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一语文第二学期六国论学案二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六国论》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学案及答案解析

六国论学案及答案解析

六国论【学习要求】1.掌握与课文有关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意图。

3.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举例、对比等论证的方法并理解论证的效果。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义,反复诵读,准确翻译学习难点: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主要任务: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疏通词义,反复诵读,初步理解课文含义。

一、课前尝试(一)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疏通字词,熟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若有疑难之处,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3.借助注释或网络资源,了解《六国论》相关背景及苏洵等文学常识。

(二)尝试练习1.容易读错的字弊在赂.(lù)秦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如弃草芥.(jiè)洎.(jì)牧以谗诛革灭殆.(dài)尽小则获邑.燕.赵之君(yān)3. 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弊.在赂秦:弊病率.赂秦耶:全,都非兵.不利:兵器破灭之道.也:原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比较固.不在战矣:本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越强弱胜负已判.矣:定非兵不利,战不善.:好始速.祸焉:招致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李牧连却.之:使。

退却思厥先.祖父:已逝世的长辈的尊陈至于颠覆:以至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五国既.丧:已经斯用兵之效.也:功效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洎.牧以谗诛:等到诚.不得已:实在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以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统治苟以天下之大:如果是.又在六国下矣:这4.借助工具书、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

⑴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朝代)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

全书主要讨论六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以及各国国君的治国理念和策略。

通过对《六国论》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现状,还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对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所启发。

下面将从六个不同角度展开对《六国论》的学案分析。

一、六国兴衰《六国论》通过对秦、齐、韩、宋、赵、楚六个战国国家的兴衰变迁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各国政治制度和国君的作为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比如说,秦国强盛的原因在于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使得秦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伟大梦想。

而楚国因为楚庄王国君任人唯亲,贪官污吏横行,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覆灭。

通过对六国兴衰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国君的英明决策和治国理念。

二、国君的治国理念《六国论》中反复强调“明主”的重要性,明主之所以称之为“明”,是因为他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事物都有透彻的认识和判断。

他会采取恰当的政策和措施,尽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比如说,齐国平公能够广纳贤士,重视人才,使得齐国文化繁荣兴盛;而韩国显明君则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因此,国君的治国理念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兵法谋略《六国论》还涉及了兵法谋略方面的内容,指出国家在外交军事上必须坚持“从君之道、治国之本”,既要注重内政建设,又要注意外交军事之事。

比如说,宋国昭公因为得罪了楚国而导致了两国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宋国的灭亡。

而赵国的孟尝君则通过联合其他国家抵抗秦国的进攻,成功地保护了赵国的土地和百姓安全。

因此,兵法谋略在国家的外交军事政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贤臣良友《六国论》中还提及了贤臣良友的重要性,指出国君如果能够广纳贤士,结交良友,就能够在政治上得到有力的支持。

比如说,秦穆公能够聘请商鞅变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

第八单元第七节《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第七节《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积累各类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层次,学习运用分论点,掌握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3.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史料补充: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三、巩固提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于:比。
而:却。
犹:还。
可以:可以凭借。
苟:如果。
以:凭借。
下:名作动,降低身份。

《六国论》 第二课时 教师版

《六国论》 第二课时 教师版

《六国论》学案编写人:劳银萍孙宝泽审核人:王立群【学习目标】1、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

2. 学习三---五段,掌握重点字词4.背诵三—五段课前复习案一、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以1.秦以攻取之外(用,凭)2、以有尺寸之地(才,可用而代替)3、举以予人(来)4、以地事秦(用)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之: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2、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土地)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

都是代词。

)4、此言得之(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课堂探究案一. 梳理重点字词1.终继五国迁.灭:迁,改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

3.始速.祸焉:速,招致。

4.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5.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除去。

殆,几乎7.诚.不得已:诚,实在,确实。

8.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天数,命运。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治理。

为:被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挟持。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势,趋势。

1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苟,如果。

以,凭借。

从,跟随故事:先例二、梳理一词多义兵: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暴:1、暴霜露(动词,曝露)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始: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2、始速祸焉(副词,才)向: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2、并力西向(名词作动词,朝着,对着)三、词类活用1.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名词作动词2.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一】教学目的: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

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

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

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句式:状后、被动、定后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三、揭示写作目的(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北宋,北宋当权者——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

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六国论》学案2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六国论》学案2

题目《六国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论”的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2、整理积累本课的文言现象;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重点难点】整理积累本课的文言现象;【一课一导】第二段中作者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照应了第一段的哪一句?分几层意思?运用什么论证方式论述?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难”与“易”的对比,“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一导一得】“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论者,议也。

”六国论,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

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

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国难当头,矛盾尖锐,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教学备注】一、研习课文第一段,整理字词、句式。

1、重点字词(1)非兵不利:兵器,名词(2)或曰:有的人(3)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4)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2、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非……,否定式判断句(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判断句3、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二)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二)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了解“赋”和“论”这两种不同的文体;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课文运用的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艺术手法;学习《六国论》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手法并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生死的罪恶;并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重难点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体会课文运用的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艺术手法。

学习《六国论》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手法;了解苏洵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

4、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生死的罪恶;并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第二部分自读研讨教学要点:合作探究学习《六国论》;比较阅读落实群文学习任务。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节,导入新课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古为鉴,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并立是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的,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检查预习1.请学生介绍自己眼中的苏洵。

苏洵(1009一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经过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

他的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能切中时弊。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也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父子三人合称“三苏”,三人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

2.其他同学补充。

3.点名让学生介绍时代背景。

《六国论》学案第二课时

《六国论》学案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随堂手记
预习案
1. 检查一二两段背诵。 2. 熟读课文,正字音。 嬴( ) 洎( ) 殆( )尽 或未易量( )为 国者( . )
课堂案
【合作探究】研读文本三-五段。
1.第三段中作者认为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提 出了什么对策?
2.第四段作者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最后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他的观点?
4.积累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兵 (2)暴 (3)事 非兵不利 斯用兵之效也 暴霜露 以地事秦 暴秦之欲无厌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
而秦兵又至矣
(4)犹 犹抱薪救火
(5)始 (6)向 (7)得 文言虚词 1.而
始有远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较秦之所得 然后得一夕安寝
始速祸焉 并力西向 此言得之
(1)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 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二败而三胜 2.之 (1)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 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3.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 (3)以有尺寸之地 4.为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为国者(治理) (2)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 (4)举以予人 (3)苟以天下之大 (4)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国论》(教案+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课件+教案+练习备课优选(统编

《六国论》(教案+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课件+教案+练习备课优选(统编

《六国论》(教案+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教学课件+教案+练习备课优选(统编版必修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及思想2.读懂《六国论》的文本3.掌握《六国论》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4.运用《六国论》的思想为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六国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2.认识《六国论》的历史背景教学难点:1.运用《六国论》的思想为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2.理解《六国论》对历史的影响教学内容:一、教师引入在学习《六国论》课文前,教师可通过以下引导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政治思想,提出课题:古人对政治有哪些思考?2、简要介绍《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韩愈的生平3、通过课文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六国灭亡,哪一个国家会先亡?”二、教学内容1、历史背景介绍《六国论》是唐代韩愈所写的一篇文章,其背景是东周春秋末年,国力衰败的六国(韩、魏、赵、秦、楚、燕)面临着实力强大的秦国的进攻。

2、文本分析教师将课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解和分析:第一部分:以“故六国之境,非秦则楚,非楚则齐,非齐则韩,非韩则赵,非赵则魏,非魏则燕,凡战斗之国,未有两存者”为开始,通篇概述了六国联合抵抗秦国的必要性和困难性。

第二部分:以“今六国之兵,修短不一,好恶不同,此其所以失天下之要者也。

以臣之所见,足下修其短,合其好恶,天下可一也”为起点,批评并建议六国合力抵抗秦国。

第三部分:以“六国不危,天下安之;六国一乱,天下危之。

今虽膏腴之地,千里之国,不足以为安。

六国小弱,而攻之以大强,此亦丧师之道也”为开始,指出六国被秦国侵袭的危险性和必亡性,并给出自己的治国之策。

3、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可将课文中较典型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并结合各自的文本分析进行讲解。

例如:成语组合的运用(草木皆兵,天倾地陷等)、反问的运用等。

三、课堂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所学的《六国论》内容,回答问题:《六国论》中提到的“合短好恶”的意思是什么?针对这个意思,韩愈提出了什么建议?2. 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六国之士,不百不千,则是万乘之主,今如之何?”这句话中的“万乘之主”指的是谁?韩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汇?四、课堂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六国论》的介绍和文本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六国论》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并且让学生学会运用《六国论》的思想为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学设计课文简介:本文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撰写此文的真正目的,理解其借古讽今、反对求和的思想。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通过对比逐层展开论述的行文方式。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分析本文对比论证、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撰写文章的真正目的,及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

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

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

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有《嘉祐集》行世。

2、题解六国:即齐楚燕赵魏韩。

秦统一六国的经过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用了十年时间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3、创作背景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教案2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2六国论教案2

六国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研习第二段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3.问题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1.齐读第三段。

2.重要词句: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斯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3.问题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高一语文(统编版)-六国论(二)-1教案

高一语文(统编版)-六国论(二)-1教案
二、研读课文
三、对比阅读(一)
四、对比阅读(二)
五、教师收束
对第一课时作业结构图的填写进行讲评,简要回顾课文前三段的内容,梳理段落内部及段落间的关系。
第四段
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分析三个感叹句,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听读、思考:文章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1.明确苏辙《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提出方式,比较两篇《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及中心论点提出方式、表达效果。
2.结合地图呈现苏辙《六国论》中论述的“天下之势”。
3.分析苏辙《六国论》第二段、第三段段落内部关系;分析第二、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比较两篇《六国论》论证结构。
1.补充史料,了解写作背景,探究三篇文章写作目的。
2.概括三篇文章写作手法,体会古代文人的责任情怀。
引导学生传承崇高精神。
回顾上节课内容,为学习第四、五段做准备。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六国论》(二)
学科
语文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文章词句,掌握重点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阅读苏辙《六国论》,对比两文观点、结构及论证方法的异同。
3.结合《阿房宫赋》末段,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责任情怀。
教学重点:
1.比较两篇《六国论》在论点、结构、论证方法上的异同。
2.结合《阿房宫赋》末段,了解相关史实,体会中国古论证方法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 必修二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  必修二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苏洵一、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二、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络,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到达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缺乏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六国论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一一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那么……、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考虑练习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学案二
一、明确论点与文意
思考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择文中的句子。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思考2:作者在论证这个观点时,是用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分别在哪些段落?
明确:A 韩魏楚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第二段)
B 齐燕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段)
思考3:第二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思考4: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思考5:第四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四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

“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

用的是假设论证。

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

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

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

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思考6: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二、分论点的结构特点
1、总分与并列的结构
思考1:第二段、第三段两个分论点都是在解释对什么问题的看法?
明确:解释了为什么“弊在赂秦”。

分论点①:为什么“弊在赂秦”?
分论点②:为什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为什么弊在赂秦?
思考2:这两个分论点都在解释“为什么”,解决的是同一层面的问题。

从结构上来看,这两个分论点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并列。

思考3:那么,这两个并列的分论点能互换一下位置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

首先,因为韩魏楚先亡,齐燕赵因韩魏楚亡而亡。

(这有个时间顺序、因果关系)
作者在论证的时候把六国分为两类,它们灭亡的原因不一样,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顺
序有先后。

思考4:文中还有没有暗示分论点应这样排序的线索?能否在前文的论证中找到依据?
明确:第一段,亮明观点的时候,作者就先说“弊在赂秦”,再说“不赂者以赂者丧”。

归根结底,也是在讲“弊在赂秦”。

接着,在2、3段落的论证中,也是先讲“赂秦力亏”的韩魏楚,再论“不能独完”的“不赂者”齐燕赵。

2、3段的顺序正是呼应了第一段的论证。

总结:因此,两个分论点虽然同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但他们之间还是有着特定的逻辑顺序的,不能颠倒。

提纲的分论点设置,是有依据的。

通常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可以成为设置分论点的线索。

设计分论点时,要紧扣关键词,并且准确鲜明地表述观点。

在《六国论》中,作者的论述都是紧扣“弊在赂秦”四字。

此外,即使是构思并列式的提纲,也不能信马由缰,想到什么写什么,要精心排布分论点的顺序。

这样能使说理的思路更清晰,逻辑更严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递进的结构
思考1:我们整理一下《六国论》的提纲,苏洵在2、3段提出两个分论点,论证了“弊在赂秦”后,他在第四段论证的内容是什么?解决的是哪一类问题?
明确:六国应该怎么做?
分论点③:六国礼贤下士,合力抗秦,足以与秦抗衡。

思考2:分论点的角度从“为什么”变成了“怎么做”。

这样的分论点设置,与前两段的分论点形成怎样的结构?
明确:层进式。

思考3:然后我们再看,第五段又讲了什么内容?对议论起到什么作用呢?
明确:第五段把议论引申到了当下,借对六国兴亡的议论,针砭现实。

讽谏当朝统治者不要外交软弱,消耗国力。

第五段的作用是——结合当下、联系现实
任务:请列出每段的分论点,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说明:现在完整地来看,《六国论》的结构既采用了层进式又采用了并列式。

第一段提出观点:六国覆灭的原因是什么?——“弊在赂秦”;接着,先具体分析了为什么“弊在赂秦”,再提出可行的方法。

把“六国覆灭”的前因后果全面深入地论证完后,作者还联系实际,以六国之论引申到当下的治国、外交之方。

这个写作思路,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联系现实”四个步骤来构思的。

这样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地解决问题。

段与段之间形成递进。

思考4:这种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但是,在你写作的时候,如果三个问题都想涉及的话,你觉得通常应该侧重于解决哪个问题?
明确:“为什么”。

说明:我们看到,《六国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分论点是相对并列的,分类讨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使论证更全面、更严谨。

更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由此,我们能看到,在一篇议论文中,也可以是多种结构灵活组合的。

这样的结构,能将问题分析的更透彻,论证更严密完整。

而我们在构思议论文的提纲时,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每个角度都构思一到两个分论点,然后根据自己对问题的了解和看法,有侧重地做一些取舍。

这样可以是文章的内容更丰富。

课后练习:
一、请翻译以下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有这样的有利势力,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
灭亡。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跟在六国后面并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例,这样又处在六国下面了!
三、整体把握
整体感知文章,筛选关键语句,填补以下结构提纲:
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②段承接第1分论点,论述韩、魏、楚三国破灭的原因
第③段承接第2分论点,论述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缘由
第④段提出办法:以赂秦之地,封臣礼才,并力西向,抗秦有望
总结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⑤段得出结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