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视觉奇观”or“生活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视觉奇观”or“生活场所”?

主持人语:

在时下的城镇化进程中,技术、资本、政治与微观权力相互交织,共同构筑出了冰冷的现代人居环境,并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历史、地域文化相对立的生活图景。城乡二元化的加剧,也使得城市人的日常生活趋向“原子化”,社会普遍呈现出冷漠、浅薄、麻木的生活气息,同时,盲目的城市化过程也波及乡村,以统一的所谓“现代化”建筑形式和集中布局替代了原本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特色与生活氛围的乡村环境,并由此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仅仅被表述为一种冰冷的工具理性,参与到改变人居环境形态进而使人类生活“异化”的过程中来。

人居环境设计是组织与塑造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换句话来说,人居环境设计应当是形塑人类生活与社会关系最为重要的一种行为,因为其不仅仅是单纯的“造物”活动,更是传达价值观的手段――比如古希腊的城市广场呈现出无中心特性,活跃了城邦的政治生活,与崇尚自由与民主的价值观念相得益彰。因而,合理的设计价值观能够使设计行为确定立场和态度,更具有“温度”,使人居环境设计善于察觉生活的“冷暖”,传递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与设计师的

社会责任,能够摆脱资本与权力话语的桎梏,深入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当中,直面人的“具体诉求”,重塑自由与充满活力的人类日常生活。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城市环境现代化之惑:

一种“视觉奇观”

近日,有着世界级科幻小说荣誉之最的“雨果奖”公布了各个奖项的提名名单,一位80后中国作家的短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赫然在列。小说构建了一个足以称之为“奇观”的城市环境――“折叠”的北京:即利用未来梦幻般的科技水平与工程力量、按照城市人群不同的社会阶层属性,将北京的城市空间分为三个在物理空间、生活环境、方式以及习惯等方面都互不联系的空间。每当昼夜交替的时候,这三个相互孤立的空间会呈现出“空间折叠”的恢弘景象,依次“显现”于地上或“隐匿”于地下;在每一次“空间折叠”事件之后,只有一种类型的城市空间“显现”于地面上,内部的市民城市生活也被激活;而另外两个空间则被折叠于地下从而“隐匿”起来,其中的市民也进入到一种称之为“胶囊”的容器当中沉沉入睡,期待下一个翻转周期的到来。借助于如此壮观的城市构架,“下层民众”“中产阶级”“上流社会”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阶层被严格的区分于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当中,彼此互不联系,在不同的空间中独立的保持各个阶层应有的城市

生活与社会行为。

小说中的北京被刻画成为一个受到未来科学与工程技术影响而达到高度城市化的“超现代化”都市。昼夜相交的时刻,“整个世界开始翻转……高楼收拢合并,折叠成立方体。霓虹灯、店铺招牌、阳台和附加架构都被吸入墙体,贴成楼的肌肤。”如此宏伟壮观的“空间折叠”景象令读者叹为观止,对于未来城市环境的幻想也油然而生。然而在奇观之下,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却是这种城市环境所隐喻的社会现实――城市空间成为了分化阶层与规训市民的机器,城市环境展现给我们的是“奇观”,而背后隐藏的却是“权利”,美好的城市生活与市民的日常体验似乎隔着一层薄纱,看得见,却摸不着。

城市环境的现代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是技术的现代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依靠科技的力量使得人类生产力得到惊人的增长,城市环境日益显现出技术与科学的光辉,形成了不少得益于工程技术力量的城市奇观――高达446米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了当时法国乃至人类的骄傲,并且作为工业时代的伟大印记被世界铭记;甚至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技术力量依然是寻求城市环境建设与更新变化的途径之一,新的工程技术不断突破人们对于城市的想象,一栋栋摩天大楼竞相证明人类摆脱引力征服天空的伟大,由此可见,现代技术力量的确为城市环境打造出一片繁荣的图景。

第二个是思想的现代化,自启蒙主义以来,人类思想得以“祛魅”,主体性得到空前的解放,理性认识成为人类认知事物的主导思想。同时,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使得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准则。以“经济生产”为目的的城市建设理念,使城市布局以明晰的功能分区为主要特征,交通也变得宽阔、便利。1851至1870年间实施于巴黎的奥斯曼规划就是秉承理性主义的规划理念,在中世纪杂乱的巴黎街道体系上,重新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系统:宽阔的林荫道,衔接了重要的城市节点,与便利的道路系统形成了城市的整体交通,从而在视觉上赋予了城市有序的面貌。

现代化确实使城市环境在物质层面上达到了质的飞跃,通过技术的革新与理性观念的普及,人类生活突破了自然条件与宗教思想的禁锢,得到空前的自由。当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城市环境建设的目的则由“生产”转向了“消费”,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同时,生产方式也由在“空间”中生产,转变为对“空间”的生产。城市规模的扩张被视为将土地作为资本累积起来;城市空间成为了消费的对象,由土地级差以及所谓的城市配套设施控制价格;符号化的建筑形态以及所谓的“明星建筑师”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同时,技术也逐渐服务于资本与权力,在技术飞速更新的帮助下,城市空间造型求“新”、求“奇”、求“异”,赚足了市民的眼球,也丰富了“强势

群体”的口袋。可以说,后资本主义时代将建筑、景观等城市环境一并视作商品,摆在了市民的眼前,市民只有被动地接受资本与权力导向的空间消费方式以及实践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环境也由为市民提供“本真”生活的场所,“异化”成了依靠“视觉奇观”榨取与摆弄市民的工具。《北京折叠》当中所描述的城市巨构就是这种极端化的奇观式城市环境,虽然赋有科幻色彩,但是将其作为规训与管理市民生活的机器来讲,却与后资本主义时期的城市现实相差不远。

二、“视觉奇观”的构筑与功能

这种“异化”何以可能?视觉奇观式的城市环境是如何被建构起来并逐渐取代人在城市环境中的真实体验的?居依・德波立足于情境主义的视角上将城市在后资本主义时期的这种变化称之为“景观”化的城市空间――意即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而今已经过渡到他所指认的“视觉表象化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的颠倒世界”,社会成为了一个“景观”王国。“景观”意指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同时也可被理解为主体有意识的制造出来的一种作秀。现代城市环境虽然靓丽、整洁、雄伟乃至惊艳,却失去了人性;现代化的道路、建筑以及城市公共空间被冷冰冰的机械成果所充塞,城市空间按照商品与市场以及技术理性的知识逻辑来规划与建造,其合理性建构在资本扩张与便于技术官僚管理的基础之上。同时,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景观社会”的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