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苏联新经济政策(NEP)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之后分别实施,都是两国试图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来解决经济问题,并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尽管两国的经济环境和国情有所不同,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NEP和改革开放政策都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了对市场经济的限制。
在NEP时期,苏联允许农民自由出售部分农产品,并允许民营企业在某些行业中经营。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开放了特殊经济区,并引入了市场机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
这两个政策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为私人企业和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NEP和改革开放政策都试图提高生产效率和激励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
在NEP时期,苏联鼓励农民增产,并引入了一些奖励制度来激励农业生产。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引入了以利润为导向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创新和提高效率。
这两个政策都试图通过激励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来提高生产效率。
NEP和改革开放政策也存在一些差异。
苏联的NEP是在共产主义革命后实施的,旨在恢复经济活力和民生改善,但最终被取消。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施的,其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更长久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取得快速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NEP和改革开放政策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也有所不同。
在NEP时期,苏联试图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通过引入一部分私有经济来解决经济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目标更加明确,主要是借鉴市场经济的一些机制和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更多的市场机制和活力。
NEP和改革开放政策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存在差异。
苏联的NEP政策在实施初期较为开放,吸引了外国投资和技术,但在后来收紧了对外的控制。
与之相比,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并努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前苏联经济计划体制的演进与变革
前苏联经济计划体制的演进与变革前言20世纪20年代中期,前苏联开始推行计划经济,即以中央计划为主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苏联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经济体制变革。
但是,在经历了40年的演进中,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最终导致了其在20世纪90年代解体。
本文主要从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演进与变革入手,深入探讨其内部机制和发展历程,并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1928年,苏维埃联盟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个计划以提高工业生产力为目标,推行全面的中央计划。
复兴农业,为工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应,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的工业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稳步增加出口等方针被正式确定。
在此过程中,计划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完全不同,计划经济的发展规律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委、地委和各企业经济部门共同制定,实行全国统一的计划管理。
苏联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困难,无法解决国内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矛盾。
为此,1921年,布尔什维克政府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允许农民自由出产、流通、收购剩余产品与商品,为国家提供了财政收入。
在此后的政策中,苏维埃政府开始逐步颁布更为控制全面的政策。
这种全国计划的银行和国家企业通过国家对于所有经济企业的支配和管理,进行统一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管理,将各种生产力向着国家计划的发展方向整体导向。
第二部分: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成熟阶段和合理化改革在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技术转移的发展,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成熟起来。
随着工业生产的衰退,党和政府逐渐感到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之处。
面对重工业部门中的技术和组织事务过于复杂、国家资本投资约束不足、工业计划失控等问题,苏维埃政府在1936年提出了克里姆林宫决议,进一步扩大了计划经济的范围,将苏维埃国家的大多数资源是否决、工业分支类别的限制与规范放宽,实行了工业化计划,强调科学计划、节约经营和进一步深化工业化和农业化。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勃列日列夫的改革
改革结果: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 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根本的触动,没有解 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到70年代后期, 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弊端暴露得日益充分。
勃列日列夫的改革
失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小 组 成 员:
赫鲁晓夫的改革
改革背景
经济方面: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 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把人民的经济、政治、 文化要求放在第二位,导致了高度计划体制下强大的重工业、 军事工业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 政治方面:实行了残酷的集权专制。二战胜利后,斯大 林并没有借机改变执政模式,反而利用胜利的光环大搞个人 崇拜,依旧延续了三十年代的集权体制和“大清洗”思路, 民主法治遭到破坏。
赫鲁晓夫的改革
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 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农业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 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 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 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 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 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其一,理论上对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的作用缺乏认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还组织了对东欧国家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批判,从而阻遏了对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的进一步探索。 其二,实践上由于“新经济体制”的实行,面对所出现的 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产品质量、盲目滥发奖金,不顾国家和人 民的长远利益等等问题,没能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其改革是 计划经济体制内部的调整。
苏联的改革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Page 4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 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地位日 益稳固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Page
7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 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 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 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 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 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 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 年只有10~15次。”
2.措施:
Page 5
农业
开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展 种 植 玉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 米 运 动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玉米
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赫 鲁 晓 夫 在 农 场 视 察 赫 鲁 晓 夫 参 观 肉 联 厂
Page 6
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在客观上看有利于 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 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 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 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Page
8
Page
9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失败原因探析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失败原因探析苏联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其经济体制突然崩溃,引起了全球的震动。
苏联的经济失败不仅对本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介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内容以及其失败原因。
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苏联的经济改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时苏联经济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生产力水平低下,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频频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76年,苏联政府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称之为“科西金改革”。
科西金改革提出了消费品生产、劳动生产率和质量、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而且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苏联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1985年3月,苏联共产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上台。
他提出了一项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珂里申诺夫改革”。
该改革的目标是通过逐步深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使苏联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二、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珂里申诺夫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私人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目的是增加社会产品的供应量、改善和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数量、吸引合法和合理的“非社会主义”资金投入、使农业和轻工业逐渐实现商品经济,开展农村、城市小商业和个体劳动自谋生计的活动。
2. 宏观调控改革旨在根据市场化的要求形成新的计划机制,并以市场为基础加强中央计划和地方计划的协调性、强化宏观调控,实行价格改革,消除跨地域和不同产品之间的财政条款不同之弊,权力下放,改革金融等措施,以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
3. 社会保障改革目的是重新提高平民人群的收入水平、保障生活、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社会福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提高福利待遇以及加强社会救济体制,为个体和小生产者提供社会支持和保障。
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与后果
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与后果198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大量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并对其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一、起因苏联在20世纪初就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企业、农村、市场等方面都实行国家计划,由政府统一管理。
但是,到了1970年代末,苏联的经济成长逐渐下滑。
这是因为苏联的计划经济缺乏竞争、效率低下,加之官僚主义和腐败,导致苏联生产效率急剧下降。
此外,苏联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调控和监督机制的失败、市场和价格的扭曲、贫穷现象加剧等。
于是,苏联开始重新考虑其政治经济体制,并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
二、线索1. 改革开始在1985年初,苏联前领导人科尼连科去世后,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
他的宣言是让“珍贵的自由”回归苏联。
这个主意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2. 经济改革作为这个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经济改革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试图向市场经济转型。
根据此项目标,政府放弃了中央政府计划经济的调整机制,允许地方经济决策自己做出经济调整和投资决策。
企业也能够独立自主经营,并从国家寻求信贷和补贴等经济援助。
此外,苏联还开放特许制,允许企业或个人在封闭的市场中发挥更大的领导地位。
其目的是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更高效的生产和创新。
不过,这项改革被批评为令国家经济运营能力减弱,导致了石油价格暴跌和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3. 政治改革苏联的政治改革是在经济改革之后实现的,其目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改革涉及宪法、劳工法、个体所有权、选举法等法律和制度。
在这种新的制度中,多个党派和独立社会组织得以合法存在,公民的权利得到相对扩大。
三、后果1. 改革失败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没有能够成功如愿,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当地政治决策者过于急功近利,不能察觉到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复杂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二,不同利益组织之间的对立,源于利益的分配和资源掌控。
苏俄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苏(俄)联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知识梳理】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1918----1921)1、背景:(1)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战争爆发。
(3)苏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物资极度缺乏。
(4)布尔什维克党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
(3)流通: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评价:功绩:在当时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弊端:①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引起工农群众不满;②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③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1921—1928年后)(1)经济困难: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亟须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2)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暴动频发。
(3)苏俄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需要。
2、目的:(1)直接: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2)根本: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3)流通: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4、特点: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5、评价:(1)理论上:列宁找到了一条使小农占优势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即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实践上: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1、确立(1)时间:20世纪 30 年代中期(2)背景:①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②经过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③新经济政策的取消。
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论文报告: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一、引言二、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三、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 政治体制未能实现改革2. 农业革命未能按预期推进3. 市场经济改革未能顺利进行4. 企业改革缺乏实质性变化5. 缺乏有效的财政、金融和货币制度改革四、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案例分析1. 国家控制体系下的缓慢决策制定2. 文化传统和国家历史的限制3.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失败4. 市场经济改革的阻力5. 计划经济制度和独有产权的不协调五、结论六、参考文献引言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旨在根除过度集权和控制,以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增长。
但最终结果是,这一改革失败了。
本文试图通过揭示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对其中的失败原因进行探究以及案例分析,来寻找这种失败的原因。
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苏联在世界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成功地实现了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为改革而生的工业化社会模式的转变。
苏联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表现显然优于整个20年代和30年代,但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变化和进化,苏联也意识到这种“社会主义强国”制度的不足之处,因而推出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希望以这种新制度的方式,为其经济体制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权利。
该计划旨在通过取消经济集权和国家控制,重点关注消费品和服务产业,并加强自在独占生产力的控制。
苏联新经济体制的核心之一是企业自治论,企业自治论认为国家机构和中央指挥以及调度人员将把计划的任务从企业的所有者、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手中夺走,并拥有许多决策和管理的权力[1]。
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 政治体制未能实现改革。
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苏联政治体制未能实现变革。
这种未能实现变革的现象,反映在苏联政治精英权力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加剧。
苏联虽然提倡经济重构,但是在2000多年的趋势中没有实现真正的先进制度。
苏联经济建设与改革
工人
农民
压抑工人、农民的 _______ 积极性
未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中央 内容: 地方
高度集中 权力_________,排斥市场 计划 的指令性______经济
经济方法 积极性 压抑地方_______ 管理经济 企业自治 加速发展重工业
工业
集体农庄
积极性 1、压抑企业______ 2、片面发展_______,农业轻 重工业 工业长期落后。 打破单一公 有制 公有 3、单一的_______制 压抑工人、农民的 积极性 _______
积极
(2)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 化;
(3)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弊端
(2)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从农民身上拿走东西,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4)执行计划指令,挫伤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5)二战后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斯大林模式,为 日后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第三单元
苏联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之路 (二战前)
新经济政策(1918—1921) 斯大林模式(1936—1991)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之路 (二战后)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工业国有化
商 业 取消商业贸易,国家集中分配 容 分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 配 得食”的原则,平均主义分配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道路, 工农支持,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苏联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苏联经济改革的起源、目标和实施方式入手,探讨它在苏联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深远变化。
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内战,苏联逐渐稳定下来,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国家计划经济为核心的。
这种计划经济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控,包括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生产目标等等。
这使得苏联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
苏联经济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二是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集体化运动。
在苏联农村地区,农民被鼓励加入集体农庄,实现土地和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
这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产品。
其次是工业化的推进。
苏联在1920年代末开始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旨在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这个计划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工业基础。
此外,苏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教育改革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苏联经济改革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计划经济需要国家对资源的控制和调控,这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当、效率低下等。
其次是人为因素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约束,权力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腐败和浪费。
此外,苏联的经济改革实际上也是一个过程较长、较为复杂的过程。
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苏联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如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面临外部压力等。
总体来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改革在苏联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苏联提供了强大的国力和工业基础,为苏联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支持。
然而,苏联的经济改革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变革。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六)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冲破各 种教条的束缚
•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敢于对一直以来 的理论进行创新,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等理论的创新 • 在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上希望在新的十八大上 可以得到突破,改变一直以来必须以国有经济 为主体地位的思想,放宽集体经济、民营经济 私营经济的生存空间 • 只要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满足人民需求的政策都是好的政策,不 能因为其可能的改变而排斥乃至阻碍,只要满 足三个有利于,那都是好的。
3.改革失败的客观原因
• (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病入膏肓,国 民经济发展已经出现后退 • (二)虽然从赫鲁晓夫开始至戈尔巴乔夫,苏 联的领导人都在不断改革,但是从改革的深度 到广度都没有触及根本 • (三)美苏争霸、苏联受累于阿富汗战争、中 苏关系紧张、北约与华约之间持续紧张、西方 的和平演变 • (四)苏共元老逃避责任,改革的关键时期没 能选出一个强力人物来主导改革(个人意见)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推 进政治体制改革,二者缺一不可
•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营造好 的理论创新环境,推动理论创新。 • 苏联失败的政治体制改革证明,快速的改革会导致政权的动荡 和国家的混乱。政治体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功实例 可寻。当然不能固步自封原地踏步,不能惧怕改革失败的后果 而排斥改革。我国在经济上的改革已经经历了30年,可以说改 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如果没有政治改革的跟 进配合是难以实现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魄力和智慧。 • 1.是根据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情况及时加以总结 和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论与答案。 • 2.是在结合本国国情推行改革和构建新的体制模式时 应充分考 虑与吸收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公正 人权自由权力制衡等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袁万书听课要求:带着问题和思考来上课——做一个有“问题”的学生。
导言一、概念解析——何为经济体制?定义: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经济体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还包括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交通运输等各自的管理体制,此外各个不同企业的企业管理体制也属于经济体制的范围。
经济体制的不同,体现在社会制度的不同,而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经济体制不同。
二、必修一知识回顾——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三、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即将面临一系列更加复杂而艰巨的问题。
材料一:列宁的困惑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十月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怎样的难题?一个是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个是现实问题:就是“生存斗争”,在列强包围下的苏维埃政权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
如何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当时包括列宁在内的人们都满腹疑惑。
怎么办?怎么办?……问渠那得清如许?……。
对于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祖师爷马克思是如何阐述的呢?材料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见自教材P64 根据材料,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第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第二,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第三,“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的这段话最早出现于《共产党宣言》中。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改革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改革苏联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
从1928年的五年计划开始,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都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程度非常高,所有生产活动都由国家来统一规划和管理。
这种经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苏联经济的增长,但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
苏联政府设立了中央计划委员会和地方计划委员会,负责制定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计划。
而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指标都纳入国家计划中。
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只负责执行国家计划,完成任务,而不进行市场竞争。
所有的生产资料和资源都由国家进行“调配”。
这种经济体制保障了苏联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中央计划委员会通过制定计划来调控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例如,钢铁和化肥在苏联的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计划经济可以按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和人力,保证这些重要产品的供应。
但是,这种经济体制也让苏联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由于计划经济的不灵活性,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出现了生产过剩和短缺的问题。
同时,企业也没有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导致了浪费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出现。
这些问题也成为苏联改革的导火索。
二、苏联经济改革的尝试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尝试对经济进行改革。
这一轮改革被称为“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在保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具体方案包括:1、加强企业的自治权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中,所有企业的行为都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
而这种体制让企业没有动力提高效率,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勃列日涅夫改革让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治权。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同时也可以进行内部竞争,提高效率和质量。
苏联解体与后苏联时期的经济变革与后果
苏联解体与后苏联时期的经济变革与后果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世界政治事件之一,它不仅给整个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了重大冲击,而且对苏联及其继承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
一、苏联解体与经济体制变革苏联解体后,原本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崩溃,标志着市场经济的兴起。
各个继承国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力图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调整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约束,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1.1 市场化改革的困难首先,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面临着政治、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阻力。
过渡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不稳定以及既得利益的抵制使得改革进程举步维艰。
此外,缺乏现代市场体系、法治环境不健全、体制转变中的腐败问题也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使得继承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发生巨大变化。
许多旧的工业企业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陷入困境甚至面临倒闭。
而新兴产业和私营企业的崛起则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1.2 经济转型的路线选择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继承国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不同的经济转型道路,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私有化、外资引进等。
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成为许多继承国的重要任务。
通过重组、兼并、改革和市场化运作等手段,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实现了转型,并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力量。
另一方面,私有化成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吸引外部投资和国内私人企业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然而,私有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产权权益保护、破产清算、收购并购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同时,吸引外资也成为一些继承国家的经济政策重点。
外资的引进不仅可以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输入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力。
然而,外资的引进也需要注意避免资源过度依赖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二、后苏联时期的经济后果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变革带来了一系列后果,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20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
单元概述,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确立斯大林体制)的成就的不足列改革致苏联的解体单元复习策略1.第一条线索即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
注意三个重点:一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以及评价,三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
2.第二条线索包括罗斯福新政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后的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 20 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课程标准1、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评价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与结果),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根本利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重点),①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重点是在农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重点是在工业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说明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1、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2.(2011年3月江门市一模22题)“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
”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实行义务交售制3.(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1题)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B.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C.重视消费品生产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4.(2009年高考广东高考)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苏联新经济政策(NEP)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苏联NEP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研究。
一、政策出现背景苏联NEP的提出源于1921年苏联经济危机,当时苏联经济遭受重创,国家无法再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因此需要改变原先的经济模式。
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提出是因为1978年中国经济面临滞后、不发达的问题,国家亟需改革经济模式,加快经济发展。
二、所有制体制在所有制体制上,苏联NEP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取消了无产阶级专政,允许一部分私人经济的存在,开放了农民市场,允许农民自由经营,这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而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则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允许私人经济的存在,引入外资,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
三、农业发展在农业发展上,苏联NEP时期农业生产明显提高,农村经济有所恢复,这主要得益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以及市场机制的发挥。
而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主要通过村集体企业、个体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引入了市场机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城市工业与国有企业改革在城市工业与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苏联NEP时期,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措施,取消了资源国有化政策,使得国营工业的经营权逐渐下放,开放了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而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引入外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五、对外开放苏联NEP时期,苏联开始与国际市场进行贸易合作,增加了对外贸易,引进了大量外国技术和资本,促进了经济发展。
而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六、政策长期影响苏联NEP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经济成果,但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如对私人经济的限制问题。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引言二战结束后,苏联面临着庞大的经济重建任务。
为了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本文将就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重建战争受损的经济基础在二战期间,苏联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工厂、基础设施被毁坏。
苏联政府首先投入大量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基础设施修复,特别是对煤矿、钢铁厂等重要产业进行重建。
此外,苏联还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供应水平。
这些措施为苏联的经济复苏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为了迅速恢复国家经济,苏联政府实行了中央计划经济的制度,即由政府来规定和计划经济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政府设立了计划委员会,负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
这种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战略产业。
这使得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第三部分:推进科技创新和工业现代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苏联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现代化。
政府对科研机构和技术人才进行大力支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建立了一系列科研机构和实验室。
同时,政府也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现代化设备引进。
这些举措推动了苏联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四部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二战后,苏联农业面临着人员流失、土地破坏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状况,苏联政府推行了集体化农业的政策,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合作社经济。
政府还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提供农业机械和化肥等生产资料。
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确保了食品供应的稳定。
第五部分: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政府积极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
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协议,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此外,苏联还提供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帮助他们进行经济建设。
这一系列的合作促进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三单元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_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措施(1)农业改革:①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自留地和饲养牲畜。
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改革: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2)局限: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②“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效果。
(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2.结果(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背景: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央总书记。
2.过程(1)改革经济体制,用经济方法代替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改革效果不佳。
3.结果: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轻巧识记]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易错提醒]1.新经济体制不同于新经济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复习学案 编号: (A)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忘掉那些过错和不被原谅的青春主备人 审核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和“三夫”改革【考点解读】1.从考查题型看, 试题多以单选为主,也有主观性试题。
命题往往采取新材料的形式,立意侧重于体现“以史为鉴”。
2、从考查内容上看, 对战时共产主义要立足背景结合措施辩证评价其作用; 新经济政策着重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中抓住“新”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性;探讨斯大林模式与“三夫”改革的关系。
3.从命题趋势和频度看,在高考命题中对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尤为重视,本专题命题概率高[复习目标]1、重点抓住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比较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留给后世的教训及启示.[学法指导]:1、阅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17课,巩固基础知识,尝试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
2、独立自主完成复习学案内容,勾画出疑难问题,提交小组合作探究。
3、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及时纠错,整理思路、方法、规律;4,在高考复习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剖析不同的历史事件,从而升华认识。
【自主学习】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材料四: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
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跟踪训练】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 A .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C .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D .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
为此,苏维埃俄国(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考点二斯大林模式史料一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苏联史》史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整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并全面评价其给苏联经济建设带来的影响?【跟踪训练】3、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这意味着苏联改革A .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 .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 .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4、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A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5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
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 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C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D .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辨一辩: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你认为正确吗?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跟踪训练】6.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说明赫鲁晓夫(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7.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竞将整个房子烧了。
”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 .赫鲁晓夫改革B .罗斯福新政C .戈尔巴乔夫改革D .勃列日涅夫改革【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中华文化史》(上)材料二有人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一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 分析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主要原因。
(2分)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4分)(2) 材料二提及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3分) 列宁称这种“退却”让苏俄(联)“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3) 材料三中,后一种“改变组织方式”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
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
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
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
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材料二……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
(见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并分析造成这种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8分)【知识归类】世界现代史上的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类型对比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西方模式(英、美)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生产资料私有制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业制度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代表大会制,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院制,内阁制等【思路、方法、规律总结】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有着本质区别。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的措施发展资本主义。
【我的困惑】直到有一天我不再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