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方剂学考点总结(必背)

合集下载

《方剂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

《方剂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

2
20
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冷 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附子、大黄
、芒硝、当归、干姜、人参、甘草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 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2.3 润下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泄
21
麻子仁丸(脾约丸)
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麻子仁、杏 仁、芍药 + (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
第三章 和解剂
3.1 和解少阳
序号
方剂名称
组成
功用
主治
28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 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柴胡、半夏
、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和解少阳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 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 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栀子 + (白 虎汤):石膏、知母、甘草 + (犀角地黄
汤):犀角、生地、芍药、牡丹皮 + 连翘、 玄参、桔梗、鲜竹叶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 狂躁,谵语神糊,视物昏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 或抽搐,或厥逆,脉沉数,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 焦。
阳气虚弱。感冒风寒,头痛身热恶寒,热轻寒重,无汗肢冷, 助阳益气,发汗解表。 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
大无力等证。
滋阴解表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 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2016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带方歌).

2016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带方歌).

第一章解表剂注:不易久煎;宜温服;外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第一节辛温解表方名功效主治及病机辨证要点及用法方歌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病机:风寒束表,营卫郁滞肺失宣降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用法:先煮麻黄。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方义:麻杏,一宣一降,宣肺平喘。

麻桂相须,辛温发汗常用。

炙甘草,调后药性,缓峻以防伤正。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证病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营卫不调,肺胃失和示胃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已和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用法:适寒温,啜热粥,“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

亦适用病后、产后、体弱表现的营卫不和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方功方义:生姜,散表邪,和胃止呕;姜枣相配,补脾和胃,调和营卫。

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合芍药“酸甘化阴”,意在“扶正祛邪”。

全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仲景群方之冠,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加减:“项背强几几”加用葛根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病机:风寒外束肌表,寒饮迫肺外溢,肺失宣降,兼阳弱津乏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配伍特点:散收同用,散中寓收,祛邪护正小青龙汤治寒饮,风寒咳嗽皆可医,麻黄桂姜芍药甘,细辛半夏五味子方义: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表寒里热)。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病机:外感风寒湿邪,邪束肌表,滞于经络,阳郁蕴热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表寒里热)配伍特点:分经论治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祛风散寒能清热方义:羌活--太阳经;苍术--太阴经;细辛--少阴经;白芷--阳明经;川芎--少阳经、厥阴经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四时感冒;妇女经期感冒风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加味香苏陈草煎,荆防艽芎生姜蔓;第二节辛凉解表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病机:肺经风热,肺卫失宣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者配伍特点:1.辛凉轻剂桑菊饮中杏桔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病机:外感温热毒邪,卫表郁闭,肺失清肃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配伍特点:1.“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2.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效果好方义:荆芥穗、淡豆豉微温,“去性取用”;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麻杏石甘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肺热壅盛证病机:肺热壅盛,无以宣泄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喘咳,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配伍特点:1. 石膏:麻黄2:1 2.辛凉重剂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方义:麻黄,先煮,宣肺气以散里热,“火郁发之”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柴葛解肌汤辛凉解肌清泄里热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整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整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备急千金要方》
1热入血分证2热伤血络证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身热谵语,斑色紫黑,吐血,便血衄血,尿血,舌绛,脉数
犀角(水牛角代)、生地、芍药、丹皮
犀地牡丹芍,(清热凉血好)。
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
4.3清热解毒
42黃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三焦火毒热盛证
泻火解毒
大热烦躁,错语不眠,口燥咽干,吐衄,发斑,痈肿疔毒,舌紅苔黃,脉數有力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
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
陈梗芥前百菀(买)止嗽草。(百草苑陈桔芥前)
陈更借钱百万(买)止嗽草。
1.2辛凉解表
7.银翘散★
《温病条辨》
温病初起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10.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
解肌清热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微洪
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
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
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8.桑菊饮★
《温病条辨》
风温初起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都除掉)。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归纳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归纳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归纳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方剂学是考察考生对于中医药方剂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于方剂学考点的归纳总结。

一、方剂的组成1. 方剂的基本组成:方剂一般由草药、矿物、动物制品和药化合物等多种成分组成。

2. 方剂的主药和辅药:方剂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草药称为主药,其他草药则称为辅药。

3. 方剂的味、性、归经:草药具有不同的味道、性质和归属经脉的特点,方剂的组方需要考虑这些特点。

二、方剂的功效1. 方剂的药理作用:方剂中的草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通过组合可以产生协同、增强或减弱的效果。

2. 方剂的临床应用:方剂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因可以有不同的应用,考生需要了解方剂适用于哪些疾病和病因的治疗。

三、方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方剂的适应症:方剂在临床上有特定的适应症,即对一些特定的疾病和症状有效果。

2. 方剂的禁忌症:方剂的使用也有一些禁忌症,即对一些特定的人群或情况下禁止使用。

四、方剂的制剂形式和用法用量1.方剂的制剂形式:方剂可以制成丸剂、散剂、浸剂、煎剂和外用剂等多种形式。

2. 方剂的用法用量:方剂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需要使用不同的用法用量,考生需要了解方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经典方剂和方剂的历史演变1. 经典方剂:中医药古籍中记载了许多经典方剂,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白虎汤等,考生需要了解这些常用的经典方剂。

2. 方剂的历史演变:方剂在历史中经历了不同的流派和演变,考生需要了解这些历史变迁对于方剂的影响。

六、方剂的加减和配伍1. 方剂的加减:对于某些病症,可以根据需要对方剂进行加减,增强或减弱某些成分的药效。

2. 方剂的配伍:方剂的组成需要考虑草药之间的配伍关系,不能出现有害或无效的组合。

方剂学是中医药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掌握方剂的组成、功效、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方剂学的学习和理解,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的应用能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速记手册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速记手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速记中医内科速记中医内科笔记(中医很多选择是对证型方药的考试,所以有基础的一背这个歌很多主方药就能记下来,对考试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病证一个歌就能把它的证型方药记下来。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方剂学讲稿绪言1、什么是方剂?方----治疗方法;剂----剂型、剂量。

通过辨证,决定治法,选用药材,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拟定每一药的用量制成一定的剂型,就是方剂。

也称处方或汤头。

2、什么是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学习和了解方剂学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从事中医研究及临床的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在这本据推断至少是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

明代的《普济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巨著。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第二节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清法6.温法7.消法8.补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基本结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这里的君、臣、佐、使说的就是方剂的基本结构。

因此方剂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方剂是由君、臣、佐、使这四类具有不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总结

方剂学第一单元:总论—、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①汗法:表证 ②吐法:涌吐③下法:有型实邪从下窍而出。

④和法: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两方面;消食和胃不属于和法,属于消法)⑤温法: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⑥清法: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⑦消法:有形实邪缓消渐散。

⑧补法:补虚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必须有,不一定就一个君药,用量不一定最大)2.臣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辅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①佐助药: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消除或缓解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制约君臣之毒③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4.使药:①引经药 ②调和药一个方剂必须有君药,不一定就一个君药,用量不一定最大,可以没有臣、佐、使药。

三、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的增损:君药不变,加减方中药物(例:逍遥散+熟地→黑逍遥散)2.药量的加减: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改变方中药物的用量(例:四逆汤→重用附子与干姜→ 通脉四逆汤)3.剂型的变化: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例:理中丸→变汤剂→人参汤)四、剂型汤剂:吸收最快,发挥药效迅速,加减变化灵活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且体积小,服用、携带都比较方便散剂:吸收较快,且制作简便,节约药材,不易变质,便于使用和携带第二单元:解表剂 (表证、疾病初期)一、辛温解表1. 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脉浮紧→❶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干妈贵姓) ❷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有麻黄就有平喘效果)2. 桂枝汤——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汗——脉浮缓❶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炙甘草(桂芍姜枣草)——桂:芍=1:1(桂枝芍药等量伍) ❷S+贻糖——小建中汤——桂:芍=1:2❸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芍=1:1 小建中汤:止痛——桂:芍=1:2❹调和营卫(独一无二)3. 大青龙汤 ——外有风寒,里有郁热(烦热)❶麻黄汤(风寒)+石膏(郁热)+生姜、大枣(调和) ❷麻黄汤+石枣姜 4. 九味羌活汤:❶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甘草(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❷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肢体酸痛、口微渴)❸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原则 5. 小青龙汤:❶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炙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知识点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知识点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论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1 治法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1.2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

1.3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

“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

2.常用治法治法是针对临床证候所采取的治疗大法,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决定了治法的多样性,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将诸多治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2.1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2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于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病位居上、病势急迫、内蓄实邪、体质壮实者方为适宜;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2.3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2.4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证。

使用和法要注意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2.5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邪热壅盛于里之证。

使用清法要注意: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整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整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导赤)竹甘通地。
(导赤)竹竿捅地.
47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1。肝胆实火上炎证2。肝胆湿热下注证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头痛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胁痛口苦,耳聋耳肿,阴肿阴痒,小便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带下黄臭
龙胆草柴胡泽泻木通黄芩栀子当归生地生甘草
胡归生龙子,芩山草朩泻。
乌龟生龙子,群山草木谢。
48左金丸
31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肝郁血虚脾弱证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逍遥)胡姜荷草,药归术苓。
(逍遥)湖江河草,要归树嶺。
32痛泻要方★
《医学正传》
痛泻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腹痛,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注: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11.升麻葛根汤★
《闫氏小儿方论》
麻疹初起
解肌透疹
麻疹不出,发而不透,身热恶风,头痛肢疼,咳嗽,且赤流泪,口渴,舌红苔干,脉浮数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升麻葛根草药汤。
升麻葛根草药汤。
1。3扶正解表
12.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人参败毒散)
气虚外感证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8.桑菊饮★
《温病条辨》
风温初起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方剂学(必背)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方剂学(必背)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方剂学(必背)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草白薇,豆豉桔枣葱薄荷,滋阴解表又发汗。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治少阴。

二、泻下剂1、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大黄,枳实厚朴加芒硝,峻下热结治腑实。

小承气汤小承气汤枳朴黄,轻下热结治腑实。

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治燥实。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用桃仁,冬瓜子内加芒硝,肠痈初起脓未成,泻热破瘀散结肿。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结胸,芒硝甘遂大黄供,心坚硬满便难通,泻热逐水为峻剂。

2、温下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温补脾阳攻冷积,冷积久痢自尔康。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痛莫当,温阳散寒泻积滞,功在温下妙非常。

3、润下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润肠泻热又行气,津伤便秘服之易。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少肠中燥,温肾益精便自通。

4、逐水十枣汤十枣汤攻逐水饮,大戟芫花与甘遂,咳唾引痛心下痞,实水身肿效无差。

5、攻补兼施黄龙汤黄龙汤有大承气,参归草桔姜枣同,阳明腑实气血虚,补益气血兼清热。

三、和解剂1、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方,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芍姜枣,往来寒热心下满,和解泄热表里方。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碧玉须,陈夏茯苓枳竹茹,少阳热重痰挟湿,清胆利湿痰自除。

达原饮达原饮用槟草果,厚朴芍芩知母草,开达膜原辟秽浊,瘟疫疟疾服之安。

2、调和肝脾四逆散四逆散柴枳草药,透邪解郁理肝脾,专治阳郁成厥逆。

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朮甘草姜薄荷,疏肝健脾和营血,肝郁血虚效验良。

痛泻要方痛泻药朮防陈,补脾泻肝治泄泻。

3、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与人参,开结除痞又降逆,痞满吐利用此方。

四、清热剂1、清气分热白虎汤白虎汤中石膏君,知母甘草加粳米,热盛伤津口大渴,清热生津有奇功。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用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清热生津又益气,暑热烦渴脉虚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方剂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方剂学

·解表剂〖主治〗1. 悬饮。

2. 水肿。

一身悉肿,尤 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 当归 甘草 皂刺 〖主治〗血痹。

肌肤麻木不,脉微涩而紧。

子 阿胶 乌梅 贝母 罂粟壳〖主治〗下焦蓄血证。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温燥伤肺之重证。

1、燥湿化痰1、辛 温 解 表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

〖功用〗攻逐水饮。

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银花 陈皮〖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久咳肺虚证。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血府逐瘀汤〖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二陈汤麻 黄 汤 麻黄 桂枝 炙甘草 杏仁〖主治〗痈疡肿毒初起。

阳和汤〖组成〗桃仁 红花 生地黄 川芎 赤芍 牛半夏 橘红 茯苓 甘草炙(生姜 乌梅)〖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5、攻补兼施〖功用〗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 熟地 肉桂 麻黄 鹿胶 白芥子 姜炭 甘草 3、涩 肠 固 脱膝 桔梗 当归 柴胡 枳壳 甘草2、滋 阴 润 燥〖〗痰湿咳嗽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黄龙汤〖主治〗阴疽。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 真人养脏汤〖〗胸中血瘀证。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增 液 汤 玄参 麦冬 生地温胆汤桂 枝 汤 桂枝 芍药 炙草 生姜 大枣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人参 当归 甘草 4、清 脏 腑 热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 〖组成〗人参 当归 白术 肉豆蔻 肉桂 炙 补 阳 还 五 汤〖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半夏 竹茹 枳实 橘皮 茯苓 甘草炙〖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

(桔梗 生姜 大枣)导 赤 散 生地 木通 甘草 竹叶迟细。

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 甘草 白芍 木香 诃子 罂粟壳黄芪 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 〖功用〗滋阴清热,润燥通便。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治〗心经火热证。

〖功〗清心利水养阴 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久泻久痢。

2016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备知识精选-方剂学

2016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备知识精选-方剂学

【方剂学】必备考点1:常用治法: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必备考点2:方剂的组成原则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2)臣药有两种意义:⑴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⑵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⑴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⑵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⑶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反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⑴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⑵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必备考点3:常见剂型的特点1)汤剂其特点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加减变化灵活,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每一个患者和各种病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2)散剂的特点吸收较快,且制作简便,节约药材,不易变质,便于使用和携带;3)丸剂的特点吸收缓慢,药力持久。

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便。

必备考点4:麻黄汤的组成、功用及主治【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必备考点5:桂枝汤的组成、功用及主治【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必备考点6:九味羌活汤的组成、功用及主治【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舌苔白,脉浮。

必备考点7:小青龙汤的组成、功用及主治【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方剂学总结(知识点精华版)

方剂学总结(知识点精华版)

《方剂学》重点内容第一章、解表剂1.辛温解表剂方名功效主治辨证要点方歌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理气解郁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鼻塞流涕,无汗,身体疼痛,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加味香苏陈草姜,蔓荆芥防芎秦艽。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姜五味。

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

百部紫菀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2.辛凉解表剂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咽痛,头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阳明热盛入母膏。

麻杏甘石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肺热壅盛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喘咳,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麻杏甘石汤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发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柴葛解肌姜枣膏,羌草桔梗芩芷芍。

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麻疹初起疹出不出(或出而不畅),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升麻葛根草芍药,解肌透疹此方良。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资料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总论【考试要求】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及常用治法2.方剂的组成3.方剂的变化4.常用剂型及其特点【要点详解】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及常用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这也构成中医学所强调的“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二)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吐出。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食、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之证得到解除。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侯。

二、方剂的组成方剂的组成原则是君、臣、佐、使。

(一)君药(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二)臣药(辅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三)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四)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是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另外,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方中不可无君药;②不是每首方中都君、臣、佐、使俱全。

方剂学重点知识总结+236条必背考点

方剂学重点知识总结+236条必背考点

方剂学【总论】1、方剂学代表著作:《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堪称最古老的方书。

(方剂学著作)《黄帝内经》:“君、臣、佐、使”理论最早的中医学理论著作。

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之作,“理、方、法、药”为一体,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宋我的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788首方歌《伤寒名理论》金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论著作,开创方论之先河《普济方》明清载方最多的古代方书《医方集解》清汪昂开创了新的治法(便于记忆)《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中国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2、名词解释治法:即疾病的治疗方法,它是在辨明症状、审清病因及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治法在中医临床用方中处核心地位。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

{治法是立方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宣发肺气等,以促进发汗,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中病即止,不宜久煎}补法:可分为补益气、血、阴、阳3、方剂剂型:汤剂: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不便于携带丸剂: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和携带散剂:小二服用,制作简单,吸收快,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冲击: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4、方剂的配伍的目的:(1)、提高疗效(提效)(2)、扩大治疗范围(扩大)(3)、产生新的功效(新效)(4)、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减毒)5、方剂组成原则:原则:君、臣、佐、使君、臣、佐、使主要以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为依据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在方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性能直接规定和影响着整个方剂的功能。

臣药:a、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b、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知识要点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知识要点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方剂与治法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常用治法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1.方剂的组成原则2.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剂型要点:常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概述要点: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辛温解表要点:1.麻黄汤、桂枝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2.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辛凉解表要点: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2.桑菊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扶正解表要点:败毒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三单元泻下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寒下要点:1.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2.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细目三:温下要点: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润下要点: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第四单元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1.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调和肝脾要点:1.四逆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2.逍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细目四:调和肠胃要点: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第五单元清热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气分热要点:1.白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清营凉血要点:1.清营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细目四:清热解毒要点:1.黄连解毒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仙方活命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清脏腑热要点:1.导赤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龙胆泻肝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3.左金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4.苇茎汤、泻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5.清胃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6.白头翁汤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六:清虚热要点:青蒿鳖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六单元祛暑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祛暑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暑解表要点:香薷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祛暑益气要点:清暑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第七单元祛温里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温里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中祛寒要点:理中丸、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回阳救逆要点:四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温经散寒要点:1.当归四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阳和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第八单元表里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表里双解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解表清里要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解表攻里要点:1.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九单元补益剂细目一:概述要点: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要点:1.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生脉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补血要点:四物汤、归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气血双补要点: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补阴要点:1.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大补阴丸、百合固金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一贯煎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症候细目六:补阳要点:肾气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细目七:阴阳双补要点: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单元固涩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固涩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要点:牡蛎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涩肠固脱要点:真人养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涩精止遗要点: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固崩止带要点:固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一单元安神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安神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要点:朱砂安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滋养安神要点: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二单元开窍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开窍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开要点: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的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温开要点:苏合香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三单元理气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理气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行气要点:1. 越鞠丸、瓜蒌薤白白酒汤、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柴胡疏肝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降气要点:1.苏子降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定喘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3.旋覆代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四单元理血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祛瘀要点:1.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桃核承气汤、温经汤、生化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止血要点:1.咳血方、黄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小蓟饮子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五单元治风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治风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疏散外风要点:1.川芎茶调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消风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小活络丹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平息内风要点:1.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六单元治燥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治燥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轻宣外燥要点:1.杏苏散、清燥救肺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桑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滋阴润燥要点:1.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第十七单元祛湿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祛湿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燥湿和胃要点:1.平胃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藿香正气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细目三:清热祛湿要点:1.茵陈蒿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八正散、三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利水渗湿要点:1.五苓散、猪苓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细目五:温化寒湿要点:1.实脾散、真武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苓桂术甘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细目六:祛湿化浊要点:完带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七:祛风胜湿要点:1.羌活胜湿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第十八单元祛痰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燥湿化痰要点:二陈汤、温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清热化痰要点:清气化痰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润燥化痰要点: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五:温化寒痰要点:苓甘五味姜辛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六:化痰息风要点: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九单元消食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消食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消食化滞要点:保和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健脾消食要点:健脾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第二十单元驱虫剂要点:乌梅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方剂学考点总结(必背)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方剂学考点总结(必背)

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总结】一、解表剂辛温解表表实:麻黄汤:干妈姓桂表虚:桂枝汤:要支走蒋干外寒里饮:小青龙汤:小将为嘛甘心下跪外寒里有蕴热:九味羌活汤: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剌穿胸。

外寒气郁:香苏饮:陈香炒苏叶。

2、辛凉解表温病初起平剂: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温病初起轻剂: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桑杏果。

外感风热,邪热蕴肺:麻杏石甘汤。

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柴葛解肌汤: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3扶正解表:气虚感风寒湿: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气虚感寒,内有痰湿:申叔想陈杰,给钱夏苓割草。

阳虚感风寒,暴喑:麻黄附子细辛汤。

阴虚感风热:加减葳蕤汤: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二、泻下剂1、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里热实厥之癫、狂:大承气汤:黄硝朴实。

肠痈初起,湿热壅滞:大黄牡丹汤:大硝丹东桃。

水热互结之结胸:大陷胸汤:芒硝随军。

2、温下阳虚寒积:(脾虚)温脾汤:附大人炒肝。

寒积里实:(无虚)大黄附子汤肠胃燥热,脾约便秘:麻子仁丸:麻子只要破黄杏。

肾阳虚弱津液不足:济川煎:牛肉只归谢妈。

3、逐水悬饮实水:十枣汤:枣戟芫遂。

4、攻补兼施阳明腑实,气血不足:黄龙汤:(大承气)人皆当炒姜枣。

三、清热剂清暑热暑湿:六一散阴暑:香薷散暑伤肺经气分热证:清络饮。

暑湿证:桂苓甘露饮。

暑温夹湿:新加香薷饮。

清气分热气分热盛:白虎汤:石母炒米。

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夏甘族人卖金糕。

清营凉血:热入营分:清营汤:西弟瞧黄花,卖丹参叶。

热入血分:犀角地黄汤:西弟要母。

清热解毒三焦火盛:黄连解毒汤:三皇子上中二焦邪热:凉膈散:黄小琴只瞧干荷叶大头瘟:普济消毒饮:马和牛愿吃草根皮,秦莲姐巧玩麻将。

阳证痈毒初起: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草皮归汝乡。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防风通圣散:防穷,三皇子借书连根归,将要和滑石硝甘草。

温病,气血两燔:清瘟败毒饮:西弟要母,二皇子借竹皮连炒石参。

清脏腑热心经火:导赤散:通住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总结】一、解表剂辛温解表表实:麻黄汤:干妈姓桂表虚:桂枝汤:要支走蒋干外寒里饮:小青龙汤:小将为嘛甘心下跪外寒里有蕴热:九味羌活汤: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剌穿胸。

外寒气郁:香苏饮:陈香炒苏叶。

2、辛凉解表温病初起平剂: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温病初起轻剂: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桑杏果。

外感风热,邪热蕴肺:麻杏石甘汤。

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柴葛解肌汤: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3扶正解表:气虚感风寒湿: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气虚感寒,内有痰湿:申叔想陈杰,给钱夏苓割草。

阳虚感风寒,暴喑:麻黄附子细辛汤。

阴虚感风热:加减葳蕤汤: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二、泻下剂1、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里热实厥之癫、狂:大承气汤:黄硝朴实。

肠痈初起,湿热壅滞:大黄牡丹汤:大硝丹东桃。

水热互结之结胸:大陷胸汤:芒硝随军。

2、温下阳虚寒积:(脾虚)温脾汤:附大人炒肝。

寒积里实:(无虚)大黄附子汤肠胃燥热,脾约便秘:麻子仁丸:麻子只要破黄杏。

肾阳虚弱津液不足:济川煎:牛肉只归谢妈。

3、逐水悬饮实水:十枣汤:枣戟芫遂。

4、攻补兼施阳明腑实,气血不足:黄龙汤:(大承气)人皆当炒姜枣。

三、清热剂清暑热暑湿:六一散阴暑:香薷散暑伤肺经气分热证:清络饮。

暑湿证:桂苓甘露饮。

暑温夹湿:新加香薷饮。

清气分热气分热盛:白虎汤:石母炒米。

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夏甘族人卖金糕。

清营凉血:热入营分:清营汤:西弟瞧黄花,卖丹参叶。

热入血分:犀角地黄汤:西弟要母。

清热解毒三焦火盛:黄连解毒汤:三皇子上中二焦邪热:凉膈散:黄小琴只瞧干荷叶大头瘟:普济消毒饮:马和牛愿吃草根皮,秦莲姐巧玩麻将。

阳证痈毒初起: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草皮归汝乡。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防风通圣散:防穷,三皇子借书连根归,将要和滑石硝甘草。

温病,气血两燔:清瘟败毒饮:西弟要母,二皇子借竹皮连炒石参。

清脏腑热心经火:导赤散:通住草地。

肝经实火湿热:龙胆泻肝汤:黄龙子推木车,当地卸柴草。

肝炎犯胃:左金丸:吾皇(黄连6:1)肺痈,热壅痰淤互结:苇茎汤:苇冬已逃。

肺热喘咳:泻白散:白耕草地。

胃火牙痛:清胃散:连弟生母归胃热阴虚:玉女煎:麦地拾母牛。

邪热下痢:葛根芩连汤:温热痢疾:芍药汤:秦香连当官,大吵要郎。

热毒痢疾:白头翁汤:白头翁擒二黄。

6、清虚热温病后,邪伏阴分:青蒿鳖甲汤:贾母生丹青。

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清骨散:亲家母弟擒草狐、银狐。

阴虚火旺、盗汗:当归六黄汤四、和解剂和解少阳伤寒少阳,热入血室:小柴胡汤:蒋干找人伴胡琴。

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大琴只要半升枣胡。

少阳湿热:蒿芩清胆汤:青竹碧玉凉,皮肤只半黄。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达原饮:情朗甘知后果。

调和肝脾阳(热)郁厥逆,肝脾气郁:四逆散:只烧干柴。

肝郁血虚,脾弱气郁:逍遥散:江湖河草,要归白苓。

脾虚肝旺之痛泻(木克金):痛泻要方:陈租药房。

调和肠胃:寒热错杂之痞证:半夏泻心汤:姜二黄炒半升枣。

五、温里剂温中祛寒脾胃虚寒、阳虚失血、胸痹:理中丸:干厚猪皮。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小建中汤:大芍糖炒姜汁。

肝肾虚寒、浊阴上逆:吴茱萸汤:将无人找。

中阳虚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大建中汤:蜀江糖人。

回阳救逆心肾阳衰寒厥:四逆汤:父子炒姜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回阳救逆汤温经散寒血虚寒厥:当归四逆汤:捅大桂柑,当要细心(倍大枣)阴疽:阳和汤:干妈借炭鹿肉熟。

营卫虚弱之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贵要炒姜枣。

六、固涩剂固表止汗:体虚自汗、盗汗:牡蛎散:黄母卖麻。

敛肺止咳:久咳肺虚:九仙散:武素梅借人款交桑母。

涩肠止泻:脾肾阳虚之肾泄:四神丸:破豆姜枣喂猪。

久泻久痢脾肾阳虚:真人养脏汤:甘肃猪扣肉香,当心要诃人。

涩精止遗:肾虚不固:金锁固精丸:心肾两虚、:桑螵蛸散:桑蒲远古,人鬼当神。

固崩止带:脾肾亏虚、冲脉不固:固冲汤:黄龙母要三叔种西贝鱼。

肾虚、湿热带下:易黄汤七、安神剂重镇安神:心火亢,阴血亏:朱砂安神丸:黄朱归草地。

滋养安神:肝血不足虚热内扰:酸枣仁汤:穷找灵芝草阴亏血少,神志不安:天王补心丹:冬至,二仁弟皆当喂猪服三升麦。

脏燥:甘麦大枣汤。

八、开窍剂1凉开:邪热内陷心包:安宫牛黄丸温热病、热闭心包,热盛动风:紫雪丹痰热内闭心包:至宝丹温开:寒闭:苏合香丸:十香杀猪刻犀皮。

九、理气剂行气:六郁证:越鞠丸:神父听川芎神曲。

梅核气:半夏厚朴汤:苏苓后半生。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枳实薤白桂枝汤:谢蒌枝朴实。

脾胃寒凝气滞:厚朴温中汤:服生炒肝皮厚香。

肝经寒凝气滞:天台乌药散:高良回乡练兵,要斗青皮。

肝肾不足,寒凝肝脉:暧肝煎:陈生归乡,要服狗肉。

降气:上实下虚、喘咳:苏子降气汤:半钱牛肉归子厚。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定喘汤:桑琴吃白果破香瓜,半块杏仁苏。

胃虚痰阻气逆:旋复代赭汤:蒋干吓走带花人。

痰饮呕吐:小半夏汤胃气虚有热呃逆:橘皮竹茹汤:儒生大人(吃)橘柑。

胃气虚、寒证:丁香柿蒂汤:湘江市人。

十、补益剂补气肺脾气虚:四君子汤:人服熟肝。

脾虚湿盛:参苓白术散:早晨,人已杀猪,皆服肉炒山药豆。

脾虚气陷发热:补中益气汤:陈麻人骑胡术干当归。

温病暑热耗气伤阴,久咳伤肺,气阴两虚:生脉散。

表虚自汗:玉屏风散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完带汤:苍山人借钱,胡要干猪皮。

补血营血虚滞:四物汤:要归穷地。

血虚阳浮发热:当归补血汤(黄芪5:1)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归脾汤:白将神骑远,草人早归龙眼乡。

气血双补气血两虚:八珍汤阴血、阳气虚,肺痿:炙甘草汤:卖大麻之人叫姜志弟。

补阴、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朱丹弟服泻药。

阴虚火旺:大补阴丸:黄母归来猪脊熟。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一贯煎:麦地楝狗当杀。

真阴不足:左归丸:朱山子骑牛熟路归。

补阳:肾阳不足:肾气丸:朱丹弟腹泻服贵药。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右归丸阴阳双补: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地黄饮子:长治二弟拾干巴猪肉和姜枣卖桂林。

真元虚损、精血不足:龟鹿二仙膏:人参归鹿狗。

肝肾不足:七宝美髯丹:破屋归牛苓妻子。

十一、祛湿剂清热祛湿:湿热黄疸:茵陈蒿汤:湿热淋证:八正散:大木车滑巨扁,只能干瞪眼。

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三仁汤:三人爬竹杆,扑通滑下来。

湿热霍乱:连朴饮:奴仆伴唱,不知廉耻。

湿热相搏,外受风邪:当归拈痛汤。

温化水湿:脾肾阳虚水泛、水湿内停之阴水:实脾饮:父子白服干果破香瓜,吃成大腹皮。

中阳不足之痰饮:苓桂术甘汤阳虚水泛:真武汤:朱父将服药。

利水渗湿: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防已黄芪汤:姜大伯骑草房。

水热互结:猪苓汤:谢玲玲滑跤。

脾虚湿盛:五皮散:陈玲腹皮伤。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五苓散:白摘两灵芝祛风胜湿: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独活寄生汤:秦人地穷要牛耕,种灵芝草不寄生,当心防毒。

风湿在表之痹证:羌活胜湿汤:草房墙高,曼琼独住。

十二、理血剂活血化淤:下焦蓄血:桃核承气汤:大甘桃贵,忙硝。

胸中血淤:血府逐淤汤:草地烧穷,壳梗当柴,花牛逃。

跌打损伤,淤血阻滞:复元活血汤:胡军归山看桃花红草。

中风之气虚血淤:补阳还五汤:花痴鬼穷骑龙逃。

冲任虚寒淤血阻滞:生化汤:蒋干穷逃当归。

淤血停滞:失笑散淤阴胞宫:桂枝茯苓丸:疟母癥瘕:鳖甲煎丸: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淤血:七厘散头面淤血:通窍活血汤:桃花乡穷要葱枣。

膈下淤血:膈下逐淤汤:桃花乡穷,只要胡母炒乌脂归。

少腹淤血寒凝:少腹逐淤汤:桃花乡穷,蒲志要回归官胡。

血淤痹证:身痛逐淤汤:桃花乡穷,叫牛龙抢灵草归。

活血止血:肝火犯肺之咳血:咳血方:海代咳瓜子。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小蓟饮子:小弟拾木竹杆当黄山藕。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黄土汤:黄土地干,傅琴白浇。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十灰散:黄宗茜之母用大小蓟叶盖茅侧。

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槐花散:只借百花。

十三、治风剂疏散外风:外感风邪头痛:川芎荼调散:景辛穷,纸墙草房薄。

风疹、湿疹:消风散:石母归地炒麻,牛通叔借苦参防蝉。

风邪初中经络:大秦艽汤:川胶归地信访归,甘服三白二活黄芩膏。

风中头面经络:牵正散:风寒湿邪滞留经络:小活络丹:汝弟要南二屋。

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玉真散:白妈只枪南房。

平肝熄风:热盛动风:羚角钩藤汤:竹贝炒钩藤,要苓弟服桑菊。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镇肝熄风汤:练牛者因要升天,干母卖古龟。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天麻钩藤饮:石山麻藤请杜牛母寄交茯神。

阴虚风动:大定风珠:贾母卖草鸡,要归阿妈五弟。

十四、消导剂消食化滞:食滞胃脘:保和丸:(不补)瞧山神服拌萝卜皮。

湿热食滞:枳实导滞丸:(不伤正)大琴服泻只求黄白神。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木香槟榔丸:黄柏连想牛朗饿,陈青父割姜。

健脾消食:脾虚食滞:健脾汤:黄山神要服肉炒熟陈麦,想杀人。

(补)脾虚气滞寒热互结:枳实消痞丸:夏连夫人只卖猪肝不干。

酒积伤脾:葛花解酲汤:十五、治燥剂轻宣润燥:外感凉燥:杏苏散:夏苓姓苏只找姜草菊借钱。

外感温燥:桑杏汤:傻子离母想伤人。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清燥救肺汤:阿妈妮拾干巴桑叶卖人。

滋阴润燥:虚热肺痿、胃阴不足:麦门冬汤:夏大人卖草米。

肺肾阴虚,虚火上扰:百合固金汤:二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阳明温病,津亏便秘:增液汤:生地冬。

白喉元阴亏虚燥热:养阴清肺汤:荷弦母要单卖草地。

胃阴损伤:益胃汤:五弟卖沙糖。

十六、治痰剂1、燥湿化痰:湿痰:二陈汤:夏菊梅服生肝。

胆郁痰扰:温胆汤:陈茹只服枣拌生肝。

痰伏中脘:流注脉络:茯苓丸:消夏只服姜。

2清热化痰:痰热咳嗽:清气化痰丸:夏苓只服南瓜黄杏。

痰热互结:小陷胸汤:拌黄瓜。

实热老痰:滚痰丸:大秦诚实。

润燥化痰:燥痰咳嗽:贝母瓜蒌丸:花苓梅皆背蒌。

温化寒痰:寒饮咳嗽:苓甘五味姜辛汤治风化痰:风痰上扰:半夏白术天麻汤:夏天服红薯炒姜枣。

风痰蕴热之痫证:定痫丸:夏天南伏神母请虎将干将石金志丹卖砂粒。

十七、驱虫剂脏寒蛔厥:乌梅丸:富贵人新疆归,白莲交屋。

十八、涌吐剂痰涎宿食壅滞胸脘:瓜蒂散:小香瓜。

十九、妇科方清经散:柏母弟要服青皮。

两地汤:二地要卖生胶。

清热调经汤:桃花乡穷,连弟要生母饿归。

清热固经汤:黄子三弟教龟母炒藕炭。

固本止崩汤:敌人归还姜叔。

顺经汤:京母归地服沙药。

止带方:二苓子要黄因牛子携母。

苍附导痰丸:陈叔帮南子神父服生甘。

归肾丸:二山种地归服兔狗。

二仙汤:二仙母白天归。

温经汤:(良方)母牛炒贵鹅,人当要穷。

举元煎:黄麻人炒叔。

寿胎丸:土姣继续。

胎元饮:二伯归地炒人肚皮。

保元煎:二黄二弟要断药草。

鲤鱼汤:二伯归将服鱼。

天仙藤散:江苏草皮白,二林想写乌藤瓜。

毓麟丸:八珍穿鹿狗肚。

固冲汤:黄龙母要三叔种西贝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