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似亲人的教案

合集下载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的描绘。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2)懂得感恩,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的描绘。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亲情。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

3. 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亲情故事的视频或图片。

4. 课堂讨论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温馨的亲情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中的亲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教师总结引入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亲情描写。

(2)每组选取一个亲情事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4. 课堂展示(1)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2)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情。

5. 情感延伸(1)教师播放一部关于亲情的电影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

(2)学生分享观后感,谈谈自己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七、课堂练习1. 生字词练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填空题目。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亲情的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将亲情化作行动。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亲人,了解他们的付出和关爱。

2. 让学生通过举例,阐述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指导学生如何将亲情化作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亲人的付出。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教会学生如何将亲情化作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发现亲情的存在。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将亲情化作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亲人,了解他们的付出。

2.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亲情的重要性。

4. 行动导向法:引导学生将亲情化作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亲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准备一些亲情的故事或实例,用于分析亲情的重要性。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方便学生写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亲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亲情。

2. 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并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亲情的故事或实例,让学生明白亲情的重要性。

4.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亲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亲情化作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九、评价方式:1.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语言表达和创意等方面。

2. 情感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分享内容和实际行动等方面。

胜似亲人 教学设计

胜似亲人  教学设计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胜似亲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成语“胜似亲人”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素材,如成语卡片、图片等;2.学生准备学习的相关课文或教材,如成语课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成语“胜似亲人”的背景和意义,解释其含义为“比亲人还要亲近,形容关系非常亲密的友人。

”(2)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亲人和朋友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亲人和朋友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Step 2:学习(1)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胜似亲人”的意思和用法,并引导学生猜测例句中的词语意义。

(2)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与“胜似亲人”相关的课文或教材,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进行阅读、讨论、操练等活动。

Step 3:阅读理解(1)教师分发课文或教材,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课文或教材的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成语“胜似亲人”的实际运用场景和意义,并向全班进行小组分享。

Step 4:操练(1)教师设计操练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填空题等,让学生运用成语“胜似亲人”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2)教师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用法。

Step 5:巩固与拓展(1)教师设计相关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的题目、作文题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成语积累和运用的活动,并提供一些扩展学习资源,如成语故事、文章等,以让学生对成语更全面地了解和运用。

Step 6: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回答关于成语“胜似亲人”用法和意义的问题。

(2)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胜似亲人 习作教案

胜似亲人 习作教案

胜似亲人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由图画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把平面的图画丰满成立体的场景,具体的事件。

3.乐于书面表达,句子通顺,内容具体。

4.感悟情感表达方法,受到互相关爱的真情教育。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乐于书面表达。

2、理解图意,表达具体,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走近“亲人”,感受真爱1.链接文本:同学们,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下雨的时候,道路积水,是谁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放在水中,精心踩踏,方便他人?又是谁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是他们——乡亲,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谱写了一曲美的赞歌。

还有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的青年献出骨髓,用爱心挽救他的生命;小男孩卡罗纳不幸失去母亲,身边人真诚的理解,默默地关爱,使它不再难过悲哀。

圣诞节前夜,保罗让贫困的小男孩乘坐自己的新车,将关爱送给小男孩,感受给予的快乐……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2.激发情感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见过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感人故事呢?把自己知道的感人故事讲给你的同学听,好吗?感受人间真爱。

教师提示注意故事的细节。

二、走进图画,理解图意:1.出示图画这也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图上都有什么呢?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指导看图:(1)图上画的都有谁?(2)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3.理解题目:(1)题目《胜似亲人》,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亲人?(2)“胜”意思是什么?(3)“胜似亲人”怎么理解?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4.仔细看图:师:请同学们关注图中细节,我们应该先观察什么?生:老奶奶和小姑娘的表情、动作。

师:老奶奶正在干什么呢?有什么样的表情?生:老奶奶正微笑着拥抱、抚摸小姑娘。

师:小姑娘有什么动作?又有什么样的表情?生:小姑娘不好意思地抿嘴微笑,正用围裙擦拭着手。

师:请再仔细观察她们周围的物品摆放,都有什么?生:小姑娘身后是一盆还未洗完的衣服,她们身旁晾着可能是刚刚洗好的床单。

作文教学说课稿3篇

作文教学说课稿3篇

作文教学说课稿3篇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看图作文《胜似亲人》。

一、说教材《胜似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训练之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单元"人间真情"专题要在孩子们的心田上撒上爱的阳光,盛开爱的花朵,淌过爱的溪流,点燃爱的烈火。

书上这幅《胜似亲人》的图画就描绘了一首爱的赞歌,通过习作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互相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画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只木盆,周围晾着已经洗好的衣服;墙角靠着一根拐杖。

由此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在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中体会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

二、说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话能力。

进行*写作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由于孩子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或是留守儿童,再加上生活条件的优越,很多孩子对爱的体验不是很深刻,不少学生往往畏惧习作,甚至无话可写,习作语言干巴枯燥,内容空洞不丰满,一篇文章就像一具"木头人",缺乏个*和生命的灵*,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常常令我们读起来索然无味。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本节课上,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胜似亲人》。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有益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情的伟大和友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胜似亲人》。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友情的深刻含义。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有益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胜似亲人》,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人生哲理。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胜似亲人》。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 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友情对自己的启示,写在日记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2. 引导学生学会用真挚的情感去描绘人物,用细腻的笔触去刻画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胜似亲人》作文范文。

2. 教学重点:分析范文中的亲情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和感悟。

2. 学习范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胜似亲人》作文范文,让学生感受范文中亲情的美好。

3. 分析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对范文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亲情。

4. 写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教授学生如何用文字描绘亲情,如何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5.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动手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反馈:教师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1. 开展亲情作文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2. 组织学生进行亲情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3. 邀请家长参与亲情作文的评价,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亲情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亲情的多样性和深度。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互相学习和感悟。

3.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增强情感共鸣。

七、课堂活动:1. 亲情演讲:学生准备关于亲情的演讲稿,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2. 亲情故事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通过真实案例来启发对亲情的思考。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备课人:叶桂梅教学目标: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运用好词好句,尝试习作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能进行动作、神态、语言等具体描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趣,激发情感1、出示爱心图片:这是什么? 孩子们,第六单元的那一个个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爱的心弦,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是谁献出了骨髓,挽救了他的生命?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有谁给他关心与安慰?)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感人的画面。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1、指导看图师:你看到了什么人?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胜似亲人)2、理解题目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3、明确习作要求:学生先读要求,教师再出示。

4、理解图意,出示观察提示:(1)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2)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3)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4)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三、根据图意。

指导写作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写法,板书:开头:外貌中间:洗衣过程搂抱情景动作四、画外联想,丰富内容1、图前想象师: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指名反馈。

师: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指名反馈。

师:嗯,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

板书:背景介绍,2、图后想象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指名反馈。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胜似亲人》。

能够分析并描述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能够解读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诗歌的美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怀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介绍:诗歌《胜似亲人》是一首描绘亲情的美好和力量的诗。

通过描绘亲人的关爱和奉献,表达了对亲情的赞美和敬仰。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理解。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的解读。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的传达。

4.2 学生分析与讨论评价: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关注学生的观点独到性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胜似亲人》的启发,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和体验。

5.2 亲子活动: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一项亲情活动,如一起做饭、散步等。

学生记录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与同学分享。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诗歌《胜似亲人》的文本,可以是打印的或电子版的。

准备相关的注释和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6.2 教具准备: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和相关的图像或图表。

准备彩笔、便签纸等,以便学生在讨论时使用。

第七章:教学过程7.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音乐或短片,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胜似亲人》是一篇描绘亲情的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家庭中母女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和珍贵。

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亲情之美。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女的亲情关系。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珍贵,学会珍惜家人。

(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女的亲情关系。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母女的情感变化。

(2)运用课文中的美德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插图、多媒体手段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母女的亲情关系,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珍贵。

3.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气、节奏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故事,简要概括母女的亲情关系。

《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

【 - 小学作文】篇一:《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案》四年级第六单元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罗正群一、教学内容仔细观察《胜似亲人》的画面,展开想象,把图的内容说清楚、具体,再以范文引路,接着结合范文,写一篇作文,尽量把想到的内容写完整。

二、设计理念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范文引路的方法是有利于学生的仿写,而这种仿写不仅有利于再造想象的发展,而且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样,学生就能把说、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怕“无米下锅”了。

三、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图意;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

3、能语言通顺地把想的内容口述清楚。

4、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写作的兴趣,并能体会人间真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讲评范文。

难点:通过想象、猜测把图意口述清楚。

教学过程: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同学们,你认为谁是你的亲人?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片,这幅图的名字叫做《胜似亲人》。

(板书、齐读、解题)(“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

“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为什么说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呢?答案就藏在这张图片中,图片左边的文字是我们找到最佳答案的金钥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原来要找到答案还真不容易,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合理想象,还要具体地写下来。

二、指导看图1)、引导观察:图上画着谁和谁?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引导:从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身份、年龄来猜)2)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她们也许是邻居3)、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呢?(从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展开想象)(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全班交流。

A、老奶奶正在干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奶奶正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胜似亲人》}.B、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2.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理解。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难点:1. 课文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2.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 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让学生书写和理解。

4.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课文朗读:10分钟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4. 课文理解:15分钟5. 情感教育: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理解情况。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品质。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分享感受。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学生书写课后日记,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弘扬传统美德。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在分析讨论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情感体验环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关注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实验小学赵老师一、引言导趣,激发情感孩子们,第六单元的那一个个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爱的心弦,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感人的画面。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1、指导看图师:你看到了什么人?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理解题目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3、理解图意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洗衣过程4、指名反馈;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同时,小姑娘洗衣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5、提出要求,试写片段师: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来吧,下面请拿出作文草稿,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当然,在写之前,请先看看屏幕上的写作要求。

生评,提修改建议,师评。

B、展示另一生作品师:再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的成果!生评,师评,共同修改。

7、过渡师:当小姑娘洗好衣服,回到院中将满满一篓衣服被单晾好时,老奶奶回来了,老奶奶见到眼前的这一切又会怎么感谢小姑娘呢?请你再次看图搂抱情景8、你能否用上词句宝库里的好词好句,把接下来发生的事说具体呢?动作描写:小姑娘:晾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

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小姑娘的白嫩红润的脸蛋。

神态描写: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老奶奶:眼角有些湿润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语言描写:小姑娘: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感受亲情的伟大。

(2)学会尊敬老人,关爱身边的人。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对亲情伟大意义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和想象,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4. 分析课文:(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表达效果。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伟大。

5.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语文园地六》——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合理想象的能力。

2.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看图作文练习。

3.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图片,进行合理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细节和想象的内容巧妙结合,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1.图片《胜似亲人》2.课件、黑板、粉笔3.学生作文草稿纸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胜似亲人》,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展开想象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等细节。

2.学生分小组讨论,展开想象,描述图片中的故事。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写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写作方法,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

2.教师结合图片,示范如何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3.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尝试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写作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修改习作1.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换习作,进行评改。

2.学生根据同伴的评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3.教师选取几篇修改后的习作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指导。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修改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写作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话题:“胜似亲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和如何关爱亲人。

(三)习作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习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感人至深的故事,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感人的故事。

2. 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感人的故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3. 引导学生通过修改和润色,使作文更加精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感人的故事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以及如何进行作文的修改和润色。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情感。

3. 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观察与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3.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情感。

4. 写作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感人的故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5. 作文修改与润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修改和润色,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文展示,评估学生在观察、表达和写作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作文中对感人故事的选取和表达,评价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3. 结合学生的作文和课堂参与度,给予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七、教学准备:1. 收集一些真实的感人故事,用于课堂实例分析。

2. 准备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第六单元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观察《胜似亲人》一图,充分发挥想象,进行看图习作。

设计理念
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同时,新的课改理念提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根据这些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我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以便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供好词好句引路的方法是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而这种写作不仅有利于再造想象的发展,而且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样,学生就能把说、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怕“无米下锅”了。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图意;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

3、能语言通顺地把想的内容口述清楚。

4、能听取同学、老师的意见,并认真修改习作。

5、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写作的兴趣,并能体会人间真情教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
发挥想象,习作。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感人的图片和歌曲《爱的奉献》。

(出示幻灯片)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让人感动,心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这里还有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在教学伊始,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图片和歌曲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和热情提供帮助的人。

让学生产
生了解图片内容和想像图片情景的欲望。

二、观察画面,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胜似亲人”图片,学生看图,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图画上有两个人,右边是一位——
生:老奶奶。

师:左边是一个——
生:小姑娘。

师:小姑娘的名字叫阿凤,大家来跟她招呼一声。

生:阿凤。

师:小阿凤还是没听见了,大家一起来喊一喊。

生:阿——凤——
师:好了好了,你们再看,这老奶奶穿的比较特别,好像不是
汉族人。

生:是傣族的。

师:你们都没说对,老奶奶是苗族的,一个苗族老奶奶。

阿凤呢?
生:好像是汉族的。

师:我看也像。

汉族的阿凤,苗族的老奶奶
你们再看,老奶奶和阿凤都在笑。

老奶奶笑得很慈祥,小阿凤却笑得——
生:有点害羞。

师:再看,老奶奶笑眯眯地抱着阿凤,好亲密,她们是亲人吧?
到底是不是呢?仔细想想。

生:不是亲人。

师:但又不是亲人。

感情上,又比亲人——
生:还亲。

师:所以这幅画的题目就叫——胜似亲人。

(板书:胜似亲人)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这幅图的主题就是胜似亲人。

]
三、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师:请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阿凤?
(板书:仔细观察)
请仔细观察画面,从图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指导洗衣片段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阿凤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画面,
阿凤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说具体,可以抓住那些细节进行描述?(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板书: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要求:
①用上“先……再……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
后顺序的关联词把阿凤洗衣服的经过说清楚。

②选用“词句宝库”里的词,把阿凤洗衣服的动作、声音和心理活动等说具体。

词句宝库:
动作描写:系蹲浸擦搓洗捶打刷漂拧
声音描写:哗哗哗嚓嚓嚓唰唰唰
心理活动:呀,这些衣服可真沉。

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
洗衣服多累呀!可我年纪轻,有的是力气。

细节描写:细细的汗珠渗满了额头
溪水溅湿了阿凤的布鞋
师:同学们想像阿凤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画面,小组间互相讨论。

师:抽生说说,其余同学仔细听听,
看看哪些地方说的好,哪些地方还需修改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的外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描写人物常用的手法,也是表现人物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引导学
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画,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

3、指导搂抱情节
师:当阿凤洗好衣服,回到院中将满满一篓衣服被单晾好时,老奶奶是怎么发现这一切的呢?
老奶奶见到眼前的这一切又会怎么感谢阿凤呢?
师:写好这片段也可以抓住那些细节来描写呢?
板书:描写具体
师:看图片,想想当时老奶奶搂抱阿凤的情景,你能否用上词句宝库里的好词好句,把接下来发生的事描写具体呢?
动作描写:
阿凤:晾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

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爱抚地拍拍
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阿凤的红润的脸蛋。

神态描写:
阿凤: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
阿凤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老奶奶:眼角有些湿润了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语言描写:
阿凤: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

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老奶奶: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
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哪!我该怎么谢你呢?
孩子,总是让你忙着,我真过意不去!谢谢你
师:孩子们现在拿起笔,把搂抱的情景写写,
注意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

三、课堂练笔,修改习作
1、学生以“阿凤刚晾好衣服”为开头,练习写画面的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通过投影学生的习作提出修改建议
(注意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内心及情感)
4、课后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习作尽可能让学生按既定的思路一次性写成,利于习作的连贯和完整。

在课堂中完成习作,便于老师当
场指导养成学生习作之后,自己修改作文,同学之间
互改作文的习惯,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学生在修改中可以发现自己的毛病,学习别人的优
点。

]
四、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图前想象
师:阿凤为什么要帮老奶奶洗衣服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师: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阿凤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师:嗯,阿凤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这些内容就是故事的背景,可以作为作文的开头。

[设计意图:想象的合理性是习作成功的一大要素。

让学生根据画面,想象画外的情形,从而构成完整的故事]
2、图后想象
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阿凤,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师:这就是故事的结尾也就点明中心。

[设计意图:在习作中,加进作者的评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学生懂得在习作中,也可以通过总结,感悟
式的语言来点明中心,渲染人物。

]
3、取题
师: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

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感恩》《亲如一家》) [设计意图:习作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一样。

培养学生重视题目,懂得认真选拟一个题目,可以吸引读者,并能使文章增
色。

]
五、整合结构
师:现在,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写这个故事的完整结构:
作文提纲:
1、背景
2、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把情节
写具体)洗衣过程搂抱情景
3、点明中心。

六、习作任务
师:根据以上的写作提纲,老师让你们回去把这篇故事完成好,有信心吗?
七.板书设计: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1、仔细观察
2、展开想象
3、描写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