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2016新)

合集下载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一、检验科必须按照国家、省有关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定要求,进行实验室设计建造、合理配置设备、正确使用装备,严格日常工作管理,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管理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制定、危害风险评估、操作人员配备及检查监督工作。

三、检验科所有参加实验操作的相关人员都应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质。

四、检验科应在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实验操作人员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工作,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五、检验科必须使用符合相应生物防护水平等级的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

六、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设备设施、工作环境、污染状态的消毒操作,并做好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

七、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置系统,制订针对意外暴露和事故等状况的应急预案。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医院患者、职工和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医院管理人员、医师、技术人员、护士等。

第三条医院检验科应加强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确保全体人员了解并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第四条医院检验科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评估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条医院检验科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第八条医院检验科应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置,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九条医院检验科应定期对实验室设备、器具等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十条医院检验科应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洁消毒,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

第四章生物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第十一条医院检验科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系统,确保在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第五章生物安全管理监督检查第十二条医院检验科应定期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自查,确保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十三条医院检验科应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六章生物安全管理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对于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人员,医院检验科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对其进行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医院检验科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以上就是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所有相关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医院的生物安全,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1、建筑布局及设置科学、合理。

窗户需具备钢丝网纱窗,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和设备。

安全门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堵塞。

2、安装空气消毒机,每天两次消毒,做好使用情况记录。

3、应有充分的消毒装置:紫外消毒装置、液体消毒装置等,应按规定监测浓度和记录使用情况
4、应有淋浴设备,工作人员在接触高传染性标本和培养物时,必须经淋浴后方可离开。

并做好记录。

5、菌种、毒株、各种指标阳性标本应进行出入登记,如工作需要要拿出检验科,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许可证明,才能拿出检验科。

6、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并在盖紧的离心机盖子进行离心。

标本运输应装在不泄漏、防破损、密闭标本箱里运送。

菌种和标本存放应专柜密封保存,并实行专锁、专人保管,出入登记,责任到人。

7、菌种和感染性标本、有害、有毒的化学药品,应实行专室专柜、双锁,两人管理,责任到人,同时做好出入登记。

8、为了增强检验科工作(本科、进修、实习、临技、工人、聘用)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必须经过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每年1至2次,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单独培训。

9、每月科室生物安全小组对各专业组执行生物安全制度和自身防范措施情况进行检查,查出问题立即整改。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预防生物安全事故,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以下简称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评估、分类管理、严格审批、应急处理和信息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检验科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组,负责日常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一)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生物安全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对重大生物安全事件进行决策和指挥。

(二)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组:负责检验科生物安全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演练,对生物安全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第六条生物安全管理职责:(一)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1. 制定医院生物安全政策、制度和工作计划。

2. 监督、检查和评估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3. 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演练。

4. 组织生物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5. 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二)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组职责:1. 组织实施生物安全政策、制度和工作计划。

2. 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演练。

3. 负责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4. 定期向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类管理第七条检验科应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并实施相应的分类管理。

第八条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和传播途径。

(二)实验室设施、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性。

(三)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适宜性。

第九条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对应高、中、低风险。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依据《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要求专用实验室门上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充足的操作空间,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

实验室有移动的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

备有消毒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有感应的流水装置,备有洗眼器、眼罩,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

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

实验室备有空调设备,室内温度、湿度适合工作要求。

二、安全操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实验室内不得进行饮食、吸烟和化妆打扮、会客等与实验工作无关的行为。

实验室内的有关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私人和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实验室内;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手套破损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

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用品。

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的整洁。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液体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按照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处理。

三、废弃物品的消毒处理1.血液标本、细菌培养基应就地消毒、灭菌后再按医疗废物处置,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痰、粪便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

针头、载玻片、吸管等锐器,放在锐器盒内。

回收的输血袋按医疗废物处理。

5-不用回收的一次性消耗品,如吸头、吸管、胶塞等直接装入医疗废物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

6.实验室所有垃圾,应严格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四、健康监护1.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应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防止生物性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检验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实习学生、进修人员及临时工作人员。

三、生物安全责任1. 检验科主任对本检验科的生物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负责制定和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检验科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监督和指导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

3. 检验科各岗位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对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四、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生物安全组织、生物安全培训、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设施、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生物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

2. 生物安全组织: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生物安全会议,研究解决生物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3. 生物安全培训: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操作技能。

4.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实施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病原微生物的采集、运输、储存、检测、废弃物的处理等。

5. 生物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设施等。

6. 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定期对检验科进行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确保生物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7. 生物安全应急处理:制定生物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五、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病原微生物的采集、运输、储存(1)采集病原微生物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和污染。

(2)运输病原微生物时,应使用专用容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储存病原微生物时,应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检查储存条件。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安全,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检验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检验科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科室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检验科工作人员熟悉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4.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调查,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

三、生物安全管理1. 检验科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着工作服,戴工作帽,操作时戴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 检验标本的容器,一般都用能密闭的,防止污染环境。

对不能密闭的,必须有防止溢洒的措施。

3. 检验科设立专用的样品接收区域,对样品进行分类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4. 检验科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装置,确保样品处理和实验操作的安全。

5. 检验科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检验科设立专用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消毒,防止废弃物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7. 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结束后,必须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确保个人卫生。

8. 检验科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四、生物安全培训与考核1.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内容包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生物安全知识、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等。

2. 生物安全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确保检验科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生物安全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本(2篇)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本(2篇)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本生物安全是保障科研工作人员在处理生物材料时的安全和防护的重要措施。

为了防止与生物材料接触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疾病传播,科研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

一、生物安全制度1. 实验室准入管理1.1 实验室准入申请:员工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实验室准入申请和审批,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1.2 实验室准入培训:员工入职后需要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学习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培训考核。

2. 生物材料管理2.1 生物材料的采购:实验材料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购买前需检查相关质检证明和合格报告,并确认其无法传播疾病。

2.2 生物材料的标识:所有生物材料必须正确标识,并在实验室内外可见位置明确标注其危险性和操作注意事项。

2.3 生物材料的存储:实验材料必须根据其特性合理存放,确保不会发生泄露、爆炸等意外,并定期检查储存条件。

3. 实验操作管理3.1 实验室操作规程:建立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生物材料的处理方式、操作步骤、装备使用等,并确保操作规程得到适当的宣传和培训。

3.2 实验室操作监督:实验室内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实验操作的规范执行,并定期对员工的实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4. 废物处理管理4.1 临床废弃物处理:生物材料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正确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并定期进行消毒。

4.2 包装和运输:对于具有感染性的废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密封包装,并通过专人运输至指定的消毒处理场所。

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1.1 实验室服装: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佩戴规定的实验室服装,包括实验服、实验鞋等,并保持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防护手套:在处理生物材料时必须佩戴且正确使用防护手套,手套更换频率也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2. 实验室环境控制2.1 实验室通风:实验室必须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充足,并按照规定定期维护和清洁。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检验科工作人员及患者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保障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实习人员及外来参观者。

三、职责1. 检验科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2. 检验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3. 检验科工作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3)工作人员进入检验科工作区应着装整齐,佩戴工作帽,戴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和护目镜。

2. 实验室布局与设施(1)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域应明确标识。

(2)实验室内应配备生物安全柜、紫外线消毒灯、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生物安全设施。

(3)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3. 标本管理(1)标本采集、运送、储存和处置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标本容器应密闭,防止泄漏和污染。

(3)废弃标本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 试剂和耗材管理(1)试剂和耗材应按照说明书储存和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2)废弃试剂和耗材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5. 事故处理(1)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污染源,防止扩散。

(2)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五、监督与考核1. 检验科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2. 对违反生物安全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3. 对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检验科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人员安全和社会群体的安全,防止医院内感染,特制定本制度。

1. 每一位实验室人员都必须坚决执行各项安全管理的法令法规和制度,做好日常安全教育、防护措施和监督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和因素。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和制度,预防实验室感染和院内感染,对重点部位或特殊岗位(如细菌室、PCR室等)应配置B2级生物安全柜或至少应在超净台内进行具有传染性标本的处理。

3. 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对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及工作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对医疗废物按照医院《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4. 废物分类收集原则:黑色污物袋装生活垃圾,黄色污物袋装医用垃圾,红色污物袋装放射垃圾,在装满3/4时由专人负责封袋运送。

5. 一次性试管、玻片等用后用1:10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其消毒废水排入医院污水系统,用物则用黄色污物袋封装送焚化炉。

培养皿煮沸30分钟后倒入黄色污物袋封送焚化炉。

6. 细菌室的菌种、毒种必须有专人保管,废弃的菌种、毒种必须就地高压灭菌后方可送入焚化炉。

7. 可回收的部分器皿如玻璃试管、载玻片、吸液管等,使用后必须用1:20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浸泡桶带盖,并设有警示标识。

浸泡后清水冲洗干净,蒸馏水再冲洗后烘干备用。

8. 实验室的地板必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洗抹干。

每个实验室都要有消毒记录。

9. 实验人员、卫生员工作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要按照防护要求的方法洗手、清洁和消毒。

10. 科室定期组织督促检查各班组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消除隐患、杜绝事故。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安全,保障医疗质量和环境卫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应遵守《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法规,制定并实施本规程。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第五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第六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业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安全技术标准和生物安全监测等。

第八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确保在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有关生物安全的信息,做好信息共享和交流。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审核和监督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实验室内部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应设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区域和非生物安全区域,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室内部的秩序和安全。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生产和实验工作。

检验科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检验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物安全,防止生物性危害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及进入检验科的人员。

三、职责1. 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检验科护士长负责具体落实本制度,组织相关培训和检查。

3.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生物安全。

四、内容1. 人员管理(1)所有工作人员进入检验科前,必须接受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3)工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 实验室生物安全(1)实验室应设置生物安全柜、紫外线消毒灯等生物安全设备。

(2)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必要时进行消毒。

3. 标本管理(1)标本采集、运送、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标本应使用专用容器,避免交叉污染。

(3)标本应分类存放,明确标识。

4. 废弃物处理(1)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分别进行生物安全处理。

(2)锐器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容器,并密封。

(3)其他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 环境消毒(1)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2)操作区域应使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3)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确保消毒效果。

6. 应急处理(1)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

(2)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调查处理。

五、培训与考核1. 检验科定期组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2. 检验科对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

六、监督与检查1. 检验科主任定期组织检查,确保本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护士长负责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严肃处理。

七、附则本制度由检验科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防止标本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各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

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1 检验人员健康管理2.1.1 每1-2年对检验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水平检测。

2.1.2 对患有乙型肝炎的检验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并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水平检测。

2.1.3 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2.1.4 检验人员在工作前后和被污染后,应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双手,必要时使用消毒液浸泡双手。

2.2 实验室环境消毒隔离2.2.1 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之间应有明确的标识和缓冲间。

2.2.2 清洁区应注意保护不受污染,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工作台及地面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污染时应随时消毒。

2.2.3 采血室应在操作前后使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并进行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

2.2.4 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柜应安装在远离污染区入口处和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并确保实验室的气流方向是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

2.3 标本收集与处理2.3.1 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使用相应指定的容器,并确保容器不外溢污染。

2.3.2 静脉及末稍采血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

2.3.3 一次性医用器具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微量吸血吸管等,应严格做好领发登记,并进行消毒处理。

2.4 生物安全柜使用管理2.4.1 生物安全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4.2 生物安全柜内应放置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4.3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并熟悉相关的操作规程。

三、生物安全风险评估3.1 检验科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状况等。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实验室是具有生物传染危险的特殊场所,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2、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阅读生物安全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3、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连体衣、隔离衣或工作服。

不得在实验室穿暴露脚趾的鞋子。

4、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入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5、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长发应束在脑后,工作区内不应佩带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和其他珠宝,个人物品、服装存放在实验室以外。

6、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7、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8、使用尖锐器具应执行尖锐器具安全操作规程。

9、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10、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11、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

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防漏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12、如有条件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 (如卡介苗等)。

13、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查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14、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15、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修前必须进行消毒。

16、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必须按生物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处理,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记录。

227。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维护医疗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及进入检验科区域的人员。

三、职责1. 检验科主任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检验科质控小组负责生物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3. 检验科工作人员负责遵守生物安全制度,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1 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 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乙肝两对半、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

1.3 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好工作服,戴工作帽,操作时戴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

1.4 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制度,杜绝交叉污染。

2. 环境管理:2.1 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清洁区保持整洁,操作区严格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2.2 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并正确使用。

2.3 实验室出口处设立专用的洗手池,配备消毒液,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实验室时必须洗手。

2.4 实验室定期进行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3. 标本管理:3.1 检验标本的容器必须使用能密闭的容器,防止标本外溢。

3.2 标本采集、运送、储存、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3.3 废弃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并送至指定地点处理。

4. 仪器设备管理:4.1 定期对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液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4.2 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性能,确保正常使用。

五、生物安全培训1. 检验科质控小组负责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

3. 定期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其掌握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六、奖惩1. 遵守生物安全制度,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中的工作环境安全,保护员工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制定以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确定生物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2.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机制,包括生物安全委员会、生物安全培训及考核制度等。

3.在实验室内设置生物安全角色以及相关监测控制设施和装置。

4.建立专门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人员管理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内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

2.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核实,并留存相关信息。

3.确保员工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4.建立健全的员工健康监测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

5.建立员工报告、协助和教育的机制,发现和报告实验室内生物安全问题和事故。

三、物品管理1.严格管理实验室内的试剂、培养基和其他生物材料,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2.对所有生物材料进行正确的标记和分类,并妥善保存。

3.建立完善的样品接收、处理和存储制度,确保样品的安全、准确和完整。

四、实验室环境管理1.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洁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确保实验室内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和废弃物处理设备,确保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安全排放和处理。

3.对工作台、仪器设备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确立实验室内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定期组织演练。

五、生物安全事故应急管理1.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工作流程。

2.建立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和记录的机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

3.对生物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应急处置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生物安全培训1.定期进行全体员工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员工了解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操作规程。

2.对新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包括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知识、防护措施等。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5篇)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5篇)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检验科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检验科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3.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置、手套。

4.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对病人进行采集前消毒。

6.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

7.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8.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9.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10.对贵重仪器责任到人。

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1.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

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

下班前一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

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2.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13.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走廊通道畅通,便于火警时人员安全撤离。

14.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15.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法处理,不得延误。

16.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生物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要素:1.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应该建立合适的生物安全级别(BSL),并且按照相应的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实验操作、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废弃物处理、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等。

第三条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评估、分类管理、全程控制、应急处置的原则,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检验科负责人、生物安全专家及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医院生物安全政策和制度;(二)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三)监督生物安全实验操作和生物废弃物处理;(四)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五)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六)定期检查和评估生物安全工作情况。

第六条检验科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由检验科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和实验操作人员组成。

第七条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实施生物安全政策和制度;(二)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三)监督生物安全实验操作和生物废弃物处理;(四)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五)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六)定期检查和评估生物安全工作情况。

第三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第八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价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确定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实验室生物制剂和实验活动;(二)实验室设施和设备;(三)实验室操作程序和操作人员;(四)生物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控;(五)其他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生物安全制度是为了保障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从事生物实验和研究时能够确保人员的安全、环境的安全以及对公共健康和环境的保护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它涉及到实验室设计与建设、实验室设备和装备、实验操作规范、生物材料的处理与管理、实验室废物管理等方面。

检验科是生物安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需要明确实验室的管理职责和操作要求。

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应该承担起实验室安全的责任,包括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实验材料的采购与管理等。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实验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需要明确实验室的装备要求和检验程序。

检验科中常用的生物安全装备有生物安全柜、培养箱、超净台等,这些装备在实验中起到了重要的安全保护作用。

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保证这些装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且定期检测和验证其性能,确保其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检验程序方面,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

对于每一个检验项目,都应该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还需要明确实验室对生物材料的处理和管理要求。

实验室需要建立相应的生物材料管理制度,确保实验中使用的生物材料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对生物材料进行妥善的管理和处理,包括存储条件、运输方式、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

对于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生物材料,实验室需要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其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损害。

最后,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还需要明确实验室废物管理和环境监测要求。

废物管理是生物安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室需要建立相应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置制度,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室还需要开展定期的环境监测,对实验室周围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页码目录名称一、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1二、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制度⋯⋯⋯⋯⋯⋯⋯⋯⋯⋯⋯⋯⋯⋯⋯⋯⋯3三、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5四、标本采集运输制度⋯⋯⋯⋯⋯⋯⋯⋯⋯⋯⋯⋯⋯⋯⋯⋯⋯⋯⋯6五、菌、毒株保管制度⋯⋯⋯⋯⋯⋯⋯⋯⋯⋯⋯⋯⋯⋯⋯⋯⋯⋯⋯8六、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制度⋯⋯⋯⋯⋯⋯⋯⋯⋯⋯⋯⋯⋯⋯⋯⋯⋯9七、废弃物处理制度⋯⋯⋯⋯⋯⋯⋯⋯⋯⋯⋯⋯⋯⋯⋯⋯⋯⋯⋯⋯10八、安全应急处理制度⋯⋯⋯⋯⋯⋯⋯⋯⋯⋯⋯⋯⋯⋯⋯⋯⋯⋯⋯11九、实验室准入制度⋯⋯⋯⋯⋯⋯⋯⋯⋯⋯⋯⋯⋯⋯⋯⋯⋯⋯⋯⋯14十、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8)十一、检验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19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1.目的根据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为加强科室实验室管理,确保检验质量,防止实验室污染,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科实验室按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管理;本规定使用于本科所有实验室。

3.具体内容3.1本科实验室是进行临床检验和教学科研实验的场所,不作它用。

3.2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3.3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

3.4非本室人员到实验室做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

3.5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在实验室内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6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3.7进入实验室时,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当知道防护服已被危险材料污染应立即更换。

离开实验室区域之前应脱去防护服。

3.8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

长发应束在脑后。

在工作区内不应配带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和其它佩饰物品。

3.9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饭、饮水等。

以上活动应在检验科专用休息室内进行。

3.10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以防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冷和热,标本污染,刺伤、擦伤等。

在工作完成或中止后应摘掉并放入垃圾袋中,教医院污物处理中心处理。

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11鞋应舒适,鞋底防滑。

在从事可能出现漏出的工作时可穿一次性防水鞋套。

3.12对污染的防护服应用黄色塑料袋封装好,交医院洗涤科处理。

工作服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

3.13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以及室内存放的高压容器等,杜绝不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

3.14离开实验室时,应向交接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

3.15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电源开关、拉闸,将仪器设备整理好,实验现场整理干净。

用肥皂流水充分洗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制度1、目的为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和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行业标准WS233-200《用准则》,特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2、适用范围生物安全措施适用于检验科各专业组。

3、具体内容检验科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守标准化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其内容如下:3.1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而且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

3.2实验室人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生物安全级别,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进入。

3.3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穿戴工作服和手套,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必须留在实验室。

工作服送至医院洗衣房中洗涤,不能带回家中。

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3.4禁止在工作区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3.5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3.6严格遵守锐器使用管理办法,防止锐器损伤,如受锐器损伤,按“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3.7试管离心前,观察试管有无破裂,离心管套底部有无缓冲垫,以避免离心时试管破裂,造成实验室污染。

3.8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具体方法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

3.9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

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需,具体方法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

3.10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

3.11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12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工作人员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3.13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

当检测工作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

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

3.14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养成让手远离口、鼻、眼及其它粘膜的习惯,减少实验室感染的危险。

3.15人员暴露于病毒或其它感染性微生物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同时参照“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3.16强致病性微生物,如SARS病毒、结核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参照“SARS病毒、结核杆菌等强致病性病原菌标本检测的消毒灭菌及防护”。

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

首先对实验室的风险级别进行分析,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尤其对检验科内风险级别较高的、接触高危标本几率较大的区域如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室予以高度重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更好地完成自已的工作职责。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1、目的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2、适用范围本制度使用于本科室所有实验室3、具体内容3.1实验室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3.1.1验室分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3.1.2单向气流(负压):外界HEPA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HEPA外界3.2实验室内设置和准入3.2.1在主实验室内应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3.2.2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3.2.3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的批准3.3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科室配备有实验室防护服、面部防护、手套、呼吸防护等安全防护装备3.4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3.4.1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在独立工作前须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3.4.2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3.4.3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标本采集运输制度1、目的为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防止实验室污染、交叉污染和周围环境污染,特指定本指导原则。

2、概念强传染性样本是指含有SARS病毒、霍乱弧菌、爱滋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结核杆菌等具有强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本。

3、具体处理原则3.1标本采集3.1.1为避免交叉污染,检验人员原则上不直接进入病区采集标本,如必须进入时,应穿隔离衣加一次性防护服,戴口罩(12-18层或双层口罩)、双层帽、防护镜、戴三双手套。

3.1.2详细登记有关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以及标本采集日期。

3.1.3采集的标本放入带盖的容器内,盖紧盖子,加注特别标识,密封送检。

采集标本时不能污染容器外部。

3.2标本运输送检的标本要求密封包装,放在专门运输用的容器内,加盖,由专人运送。

运送过程严防破碎和外溢。

送入检验科由专人签收。

3.3标本前处理标本编号、接种、血清分离等步骤原则上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使用专用的离心机,离心时使用密闭的离心机转头或密闭样品杯。

3.4标本检测标本尽量集中在专用区由专人进行检测,以便标本、仪器、环境集中消毒和处理。

尽量避免标本分散到多个实验室。

3.5标本检测后处理检测后标本以及检测过程中使用过的污染废弃物一律集中放入带盖专用污物桶内,用有效氯2000-2500mm/L消毒液泡,4小时后再进行煮沸清洗。

3.6标本的保存分析前标本根据实验需要合理保存。

分析后已发出报告的标本原则上不保存;如有特殊需要保存的标本,应保存在加锁的专用冰箱,并作特殊记录,专人管理。

禁止将标本放入普通冰箱,以免造成其它物品的污染。

菌、毒株保管制度1、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必须进一步加强菌(毒)种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

3、具体内容3.1菌种或毒种的保存种类3.1.1标准菌株: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9212粪肠球菌、ATCC13883肺炎克雷伯菌ATCC90028白色念珠菌等,由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1.2保存丙级菌种:如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

3.1.3如实验室检出甲级菌种或毒种,应立即消毒、灭菌处理。

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传染性强的菌种。

3.2菌种或毒种的保存方式3.2.1需氧菌采用半固体保存,35℃培养18-24小时后置4℃冰箱保存一个月,每月传代一次。

3.2.2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苛氧菌的保存:将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物混悬于0.5-1.0ml无菌兔血小管中,置-20℃冰箱保存即可。

3.3微生物室设立菌种专管人员,实行组长负责制,菌种保存于有锁冰箱中,房门专人加锁,确保菌种安全。

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

3.4建立菌种保管及发放登记册,包括细菌名称、分离日期、鉴定日期、鉴定方法、耐药机制、签发者等并注明使用、转移、销毁情况及原因,见附表。

3.5凡科研、临床新药试验需要转移菌种,须填写使用申请,经微生物室组长签字同意后,方可在菌种专管人员处签名领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