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动态电路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动态电路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动态电路专题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动态电路专题复习。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1. 电流的概念及电流的测量;2. 电压的概念及电压的测量;3. 电阻的概念及欧姆定律的应用;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5. 动态电路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测量方法;2.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分析动态电路的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测量方法;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3. 动态电路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难点:1. 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2. 串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3. 动态电路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实验器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等)。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知识回顾: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动态电路分析:通过实验和示例,讲解串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动态电路的问题。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中的动态电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例题讲解:讲解动态电路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动态电路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板书设计:板书重点知识点,便于学生复习。

8. 作业设计: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电路的动态变化:(1)一个灯泡在电压为220V时正常发光,现将电压调整为110V,灯泡的亮度会如何变化?(2)一个电阻在电流为2A时,电压为440V,现将电流调整为1A,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如何变化?2. 请绘制一个动态电路图,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声学》专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声学》专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声学》专题复习卷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1.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振动停止了,也停止了.2.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靠来传播。

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s。

4.对着山崖、高墙喊话,声音会被山崖、墙壁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m。

5.清脆的蟋蟀叫声是靠左右翅摩擦引起的___________发声的,笛子和萧都是依靠其______________发声的。

6.蝙蝠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7.某市北路路边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噪声监测仪(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8.由图可知,图(选填“甲”或“乙”)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

题7图题8图9.为了不影响小晶写作业,客厅里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把音量调得很低,这是在处减弱噪声.音量低是指声音的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0.音乐厅正在举办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二、选择题(共8题;第11—16题是单选题,每题3分,第17、18为多选题,每题4分,答对得4分,答案不全得1分,答错不给分,共26分)1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12.如下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13. 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常使用听诊器,因为听诊器能()A.增大振动的振幅,使响度增大B.增大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集中声音的能量,使传入人耳的声音更响D.减小医生和患者的距离,使传人人耳的声音更响14.用同样的力弹同一琴的C调音符4和F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1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16.频率为60 Hz的声音,每分钟振动次数是 ( )A.60次B.1800次C.3600次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17.婴儿从呱呱坠地的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18.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就能够测定的是()A.海底深度B.冰山距离C.敌机远近D.打雷处的远近三、简答与计算(共4题;第19题4分,第20题5分,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22分)19.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向瓶子内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吹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直径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三、内能1.内能(1)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 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 从微观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个物体, 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 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的温度越低,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机械能是宏观的, 内能是微观的)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 比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热和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

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流、电压、电阻复习(共22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流、电压、电阻复习(共22张PPT)
练习4: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 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 行了操作: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实 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 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电流、电压、电阻》 复习
课标要求
1 电流
2 电压 3 电阻
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 表。了解串、并联电路 电流的特点。
知道电压,会使用电压 表。了解串、并联电路 电压的特点。
知道电阻,了解电阻的 影响因素。会使用滑动 变阻器。
基础梳理1---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电流
电压
电阻
定义 电荷的 定向移动形 电压是形成 电流的原因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
深度练习
练习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通常用
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物理量的单位.下列物理量
及单位对应正确的是( )
A
A.功率﹣瓦特 B.压强﹣焦耳
C.电阻﹣伏特 D.电压﹣安培
深度练习
练习2:(多选)关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铜导线的电阻不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B.用相同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导线,长度越长, 电阻越大 C.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大小,电 压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大 D.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通过电 流越小的导体电阻越大
电阻。
(3)使用方法:选、串、接、调。即:根据铭牌
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串 联在电路中;接法:
“一上一下” ;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 最大 。
(4)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专题复习(一)电路的认识与连接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专题复习(一)电路的认识与连接测试题(附答案)

专题复习(一) 电路的认识与连接1.(湘西中考)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2.(岳阳中考)与所示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是下图中的( )3.(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 )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 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C.L1、L2都能发光D.L1、L2都不能发光4.(眉山中考)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当断开S1、S2,闭合S3时,R1与R2为串联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与R2为并联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R1与R2为串联D.只要同时闭合S1、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5.(重庆中考)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6.(扬州中考)卫生间里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7.(汕尾中考)某品牌的微型电脑吸尘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控制照明灯L和吸尘器电动机M,开关S2只控制吸尘器电动机M.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8.(邵阳中考)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没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符合上述要求的正确电路图是( )9.(多选)(邵阳中考)如图,是一个能吹冷风、温风、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其中M是电动机,通电后能吹风,R1、R2是阻值相等的发热电阻丝,通电后能发热.电吹风接通电源且开关S闭合后( )A.若闭合S1、S2,则吹出的是冷风 B.若闭合S1、S2,则吹出的是热风C.若闭合S1或S2,则吹出的是温风n D.若断开S1、S2,则吹出的是温风10.(南平中考)到商店买手电筒的小灯泡时,用一节干电池来检验小灯泡是否完好,下列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11.(重庆中考)飞机黑匣子的电路等效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信号发射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1表示,用开关S1控制,30天后自动断开,R1停止工作.另一部分为信息存储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2表示,用开关S2控制,能持续工作6年.如图所示等效电路正确的是( )12.(台州中考)学好科学需要联想和比较.联系人体部分血液循环模式图(如图),下列电路连接方式与之最类似的是( )13.(无锡中考)下面是小强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功能,灭蚊网和照明灯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C.厨房中的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几盏照明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14.(盐城中考)小峰为了探究某电动玩具车内部电动机与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他将这辆玩具车的电池取下,保持开关闭合,转动车轮,车上的指示灯还能发光.进一步探究发现,玩具车内部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电动机、指示灯各一个组成的,则该玩具车电路中电动机与指示灯( )A.可以确定,一定串联 B.可以确定,一定并联C.可以确定,串联、并联都行D.需要再断开开关,转动车轮,观察指示灯是否发光,才能判断15.(临沂中考)如图所示,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的.16.(永州中考)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______________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时,灯亮同时铃响.17.(邵阳中考)学了串、并联电路后,小红用“顺口溜”对电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如:“电流走向多条路,各自为政不相顾,支路要由干路管,就像排长管班长”.这里描述的是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电路的特点.18.(淮安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灯L1与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断开开关S,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电路连接的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绥化中考)街边的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是________的.如图所示是一款学校常用的应急照明灯,当外部电路有电时,应急灯不亮,停电时应急灯发光,小李将应急灯中的任意一个灯泡断开,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则应急灯的两个灯泡是________的.(填“串联”或“并联”)20.(娄底中考)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电路元件)接在电路中.21.(新疆中考)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22.(烟台中考)如图是一个简易“表决器”,“赞成”时,绿灯亮;“反对”时,红灯亮;“弃权”时,绿灯、红灯均不亮,甲、乙是两个与绿灯、红灯相对应的按钮开关,表决时,按下哪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不按时,两灯均不亮,请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23.(兰州中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24.(济宁中考)小满暑假坐火车去北京,在火车上发现车厢后面有两个厕所,只有当两个厕所的门都关上时,车厢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才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提醒旅客两个厕所都有人.请你把图中的各元件符号连接成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电路图.25.将图中的各器材连成电路.要求:L1灯和L2灯并联;开关S1只控制L1灯,开关S2控制L1灯和L2灯.参考答案1.A 2.A 3.B 4.C 5.B 6.C 7.D 8.C 9.BC 10.C 11.D 12.A 13.B 14.B 15.并联16.S1、S2都闭合S1闭合,S2断开17.并联18.并电灯L1熄灭电灯L2没有开关控制19.并联并联20.开关21.22.23.24.2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第一章声现象 (1)第二章光现象 (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7)第四章物态变化 (11)第五章电流与电路 (14)第六章电压电阻 (18)第七章欧姆定律 (20)第八章电功率 (24)第九章电与磁 (28)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32)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3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38)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41)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46)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50)第十六章热和能 (53)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7)重要的物理常数 (58)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 (58)物理量及其单位 (59)物理公式 (60)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原子核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符号: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

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符号:ρ单位:千克/米3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__温__度__比_较__加__热_时__间_ )。
6.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
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 多余的是 B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9.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质__量__相同的水和煤油 ( 水 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 间内___吸__收__热__量__相__同_____。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 判断出a物质是__水__。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水____吸热能力强。 (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控__制__变__量__法。
8.夏天,小杰去海边游玩时发现:中午沙子较热,海水较凉,而
傍晚沙子较凉,海水较热。对此现象小杰提出了猜想:可能是沙子 吸热或放热后,温度变化的比水大。 (1)为验证猜想,小杰找来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 水、沙子、搅拌棒、细线、火柴、天平,除此之外,她还需要 __温__度__计__。 (2)实验中,小杰选用了两个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 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 (3)实验中:为了研究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初温、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以及水和沙子的 ___质__量___相同。 (4)如果小杰实验时得出的结论与猜想一致,那么,当水和沙子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吸收的热量_多__ (填多或少)
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
发现装___水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
高,原因是 水蒸气液化放热 。
2.在“比较水和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 们 升高温度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 中,用 相同加热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升高温度/相同加热器加热时间)
二、比热容、热量计算题专项训练
1、要将5kg20℃的冷水加热到80℃,需要吸收多
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来提供,其热 效率为80﹪,问需要酒精多少kg?
(c水=4.2×103J/(kg·℃),q酒=3.0×107J/kg)
解:(1)由c

Q吸 , m Δt
Q吸 = cm△t
= 4.2×103J/(kg ℃)×5kg×(80℃- 20℃)
的一个问题: 不同液体的沸点也不相同 。
℃ 10
0
90


7.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
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A )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 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20 ℃. (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 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 为 2.1×103 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5.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 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 和水沸腾的温度,发现植物油的沸点比水的高。 (1)通过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 放大图如乙图所示,可知水的沸点 是 98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_小__于_ (“大于”、“等于”或“小于”) 标准大气压 (2)实验中,将它们加热至沸腾, 植物油所需的时间较长,说明植物 油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 多 (“多”或“少”) (3)为了比较植物油和水的吸热能力,请你写出一种正 确的做法 :_加_热__相__同__时_间__,__比_较__升__高__的_温__度__(_或__升__高__相__
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实验探究)
1.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
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
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沙子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

(2)在两烧杯使上沙方子分受别热盖均匀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
3.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
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 究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质量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 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 初始温度为__2_0__℃; (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 如果在 加热时间 相同时,可以通过 比较_温__度__升__高_的__高__低__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4.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
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 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 计示数如图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
错误: 没有使用外焰进行加热 。 (2)水和煤油比较,
水 吸热能力强。 (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 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 升高了___2__℃。 [c水 =4.2×103J/(kg•℃), c煤油=2.1×103J/(kg•℃)]
= 1.26×106J;
_9_7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
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 不同 (相同
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