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doc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doc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改革开放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近30年来我们所推进的这场体制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这是与邓小平同志当年关于“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一脉相承的。

无论是“第二次革命”还是“新的伟大革命”的提法,它都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改革开放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仍然必须继续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巨大作用和伟大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重申了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意愿。

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属性的认识由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逐步深化发展为内涵更加丰富的以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等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发展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考德与法复习 《坚持改革创新 建设富强中国》考点梳理

中考德与法复习 《坚持改革创新 建设富强中国》考点梳理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 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是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 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的需要;
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 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⑥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科 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8.★★★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 国 家 角 度 : ① 必 须 落 实 __________ 、 人 才 强 国 和 __________发展战略;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位置,重视人才培养,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 依靠__________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__________ 自主创新道路;④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 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 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019年中考德与法复习
《坚持改革创新 建设富强中国》
考点梳理
考点1 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 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 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现了 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5.★★★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课堂小测
1.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 飞跃;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尊重劳动、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促进中国腾飞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 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 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__________,充分显示 了__________;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摘要]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它表现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某些环节上的缺陷,这些矛盾虽然不需要用根本性的变革去解决,但仍然需要通过改革及时加以调整,否则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的必要性由此产生。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性特征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强调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方面多角度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

例如,他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实行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说社会主义制度要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社会主义能够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什么现在邓小平同志还要那样强调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迫切到说再不改革,就只能“死路一条”、“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呢?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又和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一切阶级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资本主义等阶级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是有决定性的。

但是,制度又并不是万能的。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1978年,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多方面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城市经济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后,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重点,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的效益逐步提高,企业活力得到了释放。

其次,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开放了一大批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科技创新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投入,鼓励创新创业,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中国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最后,文化建设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兴起,文化市场不断扩大。

中国文化走出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

总之,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人民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对于我们这群九零后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的是那一次铺天盖地的伟大变革我们并无亲历,熟悉的是如今的我们无不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因此,在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谓是至关重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具体地说是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

作为市场经济,它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

但是,市场经济又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第一节__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__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LOGO
伟大 成就
伟大的人间奇迹
26
LOGO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最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 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LOGO
经济方面:
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 8%的增长速度,
LOGO ( 2)人民生活 ⑤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显著改善和提高: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食: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在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饮食更加注 3.改革的成就
重营养,膳食结构更趋合理,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LOGO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大豆之乡的哈尔滨居民凭票排队买 豆腐
LOGO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美欧日经济实力:
从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了106个月,60年代的 美国被称为繁荣的十年,1975年美国的GDP达到15265亿美元,是1957年 的3.2倍。
从1951年—1971年的20年间,西德的GDP增加5倍多。
三 转 一 响 一 咔 嚓
永久飞鸽凤凰车,胀闸包链三簧座。 蜜蜂标准缝纫机,丈母娘的好女婿。 红灯熊猫收音机,欲收短波没消息。 海鸥相机120,喀嚓时候要端平。
我国消费时代的变迁:
1949年—20世纪60年代初:元级
和十元级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70年代后:百 元级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千
LOGO
国内背景
农民 “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 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1978年,全国 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 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 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 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 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邓小平: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新标准。 ---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的基本内涵
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 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 现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向现代化转变,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对象:不合理的具体制度; 改革的目的: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改革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公有制、共同富裕);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3.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1年我国GDP达到7301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 2013年GDP达到9038.66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 1979年到2012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9.8%,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8%。同期,我 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8%提高到11.5%。 2000年中国的GDP只占美国GDP的12%,2012年已占美国经济总量的55%。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为什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的挑战。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
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 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 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 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 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 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 一、 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
(二) 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三) 开启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
(一)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 1.从国内情况看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 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 严重灾难。
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中国生产力发展缓慢。 1952年中国的GDP 占全球5.2%,1955年降为4.7%,1978年 下降到2.5(2002年约为4.6%)。196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 与日本相当,到1978年则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本讲小结
●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 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实证明,改 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
阅读书目
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 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 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 ,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 1/20、美国的1/30,科技发 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 右。与韩国、新加坡、香港、 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巨 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 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 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河南理工大学毛概第七章

河南理工大学毛概第七章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事实雄辩地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心
一、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 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
的一切优秀成果的需要。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沿边开放城市——沿
江开放城市——内陆,20世纪 90年代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基本格局。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为 标志,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同时 在城市搞试点,创办经济特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改革不是抛弃社会主义,而是
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是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正确区分社会制度与具体体制
基本制度是指在社会中占统治 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它 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原 则性的特点,是不能根本
改变的,但需不断完善。
具体体制是体现一定社会基 本制度并为实现社会基本制度而 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运行体制。
4、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质量为本)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革性质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A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什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必由之路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当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我们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

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成就: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思想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就是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更有活力、更富有美好前景的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改革开放深度激活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
新优势。
P140-141
提高水平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 “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 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海开放,
实现对内外开放相互促进。
3、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 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 贸易。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首创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 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 成改革合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必然要求。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 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 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 《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 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 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 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 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 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 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 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 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 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 济中心。
实际与关键
三个“性”与 六个“紧紧围绕”
其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 和问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07-12-25 09:15来源:光明日报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

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

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泰安英雄山中学苏先青内容提要:从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到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社会建设诸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又要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更好的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坚持的改革开放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3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看,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

人均GDP水平按当时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

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6年全国农村每个社员从集体分得的收入只有63.3元,农村人均口粮比1957年减少4斤;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当年全国有139万个生产队(占总数的29.5%),人均收入在50元以下。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他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犯下了太多了错误,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给人民,给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之所以会犯下这些错误,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反倒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给我们造成了惨痛损失、挫折和错误,所以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有所创新,敢于突破,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应该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继承毛泽东探索中的正确成分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确立起来的。

那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不等同于贫穷,不等同于落后,社会主义一样可以发展经济,一样可以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社会主义一样可以使国家富强,而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去掉,那么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没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成功发展市场经济,几乎所有人都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挂钩,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洪水猛兽,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作者:刘金福来源:《新长征》 2013年第1期刘金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党章高度概括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强调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一论断,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这一科学论断,对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前,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和停滞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201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 年的12.03 万亿元增加到47.3 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5 倍,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 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4930 美元。

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呈现出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深化改革是关键。

首先,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地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

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和所学理论谈谈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和所学理论谈谈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和所学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以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和广大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和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也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概括起来就是,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十七大报告用"十个结合"高度概括了这些宝贵经验.这"十个结合",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和自觉遵循.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新的征途上,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重要论述,鲜明地指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正是由于始终坚持这一点,改革开放才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世纪新阶段,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保持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证,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等成为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迸发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积极性.改革开放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推动我们党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态度,树立世界眼光,深刻吸取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开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这场深刻变革中,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广大人民群众从亲身经历和历史比较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同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毛概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概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 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一)改革开放的现实依据
❖ 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要作出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决策?
❖“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 ’ 的教训 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 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 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邓小平
➢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与人 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 论的丰富和发展:师承与创新
❖ 邓小平:“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 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 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 了问题,还须知就此作深入具体的研究。 ”
本章主要思考题:
❖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2、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包括哪些
内容? ❖ 3、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哪些挑战?应采取什么举措? ❖ 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哪几个重大关系? ❖ 5、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6、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 7、我国扩大开放碰到哪些问题和挑战? ❖ 8、为了扩大开放,我们采取哪些对策?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 “文革”遗留下来的 粉碎“四人帮”后拨
的边缘
混乱现象极其严重 乱反正出现徘徊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 一批发展中国国家
革命蓬勃兴起
迅速发展
❖ 国内背景: ▪ 先看市民生活 ▪ 再看农民的生活
❖ 国际背景: ▪ 新科技革命 ▪ 美欧日经济实力 ▪ 中国差距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掌握改革是全面深化的改革,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主要表现:1、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当惊世界殊”的历史;2、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3、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4、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5、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6、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背景国内环境:“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

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教案: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教案: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深化改革面临的深层次 问题与困难
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
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突出矛盾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工资增长失衡 投资、储蓄与收入、消费的关系不够和谐 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
地区发展不协调
二元社
会结构
下的突
收入差距过大
出问题
城乡关系不和谐
地区发展不平衡
2007年城市GDP排名(亿): 上海 10296.9 北京 7870 广州 6068.41 深圳 5684.39 银川 335.29 西宁 281.61 拉萨102 上海和拉萨相差100倍 2007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排名第一的深 圳,136071.3元,银川11975.38 深圳和银川相差10多倍
1
2
3
4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5
6
第三阶段 1993-2002 (五件大事)
关键词
价格放开 汇率并轨
分税制 加入世贸组织
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改革的进程就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进程
200319851992 19932002
19781984
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重要性
中国资源消耗惊人
GDP 5.5%
煤 15%
钢 30%
水泥 54%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1
2
3
更加坚定市 场经济的取 向
更加结合中 国特色的国 情
更加凸显社 会主义的优 势
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电力、通讯、石油、金融、保险、水 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不到全国城 镇职工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高达 1.0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 55%,高出全国工资水平的部分约9200亿元, 其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职工平均收入的 14.06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识记;易考选择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考点: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原因】
1.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2.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3.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考点: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
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识记;易考选择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考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他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

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缺乏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出现偏差等原因,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其主要内容有: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考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的重新选
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考点:对改革是一场伟大革命的理解】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考点:改革开放的性质】
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