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合集下载

社会网络分析与产业集群发展

社会网络分析与产业集群发展

社会网络分析与产业集群发展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是一种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方法,通过分析人际关系网络,揭示出个体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模式。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网络分析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网络分析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践案例中展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网络分析概述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社会学领域,通过对人际关系网络的可视化和定量分析,揭示人际关系密度、连接强度、信息传播路径等重要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有助于理解关键人物、信息流转、知识共享等社会现象,从而帮助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网络分析已经延伸到虚拟社交网络领域,成为了研究人们在线行为和数字化社会的强有力工具。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域内,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和相关机构在某一特定产业领域内集聚形成的区域。

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资源共享和知识交流,产业集群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创新和升级,提高整体的效益。

三、社会网络分析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发现和识别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企业和关键人物。

通过分析人际关系网络,我们可以识别出在集群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和个人,便于形成战略联盟和开展合作。

其次,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揭示知识和信息在集群内的流动和传播路径。

通过分析人际关系网络的节点和连接性,我们可以了解知识和信息在集群内的扩散速度和路径,有助于加强集群内部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帮助分析集群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力量分布,发现潜在合作机会和创新驱动者。

实践案例:硅谷的社会网络分析硅谷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创新和创业中心,其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社会网络。

通过对硅谷企业家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硅谷的成功与其紧密的社会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区别与联系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区别与联系

产业集聚强调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重点则在于不同产业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

他们的具体定义如下: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

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的电子产品等等。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传统产业集群(意大利的新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并非产业集聚的同义语。

专家指出,产业集聚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产业集群则是静态结果。

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定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的开题报告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的开题报告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到产业集群内部以及与外部的联系、组织方式和效率等问题,深入探究网络组织在产业集群中的运作方式和机制,对于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进行分析和探究,揭示其组织方式、运作效率和机制等内在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界定和分析,包括其基本特征,组织方式和机制等。

2.分析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运作效率,从产业集群内部和与外部联系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网络组织在提高产业集群效率方面的作用。

3.研究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机制和特征,掌握影响网络组织的关键因素,了解网络组织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多角度和多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实证调查等。

1.文献分析: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及其网络组织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理论建构,理论体系及研究框架的构建。

2.案例研究:选择多个典型的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以深入了解其网络组织的情况及其运作机制等,通过分析其实际操作,验证和验证其理论分析。

3.实证调查:在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中进行相关实证调查和数据采集,包括网络组织的构成和形式,网络组织的效率等,该调查能够直观地呈现网络组织的情况和问题。

四、研究预期及成果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对产业集群网络组织进行分析和探究,预计可以达到以下研究成果:1.对现有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研究的概念、特点、运作方式和机制等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形成全面的网络组织理论体系。

2.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研究网络组织的实际操作情况,在分析与比较之后揭示网络组织的优势和不足,为实际运营和管理提提供参考依据。

社会网络资本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

社会网络资本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
和 网络 联 系 才 能 获 得 回报 。
【 键词】 会 网络 关 社
强 关 系 弱 关 系 集 群 生命 周 期
产 业集 群 的概 念 可 以追 述 到 1 世 纪 经 济 学 家 马 歇 尔 在 其 《 9 经
济 学 原理 》 书 中 的 论 述 。一 个 世 纪 后 , 一 以美 国哈 佛 商 学 院 的迈 克 尔 ・波 特 (ot ) 授 为 代 表 的战 略 管 理 学 派 对 产 业 群 的 研 究 和 Pr r教 e 应 用做 出 了很 大 的贡 献 , 认 为 , 产 业 集 群 ’ 指 在 特 定 的 领 域 他 “ 是 中 , 时 具 有竞 争和 合 作 关 系 , 在 地 理 上 集 中 , 交 互 关 系 性 的 同 且 有
【 摘
群 发 展 的 不 同 阶段 的 作 用 地 位
象 处 于 比行 动 者 更 高 的地 位 , 所 拥 有 的 弱 关 系将 比强 关 系 给 他 他 带 来 更 多 的 社 会 资 源 。 个 体 社 会 网 络 的 异 质 性 、 络 成 员 的社 会 网 地 位 、 体 与 网络 成员 的 关 系 力 量 决 定 着 个 体 所 拥 有 的社 会 资 源 个 的 数 量 和 质 量 。在 林 南 的 社 会 资 源 理 论 中 , 关 系 的 作 用 超 出 了 弱 格 拉 诺 维 特 所说 的是 信 息沟 通 的作 用 。 由于 弱 关 系 连结 着 不 同 阶 层 拥 有 不 同 资 源 的人 们 , 以 资 源 的 交 换 、 用 和 摄 取 , 往 通 过 所 借 往 弱 关 系 纽带 来 完 成 。而 强 关 系 连 结 着 阶层 相 同 、 源 相 似 的 人 们 , 资 因 此类 似资 源 的交 换 既 不 十 分 必 要 , 不 具 有 工 具 性 的 意 义 。 也 詹姆斯 ・ 尔曼(m s o 科 J e c l 以 为 , 会 资 本 指 个 人 所 拥 有 a 社 的 表现 为 社 会 结 构 资 源 的 资 本 财 产 。它们 由构 成 社 会 结 构 的 要 素 组 成 , 要 存 在 于社 会 团体 和社 会 关 系 网之 中 , 主 只有 通 过 成 员 资 格

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两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和外部范围经济。

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效率极高,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企业既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又不必过分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实现了“柔性”与规模的统一。

产业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总之,在集群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第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集群内企业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

第三是群体效应。

集群内企业通过联合可以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合体,其集合效应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有“1+1>2”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集群内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集群对新标准的制定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集群的知名度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

第四是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促进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成。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共3篇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共3篇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共3篇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1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所谓产业集群,就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具有相近或相似产业结构的企业和组织的集聚体。

“产业”是指同类企业所从事的一项或几项生产与经营活动,“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或相连区域内形成的具有一定密度和规模的产业集中区。

产业集群在组织形式上具有集中度高、信息流通快、技术交流频繁、成本降低等优势,而这些优势恰恰是传统独立单体企业所不具备的。

因此,对于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的产业集群,进行组织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其组织形态、特点和所具有的优势。

产业集群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组织形态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

一般来说,可以将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分为以下几类:1. 地理组织形式:即产业集群以地理空间为划分的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主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以经济合作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形式组织的产业集群。

2. 产业组织形式:即产业集群以同种或相关产业结构为划分的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主要针对同一行业或同类产业企业的集聚,例如钢铁集群、汽车集群等。

3. 价值链组织形式:即产业集群以价值链为划分的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主要考虑到产业内的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例如以物流、配套、上下游产业等形式组织的产业集群。

4.企业组织形式:即产业集群以企业类型为划分的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主要考虑到企业之间的关系,例如以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为划分的产业集群。

以上四种组织形式,虽然在组织形态上相大不同,但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即通过产业链、区域、企业类型等方式构建了组织网络。

产业集群的组织效应产业集群的组织形态,直接决定了其具有的组织效应。

组织效应是指产业集群在组织和优化企业间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区域性效应:这是产业集群所独具的一种组织效应。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10]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蔡宁;吴结兵;,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58-65
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集群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密集性质及其功能机制发现:(1)受到连接多样性、连接偏好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影响,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密集性呈不均匀分布,使得集群网络呈现出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结构特征;(2)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同时使网络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而稀疏网络具
在这里(/~hanneman/nettext/index.html)大家可以看到有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完整的英文版内容。
Hanneman, Robert A. and Mark Riddle. 2005.Introduction to soci,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 published in digital format/~hanneman/)
5. Using matrices to represent social relations
6. Working with network data
7. Connection
8. Embedding
9. Ego networks
10. Centrality and power
11. Cliques and sub-groups
负荷性的负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受到职务、科研协作网络、学习咨询网络、友谊关系网络等变量的正向影响,而受到科研工作负荷性的负向影响。
[12]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合作机制: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
吉国秀;王伟光;,中国科技论坛,2006,03,95-99

一级论文

一级论文

扩大看档案的角度 论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文书档案改革 十年来(1995-2004)档案学热点问题分布 数字档案馆模式研究(二)现阶段综合性数字档 案馆建设模式初步介绍 数字档案馆研究模式(一)现阶段不可能有统一 模式 政务信息管理与数据库技术的适用性研究 中外档案工作主要方面比较研究导论 低收入者工资决定模型 工资伸缩性视角下的失业分析 教化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新形式 中国农民工城乡双锁定工资决定模型 专用性资产特征、组织剩余与企业制度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环境安全 行政责任研究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 资产专用性、模块化技术与企业边界 韩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其评价 预见性政府治理与社会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国际背景下的我国科学与工程教育对策;高等工 程教育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下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现状及发 展趋势 地根:撬动中国经济的第三杠杆 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方位 工程教育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初辨 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个江南市镇社会结构在近代 的嬗变 村党支部与村民选举关系之探讨 进城民工市民化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宁波市 海曙区的经验及启示 就业机会成本对城镇地区已婚妇女择业行为的影 响分析 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反思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科学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科研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自然辨证法通讯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自然辩证法通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 料(全文复印)

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有力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近几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首先,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

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

在这种集群内发展,除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外,而且还由于空间的临近性,大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

此外,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对于维持集群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

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

集聚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与单位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

在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的相关企业在此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而且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社会网络与经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

社会网络与经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

社会网络与经济产业集群的关联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同时,经济产业集群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发展模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网络如何影响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呢?首先,社会网络为经济产业集群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市场动态、消费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情报。

这些信息对于企业决策和战略规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通过社会网络共享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从而更加敏锐地把握商机。

其次,社会网络为经济产业集群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

社交媒体平台使得各种组织和个体可以更加方便地连接和沟通。

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同行或者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并展开各类合作项目。

例如,在一个电子商务的经济产业集群中,一家公司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找到供应商或者代理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企业还能够了解到自己所处的产业集群中的其他企业的创新和研发成果,从而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社会网络也能够提升经济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分享创意和观点的舞台,各类创新信息在社会网络上得以广泛传播。

在一个技术创新的经济产业集群中,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创新思路,从而激发自己团队的创新潜力。

此外,通过社交媒体,企业还可以与顶尖的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借助他们的科研力量加速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

然而,社会网络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了一个难题。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大多是用户自行发布,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

虚假信息和谣言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迅速,这给企业和经济产业集群带来了信任危机。

产业集群的分类

产业集群的分类

论产业集群的基本分类杨智华摘要:根据产业集群内部产品价值链上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中小企业群生型”、“龙头企业+网络型”和“MIMO型”等三种基本类型,并根据集群内主导产业的市场结构、主体数量、主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三类产业集群各自的特征。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类型1.引言“产业集群”不仅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且已成为各区域谋求竞争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法宝”。

正如波特所说: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i[i]。

当前,无论是高科技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德国巴登—符腾堡、美国的硅谷到台湾的新竹和印度的班加罗尔都闪烁着产业集群的耀眼光芒。

如何成功培育有竞争力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却成为各地政府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某一特定的产业,哪一个或哪些集群是其集群化发展的最佳目标模式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对现存的产业集群进行科学的分类。

对此国内外学者作过许多探讨,主要有:(1)马库森(Markusen,1996)在《光滑空间中的黏着点:产业区的分类》一文,依据公司的构造、对外和对内的关系将产业区分为马歇尔式工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等四种类型ii[ii]。

(2)Peter Knorringa 和JQrg Meyer Stamer(1998)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研究中,借鉴了马库森的分类方法,把产业集群分为以下三类: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iii[iii]。

(3)Elisa Giuliani,Carlo Pietrobelli和Roberta Rabellotti(2004)研究拉丁美洲11个不同的产业集群,按照集群不同的学习和升级方式,将拉丁美洲当前最普遍存在的产业集群划分为:传统制造业集群、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NR -Based)、复杂产品产业集群(COPs)和专业供应商集群(Specialized Suppliers)等四种类型的产业集群iv[iv]。

中国3项文献入选亚太区《世界记忆名录》

中国3项文献入选亚太区《世界记忆名录》
版 ) 0 6 () — 1 . ,2 0 2 :9 4
[ ]蔡 宁 ,吴 结兵 . 业 集 群 组 织 间关 系密 集性 的 社 1 4 产
凤彬 ,等译.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20 : 07
1 6, 4 . 7 6
会 网络分析 [] J.浙江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 学
版 ) 0 6 () 8 4 —1 09 9 4
[ 责任编辑】邵晋蓉
动 态 ・ 料 资
中国 3项文献 入选 亚太 区 《 界记忆名 录) 世 )
联合 国教科文 组织 世 界记 忆工程 亚太 地区 委员会 3月 9日晚 在澳 门宣 布 ,包 括 《 本草 纲 目》 在 内的 3项 中国 珍贵文 献 正式被 列入 亚太 区 《 世界记忆 名录》 。 根 据 世界 记忆工 程 亚太 地区委员会 宣布的名 单 ,体 草纲 目》 德§ 帝内经》 以 及天主教 澳 门教 区档 案文献 (6世纪 至 1 !) 成 功入选亚 1 9世 己 太区 《 世界记 忆名录 》 。 为保护无可 替代的 图书与档案 收藏等 文献遗产 ,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 19 9 2年创立 “ 世界记忆 工程 计 划 ,并设立 《 记忆名 录》 名录 共 世界 。 分 3个级 别 ,即世 界级 、地 区级和 国家级 。目前 ,世界 级 名录 已有 12 ,中国有 5 9项 项文 献入选 。 世界 记忆工 程”亚 太地区 委员会 3月 8日至 9日在澳 门举行 第四次 会议 ,讨论各 国家 及地区 过去两 年在文 献保护 及人类 记忆等 方面 的最新 情 况 ,并研究 未来相关 政策。这是 该委员会 迄今规模 最大的一 次会议 。
研 究 [] 现 代 教 育技 术 ,2 0 () 6 9 J. 0 9 2 :2 —2 . [] 匡瑾 鳞 , 等 .社 会 网 络 视 角 下 的 企 业 文 化 优 化 7

社会关系网络与产业集聚的演化分析

社会关系网络与产业集聚的演化分析

社会关系网络与产业集聚的演化分析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关系网络和产业集聚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社会关系网络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建立的一系列联系和互动,而产业集聚则是指在某一地区或行业内,相同或相似产业形成聚集和集中的现象。

本文将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产业集聚的演化,并从经济、文化和技术三个维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社会关系网络对产业集聚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维度上,人们通过社交活动建立起的关系网络,可以为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提供便利。

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各个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从而促进了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发展。

例如,某一地区的企业家和投资者通过熟人关系与合作伙伴的介绍,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资本支持和市场资源,进而实现产业集聚的发展。

此外,产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网络也起到了连接不同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桥梁作用,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

因此,建立密切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演化。

其次,文化因素也对社会关系网络与产业集聚的演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模式,从而影响产业的集聚。

例如,一些西方国家注重个人的独立和竞争,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产业集聚。

而一些亚洲国家则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更倾向于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来实现产业集聚。

这反映了文化对社会关系网络和产业集聚模式的塑造作用。

因此,在进行产业集聚演化分析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理解社会关系网络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

最后,技术进步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发展也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产业集聚的演化。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交流工具的出现,使得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和维系更加便捷。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和合作,更加方便地共享信息和资源。

这种技术革新加速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发展,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研究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研究
认为产业集群是相似的 、 相关联 的或互补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聚集 ,有着通畅的 销售渠道 、积极 的交流及对话 ,共享社会关系网络 、劳动力市场和服务 ,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
险。
在我看来 ,社会 网络如果被人们加以工具性利用并产生各种形式的价值 ,社会 网络就已经资 本化 了而成为社会资本 。当这种独特的社会 资本被集群 内企业利用 创造 出显著的价值时 ,可 以 说 ,群内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构建或拥有了基于社会资本的核心能力 。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具有以
上结成的非正式关系,如在长期交往 、面对面谈判 、 信息交流 、新思想的交流等过程中所结成 的
社会关系。有时是发生在市场交易或知识 、 技术等创造过程中的正式合作关系。因而 ,产业集群
社会网络的运行不靠传统的层级控制 ,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 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 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 目标。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众多的
所导致的对资源依存的需要 ;中小企业为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 自身发展的影响;中小企业
为增强企业 问的信任度在空问上集聚等。产业集群 网络正是基于资源的互惠交换 ,提高企业内部
效率与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 目的而建立的。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网线则是以资本渗合 、长 期合作的合 同与协议 、企业信誉 、 人际关系 、传统 习惯等为纽带联结而成的 ,因而,这种网络关 系较为稳定 。罗森菲尔德强调社会关 系网络及企业间的合作对产业集群的活力起决定性作用 ,他
维普资讯
广 东社 会科 学
20 年 第 2期 06
产业集群社会 网络的 根植 性 与核心 能 力研 究
鲁开垠
[ 要]产业集群不是孤立的群体, 提 集群中 企业组织的活动不可能 是单 独的 行动。产业集群既是一

社会网络分析法——详细讲解

社会网络分析法——详细讲解

2021/6/16
26
4. 中心性和影响力
度数 中心

中间
中心性
中心

接近 中心

2021/6/16
27
4. 1 度数中心性
点的度数中心度:
绝对度数中心度:某点的度数中心度就是 与这个点直接相连的其他点的个数。 相对度数中心度:点的绝对中心度与图中 点的最大可能的度数之比。
2021/6/16
28
2021/6/16
23
3. 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分析
整体网中个体网密度的计算
Network—Ego networks—Egonet Density
整体网密度的计算
Network—Cohesion—Density—Density Overall
2021/6/16
24
4. 中心性和影响力
中心度和中心势
C
i 1
max
n
Cmax Ci
i1
29
4. 2 中间中心性
点的中间中心度:
它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
也就是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图中其他
“点对”的“中间”。
如果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捷径
(最短的途径)上,就说该点具有较高的
中间中心度。
2021/6/16
30
4. 2 中间中心性
2021/6/16
2
1. 社会网络分析简介
重要理论基础:
六度分割理论
150定律(邓巴数字)
2021/6/16
3
1. 社会网络分析简介
网络中的“点”
可以是任何一个社会单位或者社会实体,例 如:个体、公司、学校、城市、国家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 产业集群形成的三个核心条件: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全球化的市场,知识导向的区域以及两个辅助条件:完善 的辅助性机构、良好的社会资本。 (一)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 温州的纽扣在20世纪80年代就己具有很大规模,居湿州十大产业前茅。但进入如代先进入者的优势及温州人的特有的商业 文化似乎并不能给温州的纽扣业带来多少优势,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商的激烈竞争下,温州的纽扣业逐渐萎缩。集群的优势在很 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部的分工合作而形成的外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纽扣作为一种较为简单的小商品其整个生产流程不很复杂, 整个价值链上所需的参与者不是很多,因此,原有的产业规模带来的并不是分工合作而是异常激烈的竞争。微软总部所在地西 雅图没有形成软件业集群也是这个道理,操作系统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过程需要高度的纵向一体化,外在参与者是根难进入这 个产业的核心的。 较长的价值链为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也为新企业的进人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因为这给新的弱小的企业找到一个利益基础 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新企业的进人是一个集群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为它是保持产业集群的旺盛生命力的关 键。有的学者甚至就把产业集群称之为新企业的栖息地。硅谷和128公路在信息产业上的竞争结果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硅 谷和公路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个地区都有美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当地的企业家精神也都是很优秀的。今天这两个地 区还有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库,充足的风险资本供应及促进新 公司创立的良好的基础条件。但128公路以小型机为主导产 业发展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设法同以半导体为核心的 硅谷进行竞争。半导体是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应用领域极 广,同时摩尔定律表明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变化很快,它能持 续不断地产生新的机会促进新的公司的产生。而小型机行业 仅是整个计算机产业的一部分。从长远的角度看,小型机仅 是把计算机提供给每个人的路程中的一部分。因此从20世纪 60年代开始硅谷就一直增长比较快,而128公路却在很长时 间内却发展比较缓慢。

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作者:蔡宁吴结兵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4期[摘要]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集群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密集性质及其功能机制发现:(1)受到连接多样性、连接偏好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影响,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密集性呈不均匀分布,使得集群网络呈现出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结构特征;(2)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同时使网络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而稀疏网络具有资源获取优势和鲁棒性作用;(3)网络关系密集性和稀疏性的不断重构共同推动了集群的发展演化,此分析有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治理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组织间网络;密集性;鲁棒性[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2X(2006)04—0058—08一、简要的文献回顾和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意大利和硅谷的崛起,产业集群现象在理论研究和区域发展实践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但实际上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对此早有研究,早期的产业集聚研究考察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及产业集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并逐渐形成了经济地理这门学科,克鲁格曼(2000)的新经济地理思想是这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地理接近性,产业集聚还包括关系接近性的特征。

韦伯(1909)在论述集聚经济时就指出,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外联系的产业按一定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即产业间的关联性和企业间的互动关系是存在集聚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长期以来在研究中集群组织间的关系接近性特征被忽略了,直到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嵌人性”(embeddedness)理论的提出和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的兴起,产业集群的另一重要特征——关系接近性才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新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4期2006年7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36,No.4Ju ly 2006[收稿日期]20060125[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 ttp://ww w.journ /s oc[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3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3088)[作者简介] 1.蔡宁(1963),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网络经济与管理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蔡 宁,吴结兵(浙江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系,浙江杭州310027)[摘 要]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集群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密集性质及其功能机制发现:(1)受到连接多样性、连接偏好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影响,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密集性呈不均匀分布,使得集群网络呈现出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结构特征;(2)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同时使网络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而稀疏网络具有资源获取优势和鲁棒性作用;(3)网络关系密集性和稀疏性的不断重构共同推动了集群的发展演化,此分析有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治理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组织间网络;密集性;鲁棒性[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6)04005808一、简要的文献回顾和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意大利和硅谷的崛起,产业集群现象在理论研究和区域发展实践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但实际上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对此早有研究,早期的产业集聚研究考察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1]280-290、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2]118-120以及产业集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3]等,并逐渐形成了经济地理这门学科,克鲁格曼(2000)的新经济地理思想是这方面研究的新进展[4]。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地理接近性,产业集聚还包括关系接近性的特征[5]。

韦伯(1909)在论述集聚经济时就指出,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外联系的产业按一定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即产业间的关联性和企业间的互动关系是存在集聚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2]21。

而长期以来在研究中集群组织间的关系接近性特征被忽略了,直到格兰诺维特(Granov etter ,1985)/嵌入性0(embeddedness)理论的提出和社会网络分析(SNA )方法的兴起[6],产业集群的另一重要特征)))关系接近性才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新关注。

嵌入性思想对于产业集群研究的启示是:仅仅从地理层面分析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对集群的分析需要被重新置于对社会关系的分析的基础上,其中社会关系类型和性质的研究成为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而/社会网络分析0(SNA)作为研究社会结构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在集群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形成了集群研究的社会网络模型。

从分析层次来看,集群的社会网络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从群体分析出发的社会关系研究范式和从个体分析出发的组织间关系研究范式(如图1)。

其中,密集性作为集群网络关系的一个基本性质,围绕其结构及功能的讨论成为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对此的分析有助于拓展对于产业集群的理解,但目前研究中,/群体)个体0的两分法割裂了集群整体结构特征与群内组织微观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集群网络的密集性分析来看,在研究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受科尔曼社会资本研究的影响,集群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侧重于集群密集网络的功能特征分析,缺乏对于网络密集性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

第二,在集群组织间网络结构分析中,分析主体都是集群内的个体企业或机构,不能全景式地分析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当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在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时候,这种个体分析的方法可能忽略了集群作为整体所具有的功能特征。

图1产业集群研究脉络显然,集群网络整体的密集性不同于个体组织在网络位置上的特征,那么,建立在个体组织互动关系基础上的集群网络整体密集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对于集群发展又具有怎样的作用?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予以研究和解答。

二、产业集群关系密集性的影响因素及网络结构特征从社会网络分析来看,集群是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种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7],其中节点(Nodes或Vertices)表示集群内的个体组织,连接(Linkage)体现了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在网络图中用边(Edges)来表示。

集群网络的密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节点的密集性和边的密集性,节点的密集性表明了一定空间范围内组织存在的密度,而边的密集型表明了群内组织间互动关系的频度。

由于地理接近性,集群网络往往具有高的节点密集性,而关系密集性却是相对的,节点密集性为关系密集性提59第4期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60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一)连接的多样性就集群内组织间互动关系的类型来看,马歇尔(1965)在论述集聚的外部经济就有涉及,外部经济三要素)))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表明了集群内组织间互动关系的主要形式,即组织间在/投入)))产出0、技术合作、劳动力流动三个方面的互动[1]284。

除这三种主要关系类型外,集群内组织间关系还可能包括资金往来、设施共享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不同的组织间关系类型将集群网络整体划分为多重网络。

从对温州鞋革业、北京IT业/投入)产出0网络、劳动力网络和技术合作网络三种网络形态的比较来看,按连接多样性划分的多重网络关系具有差异性的密集程度①。

如表1:表1温州鞋革业、北京IT业集群多重网络密集性程度的比较密集程度/投入)产出0网络技术合作网络劳动力网络温州鞋革业集群高低高北京IT产业集群低高高可见,对于同一个集群来说,按照组织间连接方式划分的单重网络在关系密集性方面并不相同,集群的主导关系网络比非主导关系网络具有更高的关系密集性。

而不同集群主导关系网络的差异与集群产业链条的长短、交易的复杂程度和群内组织识别交易的能力相关[8]。

对于高科技产业集群来说,由于群内组织对于技术交易的识别能力更高,以技术合作关系为主导的网络具有更高的关系密集性,而传统产业一般分工更为细密,对生产环节和产品交易的识别能力更高,其/投入)产出0网络关系密集性更为明显。

(二)连接的偏好性传统网络理论认为,网络连接是随机设置的,大部分节点的连接数目会大致相同,即节点的分布方式会遵循泊松分布,有一个特征性的/平均数0。

但社会网络的研究表明,社会网络中连接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网络连接具有一定的偏好性(Skvor etz,et al.,2004),这种偏好性在集群中表现为组织间关系的择优连接(preferential attachm ent)和同类混合(asso rtative m ixing)[9]。

集群内组织在选择连接对象时会有相应的评估,组织会择优选择被连接对象,也就是说被选择节点间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其中一些组织通过先进的技术、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而获得了大量的关系连接,成为集群中的集散节点。

在集群网络中,集散节点周围具有密集的关联边,关系密集性更为突出,而大部分节点成为非集散节点,连接数目非常有限。

集群中的集散节点有的是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有的是专业市场或政府公共部门、科研院所,典型的如绍兴轻纺业集群中的中国轻纺城,温州鞋革业集群中奥康、康奈这样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①在温州鞋革业集群中,集群内密集的企业间互动在投入产出网络和劳动力网络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如作为鞋革原材料的聚氨酯90%都是温州本地的制革企业供应的,而在温州中国鞋都制鞋企业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温州本地生产的制鞋设备;同样,企业间劳动力的流动也相当频繁,温州鞋革业集群内企业每年平均流动率5%,部分企业甚至高达20%以上。

相比较而言,温州鞋革业集群的技术合作网络才刚刚开始形成,集群内已经成立了中国鞋都图书馆、中国鞋都技术中心等专业技术机构,就中国鞋都技术中心的合作项目来看,目前集群内组织间的技术合作密度并不高。

而北京IT业集群技术合作网络发达,集群的雏形就源于中国科学研究院与海淀区联合创立的几家科技企业,集群的发展亦始于国家对科技人员的进一步放宽,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始了广泛的合作,人员的流动也更为频繁,尤其是中国科学研究院成为北京IT 业集群里中科院这样的科研机构,他们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外,集群中组织间关系还存在同类混合特征,即相似性节点间的连接更为频繁和密集,这些相似性包括地理上的相近、产业链上的接近等。

由于同类混合,集群网络表现出/群落结构0的特征,网络中呈现出明显的节点组,节点组中有较高的关系密集性,而组与组之间关系密集性则比较低。

同样以温州鞋革业集群为例,温州鞋革业/投入)产出0网络在地理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永嘉、瑞安、平阳、龙湾、瓯海、鹿城等群落,在/投入)产出0关系上各个群落内部连接也更为紧密,从龙湾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来看,区内鞋材企业70%以上的客户来源于开发区内,制革企业有50%以上客户来源于开发区内。

组织间的择优连接和同类混合使得传统网络理论中关于连接分布的/平均数0不见了,连接在节点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使得集群网络整体呈现出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特征,即在集散节点周围和网络群落中关系密集性非常高,而非集散节点周围和网络群落间连接是稀疏的,关系密集性不高。

(三)集群的生命周期从动态的角度来看,集群网络的发展还存在一个随时间演化的过程。

集群网络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经历了一个由/稀疏)密集)稀疏0的动态过程。

如图2所示,在网络的萌芽期和形成期,网络内仅有少量的节点数和节点间连接,在步入成长期后,随着集群内组织的发展和衍生,组织间连接开始增加,网络逐渐向关系密集网络发展,而进入成熟期的网络则完全显现出了关系密集网络的特征,组织间连接广泛而频繁,随着网络走向衰退,网络间的连接开始减少,网络被隔离成互不相连的部分,组织间关系连接稀疏,网络走向衰退或者转换升级。

图2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网络形态演化①[10]29总的来说,受连接多样性、连接的偏好性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影响,集群网络关系密集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呈不均匀分布状态,网络整体呈现出密集和稀疏共存的结构特征(如表2):表2 集群关系密集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密集性 稀疏性连接多样性主导关系网络密集非主导关系网络稀疏连接偏好性集散节点周围和群落内密集非集散节点周围和群落间网络稀疏集群生命周期成长、成熟期网络密集形成、衰退期网络稀疏61第4期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三、基于关系密集性特征的集群功能分析从结构功能主义出发,网络结构被看作是产业集群内互动关系的模式,表明了集群的实际运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