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江西省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江西省地处中亚热带,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和湖泊水系等,生态系统较齐全,生物资源丰富,全省分布5000余种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种数的16.35%,野生植物种类约占全国种类的17%,珍稀树种种类占全国种数的19.7%,珍稀植物种类占全国种数的19.2%;有845种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种类占全国种数的13.4%,珍稀陆生动物种类占全国种数的24.8%;有4500余种昆虫[2],林地面积8.898×104km2,林分面积6.907×104km2,森林覆盖率3.37%。
江西省总体自然环境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系列生态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退化,自然灾害加剧。该省森林覆盖率高,但结构不合理,有林地蓄积量仅223Mm3,全国排名第12位。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遏制,该省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
4.685×104km2,土壤侵蚀危险程度分级面积3.262×104km2,属水土流失较严重省份之一。以水旱灾害为主的各类自然灾害频率较高,全省农业受灾面积1.416×104km2,成灾面积1.008×104km2,是全国受自然灾害程度较重的省份之一。二是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该省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122次,平均每33.93万人、1366.58km2土地面积就发生1次污染事故,该省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47.5万元,平均直接经济损失370元?万人、89元/km2。三是工业“三废”对环境污染较大,据统计该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196×108t(全国平均水平为6.266×108t),平均排放工业废水10.13t/人、0.25×104t/km2,工业废水排放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220×108标m3(全国平均水平4456.29×108标m3),平均排放工业废气0.54×108标m3/万人、0.013×108标m3/km2,大气污染较轻。该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4796×104t,属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较高的重点省份之一,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仅2×104t,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29×104t,属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较多的省份;酸雨污染严重,共有7个酸雨控制区,酸雨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2%,2000年该省城市降水年均pH值为4.37~6.95,降水酸雨频率为
65.0%。四是生活污水对环境污染较大,该省城市用水人口593.39万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仅20.27×104t/d,日常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人河流,造成较严重的生活污水污染。生活污水中化学需O2排放量为30.386×108t,属生活污水排放质量较差的省份之一。该省城市人口煤气普及率69.23%,生活SO2排放量3.495×104t,长期积累势必造成大气污染[3]。
目前江西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处于中低水平阶段:一是农林治理设施不完善,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9034×104km2,平均4.6km2/万人,属中等水平;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59×104km2,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不够,属水土流失治理较差重点省份之一;自然保护区38个,占地25.246×104km2,占辖区总面积的1.51%,需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二是工业治理设施状况较差,该省拥有废水治理设施1338套,平均每3.09万人、124.6km2土地拥有1套废水治理设施;工业废气治理设施2252套,平均每1.84万人、74.03km2土地拥有1套废气治理设施;工业废物综合利用量702×104t,平均利用量0.17t?人、0.042×104t/km2,综合利用率较小。该省平均污染治理投资6.33元/人、0.16万元/km2,工业“三废”治理水平落后于其他省份。三是城市自来水生产能力647.31×104t/d,年供水总量13.182×108t,在全国属中等水平[4]。
2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不断积累,固有其客观和自然方面的原因,如人均资
源量少,历史欠账多,以及自然地理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等,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严重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亦是加速生态环境恶化的症结之所在。
(1)可持续发展意识应需不断加强
对于发展是硬道理的片面理解,导致在经济建设中出现急功近利和以过度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思想,使一些地区已经形成“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现实,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生态和环境债务,生态破坏和环境
污染的严重状况也就难以得到根本扭转[1]。
(2)人口增长快,生态环境压力大
人口增长已超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所能承载的限度。人口增长,造成粮食和能源压力过大,迫使人们毁林、开荒,从而造成植被破坏、生态失调和水土流失,灾害加重,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更加紧缺,生产条件恶化,粮食产量难以上去。这样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人口“越多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的深渊。另外,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去,文化水平低,环境意识低下,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3)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重建轻管,未能从源头抓起
首先,不认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工程建设忽视生态效应。生态环境的首要特点是其整体性,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个环境要素乃至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协同一致。当人们在某一地域进行开发和工程建设时,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往往造成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后果,有些影响往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看出。生态建设措施单一、重建轻管,环境治理没有从源头抓起,往往是以末端措施为主,结果令人尴尬的是,建设和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于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就缺乏了连贯性、前瞻性;其次,不认识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开发活动“一刀切”。过去,我们长期对生态环境的这种区域特性不认识,不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普遍推行单一经济,处处强调粮食自给,因而导致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不仅没有发挥资源优势,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5]。
(4)生态建设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较薄弱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资源利用活动所致,是不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经济的后果。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在工业领域,重复建设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违背客观自然规律,使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