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7.2 力的合成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7.2 力的合成教案1 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7.2 力的合成教案1 (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7.2 力的合成教案1 (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7.2 力的合成教案1 (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7.2 力的合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效理念,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等概念.2、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共点力的合成3、了解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及角度关系。
4、理解分力、合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等效替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等概念的辨析,认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2、通过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感受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及实验结果的互评,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二)教学难点1、实验探究实施与结果分析2、合力的范围[教学用具]力的合成实验板、图钉、橡皮筋、棉线、白纸、直尺、弹簧秤、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按小组顺序提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或难点问题,包括自身想到的问题,并且让所有同学标记在自己的学案上,以备共同讨论交流展示。
师:我们按照学案上学习内容的顺序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1、生活中有很多事例:两个力 或者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
如(课件呈现):既然它们是等效的,就应该可以等效替代。
什么是等效替代呢?生回答:当作用效果相同时,用一个力代替多个力,这就是等效替代。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7.2力的合成-教案(1)
§7.2 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认识合力的作用效果;⑵知道什么是合力、分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⑶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至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⑵通过实验,体验“等效”原理在物理上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体会研究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想;⑵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弹簧、细线、图钉、木板、白纸、吸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间播放音乐)师:课前与大家听了一段音乐,你们都听到哪些歌词了呢?生:一只竹竿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能开起大帆船师:其实在音乐的海洋里也能遨游着物理的帆船,那么这句歌词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力的合成(板书:力的合成)师:昨天老师提前给大家发布了一份复习大礼包,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的完成情况(分析答题情况,解析第二题)二、合力与分力师:大家看我这边有一桶水,有几种方法可以将这桶水提着。
生:双手提水师:这位同学是用两个力提着。
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单手提水师:同样的一桶水,用一个力提跟用两个力一起提的结果是否相同?生:相同师:生活中与这个例子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
结合刚才的提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图所描述的物理场景有什么共同之处?生:有的受一个力有的受多个力师:那么一个力与多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呢?生:一个力的效果和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板书)师:我们发现在这些例子中,一个力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那么我们就把这个力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把这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板书)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这幅图中谁是合力谁是分力?生:F1、F2是F的分力,F是F1、F2的合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第2节力的合成 精品导学案 沪科版1
第二节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3.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学习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学习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1.合力概念的建立,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合力的认识自主阅读教材P131~132的内容,完成第1~2题。
1.课本中图7-11蚂蚁的合力和图7-12帆的合力给我们什么启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①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壳虫就可以挪动它,那么,这只甲壳虫和数只蚂蚁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的。
②多个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这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帆的作用效果相同。
2.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
答:①两个小孩共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②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③一个人扛起一根木头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起扛,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易错点:1.求合力时,首先要确定分力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然后选择恰当的合力公式进行求解。
最后注意合力的方向与分力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2.在计算合力时,一定要看清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规律小结:1.同一直线上方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7.2力的合成-教案设计
力的合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理解合力的概念。
了解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性。
3.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的合成情况。
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
二、方法与过程: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到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2.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学习。
3.能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试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求知欲。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2.让学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认识等效替代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如何描述力?力的单位是什么?2.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
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抬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抬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①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怎样求出两个力的合力:1.小车同时受推力F1和拉力F2的作用,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同。
7.2力的合成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7.2 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合力、分力,认识合力的作用效果,知道什么是二力的合成。
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二力的合成情况。
核心素养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2.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到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通过力的合成探究实验,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许多船帆作为驱动的动力能使船航行一个发动机作为驱动的动力同样能使船航行船的动力不同:发动机驱动的一个力。
大量船帆驱动的多个力。
作用效果相同:船在大海中航行。
也就是:一个发动机对船的作用效果与大量船帆对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而同一片树叶,人只需用一个手指就可以推动三只蚂蚁能拖动树叶同样的作用效果:使树叶移动。
结论:三只蚂蚁对树叶的三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只手指对树叶的作用效一样许多船帆作为驱动的动力能使船航行一个发动机作为驱动的动力同样能使船航行同样的作用效果:使船在大海里航行结论:许多帆共同推动的驱动效果与一只发动机对轮船的驱动效果一样通过观察知道: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和受到另外一个力的作用有共同的作用效果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二、新课讲解合力提问:通过以上的分析,同学们发现什么?像以上两组图片中的那样,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下列生活现象中,作用效果相同情况下,你能说出下列物体受到的力是合力还是分力呢?每个小孩施加的力是分力大人施加的力是合力F是F1F2的合力;F1F2是F的分力。
每匹小毛驴施加的力是分力一匹马施加的力是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第一种情况:方向相同第二种情况:方向相反实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测量并记录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用一个力替代上面两个力,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测量并记录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3.多次实验,找寻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设计实验思考:怎样才能更容易确认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橡皮筋发生相同的形变”是否等同于“橡皮筋伸长了相同的长度”?“橡皮筋发生相同的形变”不仅要求伸长相同的长度,同时要求形变的方向相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7.2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沪科版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二、设计理念在已有力学知识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器材,教学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并且实时投屏展现给学生观看,直观的明确什么是合力,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2)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到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3)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2)通过试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求知欲。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为选学内容,学生在第六章的基础上对力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生活中处处都有力的存在,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在这些知识铺垫的基础上,通过最简单的现象来认识合力大小与方向是怎么确定的,使学生“从一般到特殊”通过实验得出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五、重难点和关键重点: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难点:让学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认识等效代替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用。
关键:使用多媒体器材,投屏软件,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对知识点体会更深刻。
六、教学课时本节课共设1课时七、教学准备弹簧、支架、彩笔、滑轮、手机、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播放蚂蚁搬家小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如图一群蚂蚁能拖动树叶;两只手指可以随意挪动树叶。
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观点、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
【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师:树叶受到的力不同:两只手指对树叶施加的作用力,一群蚂蚁对树叶施加的多个力作用效果相同:树叶移动;也就是:两只手指对树叶的作用力与一群蚂蚁对树叶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力的合成这一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合力的概念: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合力。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矢量加法法则,即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学习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合成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将力的合成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际问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灵活应用。
2. 教学重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力的合成的生活实例,如两个人共同搬一块石头,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合成现象。
2. 概念讲解:介绍合力的概念,解释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3. 方法讲解:讲解力的合成方法,即矢量加法法则,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力的合成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力的合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程度。
6. 应用拓展:讲解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六、板书设计1. 合力的概念。
2. 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它们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合力大小为5N。
2. 题目: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2N、3N和5N,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7.2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7.2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2节,主要讲述力的合成。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 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能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合力。
3. 能运用力的合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能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合力。
3. 让学生能运用力的合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合力的概念,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力的合成图示。
学具:笔记本、笔、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所见到的力的合成现象,如两个人共同搬一个重物。
2. 讲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合力是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
3. 讲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学会如何求解合力。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求解合力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给定的力的合力。
6. 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板书设计:力的合成图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8. 作业设计:题目1: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它们的合力。
题目2:已知一个力的方向和大小,求与它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答案:题目1:合力的大小为____,方向为____。
题目2:与给定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大小为____,方向为____。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力的合成方法和技巧。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力的合成在实际中的应用,如物体在重力、弹力作用下的运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讲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环节,因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理解力的合成概念的核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新版沪科版
7.2力的合成1F)共同作用产生的效)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一个力(和力的合力F)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和的合成.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1 2我们用一个弹簧秤拉着弹簧使其伸长,同时用另一个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绳也拉着,它们的大小分别从两个弹F弹簧使其伸长。
这时弹簧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F和21的大小,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
F和F簧秤的读数表示出来。
读出21F我们用一个力拉弹簧,使它伸长到跟刚才相同的长度,读出这个拉力现在,多大? F= F+F 实验发现21是FFF产生的效果跟力F和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通过实验可知,力21的合力F 和F2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练习:它们的合力是方向:,(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其中一个力的大方向向下,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2)200N,8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方向是。
小是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用一个弹簧秤向下拉弹簧,如上图所示,我们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一根细绳拴在弹簧下端的钩上,用弹簧秤通过细绳向上拉,拉力为拉力为F1的大小,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
F和,此时弹簧伸长。
这时我们读出拉力FF221的然后我们用一个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到同样的位置,请同学读出这个拉力F 大小。
3F= F—F实验发现21F是力F和和F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力F拉力F的作用效果跟拉力F2112的合力。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实验告诉我们: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的力拉水桶,此时水桶受到合,用竖直向上400N(1)水桶所受重力是300N 。
八年级物理全册《7.2 力的合成》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7.2 力的合成》学案(新版)沪科版7、2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理解分力、合力的概念;2、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3、能灵活地用力的合成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学习过程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2、新知导学,合作探究(25分钟)1、先认真预习课本131-133页内容,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在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5分钟。
[探究一] (5分钟)1、合力的概念是什么?2、分力的概念是什么?3、什么是力的合成?当堂检测力的合成班级姓名小组评价1、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右,如果甲力的大小是80N,方向水平向左,则乙力的大小为 N,方向。
2、两个小孩一起提一只水桶,如果他们分别用60N和80N 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那么一个大人提起这桶水至少需用力 N。
3、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分别受到了向左和向右的两个力的作用,开始时F右>F左,当向左的力逐渐变大时,物体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大小是()A、不断变大B、不断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4、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和作用点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8N和3N,那么它们的合力最大是(),合力的最小()A、11NB、8NC、5ND、3N物理作业力的合成班级姓名小组评价知识点11、如果两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的_____,求这个力的方法叫。
2、重100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20N的力水平向右拉物体,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方向向。
知识点23、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力的大小为F1=40N,另一个力的大小为F2=60N,如果这两个力的方向都是向右,则合力F的大小为;合力的方向向。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7.2力的合成-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7.2 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7.2节,主要讲解力的合成。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力的合成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即平行四边形法则;3. 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合成概念,理解力的合成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合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合成概念和原理,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
难点:力的合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力的合成模型。
学具:笔记本、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 讲解力的合成概念: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单独力作用于该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3. 讲解力的合成原理: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即两个力的向量相加,其结果力的向量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4. 演示力的合成模型:用力的合成模型展示两个力的合成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合成原理。
5.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力的合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力的合成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几个力的合成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力的合成概念: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单独力作用于该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力的合成原理: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的向量相加,其结果力的向量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力的合成方法:1. 分析问题,确定需要合成的力;2. 将力的向量画在纸上,首尾相连,构成平行四边形;3. 测量对角线的长度,即为合力的大小;4. 确定合力的方向。
7.2力的合成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教案:7.2 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的物理教材,主要涉及力的合成这一概念。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二节,内容包括:1. 了解力的合成概念,掌握力的合成方法。
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关系,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 能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概念,掌握力的合成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方法的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力的合成概念的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力的合成演示仪。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绳子、测力计、小车等)、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力的合成演示仪,了解力的合成现象。
2. 讲解力的合成概念:通过示例,讲解力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合成概念。
3. 讲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图形演示,让学生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力的合成:1. 概念: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2. 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它们的夹角为3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合力大小为10N。
2. 题目:一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4N和5N,它们的夹角分别为30°、60°和90°,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合力大小为6.8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力的合成现象。
【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2力的合成学案(新版)沪科版
7.2 力的合成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理解合力的概念。
了解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性(3)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的合成情况。
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2、预习范围教材第7章第二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分力。
2.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其合力方向,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3.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其合力方向______________方向相同,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
三、预习检测1.(多选)水平放置的水桶重300N,一人用2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50N B.550N C.ON D.300N2.F1、F2是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F1的大小是10N,则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2的大小一定是20NB.F2的大小一定是40NC.F2的方向一定沿水平向左D.F1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2.有两个力,F1=10N,F2=3N.这两个力的最大合力是()A.10N B.3N C.13N D.7N3.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B.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2mg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合力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答:合力: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那两个力(和)的.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我们把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旁边立一个刻度尺。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1新版沪科版
123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八年级物理全册72力的合成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2节力的合成【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1、认识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成效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2、会计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向来线上的力的合力过程与方法经过活动体验合力的作用成效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活动感觉科学就在身旁【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向来线上的力的合力教课难点: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成效来考虑问题的【导学过程】【创建情形,引入新课】发问:( 1)力的作用成效有什么?(2)力的三因素是什么?(3)牛顿第必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引入课题:一个物体一般其实不是只遇到一个力,常常同时会遇到几个力的作用,比方:可以是一个成年人提一桶水,也可以是两个学生提一桶水。
今日我们就研究几个力作用在同向来线上的离的合成。
【自主预习案】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的________可以用一个力来取代,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 _______________ .2.作用在同向来线上的两个力,假如方向相同,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假如方向相反,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同__________ 的方向一致.【课堂研究案】(一)合力的看法观察教材中图7-26 ,并提出问题:请分别说出提水桶的力和拉车的力各是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个大人提水桶的力和两个儿童共同提水桶的力的成效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头毛驴拉车的力与一匹马拉车的力的效果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合力和力的合成看法:合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研究同向来线上二力的合成1、沿同向来线且同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7-27 进行实验研究( 1).把橡皮筋B 端固定好, A 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 2).先用两个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 A 端.使测力计拉力 Fl 和 F2 的大小和方向.A 端到达O点,记下O点地点和两个( 3).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 A 端施加一个力F,仍将橡皮筋的 A 端拉伸到 O点.思虑:以下列图,橡皮筋的 A 端两次都被拉伸到O点,说明 F 就取代了F1 和 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 F 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 F 与前方的 F1 和 F2 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沿同向来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 7-28 进行实验研究1.把橡皮筋 B 端固定好, A 端分别用两根细线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 A 端,使 A 端到达 O′点,记下 O′点的地点和两个拉力 F1′和 F2′的大小和方向.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的 A 端施加一个力F′,也让橡皮筋的 A 端被拉伸到 O′点.思虑:橡皮筋的 A 端两次都被拉伸到O′点,说明 F′就取代了 F1′和 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 F′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F′与前方的 F1′和 F2′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的________可以用一个力来取代,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 _______________ .2.作用在同向来线上的两个力,假如方向相同,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假如方向相反,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__ ,合力的方向同 __________ 的方向一致.【当堂训练案】1.如图 6-2-1 所示,两个儿童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相同能提起一桶水,这个现象表明。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7.2力的合成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7.2 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的7.2力的合成。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力的合成的概念,掌握力的合成方法。
2. 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两个力的合力。
3. 能够运用力的合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两个力的合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运用,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力的合成问题。
2. 教学重点:力的合成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
2. 讲解力的合成的概念,介绍力的合成方法。
3. 讲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用图示展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4. 举例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力的合成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给定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力的合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力的合成概念2. 力的合成方法3.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4. 实际问题转化为力的合成问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它们的合力。
答案: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两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从中找出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2. 题目: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0N,方向为北,另一个力的大小为15N,方向为东,求物体的合力及合力的方向。
答案: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两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从中找出合力的方向为东北,大小为25N。
沪科版-物理沪科版导学案7.2 力的合成
第七章力和运动7.2 力的合成一、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
3.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至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二、预习题1.力的三要素:、、。
2.发新书的时候,两个同学可以把一捆书抬到教室,班里的大个子一个人也可以把一捆书搬到教室,对搬书来说,他们的效果是_____的。
三、导学题(一)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产生的效果_____,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____。
由此可知发动机对航船的力叫____,每个船帆对航船的力叫____。
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力叫____,每个蚂蚁对树叶的作用力叫____。
能否举出生活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例。
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合成。
观察并完成课本132-133页的探究实验,分析与论证:(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即F=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即F= ;例题:一辆小车重200N,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甲用50N水平力向东拉,乙用30N水平力向东推,求这辆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
练习:1.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关于它们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 B.合力可能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C.合力可能大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D.合力一定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2.甲、乙两人共同拉一辆车,甲的拉力为600N,乙的拉力为300N,两人用力方向都朝东。
如果让一个人来拉,作用效果与两个人拉相同,那么这个人一定要用力______N,方向____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7.2-力的合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7.2力的合成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合成这一概念,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感受力的合成,从而达到理解力的合成这一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合成原理,并能够运用力的合成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力的合成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我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的合成原理,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合成,我准备了多个力的合成实验,包括弹簧测力计实验、绳索拉力实验等。
同时,我也准备了相关的学具,如力的图示板、力的方向指示器等。
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观察并记录不同力的合成结果。
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用力的图示板和力的方向指示器来表示不同力的合成。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力的合成原理。
在活动的重难点部分,我着重讲解了力的合成原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是成功的,学生们在实验和观察中很好地理解了力的合成原理。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对于力的合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的合成原理。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力的合成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体验。
我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力的合成原理。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力的合成结果。
这一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合成效果,从而加深对力的合成原理的理解。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力的合成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新版沪科版
7.2力的合成1F)共同作用产生的效)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一个力(和力的合力F)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和的合成.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1 2我们用一个弹簧秤拉着弹簧使其伸长,同时用另一个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绳也拉着,它们的大小分别从两个弹F弹簧使其伸长。
这时弹簧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F和21的大小,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
F和F簧秤的读数表示出来。
读出21F我们用一个力拉弹簧,使它伸长到跟刚才相同的长度,读出这个拉力现在,多大? F= F+F 实验发现21是FFF产生的效果跟力F和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通过实验可知,力21的合力F 和F2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练习:它们的合力是方向:,(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其中一个力的大方向向下,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2)200N,8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方向是。
小是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用一个弹簧秤向下拉弹簧,如上图所示,我们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一根细绳拴在弹簧下端的钩上,用弹簧秤通过细绳向上拉,拉力为拉力为F1的大小,并记录弹簧伸长到的位置。
F和,此时弹簧伸长。
这时我们读出拉力FF221的然后我们用一个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到同样的位置,请同学读出这个拉力F 大小。
3F= F—F实验发现21F是力F和和F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力F拉力F的作用效果跟拉力F2112的合力。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实验告诉我们: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的力拉水桶,此时水桶受到合,用竖直向上400N(1)水桶所受重力是300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全册 7.2 力的合成导学案1(新
版)沪科版
1、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课前准备
1、思考:
在卫生大扫除时,经常遇到一个人提不动一桶水的情况,这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方法是什么?如果老师一个人就能提起这桶水,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由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合力活动1:阅读分析课本106页的图例
1、合力的理解:根据这两个例子,我们是从力的相同得出了合力的概念。
2、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合力的例子吗?
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活动2:阅读课本107页的图例并思考
1、图617 开始下潜的潜水艇同时受到的方向向下的和方向向上的共同作用,其中的作用效果大?请说明理由。
猜想一下合力的方向和大小?活动3: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力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利用前面的例子,提出你的猜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中使用橡皮筋,是利用了橡皮筋的什么特点?有没有其他的物品代替?(2)实验中怎样做到力的作用效果相同?(3)实验中不使用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吗?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参照课本107页108页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
F1/NF2/NF/NF1与F2 同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F1与F2反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
5、分析论证:分析前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下面的结论。
填一填(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会,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会,合力的大小等于分力的,合力方向是。
(3)思考一下: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共同作用时,二力的作用效果会,即合力F= 。
6、交流与合作:对于实验你还有什么问题?有没有改进的措施?活动4:阅读课本109页的“交流与讨论”,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说明合力的出发点是作用效果相同,所以在学生举例的时候
要求他们说明为什么说一个力是另外力的合力。
多选取不如精选,要分析透彻。
实验比较简单,因为学生都有直观的感觉。
需要明确的是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师最基本,最简单的。
使学生意识到研究问题的步骤是从简单到复杂。
此处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橡皮筋的替代品,选错了没事,最起码知道不能用什么,能用什么。
同时也能让学生感觉到实验器材的来源广泛,并不一定在实验室中。
体现了瓶瓶罐罐做实验。
二力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