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原材料问题
如果是水泥量过大或水泥本身质量不行,浇筑后产生裂缝。
还有可能是骨料不行,如骨料含量大,凝固干燥后则会出现裂缝。
骨料风化时,混凝土硬化时也会产生裂缝。
2、施工质量问题
可能是施工过程造成的,如混凝土搅拌或运输时间过长,使它凝固速度变快,从而形成裂缝。
可能是混凝土浇筑后,搬移模板力度过大,而产生裂缝。
还有可能是支架下沉或脱模过早造成裂缝,此类裂缝较宽,约1-2毫米。
3、安装问题
安装混凝土构件时,新旧混凝土接缝未处理好,如支架安装粗糙,或接头处理不好,表面产生收缩性,从而造成裂缝。
这个裂缝较浅,一般容易在风大的天气产生。
4、养护不当造成
混凝土凝固前,会产生不定性的收缩性,而如果搅拌混凝土前,振捣不足或析水过多或混凝土沉降等,都会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此外如果处理技术不当,混凝土水化发热,也一样会出现裂缝。
5、设计原因
如果设计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承受压力时,局部拉应力过大,也会造成裂缝。
此外如果外力布筋数量少,同样也会造成支座
等处开裂。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修复方法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修复方法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开裂现象,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结构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了解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修复方法,对于建筑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开裂的原因1.干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而混凝土的强度又不足以抵抗其自重的压力,因此会出现干缩裂缝。
2.温度裂缝混凝土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温度变化,从而产生温度差异,导致混凝土受力不均,出现温度裂缝。
3.荷载裂缝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由于受力不均,容易出现荷载裂缝。
4.结构设计不合理当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截面尺寸过小、钢筋数量不足等,容易出现裂缝。
三、混凝土开裂的修复方法1.表面修复表面修复适用于混凝土表面出现小裂缝的情况,通常采用填充材料进行修复,例如聚合物修补材料、水泥浆等。
修复前需要清理裂缝,确保填充材料能够充分填满裂缝,修复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修复材料能够充分硬化。
2.局部修复局部修复适用于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裂缝或混凝土局部损坏的情况。
具体修复方法包括:(1)局部更换当混凝土局部损坏比较严重时,需要采取局部更换的方法进行修复。
具体方法是将损坏部分去除,重新浇筑混凝土,注意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性。
(2)环绕加固对于混凝土裂缝较长的情况,可以采用环绕加固的方法进行修复。
具体方法是在裂缝周围设置加固钢筋,并进行渐进式施力,以达到裂缝闭合的目的。
(3)局部加固当混凝土局部受力过大,导致裂缝时,可以采用局部加固的方法进行修复。
具体方法是在受力部位设置加固钢筋,以增加混凝土的受力能力。
3.整体修复整体修复适用于混凝土整体受损的情况,通常采用混凝土加固材料进行修复。
具体方法是将加固材料涂抹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新的混凝土保护层,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修复后的养护修复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修复材料能够充分硬化。
具体养护方法包括:1.保持湿润修复后的混凝土需要保持湿润,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快干燥,影响修复材料的硬化。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伸缩缝、荷载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
造成这些裂缝形成的原因复杂,下面将就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 建筑设计问题建筑设计问题可能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了以下多个方面的问题:(1)结构设计不当: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机械强度、温度、湿度、风载等多个因素。
如果设计不当,则容易导致结构不稳定,产生裂缝。
(2)施工操作问题:钢筋的间距和长度、混凝土的搅拌速度和时间、捣实条件、模板的尺寸等均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则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3)安装设备问题:安装设备或管道、电缆、仪表等也有可能对混凝土结构产生损害。
例如,当施工人员在钻孔时没有使用正确的技术或工具,则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
2. 物理性因素物理性因素也是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常见原因,例如:(1)温度变化: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很大,当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内部会收缩膨胀,从而产生裂缝。
(2)湿度变化:在干燥的环境中混凝土会破裂,而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扩张,这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3)受力变化:混凝土在不同的受力状态下最终静力平衡的位置不一样。
当荷载变化时,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力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3. 其他因素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还包括以下一些其他因素:(1)材料缺陷:材料的质量不好、含水量过高、粘度不适当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
(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洪水等都有可能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巨大的损害。
(3)使用方式: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方式、维护方式等都会影响其寿命与质量,如果不正确维护或不能承受使用条件,则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4. 结语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裂缝产生可能会对其安全带来威胁,因此进行分析和有效的处理也很重要。
管理人员应对建筑和资料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缮裂缝,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寿命。
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
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然而,钢筋混凝土梁容易出现裂缝,对建筑物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分析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1、材料因素钢筋混凝土梁的材料质量是影响裂缝的重要因素。
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足或钢筋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会导致梁出现裂缝。
此外,如果混凝土中存在杂质或有害气体,也会对梁的抗裂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2、施工因素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是导致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例如,如果混凝土浇注不密实、钢筋布置不当或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导致梁出现裂缝。
此外,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当也会影响梁的性能。
3、结构因素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设计也是影响裂缝的重要因素。
如果梁的跨度过大或负载过大,会导致梁的承载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此外,梁的支撑体系不稳定或基础不牢固也会导致梁出现裂缝。
二、裂缝处理方法1、修补裂缝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修补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修补裂缝;在裂缝处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方法。
2、加固梁体对于裂缝严重或承载能力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梁,可以采用加固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增加梁的截面面积、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等方法。
3、更换梁体对于无法修补或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可以采用更换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拆除旧的梁体,安装新的钢筋混凝土梁。
三、预防措施1、优化结构设计优化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例如,适当减小梁的跨度,增加梁的支撑点,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2、提高施工水平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可以减少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风险。
例如,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保证混凝土浇注和钢筋布置的质量。
3、加强养护管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出现干燥收缩或温差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中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到位等,会导致结构内部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2. 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品种不合适、钢筋质量不达标等,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韧性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3. 外部荷载作用: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荷载的作用,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超出了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产生裂缝。
4. 温度变化: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也会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1.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符合要求。
2. 采用优质材料:选择优质水泥、砂子和石子,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钢
筋的质量符合标准。
3. 加强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考虑到外部荷载的作用,合理设置构造节点和转换节点,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
4. 加强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措施,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5. 加强维护管理: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裂缝,防止裂缝扩大影响结构的安全。
6.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裂性能,可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工程主体质量的有效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即使采取可一些措施,但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直不能杜绝,有的裂缝可能很细,甚至可能用肉眼是看不见的,这样的裂缝的存在一般对工程没有什么危害;但是,有些裂缝是的形成会对建筑造成一些影响,甚至是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治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钢筋混凝裂缝类型1、温度裂缝顾名思义,温度裂缝是由温度而导致出现的裂缝。
混凝土中的水泥会在其硬化的期间放出大量的热,导致其内部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所以会对表面产生应力,在后期降温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内部又会有应力的产生。
在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抵不过这些应力的共同作用,就会有裂缝产生。
由此可以看出,要对温度应力的变化有所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由于温度导致裂缝的产生。
温度裂缝没有固定的走向,当混凝土大面积产生裂缝时候,其走向是各个方向的。
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裂缝的宽度都是大小不同的,一般是夏天比较窄,冬天比较宽。
由于高温膨胀导致的裂缝是呈两头细中间粗,而由于低温冷缩导致的裂缝的粗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这两种裂缝会造成腐蚀钢筋,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抗渗能力等的恶劣影响。
2、沉陷裂缝产生沉陷裂缝主要是因为结构地基的土质不均匀、过度松软、进行回填时回填土不实;或者是在模板刚度不足的情况下,模板支撑的间距过大或者是支撑的底部有松动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尤其是在冬天,东土上的模板会因为解冻后造成不均匀的沉降,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都是比较深,且具有贯穿性,而其裂缝的走向与沉陷的情况相关,而温度的变化不会对裂缝的宽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3、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主要是指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与钢筋腐蚀所引起的裂缝。
搅拌混凝土产生的碱性离子会与和一些活性的骨料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蒸气,从而体积膨大,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1、材料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材料的问题,比如说水泥、石头、砂浆等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比例比重上不合理。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强度不均匀: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钢筋、连接件等单元的强度不均匀,在受到约束和荷载作用时容易引起裂缝。
2.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温度变化较大时,钢筋混凝土中的不同部分膨胀程度不同,从而引起裂缝。
3. 沉降变形:地基承载能力低、沉降大,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荷载等作用下导致的沉降变形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设计合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该基于良好的结构力学理论,合理计算荷载,选用优质的材料,设计出更加稳定的结构形式。
2. 施工规范:施工应按照钢筋混凝土制作工艺的规范要求,采用先进的施工工作技术,确保构建质量,避免出现过度振捣或不均衡浇筑现象。
3. 检测监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裂缝扩大。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预防和处理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预防和处理近年来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材料市场繁荣,推陈出新,施工队伍参差不齐,施工方法各异,施工过程控制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了不少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开裂。
使得刚建成的新房变成了危房或带严重瑕疵的病房,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负担,也大大的缩短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就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开裂的原因、预防和处理分别畅述如下:(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开裂的主要原因及预防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出现开裂的主要原因有:1、水泥使用不当。
如复合水泥就比普通硅酸盐和硅酸盐水泥差,特别是夏季使用复合水泥,养护稍有不慎就出现裂缝。
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上并未表明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使用水泥的品种,所以施工时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复合水泥做混凝土板的胶凝材料。
只要当地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则优先用之。
2、使用钢材不当。
如冷轧带肋钢筋等一类强度提高,塑性、韧性较低、肋纹不深的钢材,混凝土的实际握裹力不能是钢材的强度充分发挥。
所以设计一般民用建筑的现浇板应优先使用延性、塑性都比较好的i级钢,为避免现浇板开裂尽可能不用冷轧带肋钢筋,尤尤其是刻痕不明显的冷轧带肋钢筋。
3、高温季度未按规范要求养护。
高温季度的现浇混凝土板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一旦养护不及时,混凝土无法达到设计强度,在拆除模板支撑以后粉刷期间的施工荷载和竣工后的使用荷载都容易是现浇板开裂。
现浇混凝土养护是实现其强度的重要环节,为防止现浇板裂缝,必须有严格的养护管理制度,要有专人养护,监督养护的责任到人(班组长或施工员),养护结果要与各级责任人经济利益挂钩,并有严厉的奖惩措施,才能保证混凝土能按要求养护。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因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
施工组织不当。
如果施工组织不慎重,砖混结构的工程,为了抢工期,在刚捣完的钢筋混凝土板面直接用斗车倾卸砖砌材料,特别是模板支撑受力不均匀的地方更易裂缝。
有时在拆模板之前裂缝就已形成。
而楼、地、屋面粉刷将其掩盖,直到竣工后的第一个夏季就全部展现。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安全性。
因此,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
二、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膨胀或收缩,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2.干燥收缩: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导致体积变小,从而引起干燥收缩裂缝。
3.负荷作用:当混凝土受到超载时,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裂缝。
4.材料问题: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原材料质量不良,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5.施工问题:如未按规范施工、养护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三、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1.合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温度、干燥收缩、负荷作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合理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和承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原材料,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合比。
3.加强养护: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养护工作更为重要。
4.加强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应按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工作,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使用防裂剂:防裂剂是一种能够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化学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6.使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中设置钢筋或钢束来预先施加拉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
四、结论综上所述,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需要从设计、配合比、养护、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建筑物寿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几点体会 (2)
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几点体会
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是常见的现象,以下是几点关于该问题的体会:
1. 强度不足:结构的强度设计不足或加载超过设计荷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
裂缝。
这可能是因为建筑设计中未考虑到实际负载,或者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结
构强度不足。
2. 温度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会发生热胀冷缩。
长期的温度变化会
导致结构内部产生应力,超过材料的耐受能力,产生裂缝。
3. 湿度变化:湿度变化也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例如,在干燥季节,结构
中的水分蒸发,导致收缩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而在潮湿季节,结构中的水分吸收可
能引起膨胀应力,同样会导致裂缝的出现。
4. 施工质量问题:不合理的施工技术、材料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当等,都可能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5. 基础问题:基础设计不当、地基沉降、土质异常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为了避免或减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温度和湿度变化、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结构等。
同时,在施
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使用建筑伸缩缝、控制混凝土收缩比、合
理安装钢筋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为题,本文将从原因和控制两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分析。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荷载作用:长期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
当荷载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时,会导致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2. 温度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现象,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容易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3. 施工过程:不合理的施工操作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均匀,或者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4. 材料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也会影响结构的裂缝产生。
如果混凝土中的骨料不合格,或者钢筋的质量不达标,都会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5. 地震作用:地震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震的震动会使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控制措施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合理:在结构设计阶段,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尺寸,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满足要求,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操作。
比如混凝土的浇筑应注意振捣均匀,养护要到位,避免因施工不当而导致结构裂缝的产生。
3. 引入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通过在结构中引入预应力,可以减小结构的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优质材料:在施工中使用优质的混凝土骨料和钢筋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5. 加强监测和维护:对已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结构中的裂缝,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和加剧。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但通过合理的设计、规范的施工、优质的材料以及加强监测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裂缝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裂缝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方法混凝土裂缝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方法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度,也会影响其结构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十分重要。
一、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1. 施工原因:不合理的施工方式,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例如,在浇注混凝土时,若未能及时震动,混凝土中的气泡无法排出,就会形成裂缝。
2. 设计原因:设计不合理,比如基础过小、墙体过厚等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3. 材料原因:材料质量不过关,如水泥品质不好、骨料不均匀等都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导致裂缝的产生。
4. 外界因素:自然因素如气温、湿度、风力等都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长期累积后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1. 表面处理法:对于表面裂缝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表面处理法来处理。
将裂缝处的混凝土切割成V形或U形,再涂上专用的填缝材料,填补裂缝。
2. 桥式处理法:对于裂缝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桥式处理法。
将裂缝处的混凝土彻底去除,再用钢筋网加固,再将混凝土重新浇注,使其与原有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
3. 预防措施:预防混凝土裂缝是最好的办法。
在施工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用合适的材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加固处理法: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加固处理法。
加固处理可以采用加固钢筋等方式,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5. 现浇加固法:对于裂缝较多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现浇加固法。
即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上浇筑一层新混凝土,以增强整个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结论混凝土裂缝是建筑物常见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要根据裂缝大小和深度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同时,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中常会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对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下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果温度变化过大,就容易产生裂缝。
2.水分变化: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因为干燥或者湿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收缩或膨胀,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负载作用:长期受到重压或者外界负载作用,如人流、车辆等,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引发裂缝的出现。
4.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适当调整水灰比、材料的选用等因素,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2.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防裂剂,以增加混凝土的柔韧性和韧性,提高其抗裂能力。
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可以增加其抗裂能力。
3.控制温度变化: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变化,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或者在施工后及时覆盖保温等。
4.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充分的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内部空隙,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5.加强混凝土的保湿措施: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保湿,以防止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产生收缩引起的裂缝。
6.加强预应力钢筋的设计和施工:在有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应合理设计预应力布置,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预应力良好地控制在混凝土截面内,避免出现局部预应力损失而引起的裂缝。
7.定期检测和维修: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发现裂缝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用钢筋增强,填充防水材料等。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防治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原因及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原因及处理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出现一些裂缝。
本文将重点探讨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裂缝的成因1. 材料缺陷: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如水泥、砂子、砾石等,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
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筛选和处理这些材料,则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而导致构件产生裂缝。
2. 施工质量问题:钢筋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
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够充分等问题,都会导致构件的质量不达标,进而引发裂缝。
3. 外部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各种外部荷载,如重力荷载、温度荷载、风荷载等。
如果这些荷载超过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构件出现变形和裂缝。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1. 强化加固: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可以采用加固措施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增加剪力钢筋、加固构件连接部位、使用碳纤维布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缓和阻止裂缝的扩展。
2. 表面处理: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防水、防潮、防霉、抗渗透等性能,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涂刷防水涂料、喷涂防腐涂料、进行抹灰等。
3.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减少裂缝的产生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符合规范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如采取科学的浇筑方法、加强振捣工作、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等。
4. 裂缝修补:对于已经产生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处于承受较小荷载或者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可以采取选择性修补的方法。
修补材料可以选择与原材料相似的材料,经过专业施工人员进行修复。
总结起来,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主要包括材料缺陷、施工质量问题和外部荷载作用。
钢筋砼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处理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一、裂缝成因钢筋混凝土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结合具体情况来看,该工程产生裂缝的大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果干燥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裂缝不规则,宽度小。
这种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养护不规范,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或者不能保证各个些部位都能湿润。
2、施工速度过快,上荷过早,前一天浇筑完混凝土,第二天即上砖、上人,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而引起后期裂缝的产生.3、拆模过早导致裂缝的产生。
4、商品混凝土里的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产生离析现象,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
5、商品混凝土所用的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二、处理措施1、对裂缝宽小于0.2mm,属无害裂缝。
由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有显著的自愈合能力,即使一些渗水的裂缝,膨胀性水化物堵塞裂缝可以将断裂的两个表面胶结为一体。
所以一般当裂缝宽度小于0.2mm,可进行表面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1)用钢丝刷清除混凝土表面附着物;(2)用水冲洗后充分干燥;(3)按照材料使用说明配置表面处理材料(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灰浆等);(4)将裂缝及周边部分均匀涂复,当第一遍指触干燥时再涂一遍;(5)在涂膜完全固化前注意防止水等有害物质及人为因素破坏。
2、对于难以表面处理的较深裂缝,先将裂缝处凿成“凹”形槽,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内掺10%膨胀剂的水泥净浆,在表面刷1~2mm 的净浆层,净浆层销干后,再抹上4~5mm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膨胀剂:砂:水=1:0。
10:2.0:(0.35~0。
38),最后压实、收光、抹面12h后进行洒水养护。
可以保证裂缝不再产生。
3、对贯穿性的裂缝可采用环氧树脂压力灌浆的方法进行修补,具体步骤如下:(1)基层处理.沿裂缝两侧2~5cm的距离内进行清理工作.清除表面的灰尘、油污、松动物等。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产生斜裂缝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产生斜裂缝的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拉构件常常是重要的承载部分,例如梁、板、柱等。
然而,在使用中,我们发现这些受拉构件往往会出现一些斜裂缝。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产生斜裂缝的原因。
一、荷载作用引起的剪应力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在承受荷载时会产生一定的剪力,这些剪力的大小与荷载的大小、构件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当剪力的大小超过了构件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引起构件的破坏。
而在剪力作用下,受拉构件往往会出现斜裂缝。
这是因为剪应力作用于构件时,会使得构件中的纵向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裂开。
二、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在使用中,由于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会发生一定的体积变化。
当构件受到热应力时,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尤其是在冬季,由于温度的骤降,混凝土受到的收缩应力会特别大,这时就很容易出现斜裂缝。
三、钢筋锈蚀引起的体积膨胀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中的钢筋,如果长期受到空气、水分等影响,就会出现锈蚀现象。
当钢筋锈蚀后,就会引起钢筋的体积膨胀,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特别是在海边等潮湿环境下,钢筋锈蚀的速度会更快,从而导致斜裂缝的出现。
四、构造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在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设计和施工中,如果存在构造缺陷,例如孔洞、裂缝等,就会导致应力集中的出现。
当荷载作用于构造缺陷处时,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从而导致斜裂缝的出现。
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避免出现构造缺陷。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产生斜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荷载作用引起的剪应力、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钢筋锈蚀引起的体积膨胀以及构造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减少斜裂缝的出现,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
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原材料原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影响最大的是水泥品种及质量,单就裂缝而言,硅酸盐水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较高,大体量现浇混凝土结构易于裂缝;火山灰水泥及快硬水泥干缩性大,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易于裂缝;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抗冻性较差,干湿交替工程易于裂缝。
矿渣水泥易发生沉缩和泌水现象。
水泥含量越高,混凝土收缩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
砂石含泥量过大,存在反应性骨料,外加剂不当或过量等,均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
施工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不合格对建筑物裂缝形成最为直接,分混凝土、钢筋及模板三方面。
混凝土方面,如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泵送时改变了配合比,混凝土掺合料拌合不匀,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或过长,混凝土浇筑顺序或接打处理不当,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混凝土硬化前受震动或受力,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不充分或受冻。
混凝土强度过低会直接降低结构的抗裂性。
钢筋方面,如混凝土在结硬期钢筋被扰动,钢筋保护层过小。
模板方面,如模板变形,模板支撑下沉,模板漏浆,过早拆模。
设计错误设计错误造成的结构裂缝,主要表现为结构方案及布置不合理,结构计算错误,结构抗裂性过低,以及结构构造不合理等方面。
内力分析常见的错误是,计算简图与实际不符,荷载取值偏小或漏项,未考虑温度收缩应力及地基差异沉降所产生的内力;承载力计算常见的错误是,安全度取值偏低,配筋量不足,只算抗弯,不计算抗剪、抗扭;结构抗裂验算常易被忽视,尤其是手算;结构构造不合理,主要是伸缩缝及施工缝设置不当,配筋不合理,只配受力钢筋,忽略构造钢筋的作用和配置,如简支梁板入墙不配负筋,现浇连续板只配受力钢筋,不设收缩温度筋,高梁不设腰筋等。
使用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使用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多表现为荷载超过设计规定,周围存在酸、盐及氯化物等有害介质作用,环境温、湿度急剧变化,构件各部位温、湿度差过大,表面受热过度或火灾,建筑物处于反复冻融和干湿交替状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的工程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又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假如借助仪器,甚至还可以发现裂缝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随着裂缝的发展变化,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研究裂缝的形态、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对结构功能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一、混凝土裂缝种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计算分析就可以读出正确的结论。
如:矩形楼板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分布,板底裂缝成十字或米字集中于跨中;转角阳台或挑檐板裂缝位于板面起始于墙板交界以角点为中心成米字形向外延伸。
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是一种建筑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所致。
现浇板收缩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阳角处,裂缝成枣核状止于梁边。
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渗漏,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
使用商品混凝土引起的收缩裂缝:商品混凝土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要好,因此一般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都较大,水灰比较大,如保证水灰比则要增加水泥用量,这样就使混凝土在硬化阶段出现收缩裂缝。
裂缝的产生大多在砼浇筑初期,即浇捣后4~6小时左右,裂缝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产生裂缝部分大多为水泥浮浆层和砂浆层。
有于砼坍落度偏大,表面经过振捣形成一层水泥含量较多,收缩性较大的水泥浮浆层及砂浆层一方面由于砼初凝时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砼早期强度较低(面层为砂浆层强度更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砼表面开裂,另一方面由于面层浮浆或砂浆的收缩值比基层砼大许多,而造成变形值不同导致面层开裂。
预埋管线引起的楼板裂缝:预埋线管处沿管线方向出现表面裂缝;局部出现呈发散状或龟裂状的不规则裂缝。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
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施工原因引起混凝土楼板裂缝: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覆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覆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通常情况下,现浇板裂缝一般表现为:不规则、不连贯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1.1.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1.1.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1.3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1.1.4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2施工质量方面1.2.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1.2.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1.2.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1.2.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好施工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1.2.5楼面垫层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1.2.6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
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
如施工发生的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
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1.2.7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
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
因此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
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1.3设计方面1.3.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
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证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1.3.2荷载的作用:近代国际上结构的设计原则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功能必须满足两种状态的要求:①承载力极限状态,以保证结构不产生破坏,不失去平衡,不产生破坏时过大变形,不失去稳定。
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确保结构不产生超过正常使用状态的变形、裂缝及耐久性、振动及其它影响使用的极限状态。
目前人们对第一极限状态已给于足够重视并严格执行,而对第二种极限状态却经常被忽视。
在住宅建设中,也有少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荷载作用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量的,而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由此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这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3.3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
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1.3.4在楼房的设计中,结构设计对板内布线引起裂缝的构造考虑不够。
住宅电器、电信快速发展的今日,现浇楼板内暗敷PVC电线管越来越多,甚至有些部位三根交错叠放,两根管交错叠放更为普遍。
PVC管错叠处板的抗弯高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弱了板的抗弯性能。
尤其是设备电气专业,大多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而且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7-8根,并且这些管线的走私多为2-3cm,由此就会使该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
1.3.5 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各种受力体系分析,无论是按单向板设计还是按双向板设计,是单跨还是多跨连续板设计;无论是板端支承在砖墙上还是支承在过梁或剪力墙内,受力状态考虑都是局限于楼板平面的应力变化(按弯矩配置抵抗正、负弯矩的受力钢筋)、板平面的受剪变形。
即使是考虑板端嵌固端节点产生弯矩,也只是考虑板平面弯曲或屈曲所产生的应力。
在楼板受力体系分析时,对于现浇结构构件之间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分配内力、协调变形,根本没有考虑。
1.3.5 目前不少设计人员只按单向板计算方法来设计配置楼板钢筋,支座处仅设置分离式负弯矩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