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预防医学》实验解析
![《预防医学》实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47450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e.png)
实验一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安钠咖中的两组分【目的与要求】1.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二元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测定波长及参比波长的选择方法; 3.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扫描操作。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同一溶液中直接测定二组分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掌握。
咖啡因和苯甲酸钠两组分在HCl 溶液(0.1mo1/L)中测得的吸收光谱如图。
安钠咖注射液中两组分在HCl 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图 1. 咖啡因 2. 苯甲酸钠 3. 咖啡因+苯甲酸钠(一)测定苯甲酸钠(找咖啡因的等吸收点,以消去咖啡因的吸收)即:21λλ咖咖A A = 在1λ处测定安钠咖样品溶液:111))λλλ样(苯样(咖样A A A += (1) 在2λ处测定安钠咖样品溶液:222))λλλ样(苯样(咖样A A A += (2) (1)-(2)得2121))-λλλλ样(苯样(苯样A A A =∆-l c E E 样(苯)样(苯)样(苯))(21-λλ=(3) 在1λ处测定苯甲酸对照品溶液:l c E A 苯(对)苯苯(对)11λλ= (4)在2λ处测定苯甲酸对照品溶液:l c E A 苯(对)苯苯(对)22λλ= (5)(4)-(5)l c E E A 苯(对)苯苯苯(对))2121(λλλλ-=∆⇒- (6)(3)÷(6)得苯(对)样(苯)苯(对)样c c A A =∆∆--2121λλλλ 苯(对)苯(对)样样(苯)c A A c ⨯∆∆=⇒--2121λλλλ (二)测定咖啡因(找苯甲酸钠的等吸收点,以消去苯甲酸的吸收)即:43λλ苯苯A A =同理得咖(对)咖(对)样样(咖)c A A c ⨯∆∆=--4343λλλλ 【仪器和试剂】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扫描的)、比色皿、容量瓶(100ml )、吸量管(1ml ,2ml )、洗耳球。
试剂:咖啡因(对照品)、苯甲酸钠(对照品)、安纳咖注射液、HCl 溶液(0.1mol/L)。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片制剂含量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片制剂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fd9bdbf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6.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片制剂含量1.把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退干扰的原理和波长挑选原则; 2.把握紫外一标准对比法测定药物含量及计算办法; 3.认识紫外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和用法操作。
二、实训原理复方磺胺嘧啶片系由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组成的复方制剂。
两者在紫外区有较强的汲取。
在稀盐酸溶液中,磺胺嘧啶在308nm处有汲取,而甲氧节吮在此波特长无汲取,故可在此波特长挺直测定磺胺嚓咤的吸光度而求得含量。
甲氧苄啶在277.4nm波特长有较大汲取,而磺胺嘧啶在277.4nm处与308nm处有等汲取点。
故可采纳双波长法以277.4nm为测定波长,308nm为参比波长,测定甲氧苄啶在该两波特长的ΔA(ΔA-A277nm-A308nm)值来计算含量。
复方磺胺嘧啶片(CompoundSulfadiazineTablets)每片中含磺胺嘧啶(C10H10N4O2S)应为0.360-0.440g;含甲氧苄啶(C14H18N4O3)应为45.0-55.0mg。
处方磺胺嘧啶 400g 甲氧苄啶 50g ————————制成 1000片三、实训仪器与试剂 1.仪器 751紫外分光光度仪;容量瓶(100mL);石英比色皿;移液管。
2.试剂磺胺嘧啶对比品;甲氧苄啶对比品;复方磺胺嘧啶片;0.4%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溶液(0.0lmol/L);冰醋酸。
四、实训步骤 1.磺胺嘧啶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磺胺嘧啶0.2g)置于100mL量瓶中,加0.40o氢氧化钠溶液适量,振摇使磺胺嘧啶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
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于另一100mL 容量瓶中,加稀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08nm的波特长测定吸光度。
另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磺胺嘧啶对比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盐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0μg的对比品溶液,同法测定。
c供试=A供试/A对比×c对比 c供试——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c对比——对比溶液的浓度; A供试——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A对比——对比溶液的吸光度。
双波长法的原理及应用
![双波长法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26f1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3.png)
双波长法的原理及应用一、双波长法的原理双波长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高度差异或形状的技术。
它利用了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特性,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干涉现象来确定物体的高度差异。
使用双波长法进行测量的关键是利用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源。
波长较长的光被称为参考光,波长较短的光被称为测量光。
这两个光源分别照射在待测物体上,经过反射后的光分别被接收和处理。
当参考光和测量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干涉时,会产生一系列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的间距与物体表面高度的差异相关联。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高度差异。
二、双波长法的应用双波长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材料科学、地质学等。
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双波长法可以被用来检测产品的表面缺陷、形状误差等。
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高度差异,可以确定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双波长法可以用于检测汽车零部件、手机壳等产品的表面质量。
2. 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领域,双波长法可用于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粗糙度是材料表面微观起伏的度量,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测量表面的高度差异,可以确定材料的粗糙度,进而评估材料的性能。
3. 地质学在地质学中,双波长法可以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高度差异,例如山脉、河流、火山等地貌特征的高度差。
这些高度差异对于地质学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活动。
三、利用双波长法测量的步骤以下是利用双波长法进行测量的一般步骤:1.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波长和光源,并确保光源稳定性和适应性。
2.校准系统:使用标准参考物来校准测量系统,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设置测量装置:将光源和接收器正确安装在测量装置上,并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照射光线:将参考光和测量光照射在待测物体表面,并确保光线的均匀和稳定。
5.接收和处理光信号:接收反射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使用特定算法来处理信号和计算高度差异。
6.分析结果:根据处理后的信号结果分析待测物体的高度差异。
§2.2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2.2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af8c9bdd88d0d233d46a51.png)
2和K1分别为在λ2和 λ1处的放大系数;组分A和B 在λ2和 λ1处的吸光度分别为
A B A B A 、 A 和 A 、 A 2 1 1,则 2
S=K2 A2+K2 A2-K1 A1-K1 A1
调节仪器中的信号放大 器,使干扰组分B在波长λ2 和λ1处的信号相等,由此得 系数倍率K为:
第二节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的单波长分光度法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要求式样本身透明,不能有混 浊,如果是试样溶液在测量过程中逐渐产生浑浊便无法正确 测定。对于吸收峰相互重叠的组分或背景很深的试样分析, 也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波长 法的局限性,扩展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在选择性、灵 敏度和测量精密度等方面都比单波长法有进一步的改善和提 高。
二.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
1.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在任一吸 收曲线上,可以在任意选 择的三个波长处测量吸光 度。根据三角形和三角形 相似,可推导出在上述三 个波长处测量的吸收度具 有下列函数关系: 三波长法原理图
式中,m和n分别表示(2 -1)和(3 -2)的数值。1、2和3 分别为待测物在三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C为待测物的摩尔浓 度;b为光程。方程中的系数 可预先求得,A值 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因而可通过曲线求出样品中待测组分的 含量。 从上图可知,如选择的三个波长相应于吸收曲线上三点处 于一条直线上,则测得的A值为零。因此,当干扰组分的吸收 光谱为一直线(如浑浊产生的干扰),则在任选的三个波长处 测定,测得的值与干扰物浓度无关,如果干扰物为一吸收曲线, 只要在曲线上找到处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在此三点相应的波 长处测定,由于干扰物在此三波长处的值为零,故测得的只与 待测组分的浓度有关。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17c9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c.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贝尔—朗伯定律,当物质溶液透射光经过一定厚度的液体后,光强度的衰减与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同时,不同物质在不同波长的光下具有特定的吸光度,且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光度与物质浓度也是正相关的。
基于这些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利用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差异来推测或测量样品中的物质浓度。
1.化学分析: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常用于化学物质的测定和定量分析。
例如,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对样品溶液进行测量,可以确定其中一种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如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等。
双波长法的特点是对没有干扰的样品可以准确测定,反应速度快,实施简单。
2.生化分析: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生物体内物质的含量,例如血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胆固醇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可以通过测量血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推断样品中的物质浓度,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依据。
3.环境监测: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例如水质分析、空气污染监测等。
通过测量样品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吸光度,在合适的波长下进行物质浓度测定,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4.药物分析:在药学研究中,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药物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并建立与浓度的校准曲线,可以对药物的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确保药物的质量。
总之,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异来确定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化学分析、生化分析、环境监测和药物分析等领域。
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和建立校准曲线,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的物质浓度,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双波长分光实验报告
![双波长分光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f79e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在单位时间内,有两条不同波长的光束交替照射待测溶液,通过检测器测出两个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吸光度差值,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1. 克服了单波长法易受溶液混浊和背景吸收等干扰的缺点。
2. 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移液管、吸管、烧杯、蒸馏水、待测溶液等。
2. 实验试剂:待测溶液(已知浓度)、标准溶液(已知浓度)、参比溶液、试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溶液、标准溶液和参比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
2. 将比色皿放入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中,设定测量波长和参比波长。
3. 打开仪器,预热10分钟。
4. 分别测定待测溶液、标准溶液和参比溶液在测量波长和参比波长下的吸光度。
5. 计算吸光度差值(ΔA = A测 - A参)。
6. 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差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 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差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如图所示。
2. 待测溶液浓度测定: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差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溶液的浓度为0.05 mg/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仪器和比色皿的清洁,避免污染。
2. 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减少误差。
3. 标准曲线绘制时应尽量使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与待测溶液的浓度相近,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和参比波长,以克服干扰因素的影响。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待测溶液的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双光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应用
![双光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37130a52ea551810a6872b.png)
双光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应用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比尔朗伯定律。
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
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1.原理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2 应用2.1 检定物质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
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c571ba28ea81c758f578b4.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共存组分进行不分离定量测定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双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光谱法、差谱分析法及多组分分析法等方法,其快速,简便的优点使这些方法在实用分析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以双波长法的应用为最多,该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高于其它方法,是对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用中的双波长法主要采用等吸收波长法和系数倍增法两种分析方法,下面就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作以介绍:一、等吸收波长法1、基本原理图1是同一组分三个不同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光谱图,经典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测定通常是在被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根据兰伯一比耳定律,其吸光度值与被测组分的浓度C成正比,即:依(3)式测定被测组分a,则可完全消除b组分的干扰,达到共存组分不分离进行定量测定的目的。
2、影响因素(1)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的选择应使被测组分的△A值尽可能大,以增加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2)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应尽可能选择在光谱曲线斜率变化较小的波长处,以减小波长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干扰组分等吸收波长(组合波长)的选择必须精确,只有其△A值等于零时才能完全消除干扰,否则会引入测定误差。
为此,在实用分析中,都是先配制一个干扰组分b的供试液,在仪器上准确找出等吸收波长,然后再对样品进行测定。
3 应用实例等吸收波长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实例为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抗菌消炎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含有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TMP)两个成分,其吸收光谱见图3。
当测定SMZ时,选择其最大吸收波长257nm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TMP的光谱曲线上304nm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当测定TMP时,选择239nm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SMZ的光谱曲线上295nm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分别对SMZ和TMP进行含量测定。
双波长
![双波长](https://img.taocdn.com/s3/m/7dd2dfca8bd63186bcebbc22.png)
指 导 老 师 :孙杰 研究生姓名:郑许光
2015年6月10日
提纲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四、双波长法的应用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当 前用途最广泛、应用最普遍的 仪器分析方法之一。自1829 年伯格提出,数年后由郎伯发 表“伯格---郎伯定律”,以及 1852年比耳提出“比耳定律” 后,为吸光度法奠定了理论基 础。分光光度法不仅用于溶液 中有色成分的定量分析而且可 在紫外光区对许多有机化合物 作定量和定性分析,此外还可 以作络合物(络合比)测定, 及有关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
谢谢! 请老师批评指正!
可采用作图法选择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波长组合。
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可进行浑浊试样的分析。 通过适当的波长组合,可进行双组合或三组合混合物的同 时测定。 当波长相差1~2nm时,使双波长同时扫描,可记录一阶导 数光谱。 采用一波长固定,另一波长扫描,记录吸收光谱。可消除 浑浊背景的影响。 采用双笔记录器,可记录溶液中发生的两种现象。 从原理上讲,单波长法和双波长法的不同之处是:双波长 用二个单色器,得到二个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测量的是两个 波长处的吸光度差,使用一个吸收池,取消了参比池。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1、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光路示意图
2、双波长工作原理示意图
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分析 3.1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εbc
3.2 测量波长λ2和参比波长λ1的选择与组合 以两组分x和y的双波长法测定为例: 设:x为待测组分,y为干扰组分,二者的 吸光度差分别为ΔAx和ΔAy,则该体系的总 吸光度差ΔAx+y为: ΔAx+y=ΔAx+ΔAy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0a18bfb8f67c1cfbd6b83d.png)
②样品测定:取阿司匹林肠溶片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约 相当于阿司匹林5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使溶解 并定容,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容量瓶中,加乙 醇至刻度,摇匀。分别在276nm、32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用回 归方程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含量计算
阿司匹林制剂在体外的含量测定
——双波长紫பைடு நூலகம்分光光度法
原料
阿司匹林肠溶片
原理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法(测定波长为276nm和322nm),测定了阿 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可消除附加产物水杨酸的干扰。
方法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加乙醇溶解使成 1000μg/mL的溶液。精密吸取1.0、1.5、2.0、2.5和3.0mL,分置于 25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分别制成40,60,80,100和 120μg/mL的对照品溶液,以乙醇为空白,分别在276nm、322nm波; 长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C和ΔA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方程式。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ad2ab42b160b4e777fcfe9.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共存组分进行不分离定量测定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双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光谱法、差谱分析法及多组分分析法等方法,其快速,简便的优点使这些方法在实用分析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以双波长法的应用为最多,该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高于其它方法,是对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用中的双波长法主要采用等吸收波长法和系数倍增法两种分析方法,下面就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作以介绍:一、等吸收波长法1、基本原理图1是同一组分三个不同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光谱图,经典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测定通常是在被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根据兰伯一比耳定律,其吸光度值与被测组分的浓度C成正比,即:依(3)式测定被测组分a,则可完全消除b组分的干扰,达到共存组分不分离进行定量测定的目的。
2、影响因素(1)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的选择应使被测组分的△A值尽可能大,以增加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2)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应尽可能选择在光谱曲线斜率变化较小的波长处,以减小波长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干扰组分等吸收波长(组合波长)的选择必须精确,只有其△A值等于零时才能完全消除干扰,否则会引入测定误差.为此,在实用分析中,都是先配制一个干扰组分b的供试液,在仪器上准确找出等吸收波长 ,然后再对样品进行测定。
3 应用实例等吸收波长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实例为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抗菌消炎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含有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TMP)两个成分,其吸收光谱见图3。
当测定SMZ时,选择其最大吸收波长257nm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TMP的光谱曲线上304nm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当测定TMP时,选择239nm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SMZ的光谱曲线上295nm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分别对SMZ和TMP进行含量测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9fceb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7.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建立在Lambert—beer定律基础上的单波长分光光度分析技术,应用极为广泛,但由于单波长法存在混浊试样对光的散射和比色杯背景吸收等难以克服的缺点,它在高精度测量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了解决浑浊试样对分光光度测定的干扰问题,美国的B.Chance于1951年制成了用振动镜使两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交替通过待测溶液的双波长分光光度计(Double 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er),从而奠定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双波长分光光度分析技术已日臻完善,与先进的后分光技术相结合,在生化自动化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是差吸光度和等吸收波长。
它与传统分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波长即测量波长(又叫主波长λp,Primary Wavelength)和参比波长(又叫次波长λs, SecondWavelength)同时测定一个样品溶液[1,2],以克服单波长测定的缺点,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早期的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测定时,两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经斩光器(Chopper,一种用于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中使光束按一定周期反射,遮断或通过的装置)处理后,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照射[1]比色杯,经待测溶液吸收后,再照到光电管上,产生两个不同的吸光度,再将这两个吸光度相减,就得到了差吸光度ΔA。
根据Lamber—Beer定律, 得:Aλp=ελpLC+Ap (1)A λs=ελsLC+As (2)式中Aλp 、 A λs—分别为待测溶液在主波长和次波长处的吸光度,ελp 、ελs—分别为待测溶液在主波长和次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L—光径C—待测溶液的浓度Ap 、As—分别为待测溶液在主波长和次波长处的散射或背景吸收当λp 、λs相差不太大时,由同一待测溶液产生的光散射吸光度和背景吸光度大致相等,即Ap=A s,将(1)式-(2)式得:Aλp-A λs=ΔA=(ελp-ελs)LC (3)对于同一待测溶液来说,ελp-ελs是一常数K,在光径L不变的情况下,(3)式可简化为:ΔA=KC (4)(4)式说明,待测溶液在λp与λs两个波长处测定的差吸光度ΔA与试样中待测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双波长法实验报告
![双波长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9c81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f.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其在物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2. 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利用双波长法测定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基于差吸光度和等吸收波长。
该方法利用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同时照射同一吸收池的溶液,通过检测器检测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并计算两者的差值。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差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可以测定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容量瓶- 比色皿- 水浴锅- 待测溶液2. 试剂:- 标准溶液(已知浓度)- 待测溶液- 溶剂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稀释至适当浓度。
2. 使用移液器将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转移至比色皿中。
3. 将比色皿放入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池中,设定合适的波长(测量波长和参比波长)。
4. 打开仪器,调整光路,使光束通过比色皿,检测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
5. 记录吸光度值,并计算差吸光度。
6. 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差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 根据待测溶液的差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物质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相关系数R²,验证曲线的线性关系。
2. 待测物质含量测定:根据待测溶液的差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物质的浓度,并计算其相对误差。
六、实验讨论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消除共存物质的干扰,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可以测定具有相似吸收峰的化合物,扩大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
- 可以同时测定多个物质的含量,提高实验效率。
2. 影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因素:- 仪器性能:仪器稳定性、波长准确性、吸光度测量精度等。
- 样品预处理:样品的浓度、pH值、溶剂等。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85c7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7.png)
一. 基本原理
A lc
dA cl d d d
d n A cl d n
dn
dn
从上式可以看出各阶导数始终和试液浓度C呈直线关系,这是 导数分光光度定量分析的基础。
a: 吸收光谱; b-d: 一至四阶导数光谱
描述导数曲线的方程式可由朗伯-比尔耳定律推出。
式(1)中I0,I分别为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为摩尔吸光系 数,为吸收池厚度,C为待测组分浓度。假定入射光强度在整个 波段范围内保持定值,对式(1)作一次微分处理得到一阶导数 方程,
光器使两单色光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并被
光电倍增管交替接收,测得吸光度差A。当光强度为Io的两
单色光λ1和 λ2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时,根据比耳定律,对λ1
波长:
A 1
lg
IO I 11
1bc As1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光路示意图
1. 光源,2、3 . 两个单色器,4 . 斩光器,5 . 样品池,6 . 光电倍增管。
在实际工作中,三波长法中的波长选择和计算比单波长法麻烦而费时,但 测定的准确度、精密度比解联立方程组分析混合组分的方法高。随着计算机 技术的普及,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的广泛应用,已设计出三波长 法的专用计算程序,岛津UV-240、UV-26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 是具有这种功能的仪器。可对样品溶液中待测组分的三波长自动 测定并进行结果计算,操作简便快速。
S K2 A2 K1 A1
式中,K2和K1分别为在λ2和 λ1处的放大系数;组分A和B 在λ2和 λ1处的吸光度分别为
AA 2
、AB2
和AA1、AB1,则
S=K
2
AA2+K
2
AB2-K1
双波长法测定混合物
![双波长法测定混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6ffd26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e.png)
双波长法测定混合物
双波长法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含量。
该方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特性来进行定量分析。
在测定混合物时,可以利用双波长法来区分和测定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浓度。
首先,双波长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特性来进行测定。
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可以使得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在不同波长下具有不同的吸光度,从而可以利用这种差异来进行定量分析。
其次,双波长法通常需要使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或者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定。
这些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样品在两个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并利用吸光度的差异来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双波长法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通过在两个不同波长下进行测量,可以减小由于样品浓度、溶剂影响等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另外,双波长法还可以用于测定混合物中多个成分的含量,因
为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波长来测定不同成分的吸光度,从而实现对多个成分的同时测定。
总的来说,双波长法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含量。
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和使用合适的仪器,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各成分含量的准确测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精)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精)](https://img.taocdn.com/s3/m/6aa6c53dbcd126fff7050b4d.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共存组分进行不分离定量测定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双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光谱法、差谱分析法及多组分分析法等方法,其快速,简便的优点使这些方法在实用分析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以双波长法的应用为最多,该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高于其它方法,是对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用中的双波长法主要采用等吸收波长法和系数倍增法两种分析方法,下面就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作以介绍:一、等吸收波长法1、基本原理图 1是同一组分三个不同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光谱图,经典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测定通常是在被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根据兰伯一比耳定律,其吸光度值与被测组分的浓度 C 成正比,即:依(3式测定被测组分 a ,则可完全消除 b 组分的干扰,达到共存组分不分离进行定量测定的目的。
2、影响因素(1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的选择应使被测组分的△A 值尽可能大,以增加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2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应尽可能选择在光谱曲线斜率变化较小的波长处,以减小波长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干扰组分等吸收波长(组合波长的选择必须精确,只有其△A 值等于零时才能完全消除干扰,否则会引入测定误差。
为此,在实用分析中,都是先配制一个干扰组分b 的供试液,在仪器上准确找出等吸收波长 ,然后再对样品进行测定。
3 应用实例等吸收波长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实例为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抗菌消炎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含有磺胺甲噁唑(SMZ 和甲氧苄(TMP 两个成分,其吸收光谱见图 3。
当测定 SMZ 时,选择其最大吸收波长 257nm 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 TMP 的光谱曲线上 304nm 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当测定 TMP 时,选择 239nm 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 SMZ 的光谱曲线上 295nm 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分别对 SMZ 和 TMP 进行含量测定。
【免费下载】实验九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含量
![【免费下载】实验九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c776a616e518964bcf847cf5.png)
实验器材:
试药:磺胺嘧啶对照品,甲氧苄啶对照品,复方磺胺嘧啶片,安替比林对照品,安痛 定注射液。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仪,石英比色皿,100mL 容量瓶,移液管。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复方磺胺嘧啶片(Compound Sulfadiazine Tablets) 本品每片中含磺胺嘧啶(C10H10N4O2S)应为 0.360~0.440g;含甲氧苄啶(C14H18N4O3) 应为 45.0~55.0mg。 [处方]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染液组分浓度检测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染液组分浓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b5c1d7f804d2b160b4ec090.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染液组分浓度检测作者:罗剑波王英张银露姜佳佳来源:《丝绸》2016年第01期摘要: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实现印染中混合染液各组分质量浓度的在线实时检测,以解决染液组分吸收光谱相互重叠、背景干扰等问题。
首先描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染液质量浓度检测的原理,通过染液在线采样装置,对单色光子系统进行实时循环扫描的方式产生双波长,以此实现染液质量浓度的实时在线检测。
对该采样装置及双波长检测的实现做了介绍后,通过常见的染料测试验证了系统检测的线性范围,也利用该系统对混合溶液各组分质量浓度进行了动态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正确可行,对印染行业中进行实时动态检测染液,实现印染生产的自动闭环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单组分质量浓度;混合染液;动态检测中图分类号:TS103.33;TS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003(2016)01-0016-05 引用页码:011104为解决纺织印染行业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和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印染生产行业除了引入新原理、新工艺和新技术外,提高印染行业的自动控制水平是目前最为现实可行的途径。
而在印染生产的自动控制中,通过对染液中各组分状态进行检测,特别是实时检测染液中各种染料组分(成分)的质量浓度变化情况,即染料经过扩散与吸附过程后上染到织物和残留在染液中的数量,以此对染色效果进行实时反馈,使得染料上染过程按照产生目标颜色的规律进行变化并达到最终染色效果。
对染液质量浓度进行检测主要的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
前面两种方法一般只适合于特定成分的染料质量浓度测量,而且步骤繁琐,不利于在线检测;分光光度法主要是采用将一种或几种波长的单色光入射至染液,并对染液中的吸光度进行测量,根据选定波长的吸光度和染液组分质量浓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求出染液不同组分的质量浓度。
实际染色过程中,更常见的是多种染料混染,且在各种检测方法中,分光光度法既适合于离线同时也更适合于在线的染液质量浓度检测,且对染液无特定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后者对染液各组分进行检测。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医学检验上的应用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医学检验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1bf73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9.png)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医学检验上的应用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主要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波长下样品吸收光的强度,并通过计算得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在该方法中,通常会选取两个不同的波长进行测量,其中一个波长被称为参比波长,另一个波长被称为分析波长。
当样品中存在目标物质时,它会吸收分析波长下的光线,导致分析波长下的光强降低;而参比波长下的光线则不会被目标物质吸收或吸收非常少。
因此,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中,将分析波长下的光强值与参比波长下的光强值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目标物质的吸光度。
通过校准和标准曲线拟合,可以得到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2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医学检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医学检验项目及其应用:2.1 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将氧气输送至组织中。
血红蛋白测定是诊断贫血、肝脾肿大等疾病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利用血红蛋白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在该方法中,常选取541nm和578nm两个波长进行测量,从而得到血红蛋白的浓度。
2.2 尿酸测定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的重要成分,其浓度与痛风等疾病密切相关。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尿液中尿酸的含量。
在该方法中,常选取293nm和320nm两个波长进行测量,从而得到尿酸的浓度。
2.3 肌酸激酶测定肌酸激酶(CK)是肌肉组织中重要的酶类物质,它在肌肉损伤后释放至血液中。
肌酸激酶测定可用于判断心肌梗死、肌萎缩等疾病。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利用CK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在该方法中,常选取340nm和390nm两个波长进行测量,从而得到CK的浓度。
3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优点与传统单波长分光光度法相比,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优点: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有效避免样品的浓度、pH值等参数的影响,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共存组分进行不分离定量测定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双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光谱法、差谱分析法及多组分分析法等方法,其快速,简便的优点使这些方法在实用分析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以双波长法的应用为最多,该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高于其它方法,是对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用中的双波长法主要采用等吸收波长法和系数倍增法两种分析方法,下面就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作以介绍:
一、等吸收波长法
1、基本原理
图1是同一组分三个不同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光谱图,经典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测定通常是在被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根据兰伯一比耳定律,其吸光度值与被测组分的浓度C成正比,即:
依(3)式测定被测组分a,则可完全消除b组分的干扰,达到共存组分不分离进行定量测定的目的。
2、影响因素
(1)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的选择应使被测组分的△A值尽可能大,以增加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2)测定波长和组合波长应尽可能选择在光谱曲线斜率变化较小的波长处,以减小波长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干扰组分等吸收波长(组合波长)的选择必须精确,只有其△A值等于零时才能完全消除干扰,否则会引入测定误差。
为此,在实用分析中,都是先配制一个干扰组分b的供试液,在仪器上准确找出等吸收波长,然后再对样品进行测定。
3 应用实例
等吸收波长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实例为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抗菌消炎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含有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TMP)两个成分,其吸收光谱见图3。
当测定SMZ时,选择其最大吸收波长257nm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TMP的光谱曲线上304nm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当测定TMP时,选择239nm为测定波长,可以在干扰组分SMZ的光谱曲线上295nm附近找到等吸收波长为组合波长消除其干扰,分别对SMZ和TMP进行含量测定。
二、系数倍增法
1 基本原理
当测定被测组分时,并非都能在干扰组分的光谱曲线上找到等吸收波长(见图4),这时,如果能在干扰组分b的光谱曲线上找到对应于被测组分a光谱曲线无吸收的组合波长
λ2,即可采用系数倍增法进行测定。
设被测组分的测定波长为λ1,在此波长处被测组分a和干扰组分b均有吸收,在组合波长λ2处,被测组分a无吸收而干扰组分b有吸收,用干扰组分b的对照品在λ1和λ2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其比值为一常数K,可按下式计算,求得被测组分的吸光度值,再计算其含量。
2 影响因素
(1)测定波长与组合波长应尽可能选择在光谱曲线斜变化较小的波长处,以减小波长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组合波长λ2必须选择在被测组分无吸收干扰组分有吸收的波长处,这时共存组分在组合波长λ2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为干扰组分的净吸光度值。
(3)先用干扰组分的对照品,在测定波长λ1和组合波长λ2处准确测定吸光度值,求得常数K,然后才能精确计算出共存组分中干扰组发b在λ1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bλ2。
3 应用实例
系数倍增法一个典型应用实例为收载于日本药局方中的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铝的含量测定,阿斯匹林铝中因含有分解产物游离子杨酸而干扰其测定。
图5中的a为纯阿斯匹林铝的光谱曲线,b为水杨酸对照品的光谱曲线,c为含游离子杨酸的阿斯匹林铝光谱曲线,在阿斯匹林铝的测定波长278nm处水杨酸有干扰,而在水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308nm处,阿斯匹林铝已无吸收。
当用水杨酸对照品测得AS’和AS的比值K后,即可用系数倍增法对含有游离水杨酸的阿斯匹林铝进行含量测定。
三、结语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对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时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在普通分光光度计上均可进行测定。
目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已在新一代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如普析通用公司TU-1800PC,TU-1901等仪器上被设计为一种专用的测定如计算程序,使得采用这一分析方法进行的测定和计算均可自动进行,因此,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解决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