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和解剂

合集下载

方剂学——和解剂(研究材料)

方剂学——和解剂(研究材料)

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
具” 。
《伤寒论》 优质教资
小柴胡汤17
用量特点 柴胡重用,柴胡≥人参、甘草1倍以上。
优质教资
小柴胡汤18
加减变化 随证加减 • 发热甚:加银花、连翘 • 胁 痛:加青皮、枳壳、木香 据病加减
• 热入血室:加当归、川芎、桃仁、丹皮


佐使
臣 温胆汤(含二陈汤)
佐 使碧玉散(含六一散)
优质教资
清化热痰
清热利湿
蒿芩清胆汤33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疼, 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优质教资
蒿芩清胆汤34
加减变化 呕多 加黄连、苏叶清热止呕; 湿重 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以化湿浊; 小便不利 加车前子、泽泻、通草以利小便。
⑶临床分型(加减变化)
热甚 胆热型
湿热
板兰根、银花、连翘 茵陈、栀子
气滞型
木香、厚朴等或金铃子散
胆阻型 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
若痛甚 重用芍药,加玄胡索、郁金
优质教资
大柴胡汤29
蒿芩清胆汤 Ⅰ类
《重订通俗伤寒论》
优质教资
和解少阳30
病 机 少阳湿热证
特点:偏里热 有痰热湿热
优质教资
蒿芩清胆汤31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
优质教资
和解少阳10
用药特点
柴胡、青蒿、生姜 人参、大枣 黄芩、青黛 柴胡、陈皮、枳壳 半夏、茯苓
透邪外出 益气扶正 清利胆热 疏畅气机 祛除水湿
优质教资
半表半里 正气不支 胆火上炎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

汤头歌之和解之剂

汤头歌之和解之剂

汤头歌之和解之剂和解之剂,即和解剂。

是采用调和方法,用以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病证的方剂。

和解剂原为张仲景治疗少阳半表半里证时,不可发汗,不可泻下,不可涌吐,而只可用和解一法表里同治而得名。

后世认为肝脾不和与寒热错杂证,用药治疗必须多方面照顾,故也归入和解剂。

中医有“疟属少阳”之说,故治疟方也纳入本剂。

和解剂虽然用药较为平和,但终为祛邪而设,辨证认病有一定标准,切不可盲目使用本类方剂。

1.和解之剂之小柴胡汤(张机)半表半里和解(《伤寒论》)【歌诀】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析】邪入少阳为本方主证。

胆热犯胃,失于和降,故见心烦喜呕,不欲饮食,为次要症状。

方用柴胡疏邪透表,轻清升散,为少阳经专药,为君药。

黄芩苦寒泻火,善清胆经,与君药相配,一治半表之邪,一清半里之热,为臣药。

人参、生姜、大枣益胃气,和营卫,扶正祛邪,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胃,为使药。

诸药合用,清透同用,和解少阳,扶正祛邪,是一首代表方剂。

2.和解之剂之四逆散(张机)阳证热厥(《伤寒论》)【歌诀】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泄热平剂扶【组成】炙甘草柴胡芍药枳实各十分【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①阳证热厥。

症见手足厥逆,但上不过肘,下不过膝,久按则有微热,脉弦。

②肝脾不和。

症见腹中痛,或泄利下重。

【方析】热厥乃由热邪入里,阳气被郁,不达四肢而致。

或肝气内郁,阳气不得发越,亦可成气厥,症见手足厥逆。

本方也常用于肝脾不和,泄利下重之证。

方用柴胡升阳透邪,舒肝解郁,为君药。

枳实下气破结,与柴胡同用以升降气机,调和肝脾,为臣药。

和解剂

和解剂

方剂学第四单元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表里。

要点二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以祛邪为主,纯虚者不宜用,以防其伤正。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一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用法】去滓再煎,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证候分析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妇人经水适断,邪热乘虚传入血室,热与血结,少阳经气不利。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组方原理】使:炙甘草——助人参、大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要点二大柴胡汤《金匮要略》【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用法】水煎二次,去滓,再煎。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组方原理】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 +小承气汤去厚朴(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大黄、枳实)+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鉴别】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之证;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为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之方剂。

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以柴胡、黄芩配人参、大枣、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要点三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青蒿脑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钱半赤茯苓三钱青子芩钱半至三钱生枳壳钱半陈广皮钱半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三钱(包)【用法】水煎服。

方歌: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方剂-和解剂

方剂-和解剂

一、定义: 定义: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 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肠胃不和 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 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二、立法依据
太阳 邪 表 汗 少阳 半表 半里 和 阳明 里 清、下
三、分类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 四逆散、 调和肝脾 四逆散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调和肠胃 脾滞 肝郁 肝血虚 脾虚 血虚
“分消走泄”
四逆散《伤寒论》
1、 阳郁厥逆证。 、 阳郁厥逆证。 伤寒入里化热 阳气内郁 脉弦 手足不温
2、肝脾不和证。 肝气郁结 、肝脾不和证。 脾气壅滞
胁肋胀闷 脘腹疼痛
四逆散《伤寒论》
柴胡↑——透邪解郁 芍药 ——养血敛阴 透邪解郁
枳实↓——合柴胡升降气机 甘草 ——防行气之品破气, 与芍药酸甘化阴。
均有柴胡、 均有柴胡、又有人 黄芩、 小柴 黄芩、半 参、甘 胡汤 夏、大枣 草 生姜, 、生姜, 均能和解 少阳, 少阳,治 又有大 黄、枳 疗少阳 实芍药 大柴 证。 胡汤
少阳湿 少阳湿热痰浊证
胆经不舒而蕴热( 胆经不舒而蕴热(重) 三焦不畅而停湿( 三焦不畅而停湿(轻) 湿热蕴蒸而生痰浊
少阳热盛——往来寒热,热重寒轻 往来寒热, 少阳热盛 往来寒热 经气不利——胸膈胀闷 经气不利 胸膈胀闷 胆热犯胃, 胆热犯胃,挟痰上泛 口苦 吐酸柴胡汤《伤寒
1、伤寒少阳证 、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喜呕 心烦、 心烦、口苦 咽干、 咽干、目眩 脉弦
邪居少阳 胆热犯胃 枢机不利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 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和解剂ppt课件

和解剂ppt课件

效果和降低复发率。
临床应用拓展方向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代谢特征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和解剂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策略的探索
研究和解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联合用药效果,为临床提供更 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研究
关注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开展相关临床试 验和研究,为特殊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的和解剂治疗方案。
06
总结回顾与思考题
关键知识点总结
01
02
03
04
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 作用机制
常见和解剂药物及其药 理作用
和解剂在临床应用中的 注意事项
和解剂与其他药物的相 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01
02
03
04
对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掌握了常见和解剂药物的药理 作用及临床应用
1 2
了解和解剂的基本信息
包括成分、功效、适应症等,确保对其有全面的 了解。
检查药品包装
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过期请勿使 用。
3
询问过敏史
对患者进行过敏史询问,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正确使用方法指导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自行 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掌握用药时机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排 用药时间,确保药物发挥最大疗
黄芩
味苦性寒,入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 胎的功效。黄芩在治疗上焦湿热、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症状时发挥重要作用 ,其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
辅助成分及协同作用
半夏

和解剂

和解剂
为君药;为臣药源自 为佐药。 为使药。

大柴胡汤
《金匱要略》

【组成】

柴胡12g 黄芩9g 白芍9g 半夏9g 生姜9g 枳实9g 大黄6g 大枣4枚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 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不解,舌苔黄,脉弦数。
1、小柴胡汤、逍遥散、半夏泻心汤的组 成、功效主治及方解?

【按语】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

半 夏9g 黄芩9g 黄连9g 干姜3g 人参9g 炙甘草3g 大枣4g 寒热并调,散结除痞。

【功用】


【主治】 寒热互结之痞证

寒热互结,胃肠不和。心下痞满,呕恶,不 思饮食,肠鸣便溏。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方解】



半夏,辛开散结,降逆止呕,为君药; 干姜,辛温祛寒,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清 中焦之热,为臣药; 人参、大枣补益中气,为佐药; 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为使药。

*图解 往来寒热--邪未离表 (半表) 胸胁苦满 目 眩 不欲饮食 热扰胆腑 心烦喜呕 (半里) 口苦咽干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人参 甘草 大枣 透邪清热 和胃降逆 益气和中 和解少阳 扶正祛邪
正邪 相争 热壅 少阳

【加减运用】


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党参,加瓜蒌除 烦热; 口喝者,去半夏,加天花粉清热生津; 邪在少阳,里有实热,大便不通者,去人参、 甘草,加枳实、大黄、芍药(大柴胡汤)以 和解泄热通腑。 用于治疗疟疾、胸膜炎等。

【按语】

中药及方剂第三章和解剂

中药及方剂第三章和解剂
防止柴胡的耗伤阴血之弊。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
以补肝之体,体用并治,为调肝的常用组 合。
四逆散
* 佐:枳实 — 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 合柴胡一升一降,舒畅调达肝脾气机;
合白芍则调畅气血而止腹痛。 * 使:炙甘草 — 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
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 — 调和诸药。
小柴胡汤 (Minor Decoction
of Bupleurum)
(《伤寒论》)
• 1.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治法、组方原理 及用法.
• 2.小柴胡汤配伍生姜、半夏的意义
【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柴胡半斤 半夏
洗,半升
黄芩三两
人参 三两
生姜 大枣 甘草 切,三两
擘,十二枚
炙,三两
用法
*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温服 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去渣再煎,可使药性更 为醇和,汤量更少,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附方 • 1.柴胡疏肝散
• 组成:四逆散去枳实,加枳壳、陈皮、香 附、川芎
•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
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 〖典型病案〗 龚某某,女,83岁。
• 主诉:发热5天,加重1天。
• 病史:5天前开始发热,头昏痛,口干苦, 渴欲冷饮,大便3天未行,小便色红而 短。 昨夜起昏眩不能起,四肢冰冷。查体温 38.3℃,苔白厚,脉弦有力。
•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 少阳病 •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 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

4和解剂(医学生) [兼容模式](1)

4和解剂(医学生) [兼容模式](1)

第3章和解剂学习要求1.熟悉和解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2.掌握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

定义:凡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热互结者,统称和解剂。

分类: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和解剂毕竟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以防其伤正,且因兼顾正气,故纯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

邓中甲版:“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第1节和解少阳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适用证: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组方思路):多以柴胡与黄芩配伍组方代表方: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二次,分二次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人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柴胡——疏散少阳之邪黄芩——清泄少阳之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胃健脾甘草——帮助扶正,调和诸药[方解]一散一清和解少阳君臣佐使解经邪(解表药)清腑热(清热药)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青蒿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钱半赤茯苓三钱黃芩钱半至三钱生枳壳钱半陈广皮钱半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用法】水煎服【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舌红苔腻,间现杂色,脉数滑弦。

古人因见茯苓长于老松树根上,便以为它是松树精华所生之神奇之物,称之为茯灵(茯苓)、茯神。

晋葛洪《神仙传》:“老松精气化为茯苓”。

和解剂的名词解释

和解剂的名词解释

和解剂的名词解释和解剂,又称为调解剂,是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中解决争议和纠纷的一种工具或方法。

在法律、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中,和解剂被定义为一种介入者或专业人士,旨在促进双方冲突双方之间交流、沟通和妥协,以达成和解和协议。

和解剂的作用是通过运用各种调解技巧和沟通方法,协助各方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并帮助双方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对于诉讼或仲裁等更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和解剂注重于双方的自主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并试图在双方权益和需要之间达成平衡。

和解剂的目标是通过积极的、互动的方式解决矛盾,并促进和谐的关系和持久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和解剂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争议,包括家庭纠纷、工作场所冲突、商业合作矛盾以及民事纠纷等。

它可以被称为一种相对温和的解决方法,因为它强调双方的对话和合作,而非对抗和争论。

和解剂会秉持中立的立场,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一个公正、安全且放心的环境,使各方充分发表观点并促进相互理解。

和解剂通常具备专业的认证和培训,掌握相关法律、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等知识。

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沟通能力,以便有效地引导双方寻求共同解决方案。

他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倾听和汇总信息等技巧来推动各方达成一致。

和解剂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双方将与和解剂安排会面,并在此过程中,和解剂将解释此次会议的目的和相关规则。

接下来,各方会被鼓励表达他们对争议的看法、利益和需求。

在这一阶段,和解剂会帮助各方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并根据他们的利益和需求寻找共同点。

在双方对话和探索可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和解剂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双方将努力达成一份最终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解决争议。

和解剂的效果通常会因个人情况和争端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它可以帮助双方减少争议的成本和时间,避免长期的法律程序,并为他们提供一种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此外,和解剂还可以促进和修复损害的人际关系并重建信任。

4和解剂

4和解剂

脉弦数
半夏泻心汤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苦寒) 方解 黄芩 (苦寒) 黄连 (辛苦温) 半夏 (辛热) 干姜 人参 大枣 甘草
和 解 剂
寒凉清热 温散寒邪 和胃降逆 辛开苦降 散结除痞
益气补中
半夏泻心汤
平调寒热,消痞散结

君:半夏:辛散,止呕 臣:干姜:温中 黄芩 、黄连:泻热 佐:人参、大枣:益气扶正 使:甘草:调和
四 逆 散
《伤寒论》
Ⅰ类
调和肝脾
主治证及用药分析 肝气郁滞 调肝药
和 解 剂
肝脾不和
(肝脾气郁)
脾气郁滞 理脾药
四逆散
主治
阳气内郁
鉴别“热厥、寒厥、阳郁厥逆”
★四逆(自觉症,不过腕踝)
外邪传 经入里
郁遏气机 (肝郁)
肝木克土
胁肋胀痛,腹痛,下利 咳
气滞津停
悸 小便不利
病机:肝脾不和
基本配伍结构
枳实 缓急止痛
甘草
主治证及用药分析
和 解 剂
透邪解郁
柴胡、白芍
阳郁厥逆证
调畅气机 枳实
四逆散
运 用
和 解 剂
辨证要点
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 的基础方。 临床以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 为辨证要点。
四逆散
和 解 加减变化 剂 咳者 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
悸者 加桂枝以温心阳;
大柴胡汤
方解
君 臣 佐 使
柴胡 黄芩 大黄 枳实 生姜 半夏 芍药 大枣
和 解 剂 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
和胃降逆 益阴缓急止痛
大柴胡汤
运 用
和 解 剂
辨证要点

4和解剂

4和解剂

神疲食少 倦怠乏力
肝 脾 不 和 重 在 肝 郁
治 肝 组
柴胡 薄荷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草 煨姜
Rambling Powder
疏肝解郁 养血柔肝 益气健脾 调中和胃 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
理 脾 组
第三节 调和寒热
Formulae that Regulate and Harmonize the chills and fever
同 寒热互结,虚实互见,升降失常 ,脾胃不和之痞满呕利
第四节 表里双解
Formulae that Release Evils from Both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
Major Bupleurum Decoction
大柴胡汤
Miraculous Ledebouriella Powder
泻心汤类
Pinellia heart-Purging Decoction
误外 下邪 伤入 中里
寒热互结 心下痞硬 气不升降 但满不痛
半夏
开和 寒脾 热胃 黄连 苦 泻热燥湿 结胃 互不 黄芩 降 清肠止利 除降 痞逆 结和 人参 胃肠不和 干呕或吐 甘 益气补中 清浊相混 肠鸣下利 草枣 温
辛 祛寒散结 干姜 开 和胃止呕
小柴胡汤
Minor Bupleurum Decoction
伤入 寒于 邪少 气阳
正邪相争: 往来寒热 经气不舒: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 胃失和降 默默不欲 饮 食 口苦,咽 胆热上蒸 干,目眩
透邪解热 兼 疏达经气 少里 臣:黄芩 清泄邪热 阳气 半夏 和胃降逆 不不 佐 和足 参草 扶正御邪 使:姜枣 和中益胃 君:柴胡
半夏泻心汤类比较
方名 比较
半夏 泻心汤

4第四单元 和解剂

4第四单元 和解剂

·四逆散 ·
方解-续
佐:枳实 — 行气导滞而理脾。
* 柴、枳相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
使:炙甘草 —调和诸药。
* 芍、草相配:酸甘化阴,增强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
* 配伍要点:·柴胡 + 枳实;
·柴胡 + 白芍;
·白芍 + 甘草。
本源讲堂
·调和肝脾·
逍 遥 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甘草炙,半两 当归 茯苓 芍药 白术 柴胡各一两 (烧生姜一块 薄荷少许)
(泄利下重)
(胸胁、脘腹疼痛,胀闷,脉弦) ·四逆散 ·
本源讲堂
·四逆散 ·
【病机】肝脾不和(气机郁滞),阳气内郁。
【治法】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方解】 君:柴胡 — 疏肝理气,透邪解郁。 臣:白芍 — 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 养阴血以补肝之体,体用并治。
白芍
本源讲堂
枳实破、水渍、炙干 芍药各十分
【歌括】
四逆散主和肝脾,柴芍枳草热厥医。 (柴草制药)
本源讲堂
【主治】 1.阳气内郁之“四逆”证; 伤寒邪气内传,肝气郁结
气机枢转不利
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
四逆(手足不温,脉弦。)
2.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证。
横逆乘脾
肝气郁结
脾气壅滞 脾阳不达四肢
(木乘脾土)
四逆
肝脾气机郁滞
陈皮 —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竹 茹
·蒿芩清胆汤 ·
本源讲堂
·蒿芩清胆汤 ·
方解-续
佐: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 赤茯苓 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
使:甘草 —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 配伍要点: 本方清透胆热,利湿化痰,分消走泄。

方剂学丨和解剂

方剂学丨和解剂

方剂学丨和解剂
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和解剂主要适应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病证。

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入少阳而设,因少阳属胆,位于表里之间,既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当。

然而,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且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导致肝脾不和;若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又可导致肠胃不和。

因此,肝脾不和病证、肠胃不和病证也是和解剂的适应范围。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临床依据病证不同,应分别选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的治法与方剂。

(2)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所以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

然而,该法毕竞以祛邪为主,纯虚证不宜使用,纯实证者亦不可选用,以免贻误病情。

(3)凡外邪在表,未人少阳者;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4.和解剂

4.和解剂

肝气郁结
【病机】血虚脾弱,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解】 君:柴胡 — 疏肝理气而解郁。 臣:当归 — 养血补肝,调血行滞; 白芍 —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 柴、归、芍同用,疏肝气而调肝之用,养阴血 而补肝体,体用并治。
君:柴胡 — 疏肝理气,透邪解郁。 臣:白芍 — 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以补肝 之体,体用并治。
佐:枳实 — 行气导滞而理脾。 * 柴、枳相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 使:炙甘草 — 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阴肝, 缓急止痛之力。 —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 柴胡 + 枳实; *柴胡 + 芍; * 白芍 + 甘草。
佐:碧玉散 赤茯苓
(滑石、甘草、青黛) 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
枳壳 — 行气消痰,散结除痞; 陈皮 —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使:甘草 —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 本方清透胆热,利湿化痰,分消走泄。 · 组方:蒿、芩 + 温胆汤(枳壳、赤茯苓) + 碧玉散。 【运用】 1.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1.伤寒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热犯少阳,正邪相争:寒热往来,脉弦; 枢机不利:胸胁苦满; 犯胃扰心:心烦喜呕,默默不欲 胆热内犯 饮食;
炎上:口苦,咽干,目眩。
外感伤寒
化热传入少阳 (半表半里)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 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热与 血相互搏结,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又见少阳 寒热往来等证候者。 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湿热下注— 小便黄短; 胆热偏盛,痰湿内阻 —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





小柴胡汤《伤寒论》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组成: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用法:水煎服。
治法:和解少阳。

主治&病机:
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
邪犯少阳,邪正相争 正胜欲拒邪出于表则发热 邪胜欲入里并于阴则恶寒 —邪在少阳,经气不利 肝胆疏泄不利,胃失和降 邪 居 少 阳 半 表 半 里
虽性质平和,终以祛邪之为主,故纯虚者不宜用,以防伤正;
兼顾正气,纯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配伍特点:透表与清里同用,祛邪与扶正共施。 代表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1、柴胡 + 黄芩:
* 一透一清,外透半表之邪,内清半里之热,清透并举, 是和解少阳剂配伍的基本结构。


2、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加减化裁:


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子清热理气宽胸;
口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
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

方解: 君: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从外而出,并能 疏泄气机之郁滞。(重用) 臣: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佐: 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 (培补脾土)以防邪内传。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方剂学习题4和解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方剂学习题4和解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和解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研究生考试样题】A ABCD A B C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伤寒论》四逆散原方加减法的是(2011年)A.咳者,加杏仁B.悸者,加桂枝C.小便不利者,加茯苓D.泄利下重者,加薤白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伤寒论》四逆散原方加减法的是(2016 年)A.咳者,加苦杏仁B.悸者,加桂枝C.小便不利者,加茯苓D.泄利下重者,加薤白3.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2010 年)A.疏散风热B.疏肝散热C.疏肝解郁D.清利头目4.加味逍遥散的组成是逍遥散加(2009 年)A.丹皮、赤芍B.丹参、赤芍C.丹皮、栀子D.丹参、栀子5.下列方剂中原方柴胡用量最大的是(2010 年)A. 四逆散B.逍遥散C.小柴胡汤D.补中益气汤6.下列方剂中原方用法要求“去滓,再煎”的是(2012 年)A.桂枝汤B.小柴胡汤C. 白虎汤D.蒿芩清胆汤B B DA.牡蛎散B.小青龙汤C.黄土汤D.半夏泻心汤1.体现散收同用、祛邪护正配伍的方剂是(2012 年)2.体现寒热并行、辛开苦降配伍的方剂是(2012 年)A. 四逆散B.逍遥散C.痛泻要方D.复元活血汤3.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2007 年)4.功用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方剂是(2007 年)X A B C D1.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的病证是(2007 年)A.妇人热入血室B.黄疸C.疟疾D.伤寒少阳证2.下列选项中属于和解剂的有(2006 年)A.痛泻要方B.甘露消毒丹C.普济消毒饮D. 四逆散3.下列白术和芍药共用方剂是(2017 年)A.逍遥散B.痛泻要方C.归脾汤D.独活寄生汤【执业医师考试样题】A1A B D E1.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的是(2007 年,2009 年)A.柴胡B.黄芩C.干姜D.人参E.大枣2.体现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补兼施配伍特点的方剂是(2007 年,2008 年)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健脾丸E.枳实消痞丸【练习题】A1.半夏泻心汤组成中所含有的药物是A.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大枣B.黄芩栀子生姜甘草大枣C.黄芩黄连附子甘草大枣D.黄芩黄柏柴胡甘草大枣E.黄芩黄芪炮姜甘草大枣2.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功效的方剂是A.蒿芩清胆汤B.温胆汤C.龙胆泻肝汤D.三仁汤E. 以上都不是3.逍遥散的功效是A.疏肝行脾,解郁透热C.疏肝解郁,养血健脾E. 以上都不是4.半夏泻心汤的功效是A.和胃消痞,散结行水C.寒热平调,散结除痞B.疏肝行气,活血化瘀D.疏肝行气,清热燥湿B.益气和胃,消痞止呕D.调和寒热,行气止泄E. 以上都不是5.半夏泻心汤主治A.水热互结之痞B. 胃虚痰阻之痞C.热结心下之痞D.寒热互结之痞E. 以上都不是6.蒿芩清胆汤中具有芳香透热作用的药物是A.黄芩B.青蒿C.陈皮D.竹茹E.半夏7.四逆散的组成是A.柴胡赤芍枳实甘草C.柴胡干姜芍药甘草E. 以上都不是8.小柴胡汤的功用是A.透邪解郁B.疏肝理脾D.辟秽化浊 E.清胆利湿B.柴胡芍药枳壳甘草D.柴胡枳实炙甘草芍药C.和解少阳9.脾虚肝郁之痛泻当选方A.小柴胡汤B.痛泻要方C.逍遥散D.半夏泻心汤E. 四逆散10.患者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通,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治疗最佳选方是A.生姜泻心汤B.甘草泻心汤C.痛泻要方D.半夏泻心汤E.逍遥散BA.小柴胡汤B.痛泻要方C.逍遥散D.半夏泻心汤E. 四逆散1.患者,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佐:碧玉散 赤茯苓
(滑石,甘草,青黛) 滑石,甘草,青黛) 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 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
行气消痰,散结除痞; 枳壳 — 行气消痰,散结除痞; 陈皮 —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使:甘草 —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配伍要点: 本方清透胆热,利湿化痰,分消走泄. 本方清透胆热,利湿化痰,分消走泄. 组方:蒿,芩 + 温胆汤(枳壳,赤茯苓) 组方: 温胆汤(枳壳,赤茯苓) 碧玉散. + 碧玉散. 【运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 辨证要点: 1.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主治】 主治】
1.伤寒少阳病. 半表半里证) 1.伤寒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伤寒少阳病
热犯少阳,正邪相争:寒热往来,脉弦; 热犯少阳,正邪相争:寒热往来,脉弦; 枢机不利:胸胁苦满; 枢机不利:胸胁苦满; 犯胃扰心:心烦喜呕, 犯胃扰心:心烦喜呕,默默不欲 胆热内犯 饮食; 饮食; 炎上:口苦,咽干,目眩. 炎上:口苦,咽干,目眩.
小 柴 胡 汤
【组成】 组成】
柴胡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三两
(《伤寒论》) (《伤寒论》) 伤寒论
黄芩三两 生姜切,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用法】 用法】 *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
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方解】 清透少阳邪热, 君:青蒿 — 清透少阳邪热, — 芳香"辟秽宣络" 芳香"辟秽宣络" 清泄少阳邪热; 黄芩 — 清泄少阳邪热; — 清热燥湿. 清热燥湿. 芩相配,透邪泄热,引邪外出,和解少阳. * 蒿,芩相配,透邪泄热,引邪外出,和解少阳. 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 臣:竹茹 — 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第三章 和 解 剂
一,概念: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功能,调和寒热等作用,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脏腑功能,调和寒热等作用, 用以治疗少阳病, 用以治疗少阳病,脏腑功能失调及寒热错杂等病证的 一类方剂,统称为和解剂. 一类方剂,统称为和解剂.
二,分类与适应证: 分类与适应证:
1.和解少阳 用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1.和解少阳 — 用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 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 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 2.调和肝脾 用于肝脾不和之证. 2.调和肝脾 — 用于肝脾不和之证. — 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3.调和肠胃 用于肠胃不和,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3.调和肠胃 — 用于肠胃不和,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4,治疟剂 —— 用于治疗疟疾
【方解】 方解】 透少阳(半表)之邪; * 君:柴胡 — 透少阳(半表)之邪; — 疏畅少阳枢机. 疏畅少阳枢机. 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 臣:黄芩 — 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芩相配:透表泄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 * 柴,芩相配:透表泄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 半夏, 和胃降逆止呕; * 佐:半夏,生姜 — 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 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 人参,大枣 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 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 使(兼)炙甘草 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 调和诸药.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a.柴胡 * 配伍要点:a.柴胡 + 黄芩 b.配伍参 配伍参, b.配伍参,枣,草之义
【主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主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经气郁滞:两胁作痛,乳房胀痛, 经气郁滞: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月经 不调,脉弦; 不调,脉弦; 木郁乘脾 食少神疲,脉虚; 食少神疲,脉虚; 脾弱失运 肝郁脾虚,血虚血不上荣:头痛目眩, 肝郁脾虚,血虚血不上荣:头痛目眩, 月经不调,舌淡. 月经不调,舌淡.
健脾益气,并资营血生化, 佐:白术,茯苓 — 健脾益气,并资营血生化, 白术, 又实土以御木乘; 又实土以御木乘; 薄荷 — 疏达肝气,助柴胡以解肝郁. 疏达肝气,助柴胡以解肝郁. 温胃和中. 烧生姜 — 温胃和中. 配白芍以养阴缓急止痛; 使:炙甘草 — 配白芍以养阴缓急止痛; — 益气和中调药. 益气和中调药. 配伍要点:a.柴胡 + 当归; 配伍要点:a.柴胡 当归; b.配伍薄荷之作用特点 配伍薄荷之作用特点. b.配伍薄荷之作用特点.
蒿芩清胆汤
(《通俗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 淡竹茹三钱 赤茯苓三钱 陈广皮钱半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来自仙半夏钱半 生枳壳钱半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 滑石甘草,青黛)
【用法】水煎服.
【主治】 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证.(胆热偏盛,痰湿内阻.) 少阳湿热痰浊证.(胆热偏盛,痰湿内阻.) .(胆热偏盛 少阳热盛,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 少阳热盛,正邪相搏 —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 胸胁胀满,膈闷; 少阳气机郁滞 — 胸胁胀满,膈闷; 口苦,吐酸苦水; 胃失和降 口苦,吐酸苦水; 胆热犯胃 或呕黄涎而粘; 挟痰湿上逆 或呕黄涎而粘;
3.现代运用: 3.现代运用: 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 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胃十二指肠溃 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 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更年 期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 期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黄褐斑等病证 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 衍化方: 4. 衍化方: 本方+丹皮, (《内科摘要 内科摘要》) 本方+丹皮,山栀子 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 本方+ (《医略六书 医略六书》) 本方+熟地黄 黑逍遥散(《医略六书》)
君:柴胡 — 疏肝理气,透邪解郁. 疏肝理气,透邪解郁. 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臣:白芍 — 养阴柔肝,缓急止痛. 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以补肝 之体,体用并治. 之体,体用并治.
行气导滞而理脾. 佐:枳实 — 行气导滞而理脾. 相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 * 柴,枳相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 使:炙甘草 — 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阴肝, 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阴肝, 缓急止痛之力. 缓急止痛之力. — 调和诸药.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 柴胡 + 枳实; *柴胡 + 芍; 配伍要点: 枳实; 甘草. * 白芍 + 甘草.
外感伤寒 化热传入少阳 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 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 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热与 血相互搏结,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 血相互搏结,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又见少阳 寒热往来等证候者. 寒热往来等证候者. 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疟疾 【病机】热犯少阳,正邪相争,枢机不利. 病机】热犯少阳,正邪相争,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透表泄热,疏畅枢机) .(透表泄热 【治法】和解少阳.(透表泄热,疏畅枢机)
肝气郁结
【病机】血虚脾弱,肝气郁结. 病机】血虚脾弱,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解】 方解】 疏肝理气而解郁. 君:柴胡 — 疏肝理气而解郁. 养血补肝,调血行滞; 臣:当归 — 养血补肝,调血行滞;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白芍 —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同用,疏肝气而调肝之用, * 柴,归,芍同用,疏肝气而调肝之用,养阴血 而补肝体,体用并治. 而补肝体,体用并治.
逍 遥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组成】 柴胡各一两 茯苓 【用法】 用法】
当归 白术
芍药 甘草炙,半两
原方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 原方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 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 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时候. 时候.
手足不温,脉弦. 四逆(手足不温,脉弦.)
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证. 2. 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证.
横逆乘脾
肝气郁结
脾气壅滞
脾阳不达四肢 四逆 泄利下重) (泄利下重)
(木乘脾土) 木乘脾土)
肝脾气机郁滞
(胸胁,脘腹疼痛,胀闷,脉弦) 胸胁,脘腹疼痛,胀闷,脉弦)
【病机】肝脾不和(气机郁滞),阳气内郁. 病机】肝脾不和(气机郁滞),阳气内郁. ),阳气内郁 【治法】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治法】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方解】 方解】
【运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1.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脉弦.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脉弦. 2.临证加减: 2.临证加减: 临证加减 表证未解者, 桂枝; 表证未解者,去人参 + 桂枝;
香附,苏梗,枳壳; 兼气滞者 + 香附,苏梗,枳壳; 热入血室证 归尾,桃仁,元胡; 兼血瘀者 + 归尾,桃仁,元胡; 生地,丹皮. 兼热伤阴血者 + 生地,丹皮. 黄疸者 + 茵陈,山栀子. 茵陈,山栀子. 3.现代运用: 现代运用: 现代运用 感冒,疟疾,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感染, 感冒,疟疾,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感染, 胸膜炎,乳腺炎, 胸膜炎,乳腺炎,睾丸炎以及产后发热等见少阳 证者. 证者.
2.临证加减: 2.临证加减: 临证加减 左金丸,代赭石; 若呕甚者 + 左金丸,代赭石; 白豆蔻,草果,藿香; 湿重者 + 白豆蔻,草果,藿香; 痰湿上蒙清窍而眩晕者+ 石菖蒲,蔓荆子. 痰湿上蒙清窍而眩晕者+ 石菖蒲,蔓荆子. 3.现代运用: 3.现代运用: 现代运用 急性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急性胃炎, 急性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急性胃炎, 慢性胰 腺炎属胆经湿热者. 腺炎属胆经湿热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