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建筑物防雷和接地系统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规范要求和设计原则,以确保建筑物和其内部设备的安全性。
Ⅰ. 规范要求1. 防雷系统的规范要求建筑物防雷系统必须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要求,例如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等。
以下是建筑物防雷系统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1)防雷保护等级:建筑物的防雷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确定相应的防雷保护等级,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雷击冲击。
(2)外部闪电保护:建筑物的防雷系统应具备外部闪电保护能力,包括安装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等,以将雷电能及时引导到接地系统。
(3)内部线路保护:建筑物内部线路应设有合适的防雷装置,以防止雷击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损害。
2. 接地系统的规范要求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是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要求如下:(1)接地装置的选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并能够有效将雷电能引导入地,采用适用的接地装置材料和接地引下线。
(2)接地电阻的要求: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规范要求。
通常,建筑物对地电阻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以保证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3)地埋深度要求:建筑物的接地电极的埋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规定的最小深度,以确保接地装置能够达到预期的防雷效果。
Ⅱ. 设计原则1. 建筑物特点的考虑在设计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特点,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形态、材料等。
建筑物的高度和形态将直接影响防雷系统的设计,例如高层建筑可能需要更多的避雷装置和接地电极来提高其防雷能力。
2. 安全保护与可维护性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应注重建筑物和其中设备的安全性,并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
合理布局不同部分的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确保其易于检修和维护。
3. 技术的综合应用在设计防雷与接地系统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相关技术手段。
例如,采用先进的雷电探测技术,可以使系统能够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雷击的危害。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目录1防雷接地设计 (3)1.防护原则 (3)2.前端设备防护设计 (3)2.1直击雷的防护 (3)2.2摄像机杆塔的地网安装(根据现场情况定) (3)2.3感应雷的防护 (4)3.监控中心的防护设计 (5)3.1监控中心电源防雷设计 (5)3.2监控中心室内防雷设计 (6)4.系统传输 (6)4.1传输可靠性设计 (7)4.2传输经济性设计 (7)4.3传输合理性设计 (7)4.4山内库区: (7)1防雷接地设计1.防护原则我们根据监控中心及各点监控设备等所处环境及其网络特点,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和对工程现场的考察,充分考虑本项目各子系统设备的功能和价值,考虑到经济、有效的目的,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建筑物、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以《IEC国际标准》、《GB50057-94(2000)》以及《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为设计基础,从电源、信号、地网三方面入手,本着全面、安全、持久、实用的原则提出本方案。
本方案主要针对防感应雷击部分,接地系统部分进行设计。
2.前端设备防护设计2.1直击雷的防护室外的摄像头分别安放在杆子每个有效点上,首先在考虑避免直击雷侵入时,分别在每根摄像机杆顶点安装高1米直径为Φ16以上镀锌避雷针一支,与金属杆连接,用设备杆本身做引下线,其保护角度为45度,以保护室外摄像机,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2.2摄像机杆塔的地网安装(根据现场情况定)摄像机的避雷针接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设计中以摄像机杆塔为中心挖一2米×2米范围的地沟,沟的规格为600mm宽800mm深,将40×4的热镀锌扁钢平铺在沟内,然后至少有两点与引下线连接。
2.3感应雷的防护雷电活动是一种随机过程,有多途径的入侵可能,对于感应雷、侧击雷等多种雷电波可以在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高压冲击波,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雷电波侵入时会直接对安防设备、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电源等造成更大的危害。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对于建筑物而言,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保障建筑物免受雷击和电磁干扰。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以及一些常用的技术和材料。
一、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在进行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因素,包括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等。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防雷系统设计。
2.合理选择防雷措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选择适当的防雷措施。
常见的防雷措施包括避雷针、避雷带、接地网等。
不同的防雷措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合理布置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防雷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将雷击电流传导到地下,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
因此,在接地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布置接地体和接地网,确保接地电阻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的步骤1.调查与分析首先,需要对建筑物周围的雷击情况、地质条件以及建筑物的用途进行调查与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2.确定防雷措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
比如,在高层建筑中可以采用避雷针作为防雷装置,在工业厂房中可以采用避雷带等。
3.设计接地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
需要考虑接地体的数量、位置以及合理布置接地网等因素,确保接地电阻达到要求。
4.施工与检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接地系统的检测。
通过测试接地电阻等参数,验证接地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常用的技术和材料1.避雷针避雷针是常见的防雷措施之一,它能够吸引和接收雷电,将雷击电流传导到地下。
避雷针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比如铜或铝。
2.避雷带避雷带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周围,能够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地下,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避雷带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比如铜带或铝带。
3.接地体接地体是接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雷击电流传导到地下。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一、防雷措施1. 减少雷击风险的设计高大建筑物和高架电线杆可以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因此在设计配电系统时,应尽量避免将电线杆或电杆直接连接到建筑物上。
另外,建筑物应具备可靠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用于吸收和分散雷电的能量。
2. 安装避雷装置在配电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适当的避雷装置,以保护设备不受雷电的干扰和损坏。
避雷装置通常包括避雷器和避雷器引下线,通过将雷电引入地下或接地系统,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和排放。
3. 使用耐雷设备在配电系统中,应使用能够抵抗雷电干扰和损坏的设备和材料。
例如,选择具有良好耐压、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电缆和开关设备,以减少雷击对系统的影响。
二、接地措施1. 构建良好的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是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电极、接地回路以及接地装置,以确保系统的电荷得到有效的分散和排放。
2. 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是将电流引入地下的主要手段,因此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对系统的接地效果至关重要。
通常使用的接地电极包括接地棒、接地网和接地块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进行安装。
3. 接地回路的设计与布置配电系统的接地回路应具备足够的导电能力,以确保电荷能够快速、有效地通过接地回路流回地下。
为了提高接地回路的导电能力,可以采用并联多个接地电极、增加接地导线的横截面积等方式。
4. 定期检测和维护为了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定期对接地电极、接地回路及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
如果发现接地系统存在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证系统的接地效果。
总结:防雷与接地是配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对系统的影响,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设计和安装配电系统时,应注意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并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以提高系统的防雷能力和接地效果。
此外,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防雷与接地施工图设计
避雷针应安装在建筑物顶部或烟 囱上,并确保与建筑物主体结构 连接牢固,同时应保持垂直状态 。
避雷线的选择与安装
避雷线的选择
根据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的规 律和土壤电阻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 避雷线规格和材料。
避雷线的安装
避雷线应沿建筑物屋顶、烟囱或其它 突出物架设,并确保与建筑物主体结 构连接牢固,同时应保持松弛状态。
审核内容
审核防雷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是否标注清晰、 完整。
VS
修改建议
根据审核结果,提出修改建议,包括补充 标注、修改设计等,确保防雷施工图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05
防雷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防雷系统的定期检测与维护
定期检测
对防雷系统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
维护保养
对防雷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如清洁、润滑等,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雷电的危害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可以造成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设备损坏。常见 的雷电危害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 电波侵入。
防雷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防雷系统的组成
防雷系统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用于引雷,引下线 用于将雷电流引入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则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防雷系统的作用
防雷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或避免雷电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危害。通过将 雷电流引入大地,防雷系统能够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电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隔离与屏蔽
采用隔离和屏蔽措施,减 小雷击电磁场对设备和线 路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避雷器的选择与安装
避雷器的选择
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工作电压、雷电过电压幅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避雷器规格和类型。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1.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一)本旨在为住宅小区的防雷及接地设计提供全面的指南。
通过详细介绍各个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标准,以确保住宅小区的防雷安全性能和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以下是本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引言1.1 目的1.2 适合范围1.3 术语和定义第二章:防雷材料和设备2.1 避雷针2.2 避雷带2.3 避雷网2.4 避雷接地装置第三章:建造物的防雷设计3.1 建造物的形状和高度3.2 外墙的避雷装置3.3 室内的防雷措施3.4 接地系统设计第四章:住宅小区的防雷系统4.1 综合防雷系统设计4.2 公共设施的防雷设计4.3 单元楼的防雷设计4.4 独立别墅的防雷设计第五章:接地系统设计5.1 接地电阻和接地电流的计算5.2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布置5.3 接地导体的材料和尺寸5.4 接地系统的维护和检测第六章:工程施工和验收6.1 施工要求6.2 验收标准和方法6.3 防雷及接地设施的检测和维护第七章:风险评估和管理7.1 雷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7.2 风险评估方法7.3 风险管理措施第八章:附件(根据实际情况罗列所涉及的附件)第九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实际情况罗列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2.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二)本旨在为住宅小区的防雷及接地设计提供全面的指南。
通过详细介绍各个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标准,以确保住宅小区的防雷安全性能和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以下是本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引言1.1 目的1.2 适合范围1.3 术语和定义第二章:防雷材料和设备2.1 避雷针及其选择2.2 避雷带的种类和安装方法2.3 避雷网和避雷导线的布设原则2.4 避雷接地装置的安装和调试第三章:建造物的防雷设计3.1 顶部避雷装置的种类和选择3.2 外墙的避雷焊接及连接处理3.3 室内的防雷系统设计3.4 接地系统的设计与规划第四章:住宅小区的防雷系统4.1 集中避雷装置的布设方案4.2 公共设施的防雷设计4.3 单元楼的防雷设计4.4 独立别墅的防雷设计第五章:接地系统设计5.1 接地电阻和接地电流的计算5.2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布置5.3 接地导体的材料和规格5.4 接地系统的检测与维护第六章:工程施工和验收6.1 施工要求和工艺流程6.2 防雷及接地设施的验收标准6.3 防雷设施的检测和维护方法第七章:风险评估和管理7.1 引雷风险评估和分级7.2 住宅小区的雷电防护方案7.3 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第八章:附件(根据实际情况罗列所涉及的附件)第九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实际情况罗列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是保障小区居民生活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防雷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灾害的影响,而接地设计则是为了有效地将雷电电荷引入地下,防止人身及财产的损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住宅小区防雷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小区的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雷电活动较频繁,而南方地区则相对较少。
在北方地区,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可以适当增加建筑物的蓄电池装置。
同时,还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选择合适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并将其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处,以便吸引和释放雷电。
其次,在住宅小区接地设计中,要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小区的接地系统主要由接地网和接地棒组成。
接地网是通过设置导电材料的地下网络,可将雷电电荷引入地下。
而接地棒则是通过将导电材料连接到地下,将电荷有效地分散到地下。
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接地系统的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且与周围环境良好地接触,以提高接地系统的效果。
此外,在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中,还应考虑到小区内部的电气设备。
特别是高压电设备,如变压器、电力设备等,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其防雷措施。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设置防雷避雷器、遮挡板等措施,来确保电气设备的防雷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并及时处理接地故障。
最后,在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中,还应加强对居民的安全教育。
居民应了解住宅小区的防雷设施和接地系统,并掌握必要的防雷知识。
例如,居民应知道雷电来临时要迅速躲进室内,避免在室外活动,同时要避免接触金属物品,如水龙头、电线等。
此外,在雷电来临时,应关闭家中的电器设备,以免因雷击而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是保障居民生活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采取合适的防雷装置,同时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防雷接地规范第一章总则为了防止或减少建筑物被雷击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本规范制定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防雷指施,要求根据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但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制造、使用或贮存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以及具有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和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包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以及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针对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a且小于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需要进行防雷措施。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也需要采取防雷措施。
五、根据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结合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确定需要在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中进行防雷。
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
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加以及建筑设计的不断创新,建筑中防雷与接地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合理的建筑防雷与接地能够确保建筑物和其中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就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的原理、设计和施工进行探讨。
一、建筑防雷技术建筑防雷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物表面防雷和建筑物内部防雷两个方面。
1.1 建筑物表面防雷建筑物表面防雷主要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设备来保护建筑物自身免受雷电侵害。
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且有效的防雷装置,可将雷电引向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其中的电气设备。
避雷针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
1.2 建筑物内部防雷建筑物内部防雷主要针对电气设备,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防雷设备的安装来达到防雷目的。
其中,接地装置是重要的一环,可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形成良好的接触,将雷电引入地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建筑接地技术建筑接地技术是建筑防雷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内的电气设备和人员在遭受雷击时能够安全、迅速地放电到地下。
2.1 规范的接地系统设计建筑接地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确保接地装置与地面接触良好,电阻值合理。
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应放置在地下深度超过1米处,并且应该与建筑物的地基一同做好接地处理。
2.2 合适的导体选择建筑接地系统采用的导体应该选用优质的铜或铜合金材料,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同时,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导体截面和长度,以减小接地电阻。
三、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施工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的施工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3.1 施工前的检测与规划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进行检测,了解地质条件、建筑物特点以及电气设备的用电情况等信息,以便合理规划和设计防雷与接地系统。
3.2 合理的设备安装与布线根据规划设计要求,进行防雷装置、接地装置和导体的安装与布线工作。
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布线路径清晰明了,并进行必要的标志和保护。
防雷和防静电接地的设计方法
筑物。
防雷和防静电接地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利用钢筋的规定
1.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
2. 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 质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当基础的外表面有其他类的防腐层且无桩基 可利用时,宜在基础防腐层下的混凝土垫层内敷设人工环形基础接地体。
2)将与地脚螺栓焊接的那一根垂直钢筋用螺栓紧固的卡夹 器同水平钢筋网连接;
3)当四根垂直主筋能接触到水平钢筋网时,采用土建施工 中通常采用的绑扎法将这四根垂直钢筋与水平钢筋网连接。
防雷和防静电接地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措施
➢ 爆炸危险环境建筑物内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地。
➢ 除2区、22区爆炸危险环境外,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 当其间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处净距 小于100mm时,交叉处也应跨接。长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
防雷防静电接地
2 常用名词术语
接地—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体称为“接地”。
电力系统中接地点一般是中性点,也可能是相线上某一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 则为外露导电部分,一般指金属外壳。
接地线是连接到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接地体是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 流用的导体。接地装置是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称。 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TN-S系统—电源端有一点(通常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 电部分用保护导体与该点连接,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是分开的。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7 防雷与接地设计7.1雷电防护7.1.1建筑物应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超过250m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100m,且不高于25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20m,且不高于10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l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7.1.2建筑物应根据雷电防护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7.1.3当采用接闪网和接闪带保护时,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接闪网格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5m×5m或6m×4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7.1.4当采用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滚球法保护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0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45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60m。
7.1.5引下线应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且应沿建筑物外轮廓均匀设置。
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或钢筋柱可利用时,应专设引下线。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规范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给建筑物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计十分必要。
本文将论述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计规范。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计必须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威胁是设计的首要原则。
2.2 功能性原则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计必须保证其功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良好的设计,可以在雷电天气中有效地引导和分散雷电,并降低雷击导致的危险。
2.3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该考虑装置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平衡。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并减少成本,以实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
3. 建筑物分类和防雷设计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建筑物类别的特点进行防雷设计。
3.1 住宅建筑对于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等特点确定合适的防雷措施。
例如,在房屋顶部安装合适的避雷针,以将雷电引向地下。
3.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通常具有更高的建筑高度和较复杂的结构,因此需要更完善的防雷设计。
可以考虑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避雷网和接地装置,以确保雷电从建筑物中均匀分散。
3.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物通常承载着大量的电气设备,因此需要更严格的防雷措施。
除了避雷针和避雷网的设置外,还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合适的接地设计,以确保电气设备在雷击时能够安全工作。
3.4 基础设施建筑基础设施建筑包括桥梁、隧道、输电线路等。
在设计防雷措施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特殊环境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确保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
4. 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步骤4.1 工程调研在设计防雷与接地装置之前,需要对建筑物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用途、环境条件等信息,确定潜在的雷击风险。
4.2 设计方案根据工程调研的结果,制定合适的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方案。
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准则
1.4 当防雷及等电位采用共同接地时,接地电阻应按各系统中的要求的最小值设置(≤1Ω)。
1.5 分层机电设备接地,兹分为水泵、配电盘、强弱电间、桥架及母线、3大运营商机房、外露风机及冷却水塔、发电机等。
1.6 弱电设备指建物内外监控设备浪涌保护,及室外立柱监控设备防雷保护。
二 建筑物本体防雷设计
2.1 接地体的设置类型:①筏板或箱形基础,②独立基础,③桩基。
表2.2 雷区防护分区 LPZ0A区 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于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LPZ0B区 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是遭受直接雷击,属于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LPZ1区
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进一步 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2.7 屋顶彩灯或屋顶外轮廓照明装置的设计的原则
2.7.1 屋顶照明装置应设有防雷保护装置,同时其线路必须穿金属管。
2.7.2 供屋顶照明用配电盘内需设浪涌保护器,并就近与防雷装置连接。
三 分层机电设备等电位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总等电位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接地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集中采暖季空调系统的升压管等导 电体进行连接,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2.2.2
规格:当钢筋≥φ16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φ10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 线。
2.2.3 室外需接地的设备:外墙引下线在地坪下0.8~1m处用40X4或φ12mm镀锌导体引出与室外接地线焊接,并作防腐处理。
2.2.4
变配电所的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要求
变配电所的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要求
提起变配电所的防雷与接地设计,想必从事电气设计行业多年的设计人员都非常清楚了,但是仍然有不少电气设计人员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欠缺的。
我们都知道防雷和接地的知识在建筑领域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而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而且电气设备的内绝缘会受到损坏,绝大多数不能自行恢复的。
那么变配电所的防雷与接地具体应该如何设计?需要了解清楚这些哪些规范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变配电所的防雷与接地设计知识。
看完文章,希望能给广大电气设计人员一些参考价值。
01
02
03。
15d500 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要点
15d500 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要点15d500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要点一、引言防雷与接地是保证建筑物及设备电气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15d500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设计与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防雷设计要点1. 根据当地的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确定合适的防雷等级。
常见的防雷等级包括IV级、III级和II级,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等级。
2. 根据建筑物的形状、高度和用途,确定合理的避雷装置布置方案。
避雷装置应尽量集中布置,避免盲区和死角。
3. 避雷装置的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铜和不锈钢等。
4. 避雷装置的接地系统应合理设计,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
接地电阻应尽量低于10Ω,以保证电流能够迅速有效地流入地下。
5. 避雷装置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应有效连接,接地导线应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铜排或铜线,避免使用铁质材料。
三、接地设计要点1. 根据建筑物的形状、材料和用途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接地方式。
常见的接地方式包括楼顶接地、基础接地和周边接地等。
2. 接地系统应采用多级接地设计,以增加接地面积和降低接地电阻。
多级接地可通过并联或串联方式实现。
3. 接地电极的选择应根据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的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铜质接地电极是较为常见的选择,但在高腐蚀环境中可以考虑使用不锈钢接地电极。
4. 接地电极的埋深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应大于1.5米,以确保接地电极与地下水位的安全距离。
5. 接地系统的接地导线应选用合适的截面积和材料,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导线的敷设应避免与其他金属材料或电力线路过近,以减小干扰和电阻。
6. 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应增加检测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理接地异常问题。
四、施工要点1.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
2.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防雷和防静电接地的设计方法
防雷和防静电接地
防雷和防静电接地
5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计说明的写法
1. 本单体按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考虑,利用其金属屋面作为防雷接闪器,屋面金属板为 双层夹心钢板,夹心层应采用不可燃物质填充,金属板厚度不小于0.5mm,金属板之间如 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小100mm。利用柱内两根Ф16及以上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 不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大于18m。 2. 本单体采用TN-S系统。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在地坪下地梁中至少两根Ф16及以上主筋与基础钢筋及柱内 主筋应可靠焊接,形成电气通路,作为自然接地体。 3. 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钢筋应采用土建施 工的绑扎法、螺栓、对焊或搭焊连接。单根钢筋、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线与构件内钢 筋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4. 所有正常时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电气设备支架、电缆桥架、钢平台、管道等 均应就近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5. 防闪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到 防雷装置或公用接地装置上。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 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 其交叉处也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 ,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 接。建筑物内防闪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
2)将与地脚螺栓焊接的那一根垂直钢筋用螺栓紧固的卡夹 器同水平钢筋网连接;
3)当四根垂直主筋能接触到水平钢筋网时,采用土建施工 中通常采用的绑扎法将这四根垂直钢筋与水平钢筋网连接。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原则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原则防雷与接地是建筑物安全电气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电路设备免受雷击或其他电磁干扰的损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的原则及要注意的事项。
一、综合地图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无论是建筑物所在的地理环境还是其用途特点,都对防雷措施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高度、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采用的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二、合理布置避雷设备避雷设备的布置应以保护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为目标,防止雷电击中建筑物,将雷电引导到地下。
常见的避雷设备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它们应尽可能地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处,以提高防雷效果。
三、合理设计接地系统接地系统在防雷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及其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
设计接地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地网设计原则地网是接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与土壤形成接触,将雷电引入地下。
地网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合理确定地网的布置范围和数量。
地网电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2. 接地体设计原则接地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如铜、铝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接地体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土壤特性、湿度、温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接地体的数量和直径,确保接地体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3. 防腐保护原则接地系统一般位于室外,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雨水浸泡等恶劣环境中,易受到腐蚀。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选用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并采取防腐措施,延长接地系统的使用寿命。
4. 安全可靠原则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周边的地下管线、管道等设施,避免对其造成影响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四、定期检测和维护为了保证防雷与接地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桥梁设计规范中的防雷与接地要求
桥梁设计规范中的防雷与接地要求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以及对桥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防雷与接地成为桥梁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桥梁设计规范中的防雷与接地要求,以确保桥梁的耐雷性和安全性。
1. 防雷设计要求在桥梁的防雷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路面或桥梁主体的金属导体桥梁主体通常采用金属结构构成,如钢梁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将其作为天线进行考虑,以提供最短的路径让雷电流进入地下。
1.2 桥梁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不同地理位置的桥梁所面临的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雷击密度和防雷等级。
1.3 雷电冲击风险分析根据雷电冲击风险分析,确定桥梁所需的防雷等级。
这取决于桥梁的重要性、所处环境和桥梁周围可能存在的其他高耸物体。
2. 桥梁接地系统设计要求桥梁的接地系统是保证桥梁与地之间具有良好电气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桥梁接地系统设计的要求:2.1 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应该满足国家或地区相关规范中规定的限制。
2.2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应该符合相关标准,例如使用扫频法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3 接地装置的选择桥梁接地装置应选择合适的形式和材料,以确保其耐腐蚀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网、接地极和接地带。
3. 防雷与接地材料的选用在桥梁设计中,选择适当的防雷材料和接地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材料:3.1 防雷材料防雷材料通常包括引雷针、钢带、钢板等,应根据桥梁所处环境和雷电冲击风险分析结果进行合理选择。
3.2 接地材料接地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常用的材料包括铜、镀锌钢和镀铝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电缆。
4. 防雷与接地施工要求除了设计方面的要求,防雷与接地的施工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防雷和接地工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一、防雷设计与施工原则1.了解当地雷击频率和强度情况,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防雷措施。
可以参考雷暴多发地区的历史雷击记录,并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例如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
2.采用合理的防雷设备,如避雷针、防雷带、避雷网等,以提高机房的防雷能力。
3.机房装修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水措施,以减小雷击的风险。
4.合理配置接地装置,确保设备与地之间有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迅速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
二、机房接地系统的设计1.机房接地系统应能有效导出雷击电流,并确保大面积局部接地电阻均匀。
2.机房接地系统应包括主接地、分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主接地由室外主体结构与地之间的接地网构成,分接地由各电气设备与地之间的接地网构成,保护接地用于接地保护设备等。
3.机房接地系统中的接地体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例如铜排、铜线等,以提高接地效果。
4.机房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经过专业机构的设计和验收。
三、机房防雷设备的选择和配置1.机房的屋顶应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和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机房周围应配置防雷带、避雷网等设备,以增加机房的防雷能力。
3.机房内部设备可以使用避雷器等设备,用于对接电线路等进行防雷处理。
4.机房内部高灵敏设备、主要电气设备等应配置独立防雷器,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四、机房装修中的防火和防水措施1.机房墙体和天花板的构造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以提高防火性能。
2.机房设备宜采用阻燃材料制作,以防止火灾蔓延。
3.机房门窗应选用防火门窗,确保火势不会扩散。
4.机房装修中要进行好防水处理,特别是机房地面,应选用防水材料,并做好隔水处理。
五、机房装修中的地线防护1.机房的地线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并能有效地引导雷击电流,减小雷击对设备的损坏。
2.机房中的电气设备、计算机等都要连接到地线上,以减小电气设备受雷击的风险。
3.机房中的地面要做好防潮处理,以保证地线的正常导电。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规范导言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是保证建筑物和其内部设备、人员在雷电天气条件下的安全的关键措施。
合理可靠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并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的损害。
本文将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总体设计要求、设计原则与方法、接地装置的设计规范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的总体要求1.1 防雷装置的安全性防雷装置必须能够确保建筑物及其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它们应能够可靠地引导和分散雷电流,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1.2 防雷装置的可靠性防雷装置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承受高强度雷电的冲击。
装置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要求。
1.3 防雷装置的可维护性防雷装置的设备和材料应易于检修和更换。
必要时,应能够对装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修复,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行。
1.4 防雷装置的美观性防雷装置的设计应与建筑物整体风格相匹配,美观大方。
装置的设置和安装应尽量减少对建筑物外观的影响。
二、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原则与方法2.1 整体设计原则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应结合具体的建筑结构和功能需求,采用整体设计的原则,确保装置的全面覆盖和连续性。
2.2 初级与终极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初级和终极防雷两个方面。
初级防雷通过合理设置避雷针、避雷带等装置,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直接影响。
终极防雷通过规范的接地装置设计,将雷电流安全地分散到大地中。
2.3 分层保护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重要性和使用功能等因素,采取分层保护的措施。
不同层次的装置应相互补充,形成多层次的防护体系。
2.4 确定接地电阻接地装置是建筑物防雷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接地装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合理确定接地电阻的大小,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运行。
三、接地装置的设计规范3.1 接地类型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接地装置可采用直接接地、接地针、接地网等不同的接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室、装置变电所、水泵 装置宜与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装
房、空压站等一般性工业建 置共用,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要求值。
筑物
且宜与地下管道相联,如不相联,其间
距应大于 2m。其余见表 13-10
水塔
利用塔顶铁栏杆或装设避雷带作接闪
器,保护水塔边缘。冲击接地电阻不大
于 30,引下线不少于 2 根,间距不大
3 石化企业需设置防直击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及防雷措施
表 3-2 防直击雷保护措施一览表
防雷类别 建、构筑物名称
防直击雷措施简述
防雷类别 一类 二类
三类
建、构筑物名称
防直击雷措施简述
有顶棚的铁路油品装卸栈 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网),保护 1 区环
台、
境,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每根引下线
(露天装卸油品作业可不 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10,避雷针或避
装设避雷针)
雷线、引下线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
汽煤油洗桶间、装桶间
筑物及其金属物在空气中,在地中都要
保持一定距离,至少不小于 3m 详见配
电设计手册(下同)表 13-8
油泵房(棚),污油泵房 屋顶设置避雷网,沿屋角、屋脊、屋檐
(棚)
敷设,网格 1010m 或 128m,引下线
不少于 2 根,间距不大于 18m,每根引
注:当采用独立避雷针作防雷保护时,应作保护范围计算;详见 GB50057 附录
四或配电设计手册 p798。
4 油罐的防雷、防静电与接地
油罐类别
防直击雷措施
接闪器
接地点数及接地线 接 地 电
阻
地上卧式钢油罐
壁厚4mm,呼吸阀装
有阻火器,可不装接
闪器。否则,应装避
雷针(网),保护整个油 接地点不应少于 2 处,
罐
点不应少于 2 处,接地点间距不大于
30m
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30
0.06N0.3 的住宅、办公 屋顶设置避雷网,沿屋角、屋脊、屋檐
楼、
敷设,网格 2020m 或 2416m,引下线
食堂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不少于 2 根,间距不大于 18m,每根引
N0.06 的主风机厂房、中心 下线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30,其接地
建、构筑物举例
类
有 0 区 10 区爆炸危险环境建
无
一类
筑物
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建筑物 有顶棚的铁路装卸栈桥、汽煤油
洗桶间、易燃油品灌桶间
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建筑物, 露天铁路装卸栈桥、汽煤油洗桶
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 间、装桶间,通风不良的油泵房
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
二类
有 2 区或 11 区爆炸危险环境 冷、热油泵房,氢压机房
接闪器
接地点数及接地线 接 地 电
阻
内浮顶油罐
钢质浮盘与罐体用 2 根截面不小于 16mm2
不装避雷针
软铜复绞线相连接;铝
质浮盘与罐体用 2 根
直径不小于 1.8mm 不
锈钢钢丝绳相连接;接
地点要求同上
复土油罐
罐体及阀室的金属构
罐
接地点间距不大于
地上固定顶钢油罐 顶板厚4mm,呼吸阀 30m
装有阻火器,可不装
接闪器。否则,应装
避雷针(网),保护整个
油罐
地上铝顶油罐
应装避雷针(网),保护
环形接
整个油罐
地网
浮顶油罐
浮顶与罐体用 2 根截 面不小于 25mm2 软铜 复绞线相联;接地点要
接地电 阻不大 于 10
求同上
油罐类别
防直击雷措施
Ae—建筑物等效面积;
K—校正系数,一般取 1,旷野孤立建筑物取 2,金属屋面的砖木结
构建筑物取 1.7,位于河边、湖边、山顶或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取
1.5。
注 2:雷电活动强弱的分区:按平均年雷暴日数 Ds(天数/年)分区: 少雷区—Ds15
中雷区—15Ds40
多雷区—40Ds90
特殊强烈地区-Ds90
SH/T3081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上述规范的最新版本,黑体字为主要规范。
2 建筑物防雷分类
根险环
境划分及预计雷击次数密切相关,列表说明如下:
表 3-1 石化企业建、构筑物防雷分类
建、构筑物防雷分 环境特征及条件
防雷与接地设计
1 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15599
石油雷电安全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规范
GBT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T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见 注1
三类
N 0.06 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平均雷暴日 K, d/a
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K15, 高度 H 15m
平均雷暴日 K, d/a K 15, 高度 H 20m
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21 区,22 区,23 区火灾危险环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防
境
雷
注 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N 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一的公式计算:
于 30m
防雷类别 建、构筑物名称
防直击雷措施简述
三类
装设在烟囱顶部的避雷针或避雷环,多
根针应连为一体,40m 烟囱,设 2 根
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 引下线,钢筋混凝土烟囱利用内部钢筋
作引下线,金属爬梯可作为引下线。可
设置独立的环形(或三角形)接地装置,
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30,
金属烟囱
只需作接地,要求同上
氢气压缩机房(棚) 下线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10,其接地
装置宜与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
N0.3 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 系统等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电阻按其中
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最小要求值。且宜与地下管道相联,如
不相联,其间距应大于 2m,其余见表
13-9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气 当壁厚4mm 时,不装设接闪器,接地
N kN g Ae 0.024kTd 1.3 Ae
H100m 时, Ae L W 2L W H (200 H ) H (200 H ) 106
H100m 时, Ae L W 2H (L W ) H 2 106
式中,Td—年平均雷暴日数,查当地气象资料; 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
的
硫磺成型及包装车间
建筑物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气罐 瓦斯罐,干气罐,城市煤气罐
预计雷击次数 N 大于 0.3 次/a
见 注1
的住
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
物
预计雷击次数 N 次/a
见 注1
0.06 N 0.3 一般性民用建
筑物
建、构筑物防雷分 环境特征及条件
建、构筑物举例
类
预计雷击次数 N 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