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板块运动
《专题5 板块运动》(同步训练)高中地理第一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5 板块运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球表层由一个整体板块组成C、板块运动速度均匀,每年都在移动D、板块运动仅限于水平运动2、下列哪个现象与板块运动无关?A、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B、大西洋海底扩张C、死海的海平面上升D、南极大陆的冰川融化3、下列哪一项不是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证据?A. 大陆边缘的匹配性B. 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C. 地震活动的分布规律D. 人类文明遗址的分布4、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哪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A.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 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5、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平静B、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没有火山和地震活动C、板块的边缘是地壳运动最活跃的区域,多火山、地震D、板块运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板块的边缘6、以下哪个现象与板块运动无关?A、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B、地中海的缩小C、红海的海域扩张D、亚马逊河的河水泛滥7、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最高峰所在地,其形成源于哪两大板块的碰撞?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8、以下哪个板块运动现象通常表现为地壳的拉伸和断裂?A、消亡边界B、生长边界C、转换断层D、逆冲断层9、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整体处于静止状态B.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岩层活跃C. 板块大规模运动速率一般较快D. 板块之间相互接触通常是相邻国家 10、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层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B. 板块边缘的岩层较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C. 板块的边界通常以山脉或海沟的形式表现D.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质活动的主要动力11、以下哪个现象最能够说明地球表面存在着板块运动?A. 黄河的泥沙淤积B.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C. 冰川的侵蚀作用D. 地球的磁场变化12、下列哪种地质构造类型是由板块相互拉扯、拉伸形成的?A. 海底扩张带B. 撞击带C. 地堑D. 地垒13、关于地球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可以分为若干个大板块。
高考复习专题:板块运动精选高中地理学科教学PPT1 沪教版

3.线条
4.?
返回
地质构造(褶皱山系)
古气候:冰川遗迹
古生物化石:舌羊齿
煤层
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证据
看似非常完备的证据,却有缺 陷:什么力导致大陆漂移?
魏格纳提出的动力
声纳技术的应用
北
亚 洲
美 洲
欧洲
洲洋大
太 太平 平洋 洋
非 洲
南大
美 洲
西 洋
南极洲
海底地层年龄分布
深 海 钻 探 技 术
600
在与盖茨的交流中,巴菲特还是和平常 一样, 没有过 渡语言 直奔正 题,他 问盖茨 有关IBM公司 未来走 势的问 题,他 还向盖 茨询问 是否IBM 已经成 了微软 公司不 可小视 的竞争 对手, 以及信 息产业 公司更 迭如此 之快的 原因为 何?盖 茨一一 做出了 回答。 他告诉 巴菲特 去买两 只科技 类股票 :英特 尔公司 和微软 。轮到 盖茨提 问了, 他向对 方提出 了有关 报业经 济的问 题,巴 菲特直 言不讳 地表示 报业经 济正在 一步一 步走向 毁灭的 深渊, 这和其 他媒体 的蓬勃 发展有 着直接 的关系 。只是 几分钟 的时间 ,两个 人就完 全进入 了深入 交流的 状态。 我们一直在聊天,没完没了,根本没有 注意到 其他人 。我问 了他很 多关于IT产业 的问题 ,但我 从来没 有想过 要理解 属于他 的那个 行业。 盖茨是 一个很 不错的 老师, 我们谁 都没有 结束这 次交谈 的念头 。
专题5板块运动

1、图中C为
板块,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
2、图中数码①、②两处中,位于板块张裂区的是 。 3、字母A、B表示的两大板块相撞处,其中位臵较低,密度较大, 俯冲至另一板块之下,插入地幔中的是 (字母)板块,该两 大板块相撞处往往形成岛弧和 。并多火山和 。
震级每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3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约相当于30个5级地震,而1个7 级地震则相当于约900个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地震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自然因素: 1.震级
2.震源深度
3.震中距 4.震区地质构造 人为因素: 1.地面建筑 2.管理部门、震区灾民救助意识和措施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岩石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 础之一。 在内外力作用下,塑造了千姿百态 的地表形态。
唐山地震中扭曲的铁路
地震、火山、褶皱、断 层·· ·诸如这样的现象是 如何形成的?
这条山脉为什么在这里? 有此山脉以前这里可能会是什么?
这条山脉年龄有多大? 是什么巨大的力量造成这么雄伟的山脉?
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与次生灾害两大类。
一、直接灾害 1.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4.海啸。 二、次生灾害 1、火灾。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2、水灾。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而引起。 有时,次生灾害所山——人类历史上曾经喷发过,但以 后直到今天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上海高中地理一模选择题汇编专题5板块运动

专题5 板块运动1.(2018.松江.一模)扳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出现的主要地貌有()①裂谷②海沟③洋脊④山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2.(2018.浦东新区.一模)因大洋扳块向下俯冲,挤压大陆板块而形成的地貌单元是()A.阿尔卑斯山脉 B.日本岛弧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答案:B3.(2018.崇明.一模)读下图,2017年11月13日伊拉克、伊朗边境地区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此次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伊朗()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答案:B4.(2018.虹口.一模)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
与图中板块①、②对应的是()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答案:A5.(2018.杨浦.一模)裂谷和海沟都位于板块的边界,下列关于裂谷和海沟说法正确的是A.裂谷位于板块的生长界,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界B.裂谷位于板块的消亡界,海沟位于板块的生长界C.两者都位于板块的生长界D.两者都位于板块的消亡界答案:A6.(2018.长宁.一模)冰岛给科学家们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海底扩张学说”假说的场地,图示横贯冰岛中部的地带可能是()A.海沟B.洋脊C.海岸山脉D.板块消亡边界答案:B7.(2018.金山.一模)图1-10为某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
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A.甲、乙之间一一裂谷、海洋B.甲、丙之间一一海沟、海岭C.甲、丁之间一一海沟、岛弧D.甲、戊之间一一褶皱山脉、高原答案:C8.(2018.闵行.一模)2017年2月,一些科学家在美国地质学会发表研究报告称,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西兰蒂亚( Zealandia),该大洲94%的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
从板块构造学说60来看,西兰蒂亚跨越()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D9.(2018.黄浦.一模)下列关于海岸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而成②位于板块生长边界③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④位于板块消亡边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10.(2018.黄浦.一模)2017年11月21日,印尼巴厘岛最高峰阿贡火山开始大规模喷发。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教案

中学地理教案2.板书设计专题5板块运动一、大陆漂移学说1.创始人2.依据3.观点二、海底扩张学说1.依据2.观点三、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志2.基本内容1)六大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3)板块运动机制及结果海洋(大西洋)板块张裂——裂谷(东非大裂谷)陆——陆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板块碰撞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陆——海岛弧(日本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附:学习任务单任务一: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独立完成)1.在下图中找出大陆漂移的证据:(至少找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寻找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合作完成)1. 在下图的方框中分别填写“海岭”、“海沟”;2.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将下图的箭头补充完整,尝试用自己的话阐述海底扩张的过程,并填空:洋壳的诞生处是_______;洋壳的消亡处是________。
(海岭、海沟)(提示:物质受热,遇冷发生怎样的运动)任务三:发现板块运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合作完成)1.对照书本44页的“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地图册第4页的“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表格:边界类型地形名称成因分析________边界东非大裂谷非洲内部次一级小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红海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喜马拉雅山脉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马里亚纳海沟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阿留申群岛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落基山脉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2.根据上表所得结论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到下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形举例生长界(板块_____)大陆板块张裂大洋板块张裂消亡界(板块_____)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阿留申群岛、落基山脉。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PPT

看一看
大 西 洋
第二篇 专题5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1880-1930)
• 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天文学家
一、大陆漂移学说-起源
大陆漂移演示
一、大陆漂移学说-依据
一、大陆漂移学说-依据
一、大陆漂移学说-观点
1.大陆曾发生过漂移;
2.全世界的大陆曾连接成一体,称为泛大陆;
3.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或山脉。 正确!
4. 喜马拉雅山是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印度洋板块)
5. 大洋板块的生长界可形成海沟。 (消亡界)/(海岭或洋脊)
作业
• 练习册P10
• 填空题、选择、连线、读图分析的第一答题。
下课!
围绕它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3.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突破
提出科学设想 验证科学设想
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呢?
科 学 探 索 之 路 还 在 继 续
大陆漂移学说
提出科学假设 验证科学设想
魏格纳(1880-1930)
海底探测 技术发展
海底扩张学说
H.H.Hess 赫斯 R.S.Dietz 迪茨
三、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类型 红色界限与绿色界线分别穿过了哪些地形?
阿留申群岛 地中海 日本群岛 海沟 美拉尼西亚 北岛 海沟
喜马拉雅山
红 海 大 西 洋 海 岭
菲律宾群岛
马来群岛
印 度 洋 海 岭
海沟
南岛
太 平 洋 海 岭
三、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结果
板块的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的消亡边界: 形成海沟、山脉
专题5 板块运动

专题5 板块运动一、学习目标板块构造学说。
地震与火山。
二、知识要点【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主要的证据是2、海地扩张学说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是大洋板块中的诞生处是,消亡处是。
海底岩石类型主要是。
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全球可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
板块在上滑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较(活跃、稳定),易引发诸多自然灾害;板块内部,地壳活动较(活跃、稳定),自然灾害较少。
板块边界分为和边界,板块间的运动分为和运动。
板块张裂处形成。
板块消亡处形成。
写出以下地理事物分别是处于什么板块交界处,受什么运动形成。
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大西洋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物质的对流。
大洋中的是岩石圈中最不稳定的破碎带。
海洋底部的岩石年龄基本不超过年。
大陆表面可以破裂变形,可以移动聚合,但不会。
【地震与火山】1、震源概念:2、地震要素:3、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觉到,再感觉到。
这是因为波传播速度比波速度快。
4、震级的概念。
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倍。
5、烈度是指6、影响烈度的因素7、世界两大地震带8、我国多地震的原因9、火山的分类10、火山带来的影响(利弊)利:弊:三、课堂探究1、是非题辨析()①大陆漂移学说的重要证据是: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契合;地质构造相同;古生物相似;古生物相似;气候相似。
()②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海岭(大洋中脊)上升向两侧缓慢流动,产生新的海底地壳并促使较老的地壳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处俯冲到地幔里。
()③地壳被分为六大板块,所有的板块中既有大陆,也有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活动较活跃。
()④地震多发生在地壳破碎,地球内能易于释放的构造带。
()⑤板块“漂浮”在地壳的软流层上,移动方向取决于海底扩张的方向。
()⑥板块生长边界多为板块张裂作用,形成海沟;板块消亡边界多为板块碰撞作用,可形成较高的海岭。
地理专题5板块运动

地理专题5板块运动专题5板块运动知识一、板块构造学说1、软流层:在上地收幔上部,即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到400千米处,由于受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加热,导致岩石软化,部分呈熔融状态,因此这部分圈层称为软流层(圈)。
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2、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到地表的部分,是由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
包括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岩石和地壳两部分。
3、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全球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法国的地质学家提出。
①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②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张裂和碰撞。
4、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海洋中的张裂往往形成海岭(大洋中脊、洋脊)大洋中的洋脊是岩石圈中最在稳定的破碎带,地幔物质从洋脊顶部的开裂处涌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并把原有的大洋板块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向两侧推移,使海底不断扩张,直至海沟处下沉消融。
因此海洋板块的年龄较为年轻,虽然地球历史有46亿年之久,可海洋底部至今没有发现超过2亿年的岩石。
而大陆板块则要古老得多。
从洋脊向两侧的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洋脊的年龄最轻。
5、板块碰撞:消亡边界,(1)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①由于大洋板块位置较低;②密度较大,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里往往会形成海沟,是海洋最深的地方。
而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成为岛弧和海岸山脉,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自北向南: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2)当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则形成巨大的山脉,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产生了喜马拉雅山脉。
(3)许多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也分布在这里。
6、大陆漂移学说依据:①非洲西海岸的轮廓与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非常吻合;②以古气候、古冰川、古生物以及地质构造和大洋两侧岩石相互吻合。
专题5_板块运动_知识点

专题5 板块运动
①亚欧板块
②非洲板块
⒈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③美洲板块
④印度洋板块
⑤南极洲板块
一、板块构造学说⑥太平洋板块
①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板块内部相对较稳定
②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
Ⅰ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形成岛弧、海岸山脉和海沟(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⒉板块在软流层上运动③板块碰撞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喜马拉雅山脉
Ⅱ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形成巨大的山脉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阿尔卑斯山脉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安第斯山脉
Ⅱ震中:震源到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①要素Ⅲ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Ⅳ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间的距离
⒈地震
Ⅵ地震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
二、地震与火山②分布Ⅰ环太平洋地震带
Ⅱ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Ⅰ环太平洋火山带
⒉火山:①分布Ⅱ红海沿岸和东非火山带
Ⅲ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Ⅳ洋底火山带高二(1)班江彩霞、李仲麟、戴佳睿、侯博轩。
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第一册教案设计-专题5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教学内容】板块构造学说、地震与火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画出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大致示意图。
(2)在世界地图上相应位置准确标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知道哪些是属于大陆板块,哪些属于大洋板块。
(3)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相关概念。
(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级、地震烈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过程,对科学研究和发展形成循序渐进的思想。
(2)通过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逐步建立提出假设——寻找依据——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3)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部分大地貌的成因。
(包括山脉、海沟、岛弧、海洋的生长与消亡、地震带、火山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海陆变迁的过程,对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有更深的体会,在生活更加重视细节。
(2)通过地震和火山的影响,形成对大自然的理性认识,人类力量的微小和强大。
(3)通过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地震火山预报,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板块构造学说的意义,地震的相关概念,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教学难点】板块构造学说的意义,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教学流程】导入 愚公移山 喜马拉雅山 海底扩张学说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原理 板块的划分 展示六大板块的大致位置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的证据 火山带 火山类型 火山带位置分析 板块构造意义 岛弧、海沟、山脉的形成,海洋的生长与消亡 地震带 地震相关概念 地震带位置分析 地震、火山影响 地震预测 灾害预防板块构造学说 四句话(分解讲)【教学过程】一、新课学习师: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其中有一句话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大家再看看另一个人例子。
老师放映喜马拉雅山的隆起过程图片。
师:我们现在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只用了4000万年就长成现在这样了。
专题5板块运动全高二地理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学说
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板
美
洲
块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板
印
度
洋
块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板块分布分布图
太平洋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P44“板块分布图”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 (板块边界分两种: 生长边界处板块张裂, 消亡边界处板块挤压)
上海强烈有感
6.1级
1996.11.9
上海大部分有感
2.9级
1995.4.2
上海嘉定有轻微破坏
5.1级
1990.2.10
上海强烈有感
6.2级
1984.5.21
上海市有感地震
地震的发生可以避免吗?
既然地震难以避免,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以尽量减少地震所带来的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一)经验和教训 阅读P49专栏《印度洋大海啸》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P45“海底扩张示意图”,P44“板块分布图”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 它们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方,亚欧板块边缘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和另两个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太平洋板块(大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大陆板块)的下方,亚欧板块边缘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岛弧链,俯冲带海水较深,形成海沟。
专题5板块运动1-PPT精选文档

地幔对流驱动板块运动
六大板块
1、几乎全部由大洋构成的是哪个板块? 2、跨越经度最多的板块是哪一个? 3、亚欧板块=亚洲+欧洲? 4、印度洋板块=印度洋?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碰撞
红海
日本群岛
海岸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张裂
大西洋
板块构造和地形
试试看:板块运动和地形
阿尔卑斯山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相撞
• 中龙是一种小型爬行动 物,生活在远古时期的 陆地淡水中,它既在巴 西石炭纪到二叠纪形成 的地层中找到,也出现 在南非的石同类地层中。
• 植物化石——舌羊齿, 这是一种古代的蕨类植 物,广布于澳大利亚、 印度、南美、非洲等地 的晚古生代地层中。
舌羊齿是2.5亿年前 的一种蕨类植物,
← 种子大而易碎
• 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古冰川遗迹残留在大陆边缘地区,冰川的运动方向 是从海岸指向内陆。魏格纳看来,上述大陆曾是连接在一起的,冰川由中心 向四方呈放射状流动。后来巨大的大陆分裂开来,原来的内陆变成了沿海。
右图(上下) 魏格纳的证据:如果把不同的大陆拼合在 一起,则各大陆的冰川连成一统一的冰盖
←
证据——古生物
海洋的一生
老年期:地中海 坟墓:喜马拉雅山
少年期:红海
中年期:太平洋
青年期: 大西洋
胚胎期:东非 大裂谷
板块漂移的未来—2.5亿年后的世界大陆和山系的分布
(澳大利亚哪去了?太平洋真小啊!)
板块漂移的历史
大陆漂移学说的未解难题 质疑魏格纳
大陆漂移的原动力是什么? 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承”——新的发现
从60年代以来,在各大洋打了上千个钻孔,根据所采集的放射虫 标本鉴定发现:盖在玄武岩基底之上的最老沉积物年龄与根据磁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教案

中学地理教案2.板书设计专题5板块运动一、大陆漂移学说1.创始人2.依据3.观点二、海底扩张学说1.依据2.观点三、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志2.基本内容1)六大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3)板块运动机制及结果海洋(大西洋)板块张裂——裂谷(东非大裂谷)陆——陆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板块碰撞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陆——海岛弧(日本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附:学习任务单任务一: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独立完成)1.在下图中找出大陆漂移的证据:(至少找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寻找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合作完成)1. 在下图的方框中分别填写“海岭”、“海沟”;2.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将下图的箭头补充完整,尝试用自己的话阐述海底扩张的过程,并填空:洋壳的诞生处是_______;洋壳的消亡处是________。
(海岭、海沟)(提示:物质受热,遇冷发生怎样的运动)任务三:发现板块运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合作完成)1.对照书本44页的“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地图册第4页的“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表格:边界类型地形名称成因分析________边界东非大裂谷非洲内部次一级小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红海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喜马拉雅山脉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马里亚纳海沟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阿留申群岛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落基山脉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2.根据上表所得结论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到下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形举例生长界(板块_____)大陆板块张裂大洋板块张裂消亡界(板块_____)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阿留申群岛、落基山脉。
高考复习专题:板块运动ppt 人教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专题5 板块运动

专题5 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 二、地震与火山
大陆漂移学说
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 明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1880-1930)
寻找证据
大陆轮廓吻合 古生物群连续分布
古气候相似 地质构造吻合
海底扩张学说
观察一
从大西洋海底地形图中,你能描 述海底地表形态特征吗?
海沟
海底地貌特点: ① 海底中央由相对较高的海岭构 成,海洋的最深位置在大陆附近 的海沟处。
(1)地震带分布特征:地震大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处 (2)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
亚欧板块
(3)我国主要 地震带:
①华北太行山沿 线与京津唐地区;
②东南部沿海地 区;
③台湾地区;
④西南青藏高原 和四川、云南两 省西部;
⑤西北的新疆、 甘肃和宁夏
9月20日墨西哥7.1级地震 9月8日墨西哥沿岸近海8.2级地震
1、震级:大,7.8级; 2、震源深度:浅,10多千米; 3、震中距:近,震中距离唐山、丰南很近; 4、地震时间:凌晨 5、地震地点:百万人口,新兴重工业城市 6、房屋结构:建筑质量不高 7、防震意识:薄弱
….
5、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与次生灾害两大类。
(1)、直接灾害 ①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②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崩塌、滑坡等;
3级以下
弱震
3级—4.5级 有感地震
4.5级—6级 中强震
6级以上 8级以上
强震 巨大地震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 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美 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制定),共分9 个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 板块运动
【知识梳理】
一、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___________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的,板块在______之上滑动。
2.板块内部相对比较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___________地带。
3.标注出下图中的板块名称:
A._____________板块,B._____________板块,C._____________板块,
D._____________板块,E._____________板块,F._____________板块。
注:(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
南极洲板块向北延伸至墨西哥西岸。
唯一的大洋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其余均为大陆板块。
)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张裂或碰撞,造就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完成下表)
板块相对移动边界类型对地表形态影响举例
板块张裂地区形成:
陆洋板块相撞地区形成:
陆陆板块相撞地区形成:
5.板块构造学说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学说和“_____________”学说基础之上的。
6.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___________的对流(B)。
大洋中的(P)是岩石圈中最不稳定的破碎地带,地幔物质从其顶部开裂处涌出,形成新的洋壳,并把原有大洋板块向两侧推移,使海底不断扩张,直至(A)处消融。
图中CDE处海底底层岩石年龄自新到老依次是
二、地震
1.地震:地震时一种剧烈的地壳运动,是地球
内部能量积聚到局部地区,在极短时间内突然释
放造成的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
2.地震要素:
(1)A:;B:;
AB:;BC:;
(2)震级:地震所释放的大小。
地
震释放的越多,震级就越。
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倍。
震级每升高两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倍。
震级每升高三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倍。
(3)烈度:地震的程度用烈度表示。
地震烈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
3.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4.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却有无数个。
一次地震的越大、越浅、越近,此次地震的烈度就越大。
此外和因素也对地震烈度有影响。
5.地震带:其一为地震带,主要位于板块与板块,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其二为地震带,主要位于板块与板块、板块的结合处。
6.由于这两条地震带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故根据板块构造理论,7级以上强烈地震多发生在板块消亡边界。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的原因:我国处于。
次生灾害:地震还常常引发、和等自然灾害。
三、火山
活火山带:主要分布在
其一为:从南北美洲经阿拉斯加至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新西兰的环太平洋火山带
其二为:红海沿岸和东非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其三为:大西洋洋底火山带
【例题】
1.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
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2.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A.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3.下列地貌中,因板块碰撞形成的是()
A.海岭
B.海沟
C.裂谷
D.峡谷
4.板块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
下列地貌中由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是()
A.马里亚纳海沟
B.喜马拉雅山脉
C.东亚岛弧链
D.东非大裂谷
5.台湾天然温泉分布众多,主要原因是这里处在()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界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界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界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界
6.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7.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3日19时02分新西兰南岛发生了8级地震。
新西兰南岛位于()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界
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界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界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界
8.意大利多火山地震,根据右图,判断该国位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处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9.2016年,我国“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菲律宾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活动泥火山。
这些泥火山的形成是由于()
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10.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处,被称为“冰与火的国度”。
与冰岛处于同一种板块边界类型的是()
A.地中海 B.红海 C.新西兰 D.日本
11.右图为“太平洋东部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图中数字
为地层年龄范围,单位为100万年,据图判断甲、乙、丙、
丁四地中,位于洋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7级以上强烈地震多发生在()
A.板块消亡边界处
B.板块生长边界处
C.板块内部张裂处
D.板块消亡边界处和板块生长边界处
14.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A.湖南、内蒙古B.内蒙古、云南C.台湾、云南D.台湾、湖南
【真题演练】
太平洋西部边缘分布有深海沟-岛弧链,与此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A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D. 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2. 近年来,日本、新西兰、智利等国多次发生地震,这些国家均位于()
A.大陆断裂地震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 环太平洋地震带
D. 东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3.据观测,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在以一定的速度抬升,其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
4. 2016年4月,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发生强烈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区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
这反映同一次地震()
A.震级不同,烈度不同
B.震级相同,烈度不同
C.震级相同,烈度相同
D.震级不同,烈度相同
5.根据板块构造理论,7 级以上强烈地震多发生在()
A.板块消亡边界处
B.板块生长边界处
C.板块内部张裂处
D.板块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处
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 分)
地震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震灾情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过程,认识地震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探讨缓解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发生里氏9 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地震还引发了海啸和核事故。
2011 年 6 月13 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了里氏6 级地震。
(1)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类型属于边界;图中A 板块是板块,它与B 板块的边界类型属于边界。
(2)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叫,6 月13 日新西兰地震与3 月11 日日本大地震相比,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倍。
日本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其原因主要是。
(3)板块活动不但导致了地震活动,而且与海洋岛弧和许多海岸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
如图所示新西兰东面 C 板块与 B 板块碰撞,C 板块由于密度大、位置低,向 B 板块之下,B 板块受挤压,伴随着大规模的火山和岩浆活动,形成了新西兰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