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江雪》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古诗欣赏部分,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通过学习《江雪》,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味,理解诗意,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江雪》,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创设、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学会欣赏古诗,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江雪》的意境,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江雪》,学会欣赏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PPT、卡片、录音机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雪景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雪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江雪》。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江雪》,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结合PPT,逐句解释古诗的意思,让幼儿理解诗意。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古诗中的典型意象,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创设等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的意思,并进行朗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江雪》2. 诗人:柳宗元3. 古诗意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讲述《江雪》的故事,并画出自己心中的雪景。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了解他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课后与家长共同欣赏其他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创作小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江雪》这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
诗文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江雪》。
2. 使学生理解诗文的意境和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诗文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意境。
难点:对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意境的理解,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江雪》的意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情境。
2. 诗文讲解(10分钟)分析诗文的意境、主题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文。
3. 朗读与背诵(10分钟)分组进行诗文的朗读与背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4. 实践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文意境,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分享。
5. 文学鉴赏(5分钟)分析诗文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诗文《江雪》,并在旁边标注重点字词和意境分析。
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江雪》。
2. 用自己的话描述《江雪》的意境。
3. 分析《江雪》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文意境的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情况。
3.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拓展延伸:1. 搜集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
2. 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3. 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诗文内容:《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境。
教学中需关注诗文的语言、意象、情感等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2. 诗文意境:诗文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描绘,展现了一片荒凉的雪景。
《江雪》教案优秀10篇

《江雪》教案优秀10篇《江雪》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设计特色】在关键处提问,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
2、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1、说几个表示冬天的成语。
2、揭题,并说说诗题《江雪》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1、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把课文读正确(这里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大面积的检查。
)3、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2、板书“注释”。
利用注释帮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学懂古诗。
(五年级的课文中第一次对古诗作出注释,让学生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一)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
“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
你感受到了什么?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
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
师板书:千万孤独。
(三)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2、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
古诗《江雪》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古诗《江雪》优秀教案古诗《江雪》优秀教案(精选10篇)古诗《江雪》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2、抓住诗中“千”、“万”、“孤”、“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学过程:一、揭题、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我们来欣赏这几幅图,想想这是哪首诗描绘的场景?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三首诗的插图。
看到这幅图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进行吟诵。
2、观察一下这三首诗分别是写哪些季节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三幅画就是三首诗,走过了春夏秋,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看看冬天又是怎样一幅画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江雪)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布置要求。
要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放声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江雪》诗歌教案

《江雪》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雪》一诗,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分析《江雪》一诗,领悟诗歌的意境。
2.学会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实际到户外欣赏雪景,引发学生对雪的兴趣。
2.请学生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课文学习(25分钟)1.教师朗读《江雪》一诗,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提取诗歌的主题。
第三步:合作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江雪》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个人创作(25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对雪的感受和理解,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鼓励学生用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各组选择一两首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并进行互动与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收集学生个人创作的诗歌,评价其表达能力和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延伸1.在学校或户外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诗歌才华。
2.组织学生参观诗词相关的展览或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备注: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诗歌与故事》,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描绘的意境,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江雪》,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诗中的画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掌握古诗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古诗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古诗卡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一幅雪景图,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雪吗?雪是什么样子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江雪》。
(2)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根据古诗内容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单描述画中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江雪》。
(2)根据古诗内容,画一幅画。
2. 答案:(1)见板书。
(2)见幼儿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幼儿能够正确朗读《江雪》,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幼儿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收集其他描写雪的古诗,进行分享。
(2)开展一次“我心中的雪景”绘画比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作品。
《江雪》一等奖教案 3篇

《江雪》教案篇1【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背古诗入课题我们曾背诵过许多诗如描写春天《村居》,描写秋天《枫桥夜泊》,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的诗,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
出示雪景图,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读诗初步感悟诗意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教生字新词:在古诗中有几个生字(屏幕出示),跟老师读一读。
注意“孤”是“子”字旁。
看,这就是蓑衣,读(蓑衣),因为蓑衣使用席草编成的,所以蓑是“草字头”。
这就是斗笠,读(斗笠),因为斗笠是用竹子编的,所以是草字头。
蓑衣和斗笠是古代人遮雨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雨衣、雨帽。
再跟老师读一读。
那蓑笠翁又是什么意思呢?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读准读通。
4、指导朗读古诗:指名读。
教师提示:读古诗节奏也很重要。
教师再次范读,提示节奏。
指名读(3~4人),小组读,齐读。
三、说诗景,悟诗意,学诗句。
1.古人说过:诗中有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
请你细细地读读诗,再根据诗讨论讨论,如果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画上都有些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字词解释,径是小路,绝:绝迹,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人踪:人的踪影)2.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许多”、“很多”。
2)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
为什么没有?(引出绝和灭)。
3)如果没有这一绝一灭,会是什么景象呢?指名读:千山鸟飞,万径人踪。
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景象真是。
4)可是诗人笔锋一转,一绝一灭就成了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再读。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江雪》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唐诗三百首》中的《江雪》。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学习吟诵诗歌,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学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江雪》诗句的基本含义,感受诗中的寂静、空灵之美。
2. 学会吟诵《江雪》,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文学之美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学会吟诵《江雪》,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诗朗诵录音带、钢琴。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描述图中的景色,引出《江雪》。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诗句,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
3. 吟诵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吟诵《江雪》,并带领幼儿一起吟诵,指导发音和节奏。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吟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吟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江雪》2. 内容:诗句、重点词语、诗的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吟诵《江雪》,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古典诗歌,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诗歌学习,共同感受诗歌之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描述图中的景色。
2. 例题讲解中,如何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象。
3. 吟诵学习过程中,如何指导幼儿发音和节奏。
4. 作业设计中,如何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江雪》主题相关的挂图,如雪景、孤舟等。
2.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如:“请大家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什么?雪是什么颜色的?江水呢?”3. 鼓励幼儿大胆描述图中的景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江雪》优秀教案

《江雪》优秀教案•相关推荐《江雪》优秀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雪》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雪》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学会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
二、教材说明《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绝迹。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蓑衣。
笠:斗笠。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注意读准“踪、舟、翁”的字音。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绝、孤、翁”,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径、钓”,可用熟字“轻、的”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写字教学。
“绝、径、踪、孤”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与右边的部件长短也不同。
书写时注意,“径”的右上不要写成“又”;“孤”的右半边不要写成“爪”。
翁:上面的“公”要写扁一些,下面“羽”字左边的“习”比右边的“习”要略小一点儿。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三)词句教学充分利用挂图或投影片进行观察,让学生边读边悟,初步了解诗意,再进行背诵。
开始可从学生生活中见到的雪景入手读懂江雪是写江上的雪景。
接着,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江上雪景是怎样的呢?”学生边读诗边看图,领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的“千”“万”都是指许多。
“鸟飞绝”,是没有了鸟的踪影。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江雪》教案19篇《江雪》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感悟诗人孤傲不屈和不愿同流合污的个性。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
3、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懂得古诗的写法,理解江雪的意境。
课前交流:1、之前没见到老师前,有没有想过老师是什么样子?现在看到了,有什么印象?2、现在是什么季节?说到冬季哪些词语跳到你的面前?喜欢冬天吗?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课堂流程:一、激趣导入,初读诗句1、(课前聊“钓鱼”)刚才,我们聊到了钓鱼。
谈到钓鱼,我想起了一本书,想到了一个人,这本书就是——《封神演义》。
书中有一个特别聪明,特别令人敬重的人,他就是姜太公。
有这样一句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根据这个故事还创作了一首诗《渭上偶钓》: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2、简介《渭上偶钓》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中也有一个老渔翁,他又在钓什么呢?4、板书:江雪。
自读诗歌。
5、指名读诗,相机讲解“蓑、笠”。
6、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7、学生齐读。
二、想象画面,解读诗意想象画面:1、板书: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精巧的画)2、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将诗读成一幅画!3、指明全班交流。
4、想象画面,齐读。
体会环境寒冷凄凉:1、说说看,这幅画面让你产生了什么感受?2、诗里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受到寒冷和凄凉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聚焦一、二两句。
3、引导理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引导理解“绝”“灭”的表达效果。
4、通过朗读读出理解。
三、知人论诗,体会情感1、诗读到现在,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孤独的老人吗?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联系生活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2、老师还有个问题,是真的有这样一个老渔翁独自一人在这样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吗?如果有,他是谁?他又在钓什么?我们来看看柳宗元的生平,相信大家有新的见解。
《江雪》教案(精选14篇)

《江雪》教案(精选14篇)《江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生字(孤),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为学生补充诗人创作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4、体会诗人柳宗元借《江雪》这首诗,寄托自己万分孤独,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课前背诗:刘禹锡的《望洞庭》,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二、揭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
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幅图画,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江雪》。
(生齐读题目—江雪)2、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读诗题。
你能从诗题中感受到怎样的画面呢?(生闭眼读:江雪,江雪,感受画面)(生1:江面上雪花飞舞;生2:江面上大雪纷飞;生3:辽阔的江面上飘舞着鹅毛大雪……)3、师:雪是美的,是大的,是晶莹剔透的,令我们浮想联翩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题目。
(生齐读题目)三、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师:题目,我们可以读出一幅画,那么从这首诗我们又可以读出一幅怎样的画来呢?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出示诗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指名读:生1读,生2读,全班齐读。
(评价: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理解有关带点字意思:“径、绝、踪、灭、孤、蓑、笠”。
1)“径”什么意思?(小路)“万径”什么意思?是一万条小路吗?(所有的小路,许许多多的小路。
这是虚指。
)跟“万径”相对应的一个词是——“千山”,什么意思?是一千座山吗?(是所有的山)这里的“千山”“万径”都是夸张的说法,是虚指。
2)“绝”什么意思?(绝迹,不存在。
)“灭”呢?(尽,灭绝,消失,不再存在。
)“踪”什么意思?(脚印,踪迹,踪影。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江雪》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二、学习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
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课《江雪》。
内容主要包括古诗《江雪》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古诗的意境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背诵古诗《江雪》,理解古诗的意境,掌握重点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运用重点词汇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雪的故事,引发幼儿对雪的兴趣。
2. 新课呈现:a. 挂图展示,引导幼儿观察雪景。
b. 朗读古诗《江雪》,让幼儿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
c. 解析古诗,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3. 实践活动:a. 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雪景。
b. 举例讲解,引导幼儿运用重点词汇进行表达。
c.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描绘雪景。
a. 选取几幅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互相评价。
b. 邀请幼儿上台背诵古诗《江雪》。
c.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江雪》2. 板书内容:a. 古诗《江雪》全文。
b. 重点词汇及其解释。
c. 雪景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幅雪景,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雪的美,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2. 拓展延伸:a.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雪。
b. 举办一场关于雪的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篇。
详细内容为古诗《江雪》的学习与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韵律、意境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古诗《江雪》的内容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古诗卡片、故事课件。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雪景图片引入,让幼儿描述雪景,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 古诗学习: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江雪》古诗,逐句解释诗意,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以挂图为辅助,详细讲解古诗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4. 随堂练习:分组让幼儿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节奏。
5. 课堂互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古诗中的雪景,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江雪》2. 内容:古诗全文,重点词语解释,雪景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江雪》的内容,并画出心中的雪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推荐家长与幼儿一起学习其他古诗,培养幼儿的古典文化素养。
组织一次“古诗朗诵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的韵律、意境的理解。
2. 例题讲解与课堂互动的衔接。
3.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4. 作业设计中的幼儿自主发挥与家长参与。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古诗的韵律、意境的理解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诗的意境,让幼儿在心中形成画面。
江雪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音乐

江雪教案音乐一、教案概述江雪教案是针对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案例,以经典诗词《江雪》为基础,通过音乐表现,使学生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江雪的美丽。
通过唱歌和乐器演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四年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诗词《江雪》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能够正确演唱《江雪》;3. 了解乐器“古筝”的基本知识;4. 能够简单演奏《江雪》的古筝伴奏;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诗词欣赏:通过短暂的诗词欣赏,让学生体会《江雪》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唱歌: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并演唱《江雪》;3. 古筝伴奏: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学习并简单演奏《江雪》的古筝伴奏;4. 合作演出: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出,表达对江雪的理解和感悟;5. 总结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收获。
四、教学过程1. 诗词欣赏(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江雪》这首经典诗词,让学生先闭上眼睛,听教师朗读诗词。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江雪》的意境、情感和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词的内涵。
2. 唱歌(20分钟)教师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江雪》的歌曲,并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诗词中的意境。
3. 古筝伴奏(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古筝这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演奏方法等。
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演奏《江雪》的古筝伴奏,并让学生跟随手法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数把古筝,让学生分组尝试演奏。
4. 合作演出(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出,每个小组选取一位学生进行古筝演奏,其余组员进行声音或舞蹈表演,配合演奏诠释《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合作演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对《江雪》的理解。
5. 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收获。
江雪教案(通用5篇)

江雪教案(通用5篇)江雪篇1教材说明:《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绝迹。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蓑衣。
笠:斗笠。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这首《江雪》与其另作《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
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
教学目标:1、理解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及春日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感受柳宗元孤傲不屈的品质。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古诗意境的体会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喜爱古诗,热爱中国文学。
设计特色:以情动人,以心会文,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让时空不再成为距离。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营造氛围:感知词语的温度1、谈话:孩子们,今天冷吗?让我们真正的感受一下寒冷吧!2、感受词语的“冷暖”:出示“雪”,让孩子们谈谈感觉到了什么?交流所搜集到的关于冬天的。
3、出示课题、引至古诗:出示“江”并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唐朝,去欣赏那一场雪景。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冬天”的成语,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了解学情,同时,对感知“词语冷暖”及后面的诗意都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整体感受,理解诗意: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1、轻读古诗:通过轻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大概意思。
古诗小班《江雪》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江雪》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2. 能够正确诵读古诗《江雪》,并体会其唯美的艺术表现;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4. 增强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主题;2. 正确诵读古诗《江雪》。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江雪》。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投影仪;2. 拟定教案,准备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教师将一幅描绘江雪的背景的画作展示在投影仪上。
)教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古诗小班!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江雪》。
先请大家看一幅画,这是描绘江雪的景象,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这幅画的作者,你会选择怎样的文字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呢?(教师将一些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来。
)教师:很好,你们的回答非常有创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的创作吧。
2. 阅读理解教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读诗。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谁能告诉我,诗中主要描写了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孤舟在江中独自垂钓时的情景。
请大家注意诗中的字句,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寒冷冰雪的气息,也能感受到孤独与宁静的情感。
3. 分析韵律和意境教师:请大家注意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
江雪是五言绝句,每句有四个字,每句的韵脚都是平仄相间,这种韵律给诗歌带来了美妙的节奏感。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诵读几遍。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诵读。
)教师:很好!通过诗歌的押韵和节奏,诗人成功地描绘出江中飘雪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孤独寒冷的内心感受。
4. 听歌赏析(教师展示一段配以《江雪》诗歌演唱的音频或视频。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放一段配以《江雪》诗歌演唱的音频,大家请仔细聆听歌曲中传递的情感。
(学生静听。
)教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跟着音乐旋律朗读古诗《江雪》,感受一下美妙的诗歌与音乐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雪》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萧萧寒风,伴着无尽的落叶,冬天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写冬天的佳作,让我们回忆学过的古诗中,哪些是和冬天有关的?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
(配乐)找生背。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1.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也写了一首描写冬天的诗(课件:题目《江雪》)(板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赏读这首诗,和诗人柳宗元一起感受诗的意境。
2. 打开课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3.大家读得真好,指生读。
4.在这首诗中,你感觉哪个词不好读?(课件:蓑笠翁)
A正音:翁(wēng)“翁”是什么意思?(老者,年老的男子)
B:解释:蓑笠翁。
谁来说一说“蓑笠”是什么意思?
(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蓑衣,头上戴着的是——斗笠。
蓑笠翁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
蓑衣是草做的防雨的衣服,所以是草字头,斗笠是竹子做的帽子,所以是竹字头。
记忆生字时,要根据字的意思记住它的偏旁。
C:“孤”这个字大家都认识,但写的时候我们容易写错偏旁,和“狐”混淆。
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好办法。
有成语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课件)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茕茕孑立”的“孑”字,就是孤单的意思,所以“孤”是“孑”字旁。
我们理解了字义,就不会再写错偏旁了。
5.字音记住了,让我们一起齐读古诗。
(学生读)
6.同学们,读古诗和读现代文不一样,它是讲究韵律的。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朗读方法“平仄朗读法”古人把字分成平声和仄声两大类。
(板书:平仄)一声二声的字属
于平声,用一条短横表示,读时就把声音拖长一些;三声四声的字属于仄声,用一条竖线表示,读时就把声音放短一些。
(板书:长短)听懂了吗?
听老师来示范一下(老师范读)
(课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7.这么读你觉得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美了一些,有诗的味道)
小结:其实读诗的方法有很多,闲暇时像这样打着节奏读读古诗,时间久了古诗的韵味就会浸润你,你也会读出古诗的这种韵律美。
(板书:韵律美)
三、诗画结合,释诗意。
1.古诗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讲究韵律美,每一首诗的诗意也很美。
你有什么好方法读懂诗的意思?让我们一起交流。
(1)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古诗每个字都是珠宝,所以有一个词叫“字字珠玑”。
把古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古诗的诗意,这就叫“串词连句”。
)
(2)多读几遍,朗读品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3)诗画结合。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它就是一幅画。
想象画面就能大体了解诗的意思。
)
(4)查字典,借助工具书,问老师。
(借助工具书,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5)上网……
看来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多,老师把这些方法整理在课件上(课件:1. 串词连句2.诵读3. 诗画结合4借助工具书.5.……)
2.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用学过的方法,解释每一句诗的意思。
(课件:小组合作,了解每句诗的意思。
)
3.小组汇报交流。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的见解?
4.再来看这两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1)这里的“千山”“万径”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小路吗?
(不是。
它是概述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小路。
)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在古诗的创作中经常运用。
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都是夸张的手法。
(2)看来大家很有收获。
请一位同学再把整一首诗的意思说一说?(课件:飞雪图,配乐)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这首诗的勾画的优美画面。
(评价:在你声情并茂的描写下,我们真的感受到这幅江上雪景图。
)
四、锤炼字词,悟诗情
我们借助字典,通过串词连句,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了诗的意思,感受到诗中有画,诗中还有情,这首诗还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冷清、孤独……)
1、(1)仔细再读一读,从哪里感受到环境的冷清?
(2)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是雪天。
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下得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怕冷不出家门。
(评价:你真聪明,能从字里行间寻找体会到更深刻的含义,这真是一个好的阅读方法)(3)是啊,没有人愿意出门,连鸟儿也要藏起来,所以诗里写道——(生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雪下得真是大啊!因此——(生看着屏幕中画面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4)这句诗里哪些字词写人、鸟不见了,没有了?(绝、灭)
(5)试一试如果不用“绝”字,还可以用哪个词代替?(语言文字比较训练)
如:千山鸟飞尽
(6)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一种写法好?(押韵,这就是古诗的韵律美)
再来读一读,谁来谈一谈哪一个程度更深,没有的更彻底?(绝)
看来作者用字用词非常讲究,经过了一番推敲斟酌,整个江上冷清、凄凉环境氛围,仅用“绝”“灭”二字,就精妙的描绘出来,体现了古诗的凝练美!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7)(课件)你看,“绝”对“灭”,找一找诗句中还有什么对什么(千对万,鸟对人,<鸟怎样,鸟飞绝,对人踪灭>孤对独),数字对数字,事物对事物,一个词对着一个词,非常的工整、漂亮。
这就是古诗的对仗美。
(板书:对仗美)
(8)让我们再来读读诗,感受这万籁俱寂的清冷画面。
2、再仔细读诗,从哪里感受到孤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孤”“独”
同学们再仔细的读读诗,从字里行间找找,从哪里能感受到蓑笠翁内心的孤独?
(2)“寒”【分两步:一是冬天寒冷,二是自己的遭遇】“寒”字用的太妙了,即写了天气的寒冷,更多的体现人物内心的冷。
(3)“千山鸟飞绝,……”这首诗前两句重点写景,后两句重点写人物,用情景的寒冷,突出人物的孤独,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衬托。
(4)“雪”:篇末的一个”雪”字,紧扣题目《江雪》,这叫“篇末扣题”。
(此部分视学生情况设计准备。
)
(5)天这么冷,人都不出门了,鸟也不见了,到处都是茫茫大雪,蓑笠翁还出来,他能钓到鱼吗?(不)他为什么还要来钓鱼呢?(……)
(6)虽然天气寒冷,但蓑笠翁笑傲于江雪之中。
让我们带着蓑笠翁的傲气,豪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引出背景:
通常一首诗总是饱含作者的感情,折射他的生活,而柳宗元创作《江雪》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呢?(课件:背景),请同学们小声快速阅读:
(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4)面对逆境,柳宗元没有悲观失落,依然逍遥自得,独赏江雪之美,独享垂钓之乐。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看到了一个坚强不屈的柳宗元;倔强的柳宗元;忧国忧民的柳宗元……) (5)现在你就是柳宗元,你能把你的这份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生配乐吟诵。
能背出来吗?齐背。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想象画面,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
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
(课件)题秋江独钓图
(学生自学,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请教一下,也可以可老师交流。
教师巡视,课件)
1. 指生说诗意。
2. 你觉得诗人写这首诗时,心情怎样?怎么知道?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壶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很高兴)
(从诗人的简介中可以了解到,王士祯当时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
王士祯正身处顺境,钓鱼赏景,乐在其中,但这二人都享受到了垂钓之乐。
)
4.谁能用高兴,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首《题秋江独钓图》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看来,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写出的诗感受也不一样。
5. 请同学们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这节课,通过赏读两首古诗,让我们领悟到,优秀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课件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更多描写景物的古诗,体会一下诗的意境,那将是一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