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九版诊断学消瘦

合集下载

消瘦的鉴别

消瘦的鉴别

消瘦的鉴别诊断
1.中青年消瘦多见于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2.老年人消瘦多见于糖尿病、恶性肿瘤。

3.消瘦发展较快多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腺癌。

急性感染、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均可很快使体重下降。

应用抗癌药物,因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也可使体重下降。

4.消瘦进展缓慢多见于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黑热病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慢性胰腺炎、晚期肝硬化等。

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炎、尿毒症。

5.消瘦的伴随症状
(1)伴有食欲亢进: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2)伴有吞咽困难:见于口、咽及食管疾病。

(3)伴有上腹部痛: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慢性胆囊炎。

(4)伴有下腹部疼痛:见于炎症性肠病、慢性痢疾、肠结核。

(5)伴有呕血:见于溃疡病、胃癌。

(6)伴有黄疸:见于慢性肝脏病,如肝癌、肝硬化,胰头癌、胆管癌、胆囊癌。

(7)伴有慢性腹泻:见于炎症性肠病、肠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短肠综合征、倾倒综合征、乳糖酶缺乏、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痢疾。

(8)伴有便血:见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结肠癌。

(9)伴有血尿:见于泌尿系统肿瘤、结核、慢性肾炎。

(10)伴有咯血:见于肺结核、肺癌。

(11)伴有呼吸困难: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12)伴有低热、盗汗:见于肺结核、艾滋病。

(13)伴有极度无力: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恶病质。

消瘦ppt课件

消瘦ppt课件

31
诊断思路
二、体格检查
2.对口腔、皮肤、毛发、淋巴结等的检查:注意有无营养 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水肿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皮 肤色素减少、毛发脱落以阴毛腋毛更明显,皮肤苍白、干燥、 无光泽且生殖器萎缩,女性有乳房萎缩。Adison病者皮肤色素 沉着,唇及口腔款膜有点片状蓝黑色色素沉着,皮肤以暴露部 位、受压及摩擦部位早晕、会阴部、腹白线等处更明显。甲状 腺功能亢进患者皮肤温暖、潮湿多汗,伸舌及双手平伸时有震 颤,心率加快,心音亢进等,同时可有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等体 征。类癌综合征者可有发作性哮喘、皮肤潮红、右侧心瓣膜杂 音及肝肿大等。皮肤紫斑、出血点淋巴结肿大等应考虑血液病 及恶性肿瘤可能。
•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 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 (亦有认为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 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
2
概念
•消耗性体重下降是指由于消耗性疾病引起的 体重下降的表现,可见于肺结核、糖尿病、 甲亢等。 •全身消瘦型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 重下降,常见于神经一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消化道疾病、精神 性厌食(神经性厌食)、重度创伤与烧伤。
5
常见疾病
1.食物摄入不足
(1)食物缺乏、偏食或喂养不当引起的消瘦:可见于小 儿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2)进食或吞咽困难引起的消瘦:常见于口腔溃疡、下 颌关节炎、骨髓炎及食管肿瘤等。 (3)厌食或食欲减退引起的消瘦:常见于神经性厌食、 慢性胃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慢性感染、尿 毒症及恶性肿瘤等。
一热量摄入不足七重要脏器慢性病变或功能衰竭引起消瘦如心脏功能衰竭致肝脏及胃肠道充血水肿慢性肺心疾患致组织缺血缺氧严重肝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胃肠道淤血水肿肝功能损伤所致的腹胀恶心甚至呕吐低蛋白血症肾衰竭尿毒症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以上均因食欲缺乏影响了营养物质摄入导致消瘦

精选人卫版第九版诊断学体格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精选人卫版第九版诊断学体格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四)不自主运动
1.震颤(zhèn chàn) 类型有:①静止性震颤;②意向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 多见于儿童期脑风湿性病变。 3.手足徐动 见于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变性。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五)共济(ɡònɡ jì)运动
3.感觉 舌后1/3的味觉减退为舌咽神经损害。
第十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八)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副神经受损时,向对侧转头(zhuǎn tóu)及同侧耸肩无力或不能,同侧胸锁
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
(九)舌下神经(shéxià-shénjīng)
检查时嘱病人伸舌,注意观察有无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单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 舌尖偏向病侧,双侧麻痹者则不能伸舌。
第六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四)三叉神经(sānchā-shénjīng)
是混合性神经,需下列检查。
1.面部感觉 注意区分周围性与核性感觉障碍。
2.角膜反射 直接(zhíjiē)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单纯直接反射消
失见于面神经瘫痪。
3.运动功能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受损使病侧咀嚼肌肌力减弱或萎缩,张口时由于翼状
➢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 5级正常肌力
瘫痪可分为:①单瘫:单一肢体瘫痪;②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xiàzhī))瘫痪;③交叉性偏瘫:
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④截瘫:为双侧下肢瘫痪。
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三)肌张力(zhānglì)
1.肌张力(zhānglì)增高 可表现为:①痉挛状态;②铅管样强直。 2.肌张力降低 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小脑病变和肌源 性病变等。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 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

本章为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

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7)、简述题(31)、填空题(10)及单项选择题(52)。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食管的炎症、狭窄与扩张第二节胃炎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病第四节阑尾炎第五节非特异性肠炎第六节病毒性肝炎第七节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第八节肝硬化第九节肝代谢性疾病与循环障碍第十节胆囊炎与胆石症第十一节胰腺炎第十二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重点难点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点及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各种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学变化特点。

熟悉:消化性溃疡病因;消化道肿瘤的好发部位、病理特点及转移途径。

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

了解: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非特异性肠炎常见类型及病理变化特点。

各种疾病的临床病理学联系。

一、名词解释(27)1、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属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胃液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下部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临床以胃灼热、胃内容物反流为突出症状。

2、Barrett 食管(Barrett esophagus ):是指食管远端出现柱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

Barrett 食管是大部分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3、胃炎(gastritis):是指胃黏膜的炎性病变,是一常见病,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4、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是指以胃黏膜萎缩变薄,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固有层内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点。

研究表明消瘦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消瘦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消瘦的主要原因:1)食欲差,消化不好,挑食厌食,长期不想用饭。

2)能吃能睡,就是长不胖,胃肠道吸收功能差,服用各类补品或营养品均无济于事,对营养物质吸收利用不好,3)发育迟缓,对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消化不完全。

4)长期睡眠不好,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体能消耗过大。

体形消瘦的人多属阴虚。

增进肌体正常发育代谢,使机体全面强壮起来须从根本上完全解除消瘦的形成原因。

若是你没有病,尤其是内分泌系统没有病,那么:1.要调整脾胃功能,中医以为脾主运化,食物要消化好,而且吸收好。

多吃些山药、鲫鱼、红枣等健脾的食物,最好请中医给开个药方;2.人们常说“马无夜草不肥”,人体的生物钟运行显示,九点后人体各器官功能已大体处于微弱状态,那也正是积累脂肪的时刻。

天天九点后吃夜宵,以高热量的食物为主,蛋白质不会令人发胖,糖类才会令人发胖。

正常晚餐所吃下的东西需要5个小时才能被完全消化掉,这多余的热量,日积月累会造成皮下脂肪堆积,肥胖也就降临了。

3.平时吃些零食,香能舒脾。

吃香的:肯德基、炸薯条等。

喝可乐啤酒。

好的脾胃功能是根本。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改善。

按中医说是提升阳气。

附:15种高热量的食物:全麦苏打饼506 大卡罐装果汁:255大卡(一罐) 薯片:548 大卡,巧克力:586 大卡,普通可乐:168卡,啤酒:147卡(一罐) 热狗肠:307 大卡,曲奇饼:546 大卡,白砂糖:400 大卡,烧鸡:218 大卡,牛角面包:375 大卡,栗子肉:212 大卡,罐装咖啡:127卡(一罐),腐竹:457千卡(以上固体食物都是以100克的含量)计划一:零食炮轰。

胖mm们都知道的妙法。

去超市买来大包小包的薯条呀虾条呀饼干呀等等威化膨化油炸食物,摆在老公眼前,威逼利诱,让他吃。

可这人,看着包装说明,说“油炸食物,不健康不吃。

有色素的,不吃。

这个有防腐剂,不吃....”。

没有一种能入他的法眼。

计划一失败。

计划二:肥肉增肥。

过于消瘦是病态中医教你辨证治疗消瘦

过于消瘦是病态中医教你辨证治疗消瘦

过于消瘦是病态中医教你辨证治疗消瘦生活中,大多数女人都在减肥,很多女生都希望自己变瘦,变得苗条。

你一定不知道,其实过于消瘦是一种病态,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保持身材苗条,气血充足才是最好的状态。

如果只是身体消瘦,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这种状态是不健康的,是需要调理的。

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消瘦的中医辨证疗法。

中医辨证治疗消瘦:(一)气血两虚1、临床表现: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气短懒盲,面色淡白或萎黄,头目眩晕,唇甲色淡,心悸失眠,纳呆厌食。

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2、病因病机:摄食过少或久病损伤中气,脾胃虚弱,气血无生化之源,形体不充。

3、治法:补气养血。

4、方剂:人参养荣汤(《局方》)加减。

药物:党参10g,黄芪10g,白术10g,当归10g,茯苓10g,白芍10g,熟地10g,陈皮10g,肉桂3g,五味子6g,远志6g,炙甘草6g,生姜5g,大枣5枚。

方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养血和肝,陈皮和胃理气,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肉桂温阳,姜、枣调中。

加减:烦躁失眠者加夜交藤、桂圆肉养血安神,汗多加龙骨、牡蛎敛汗。

5、变通法:可用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加减。

(二)脾胃虚弱1、临床表现:形体枯瘦,面色黄黯无华,发结如穗。

精神萎靡,肢体倦怠,目无光彩,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溺如米泔。

舌淡,苔薄腻,脉细无力。

2、病因病机:后天失养,思虑过度,劳倦内伤,或病后失调,损伤脾胃所致。

3、治法:益气健脾。

4、方剂:参苓白术散(《局方》)加减。

药物:党参10g,白术10g。

茯苓10g,炙甘草10g,薏苡仁15g,山药10g,扁豆10g,莲肉10g,砂仁6g。

方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莲肉健脾益气,薏苡仁渗湿,砂仁理气。

加减:气短乏力加黄芪益气,便泻不止加肉豆蔻温中,气虚内脏下垂加黄芪、柴胡、升麻益气升阳。

5、变通法:脾虚而兼见湿热者,可用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加减,即上方加藿香、山楂、豆蔻、陈皮、黄连、神曲、麦芽等,有消导清热化湿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5.减肥 主动限制饮食,加大运动量,服用减肥药物抑制食欲、减少吸收、促 进排泄,使体重减轻而消瘦。
6.体质性消瘦 有个别人生来即消瘦,无任何疾病征象,可有家族史。
诊断学(第9版)
四、临 床 表 现
消瘦以体重减轻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因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按系统分类可由下列几方面表现。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2.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虽然营养物质摄入体内,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同 样可引起消瘦。消化、吸收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种:
(1)胃源性:指由于胃部疾病所引起。见于重症胃炎、溃疡、胃切除术后、倾倒综 合征、胃泌素瘤和皮革胃等。
(2)肠源性:见于各种肠道疾病及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蔗糖酶缺乏症、短肠综合 征等。
诊断学(第9版)
四、临 床 表 现
4.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病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咯血等。肿瘤可有各种肿瘤特有的症状和体 征。慢性感染可因不同的感染疾病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5.神经精神疾病 如抑郁症病人可有情绪低落、自卑、无自信心、思维缓慢、睡眠障碍、食欲不 振等症状。
诊断学(第9版)
症状 伴有吞咽困难 伴有上腹部不适、疼痛 伴有下腹部不适、疼痛 伴有上腹痛、呕血 伴有黄疸 伴有腹泻 伴有便血 伴有咯血 伴有发热 伴有多尿、多饮、多食 伴有畏热多汗、心悸、震颤多动 伴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血压 伴有情绪低落、自卑、食欲不振
伴随症状
常见疾病 见于口、咽及食管疾病 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及胆囊、胰腺等疾病 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及肿瘤等 见于溃疡病、胃癌等 见于肝、胆、胰等疾病 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短肠综合征、倾倒综合征等 见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胃癌等 见于肺结核、肺癌等 见于慢性感染、肺结核及肿瘤等 见于糖尿病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见于抑郁症
➢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体重指数(BMI)判定消瘦,BMI<18.5 ㎏/㎡为消瘦
诊断学(第9版)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种原因使机体摄入营养物质减少或机体对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形成负氮平衡 而引起消瘦,引起消瘦的病因有下列几种:
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营养物质是指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各种原因引起摄入 不足均可导致消瘦。 (1)吞咽困难 ➢ 口腔疾病:如口腔炎、咽后壁脓肿、急性扁桃体炎、舌癌等 ➢ 食管、贲门疾病:如食管癌、贲门癌及食管损伤等 ➢ 神经肌肉疾病:如球麻痹、重症肌无力等
4.营养物质消耗增加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型糖尿病等。 (2)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病、肿瘤及某些慢性感染等。 (3)大面积烧伤:因有大量血浆从创面渗出,发生负氮平衡而致消瘦。 (4)高热:体温每升高1℃,营养物质的代谢率提高13%,加之病人食欲不佳, 持久高热,可使体重显著下降。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2)进食减少 ➢ 神经精神疾病:如神经性厌食、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等 ➢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淀粉样变、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及糖
尿病引起的胃轻瘫等 ➢ 呼吸系统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 循环系统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 肾脏疾病:见于慢性肾衰竭 ➢ 慢性感染性疾病:见于慢性重症感染
第一篇
常见症状
第二十六节
消瘦
作者 : 张捷、王彦军
单位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重点难点
掌握
消瘦的诊断标准及病因。
熟悉
消瘦的临床表现。
了解消Leabharlann 的伴随症状。诊断学(第9版)
一、定 义
消瘦(emacia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体重低于正常低限的一种状态。
➢ 通常认为,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就可诊为消瘦,也有人主张体重低于标准 体重的10%为低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为消瘦
1.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口腔、食管、胃肠及肝、胆、胰等各种疾病,除每种疾病特异性表现之外, 一般均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神经性厌食、延髓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等,可表现为厌食、吞咽困难、恶 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学(第9版)
四、临 床 表 现
3.内分泌代谢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伴有畏热多汗、性情急躁、震颤多动、心悸、突眼和甲状腺肿大。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可伴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乏力、低血压及厌食、 腹泻等。 (3)希恩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见于生育期妇女,因产后大出血致腺垂体缺血坏 死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可有消瘦、性功能减退、闭经、厌食、恶心呕吐和毛发脱落等表现。 (4)1型糖尿病:可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3)肝源性: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4)胰源性: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大部切除术后及胰瘘等。 (5)胆源性:见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原 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胆管癌等。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3.营养物质利用障碍 糖尿病病人,糖被机体吸收后,因胰岛素缺乏不能被体 内细胞利用,糖从尿中排出而引起消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