其与高校的质量指标挂钩,以激励和促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在国家层面上,专门成立了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
该机构通过对高校的综合评估,确保高校的教学水平、科学研究、师资力量和学生支持等方面都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这些认证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和国际认可度。
二、高校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除了国家层面的质量保障机构,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建立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
首先,高校建立了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
教学评估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学生作业评测等方式进行,从而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进行改进。
其次,高校注重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高校通过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教师,提供教师培训和教育发展机会,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素质。
另外,高校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水平。
高校通常会设立研究项目和科研基金,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并组织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最后,高校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89cf4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1.png)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各大学校的关键任务之一。
为了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并对其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以及质量监控等。
以下将针对每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
高校需要明确教育培养的目标,既要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要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契合。
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整体目标的确定和具体目标的拆解。
其次,课程设置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使学生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明确培养内容和培养路径。
同时,课程设置应该具备科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础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第三,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
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高校的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四,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科学、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教学评价应包括学生评价、专家评价以及同行评价,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结果。
最后,质量监控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可以实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教学质量监控可以通过课程观摩、教学检查、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二、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提出,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践方式。
首先,加强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的基础。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f4b75d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2.png)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各国纷纷引入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文将讨论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和其对教育的重要性。
一、教学质量保障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教学质量保障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其次,教学质量保障能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最后,教学质量保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增强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 资源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首要条件是资源保障。
这包括教学设施、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
只有确保学校具备先进的教学资源,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环境。
2. 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
学校应该注重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师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
3.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
学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合理安排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体现前沿性和实用性。
同时,选择优质的教材并定期更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4. 教学评估和监督教学评估和监督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通过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掌握程度。
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教学监督,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
5. 学生参与和反馈学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重要的参与方。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学校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改进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三、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高等教育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
构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c0ed6180b4e767f5acfce57.png)
构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应基于教学质量全程观念及全员观念来构建,包括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三个子系统。
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目标;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分析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人类社会有用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主要培养途径是通过教学环节来实现的。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它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高校必须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下简称“质保体系”),以保障高校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质保体系的含义及其组成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是指为使人们确信学校能满足质量要求,在质量体系内开展的并按需要进行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全部的活动。
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可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
内部质量保证由学校自查,以取得学校领导的信任;外部质量保证由学校与社会有关方面同查,以取得校外某方的信任。
学校向校领导及社会证实本校质量保证能力的质量体系可称为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本文主要从内部质量保证展开论述。
本体系可以由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等三个子系统组成。
教学质量目标系统由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成。
该系统是质保体系的基础,目的是为了明确质保体系运行的目标,即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过程关键环节质量标准,可以将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归类为若干方面,并细分为几个等级若干项目。
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是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具体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其职能是明确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以及教学质量保障项目的责任人和执行人,同时规定项目执行的行为规范。
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完善的理念与实践
![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完善的理念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6afa8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6.png)
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完善的理念与实践一、文章引言近年来,国内优秀教师、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教育质量整体却没有提高。
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文将从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完善的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完善的理念2.1 完善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以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估体系中应包括自评、同侪评估、学生评估等多种形式,准确反映教学实际效果,指导教学改进。
2.2 加强标准制定教学标准是优质教育的基础,加强标准制定,在各个科目上进行分类标准化,以实现科目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标准制定也应注重普适性,不断引领教育教学的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性。
2.3 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是在传统单一考试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考试是重要的评价方式,但其单一性和局限性也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教育体制应采用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完善的实践3.1 着力打造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的提高呼唤优秀的教育教学实践者。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同时,还应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与分享,帮助其他教育者提高教学质量。
3.2 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科目,有针对性地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优质教育的普及率。
接受教育的群体也应及时跟进,充分利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知识层级。
3.3 增进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
在家校活动中,教师应准确了解学生情况,与家长密切合作配合,实现家庭教育与校内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
同时也能让家长与学校密切沟通,同时共同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帮助与支持。
四、结论完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给师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研究与思考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研究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f49f1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8.png)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研究与思考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是当前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生源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成为了高校管理推动的核心任务之一。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建设,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要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
要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课程、研讨会以及教学比赛等活动,加强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是加强教师选拔与评价工作。
高校可以设置科学的考核机制,对教师进行定期评估,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加强引进优秀人才工作。
高校可以通过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要加强高校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
要加强高校课程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布局各类课程。
高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确保学生获得全面且有深度的教育。
二是推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可以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结合、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是加强教材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校可以加强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确保教材内容科学、教材质量高、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要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设。
高校可以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评比与评估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效率,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5c2ac4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f.png)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教育质量生成的挑战日益突出,教育部门应在改革的同时推出一系列实施措施,确保存在的教育质量得到保障。
在改革过程中,实施系统思考和实践,以确保存在的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尤其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是民办学校存在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实施系统思考和实践,根据改革的要求,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学术能力提升和学校文化建设,使课程更加系统化、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实施系统思考和实践,重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和资源,给予教师充分认可和支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让学校变成一个更加具有活力的学习环境。
此外,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实施系统思考和实践,确保学校拥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和优质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如,改进学校的安全防护系统,优化学校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在自然、安静的环境中实施学习活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最后,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实施系统思考和实践,积极推进学生的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校教育质量保障需要系统思考和实践,从课程建设、教师培养、资源投入、学生发展等多个维度,确保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有
效保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因此,学校应积极努力,以完善的系统思考和实践,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科学指导学生成长,保障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文明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学生与老师、家长、教育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全体学校成员的共同发展。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1b48f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高校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和持续提高,已成为各国高校重要的任务。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学术创新,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高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机制,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
其次,高校应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三,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是质量保障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才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因此,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议、专家评估等,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除了以上措施,高校还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通过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高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学研究,高校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分享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保证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政府和高校还需要加强监管和评估。
政府应建立健全高校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高校应加强自身内部监控和评估,形成自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还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实践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学生、家长、社会各界都应关注高校教育质量问题,积极参与到质量保障的实践中,形成共同的责任和行动。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实践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b84e6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6.png)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实践作为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承载着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高校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民族素质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因此,要把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作为当前重要的工程,完善和优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多方面入手。
要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鼓励高校建设新型学科、跨学科和国际化教育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只有不断优化教育评价标准,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推进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使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运行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动态化。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科技水平,使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加有效、高效、全面。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期评估工作,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质量保障实践与创新近年来,随着高校自主办学的逐渐普及和推广,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与保障工作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之一。
质量保障应该是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优化的活动,只有不断优化教育评价指标,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为了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例如,设立教育部、省级教育部门监管的学术评估机构,并以此为基础,推动高校内部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评估制度的建立;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方面,建设了国家教育云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化水平。
此外,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完善教学监管的机制和体系,进一步优化教育评价标准。
学生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价手段,现在,学生评价已经被普遍地应用到高校教学过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274e4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7.png)
学生评教活动的开展与改进
评教指标体系构建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体系,涵盖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评教方式选择
采用网上评教、纸质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教, 确保评教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评教结果分析
对评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评教结果运用
将评教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 激励教师重视教学质量提升。
研究成果的创新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 架,并验证了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方面的有 效性,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局限性说明及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局限性说明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如样本数量相对较少,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 步验证;同时,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 一步开展分类研究。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建设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需要从外延式 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 效果的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对于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发展指标
涉及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 指标,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客观性。
数据整理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7f869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5.png)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评价随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而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建设和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
本文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如何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在保障教育质量中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由国家、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共同组织建设的一种监督、评估和改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高等教育活动的机制。
它涵盖了教育政策、法规标准、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旨在为高等教育提供基本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体现了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些主要特征,包括模块化、评估化、透明化、相互监督和持续改进。
具体来说,它包括了教学质量评估、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等不同层次,通过多个评估机构的协同作业,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包括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基础保证,如法律、标准、程序、管理等。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为了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各高校现代化大学、教育部门和国家先后推出了相关的政策、标准、制度和方法。
各个层面的评估目标和标准,同样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下面作者通过一些具体实践,来展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评价。
一、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教育部门推行“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工程”作为教学质量的基础评价体系之一。
在该工程中,教育部门会根据课程建设、教学流程、课程评价以及教学管理等综合因素,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二、课程建设根据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分论坛的数据统计,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短缺严重。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87ea25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0.png)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在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如同国家发展的强大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如何确保这一引擎持续高效地运转,构建和实施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宛如一座坚实的大厦,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它的构建如同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需要方方面面的精心设计和协同合作。
这绝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任务,而是一场需要全力以赴的攻坚战。
我们不妨将高等教育比作一艘巨轮,而质量保障体系就是这艘巨轮的导航系统和坚固船身。
没有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这艘巨轮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的孤舟,随时可能遭遇风浪的冲击而倾覆。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这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给高等教育这艘巨轮带来致命的威胁。
比如,一些高校盲目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张,如同一个小马拉着一辆巨大的马车,艰难前行。
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就像长短不一的木板,影响了整个木桶的容量。
还有些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仿佛是一件过时的衣服,不再合身。
那么,如何构建和实施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呢?这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
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如同一位英明的船长,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让高校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展。
同时,要制定严格的政策法规,如同高悬的利剑,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高校自身也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优秀教师,让他们如同明亮的灯塔,为学生指引前进的道路。
要优化课程体系,紧跟时代步伐,如同不断更新的导航地图,确保学生能够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其中。
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如同为学生搭建了一座通往职场的桥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幼苗。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bd9c23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a.png)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也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校外实践等方面探讨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质量的保障。
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力量,对于教学质量的保障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高校应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师资培养应包括教学理论与技能培训、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高校还应建立严格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通过教学竞赛等形式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评价应该全面、多元化。
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教学观摩、教学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此外,教学评价还应该包括对教学成果的评价,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学术成果等指标评价教学质量。
四、校外实践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高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通过实习、实践、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对未来就业有更好的准备。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离不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校外实践的重要支撑。
只有全面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6ceea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3.png)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了教育界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1. 基于评估与认证的质量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基础之一是通过评估与认证机构对高等学府进行监督与审核。
这种方式通过量化的指标和标准,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估结果影响着高校的声誉和拨款。
2. 学科建设与过程质量控制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与整体水平有关,也与学科专业的建设和过程质量密切相关。
学科建设涉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
过程质量控制则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评估等环节。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实践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高等教育质量,许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例如,一些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教育部门或机构来负责教育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将学校的评估和认证纳入法律法规,形成制度性的保障措施。
2. 强化师资培训和教育管理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保障。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素质,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加强教育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三、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建议1. 强化学生评价和参与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重要参与者,他们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感受和经验。
因此,加强学生的评价和参与是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
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评教系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等方式,让学生的声音得到充分听取和重视。
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也需要借鉴和参考国际先进经验。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人员交流等,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
3. 引入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62cdd0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5.png)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因此,建设和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和实施。
首先,教育机构本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石。
教育机构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招生、教学、研究和评估等方面,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的意识,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此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高等教育应该紧密关注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并根据这些需要来调整和完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
只有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评估与监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教育质量的现状,并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而监督则可以确保教育机构和教师按照规定的要求履行职责,保证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评估和监督的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育机构和教师,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
同时,高等教育机构要积极参与进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生和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倡导对教育的关注和理解。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任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才能够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真正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推进。
作为高等教育参与者和受益者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共同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153a81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6.png)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在当今世界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如何保障教育质量,是一个每个国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材选用、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其中,教育法律法规起着基础性作用,成为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石。
通过立法、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规范教育行为,制定教师、学生、校长和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规则和标准,从而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材选用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因此,教材的选用备受关注。
合理选择教材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选用时必须考虑到教育内容是否全面、科学、符合时代要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等因素,确保教材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教师培训也是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推动力,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
传授知识和技能不断升级,使得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把握教育最新的发展状况,使自己不断成长。
同时,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改正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最佳效果。
评价体系也是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
对教育进行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评价,是促进教育质量改进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评价体系包括教育资源投入情况、教学质量、教师表现和学生学习成果等内容。
建立合理、公平、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鼓舞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促进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总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是保证国家教育发展的合法性、正常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机制,更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多方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力量,让培养出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发挥出色。
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79e27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a.png)
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相关推荐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研究实践摘要: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重中之重的任务。
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教学管理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
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必须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重要的位置,这是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二采取各种激励和竞争措施,不断开展有效的、形式多样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活动,对教学质量进行宏又络咬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建全教学过程监控体系,实现教学质,动态管理高等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高等院校已形成共识,目前,各校都在通过全方位的管理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监督、指导、控制对改进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
在新形势下应更好地发挥领导听课、教学质量督导、学生信息员等制度的作用,实现教学质量动态管理。
1.加强领导听课制度各级领导深人基层、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并营造一个全校各级领导都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尊重教师一、严格教学管理的良好氛围。
这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但是由于领导干部特别是校级领导以及业务繁重的院级领导太忙,很容易将这一任务流于形式。
因此领导听课制度应切实落到实处,并且不应仅限于课堂,还应深入到教学单位解决教学中反映的问题。
2.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普导组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信息反馈,保证教学正常运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实行校、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保障分为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
内部质量保障是为了使组织领导确信本组织提供 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
外部质量保障是为了使用户确信本组织提供的产 品或服务等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
相似概念: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简称QM)是对确定和达 到质量所必需的全部职能和活动的管理。它包括质量 方针目标的制订及其组织实施。 从纵向看,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为实 现质量目标和方针的质量体系; 从横向看,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 进。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为保持某一产品、 过程或服务的质量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或有关活动。一 般指为保障产品质量达到规定水平所使用的方法和手 段的总称。它是在企业内部使用的,属于QM的组成 部分。 质量体系(quality system),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 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它是质量管理的 核心,是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之类的管理能力和资 源(包括人力、智力和技术装备)能力的综合体。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多学科的视角
(1)哲学的视角
对于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各主体的需要以及 满足的程度如何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2)教育学的视角 教育质量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 “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 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教育大词典》
(3)经济学的视角
质量保障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质量管理中致 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的部 分”(ISO9000:2000-3.2.11)。更具体地说,它是 指为提供某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的适当信赖程度, 在质量体系内所实施的,并按需要进行证实的全 部有策划的和系统的活动。
故事说,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太 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 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 不是就在那位太太家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 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原因 (1)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质量的威胁
―多而异‖(More and different)而不是―多而劣‖ (More and worse)
(2)政府职能的转变 (3)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国际竞争
3.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也译为质量保证), 系质量管理学里的一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 引入高等教育领域。 (1)质量保障及其相关概念
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或者成本——效益分析出 发来讨论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有绩效观和价值增 值观。 (4)管理学的视角 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适切观(fitness for purpose),强调依据高等教育行为结果与预定规 格和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 好坏。
谁的质量?--质量主体 高等教育及其“利益关系人” 学生、高校毕业生、雇主、政府官员、拨款机 构、高校教员、高校管理人员、中介机构、 批准团体和评估机构
5.质量即提高和改善 (enhancement or improvement) • 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对质量作了更为精彩的描述:“质量 不需要定义,没有定义你可以理解它。质量是一种独立于 智力抽象并且在智力之前的直接经验” 总结:质量存在客观和主观的两个侧面,客观一面是指产品 可测量的物理特性,是独立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之外,所以 从控制观点看必须建立量化的标准;主观一面是指人们对 产品的感受、体验之类的判断。主观既与产品的物理特性 紧密相连,又与个人需求的人性因素相关。
(二)质量观
质量观是指判断某一产品或服务质量高低(优劣)的 理念
• 合规定性质量观:“质量就是合乎设计标准” • 合需要性质量观:质量符合用户的要求
– “质量就是适用性,·· ·,任何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提供成功满足用户 需要的产品”——朱兰 – “产品出厂后给用户和社会带来的损失最小”——田口玄一
二、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观
(一)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
艾斯丁(Astin,A.W)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至少有四种不同 的含义:大学的声望等级、可得到的资助、学生成果和学 生天赋的发展或增值。 莫迪(Moodie,G.C.)指出,高等教育质量一词有三种不 同的含义:一是指特殊的或合理的高标准;二是指高等教 育的“类型”或特点;三是在一种相对的含义上作为某种 “卓越”的同义词。
质量保障的基本思想强调对用户负责,其思路是: 为了使用户或其他相关方能够确信组织的产品、 过程和体系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就必 须提供充分的证据,用以证明组织有足够的能 力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其中所提供证据应包 括测定证据和管理证据。为了提供这种“证 实”,组织必须开展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质量保障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进一步完善组织的质 量管理,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以便准备客观证 据表明组织具有满足用户质量要求的实力,并 根据用户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提供证据 的活动。
英国学者格林(Diana Green)将其划分为六种:
(1)传统的质量观:强调产品或服务应当与众不同、特色 鲜明和高标准,往往成本昂贵或所用资源稀缺,一般人无 缘消受。因此,传统的质量概念中隐含着“排他性 (exclusivity)‖。就高等教育质量而言,人们往致性作为依据,不同类 型的院校可能设定不同的质量标准;
例如:奢侈品和普通消费品的比较,在不同消费层次上,质 量没有可比的实际意义,因为它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
ISO9000:1994,质量的定义是“实体满足明确需求与隐含需求能力的特 性之总和”
(1)“实体”(entity)是指能够单独描述和考虑的对象;
(2)质量定义中的“需要”有两种情况,即“明确需要”和“隐含需 要”;
(3)任何“实体”如产品,都是为满足用户一定的“需要”而生产的;
(4)“能力”(ability)是指一个实体进行指定的活动并获得符合规定要求 的结果的本领。 ISO9000:2000,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如何解释“固有的”,标准加注说:“‘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 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在该标 准的“质量特性”定义的说明中,明确规定“赋予产品、过程或体系的 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所有者)不是它们的质量特性”。
2.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判断高等教育质量高低(优劣) 的理念
胡弼成教授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大致 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 (2)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 (3)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
韩映雄的著作《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 利益关系人的视角》将高等教育质量观概 括为六种: (1)阶段论质量观 (2)需要论质量观 (3)适应论质量观 (4)目标论质量观 (5)全面质量观 (6)产品质量观
第八讲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的思想与实践
一、质量和质量观
(一)质量的不同定义
1.质量即卓越 (excellence) ; 2.质量即适应目的 (fitness for purpose) ―质量是符合要求”、 质量即门槛 (quality as threshold) 3.质量即价值增值(value-added or Value Growth ) – 物有所值方法 (a value for money approach); – 价值增值方法 (value-added approach);
学者田恩舜在其著作《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模式研究》中指出,“质量问题本质上 是标准问题,质量就是达到或符合标准。 就高等教育而言,最基本的质量标准有 两个,即目标达成和满足需求”。
高等教育质量二维分析
A:质量高:目标达成度高,(用户)需要的满足度高 B:质量存在偏差:目标达成度高,需要的满足度低 C:质量低:目标达成度低,需要的满足度低 D:质量存在缺陷:目标达成度低,需要的满足度高
– 质量即改造方法 (quality as trans formation approach) ;
4.质量即适应性(fitness of purpose) 或质量即满 足消费者 (quality as consumer satisfaction)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Dr.J.M.Juran)博士:质量就 是适应性。
澳大利亚学者哈曼(Grant Harman)认为,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主要是为高等学校以外的人提供担保和证 据,使他们确信高等学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过程, 而不必担心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 另一位澳洲学者大卫· 李(David Lim)对高等教育质 量保障旨在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保持和提高的所 有政策和过程(policies and processes)。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的定义是:为了 确定公认的教育、学术和设施标准得到保持与提高 而对高等院校或专业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评审 (review)过程。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英国学者弗雷泽(Malcolm Frazer)认为,质量保障包括四个 基本部分: 1)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对保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责; 2)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对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责; 3)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能理解、使用并感受到质量得以保持 和提高的质量体系的存在; 4)管理部门、消费者或用户定期检查质量系统的合理性和可 行性。 弗雷泽认为,如果将质量保障引入大学,那么大学就是一个由 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及高级管理者组成的、具有自我批评 特质的团体,其中每个人都投身并致力于持续提高质。 强调全员参与、质量责任、自我评价与反思以及质量改进。
(3)高等教育的质量应与高等教育目的一致,质量是对产 品(服务)达到目的或目标程度的裁定。按照这一观点,不 同层次和类型高等学校质量应当依据其办学目的或目标来 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