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结构成因44页PPT
合集下载
最新不同动机犯罪的犯罪心理结构 PPT课件ppt课件
• 情绪、意志和习惯特征:情绪色彩不明 显,意志活动表现为克服实施诈骗时自 身伪装的缺陷,作案手段和习惯一般比 较稳定。
• 个性和能力:善于交际、冒险,适应能 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强,语言能力 好,擅长心理分析。
八、贪污贿赂心理结构特征
• 认识特征:价值观蜕变,寻找合理化借口, 贪婪,权力寻租
• 复杂的动机特征:白领犯罪,动机斗争明 显。心存侥幸,自以为高明。
三、性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 1、认识方面的特征:歪曲的性意识 • 错误的性观念,追求 “性解放”、性自由 • 2、动机特征 • 满足性欲;性摧残的欲望;强烈的报复;
刺激好奇心理 • 3、个性消极特征 • 极端利己主义;自我辩解的态度;情感方
面缺乏同情心;软弱的意志品质;腐朽的 生活情趣
• 4、利用被害人的心理 • 利用被害人的恐惧和软弱 • 利用女性追求享乐的心理 • 利用女性有求于人的心理 • 利用某些女性的隐私和劣迹 • 利用女性患精神病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同动机犯罪的犯罪心理结构 PPT课件
第一节 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
• 一、物欲型动机犯罪概念
• 指为了满足物质需要或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 的动机,并由此引发的犯罪行为。是发案率 最高,涉及犯罪人数的一类最多犯罪。
• 各种不同类型的物欲型犯罪有其共同的心理 结构。
• 二、物欲型动机犯罪类型 • 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走私,贪污,受
贿等
三、物欲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 信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与享乐至上 • 情感满足上追求虚荣 • 意志薄弱 • 性格的核心特征是自私和贪婪 • 行为上多形成不良恶习
“秘密窃取,冒险系 数小。” “不伤生,相对道 德,可以作为职 业” 不受年龄影响,可 以长期操作。
• 个性和能力:善于交际、冒险,适应能 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强,语言能力 好,擅长心理分析。
八、贪污贿赂心理结构特征
• 认识特征:价值观蜕变,寻找合理化借口, 贪婪,权力寻租
• 复杂的动机特征:白领犯罪,动机斗争明 显。心存侥幸,自以为高明。
三、性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 1、认识方面的特征:歪曲的性意识 • 错误的性观念,追求 “性解放”、性自由 • 2、动机特征 • 满足性欲;性摧残的欲望;强烈的报复;
刺激好奇心理 • 3、个性消极特征 • 极端利己主义;自我辩解的态度;情感方
面缺乏同情心;软弱的意志品质;腐朽的 生活情趣
• 4、利用被害人的心理 • 利用被害人的恐惧和软弱 • 利用女性追求享乐的心理 • 利用女性有求于人的心理 • 利用某些女性的隐私和劣迹 • 利用女性患精神病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同动机犯罪的犯罪心理结构 PPT课件
第一节 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
• 一、物欲型动机犯罪概念
• 指为了满足物质需要或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 的动机,并由此引发的犯罪行为。是发案率 最高,涉及犯罪人数的一类最多犯罪。
• 各种不同类型的物欲型犯罪有其共同的心理 结构。
• 二、物欲型动机犯罪类型 • 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走私,贪污,受
贿等
三、物欲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 信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与享乐至上 • 情感满足上追求虚荣 • 意志薄弱 • 性格的核心特征是自私和贪婪 • 行为上多形成不良恶习
“秘密窃取,冒险系 数小。” “不伤生,相对道 德,可以作为职 业” 不受年龄影响,可 以长期操作。
犯罪心理学讲义PPT课件
个体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
如冲动、攻击性、缺乏同理心等人格特 质,可能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关。
情绪因素
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犯罪行为。
认知过程
犯罪者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如扭曲的 道德观念、错误的价值观等,导致他 们无法正确判断是非。
心理创伤
如童年虐待、性侵犯等心理创伤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长期的心理问题,进而 增加犯罪风险。
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在犯罪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03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模拟场景,帮助犯罪者进行心
理矫治和康复。
当前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利用智能化技术时,需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个 人信息和隐私不受侵犯。
伦理与法律问题
在应用智能化技术时,需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技术的 合法性和正当性。
被告人心理状态评估的注 意事项
评估过程需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矫正阶段: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意义
根据罪犯的心理特点和犯罪原因,设计个性化的矫治方案,提高矫治效果,降低再犯率 。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原则
以罪犯为中心,综合考虑其犯罪原因、心理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制定针对性强、可 操作性强的矫治方案。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实施步骤
包括前期准备、方案制定、实施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等步骤,确保矫治方案的顺利实施 和有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06
战
跨学科融合创新路径
神经科学与犯罪心理学
01
通过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犯罪行为与大脑结构和功能关系,揭示
犯罪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模板
神经成像技术
利用神经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等,对犯罪心理 进行研究。
神经干预
根据神经机制,制定针对犯罪心理的神经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 。
THANKS
感谢观看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犯罪预防
01
02
03
犯罪心理预测
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特 点和行为模式,预测其犯 罪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社区警务
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加 强社区警务工作,提高社 区居民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
犯罪教育
开展犯罪心理学教育,提 高公众对犯罪心理的认识 ,增强防范意识。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干预与治疗
犯罪心理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心理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 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暴力型、盗窃型 、诈骗型等;根据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 自信型、自闭型、强迫型等。
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犯罪行为的产生和 实施起着不同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有助于对犯 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打击。
犯罪心理学ppt 课件模板
contents
目录
• 犯罪心理学的简介 •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 • 常见的犯罪类型与案例分析 •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CATALOGUE
犯罪心理学的简介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01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 的学科,它探讨犯罪行为背后的 心理过程、动机和原因。
03
CATALOGUE
常见的犯罪类型与案例分析
暴力犯罪
总结词
涉及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的犯罪 行为。
详细描述
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 、强奸等,这些犯罪行为通常涉 及到对受害者的身体伤害或威胁 。
利用神经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等,对犯罪心理 进行研究。
神经干预
根据神经机制,制定针对犯罪心理的神经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 。
THANKS
感谢观看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犯罪预防
01
02
03
犯罪心理预测
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特 点和行为模式,预测其犯 罪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社区警务
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加 强社区警务工作,提高社 区居民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
犯罪教育
开展犯罪心理学教育,提 高公众对犯罪心理的认识 ,增强防范意识。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干预与治疗
犯罪心理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心理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 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暴力型、盗窃型 、诈骗型等;根据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 自信型、自闭型、强迫型等。
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犯罪行为的产生和 实施起着不同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有助于对犯 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打击。
犯罪心理学ppt 课件模板
contents
目录
• 犯罪心理学的简介 •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 • 常见的犯罪类型与案例分析 •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CATALOGUE
犯罪心理学的简介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01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 的学科,它探讨犯罪行为背后的 心理过程、动机和原因。
03
CATALOGUE
常见的犯罪类型与案例分析
暴力犯罪
总结词
涉及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的犯罪 行为。
详细描述
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 、强奸等,这些犯罪行为通常涉 及到对受害者的身体伤害或威胁 。
精品犯罪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个性化量刑建议
根据被告人的心理特点和犯罪行为性 质,提出个性化的量刑建议,实现刑 罚的公正和合理。
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证人证言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为审判提供证据支持。
犯罪心理学在矫正工作中的应用
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01
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和个体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提高矫正效果。
心理干预和治疗
02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罪犯改变不良心理和行
为习惯,促进再社会化。
预测再犯风险
03
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评估罪犯的再犯风险,为矫正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06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与展望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神经犯罪学
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犯罪行为的 神经基础,探索犯罪倾向与大脑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贪婪,自私,有强烈的 物质欲望和占有欲。
性犯罪人
性欲强烈,缺乏道德约 束,对性对象有特殊的
偏好和选择。
毒品犯罪人
追求刺激和快感,对毒 品有强烈的心理依赖和
渴求。
犯罪心理的共性特征
01
02
03
04
认知失调
犯罪人往往存在认知失调,即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
社会规范不符。
情绪不稳定
犯罪人情绪不稳定,易受到外 界刺激而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发展阶段
消极情绪和态度逐渐累积, 形成犯罪动机和意图。
实施阶段
在特定情境下,犯罪动机 转化为犯罪行为。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家庭 暴力等。
社会因素
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失业率等。
个体因素
生理特征、心理特质、道德观念等。
最新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生物学因素PPT课件
脑部结构的损坏与犯罪
1.脑部边缘系统
• 下丘脑调节人的动机行为,并且调节 着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当下丘脑受损, 人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为达到 “快乐刺激”而引起犯罪行为
• 杏仁核的功能是情绪控制和情绪记忆 形成。采用结构影像技术对暴力犯的 研究显示, 暴力犯杏仁核的容量有显 著减少
边缘系统
24
• 2.大脑皮层
(二)瘦长型:身材瘦长、手 足粗短,性格内向,多愁善感。多 犯盗窃和欺诈,累犯较多
(三)健壮型:身材健硕强壮、 王锐.新编 犯罪行为心理肌学肉[M]发.北达京.、中国精人力民充人民沛公具安有大学爆出发版性社.格201。0
金国华多.犯犯罪心暴理力学财[M]产.桂罪林.和广西性师犯范罪大学出版社.2009 (四)障碍型:身体发育不正
参考资料: 皮建华《生理与犯罪简论》[J].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38)
体形与犯罪
• 1949年Sheldon用胚胎学的三个概念评价 人的体形: • 1.内胚层体形 • 2.中胚层体形 • 3.外胚层体形
• Sheldon对各200人共400人的男性少年犯 罪人和大学生进行对比研究,每种体形按 1~7进行评分,发现犯罪少年中胚层型很多, 外胚层型很少;而大学生中外胚层型很多, 中胚层型较少
• Brown等发现士兵中的侵犯行为史与CSF中 NE代谢物MHPG水平呈正相关,这表明中枢 NE更新增强,会导致人更具有侵犯性。
• 研究显示,普通人群服用苯异丙胺提高多 巴胺功能会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而多巴 胺过剩也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化学基础。
参考资料: 应柳华《暴力犯罪生理机制的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3)
体内化学元素与犯罪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两位犯罪学家从得克 萨斯监狱中搜集了暴力犯与无暴力犯罪 记录者各38名的头发样品, 将他们严格 分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暴力犯 体内镁、硅、钾、钠、铁、锌等的含量, 以及锌与铜、铜与铁的比例极不正常。
第四讲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2)技能与犯罪
技能的缺乏与犯罪的关系 某些特殊的技能与犯罪
(三)犯罪主体的行为因素
1、参与错误的活动 2、选择不良的行为方式 3、养成有害的行为习惯 4、模仿和学习不良行为模式
二、影响犯罪的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是独立于主体外的客观环 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和具体的情境因素等。尽管这些因 素必须通过主体才能起作用,但人 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受制于客观, 因而客观环境因素对于犯罪心理的 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精神障碍因素
先天遗传或后天因素造成的各种精神障碍 也是导致犯罪的重要主体因素。 主要包括: 1)精神病 2)毒品、酒精中毒症 3)精神发育迟滞(“智能障碍”或“低 能”)
(4)其他生物化学因素
1)内分泌异常的影响 2)营养成分不均衡的影响
(二)犯罪主体的心理因素
犯罪主体的心理因素,即指犯罪主体原有的 个体心理结构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这些 因素与其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个性倾向性因素 2、气质因素 3、性格因素 4、能力因素
3、性格因素
(1)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 以及与之相应的惯常行为方式。 性格类型: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外倾型/内倾型 优越型/自卑型
(2)犯罪者的不良性格特征 )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残暴、狡诈等 2)性格的情绪情感特征 愤怒、恐慌、仇恨、嫉妒 3)性格的意志特征 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缺乏自制力 犯罪意志的顽固性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思维偏激、道德感缺乏等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对照表
神经过程的 倾向性 高级神经 气质 典型 活动类型 类型 基本特征组合 特征 强 不平衡 外倾 兴奋型 胆汁质 高兴奋性 强 强 弱 平衡 平衡 不平衡 外倾 内倾 内倾 活泼型 安静型 抑郁型 多血质 高灵活性 粘液质 高耐受性 抑郁质 高敏感性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论 PPT课件
犯罪方式 角上升为主角。常
女性易从家庭
见的犯罪方式有投
暴力的受害者,
毒、放火、诈骗等
转变为犯罪者
2019/11/18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论
27
神经类型一览表
神经类 型
• 2、低能说 犯罪原因主要是智力低。
2019/11/18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论
8
2019/11/18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论
9
三、心理学的原因论
犯罪心理来源于人的心理本能,即本 源性的心理原动力。
• 1、侵犯性说
人之所以产生犯罪心理是由于人的侵犯性 本能之故。《开膛手杰克》,女子防身术
• 2、利欲性说
人的生存需求是犯罪心理的原动力。这 种生存需要的欲望,即是利欲心,是人的 一种内驱力。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杀人 强奸 伤害 盗窃 抢劫 诈骗 毒品 其它
系列1
2019/11/18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论
25
年龄
中老成年人犯
多数未成年人
罪多数非暴力,
犯罪崇尚暴力,
长于策划;攻
手段简单;
于心计。
年龄和犯罪
类型相关 未成年人的高科
• (4)抑郁质: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易感而 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胆小,忸怩,孤 僻。——老狐狸,科技含量高
2019/11/18
犯罪心理结构
6
遗传说
2019/11/18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论
7
二、精神病理学的原因论
人所以犯罪,主要是由于其精神上的缺陷。 • 1、病态人格说 缺乏道德感,反社会性强。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论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01
02
03
04
初始阶段
产生犯罪动机和意图,寻找机 会实施犯罪行为,具有试探性
和隐蔽性。
发展阶段
制定犯罪计划,准备工具,选 择目标,具有预谋性和计划性。
实施阶段
实施犯罪行为,采取暴力、欺 诈等手段达到犯罪目的,具有
果断性和冒险性。
终结阶段
完成犯罪行为后处理现场,逃 避法律追究,具有狡猾性和逃
避性。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X抢劫案。通过分析抢劫犯的心理特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暴力型犯罪心理的内在驱动因素和行为模式。
案例二
XXX诈骗案。通过分析诈骗犯的心理特点、作案手段和过程, 探讨财产型犯罪心理的成因和防范策略。
案例三
XXX强奸案。通过分析强奸犯的心理状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性犯罪心理的扭曲观念和行为特征。
案例四
XXX贩毒案。通过分析贩毒分子的心理依赖、作案方式和过 程,探讨毒品型犯罪心理的深层原因和治理对策。
04
犯罪心理诊断与评估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面试法
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流, 了解其心理状态、动机和背景。
心理测验法
运用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如明 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等,评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质 和问题。
05
犯罪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及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培养健康的人格特质。
学校教育
加强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 制能力。
社会环境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犯罪诱因,加强社区建设和治安管理。
矫正方法和技术探讨
心理治疗
01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帮助罪犯改变不良思维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ppt课件
活稳定、免遭痛苦、威胁或病痛等方面的 需要。与生理需要一样,在安全需要没有 满足以前,人们一心向往的是满足这种需 要。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三、爱的需要 • 爱的真谛 •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 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 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 不止息。(引《圣经》哥林多前书13:4—8)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一、生理需要与犯罪 • 这些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如
食物、水、衣着、住所和睡眠。在这些需 要还没有满足到足以维持生命以前,其它 的需要不能起到激励人的作用。 • 吃喝拉撒睡与性 • 临时夫妻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二、安全的需要与犯罪 • 它的含义是广泛的,包括对人身安全、生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第四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
• 人格障碍与精神病 •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与犯罪 • 被迫害妄想 • 钟情妄想(单恋) • 嫉妒妄想(多怀疑) • 二、情感型人格障碍与犯罪 • 情形抑郁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性情狂躁 • 双相情感障碍 • 三、意志薄弱型人格障碍与犯罪 • 四、轻佻性人格障碍 • 五、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 • 政治性 • 暴力型 • 财产型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四、自尊的需要与犯罪 • 1、自尊心受损能产生报复、基督心理。 • 2、自尊的需要能产生虚荣心理。 • 3、自尊心受损能产生逆反心理。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与犯罪 • 它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实现一个人
的潜能。要满足这种需要,要求此人已在 某个时刻满足了其他需要。 • 不过,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能全神贯注在满 足这种最高层次的需要上,以致自觉或不 自觉地牺牲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 • 人最大的敌人:自我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三、爱的需要 • 爱的真谛 •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 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 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 不止息。(引《圣经》哥林多前书13:4—8)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一、生理需要与犯罪 • 这些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如
食物、水、衣着、住所和睡眠。在这些需 要还没有满足到足以维持生命以前,其它 的需要不能起到激励人的作用。 • 吃喝拉撒睡与性 • 临时夫妻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二、安全的需要与犯罪 • 它的含义是广泛的,包括对人身安全、生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第四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
• 人格障碍与精神病 •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与犯罪 • 被迫害妄想 • 钟情妄想(单恋) • 嫉妒妄想(多怀疑) • 二、情感型人格障碍与犯罪 • 情形抑郁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性情狂躁 • 双相情感障碍 • 三、意志薄弱型人格障碍与犯罪 • 四、轻佻性人格障碍 • 五、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 • 政治性 • 暴力型 • 财产型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四、自尊的需要与犯罪 • 1、自尊心受损能产生报复、基督心理。 • 2、自尊的需要能产生虚荣心理。 • 3、自尊心受损能产生逆反心理。
第九章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
•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与犯罪 • 它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实现一个人
的潜能。要满足这种需要,要求此人已在 某个时刻满足了其他需要。 • 不过,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能全神贯注在满 足这种最高层次的需要上,以致自觉或不 自觉地牺牲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 • 人最大的敌人:自我
最新第三章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ppt课件
三、行为因素
• (一)错误的活动内容 • (二)采取不良的行为方式 • (三)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 (四)模仿与学习不良的行为模式
第二节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 因素
•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犯罪 心理也是主体受到来自主体外的各种不良 客观环境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
•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的客观环境因 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 素和现场环境因素三大类。
• 首先,法律内容的完善程度会对犯罪心理的形成 产生影响。
• 其次,法律执行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因素会对犯罪 心理产生影响。
(二)微观环境因素
• 微观环境因素是指一个人经常生活、接触 的具体的生活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 朋友、群体、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也 称小社会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对人的 影响比宏观环境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发 挥作用的力量更大。微观环境中不良因素 对犯罪心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法部《少年犯罪透视与防范》课题组再对 全国16个省、区、市的少年犯的调查发 现:
• 盗窃犯罪——“父母离异”“父存母 亡”“父母分居”的比例较高
• 抢劫、强奸——“继父母”“养父母”等重 新组合
• 抢劫——“父母双亡”
(3)父母越轨对犯罪心理的影
响
• 许多青少年的犯罪与父母的越轨有很大关系。父母是孩子 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犯罪人有犯罪父母的可能性要大于守 法者。对这种现象,人们已经提供了几项可能的解释。一 种解释认为,这种联系反映了父母和儿童共有的遗传因素。 但这种解释适合于持续性犯罪行为,而不太适合于短暂性 的少年犯罪;第二种解释认为,这种联系涉及到父母对反 社会行为的塑造;第三种解释认为越轨父母不能提供规范 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榜样。总之,父母行为的不检点或经 常违法,都会给孩子带来危害,刺激其对不良行为的模仿 和犯罪心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