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大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中考试

综述1990-2010年

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

姓名贾宽乐班级12级经济学学号0121121483

概论:整体说来,从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形势不是很稳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起的通货膨胀影响到90年代初,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即所谓的“硬着陆”下,经过90年、91年的调整,经济稍微恢复稳定;而到了92年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产生了比80年代末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当局从93年一直到97年采取了“双紧政策”,到了97年末,成功实行了中国经济“软着陆”。而此时,由于“双紧政策”的强硬性,使得通货膨胀转变为通货紧缩,于是,在1998年中央政府实施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这项政策一直沿用到2002年。到了2003年,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了预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中央政府未雨绸缪,主动进行宏观调控,也抑制了局部过热的情况,此政策一直沿用到了2007年。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冲击中国出口需求,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回落。2009 年,中国经济的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效应显现,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逆转了悲观经济预期。2010年则是在09年的基础上,稳步求发展。

正文:谈到199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从1988年的发生的全国性的通货膨胀说起。88年的严重性的通货膨胀使得中国政府在第四季度末实行了严厉的“治理整顿”,利用各种手段紧缩投资和货币投放,即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令价格上升速度迅速下降。这种严厉的紧缩制度随即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使其迅速下滑。在接下来的1990年始,消费疲软现象产生。政府部门作出调整的期间,由于生产下降,在一定水平上降低了实际收入,并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使其调整支出,压缩消费。另外,在市场萎缩期间,许多商品价格下降,强化了部分消费者的投机心理,他们延长了购买时限,令市场进一步萎缩。为了减少这一低靡的形式,中央政府放宽了政策,1991年开始,经济势头开始逐渐增长。整体说来,1991年是1988年通货膨胀之造成重大影响之后的一个缓冲期。

到了1992年,随着当局号召改革开放,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然而,在企业、部门、地方积极发展经济的时候,政府并未及时采取有效政策来推动长期改革落后的企业和部门等,而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消费,很快掀起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等经济气泡,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迅速攀升,并且通货膨胀率居高位后长期下不来。1993年的时候,投资已经极度膨胀(尤其是房地产投资部分),导致了比88年更加严重的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当局于1993年6月决定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保证持续增长的势头不致中断。其一是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即实行了“十六点计划”,(其中主要内容有: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稳定金融形势。二、坚决纠正违章拆借资金。三、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大力增加储蓄存款。四、坚决制止各种乱集资。五、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六、业银行要保证对储蓄存款的支付。七、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八、投资体制改革要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九、限期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十、进一步完善有价证券发行和规范市场管理。十一、改进外汇管理办法,稳定外汇市场价格。十二、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十三、强化税收征管,堵住减免税漏洞。十四、对在建项目进行审核排队,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十五、积极稳妥地推进物价改革,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十六、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这一计划的实行缓解了过热的经济。其二是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即中央决定深化改革,计划于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最重要的突破是:第一,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改革战略,不只在边缘地带进攻,而且要在国有部门打攻坚战,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第二,为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企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重要方面的改革拟定了方案,绘制了蓝图。从199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上述诸方面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

1993年7月,当局采取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具体包括: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基建项目要经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提高利率,实行保值储蓄;不仅控制资金的供给总量,而且控制资金的流动,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实行由中央直接将资金贷给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等。)在93、94年的时间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到13.2%(1993年)和21.7%((1994年),通货膨胀率仍居高难下,到了1995年,价格开始逐渐回落,适度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有了显著的效果,到了1996年的时候,过热的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治理,持续三年之久的高通货膨胀大幅度回落,1997年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总之,实行了4年半之久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了突出的金融风险,解决了投资膨胀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总的看来,经济的状态仍然良好,但已经潜伏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了通货紧缩。1996年起,市场上出现了需求疲软现象。1997年开始,物价回落,GDP开始下滑,此时经济由通货膨胀转为了通货紧缩。固定资产投资放慢,货币供给增长放慢,有效需求不足。

1998年开始,针对通货紧缩带来的问题,当局把紧缩政策转变为扩张政策,即由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向积极有限度扩张和积极扩大内需。但由于对当时经济形势的认识不同,1998年上半年政策的调整力度不足。因为对亚洲金融危机认识不彻底,预计的出口拉动经济的力量明显不足,另外由于夏季发生的洪涝灾害,使得国内内需不足,加上原有的通货紧缩,以及国外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中央政府实施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俗称扩大内需政策)。具体包括:一、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发行国债,将存款转化为投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增加发行外债,在税收方面只是增加了出口货物退税,另外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政府性的基金和收费);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贷款和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推广消费信贷,增加消费需求;.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加外汇储备;商业银行开展对小企业的贷款);三、增加出口、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出口退税政策的力度;加强国企改革,增加就业人口;采取了一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压缩生产能力过盛的产业等)。总而言之,从1998年开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由紧缩转向扩张。此后一直到2002年,宏观调控主要是实行扩大内需方针和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并相应配套增加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农业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公共设施、乡电网改造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由此带动经济景气回升。同时采取鼓励民间投资和增加公务员工资、提高低收人人群的收入等启动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以及提高出口退税率等鼓励出口的措施。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随后世界经济低迷的不利条件下,1998--2002年我国经济仍保持了年均7.8%的较快增长,在国际上被誉为“一枝独秀”。但经济情况尚未根本性好转,通货紧缩的压力并未根本解除、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并未根本性改变、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增加投资来拉动,而民间投资启动效应至今仍不明显、不可忽视的国债风险及公共投资的腐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仍有不小的差距。

到了2003年,中央政府继续实施自1998年开始的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旋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然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非典的出现使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就发生了大幅度的回落。直到6月才有所恢复,到了9月已经恢复地非典前的水平。这段时间里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作为中流砥柱支撑了经济增长;此外,中央政府实施土地政策,采取暂停审批使用农业用地,减免农业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等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自筹资金的很大水平的提高,为整个经济注入了强健的力量;同时,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使得中国出口迅速增长,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体延续了2002年的扩张趋势,也扭转了19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的惯性。

2004年,总体经济景气实现了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当局并未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