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专题的研究史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摘要:本文以特定时期著名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在一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并试图找出语法研究方法演变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语法研究、方法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全面建立。

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

《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

他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

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

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此外,还有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美国赵元任的《国语入门》(1948)(《北京口语语法》)等重要作品问世。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这个时期可以称作语法学的发展时期。

毛泽东对有关人士指示:“在报上写文章及为学校写文法教科书”,要在全社会普及“文法教育”。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从此开始普及语法知识,重要的著作有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吕叔湘的《语法学习》(1951)和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等。

一些学者进行科学的语法研究,对当时及以后的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的《汉语史稿》和陆志韦的《汉语构词法》等。

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

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

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汉语的演变史以及它的语法和词汇系统是十分复杂的,由于其中涉及多种语言学和文化学的学科,因此受人们的广泛关注。

汉语的历史演化及其语法和词汇的发展,成为汉语教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汉语语法和词汇史学发展迅速,学者们不仅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而且研究语法和词汇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认识到它们对汉语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汉语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200年,此后,汉语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

在这个过程中,汉语的语法和词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学者们将汉语语法与词汇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更完整的系统,即汉语语法词汇史。

关于汉语语法词汇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汉语语法和词汇的演变史。

首先,研究古汉语的语法,比如汉语的音韵体系、句法结构和词汇等;其次,研究古汉语的词汇,即如何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中产生;最后,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汉语语法和词汇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在汉语语法词汇史的研究中,学者们从过去的汉语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的语言资料,以分析汉语的变化、演变和发展的趋势。

同时,学者们还将汉语发展的历史与汉语与他语言的关系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的发展史。

汉语语法词汇史的研究对汉语教学、研究和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汉语的演变脉络,掌握汉语语言形态和词汇变化的过程,以更好地运用汉语;其次,汉语语法词汇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取灵感来拓展汉语词汇;第三,汉语语法词汇史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得有关汉字书写的知识,以及汉字文化的传承;最后,汉语语法词汇史的研究也可以解释汉语的演化与发展,有助于研究汉语文化的历史根源。

汉语语法词汇史的研究,从它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是一种多学科的研究,是汉语教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该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丰富汉语知识,弘扬汉语文化。

第十一章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第十一章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第十一章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1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汉语语法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说文解字》中,许多字的解释都涉及到语法规则和用法。

然而,真正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世纪初。

20世纪初,随着国家的兴起和教育的推动,人们对汉语语法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

教育家和学者们开始编写汉语语法教材,并对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黄侃的《现代汉语语法》,被广泛使用。

这一时期的语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法规则的描述和解释上。

1960年代以后,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和语言理论的引入,汉语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研究者们开始从更宏观和抽象的角度来思考汉语的语法结构和演变规律。

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如代词化理论、话语分析理论等。

这些观点不仅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也为其他语言的语法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目前,汉语语法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从宏观角度上看,汉语语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句法研究句法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主要研究汉语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句子成分的分类、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句子结构的转换规则等。

句法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句法规则,对于教育教学和语言处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词法研究词法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它主要研究词汇的构成和词汇的用法。

词法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词汇的特点和用法,对于词汇教学和词汇处理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2.3语义研究语义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语言单位的意义和语义关系。

语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的意义体系和语义规则,对于理解和运用汉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4变异研究变异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兴方向。

它主要研究汉语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变异规律和变异因素。

变异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的变异特点和变异规律,对于推动汉语教学和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划分及术语演变问题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划分及术语演变问题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划分及术语演变问题一、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回顾(一)30年代以前的词类研究:1898年,《马氏文通》的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诞生。

受国内与国外语言学的双重影响,他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这可以看出,该书以词汇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标准。

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中,将词类分为9类,那时还未出现“词”这种说法,而是叫做“字”,故词类均称为“X”字,分别为实字和虚字。

这个体系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后来的一系列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格局之上,只有些许变动,数词和语气词分别从静字和助字中独立出来,增加了拟声词和量词。

黎锦熙先生的著作《新著国语文法》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本书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现代汉语语法,在汉语语法史上影响甚大。

黎锦熙先生提出“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1](P19)他开始引入句子成分这一标准,他认为要按照词在句子中充当的语法成分来分辨词类,词类不能离开句子。

书中将词类划分为9类,和《马氏文通》里的分类大体一致,只是名称略有变动,有了“词”的叫法。

(二)30——40 年代的词类研究:20世纪30——40 年代的词类研究,主要受到马建忠先生的《马氏文通》和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的影响,主张以词汇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标准。

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产生于这一时期,书中认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在于意义的虚实。

吕叔湘先生按照意义和作用把词归为7类,他认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意义比较实在,归为实义词一类;并指出凡是意义不及名词、动词、形容词那样实在的,一概称为辅助词,属于这一类的有限制词(副词)、指称词(代词)、关系词、语气词;为了便利起见,还添列了一些名称,如方所词、时间词以及日期等等。

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既有规律的描述,又有理论的阐述,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汉语语法新体系。

关于词类划分标准,王力先生从意义出发,但虚词的划分考虑到了语法的意义。

他认为“汉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摘要:近十年来,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就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做了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研究、构式语法研究和韵律语法研究。

关键词: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热点1989年《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建立。

自此之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处于中国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具前沿性、成果最丰富,同时也是争议最突出的领域。

改革开放以后,汉语语法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尤其在近十年的语法研究中出现了新的特点:多元化。

新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层出不穷,共同推进着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

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取得的成果,讨论了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语法研究理论。

一、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学语言类型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形态类型学,主要是给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

当代语言学中,语言类型学已不仅仅是指给语言进行分类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以跨语言比较和归纳推理为基础的研究范式之上,可以理解为“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

其根本理念就是刘丹青所说的:“致力于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来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

当代语言类型学家认为单靠对一种语言的深入开掘无法洞悉人类语言的共性和本质,任何对某种具体语言的特点或规律的总结必须得到跨语言的验证,否则就不宜认为个别语言的某某特点或某某规律就是该语言独具的所谓“特点”。

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类型学的建立,应该从格林伯格及其1963年发表的语言类型学经典论文《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算起。

国内最早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始于1984年陆丙甫与陆致极合作翻译的格林伯格上述的那篇经典论文,其后,1989年沈家煊翻译介绍了美国著名语言学家Oomrie的《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1)马建忠《马氏文通》 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人。 《马氏文通 》189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黎锦熙与《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 潭人。1920年起任北京高师国语文法课 教员,曾先后担任过北京女子师大,北 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1945年起 任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并兼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从事语 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近七十年,在语音、 音韵、语法、修辞,汉语史、辞典编纂、 文字改革与推广普通话等方面,都有很 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
一、中国语法学史简介
(一)中国语法学的历史分期 1、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1936) 2、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1949) 3、汉语语法学的描写时期(1949-1976) 4、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6-今)
(一)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
汉语语法学草创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代汉语语法研 究阶段;二是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 代汉语语法研究阶段。
1925年到清华大学教中国音韵学和音乐, 1924-1938 年任中央研究院语言学部主任 和语言调查指导,1941年再次到哈佛大 学教书,1945年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1947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和语 言学教授,1960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 后为美籍华人。
赵元任不仅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而且是 著名的翻译家,音乐家和教育家。在语 法研究方面,1968年出版《汉语口语语 法》(吕叔湘译,国内1979年出版),在国 内外影响极大,另外还有《语言问题》 (1959年)等。
吕叔湘与《中国文法要略》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生于1904年,1926年毕 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县立 中学、苏州中学,安徽省第五中学等任教, 1936年赴英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 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就学。1938年回国,先后 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和大学中国 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 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开明书店编辑。 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952 年起任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兼 《中国语文》杂志编委,主编。

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语法学简史(一)1949年之前的50年1.前30年语法体系的创建(1)1898年,中国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马建忠著《马氏文通》出版。

该书以古代汉语为研究对象。

“仿葛郎玛所作。

”(马建忠《马氏文通》后序)该书模仿拉丁语法建立了汉语第一个语法体系(词本位)。

(2)1924年,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文法》出版。

该书继承了《马氏文通》的一些观点,借鉴了J·C·Nasfield的《英语语法,主要从意义出发、以句子为中心来分析语法,分析词性时主张按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来确定属于哪一类,即“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创立了“句本位”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是我国解放前影响最大的语法体系。

2.中国文法革新运动(1)海派:以方光焘和陈望道为代表,发起中国文法革新的讨论。

批评了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错误,主张建立汉语语法的新体系。

(2)京派:出版了三部努力摆脱西洋语法的羁绊,着力探讨汉语特有语法规律的著作。

①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上卷《词句论》(1942),提出了句子和词组之间的转换关系。

下卷《表达论》(1944)以语义为纲描写句法,对汉语句法进行了全面的语义分析。

②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1944)《中国语法理论》(1944)首先提出使成式、递系式、处置式、被动式、紧缩式等句式。

③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汉语词可分为虚词和实词两类,虚词可进一步细分,而实词不能再分。

(二)1949年之后的60年1.前30年(1)前20年语法著作以普及为主,以汉语规范化和文字改革为研究目的。

①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1951)把语法分析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是一部规范性语法书。

②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1951)和《汉语的构词法》(1957)是为解决拼音文字的连写问题而作的。

③丁声树、吕叔湘、李荣《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引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按词的分布特征给词分类,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对语法研究有很大影响,引起了词类、主宾语等问题的大讨论。

汉语语法学史

汉语语法学史

第三节 对句法的初步探讨
一、倒装 二、省略 三、对文
第四节 术语演变
一、实字、虚字 二、动字、静字 三、句法、字法、文法、语法
第五节 汉语语法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语言内部原因 汉语本身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使汉语的语法
特点难于被发现。 二、社会原因 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压制束缚了语法学的发展。 三、学术传统 传统语文学狭隘的实用目的限制妨碍了汉语语法学
第二节 《马氏文通》后的一批文言 语法著作
一、章士钊《中等国文典》(1907) 二、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 三、杨树达《高等国文法》(1930) 四、其他
刘复《中国文法通论》(1920) 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22)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兴起
一、序曲 胡适《国语文法概论》(1921) 二、现代汉语语法奠基之作《新著国语文法》
分析的第一步》
第二节 海外的汉语语法研究
一、苏联的汉语语法研究 二、美国的汉语语法研究 三、日本的汉语语法研究 四、其它国家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节 汉语语法学的本体研究
一、汉语语法学评论的开展 二、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 三、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第四节 汉语语法边缘学科的研 究
一、语法和修辞的结合研究 二、语法和逻辑的结合研究 三、语法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研究
第八讲
台湾和海外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台湾的汉语语法研究
一、《中国文法讲话》 二、《中国古代语法》 三、《国语变形语法研究》 四、《主题在国语中的功能研究:迈向语段
(1924) (一)《新著国语文法》的作者 黎锦熙 (二)《新著国语文法》的内容、语法体系 (三)对《新著国语文法》的评价
第四节 古今语法比较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三)文法革新的新成果——王力、吕叔湘、高名 凯三大家的语法著作
1938年开始,在上海,方光焘、陈望道、 王力、张世禄、傅东华等诸同仁,开展了首次 文法革新讨论,后来收入陈望道编的《中国文 法革新论丛》(1943)。 主要收获:在语法界开始打破原来的照套 西方语法框架以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传统习惯, 换成运用西方语言理论,独立地研究汉语语法 特点的新路子,从而为建立具有汉语特点的语 法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丁声树、李荣等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1961年),材料丰富,举例精当,分析入微,颇具 创见。 特点: 1.句子分析采用二分法(并列可多分),它是我 国国内第一部采用二分法分析句子结构的语法专著, 是国内出版社的“际 运用,善于利用外国语法理论与汉语实际相结合,即 “洋为中用”,这是该书的三大特点。 例如,关于“主· 宾”的语序特征;坚持动词 谓· 后的体词为宾语,包括“去两次”、“来三天”—— 这些量词结构是“准宾语”而非“补语”、首创量词 的类别和有关构词法的分析等。
四、2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语法学
(一)结构主义语法学的引进
方光焘在1930年代,率先引进了索绪 尔的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赵元任则是用结构语言学全面描写汉语 语法的第一人。他用英语所写的《国语入 门》,其中语法部分由李荣编译成中文出版, 名为《北京口语语法》,应是运用结构分析 法的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1968年,吕叔湘 又编译出版了他另一同名的专著《北京口语 语法》。
(二)教学语法硕果累累 王力1981年给“教学语法”正名。 1.语法普及读物大量出版 代表作有: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张志公《汉语语法讲话》 曹伯韩《语法初步》 2.中学教学语法的产生与发展 (1)《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诞生; (2)《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的实施。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汉语语法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其历史和演变是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近代汉语语法史进行综述。

1.句法
汉语句法指的是汉语句子的各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则。

早期的汉语句子缺乏明确的主、谓、宾等成分,较为自由。

但随着句子结构的日益明晰,主谓宾结构成为常规。

又如,中文中修饰语的排列方式、并列语法的运用等,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2.词性
近代汉语在词性方面也有不少的变化。

从古代到现代,由单音节向多音节,由不确定词性到确定词性,词性分类也不断完善。

例如,近代汉语阶层语言中出现了许多外来词,如保龄球、电视机等,而一些汉字的用法和词性也发生了改变。

3.语音
随着近代汉语语法的变革,汉语语音也日趋规范。

例如“南北音”、“普通话标准音”等不同的汉语语音,都有明显的规范化趋势。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一些外来语的发音也逐渐规范起来。

4.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对于汉语语法的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的汉语缺乏明确的标点符号,读写难度较大。

但随着标点符号的日益规范化,汉语的表达也越加准确。

总体来看,近代汉语语法的变化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密不可分的。

在今天的汉语教育中,深入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的演变,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第十三章比较句《马氏文通》将古代汉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差比、极比三种。

一、差比句差比句词序的历史转变太田辰夫的观点:古代汉语的差比句用“A—形容词—介词—B”式,A、B代表两个比较项,可用于古代汉语差比句式的介词有“于、过、如、似”。

——《中国语历史文法》“于”最常常利用,从古代一直用到唐朝。

“过”见于唐朝。

“如”本来用于平比句,从唐朝起转为表示差比。

“似”在唐朝产生,用得比“如”多。

现代汉语差比句用“A—介词—B—形容词”式,介词用“比”,由动词发展而来,唐朝“比”处于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进程中,有些句子还有“比较、比拟”的意思,如:若比李三犹自胜。

(白居易诗)但有的例子已经可以看做差比句,如:色比琼浆犹嫩。

(郎士元诗)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比句的不同:1、词序不同:古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中间,现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后。

2、古代汉语差比句不能用副词或补语说明不同程度,可是唐朝以后情况有所改变。

如:目睹的泪点儿更多如他那秋夜雨。

(潇湘雨,3折)总的来讲,古代汉语差比句中一般只用一个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不能说明不同的程度。

现代汉语差比句则以用副词,后助形容词,补语等更细致地表示差比为特征。

如:我这枝笔比刀子还快哩。

(救孝子,2折)——现代汉语差比句贝罗贝的观点:将现代汉语比较句结构归纳为:X+比较词(comparative)+Y(+adverb)+比较结果(dimension)”。

X和Y是两个比较项。

贝罗贝把比较分为三级:比较级(superiority)、等同级(equal)、相差级(inferior)。

比较级大致与差比相当,现代汉语中比较词用“比”。

等同级大致与平比相当,现代汉语用“跟……一样……”或“有……那么……”表示。

贝罗贝与太田辰夫对差比句的不同观点是:“似、若、如”并非产生于唐朝。

贝罗贝明确指出汉语差比句式发生较大转变是在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古代汉语差比式“X+形容词+於/过+Y”的利用少了,而以前用于表示平比的“X+形容词+如/似+Y”式则用来表示差比。

第一章汉语语法研究发展简史

第一章汉语语法研究发展简史

四 词义 词所承载的所有内容(信息)。 1、特点 (1)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社会性
2、词义的演变 (1)扩大 河;同志;果实 (2)缩小 虫;国家; (3)转移 兵;走;闻;爱人;
3、词义的类型 (1)概念义 又称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内容,是 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意义,也是词典解释中 最重视的意义。
基本义不等于词的本义(词源) 注:“兵”的意义
转义 (1)引申义 由基本义或本义推演发展出来的意义。 深: 基本义:指从上到下的垂直距离大。 引申义: 从到里的水平距离大; 深奥; 感情厚,交情密切; 浓; 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很、十分;
比喻义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并逐渐 固定下来的意义。 如: 帽子:原指戴在头上防雨、遮太阳或装饰品的
3 多义词 具有几个互相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 “好”: 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 友爱、和睦; 痊愈; 使人舒服、惬意; 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 赞许、同意; 多或久; 程度深;……
词语的多义性是词义发展变化的结果。
多义词的基本义和转义
基本义:一个词在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 最常见、最基本的意义。 (常用义 中心义)
二 借鉴与意识到汉语特点
1952 丁声树《汉语语法修辞讲话》 1956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982 朱德熙 《语法讲话》 1985 《语法答问》 大量现代汉语教材出现
汉语语法的特点
非形态性语言; 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基本一致;
50年代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
第四节 语法研究趋势
3、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词根重叠而构成的合成词。 妈妈 爸爸 哥哥 妹妹 星星 注意: 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分 妈妈 姥姥 星星 猩猩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语法化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语法化研究

“使”的语法化
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 B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 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孟 子》) C 使武安侯在者,族矣!(《史记》)
since
Be going to
单向性原则
Text Text Text
语法化在单向的道路上是永不休止的,一个实 词一旦开始“语法化”,那么它就踏上了语义 虚化、句法泛化、语用淡化、语音弱化的不归 路。由不足“语法化”(保留部分实义的半虚 化)、到充分“语法化”,到过度“语法化”。
“她在厨房” 。 “她在做饭” 。 “她喜欢做饭,不在吃 而在消遣”。(方位说) “人心向背”“门脸 儿”“报头”“山脚”、 “圆心” (“人类中心说”)
语义演变机制
Text Text Text
隐喻是根据语境中没有出现的另一个事物而去 说明更复杂的一个事物。转喻则是通过在语境 中出现的一个事物(即便这个事物是隐性的)来说 明一个意义。
如“be going to”的将来时意义是转喻而来的。 再如,汉语中的“吃食堂”、“吃火锅”等是 将“食堂”、“火锅”这种容器转喻内容物— ——“食物”的一种转喻方式。(“阳”“披坚 执锐”)
语法化的规律
渐变原则
Text Text Text
语法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渐变, 没有突变,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原则 意味着一个词由A义转变为B义,一般总是可 以找出一个中间阶段既有A义又有B义,整个 虚化过程一环接一环,相邻的两环是具有相 交关系的两个集合,其交集部分即重合部分 体现了虚化过程的连续性。
如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介词.有些是较地道的介词(如 “从”、“被”),有些带有很强的动词性以口 “到”),有些则介于两者之间(如“给”)

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语法学简史
主张结构的问主张意义的:怎样知道施受关系的? 主张意义的问主张结构的:任何语法形式都是表示意 义的,所以起决定作用的是意义。意义和结构标准不 一致时,怎么办?
我认识这个人。 这个人我认识。 (黎:宾居句首) 他一口水也不喝。(黎:宾语提到动词前) 前面来了一个人。(黎:倒装主语)
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是难题。
马氏文通往往其实作为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平和规模已经大大出人意表平和规模已经大大出人意表只要看文通问世二十余无论就内容的充实程度论还通多有逊色对比之下就文通全面论述了古汉语系统建立了汉语语法体系言学史上的座丰碑?马氏文通后又有章杨树达等语法学家的著作杨树达等语法学家的著作氏的著作此处不再详述章士钊刘付陈承泽作但多数影响力不如马作但多数影响力不如马述
B.主语的定义(施事、话题或陈述对象) 王力《主语的定义及其在汉语中的运用》: “主语问题的关键在主语的定义上。关于主 语宾语问题的讨论,我想建议先解决主语的 问题,主语解决了,宾语也跟着解决了。”
说文四大家:
1. 2. 3. 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 《说文句读》
一、汉语语法学的萌芽(酝酿)时期
1.3 音韵学方面
南朝 沈约《四声谱》将中国的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对中国的声韵学
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隋 陆法言《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开创
句读之学
凡经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二、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 (1898—1936)
2.1 马建忠《马氏文通》
二哥马建勋早年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四哥马 相伯是震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创办人。马建忠与四哥就 读中西学并重的天主教耶稣会徐汇公学,学习法文和拉 丁文等课程,同时准备科举。受1854年至1860年第二次 鸦片战争的影响,他“决然舍其所学,而学所谓洋务 者”,进入耶稣会初学院做修士,继续学习拉丁文、法 文、英文和希腊文等。经过十余年的刻苦努力,成了一 位“善古文辞,尤精欧文,英、法现行文字以至希腊、 拉丁古文,无不兼通”的学贯中西的新式人才。马建忠 作为当时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之一也在探索科学救国的 道路,他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 体——汉语太难,难的原因是“隐寓”在汉语中的“规 矩”(语法规则)没有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国人“积 四千余载之智慧材力,无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载道所以明 理之文”。这样,要想与“达道明理之西人相角逐焉, 其贤愚优劣有不待言矣”。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述论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述论

论 注释之 中 , 只有一 部分解 释 词 ( 就是 虚字 ) , 的 曾经 辑集 成书 , 经 传 释词 》 等 。从 中国文法 和西洋 文 如《 等
法 学术 接触 之后 到最 近 十年 前 ( 13 即 9 4年 以前 ) 为第 二 时期 , 在这 个 时期 中虽 然 也 有过 自立 的研 究 的 主
(h ooh &Sca S i cs P isp y o i c ne l l e )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述论
林 玉 山
( 建人 民 出版 社 , 建 福州 3 0 0 ) 福 福 5 0 1
[ 摘 要 ]关 于汉 语 语 法 学 史 的 分期 及 各 时期 的 特 点 、 汉语 语 法 学 产 生缓 慢 的 原 因、 汉语 语 法 学 的 发展 及 其 原
汉语 语法学史 , 早就 引起人 们 的重视 。 9 0年 , 很 13 杨树 达发表 了《 国古代 之 文法学 》 刊 于《 我 ( 积微居 小
学 述林》 , )论述 了《 氏文 通 》 马 以前 汉语 语 法研究 的情 况 , 为 中国语 法研 究处 于 酝酿 阶段 , 以说 是汉语 认 可
漳 州 师 范学 院 学 报 ( 学 社 套科 学版 ) 哲
21 0 1年第 4期
( 总第 8 期) 3
J OURNAL OF Z HANGZHOU NORM AL UNI VER I S TY
N .. 1 o42 O 1 G n rl .3 e ea 8 No
国文法革 新派极 衰 、 修正 派 全盛 的时期 , 这时 期的最后 界 限是 13 。 94年 以后 , 势就有 了相 当的变 94年 13 形 化。 许多革新 的活 动都渐 渐抬 起头 来 。 有 了对 于修 正派 的消极反抗 . 先 随后 又有 了许 多对 于革新 的积极 的

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语法学简史
(二)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作——《新著国语文法》
《新著国语文法》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对现代汉语进行 系统而完整研究的第一部语法力作,作者黎锦熙,出版于 1924 年。它主要是依照纳斯菲尔德(J.C.Nesfield)r 的 《英语语法》。与《马氏文通》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 1、区分了“词”和“字”的概念。 ? 2、建立了“句本位”理论的语法体系框
总结起来,结构主义语法对汉语语法研 究的影响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 划分词类标准的变化。 由传统语法的意义标准,转为结构分布(即功能)标准。
② 句法分析上引进了层次分析法。 ③ 增加了“语素”这级语法单位。 ④ 重视语序分析。
如主语宾语的确定,传统语法以意义为标准,而在结构 主义语法影响下,以语序为主要依据。
(1)人脑好像一部电脑,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当输入 一定的语言材料,它就会自动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 统,然后用这套规则系统产生出无数新的合法的句子来。
(2)语言学家要研究的就是这种语言能力,语法就是 要对这种语言生成的能力进行描写。这种描写不仅是静 态的,而且是动态的,即要探索语言是如何产生的。
(3)把语言结构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 部分,并且找出从深层结构如何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 以及制约转换的条件。
⑤ 对某些语法现象认识的改变。 如:“今天晴天。”这个句子在传统语法中认为是省略了
“是”这个动词,因为主观规定名词不能作谓语。结构主义语 法认为这就是一个名词谓语句,名词可以做谓语。
80年代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吸收了较 多结构主义语法的观点。
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汉语语法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回避意义、排斥意义的做法,又难免 使其研究陷入纯形式化和缺乏实用价值的境地。

一、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回顾

一、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回顾

一、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回顾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吕叔湘汉语语法的研究开始较晚,只有百年的历史,《马氏文通》描写了泛时的古代汉语(文言)语法,后来又开展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一直没有注意到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中间这一段汉语,这与学术界一直对白话文献的忽视有关,同时也说明学术界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发展的语言观。

直到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近代汉语语法的文章,50年代结成《汉语语法论文集》发表,80年代,作了修订、调整,并再版。

这个集子中,有4篇讨论近代汉语代词的问题,“您、俺、咱、喒”和复数词缀“们”,第三身代词的来源及演变,以“见”“相”的指代作用,“见、相”的指代作用主要涉及中古汉语。

1篇讨论了“在、著”作语气助词的用法及其演变。

1篇讨论结构助词“的”的演变历史。

还有1篇讨论了动词带补语,主要是带结构助词“得”和“不”的补语与宾语的词序,文章列出文献中所见的所有格式,讨论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出现先后以及演变趋势。

吕的研究十分注意文献调查和方言相印证,他的研究和结论在今天极有价值。

但吕的研究最重要的价值是在首先注意到了白话文献中所反映的语法,注意到了汉语语法的演变。

这本书被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称为“开辟了前人未曾研究过的领域,宣告了近代汉语研究的黎明”。

王力《汉语史稿》1957年最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多次再版。

是大陆第一部全面系统描写汉语演变历史的专书。

语法方面主要讨论了代词的发展、时态助词的发展、系词的产生、使成式、处置式、被动式、递系式、语气词的发展,这部首次系统地讨论汉语语法的演变,在学术界有极大的影响,成为后来研究的起点。

但很早、讨论简单、有值得商讨的地方。

太田辰夫1958年出版《中国语历史文法》,国内到1987年才有译本,最近重译了。

自述受吕督湘的启发。

这是一本非常详近的近代汉语语法。

朱德熙在中译本中指出在汉语的语法研究集中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头,国内国外皆如此,吕40年代开始创了近代汉语研究后,太田辰夫是仅有的接下去做的一人。

现代汉语语法简史

现代汉语语法简史

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史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

(潘文国)认知与表述(不强调系统与交际)是人类特有的功能;方式(不强调工具)体现了语言的主体性而非客体性;过程体现了动态语言学的思想。

二、语法的定义: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进一步说,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三、汉语语法的特点:(1)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主要体现为:第一、词类无形态标志;第二、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子无形态变化(研究:我们研究/研究语法/研究清楚/打算研究/研究课题/语法研究/研究很重要)(2)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可以省略(试回答英语和汉语问句:Do you eat an/one apple every day?/你每天吃一个苹果?)。

(3)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

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4)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汉语里,词和词组之间是组成关系,词组和句子之间是实现关系(词组加上句调就成为句子)。

(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志。

(吃苹果/吃大碗/吃食堂/吃利息/吃大户/(一锅饭)吃十个人)四、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在实词和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里,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语法结构关系是指诸如主语与谓语、述语与宾语、定语与中心语等等关系。

语义结构关系是指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联系,诸如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事物与性质等等关系。

五、句式或句法结构研究思路或途径:(一)分析研究该句式或该句法结构内部的构造特点(结构层次、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义角色、语义结构);(二)观察了解该句式或该句法结构跟其他句式或其他句法结构之间的某种联系(变换分析)。

(陆俭明)六、研究原则:形式与意义相结合。

“语法研究发展到今天,如果光注意形式而不注意意义,那只能是废话;如果光注意意义而不注意形式,那只能是胡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汉语歧义定性分析和静态描写 背景:传统的汉语传统的汉语歧义研究 概括起来, 主等主要侧重定性分析和静态描写的研究。 进入21 世纪之后,汉语歧义研究在这些 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零散, 新兴的研究 成果不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歧义格式研究
歧义研究问题的分类



描写类型歧义,同时设计构成歧义的条件。 例如:徐仲华《汉语书面语歧义现象举例》 吴启主《<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读后 (一)(二)》 吕叔湘《歧义类例》 就某些歧义结构深入探讨分析歧义的方法,或从理论 上分析歧义的性质。 例如: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在黑板 上写字”及相关句式》 王还《再说说“在”》 邵敬敏《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分化和变 换的若干问题》等 讨论语境歧义以及歧义的语用手段。 例如:徐思益《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
朱德熙提出的关于分化歧义结构的方法
(1)组成成分的词类 (2)层次构造 (3)显性语法关系 (4)隐性语法关系 注:▲词类就是指按照词次范畴给词进行再分类后的小类。 ▲显性语法关系即一般语法的语法结构关系,而层次 不同的歧义结构,它们的内部语法关系也往往不同,所 以对层次和语法关系的分析总是在一起的。 ▲隐性语法关系是指“隐藏在显性语法关系后面的潜 在语法关系”即深层语义关系。

汉语歧义度探究及歧义结构的语用分析
背景:汉语歧义度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 从语用学角度对歧义结构进行分析
探讨日益成为研究新趋势。 尤庆学(2000)、王玲玲(2010)等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分析了歧义结构 的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 在歧义结构的语用分析方面,项成东(2003)对语用歧义的产生、界定、分 类和特征进行阐述,并且详细探讨了影响语用歧义理解的主要因素。 徐以中(2003)综合考察了副词“只”的位置和歧义之间的关系。陈一民 (2005)指出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来分析, 有关汉语歧义结构的单义项的认 知理解频率往往是不平衡的; 并通过对大量歧义实例的考察和分析,认为 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可作为优选意义的理论分析途径。
⑶ 汉语歧义的跨学科研究
歧义现象涉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 内容。今后的研究应争取多学科(语言学、计算机科 学、心理学等)的合作研究,以便从多侧面、多层次、 多维度上研究汉语歧义句,使研究成果互相吸收、互相 融合。
王建华《论语境歧义》 吴新华《汉语是怎么排除结构歧义的》

综述性质的 例如:文炼和允贻《歧义问题》 邵敬敏《关于歧义结构的研究》
近十年来汉语歧义研究的综观和展望
汉语歧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 究的一个热点。进入21 世纪之后,学者们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汉语歧义现象进行了 探讨。
意义: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对探索歧义
度研究以及歧义结构与语用、认知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

汉语歧义分化方法研究
背景:有关汉语歧义分化方法的研究仍然受到关注。研究
主要是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歧义的 分化。
杨亦鸣(2000)以“也”字句为例讨论了如何利用语音 图谱来确定话语中心, 并借此排除相关歧义。 延俊荣(2000)从“挖深了”的构成出发,探讨其认知 存在的原因、分化手段以及理论依据,并从层次分析、 语境、语音间隔、重音及“了”的不同用法等不同的角 度讨论了该格式的分化问题。 周明强(2004,2006)分别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辨析了 歧义、歧解、用歧的联系和区别,并分析认知研究在歧 义消解中的作用和影响。
⑴汉语歧义的实证性研究 在歧义的研究手段上,应更多地采用较为敏感、精确的 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如跟动追踪技术、脑电位相关技术 等。未来歧义加工将是一个较好的研究方向。对汉语歧 义加工的研究,除了运用实验室的定量研究之外,还应 当辅以像有声思维、限制语境等定性研究,以求更全面、 真实地揭示歧义句的心理加工机制。 ⑵汉语歧义的应用性研究 在人们所讨论的歧义中,歧义度低的是可能的歧义,或 不存在的歧义,歧义度高的才有成为现实歧义的可能。 过去的歧义研究多为静态描写性研究, 动态的歧义研究 依然非常薄弱, 特别是语言应用中歧义认知的调查研究 更少。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使研究有意义,必须格 外重视汉语歧义句的应用性研究, 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 歧义问题(如机器翻译、人机对话、通讯中信号传递等 问题)。
主要成就
重视语言主体和歧义之间的关系,以语用 分析为指导,歧义和语用、歧义与认知 的研究成为歧义研究的重点内容;引进 并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对这 一现象进行研究,在语言学的跨学科研 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步增强了歧 义研究的应用性,使歧义问题的研究进 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近十年来(2000~2010)汉语歧义研究 的梳理总结
二、汉语歧义研究新领域的拓展
心理语言学与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词类 歧义 计算语言学与歧义:歧义字段的切分研究、 专有名词识别研究 实验语音学与歧义:
三、汉语歧义研究的展望

从21 世纪开始, 汉语歧义研究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近 十年来研究,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思路上, 都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语 法学家们也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而是将歧 义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汉语歧义研究应用于对外 汉语教学、计算机语义识别、自动分词、机器翻译等 领域,很好地适应了语言研究和信息处理不断发展的 需要。相关领域内高科技和研究技术的日臻成熟, 歧 义理论研究正逐渐向着实验、量化和认知研究等方向 发展。当然,当前汉语歧义研究还存在着研究内容不 够深入、研究范围不够广阔、新型的研究方法有待加 强等不足。为克服这些不足,给歧义研究打开新的局 面, 我们认为今后的汉语歧义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展开研究。
本期亮点
赵元任《北京口语语法》 地位:最早提出汉语歧义结构的研究。 内容举要:“他是去年生的小孩。” “ 他是一九四八年选举的总统。” 朱德熙《论句法结构》1962年 地位:国内率先研究歧义结构并且卓有成效 内容举要:“咬死了/猎人的/狗”(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方 法分化了因结构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 “ 屋里摆着酒席”(运用变换方法分化因深层 语义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歧义)
汉语语法专题的研究史 ——歧义结构研究
01100507 张耀月
歧义结构的研究背景
歧义结构的研究,是近年来汉语语法学界十分感 兴语法学早前就趣并且成果显著的一个研究专题。 一:传统语法学早前注意到了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但那是作为消极的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提出来的, 目的是希望避免歧义理解,使语言表达准确无误。 二: 现在语言学家对它产生兴趣,把它作为深入 探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种种复杂对应关系的一 个突破口来对待的。
背景:这一阶段对歧义格式的研究主要是吸纳多种研究 理论,采用了更加多元化的分析方法。这些研究都从不 同的角度深化了歧义研究内容, 揭示了歧义可能包含的 信息量,分析歧义组合形成的具体原因、构成的条件, 揭示组合成分的词类小类及其配合规律, 提出分化歧义 的具体办法。 王红旗(2006)对现代汉语中与施事和受事相关的歧义对 象产生的条件的探讨。 何洪峰(2002)对由“词语多义、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 系不同和语义关系不同四类因素两两组合而形成的句法 结构的16 种歧义的可能性”的探讨。 邱庆山(2008)对“连N 也V”格式的致歧情况的考察。 于景超(2007)对“V+ 了+ T+ 的+ N”格式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