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作业
分析化学作业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及分析技术的科学。
2. 分析化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分别为、和。
3. 根据分析时所需依据的性质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和。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一、填空题1. 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的硅酸沉淀不完全,对分析结果会造成误差;滴定时,操作者不小心从锥形瓶中溅失少量试液,对测定结果会造成误差。
2. 定量分析中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既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又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的差异,而精密度是指测定值与的差异。
3. 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可采用标准方法与所用方法进行比较、校正仪器以及做试验和试验等方法,而偶然误差则是采用的办法来减小的。
4.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那么在一次滴定中可能有mL的误差;分析天平的常有±0.0001g的误差,在一次差减称量中可能有g的误差。
滴定分析中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小于0.1%,为此,滴定时滴定所用溶液的体积需控制在mL 以上;试剂或试样的质量需控制在g以上,达到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
55. 213.64+4.402+0.32445=?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pH=0.05,求H+浓度。
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6.有效数字包括所有的数字和该数的最后一位具有性的数字。
7. pH酸度计测定某溶液的pH为2.678,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8.测定试样中某组分的含量时按下式计算:ω(X) %= [2×0.03367×(23.39-1.63)×204.22] / (1.0425×1000)= 。
9.使用标有“吹”的移液管移取试液时,在放空移液管中的溶液后,没有吹空移液管,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属于误差;往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溶液之前,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属于误差;称量时,没有关闭天平门,对称量结果带来的误差属于误差。
分析化学作业习题
分析化学作业习题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分析化学2、精密度3、准确度4、误差5、偏差6、有效数字7、系统误差8、偶然误差9、平均偏差10、标准偏差二、填空1、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误差。
2、按照“四舍五入取舍”的数字修约规则,将数据7.3967和0.2968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和______。
3、用天平称得某物质量为0.3417g,而它的真实值为0.3418g,测定的绝对误差是_______,它的相对误差是_______。
4、系统误差通常包括______误差、______误差、______误差和_____误差。
5、下列分析算式计算结果,应取______位有效数字。
()10002845.010.1625.2112.48312.0⨯-⨯⨯6、系统误差的特点是_________控制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______,它决定了测量结果的________。
、标准偏差亦称为均方误差,其表达式是_______。
7、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_________,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相对平均偏差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8、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_________误差。
9、下列数字的有效数字位数是:0.0203_____位,1.0820___位。
10、若测定值为58.90,真实值为59.00,则绝对误差_______,相对误差_______。
11、相对误差是指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比乘以100%所得的相对值。
12、系统误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偶然误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经二次分析得某物质含量为24.87%和24.93%,而某物质的实际含量为25.05%,其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是______________,相对误差是______。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二十六)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C一、单选题1.(4分)下列违反无定形沉淀的生成条件的是( )A.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 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 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 沉淀宜放置过液,使沉淀陈化答案D2.(4分)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 )A. 苯酚B. 水杨酸钠C. 磺胺嘧啶D. 邻苯二甲酸氢甲答案A3.(4分)αM(L)=1表示( )A. M与L没有副反应B.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 M的副反应较小D. [M]=[L]答案A4.(4分)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 质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X射线衍射法D. 发射光普法答案A5.(4分)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 )A. H3O+B. NH3C. NH4+D. NH2-答案C6.(4分)要获得红外活性振动,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Δμ>0或Δμ<0B. Δμ≠0并服从σL=ΔV·σC. Δμ=0且σL=ΔV·σD. Δμ≠0答案B7.(4分)某酸碱指示剂的K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pH( )A. 4~5B. 5~6C. 4~6D. 5~7答案C8.(4分)用平面色谱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是( )A. 分配系数B. 分配比C. 组分移动的距离D. 比移植答案D9.(4分)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与定向速度大小主要相关的因素是( )A. 离子大小B. 沉淀的极性C. 溶液的浓度D. 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答案B10.(4分)某弱碱B-(0.1mol/l),其HB的Ka=1.0×10-9,该酸水溶液的pH为( )A. 3.0B. 5.0C. 9.0D. 11.0答案C二、多选题1.(4分)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A. KMnO4B. NaOHC. K2Cr2O7D. Na2C2OE. C6H5COOH答案C,D,E2.(4分)VanDeemter方程中,影响A项的因素有( )A. 载气相对分子质量B. 固定相颗粒大小C. 载气流速D. 填充均匀度E. 柱温答案B,D3.(4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H=5.03为两位有有效数字B. 标准偏差S=0.731,修约成两位有效数字为S=0.74C. 3600为两位有效数字D. 3.8500002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是3.8E. 2.3457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是2.4答案A,B,C4.(4分)冰醋酸对下列那一组物质可以做为区分性溶剂( )A. 高氯酸、盐酸、硫酸、硝酸B.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水C. 羟胺、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碳酸钠D. 氢氰酸、苯甲酸、苯酚、硝酸E. 丁胺、盐酸麻黄碱、乙二胺、磺胺嘧啶答案A,D5.(4分)用“两次测量法”测定溶液的pH值得目的是( )A. 消除玻璃电极的酸差B. 消除玻璃电极的碱差C. 消除公式中的常数KD. 稳定pH值E. 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答案C,E三、判断题1.(4分)在配位滴定中,由于K´MY是常数,所以不随滴定条件改变而改变。
分析化学Z1-6作业
A型题:1.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C.明确物质的合成方法2。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f值的大小顺序为A>B>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B.C>B>A3。
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4。
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5。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B。
6.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E。
相对过饱和度7。
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C.同离子效应8. 一组分析数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式应为:B. 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9. 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10。
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D.流动相粘度大11. 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B.红移12. HAc 的pKa=4。
76,苯甲酸C6H5COOH 的Ka=4。
19,HCOOH的pKa=3.75,HCN 的pKa=9。
21,据此,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0。
1 mol/L 的酸应是:E。
HCN13. 草酸钠溶液与0。
04000mol/ L KMnO4溶液反应,反应完成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KMnO4~5Na2C2O4, 则草酸钠的浓度B。
0。
1000mol/L14.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C.沉淀掩蔽法15。
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A。
透光率一般小于116. 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E.NaOH17.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E。
式中α≤118.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
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9.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20。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分析化学练习题及其答案,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定性分析题1. 有一种无色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问该气体是什么?答案: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同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形成白色沉淀。
2. 有一种无色液体,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请问该液体是什么?答案:该液体为硫酸。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形成白色沉淀;同时,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
二、定量分析题1. 已知某种含铁的溶液中,每毫升含有0.05克的Fe2+,试求该溶液中Fe2+的摩尔浓度。
答案:Fe2+的摩尔质量为55.85g/mol。
根据题意可知,每毫升溶液中含有0.05克的Fe2+,即每升溶液中含有50克的Fe2+。
由此可得,该溶液中Fe2+的摩尔浓度为50g/mol。
2. 已知某种含有硫酸铜的溶液中,每升含有10克的Cu2+,试求该溶液中Cu2+的摩尔浓度。
答案:Cu2+的摩尔质量为63.55g/mol。
根据题意可知,每升溶液中含有10克的Cu2+。
由此可得,该溶液中Cu2+的摩尔浓度为10g/mol。
三、仪器分析题1. 在红外光谱仪中,一种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光谱图判断该物质的结构。
答案:根据光谱图可知,样品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一个强吸收峰,位于3300-3500cm-1的位置,这表明该物质中存在着羟基(-OH)官能团。
同时,光谱图中还出现了一个吸收峰,位于1700-1750cm-1的位置,这表明该物质中存在着酮基(C=O)官能团。
分析化学作业(2)
一填空题1、当用强碱滴定强酸时,若碱和酸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一⎽单位,化学计量点的pH 不变,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2、六亚甲基四胺的pK b=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缓冲范围是,NH3的pK b= 4.74,其pH3、对于缓冲溶液,影响缓冲容量(β)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酸及其共轭酸碱的总浓度与解离常数。
4、列出下列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浓度为C(mol/L)(NH4)2CO3⎽[H+]﹢[HCO3-]﹢2[H2CO3]﹦[OH-]﹢[NH3]⎽;浓度为C(mol/L)NH4H2PO4⎽[H+]﹢[H3PO4]﹦[OH-]﹢[NH3]﹢[HPO42-]﹢2[PO43-⎽5、用吸收了CO2的标准NaOH溶液测定工业HAc的含量时,会使分析结果⎽⎽⎽偏高⎽⎽⎽⎽⎽;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此NaOH溶液测定工业HCl的含量时,对分析结果⎽⎽⎽无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二、选择题1、浓度为C(H2SO4)(mol/L)的H2SO4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是 CA [H+]=[OH-] + [SO42-]B [H+]=[OH-] +C(H2SO4)C [H+]=[OH-] + [SO42-] + C(H2SO4)D [H+] + C(H2SO4) =[OH-]2、用0.100mol/LNaOH滴定同浓度HAc(pK a=4.74)的pH突跃范围为7.7-9.7。
若用0.100mol/LNaOH滴定某弱酸HB(pK a=2.74)时,pH突跃范围是DA 8.7-10.7B 6.7-9.7C 6.7-10.7D 5.7-9.7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似下叙述滴定曲线pH突跃大小,正确的是 C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增大;B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不变,后0.1%的pH增大;C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后0.1%的pH增大;D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减小。
分析化学作业
第一部分作业一、填空题 1、定性分析的任务是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 。
2、准确度是指 与 之间的符合程度,精密度是指 与 之间的符合程度。
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则精密度 ;而精密度 ,准确度 。
3、对于有限次的平行测定,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用下式描述,nts x ±=μ,式中μ为 ,x 为 ,t 为 ,s 为 ,n 为 。
4、下列数据各为几位有效数字:0.010 ,0.1% ,6.02×1023 ,pH=10.25 。
5、分析化学按照分析时所需试样用量分为 分析、 分析、 分析;按照被测物种类分为 和 ;按分析原理和所用仪器不同分为 和 。
二、判断题 1、滴定终点就是化学计量点 。
( ) 2、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
( ) 3、用Q 值检验法或4d 法检验,排除可疑值后,剩余值的平均值即为真值。
( ) 4、为了测定某铜矿中的铜含量,化验人员为使取样有代表性,从现场搬回一块特大的矿石,这种取样方法是正确的。
( ) 5、多次测定结果的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 ) 三、计算题1、某测定结果为10.01%、10.02%、10.02%、10.04%、10.05%,计算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极差。
2、某实验四次测定结果为20.01%、20.03%、20.05%、20.04%,计算标准偏差s 和置信概率为99%时的置信区间。
3、已知市售分析纯盐酸的密度为1.18g·mL -1,ω(HCl)=37%;(1)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若制备1L 0.1mol·L -1的盐酸需要上述浓盐酸多少毫升?(3)预知(2)中所制备溶液的准确浓度需进行标定,称取基准物质Na 2CO 3 0.1582g ,用该盐酸滴定用去29.38mL ,则该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多少?4、有一KMnO 4标准溶液,已知其浓度为0.02010mol·L -1,求其T(Fe/KMnO 4)和T(Fe 2O 3/KMnO 4)。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一、单选题1.(4分)配制Na2S2O3时,加入少量Na2CO3的目的是( )A. 作抗氧剂B. 增强Na2S2O3的还原性C. 中和Na2S2O3溶液的酸性D. 防止嗜硫细菌生长和Na2S2O3分解答案D2.(4分)下列哪种色谱方法的流动相对色谱的选择性无影响( )A. 液-固吸附色谱B. 液-液吸附色谱C. 分子排阻色谱D. 离子交换色谱答案C3.(4分)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 )A. 苯酚B. 水杨酸钠C. 磺胺嘧啶D. 邻苯二甲酸氢甲答案A解析4.(4分)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酸时,弱酸的Ka越大,则( )A. 消耗的NaOH越多B. 滴定突跃越大C. 滴定突跃越小D. 指示剂颜色变化越不明显答案B解析5.(4分)用硅胶做吸附剂,正丁醇做展开剂,薄层色谱分析某弱极性物质时,其Rf值太大,为减小Rf值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大吸附剂的含水量B. 用乙酸乙酯做展开剂C. 在正丁醇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D. 减少点样量答案C解析6.(4分)某物质在某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 )A.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B. 该物质浓度很大C. 光通过该物质的溶液的光程长D. 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解析7.(4分)某碱液25.00ml,用0.1000mol/L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20.00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继续滴定至变色,又消耗了6.50ml,此碱的组成是( )A. NaOHB. NaOH+Na2CO3C. NaHCO3+Na2CO3D. Na2CO3答案B解析8.(4分)有2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 )A. F检验B. t检验C. Q检验D. G检验答案A解析9.(4分)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答案C解析10.(4分)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将( )A. 向长波方向移动B. 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C. 向短波方向移动D. 不移动,但峰高值升高答案B解析二、多选题1.(4分)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滴定剂B完全反应的点是( )A. 化学计量点。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
分析化学作业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c. ( 25.48 ± 0.135 )%d. ( 25.48 ± 0.1348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b. 数值随机可变c. 无法确定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b.2c.4d.无法确定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二、判断正误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选择题1.欲配制 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lb. 8.4mlc. 1.2m ld. 12ml2. .用NaC 2O 4( A )标定KM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 B b. n A =2/5n Bc. n A =1/2 n Bd. n A =1/5n B3. .已知1mLKM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网上作业1、2、3——(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网上作业1、2、3(一) 单选题1.下列措施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2.化学分析是()。
(A)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其分析方法的学科3.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4.下列数据中包含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5.4*1055.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属偶然误差的是()。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准确6.n次测定结果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与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s之间的关系是()。
(C)7.试样用量为0.1~10mg的分析称为()。
(C)微量分析8.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毫升,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C)10.08%9.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10.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A)高精密度1.用Ca2+为沉淀剂,测定四草酸氢钾,最后灼烧烧成CaO,求CaO对KHC2O4?H2C2O4?2H2O的换算因数()。
(D)2.2662.用0.1mol/L的HCl溶液滴定同浓度的时,适宜的指示剂为()。
(C)甲基红(pkHIn=5.0)3.标定HCl可用的基准物质是()。
(B)Na2CO34.已知H3PO4的pKa1=2.12,pKa2=7.20,pKa3=12.36,今有一磷酸盐溶液,测得其pH=7.0,则其主要存在形式是()。
(B)H2PO4-+HPO42-5.下图滴定曲线的第一化学计量点适用的指示剂为()(B)甲基橙(pH变色范围为3.1~4.4)6.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
(B)KaKb=Kw7.用25mL常量滴定管进行滴定分析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单位:mL)()。
(C)20~258.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B一、单选题1.(4分)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与定向速度大小主要相关的因素是( )A. 离子大小B. 沉淀的极性C. 溶液的浓度D. 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答案B解析2.(4分)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的光子的( )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长C. 波数越大D. 频率越高答案B3.(4分)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 )A. 苯酚B. 水杨酸钠C. 磺胺嘧啶D. 邻苯二甲酸氢甲答案A解析4.(4分)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答案B解析5.(4分)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酸时,弱酸的Ka越大,则( )A. 消耗的NaOH越多B. 滴定突跃越大C. 滴定突跃越小D. 指示剂颜色变化越不明显答案B解析6.(4分)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的重量为( )A. 0.05 gB. 0.1 gC. 0.2 gD. 1.0 g答案C7.(4分)用离子选择电极以工作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 )A.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的离子强度一致B.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的离子强度大于1C.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中被测离子的活度一致D. 试样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中被测离子的离子强度一致答案A8.(4分)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则理论塔板数( )。
(忽略柱外死体积)A. 不变B. 增加1倍C. 增加倍D. 减小倍答案B解析9.(4分)调节0.1mol/l磷酸盐溶液(pKa1 = 2.6, pKa2 = 7.21, pKa3 = 12.32) 的pH=8.0时,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平衡浓度间关系是( )。
A. [PO43-] >[HPO42-]B. [H2PO4-]>[HPO42-]C. [HPO42-]>[H2PO-]D. [H3PO4]>]H2PO4-]得分:0知识点:3.3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10.(4分)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Na2C2O4时,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因是( )A. 歧化反应B. 诱导反应C. 催化反应D. 自身催化反应答案D解析二、多选题1.(4分)描述EDTA与金属离子稳定性受副反应影响的参数主要有( )A. 酸效应系数B. 条件稳定常数C. 配位效应系数D. 稳定常数答案A,B,C,E解析2.(4分)VanDeemter方程中,影响A项的因素有( )A. 载气相对分子质量B. 固定相颗粒大小C. 载气流速D. 填充均匀度E. 柱温答案B,D解析3.(4分)有关金属指示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ΔpM'有关B. 某些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指示剂产生封闭作用。
分析化学作业——滴定分析概论
分析化学作业——滴定分析概论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酸碱滴定到达终点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值为7(正确答案)B.消耗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正确答案)C.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D.溶液体积增大一倍(正确答案)2.滴定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反应要定量地完成(正确答案)B.反应速度要快(正确答案)C.物质的性质稳定(正确答案)D.具有较高的摩尔质量E.要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3.滴定分析法的分析结果相对误差允许范围为 *A.0.01%以下B.0.1%以下(正确答案)C.2%以下D.0.2%以下(正确答案)4.下列分析测定中,哪些属于直接滴定法 *A.碳酸钠含量测定(正确答案)B.水质硬度测定(正确答案)C.硫酸亚铁含量测定(正确答案)D.硫酸铜含量测定E.氢氧化钠含量测定(正确答案)5.滴定度表示方法正确的 *A. cBB. nBC.TB(正确答案)D. TB/A(正确答案)E. TA/B5.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有 *A.待测物中不能有杂质干扰反应(正确答案)B.反应必须迅速完成(正确答案)C.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终点(正确答案)D.反应必须能定量完成(正确答案)E.待测物和滴定液可以直接反应6.属于滴定分析法主要方法的是 *A.酸碱滴定法(正确答案)B.氧化还原滴定法(正确答案)C.置换滴定法D.配位滴定法(正确答案)E.沉淀滴定法(正确答案)7.下列仪器用纯化水洗涤干净后,还必须用待装溶液洗涤的是 *A.容量瓶C.试剂瓶(正确答案)D.移液管(正确答案)E.滴定管(正确答案)8.对于滴定分析法,下列正确的是 *A.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正确答案)B.要有合适的方法指示滴定终点(正确答案)C.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含量测定方法(正确答案)D.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9.属于滴定分析法主要方式的是 *A.直接滴定法(正确答案)B.间接滴定法(正确答案)C.非常规滴定法D.返滴定法(正确答案)E.置换滴定法(正确答案)10.属于滴定分析法主要方法的是 *A.酸碱滴定法(正确答案)B.氧化还原滴定法(正确答案)C.置换滴定法D.配位滴定法(正确答案)E.沉淀滴定法(正确答案)11.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纯物质(正确答案)C.组成恒定的物质(正确答案)D.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正确答案)E.化学性质活泼的物12.对于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叙述错误的是 *A.相差越大误差越小(正确答案)B.相差越小误差越小C.相差越小误差越大(正确答案)D.两者必须吻合(正确答案)13.有关滴定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分析(正确答案)B.结果不够准确C.仪器简单(正确答案)D.依据化学反应(正确答案)E.常用于微量分析14.滴定分析法不属于 *A.重量分析(正确答案)B.电化学分析(正确答案)C.化学分析D.光学分析(正确答案)15.滴定液浓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A.滴定度(正确答案)B.物质的量浓度(正确答案)C.百分比浓度D.标定浓度E.试剂浓度16.下列测量值中,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10.00mL(正确答案)B.0.1234g(正确答案)C.PH=10.00D.20.10%(正确答案)17.滴定度是指 *A.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物质的量B.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克数(正确答案)C.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毫升数D.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滴定液的克数(正确答案)E.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滴定液的物质的量1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就是化学计量点(正确答案)B.标准溶液一定要用基准物质配制(正确答案)C.在滴定过程中,有时也可以不用指示剂D.所有的滴定反应均为快速反应(正确答案)E.滴定分析中常用量筒量取未知溶(正确答案)19.碱式滴定管可盛放下列哪些物质 *A.碱性(正确答案)B.氧化性C.酸性D.强酸性E.NaOH溶液(正确答案)20.滴定分析中,下面哪种器具可用来准确测量液体体积 *A.烧杯B.容量瓶(正确答案)C.锥形瓶D. 移液管(正确答案)E.滴定管(正确答案)21.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有 *A.待测物质当中不能有杂质干扰反应(正确答案)B.反应必须迅速完成(正确答案)C.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化学计量点(正确答案)D.待测物和滴定液可以直接反应E.反应必须能定量完成(正确答案)22.滴定管按容量的大小可分为 *A.宏量B.常量(正确答案)C.微量(正确答案)D.半微量(正确答案)E.痕量23.碱式滴定管可盛装 *A.酸性溶液C.非氧化性溶液(正确答案)D.氧化性溶液E.中性溶液(正确答案)24.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的溶液是 *A.KMnO4(正确答案)B.HClC.NaOH(正确答案)D.NaClE.NaHCO3(正确答案)25.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含义是 *A.纯度高(正确答案)B.空气中稳定(正确答案)C.组成恒定的物质(正确答案)D.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正确答案)26.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正确答案)B.99.99%的纯锌(正确答案)C.105-110℃烘干2h的Na2C2O4(正确答案)D.烘干的Na2C03E.NaOH2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固体K2Cr2O7(GR)C.固体NaOH(GR)(正确答案)D.固体Na2S2O3·5H2O(AR)(正确答案)28.可以用间接法配制滴定液的是 *A.基准物质(正确答案)B.非基准物质(正确答案)C.指示剂D.待测物质E.非水溶液29.只能用间接方法配制的滴定液 *A.AgNO3B.NaOH(正确答案)C.NaClD.HCl(正确答案)E.EDTA30.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滴定液的是 *A.固体NaOH(正确答案)B.浓HCl(正确答案)C.固体Na2CO3D.固体Na2S2O3(正确答案)3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标定滴定液 *A.多次称量法(正确答案)B.移液管法(正确答案)D.间接配制法E.直接配制法32.对于滴定反应:2A + B ==== 3C + 2D。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间接碘量法滴定Cu2+时加入KSCN,其作用是()。
A、还原Cu2+B、掩蔽Fe3+C、使CuI沉淀转化为CuSCND、使淀粉显蓝色正确答案:C2.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下半部边缘B、正中C、上半部边缘D、随意正确答案:C3.分析某一试样中的Fe含量,每次称取试样0.5500g,分析结果报告合理的为()。
A、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024%B、平均值为21.1.,相对相差为0.102.C、平均值为21.,相对相差为0.1.D、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正确答案:D4.含0.1mol·L.1HCl和0.1mol·L.1H3BO3(pKa=9.24)的混合液,今欲测定其中HCl含量,用约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应选下列指示剂中的()指示剂。
A、百里酚蓝[pKa(HIn)=1.7]B、甲基红C、酚酞D、百里酚酞[pKa(HIn)=10.0]正确答案:B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含量时,导致结果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A、试液的酸度太强B、临近终点才加入淀粉指示剂C、KSCN加入过早D、KI加入过量正确答案:C6.高浓度示差法和一般的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
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显色液)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溶剂空白正确答案:A7.在一元弱酸HA的溶液中,[HA]=[A.]时溶液的pH()。
A、=pKa+1B、.pKA.1C、=pOHD、=pKa正确答案:D8.用EDTA滴定Fe2+时(CFe终=0.01mol/L),其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B9.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KMnO4B、Na2B4O7·10H2OC、NaOHD、HCl正确答案:B10.KMnO4在强酸性溶液中,其半反应(电极反应)为()。
分析化学作业(印刷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分析化学补充材料)班级姓名学号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及分析技术的科学。
2. 分析化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分别为、和。
3. 根据分析时所需依据的性质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和。
二、简答题简述定量分析的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一、填空题1. 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的硅酸沉淀不完全,对分析结果会造成误差;滴定时,操作者不小心从锥形瓶中溅失少量试液,对测定结果会造成误差。
2. 定量分析中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既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又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的差异,而精密度是指测定值与的差异。
3.对某盐酸溶液浓度测定6次的结果为:0.2041,0.2049,0.2039,0.2043,0.2041,0.2041 mol·L-1,则这组数据的d为________,S为________,变异系数RSD为________。
4. 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是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________,当平行测定次数n<20时,常用________偏差来表示。
5. 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可采用标准方法与所用方法进行比较、校正仪器以及做试验和试验等方法,而偶然误差则是采用的办法来减小的。
6.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那么在一次滴定中可能有mL的误差;分析天平的常有±0.0001g的误差,在一次差减称量中可能有g的误差。
滴定分析中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小于0.1%,为此,滴定时滴定所用溶液的体积需控制在mL 以上;试剂或试样的质量需控制在g以上,达到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
7. 213.64+4.402+0.32445=?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pH=0.05,求H+浓度。
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8.有效数字包括所有的数字和该数的最后一位具有性的数字。
9. pH酸度计测定某溶液的pH为2.678,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分析化学练习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分析化学练习一、 酸碱滴定 1.用0.1018mol·L -1 NaOH 标准溶液 测定草酸试样的纯度,为了避免计算,欲直接用所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单位mL )来表示试样中H 2C 2O 4的质量分数(%),问应称取试样多少克?解: 2NaOH+H 2C 2O 4 ==Na 2C 2O 4+2H 2O 设H 2C 2O 4的百分含量为x% ,得g x x x M x C S O C H NaOH 4583.0%5.004.90001.0%1018.0%5.0001.0%422=⨯⨯⨯⨯=⨯⨯⨯⨯=2.HCl 与HAc 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 -1),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 NaOH 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 ,此时有多少HAc 参与了反应?K a =1.8×10-5解:C 1=0.10mol •L -1 , K a2=1.8×10-5 ,所以 (1)不能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准确滴定HCl(2)因为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所以 当pH=4.0时为变色转折点pH=pKa+lg HAA -4.0=4.74+lg%1.0%x x -x%=15% 3.今有H 2SO 4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050 mol·L -1,欲用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试问:(1)能否准确滴定其中的H 2SO 4?为什么?采用什么指示剂?(2)如何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溶液中(NH 4)2SO 4的含量?指示剂又是什么? 已知:H 2SO 4的第二步电离常数pKa 2=2.00,而NH 4+的电离常数pKa=9.26 解:(1)能。
因为H 2SO 4的第二步电离常数pKa 2=2.00,而NH 4+的电离常数pKa=9.26,所以能完全准确滴定其中的H 2SO 4 ,可以采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及详解
第一章不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指出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若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2)所用砝码被腐蚀(3)天平零点稍有变动(4)试样未经充分混匀(5)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6)蒸馏水或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定的离子(7)滴定时,操作者不小心从锥形瓶中溅失少量试剂2.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结果为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2%或1%的准确度,问至少应用分析天平称取多少克试样?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升?4.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每次称取2.6g,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5.654%5.646%乙:5.7%5.6%试问哪一份报告合理?为什么?5.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FeSO4H2C2O4·2H2OKOHKMnO4K2Cr2O7KBrO3Na2S2O3·5H2OSnCl26.有一NaOH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1,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毫升才能配制成0.5000mol·L-1的溶液?7.计算0.2015mol·L-1HCl溶液对Ca(OH)2和NaOH的滴定度。
8.称取基准物质草酸(H2C2O4·2H2O)0.5987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标定NaOH标准溶液,用去NaOH溶液21.10ml。
计算NaOH溶液的量浓度。
9.标定0.20mol·L-1HCl溶液,试计算需要Na2CO3基准物质的质量范围。
10.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
称取试样0.3000g,加入浓度为0.2500mol·L-1HCl溶液25.00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mol·L-1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5.84ml,试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五)
分析化学课程作业_A一、单选题1.(4分)调节0.1mol/l磷酸盐溶液(pKa1 =2.6, pKa2 = 7.21, pKa3 = 12.32) 的pH=8.0时,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平衡浓度间关系是( )。
A. [PO43-] >[HPO42-]B. [H2PO4-]>[HPO42-]C. [HPO42-]>[H2PO-]D. [H3PO4]>]H2PO4-]答案C2.(4分)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的重量为( )A. 0.05 gB. 0.1 gC. 0.2 gD. 1.0 g答案C3.(4分)红外光谱中,不是分子的所有振动形式的相应红外谱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A. 分子中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石简并的C. 分子中有C、H、O以外的原子存在D.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相互抵消答案B4.(4分)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与定向速度大小主要相关的因素是( )A. 离子大小B. 沉淀的极性C. 溶液的浓度D. 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答案B5.(4分)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的大小无关的是( )A. Ag+的浓度B. Cl-的浓度C. 沉淀的溶解度D. 指示剂的浓度答案D6.(4分)下列违反无定形沉淀的生成条件的是( )A.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 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 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 沉淀宜放置过液,使沉淀陈化答案D7.(4分)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Cl-时,若不加硝基苯等保护沉淀,分析结果会( )A. 偏高B. 偏低C. 准确D. 不影响答案B8.(4分)进行纸色谱时,滤纸的作用是( )A. 固定相B. 展开剂C. 吸附剂D. 惰性载体答案D9.(4分)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越的范围将( )A. 不变B. 增大0.5个pH单位C. 增大1个pH单位D. 增大2个pH 单位答案D10.(4分)αM(L)=1表示( )A. M与L没有副反应B.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分析化学作业
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数据处理及质量保证1. 指出在下列情况下,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1) 砝码被腐蚀;(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减免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减免的方法:重做。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 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a 0.0002g E =±根据100%ar E E =⨯T可得 0.10.0002100%0.2%0.1000r g gg±E =⨯=±10.0002100%0.02%1.0000r g gg±E =⨯=±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0.02a mL E =±根据100%ar E E =⨯T可得 20.02100%1%2r mL mLmL±E =⨯=±200.02100%0.1%20r mL mLmL±E =⨯=± 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事件:日本发生的公害病──痛痛病和水俣病2.时间:20世纪50年代3.地点:熊本县水俣湾4.事件详情: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
“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
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
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
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
日本的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
然而,这个“先驱产业”肆意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
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Cl)。
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
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
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
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
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
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
早在多年前,就屡屡有过关于“不知火海”的鱼、鸟、猫等生物异变的报道,有的地方甚至连猫都绝迹了。
“水俣病”危害了当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家破人亡。
更可悲的是,由于甲基汞污染,水俣湾的鱼虾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的生活失去了依赖,很多家庭陷于贫困之中。
“不知火海”失去了生命力,伴随它的是无期的萧索。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业飞速发展,但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随之泛滥成灾。
除了“水俣病”外,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日本的工业发展虽然使经济获利不菲,但难以挽回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
至今为止,因水俣病而提起的旷日持久的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完结。
[1]曾惊动了全世界。
污染物来源: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
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测定方法:为了寻找痛痛病的病因,经历了11年之久。
后来环境分析化学工作者用光谱检查出病区的河水中含有铅、镉、砷等有害元素,继而用元素追踪的手段,分析病区的土壤和粮食,发现铅、镉等含量偏高,以后又进一步对痛痛病患者的尸骨进行光谱定量分析。
骨灰中的锌、铅、镉含量高得惊人。
为了确定致病因子,又以锌、铅、镉分别掺入饲料喂养动物,在动物身上进行元素追踪分析,配合病理解剖,证实了镉对骨质的严重危害性,揭开了痛痛病的病因之谜。
与此类似,日本渔民的水俣病是汞污染引起的这一事实,也是通过对元素的追踪分析确定的。
污染治理:仪器分析在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作用:现代仪器分析是环境分析化学的重要手段,现代仪器分析为环境分析化学研究无机污染物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被证实是灵敏、可靠、快速的检测方法。
现代仪器分析应用了现代分析化学的各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把光谱学、量子学、富里叶变换、微积分、模糊数学、生物学、电子学、电化学、激光、计算机及软件成功地运用到现代分析的仪器上,研发了原子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分子光谱(UV、IR、MS、NMR、Flu)、色谱(GC、LC)、分光光度法、激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流动注射分析法、极谱法、离子选择性电板、火焰光度分析等现代分析仪器,计算机的应用则极大地提高了仪器分析能力,因此现代分析仪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准确性好,在数据处理和显示分析结果,实现了分析仪器的自动化和样品的连续测定。
环境分析化学动用了现代分析学的几乎所有的测试技术和手段,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环境分析学已由元素和组分的定性量分析,发展到复杂样品的组成进行价态、状态和结构分析、系统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可以用少得多的时间,提供又多又好的分析数据,并减少了人为因素,选择性好,检出限低、速度快,适应环境分析的对象的含量低的要求,如环境分析中有害化合物的含量一般都在PPm(10-6)到PPb(10-9)级,甚至PPt(10-12)级水平上,进行痕量和超痕量的分析研究,现代仪器分析已渗透环境科学的各个领域。
环境分析化学的无机分析基本上以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为主,其次为电化学分析法、离子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1 无机污染物常用的现代仪器分析1.1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火焰原子吸收、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相继发展起来,可测定水中多数痕量、超痕量金属元素。
我国开发的原子荧光仪器可同时测定水中As、Sb、Bi、Ge、Sn、Se、Te、Pb 八种元素的化合物,用于这些易发生成氢化合物元素的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且基体干扰少。
我国环境科学工作最近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成功破解百年前光绪皇帝死因之迷—As 中毒(测定毛发、骨骼及遗骸周围环境中水和土。
)1.2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近年发展很快,已用于清洁水基体成分,废水中金属及底质、生物样品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其灵敏度、准确度与火焰原子吸收法大体相当,而且效率高,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10~30 个元素。
1.3 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ICP-MS 法是以ICP 为离子化源的质谱分析方法,其灵敏度比ICP-AES 法高2~3 个数量级,特别是当测定质量数在100 以上的元素时,其灵敏度更高,检出限更低。
日本已将ICP-MS 法列为测定水中Cr6+、Cu、Pb、Cd 的标准分析方法。
1.4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分离和测定水中常见阴、阳离子的新技术,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均好,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多种成分。
用电导检测器和阴离子分离柱可测定F-、CI-、Br-、NO2-、SO32-、SO42-、H2PO4-、NO3-;用阳离子分离柱可测定NH+、K+、Na+、Ca2+、Mg2+等。
用电化学检测器可测定I-、S2-、CN-及某些有机化合物。
1.5 分光光度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研究一些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显色反应,用于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仍然受到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将这些方法与流动注射技术相结合,可将许多化学操作,如蒸馏、萃取,加各种试剂,定容显色和测定融为一体,是一种实验室自动分析技术,且在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具有取样少、精度高、分析速度快节省试剂等优点,可使操作人员从繁锁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例如测水质中NO3-、NO2-、NH4+、F-、CN-、CrO2-4、Ca2+、Ng2+、Pb2+、Zn2+、Cu2+、Cd2+等均可用流动性注射技术。
检测器不仅可用分光光度法,也可用原子吸收、离子选择性电级、等离子发射光谱、FTIR 等仪器联用,完成自动分析。
2 现代仪器分析在环境无机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与发展2.1 现代仪器的分析在元素定性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利用无机质谱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同位素质谱进行同位素丰度比进行精确测定。
离子探针分析仪器是元素质谱的一种,是一种元素分析技术,是分析固体材料中微量元素、痕量元素的有力工具,利用峰位作元素的定性分析,峰强作定量分析,X-射线能谱义则可鉴定固体材料中的元素和元素的价态,核磁共振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分子结构测定、异构体和表面化学研究。
2.2 现代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化和环境标准参考物质方面的应用分析方法标准化是环境分析监测的基础和中心环节,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环境分析数据作为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有标准的分析方法以保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环境标准物质是经过仔细表征的均匀物质,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主体和痕量成份已经用准确可靠的方法进行过测定。
它可以监控测量的准确性,检验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可靠性及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误差,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无误,从而为治理环境污染和制定环境对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当今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几乎全部都是以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化中具体应用与发展:近年来所研制的近百种环境标准参考物质大部分是提供痕量元素的定值数据,这些数据都多是在100 级洁净实验室中得到的。
由于超灵敏分析方法如中子活化、石墨炉原子吸收、同位素稀释质谱、等离子体质谱、色谱-质谱、电分析等的发展,使环境标准物质的定值工作成为现实。
2.3 现代仪器分析在痕量和超痕量污染分析方面应用环境科学研究已向纵深发展,对环境分析提出的新要求之一就是常需检测含量低达10-6—10-8g(超痕量级)的污染物质,以及研究制订出一套能适用于测定存在于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和食品中痕量和超痕量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例如,已测定太平洋中心上空中铅的含量为1ppb,雨中水汞的平均含量为0.2ppb,人体中铀的平均含量为1ppb。
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依靠痕量或超痕量分析技术来完成的。
加强对新的高灵敏、选择性好而又快速的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对超痕量的“三致”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现代仪器把痕量和超痕量污染分析变成可能,并成功适用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分析工作中去。
2.4 现代仪器分析在污染物的价态与形态分析研究方面的应用研究污染物的起源、迁移分布、相反应、转移机制、最终归宿和污染效应,制定环境标准,确定治理措施,监测污染状况等,仅测定元素的总量是不够的,既不能反映环境质量的真实面目,也无法确定污染物的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