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复习资料:鲁迅专题
鲁迅作品复习题
鲁迅作品复习题1.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
原名(),字(),与其弟()和()一起并称“周氏三雄”。
2.<<朝花夕拾>>原名(),是作者鲁迅的回忆性()集。
其共收10篇回忆文章,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3.鲁迅作品被选入初中阶段课本的除《朝花夕拾》中的有关篇目外还有()集《野草》中的()(),()集《呐喊》中的()()和《孔乙己》;而本学期学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则选自杂文集()。
4.《朝花夕拾》中,作者写到自己的两位老师:一是儿时在()受教的(),二是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授其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和()的藤野先生。
5.《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
它们是()和(),说明了()。
6.鲁迅作品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社戏》、C《故乡》、D《藤野先生》、E《孔乙己》、F、《风筝》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按照作品的体裁分,小说是_____ __;散文是____ __ 杂文是__ ____。
从作品的出处看,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是___ __ __,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是______ __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看,表达敬重、怀念老师的感情,以及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的是7.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我的老师》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小说。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项复习—《朝花夕拾》
2022中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一、文学常识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包括《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父亲的病》。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二、主要篇目内容概括三、中考真题演练1. 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半部分写阿长的粗鄙,是为了突出后半部分阿长对“我”的无私关爱。
B. 《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C. 《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D. 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2. “转变”是为了寻找新的出路。
《朝花夕拾》中的我(即鲁迅)、《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海东和简·爱类似,人生经历过多次“转变”。
请结合鲁迅和徐海东的“转变”经历,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中考语文专题:《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知识汇编+中考真题
01《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
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关于鲁迅,世人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文学常识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供大家参阅,希望喜欢。
初中鲁迅的文学常识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主要成就:领导新文化运动。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前期小说有:《一件小事》(1919)、《社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
前期杂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1923)。
后期杂文包括:《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归类复习19页文档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1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知识点整理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鲁迅的作品广泛涉及文学、哲学、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主要有《朝花夕拾》、《狂人日记》、《故事新编》等。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首先,我们来介绍《朝花夕拾》。
这本书是鲁迅的散文集,共收录了20篇散文,内容涉及童年记忆、家庭生活、人情世故等多个方面。
该书的知识点整理如下:一、鲁迅的成长环境和童年记忆《朝花夕拾》中的许多故事都是鲁迅自己的童年记忆,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鲁迅的成长环境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比如《小时候》中描述了鲁迅在维新时期的家庭背景,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
二、对旧文化的批判《朝花夕拾》中的一些故事,如《阿长与《三个女人》》、《行李》等,都是对旧式婚姻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
这些故事反映了作为一个作家的鲁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三、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朝花夕拾》中的故事和鲁迅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如《论语骈枝》、《伪自由书》等,都反映了鲁迅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这些故事提醒了读者对社会的思考,并引发了对人性、道德和社会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狂人日记》。
这是鲁迅最有代表性的小说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书的知识点整理如下:一、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狂人日记》通过讲述一个自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疯子的人的内心独白,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小说中疯子的言行举止违背了封建礼教和道德准则,通过这一形象,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
二、对科学与迷信的辨析《狂人日记》中,主人公在自己疯狂的内心独白中对科学和迷信进行了辨析。
通过对狂人的思想斗争,鲁迅表达了自己对科学的追求和对迷信的反对,展现了现代人对科学与迷信的思考。
三、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的关联《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对自己命运的思考,揭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的关联。
鲁迅中考知识点总结
鲁迅中考知识点总结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包括《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
以下是关于鲁迅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1. 鲁迅的基本情况: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 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
3. 鲁迅的文学地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4. 鲁迅的作品特点:深刻的社会洞察、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5. 鲁迅的思想: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呼吁民族精神的觉醒。
6. 鲁迅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
7. 鲁迅的写作风格:简洁、犀利、深刻,擅长运用反语、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力。
8. 鲁迅的短篇小说特色:多以底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
9. 鲁迅的长篇小说特色: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10. 鲁迅的散文特色:笔触细腻,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以上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从而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下册鲁迅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鲁迅知识点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翻译等领域,被称为“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最重要的作家”。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练有力,对当时社会的贪污腐败、黑暗封建习俗进行了深刻批判,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鲁迅的一些知识点,下面就来详细介绍。
一、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鲁迅原名周樟寿,生于浙江绍兴,后因家庭变故改名鲁迅。
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进士出身,但在鲁迅年幼时相继去世。
他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科系,后留学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想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背景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极大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但新的民主革命却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内战。
同时,外国列强也对中国展开了殖民侵略,导致中国经济文化的衰落和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
这些都成为了鲁迅思想和创作的萌芽和基石。
二、鲁迅的主要作品鲁迅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散文集《呐喊》、《朝花夕拾》、《野草》等;译文集《狄更斯的小说》、《巴金小说》等。
其中,《狂人日记》以狂人自述的方式,深刻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荒唐;《阿Q正传》则通过阿Q的转生和死亡,道出了中国百姓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蹂躏的无奈与绝望。
鲁迅的作品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的性格缺陷,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反响。
三、鲁迅的思想和风格鲁迅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性的批判”,他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和中国文化的弊端,提出了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这三个方面的主张。
他反对旧文化、封建思想的束缚,鼓励人们进行自我批判,披露人性中的丑陋和卑劣,倡导个人的独立和勇敢,探索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鲁迅的文学风格极富独特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他强调“无聊的文字是不可容忍的”和“文学要干净”,语言简明、意境深远、表现力凌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鲁迅专题复习资料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鲁迅专题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字,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二、作品: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文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藤野先生》3、《阿长与山海经》4、《社戏》5、《故乡》6、《孔乙己》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名人名言:(一)鲁迅旧体诗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二)鲁迅名句: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朝花夕拾》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讲义名著知识梳理及针对训练
名著知识梳理及针对训练(一)《朝花夕拾》【思维导图】【篇目简介及人物梳理】续表1.(2020·高阳模拟)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
于是,完了。
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书名)中的《五猖会》(文章),作者是鲁迅(或周树人)。
2.(2020·毕节中考改编)阅读《朝花夕拾》节选,回答问题。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1)给选文拟写一个标题。
示例:背书(背书的回忆、在父亲面前背书……)(2)画线句子描绘出了一种什么状态?急切而又孤立无援的惶恐。
(3)工人们的表现,前后有什么变化?在“我”背书前,默默静候;等“我”背完了,“将我高高地抱起”,忧喜形之于色,皆与“我”利害相关。
3.(2020·北京期末)阅读是不断深入的过程,阅读名著时对文学形象的认识也会有变化。
请你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认识变化的过程。
(100字左右)示例:我初读《朝花夕拾》时,觉得阿长只是个能讲美女蛇故事、买书的保姆,粗俗可笑。
当我反复阅读“吃福橘”“买《山海经》”等内容后,我感受到了她对小鲁迅的疼爱和她的淳朴善良。
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鲁迅是我国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希望能帮到大家!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
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
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
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
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
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
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
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
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
初中鲁迅知识点整理
初中鲁迅知识点整理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和文化评论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中国文学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初中阶段学习鲁迅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 鲁迅的生平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农民家庭。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和思想,对中国现状产生了深刻的不满和思考。
他回到中国后,开始了他在文学和社会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创作之路。
鲁迅一生坎坷,经历了内外交困、个人悲剧等。
他于1936年逝世,享年55岁。
2. 代表作品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
这些作品以鲜明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通过对平凡人物的刻画,他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软弱,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反思。
3. 鲁迅的文学思想鲁迅主张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直观地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
他主张文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要让文学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鲁迅的文学思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从传统文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思想的自由和艺术的真实。
4. 鲁迅的思想观点鲁迅对中国的封建社会和旧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个人自由的主要原因。
他提出了"救亡图存"的主张,认为要挽救中国社会就必须先批判现状、救亡图存。
他批判了旧的思想观念和观念的束缚,提倡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
5. 鲁迅的教育思想鲁迅强调实践教育和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倡导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勇敢追求真理和正义。
6. 鲁迅与革命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关注社会问题,支持革命,并且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他的文学和思想对于中国现代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诞生了许多后来的革命作家和思想家。
7. 鲁迅对后人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作品不仅在他生前就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在他逝世后更是被世人广泛传颂。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归类复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是“乐园”
自由、快乐[喜爱]
三味书屋——是“牢笼” 枯燥、乏味[厌恶]
《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
1、订正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
藤 2、修改解剖图------( 严格要求学生 ) 野 3、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 先 4、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 生
一、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 周树人 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篇目归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孔乙已》 《社戏》 《故乡》
《论雷峰塔的倒掉》 《“友邦惊诧”论》
《朝花夕拾》 散文 《呐喊》 小说
《坟》
杂
《二心集》 文
三、按文体分类来回忆作品
(一)散文——“形散神不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初中语文 鲁迅作品归类复习
鲁迅作品归类复习
复习目的: 1、能够把作品归入到作品集里; 2、学会用文体知识来分析鲁迅作品; 3、能够读懂作品语言;
复习重点:用文体知识来复习作品中心意思; 复习难点:读懂语言,回忆作品的主要内容; 2、阅读作品语言,把握思想内容; 3、求同存异,比较复习; 4、透过作品背景、目的,理解作品思想艺术性。
(三)杂文——针贬时事 “投枪、匕首”
《论雷峰塔的倒掉》 《“友邦惊诧”论》
《论雷峰塔的倒掉》-----针贬时事
雷峰塔倒了(社会新闻)
反
夹
封 普天之下人们欣喜万分 叙
建
夹
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议
同学们再见!
(2023版)
2、日暮里和水户 4、匿名信事件
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线索(暗)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1 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
理解记忆(结合原文)
①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 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 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渴望幸 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4.分析选文(A)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分析,艺术特色)
5.《庄子·山木》写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请结合鲁迅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情节内 容,简要论述对这句话的理解。(综合,体验看法)
(三)《范爱农》
人物形 象
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
鲁迅视范爱农为挚友,在短短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 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 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 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 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 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 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Hale Waihona Puke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 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 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朝花夕拾》中考复习专题
《朝花夕拾》中考复习专题模块一【《朝花夕拾》须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时代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是“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集书,改为《朝花夕拾》。
鲁迅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
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到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又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
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运用比喻,将早年旧事比作“朝花”,晚年回忆比作“夕拾”,生动形象,且又含蓄,富有文采。
3、主要内容《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模块二【篇章情节概要】《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初中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专项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专项复习资料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人物)。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和长妈妈送的。
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阿长、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3.《狗·猫·鼠》中,猫是暴虐残忍的象征“狗”是指鲁迅一样的激进爱国的文人。
4.《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5.《五猖会》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在文中重点叙述自己心情的变化,暗含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以及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6.“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五猖会》一文。
本文记叙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7.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无常是一种具有人情味的鬼。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两部分。
其中提到儿时的玩伴是闰土。
文章抨击了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
9.《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了“我”与几位“名医”打交道的过程,蕴含着有力的讽刺,在文章中他比较了中西医对待垂死的病人的不同态度,提示了所谓医道和孝道的不合人性、不尊重生命的荒谬本质。
专题01名著《朝花夕拾》考题盘点:文学常识+主要人物+选择题+精段阅读+读后感-中考语文名著考题盘点
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中,《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恨猫的主
中 要原因是猫吃了他的隐鼠。
考 C.《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
语 文 名 著
国后的一段经历。 D.《父亲的病》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众生,用阴间讽刺阳间,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 漓尽致地嘲讽和鞭挞。
2024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考题盘点
中 考 语 文 名 著 复 习
考点1 文学常识
2024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
中
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
考 语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
文
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
名 著
《且介亭杂文》。
考点3 综合性选择题
8.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先背诵《鉴略》,使“我”看会的勃勃兴致一扫而空。
2024
B.《父亲的病》中,陈莲河医生用药奇特,故弄玄虚,但并无实际效果,有失名医之称。
C.《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我”十分感动。
2024
,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作品的特殊韵味。
B.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
中 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考 C.它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
语 文 名 著
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 D.它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 ;因为读了它,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专题一、文学常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字,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二、作品: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文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藤野先生》3、《阿长与山海经》4、《社戏》5、《故乡》6、《孔乙己》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名人名言:(一)鲁迅旧体诗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二)鲁迅名句: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9、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10、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2、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1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14、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15、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6、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7、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四、人物刻画片段:1、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破四周沉沉的黑暗;一头不屈的硬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他,就是鲁迅。
2、你用伶俐的口齿,解放人们的思想;用一只笔杆子,痛打资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过“二丑艺术”;用凸起的颊骨,骂过“聪明人”和“奴才”。
思想光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
这便是你,鲁迅。
3、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了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巨人!五、阅读理解:(一)秋夜巴金(17分)①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问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②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③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④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⑤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⑥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⑦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
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
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⑧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⑨“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
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
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⑩雨住了,风也消逝了。
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
夜很静。
连他那颗心“哗哗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
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⑾“忘记我。
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⑿“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⒀“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⒁“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⒂“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⒃“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⒄“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⒅“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⒆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
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
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
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
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⒇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
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21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影,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22我连忙跑到窗前。
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
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
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⑥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23他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24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25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26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27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28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
【注】①选自《世界美文观止》。
选文作于1956年9月。
1936年11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22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墓。
1.文章写“秋夜的梦”,突出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特点?(2分)2.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心,“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
(6分)3.梦境中,鲁迅先生激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表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3分)4.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2分)5.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二)一面阿累①(15分)①1932 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②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
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③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④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⑤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②。
《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
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⑥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③老板走了过来。
⑦“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⑧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⑨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
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⑩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⑾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⑿“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⒀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放下,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⒁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⒂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⒃“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⒄“是的。
”我低低地说。
⒅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