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案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月日课题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师批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给卧室、书房、厨房、餐厅和洗嗽间的物品所用材料分类。
2、经历刻划、折弯、沉浮、吸水等实验,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3、鼓励学生了解材料的发展史,怎样合理使用材料,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给材料分类,并归纳其特性。
教学难点养成节约材料、合理使用材料、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各种材料做成的物品图片;2、每小组:一张实验记录表,木材(粗细各一根)、纸、金属、砖陶瓷、塑料(粗细各一根)各一套。
水槽和水。
教学过程:1、复习。
(1)谁知道在你身边有多少种材料?(2)砖和陶瓷的生产需要什么材料?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导入课题: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板题)2、新授。
(1)给下面这些材料分类。
(出示各种物品图片)①观察。
②小组讨论后汇报:a. 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把同样材料的物品分类填入61页的椭圆内。
b. 这些材料都有哪些特性?③实验。
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实验,并把结果填入《材料特性记录表》(和62页的表相同)中(木材和塑料各准备了粗细两根)。
④小组讨论交流。
⑤汇报。
⑥小结。
(2)合理使用材料,保护环境。
①我们使用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工制造材料?又有哪些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②学生讨论后回答。
③出示书中四幅放大图片,加深理解。
④提问:大量砍伐森林、开发土地资源,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呢?⑤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⑥教师小结。
3、课后延伸。
了解材料的发展历史。
板书设计:7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木材砖(不可回收利用)合理使用材料陶瓷纸金属(可以回收利用)保护生存环境塑料教学后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如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并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分类,理解分类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并能对材料进行合理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材料分类。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材料的分类实践活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材料实物,如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材料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制作玩具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实物,如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材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分类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心得。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分类实例,如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等,引导学生思考材料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材料的分类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材料分类的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实物(如塑料、纸张、金属、木材等)。
2. 分类标签。
3. 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各种材料实物,引发学生对材料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材料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些材料实物。
2.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尝试,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
三、分类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对一些材料进行分类。
2. 学生根据材料的特点和用途,给材料贴上分类标签。
3.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分类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分类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利用分类后的材料进行创作的实践活动。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喜悦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分类身边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对身边材料的分类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探究和分类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同伴在探究和分类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探究和分类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能够分辨常见材料的特点并进行初步分类;3.培养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4.增强对身边世界的认知。
二、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物材料:纸张、玻璃、石头、人造革等;3.课前准备工作:分类卡片、分类标签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在上课前准备好不同种类的材料,如纸张、玻璃、石头、人造革等,然后将它们放在班级中央。
之后,向学生展示这些材料并询问学生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点或者不同点。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向学生普及材料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材料分类实践让学生手里拿上刚刚准备好的分类卡片,并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将这些材料初步分类。
提示可以是形状、重量、颜色、透明度等方面的。
老师在旁边引导,并询问学生为什么将这些材料归到这个类别中。
学生可以把材料名称写在卡片上,也可以在卡片上画出对应材料的图案。
在分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引导学习,让学生自己查找规律,加深对材料分类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在交流中练习其听说能力。
3. 温故知新在分类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强调材料分类知识,把之前学过的材料分类的知识整合总结,作一次简单的系统的温故知新。
并让学生总结归纳材料分类的基本规律,提高学习带动学习效果。
4. 拓展实践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课堂及社区环境,找到自己周围的物品,手写制作出分类标签,将物品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材料分类的能力。
5. 小结回顾教学每一环节最后都会让学生简单总结教学要点。
整堂课的最后,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简单朗读课前设定的学习目标及达到效果。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分类卡片及标签的制作及分类过程的记录被用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实际操作能力;2.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及学生们分享对材料分类的不同理解方式是评价学生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表现的依据;3.课后家庭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学内容再次加深与运用的能力考验。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性。
(2)培养学生对身边材料的分类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材料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材料的特性。
(2)培养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对材料进行分类和归纳。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节:认识不同材料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性。
2. 教学方法:观察、触摸和实验。
3. 教学内容: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学生观察、触摸和实验,了解其特性。
第2节:材料的分类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身边材料的分类能力。
2. 教学方法:分类练习。
3. 教学内容: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如按材质、用途等分类。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材料分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材料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各种材料样本,如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
2. 学生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剪刀、胶水等。
3.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建议1. 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发学生对材料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材料分类的概念,学会简单的材料分类方法。
2.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将常见的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科学材料分类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材料的观察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对这些材料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材料分类。
2.学习简单的材料分类方法。
3.运用所学的知识,将身边常用的材料进行分类。
2.教学方法1.情境启发法。
通过图片和物体的实物切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材料分类这一问题。
2.观察比较法。
通过比较不同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3.导入新知。
通过简单的分类游戏和图示,让学生快速掌握分类方法。
4.体验式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1.教师出示桌子上拥有不同材料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教师出示不同的材料,引导学生试着去分类。
2.示范操作1.教师用图示和实物示范简单的分类方法。
2.请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自己进行分类处理。
3.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请求每个小组提供一组材料,然后准备分类。
2.每个小组通过观察和比较,提取共同属性,进行分类。
4.讲解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方法的讲解。
2.针对学生的操作和分类结果,教师进行分析和说明。
5.巩固1.教师将不同的材料分配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分类处理。
2.学生负责向全班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和思路。
3.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作业及评价1.作业指导学生在家整理自己的物品,通过分类方法进行处理,并练习向他人解释自己的分类方式,感受自己分类思维的进步。
2.评价1.在学生分类操作中,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2.针对作业对学生的分类方法和思维进行评价。
3.教学效果1.学生可以自如地定位和识别不同材料。
第7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材料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有关身边材料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由老师带来一些身边物品,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想知道有关身边所用材料更多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1.根据所学知识给材料分类,会辨别材料的性质。
2.材料的分类,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物体的归类。
【教学重点】根据所学知识给材料分类,会辨别材料的性质。
【教学难点】材料的分类,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物体的归类。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身边的物体,我们一起再来观察一下,你知道这些物体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生:书本纸做的黑板是玻璃和塑料洗手池瓷水杯桌子:木头(木材)椅子(木材)窗户(塑料和玻璃)师:噢?窗户是由塑料盒玻璃组成,也就是几种材料构成啊?那我们回过来,看看我们刚刚说过的桌子和椅子,它们是几种材料构成?生活中像这样的物体你还能说几个吗?生:两种门风扇电视(在过程中教师相应的板书出:纸木材塑料金属瓷砖)二、明确任务,合作探究问题2:你还能举几个由以上这几种材料制作的物品吗?找2-3个说全班同学填一填小卷1汇报(大屏幕展示)进行小结: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问题3:看来我们学生已经对材料有一定了解了。
那我们一起共同挑战有点难读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同的物品呢?为什么使用金属铁钉钉木头?为什么使用金属做炒菜的锅?(导热、坚硬)为什么餐桌上离不开纸巾?为什么用木材做船?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也不一样等等,这些都属于材料的性质,我们运用材料不同的性质来制作物品,对吗?那么这接下来我们以小组的为单位,共同探究这几种材料的性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_1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是教科版科学课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也是最后一课的内容。
教材围绕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设计了“给它们分类”和“材料与环境”2个版块。
其中版块1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分类以及交流等活动,协助学生懂得:常见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一种材料能够制成多种物品等。
版块2是让学生了解和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以及对学生实行必要的环境教育(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本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身边物品的水平,以及根据材料的特征对物品实行分类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这次比赛选的课题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根据了解翠庭园小学上课的三年级学生只上到第二单元,第三单元都没有上。
这是学生的客观情况,所以我的教学设计要以此作为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在10岁左右,他们对科学学习充满好奇和期待,对身边的材料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学生也能说出一些常见材料的名称,但是对材料的各种特征没有系统探究和把握,对如何分类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三、设计理念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要扬长避短。
先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分类开始,唤醒学生已有分类经验。
再切入学生熟悉的材料,紧紧抓住学生喜欢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带领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给身边材料分析,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分类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展开系列探究活动,理解材料不同的特性,并用这些特性再给材料分类。
教师对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实行解读,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实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要合理利用材料,材料的使用影响着环境。
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我们周围存有着很多不同种类材料。
物体能够根据构成材料性质来描述,也可根据性质来区分材料。
过程与方法:根据可观察到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实行描述和分类。
将学到知识和解决问题方法使用到新情境中去。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
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科学思维并没有很好的形成。
但是学生已有丰富的前科学概念,只是比较零碎,且不能很系统的加以表达。
经过近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已初步具有科学性。
这一单元中,学生在经过6个课时的学习,并且也动手操作过相关的科学实验,对于科学实验的规范性以及实验的对比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头脑中的各种常见材料已不是纯经验层面上的了,他们已经有了科学描述方法,已经能够从物理性质的角度描述和比较它们。
3重点难点
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
4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下面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判断常见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能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三我们周围的材料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10
课题3-7、给身旁的资料分类第1 课时科学观点: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资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有着好多不一样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依据组成它的资料的性质来描绘,也可以依据这些性质来划分一组物体或资料。
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1、依据可察看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资料推行描绘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经过回想和反省,连续完美自己的原有理解。
感情、态度、价值观:1、睁开研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课要点依据所学知识给资料分类,会划分资料的性质。
教课难点资料的分类,多种资料制作而成的物体的归类。
教课准备各样用不一样资料制成的物件实物和生活场景图片。
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给物件分类复习导入师:这个单元马上结束,今日是最后一课了,你在这个单元的前几节课里都学会了什么呢?知道有哪些资料吗?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呢?生一一做答。
给资料分类依据所学的知识能给这些物件分类吗?〔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图片以详细的某一个物件比较好,书籍上的图片有好多物件,让学生难以判断。
课件里的图片最好有多种资料制作而成的。
〕依据所用的资料不一样,给这些物件分类,每类起码写出3个。
资料物件师:为何要用不一样的资料做不一样的物件呢?〔资料依据自己的特征来做物件〕可否用不一样的资料做同一件物件?(也有这类可能,会用不一样的资料做相同的物件)师:图片里还有几件物件没有概括到表格里,怎么回事啊?总结:同一物件的不一样部位可能由不一样的资料制成。
对所学的资料按物理性质推行总结概括师:我们一同来达成书籍62页的一张表格。
提示:在水中沉仍是浮用“↓〞或“↑〞来表示,其余的特色用“√〞或“×〞表示。
师生共同达成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有新发现吗?总结概括从不一样的特征描绘6种资料的特征。
并指导学生达成总结 6 种资料的不一样之处。
二、资料和环境1.资料的使用过程和资料的根源。
播放短片,内容是资料的根源和使用过程。
师:看了短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吗?生一一列举。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我们周围的材料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10
给身旁的资料分类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观点: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资料做成的,我们四周存有着好多不一样种类的资料。
2.物体可以依据组成它的资料的性质来描绘,也可以依据这些性质来划分一组物体或资料。
过程与方法:1.依据可察看到的特色和性质,对物体和资料推行描绘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经过回想和反省,连续完美自己的原有理解。
感情态度价值观:睁开研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课要点】经过回想和反省,连续完美自己对资料的理解。
【教课难点】把物体和资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征的角度对待物体和资料。
【教课准备】1.学生课前采集可再利用资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样用不一样资料制成的物件图片,自制复合纸〔在一般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资料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给身旁的资料分类〞。
此刻我们一同往返想一下,看大家还记不记得?他们都是什么资料制作的?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给身旁的资料分类〞〔板书课题〕二、新授给身旁的物件分类1、课前部署大家找出我们身旁资料的一些特色,老师师依据各组的采集状况推行了汇总我们来看一看:2、刚才我说了这若干的资料,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物件是这些材料制作的,依据各样物体使用资料的不一样资料推行分类,你还可以举一些例子吗?并填入下表中每类起码写出5个。
填写记录单。
可以先在小组内议论一下再回复。
分组议论、报告沟通:将整理的资料用投影展现给大家。
小结:不一样物体是由不一样的资料制成的,资料的不一样特征决定了它们不一样的用途;同一物件的不一样部位可能由不一样的资料制成,这也是依据使用要乞降资料特征造成的。
3、刚才我们同学举了那么多的物件,他们都是由不一样的资料制作而成的,也有些物件是由多种不一样的资料制作而成的,为何会是这样的呢?生:是由于资料有不一样的特征。
师:真棒。
下边我们大家将一同经过实验来查验一下我们刚才说的这些资料都有哪些物性?课件出示表格。
教科版三年级小学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 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1.出示表格。
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精品教案】.docx
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目的: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扃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厂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3、根据可观察到的特性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教季重点】根据所学知识给材料分类,W弱别材料的性质厂【教亭难出】材料的分类,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物体的承厂•教学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实物和生活场景图片。
•教季过程:二给物品分类1.复习导入师:这个单元即将结束,今天是最后一课了,你在这个单元的前几节课里都学会了什么呢?知道有哪些材料吗?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生一一做答。
2.给材料分类根据所学的知识能给这些物品分类吗?(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图片以具体的某一个物品比较好,书本上的图片有许多物品,让学生难以判断。
课件里的图片最好有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
)的材料做同一件物品?(也有这种可能,会用不同的材料做同样的物品)师:图片里还有几件物品没有归纳到表格里,怎么回事啊?总结: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3.对所学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师:我们一起来完成书本62页的一张表格。
提醒:在水中沉还是浮用“I”或“f”来表示,其它的特点用“寸'或“x”表示。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有新发现吗?总结归纳从不同的特性描述6种材料的特性。
并指导学生完成总结6种材料的不同之处。
二、材料和环境1 .材料的使用过程和材料的来源o播放短片,内容是材料的来源和使用过程。
师:看了短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吗?生歹!J举。
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2.环境的污染师:举例说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生一一列举。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合理使用材料,才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呢?你有好点子吗?三、复合材料的认识教师讲解复合材料的用处。
(因为学生对“复合”这个词不能理解,更谈不上让学生去研究了,所以,在这里只有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育科学出版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给它们分类。
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根据教科书插图给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其依据是“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然后归纳材料的特点。
提示特点归纳的依据是硬度、在水中沉浮的能力、柔韧性和吸水性。
第二部分:材料与环境。
这里出现了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概念,需要教师举例说明和讲解。
建议教学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对能够再次加工利用的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时播放与材料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或图片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材料与人类的关系,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认识探究材料的意义。
“蔡伦与造纸术”,可以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伦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发明在历史上的作用。
复合材料的问题可以由学生课后阅读与实践。
例如鼓励他们做一张用普通纸和塑料薄膜做成的复合纸,并同普通纸的性能进行对比。
学情分析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6课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特别是与第1课构成相互呼应的关系。
在第1课,学生从周围的物品开始关注材料,寻找常见材料,并试着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它们。
显然是从已有经验出发的,是他们对构成物体材料的经验性描述,反映了他们对材料的初始认识和理解。
从第2课开始,教科书引导学生分别对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进行了独立的探究和测试。
在第6课,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新的情境。
在第7课,他们将再次回到生活的场景中去,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给周围的物品分类,同时总结6种常见材料的物理性质。
可以想见,这时学生头脑中的各种常见材料,已不是纯经验层面上的了,他们已经有了科学描述的方法,已经能够从物理性质的角度描述和比较它们。
气泡图的使用也使他们关注到材料除显着特征外的其他特征方面,使他们能够从材料更多的属性方面去识别它们、认识它们。
对6种材料性质的总结,也使学生们有机会不是从一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对常见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比较,辨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性质在描述物体和组成它们的材料方面的作用。
教科2001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_8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给身边的材料分类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三维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有着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能够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能够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实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使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通过回顾和反思,持续完善自己的原有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和反思,持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能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四、教学准备:教科书,课件,暗箱,尺子2把(一把塑料的,一把铁的),钥匙(带塑料柄)陶瓷杯,小画册。
五、指导学习过程:1.热身复习,导入新课(1)游戏“摸暗箱”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生:喜欢。
师:那我们现在玩一个摸暗箱的游戏吧!请大家注意听游戏的规则哦!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个暗箱,里面装有各种材料的物品,待会老师要找2名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他们分别是什么?谁想来试试?(要一个一个地摸哦!)(我看你的眼神很期待你来吧)师:你摸的是什么?生:尺子。
师:真的是尺子吗?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哇真的是尺子,再摸摸看,摸到了什么?杯子举起来,它是什么材料的?生:对接着摸,是什么呀、、、(生依次摸)你表现的可真好!老师送你一颗智慧星,谢谢你的参与,请下去吧!师:谁还想来摸一摸!好你来吧!你摸到了什么?生:尺子。
师:这边尺子和上把尺子有什么区别呢?生:材料不同。
师:对,是啊同一种物品能够用不同种材料来制成,再接着摸,是什么?生:钥匙。
师:哦拿出来看看吧,果然是钥匙,那钥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铁。
师:对,这钥匙的前端是用金属制成的,而钥匙的柄是由塑料制成的,所以说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能够用不同的材料来制成。
再来摸摸看吧!书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你摸得可真准!请回到座位上去吧!( 2 )导入课题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身边的这些材料大多是由金属、塑料、木材、砖瓦陶瓷等组成的。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如天然材料、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和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材料实物或图片,如天然材料(木头、棉花)、金属材料(铁、铜)、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玻璃)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材料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材料的分类,如天然材料、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并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3. 实践操作:教师发放材料实物或图片,学生分组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分类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材料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搜集身边的材料,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家长分享。
2. 家长协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材料分类的亲子作业。
3. 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带到学校,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分类能力和思考能力,评估学生对材料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材料分类的理解深度。
3. 搜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实践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材料博物馆或相关企业,直观地感受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3. 开展以材料分类为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参考教案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1.出示表格。
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
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
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
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
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
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
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
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
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
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
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
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
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
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
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
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
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
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