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4期

2006年7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36,No.4Ju ly 2006[收稿日期]20060125[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 ttp://ww w.journ /s oc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3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3088)[作者简介] 1.蔡宁(1963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网络经济与管理

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

社会网络分析

蔡 宁,吴结兵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系,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通过社会网络

分析方法考察集群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密集性质及其功能机制发现:(1)受到连接多样性、连接偏好和集

群生命周期的影响,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密集性呈不均匀分布,使得集群网络呈现出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

结构特征;(2)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同时使网络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而稀疏网络

具有资源获取优势和鲁棒性作用;(3)网络关系密集性和稀疏性的不断重构共同推动了集群的发展演

化,此分析有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治理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组织间网络;密集性;鲁棒性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6)04005808

一、简要的文献回顾和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意大利和硅谷的崛起,产业集群现象在理论研究和区域发展实践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实际上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对此早有研究,早期的产业集聚研究考察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1]280-290、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2]118-120以及产业集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3]等,并逐渐形成了经济地理这门学科,克鲁格曼(2000)的新经济地理思想是这方面研究的新进展[4]。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地理接近性,产业集聚还包括关系接近性的特征[5]。韦伯(1909)在论述集聚经济时就指出,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外联系的产业按一定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即产业间的关联性和企业间的互动关系是存在集聚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2]21。而长期以来在研究中集群组织间的关系接近性特征被忽略了,直到格兰诺维特(Granov etter ,1985)/嵌入性0(embeddedness)理论的提出和社会网络分析(SNA )方法的兴起[6],产业集群的另一重要特征)))关系接近性才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新关注。嵌入性思想对于产业集群研究的启示是:仅仅从地理层面分析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对集群的分析需要被重新置于对

社会关系的分析的基础上,其中社会关系类型和性质的研究成为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而/社会网络分析0(SNA)作为研究社会结构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在集群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形成了集群研究的社会网络模型。

从分析层次来看,集群的社会网络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从群体分析出发的社会关系研究范式和从个体分析出发的组织间关系研究范式(如图1)。其中,密集性作为集群网络关系的一个基本性质,围绕其结构及功能的讨论成为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对此的分析有助于拓展对于产业集群的理解,但目前研究中,/群体)个体0的两分法割裂了集群整体结构特征与群内组织微观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集群网络的密集性分析来看,在研究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受科尔曼社会资本研究的影响,集群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侧重于集群密集网络的功能特征分析,缺乏对于网络密集性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第二,在集群组织间网络结构分析中,分析主体都是集群内的个体企业或机构,不能全景式地分析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当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在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时候,这种个体分析的方法可能忽略了集群作为整体所

具有的功能特征。

图1产业集群研究脉络

显然,集群网络整体的密集性不同于个体组织在网络位置上的特征,那么,建立在个体组织互动关系基础上的集群网络整体密集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对于集群发展又具有怎样的作用?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予以研究和解答。

二、产业集群关系密集性的影响因素及网络结构特征

从社会网络分析来看,集群是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种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7],其中节点(Nodes或Vertices)表示集群内的个体组织,连接(Linkage)体现了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在网络图中用边(Edges)来表示。

集群网络的密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节点的密集性和边的密集性,节点的密集性表明了一定空间范围内组织存在的密度,而边的密集型表明了群内组织间互动关系的频度。由于地理接近性,集群网络往往具有高的节点密集性,而关系密集性却是相对的,节点密集性为关系密集性提

59第4期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60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

(一)连接的多样性

就集群内组织间互动关系的类型来看,马歇尔(1965)在论述集聚的外部经济就有涉及,外部经济三要素)))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表明了集群内组织间互动关系的主要形式,即组织间在/投入)))产出0、技术合作、劳动力流动三个方面的互动[1]284。除这三种主要关系类型外,集群内组织间关系还可能包括资金往来、设施共享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不同的组织间关系类型将集群网络整体划分为多重网络。从对温州鞋革业、北京IT业/投入)产出0网络、劳动力网络和技术合作网络三种网络形态的比较来看,按连接多样性划分的多重网络关系具有差异性的密集程度①。如表1:

表1温州鞋革业、北京IT业集群多重网络密集性程度的比较

密集程度/投入)产出0网络技术合作网络劳动力网络

温州鞋革业集群高低高

北京IT产业集群低高高

可见,对于同一个集群来说,按照组织间连接方式划分的单重网络在关系密集性方面并不相同,集群的主导关系网络比非主导关系网络具有更高的关系密集性。而不同集群主导关系网络的差异与集群产业链条的长短、交易的复杂程度和群内组织识别交易的能力相关[8]。对于高科技产业集群来说,由于群内组织对于技术交易的识别能力更高,以技术合作关系为主导的网络具有更高的关系密集性,而传统产业一般分工更为细密,对生产环节和产品交易的识别能力更高,其/投入)产出0网络关系密集性更为明显。

(二)连接的偏好性

传统网络理论认为,网络连接是随机设置的,大部分节点的连接数目会大致相同,即节点的分布方式会遵循泊松分布,有一个特征性的/平均数0。但社会网络的研究表明,社会网络中连接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网络连接具有一定的偏好性(Skvor etz,et al.,2004),这种偏好性在集群中表现为组织间关系的择优连接(preferential attachm ent)和同类混合(asso rtative m ixing)[9]。

集群内组织在选择连接对象时会有相应的评估,组织会择优选择被连接对象,也就是说被选择节点间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其中一些组织通过先进的技术、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而获得了大量的关系连接,成为集群中的集散节点。在集群网络中,集散节点周围具有密集的关联边,关系密集性更为突出,而大部分节点成为非集散节点,连接数目非常有限。

集群中的集散节点有的是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有的是专业市场或政府公共部门、科研院所,典型的如绍兴轻纺业集群中的中国轻纺城,温州鞋革业集群中奥康、康奈这样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

①在温州鞋革业集群中,集群内密集的企业间互动在投入产出网络和劳动力网络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如作为鞋革原材料

的聚氨酯90%都是温州本地的制革企业供应的,而在温州中国鞋都制鞋企业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温州本地生产的制鞋设备;同样,企业间劳动力的流动也相当频繁,温州鞋革业集群内企业每年平均流动率5%,部分企业甚至高达20%以上。相比较而言,温州鞋革业集群的技术合作网络才刚刚开始形成,集群内已经成立了中国鞋都图书馆、中国鞋都技术中心等专业技术机构,就中国鞋都技术中心的合作项目来看,目前集群内组织间的技术合作密度并不高。而北京IT业集群技术合作网络发达,集群的雏形就源于中国科学研究院与海淀区联合创立的几家科技企业,集群的发展亦始于国家对科技人员的进一步放宽,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始了广泛的合作,人员的流动也更为频繁,尤其是中国科学研究院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