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
平面镜成像特点习题

平面镜成像特点一选择题1(09恩施)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 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
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2(09哈尔滨)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06咸宁)“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如图1所示)。
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4(09呼伦贝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MN竖立在讲台上。
如右图,A点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像在A’点,B点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像在B’点,A点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B点同学的像应该在( )A.B’点 B .A’点 C.B点 D.A点5(09山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B.遮光板在平面镜后方会遮住平面镜内的虚像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6 (09巴彦淖尔)把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按垂直于镜面的方向走近平面镜,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7(09北京西城)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3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8(09广州)图3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二填空题1(09恩施)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在观察约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测试题(带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 当小华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小C. 当小华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也远离平面镜D. 当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2.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 光的色散C. 光的反射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B. 清澈的游泳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湖上游船的“倒影”D. 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C.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5.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 避免噪音B. 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 为了造型美观D. 防止挡风玻璃被震碎6.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 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 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7.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B. 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易观察且安全C. 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D. 蜡烛A在实验中点燃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实验结论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D.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平面镜越远9.(2011•本溪)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 镜中花B. 倒影C. 吸管好像折断了D. 椅子的影子10.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B.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 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D. 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11.下列四个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A. 教室靠左前方的同学看到黑板上有一小块光斑B. 对着镜子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 晴天树荫下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D. 河水中映出了岸上柳树的倒影1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 B. C. D.1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 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14.汽车的后视镜是 ________镜,用它来观察车后的情况时要比利用平面镜看到的范围 ________(填“大”、“小”或“一样大”).15.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 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是由光的 ________形成.当小鸟距水面3m时,“倒影”距离小鸟 ________ m.16.(2017•上海)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________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蜡烛、________应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若蜡烛置于B点处,得到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2)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如图b,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蜡烛B和像完全重合的现象。
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2.小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确定,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2)小峰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若小峰在实验中观察到两个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选填“厚”或“薄”)。
3.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4.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5.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1.“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能透光, 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 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 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 火柴(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 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cm, 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A. 为了便于观察, 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 蜡烛A的像会变大C. 移去蜡烛B, 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 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 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取完全一样的蜡烛A.B,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至某一位置时, B与A的像恰好重合, 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用光屏替换蜡烛B, 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 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像.(2)“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点应用之一, 小明认为潜望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验证方案(选填序号).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 让他挥动右手, 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4.小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 小丽移动蜡烛B, 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确定了的位置。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 她(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 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五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五一、填空题1.一位身高1.6m的市民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前1m处候车,她的像到玻璃门的距离是m。
当她向后远离玻璃门时,她的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艳阳下的大明湖畔绿柳成荫,景色美不胜收!游人看到苍鹭从水面飞上树梢,它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绿柳”看起来显绿色,是因为“绿柳”只绿光。
3.若某同学以0.6m/s的速度垂直向一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同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对所选择的蜡烛A、B的要求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0.5m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m,平面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红和小丽站在平面镜前,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6.天佑同学周末在联盛超市购物时,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像,与吊灯大小;但他又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这是因为光照射在地毯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7.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双胞胎兄弟小明和小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
(1)身高为1.5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若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小、变大、不变),像到他的距离为m;(2)小华走近办公楼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8.生活中我们经常以镜正衣冠,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当他向镜子前靠近0.4m后,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m,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版)

实验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选择题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不变,故D错误.故选:B。
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则此实验中正确的是()A.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更清楚看到A的像B.他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B点燃,可以更方便地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D.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前面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A的像【解析】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故A错误;B、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故B错误;C、若将B点燃,则透过平面镜会观察到两个烛焰,不易确定像的位置,故将未点燃的蜡烛移动,方便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C错误。
D、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但从前面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故D正确;故选:D。
3.一块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当你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成的像会变大C.你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2s后像和你之间的距离减小了4mD.你沿与镜而平行的直线运动过程中,相对于自己的像的位置是变化的【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人靠近平面镜时,平面镜成的像不变,故B错误;C、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相对于镜子,像与物有相同的速度,2s你移动的距离为:s=vt=1m/s×2s=2m,2s你的像移动的距离也是2m,则像与你的距离减小4m。
专题07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题(解析版)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②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面,测量时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
【例题2】(2020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
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2.(2020山东聊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面且______(只填字母代号)。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15.把手指头按在平面镜的厚玻璃上,若手指尖与它的像的距离 是6mm,则平面镜玻璃的厚度为( C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则 ( D ) A.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B
N O2
即∠2+∠3+∠1+∠4=180°
即∠AO1O2+∠O1O2B=180°, AO1为入射光线,O2B为反射光线. 即AO1∥O2B且反向.
4.平面镜MN前有一个点光源S,图中 S’ 已给出从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
线SO和SO’,在图中画出它们的反射
光线并根据反射光线确定点光源S在
平面镜里的像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
3.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 ) A.10点45分 B.1点15分 C.7点15分 D.7点45分
12.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 像是 虚_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 的大小是 不_变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其中 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镜所成 的像.为确定像的位置.此时需拿一支未_点__燃_(选填 “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 _乙___(选填 “甲”或“乙”)完全重合.
4.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___不__变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也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2、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的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置一块作为平面镜。
用其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其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看上去它好像点燃了似的。
(3)若在实验中蜡烛B始终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此实验应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下进行。
4、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正立的虚像B、倒立的虚像C、正立的实像D、倒立的实像5、身高1.6m的小丽站在高度为1m的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像高是m,像与小丽之间的距离是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M(可看做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车的安全,如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A是车内小明的眼睛,B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4.3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学生版)

4.3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六大题型】【题型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题型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7)【题型4 实像与虚像】 (9)【题型5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0)【题型6 凸面镜和凹面镜】 (11)【题型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2023•凤凰县三模)人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人到其像的距离是()A.1m B.2m C.3m D.4m2.(2023•宜兴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A.蜡烛B应该比蜡烛A小B.若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会变大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3.(2022秋•溧水区期末)如图所示为2022年11月8日夜晚看到夜空中的“血月”奇观,“血月”慢慢升起,其在平静的湖面所成的像()A.始终不变B.越来越小C.越来越大D.先变大后变小4.(2023•兴宁区校级四模)一位身高1.6m的市民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前1m处候车,她的像到玻璃门的距离是m。
当她向后远离玻璃门时,她的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2022秋•竞秀区期末)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向镜面靠近0.4m,则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平面镜相距m。
6.(2023•吉州区一模)如图所示,一只鸟沿着水面水平飞行,以鸟为参照物,则它在水中的像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当鸟展翅高飞时,水中“鸟”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7.(2023•吉安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并选用薄玻璃板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能接受到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只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8.(2023•姑苏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是小苏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火柴和刻度尺。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业

八年级上册物理分层作业一、基础题1.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填"虚"或"实")像,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
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选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站在平面镜前4m的人,沿着与平面镜的镜面垂直的方向匀速走向平面镜.若此人行走的速度为0.5m/s,经过2秒钟,则人对自己虚像的速度和人与自己虚像的距离分别是______m/s和______m。
二、拔高题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 。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6)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将对实验观察带来不便,请说出不垂直会带来怎样的不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练习

中考总复习光学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练习1.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2)他选取两支外形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3)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填“虚”或“实”)像;(4)小华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及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__;(5)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蜡烛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小华多次移动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6)实验的过程中,小华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华分析一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7)小滨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他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
你认为在图丙所示的①、①、①三幅图中,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_(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①有阳光的实验室。
在______(填“①”或“①”)中进行实验效果好;(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_;(4)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5)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发现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6)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123物距u/cm 3.39 5.11 6.39像距v/cm 5.22 6.50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______cm;①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项练习(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题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 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安装玻璃板时,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___(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使用平面镜时要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
该步骤中用蜡烛B代替蜡烛A,比较蜡烛A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大白纸、水彩笔、刻度尺、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
(1)实验原理:光的_______。
(2)实验步骤(如图所示)①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在白纸的中央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玻璃板_______立在这条直线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几次实验,目的是防止_______,获得_______规律。
2020年中考物理 实验复习必刷题 0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含解析)

0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1)实验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李丽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4)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如图甲所示,是小军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
(2)在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三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三一、填空题1.汽车的后视镜属于镜,对光有作用。
2.一身高1.60m的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当他后退0.5m,像离他本身的距离是m,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m。
3.如图是汽车抬头显示系统(简称HD),HD可将水平显示器上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斜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呈现在司机正前方,方便安全行车。
挡风玻璃上成的像是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行车时驾驶员若想将挡风玻璃的像调低,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4.如图,身高1.65m 的小丽AB站在平面镜前1.5m 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则镜中像的高度为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的木板CD放在镜子后面,如图所示,这时小丽(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她在镜中的像A B''。
5.如题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成的是像(选填“实”或“虚”),若视力表的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人的距离为m。
6.上学前,同学站在穿衣镜前0.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像(选填“虚”或“实”),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m。
7.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述了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
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形成的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6m时,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m。
8.王亮同学的身高为1.7米,在离他1米远的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面穿衣镜,此时像离镜面米;如果像离他本人的距离为3.2米,则他向后移动了米;此时像的高度将(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米。
9.小娇的身高1.6m,上学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她站在距平面镜2m处,她的像高是m,当她从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m/s。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以下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答案】C【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B错。
C正确。
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D错。
选C。
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答案】C【解析】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管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A正确。
B.在比拟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
所以在比拟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B正确。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D正确。
选C。
3.张凤同学逐渐靠近家里竖直放置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张凤的像逐渐变大B.张凤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张凤在平面镜中看见了李凰,那么李凰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张凤D.张凤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答案】B【解析】A.穿衣镜实际是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张凤的像的大小不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会保持与他自身一样的大小,A错。
B.如以下图所示,平面镜刚好位于人、像构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上,所以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至少要有升高的一半高才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题
本实验旨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实验,我们将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镜面反射的规律,掌握成像公式和图像的性质。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块平面镜和一盏小灯。
2. 将平面镜竖立在桌子上,用小灯照射到平面镜上,调整灯的位置,使得光线垂直射入平面镜。
3. 观察镜面内侧的图像,记录下镜面内侧的物体、物体位置和图像的位置。
4. 移动灯的位置,使得光线斜射入平面镜。
观察图像的变化,记录下物体位置和图像的位置。
5. 将灯光向另一侧移动,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图像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图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图像是正立的。
图像的性质:虚实性、直立倒立性、放大缩小性、位置性。
成像公式:1/f=1/di+1/do。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图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图像是正立的。
同时,图像的性质包括虚实性、直立倒立性、放大缩小性、位置性。
根据成像公式,我
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与图像的位置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2)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5)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
A.30°B.45°C.60°D.90°.
6)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
6)雄奇险秀的长江三峡景色,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郦道元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文中写到春冬的美景时,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了精要的描绘,句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
二、选择题:
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A. 凹型镜面B 凸型镜面C 平面镜面D 乳白平面
三、作图题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12.5cm
(2)
(3)玻璃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和测出像到镜面的距离.
(4)答:3.8×105km 虚
(5)凸面镜 凹面镜 光路 潜望
(6)平面镜成像
2.选择题
(1)c
4)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C.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2) 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
A BCD
3) 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2)B
(3)A
(4)D
(5)B
(6)A
3.作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