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案例分析
摘自:《罗阳中学》教学内容:贝多芬《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命运中的《命运》培养学生正确欣赏分析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欣赏与想象的有机结合,音乐与时代背景的有机结合音乐的内涵教学用具:(现场音乐会)钢琴图片教材分析:《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年末至年初。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小调,/拍子。
奏鸣曲式。
乐章的开始由单簧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
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大调,/拍子,自由变奏曲,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小调,/拍子。
诙谐曲形式。
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章。
第四乐章,快板,大调,/拍子。
奏鸣曲式。
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而告终。
教学过程及反思:提到课堂教学的艺术,觉得教学艺术也和诗一样,颇有相同之处:教师讲课也只能讲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去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传统观念课堂教学不应该讲通讲透,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留足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奋其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甚至觉得有些课文,教师可以只讲五分,滔滔不绝,把教材上和教参上的知识和盘托出,这本来就是越俎代庖的错误之举,犯了艺术上所说的直露的毛病,我们要花的功夫应该是在设计和点拨上面,时而煽情,时而理智地引导总结,因此,我觉得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较好。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个案例就本着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采访学生互相之间设疑解疑,仿写,赏析音乐等等,它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自主地合
作探究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二)以读为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语言比较地生动传神,也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话,不可能光靠着语言的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学生多次的朗读来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品味这些语言,教师灵活地运用快速阅读默读齐读分角色朗读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的内涵,在读中培养朗读能力。
(三)在实践中去体验文章深厚的情感。
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类比式的仿真体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本案例运用盲人音乐家写谱的游戏导入就是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盲人失去视力的痛苦,从而联系课文体会到失去听力的贝多芬,将面临怎样的灾难。
这时候,学生对贝多芬的崇敬之情绝对不会只是浮于表面的,他们就会体会到贝多芬的伟大之处。
(四)鼓励学生全面参与共同在音乐中发展:欣赏音乐等活动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特别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想利用巨大的反差效应,强化教学效果。
之所以选择《命运交响曲》,是因为从古至今,贝多芬这个名字就始终与古典音乐一脉相承,他的才能和他的坚毅精神以一种独一无二
的音乐方式结合在了一起。
特别是这首人人皆知的贝五,即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又名命运。
虽然这交响曲欣赏水平要求极高,我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入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和手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这样就能全员参与积极提高。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讨论游戏等活动。
总之,这案例本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思想,运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游戏讨论赏析中得到了自己的真切体验,作为刚毕业的见习老师,我也试着阐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希望通过尝试,可以走出一条可行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