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
10首必读山水田园诗

10首必读山水田园诗
1以下是10首经典的山水田园诗,供您参考:
1.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3.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诗歌都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0首必读山水田园诗。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哪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哪些1、《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7、《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8、《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9、《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人物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山水田园类古诗

山水田园诗
1.《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唐)
原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东晋)
原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3.《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唐)
原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4.《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东晋)
虽非直接描写山水田园,但蕴含田园隐逸之情
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5.《鹿柴》
作者:王维(唐)
原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6.《江雪》
作者:柳宗元(唐)
此诗虽非典型山水田园诗,但以其孤寂的渔翁形象与寒江雪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原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高中语文《隐逸诗(山水田园诗)》课件

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
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2.下面诗句与“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中 心境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孟浩然《万山潭作》) C.渔翁持鱼扣舷卖,炯炯绿瞳双脸丹。(陆游《渔浦》) D.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
1.什么叫隐逸诗(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 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些文人对现实不满,又无力改变, 于是隐居山林,往往寄情山水,于是就形成了隐逸诗。
这类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2.隐逸诗的主要内容: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①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 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②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 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 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京还赠张维 孟浩然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1.下面对诗歌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BC ) A.“拂衣”就是拂袖而去,表明了诀别仕途的决心。 B.“七不堪”用典,点明自己不想做官而坚决归隐
山水田园风光的古诗

山水田园风光的古诗以下是5 首山水田园风光的古诗及其赏析:1.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2.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3. 《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4. 《江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居住在乡村时的宁静生活和闲适心情,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人的感激之情。
5. 《终南别业》- 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此诗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全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些古诗都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诗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诗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是一种对自然、乡村生活情感的表达方式,它传递了对宁静、纯粹、朴实的向往和追求。
这类诗作以山水、泉壑、田园、村庄等作为景物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出作者的心境和内在情感。
以下是一个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诗歌示例:身临幽静的田园,一池清泉潺潺。
山峦叠翠如翡翠,云雾漫卷成绮绣。
村庄静谧如画,农夫忙碌一天。
鸟儿穿梭枝桠间,春风吹拂绿尘埃。
溪水轻拍岛石,花朵争奇斗艳。
蝴蝶翩翩飞舞,蜜蜂嗡嗡忙采蜜。
季节轮换如歌,春暖花开不多时。
夏日阳光明媚,秋风送来丰收喜。
冬天寒意慢慢蔓延,大地沉入冬眠。
村民斗灶取暖,团聚暖意在面前。
山间河畔寄情,融入自然的怀抱。
城市的喧嚣烦扰,消散在美丽的山谷。
归隐田园悠闲自在,舒缓心情融入大自然。
晨起看落霞余晖,晚上赏明月高悬。
田间劳作的身影,和谐共舞的画卷。
山水永远是我归处,田园才是我心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田园以及村庄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情感。
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生动鲜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通过描述村庄的宁静与静谧,以及农夫忙碌的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纯朴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四季的变换,以及季节带来的不同美景和情感,从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最后,诗人以归隐田园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栖息地的愿望,并强调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舒适。
整首诗以真实、饱满的感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而唤起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这样的诗作通过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境界,让人们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体会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诗作如同大自然一般,给人们带来了宁静与舒适,也唤起了对自然和纯朴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
xx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6、阅读下面这首xx,完成8-9题。
xx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
占尽。xx烟雨: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2过xxxx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诗人官场失意后或人生受挫后常常向往山林田野,,即让身心休息,悠闲度日,又对现实不满,深感寂寞,有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感情并存。
代表作品:
孟浩然《过故人庄》《夜归鹿门歌》杜甫《绝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饮酒》王维《鹿柴》、《竹里篁》、《鸟鸣涧》、《草荑坞》: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关于山水田园的古诗

10首必读山水田园诗在城市里待久了,越来越羡慕田园生活。
乡野田间、白云飞鸟、鸡鸣虫叫、袅袅炊烟……时光不紧不慢,生活无聒无噪,这大概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了。
也许,对你来说,田园生活还在远方,那么,不如来读一读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久违的田园之美。
10首必读山水田园诗,美到心醉,看看你最喜欢哪一首?夕阳西下,悠然归来《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当夕阳的余晖洒向乡村时,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絮絮地说着话,那么亲切。
一位老爷爷,靠着柴门紧张的等候着,放牛的小孙儿还没回家呢?王维是那么羡慕乡村生活,因为表面风光的一些人也未必有农家的惬意。
与友对饮,闲谈农务《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乡村的人,总是特别热情。
孟浩然受邀到一户农家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青山横斜在城郭外。
推开窗户正对着农家的打谷场,孟浩然与友人共饮美酒,闲谈着农务,是那么自在。
人的身心,便在这样的敞圃之中,获得一份自在的餍足,如池中鱼,如堂前风,如天上月,自在随心,明净随意。
风景无限,狗吠鸡鸣《南乡子·秋暮村居》清·纳兰性德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纳兰容若一路行来,也被乡村的风景迷住:寒冷的溪流上飘满红色落叶,一路上山林寂静无人,树木整齐划一。
狗吠声夹杂着鸡鸣,灯光闪烁,找不到回去的路,他沿山而行,知道家呀,就在那林木深处,正掩着门的就是。
走在田野间,等一场夕阳西下,仿佛时间都变慢了。
躬耕田亩,怡然自得《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诗句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知识拓展: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赏析前两句写诗
答案:人虽居闹市,而内心宁静脱俗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3.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同意。
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
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言之成理即可)
4.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10首写归隐的诗词|山水田园,归隐自在

10首写归隐的诗词|山水田园,归隐自在在古代诗词中,有一类特殊的题材——隐逸,或者说归隐,指的是向往或归隐田园生活,描写秀美的田园风光,抒写清闲安逸生活的诗词。
读来格外清新自然,巧妙新颖。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而当时的官场风气极为腐败,谄上骄下,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的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这首诗便作于此时。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当时的陆游遭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被罢官归里。
这首诗就作于诗人被罢官司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之时。
《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曾多次隐居山林,公元727年-737年,他在安陆(今湖北境内)居住十年,隐居在碧山桃花岩。
这首诗便作于此时,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的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
《鹧鸪天·博山寺作》南宋·辛弃疾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是一首宣泄厌弃官场、决意归隐的词章。
不论在抗金战场,还是在文苑词坛,辛弃疾都如虎挪狮拏,但这样一位高才,却长期被旁置闲居,报国无门。
山水田园诗词

山水田园诗词
江湖醉梦,
天地润染,
山水田园让人流连。
苍茫大山翻腾漫延,
峰险峻岭绵延不断,
蔚蓝湛湛远望无际。
溪水潺潺流过群山,
泉水清澈荡漾欢喜,
羊儿撒欢嬉戏起舞。
田园细细花芳香,
稻谷满满熟烈青,
桑榆晚景余辉惜缕。
村舍稠密构筑一景,
一片宁静聆听家乡,
千里情怀催伤眼泪。
田园之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域,青山绿水,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龙脉涧水自古被认为是江湖上最幽静的地方,曲折迂回的河流、湖池,犹如在江湖上穿梭一般,形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景色。
登高远眺,可以看到景色异常多彩,蓝天白云,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如醉如痴。
田园之中,更是那么安详,那么安静,没有烦扰,没有喧嚣,只
有晨鸟啼鸣,夕阳斜落,犹如世外桃源,定能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片美好的田园中,更有无数优美动听的古诗词。
宋代程婴写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梦后江山万里,一派田园风光。
村庄横绿条幔,溪影婆娑波澜。
”两宋词人韩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亦可见出田园的宁静景象。
山水田园的美景,犹如一道活生生的风景画卷,透着丰富的情感,充满着无限的美好。
此刻,就让我们一起放肆去欣赏山水田园吧,去体会它们所带给我们的满足,去揽紫微洪波,去怡然自得!。
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精选五篇)

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精选五篇)第一篇: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
人们把以此为内容创作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
写隐士远离尘世的山居生活的诗歌是隐逸诗。
按照诗人抒发的主题感情,山水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对山水的歌颂和对田园的热爱。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官场名利的厌恶和不屑、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雉雊(gòu):野鸡鸣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前面写了那么多“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情。
(三)淡泊宁静,志趣高远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一种远离尘世的高洁志趣。
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诗作一方面通过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隐逸诗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隐逸诗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隐逸诗一、明确概念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常出现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①常出现的景物: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②常出现的人物: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③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3.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唐宋山水田园诗隐逸文化的比较

唐宋山水田园诗隐逸文化的比较
唐宋山水田园诗都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文化形态,它们均体现
了中国文化中隐逸思想的精华。
不过,在具体表现形态上,两者还
存在着一些不同。
唐代山水诗主要描绘了自然山水景观及人在自然中所获得的感
受和意境,具有浓郁的生命力和自然色彩。
其中以王维的山水诗代
表性最高,他的山水诗主要写小景,又有酒和道的内容,更注重笔
墨与音律的契合。
而唐代田园诗则描写了自然景物、宜人的田园生
活及牧人、农人等在田园中的生活场景,更清晰而朴素。
唐代的田
园诗以李白、白居易等人创作的作品最著名。
宋代山水诗则更加追求具有文人气质的雅致和精神的高度超脱。
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山水诗,有较强的闲逸风趣之味,更关注意境
和提出思想感受。
而宋代田园诗则致力于对人情雅趣、风俗民情和
生活情感的深度描述和探讨,以极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展现出田园
生活的美好和恬静。
其中以陶渊明的诗歌为代表。
总之,唐宋山水田园诗不同于古典文学中抒情诗的铺张浪费,
而是注重诗歌写作过程中隐逸意境的展现和感悟境界的提高。
它们
的成就不仅在于艺术创作水平的高度,同时也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学
中深厚的隐逸文化价值。
向往山水田园生活,宁静的生活诗句

向往山水田园生活,宁静的生活诗句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唐·白居易《观刈麦》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5.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7.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明·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9.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10.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11.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王建《雨过山村》1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13.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1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6.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野老歌/山农词》17.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唐·王维《渭川田家》18.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1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0.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21.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宋·张舜民《村居》22.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描写山水田园的诗词

描写山水田园的诗词1. 《归园田居·其三》 - 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山居秋暝》 -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 《过故人庄》 -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 《渭川田家》 - 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5. 《春中田园作》 - 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6. 《浣溪沙》 - 宋·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7. 《山居即事》 - 唐·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 《积雨辋川庄作》 - 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9. 《四时田园杂兴》 -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0. 《江村》 - 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

陶渊明的⼭⽔⽥园诗陶渊明的⼭⽔⽥园诗 ⼭⽔⽥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清丽洗练,多⽤⽩描⼿法。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归园⽥居(其⼀) 陶渊明 少⽆适俗韵,性本爱丘⼭。
误落尘⽹中,⼀去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宅⼗余亩,草屋⼋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村,依依墟⾥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复得返⾃然。
陶渊明、谢灵运⼭⽔⽥园诗之⽐较 ⼀、家世背景 陶渊明虽出⾝于贵族后裔,但到陶渊明时,其家已沦为“瓶⽆储粟”的庶族寒门,在东晋这个重视门阀的社会中,他始终有志不得伸,⼜不⽢⼼降志辱⾝作军阀⽖⽛,不肯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故与仕途决裂,安贫乐道,体现了儒家“独善其⾝”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道家“遗世独⽴”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他以⾃⼰的⽥园⽣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躬耕之⽢苦,表现其淡泊名利的思想,⽽作为⼠⼤夫亲⾃参加农耕,并⽤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位。
谢灵运出⾝于⼠族,东晋名将谢⽞之孙。
⾃幼⽣活在⼭⽔秀丽的家乡会稽东⼭,吸引他去寻⼭涉⽔,为⼈奢豪放纵,信仰道教、佛教,⽽佛教精舍⼜⼤多在深⼭绝⾕,与⼤⾃然融为⼀体。
谢灵运门第感强烈,本想作政治家,不愿作⽂⼈。
但是在仕途上,谢灵运是⼀个失意者。
于是他寄意⼭⽔,掩饰他对权位的热衷,同时⼜⽆奈地⽤⽼庄思想⾃我安慰,谢灵运除了⼭⽔诗,也写⽥园诗和表现别墅⽣活的诗歌,流露出懷恋祖宗的世族遗少的思想,且多是通过⽞⾔来渲染。
⼆、思想倾向 在思想倾向上,陶渊明的思想尚存争议,儒道均有体现,但总体上不脱离魏晋思想特征,秉持的是⼀种经魏晋⽞学改造过的新⾃然观。
唐诗三百首中田园归隐的诗

唐诗三百首中田园归隐的诗
唐诗三百首中有不少表达了田园归隐的主题,这些诗多数赞美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表达了诗人的想象和向往。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白日依山尽》 - 杨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通过描绘山河的壮丽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描绘了田园中冬天的宁静景象,以及一个独自垂钓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寻找内心宁静的心情。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色和高楼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4. 《山行》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通过描写秋天山行的景色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些诗中的田园归隐主题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和思想倾向。
田园隐逸的诗句

田园隐逸的诗句1.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七》2.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
——方向《咏儋耳二首》3.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王安石《秋兴有感》4.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李世民《咏雨》5.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辛弃疾《《鹧鸪天·游鹅湖醉书家壁》6.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李世民《咏雨》7.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8.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10.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11.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12.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苏轼《新城道中二首》13.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14.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欧阳修《田家》15.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
——择璘《咏杜鹃花》16.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王建《田家行》1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18.冬青匝路野蜂乱,荞麦满园山雀飞。
——王质《东流道中》19.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20.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21.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22.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赵鼎《寒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
人们把以此为内容创作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
写隐士远离尘世的山居生活的诗歌是隐逸诗。
按照诗人抒发的主题感情,山水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对山水的歌颂和对田园的热爱。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官场名利的厌恶和不屑、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雉雊(gòu):野鸡鸣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前面写了那么多“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情。
(三)淡泊宁静,志趣高远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一种远离尘世的高洁志趣。
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诗作一方面通过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明作者造访的时间是清爽的秋天同时也暗示了陆鸿渐的身份。
另一方面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
“每”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鸿渐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神态,从侧面烘托出其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逸士的风度。
(四)生活闲适,悠然自得诗歌中作者常常营造清幽、静谧、温馨的环境,表达对所居环境的喜爱和生活的闲适、恬淡。
夏谷云泉高棅云影荡山翠,泉声乱溪端。
长林无六月,萝薜生秋寒。
这是一首写景诗。
作者在诗中,赞美夏日的山谷云泉。
绿色的山岭飘荡着云影,溪流发出悦耳动听的泉声,茂密的林里没有六月的酷热,垂挂于树上的菠萝和薜荔散发出秋天的寒气。
作者通过夏日山谷树林中的描写,表现了与世无争、闲适自得的高雅情趣。
(五)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
诗人官场失意后或人生受挫后常常向往山林田野,,即让身心休息,悠闲度日,又对现实不满,深感寂寞,有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感情并存。
代表作品:孟浩然《过故人庄》《夜归鹿门歌》杜甫《绝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饮酒》王维《鹿柴》、《竹里篁》、《鸟鸣涧》、《草荑坞》:《汉江临泛》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翁卷《乡村四月》,辛弃疾《清平乐》《西江月》陆游《游山西村》【鉴赏要点】:1、意境是诗的核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2、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观察角度,高、低、远、近的变化及虚实。
B、描写景物的方法:多色彩,多感官、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及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
C、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分)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强化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鹧鸪天预报 [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4分)(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分)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这首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诗中却并未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这说明作者在写人方面不落俗套。
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3分)(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5分)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一、8.(4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9.(4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
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二、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解释字义并描述所在句子的内容)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描绘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衬出作者禅寂的心境。
(感情)三、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
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
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练习答案1、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2)答案示例: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在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2、答: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并没有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友人居处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
然而,单从这个自然、优美、脱俗的村野风光中,读者也不难想象到这位友人恬静自适的高雅情怀。
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只要意思答对就可以酌情得分)3、(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
“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
“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4.【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