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_3
X:信源
x :信号单元、消息、信源符号
W:代码、码组或码书
w:码字
A:构成码字的符号集
a :码元、符号、字符
X = {x1 , x2 , ..., xn }
信源符号集
编编码码器器
W = {w1 , w2 , ..., wn }
码字
A = {a1 , a 2 , ..., a m }
码符号集
Coding Theory 3-5
② X~W对应关系:顺序的一一对应关系:
R2 = {( x1, w1 )( x2, w2 ),( x3, w3 ),( x4, w4 )}
定长码 变长码 信源符号 码1 码2
x1
00 0
x2
01 01
x3
10 001
x4
11 111
Coding Theory 3-8
编码分类
非奇异码:所有信源符号映射到不同的码字
冗余度越低,信源输出信号携带信息的有效性越高,反之越低
0 ≤ Hn ( X ) ≤ Hn−1( X ) ≤ K ≤ H1( X ) ≤ H0 ( X ) = log m < ∞
Coding Theory 3-2
信源编码
3、信源输出信息的有效表示:如何用适当的码 符号有效表示信源输出的信息
无失真信源编码:可完整地恢复原信源符号 有失真信源编码:引入量化,按一定的失真度恢复源 符号序列,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信息量
10
111
111 0111 111
11
Coding Theory 3-12
分组码
1、非奇异码:码中所有码字各不相同
码A是奇异码,有两个码字相同,所以信源符号与码字不是一 一对应的,一定不是唯一可译码(虽然有最小码长)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
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
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信源编码
码方差例子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如下,分别按如下两种方 式编码,分析哪种编码更好。
X x1 x2 x3 x4 x5 P 0.4 0.2 0.2 0.1 0.1
Huffman编码1
信源符号 码字 0.4 0.2 0.2 0 1 0.2 1 0 0.4 0.4 0.2 0 1 0.6 0 1 0.4 1
非续长码例子
相同点:码1、码2都是单义码; 不同点:
码2中,每个码字都以“1”为终端,这样在接收过程中,只要一出 现“1”时,就知道这是一个码字已经终结,新的码字就要开始, 因此当出现“1”后,就可以立即将收到的码元序列译成对应的信 源符号; 码1中,当收到一个或几个码元符号后,不能即时判断码字是否已 经终结,必须等待下一个或几个码元符号收到后,才能作出判断。 例:码1组成的序列:1000100101 码2组成的序列:0001011001
i 1 7
L p( x i )ni 2.72
i 1
7
H 0.96 L log D
S
S1
S2
S3
S4 0.39
S5 1 1.00 0.61 0 11
0.35 0.26 X1 0.20
1 0
1
0
x2 0.19
x3 0.18 x4 0.17 x5 0.15 x6 0.10 1 0 0.11 1 0 1 0
霍夫曼编码方法编码的特点
X { x1 , x 2 ,..., x n } P ( X ) { p1 , p2 ,..., pn }
编码方法(对二元系统)
将N个信源符号按概率递减的方式排列起来; 用“0”,“1”码符号分别表示概率最小的两个信源符号, 并将这两个概率最小的信源符号合并成一个符号,从而得 到只包含N-1个符号的新信源,称为S信源的缩减信源S1; 将缩减信源S1的符号仍按概率大小以递减次序排列,再将 其最后两个概率最小的符号合并成一个符号,并分别用0, 1码符号表示,这样又形成了N-2个符号的缩减信源S2; 依次继续下去,直到信源最后只剩下两个符号为止,将这 最后两个符号分别用0,1码符号表示,然后从最后一级缩 减信源开始,向前返回,就得出各信源符号所对应的码符 号序列,即得出对应的码字。
第三章 数据压缩和信源编码
终端节(结)点上就可以得到即时码。
10:20
30
码 树
每个中间节点都正好有r 个分枝的树称为整树(满树)。
所有终端节点的阶数都相等的树为完全树。
10:20
31
码 树
• 码树
– 表示各码字的构成
0 0 0 0 1 0 10 1 0 1 0 1 0
树根—码字的起点 分成r个树枝—码的进制数
1 0 0 1 1 0 0 1 2 0
§3.1 §3.2 §3.3 §3.4
等长码 变长编码 哈夫曼码 香农码和费诺玛
10:20
1
数据压缩和信源编码
为了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通信,引入了信 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主要需 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提高传输效率
增强通信的可靠性
10:20 2
编码、信源编码、信道编码
• 编码:将一定的符号,数字或字母按一定的要求编 成不同的序列,表示出一定的意义称为编码。 • 编码分为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其中信源编码又 分为无失真信源编码和限失真信源编码。 无失真信源编码:适用于离散信源或数字信号。 限失真信源编码:主要用于连续信源或模拟信号, 如语音、图像等信号的数字处理。
10:20 7
信源编码
编码定理证明: (1)必存在一种编码方法,使代码的平均长度可 任意接近但不能低于符号熵 (2)达到这目标的途径,就是使概率与码长匹配。 说明: (1)无失真编码或可逆编码只适用于离散信源。 (2)对于连续信源,编成代码后就无法无失真地 恢复原来的连续值,因为后者的取值可有无限多 个。此时只能根据限失真编码定理进行限失真编 码 。
12
信源编码的分类
• 冗余度压缩编码: 是可逆压缩,经编译码后可以无失真地恢复。 基本途径:压缩信源的冗余度,即 1) 去除码符号间的相关性; 2) 使码符号等概分布。
通信原理课件第3讲 信源编码:信息论部分
j 1
信源冗余度:
假设某个信源X可以输出L个符号X1、X2…XL,这L个符号之间存 在记忆,即相互关联,则信源熵可表示为:
在已知一个符号的前提下, 另一个符号所产生的信息熵 联合熵与条件熵的计算:
H (Y ) E{I [ P( y j )]} E[ log P( y j )] P( y j ) log P( y j )
m
两个符号先后到达,这时两个符号 一个符号在没有任何前兆时 n m H ( X | Y ) 两个符号共同产生的信息熵 E{I [ P( xi | y j )]} E[ log P( xi | y j )] P( xi y j ) log P( xi | y j ) 所带来的信息熵 = 带来的信息量肯定大于等于 某个符号带来的 i 1 j 1 n m 在已知这个符号的前提下 有前兆时所带来的信息量。 H (Y | X ) E{I [ P( y j | 信息熵 xi )]} E[+ log P( y j | xi )] P( xi y j ) log P( y j | xi ) i 1 j 1 另一个符号所带来的信息熵 若两个符号相互独立,则等 n m H ( X , Y ) E{I [ P( xi y j )]} E[ log P( xi y j )] P( xi y j ) log P( xi y j ) 号成立,否则大于号成立 i 1 j 1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x x1
P( x) P( x1
xl
xL
P( xL | xL1
第三章 信源编码-离散无记忆源等长编码
第三章 信源编码——离散信源无失真编码本章分析问题:在信宿要求无失真接收时,或所有信源信息无损的条件下,离散信源输出的表示——即信源编码问题。
内容:信源分类,信息速率的计算,编码定理,有效编码方法等。
一、信源及其分类 1. 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离散信源表示:…U-2U-1U0U1U2…其中UL随机变量,取值范围:A={a1,a2,…ak} 2.无记忆源和有记忆源无记忆源:各UL彼此统计独立简单信源:各UL彼此统计独立且服从同一概率分布 P(UL=ak)=Pk,k=1,2,…,K∑=Kk 1Pk=1有记忆源:各UL取值相关。
UL=(U1,U2,…,UL)∈UL,其概率分布由L维随机矢量表示,P(UL=a)=P(U1=ak1,…,UL=akL) 3.平稳信源:概率分布与起始下标无关P(U1=ak1,…,UL=akL)=P(Ut+1=ak1,…,UL=akL)4.各态历经源:信源输出的随机序列具有各态历经性。
5.有限记忆源:用条件概率P(UL,UL-1,UL-2,UL-m)表述。
m为记忆阶数。
6.马尔可夫源:有限记忆源可用有限状态马尔可夫链描述,当m=1时为简单马尔可夫链。
7.时间离散的连续源:各随机变量UL取值连续。
8.随机波形源:时间和取值上均连续的信源;由随机过程u(t)描述,时间或频率上有限的随机过程可展开成分量取值连续的随机矢量表示,即时间上离散,取值连续的信源。
9.混合信源二、离散无记忆源的等长编码离散无记忆源:DMSL长信源输出序列:UL=(U1,U2,…,UL),Ul取值{a1,a2,…ak},共KL种不同序列。
对每个输出序列用D元码进行等长编码,码长为N,则可选码共有DN个。
1.单义可译码或唯一可译码:条件:DN≥KL=M,即N≥LlogK/logDN/L:每个信源符号所需的平均码元数;N/L→3.322;2.信息无损编码要求:设每个信源符号的信息量为H(U),则L长信源序列的最大熵值为LH(U),编码时由于D个码元独立等概时携带信息量最大,使码长最短。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原理》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7
典型波形编码方式
PCM:Pulse-Code Modulation
2014年3月
1 1 1
* a1 a2
1 1 1
16
推广: b1 b2
2014年3月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调制器
exp j 2p f c t
二进制序列 比特变 符号
基带调 制
成形滤 波
si t
图3.3 数字调制器功能框图
2014年3月
各类二进制调制波形
14
数字调制技术分类
不恒定包络 ASK(幅移键控) QAM(正交幅度调制) MQAM(星座调制) FSK (频移键控) BFSK(二进制频移键控) MFSK(多进制频移键控) 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 DPSK(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 QPSK OQPSK(偏移QPSK) (正交四相 p/4QPSK 相移键控) DQPSK(差分QPSK) MSK(最小频移键控) GFSK(高斯滤波MSK) TFM(平滑调频)
对于M阶调制信号,有:
E s Eb log 2 M Eb log 2 M N0 N0 N0
2014年3月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18
频带利用率
也是带宽效率
每赫兹可用带宽可以传输的信息速率: R W b s Hz
R:为信息比特速率 R R log M s 2 W:信号所需带宽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与调制
信道编码: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的。它根据一定的(监 督)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人为的)加入一些必要的(监督)码元,在接受端利用这 些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监督规律,发现和纠正差错,以提高信息码元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试图以最少的监督码元为代价,以换取最大程度的可靠性的提高。
搜集的例子: 信源编码信号:例如语音信号(频率范围 300-3400Hz)、图象信号(频率范围 0-6MHz)……
基带信号(基带:信号的频率从零频附近开始)。在发送端把连续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这种变换由信源来完成。 信道编码信号:例如二进制信号、2PSK 信号……已调信号(也叫带通信号、频带信号)。 这种信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携带信息;二是适应在信道中传输,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 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完成这样的变换是调制器。
信源编码很好理解,比如你要发送一个图形,必须把这个图像转成 0101 的编码,这就是信 源编码。这里面有很多的方法来实现,就去查资料吧。
信道编码是针对无线信道的干扰太多,把你要传送的数据加上些信息,来纠正信道的干扰。 比如,发端直接发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这118 种码字,如果其中有 一个段向高频段的搬移。 以 TD-SCDMA 为例,进行数据调制并扩频加扰后数据为 1.28Mcps 的速率,进行射频调制 后数据搬移到工作频段上,比如 2010.8MHz。
1,ISI, 码间干扰是不准确的说法,准确的说是符号间干扰 (inter-symbol-interference),如果是在 CDMA 你还可以认为一个码片(chip)是一 个符号(symbol),而 OFDM 里只有符号的概念. 2,一个 OFDM 符号干扰另外一个符号是因为它的尾巴扫到了别人家的头.拖尾可 以认为是多径时延造成的. 3,如果我的头不是真正的头,而是尾巴的复制,那么你的尾巴就不会干扰到我的头, 这种理解,可以认为 CP 的效果等效于保护时间(guard time). 4,如果没有 CP,只有保护时间,那么 ISI也是可以避免的,所以 CP 的作用不仅仅在 于避免 ISI,还在于它巧妙利用了 FFT 把自己变成了循环卷积的方式,同时也避免 了 ICI. 所以说 CP 的作用 既避免了 isi 也避免了 ICI
第三章信源编码
s
0
Ts
n
Sa
ns 0
2
X
ns
0
PT (t)
t
P()
2 0
Ts
n
Sa
ns 0
2
(
ns )
1
0 0
t
X
s
()
1
2
X
()
P()
22
xs (t)
t 0
7
瞬时抽样(平顶脉冲抽样)信号频谱:
23
y 1 7/8 2/3 5/8 1/2 3/8 1/4 1/8
A-Law 87.6 piecewise steps
Apcmreal([0:0.01:100])
0
1/8
1/4
1/2
x 1
24
x轴表示输入信号,y轴表示输出信号。 X轴 ( 0,1 ) 分 8 段 : 1/2 、 1/4、 1/8、 1/16、 1/32 、 1/64 、
-7B -6B -5B -4B -3B -2B -B 0 B 2B 3B 4B 5B 6B 7B /(2 ) X ( 2s )
-7B -6B -5B -4B -3B -2B -B 0 B 2B 3B 4B 5B 6B 7B /(2 ) X ( 2s )
-7B -6B -5B -4B -3B -2B -B 0 B 2B 3B 4B 5B 6B 7B /(2 )
15
压扩特性
A-Law com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Europe, China)
第3章-信源编码理论PPT课件
H(f )
0
f
理想特性
0
Fm
2021/3/12
f
( f )
图4 收端低通滤波器频率特性
理想特性 9
c. 抽样时,采用的抽样脉冲序列一般都是高度有限,宽度很 窄的脉冲序列。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理想抽样所需的周期性
2
F
(
)
2
Ts
(
n
ns
)
1 Ts
F (
n
ns )
上式表明,已抽样信号频谱 Fs ()是低通信号频谱 F ( ) 以抽样
速率为周期进行延拓形成的周期性频谱,它包含了F ( ) 的全部
信2息021。/3/1图2 3所示为抽样过程的波形及其频谱。
7
f (t)
F ()
t 0 (a)
Ts (t )
2021/3/12
S Nq
dB
20lgN20lg2l
6l
19
(3) 非均匀量化
① 定义: 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对于信号取 值小的区间,量化间隔小;对信号取值大的区间,量 化间隔大。
② 优点: 与均匀量化相比,在输入信号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小 信号时量化间隔变小,其相应的量化噪声功率也减小, 从而使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增大,即改善了小信号 时的量化信噪比,使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增大。
f (t)
fs (t)
fs (t) 低通滤波器 f (t)
Ts (t)
2021/3/12
图2 抽样与恢复
6
假设 f (t)、Ts (t)和 f s (t ) 的频谱分别是 F()、s() 和 Fs ()
第三章信源编码.1PPT课件
若一组码中所有码字都不相同,称为非奇异码。
§3.2码的分类
5、奇异码: 若一组码中有相同的码字,称为奇异码。
6、唯一可译码: 若码的任意一串有限长的码B符:{号Bi 序 (W列i1W只i2.能..Wi被N )}唯一的译成
所对应的信源符号序列,则称此码为唯一可译码。
最佳码
唯一可译码的一类 其平均码长小于其他唯一可译码的平均长度
例1.唯一可译变长码与及时码
信源符号 出现概率 码1
码2
码3
码4
x1
1/2
0
0
1
1
x2
1/4
11
10
10
01
x3
1/8
00
00
100
001
x4
1/8
Hale Waihona Puke 11011000
0001
7.即时码
码1是一个奇异码,不是唯一可译码;码2也不是唯一 可译码,因为收到一串序列是,无法唯一译出对应的原符 号序列,如0100,即可译作x4x3x1,也可译作 x4x1X3,x1x2x3或x1x2x1x1;码3和码4都是唯一可译的。
所对应的码长为k1, k2 ,..., kq ,则必定满足: q r ki 1 i 1
反之,若码长满足上式,则一定存在这样的唯一可译 码。
所有的码 非奇异码 唯一可译码
即时码
§3.3定长编码定理-1-描述
定长(等长)码信源编码定理:
对离散,无记忆、平稳、遍历信源其符号序列:X =(X1,X2 …..XL), 可用KL个符号Y=(Y1,Y2….YkL) 进行等长编码,对任意ε>0,δ>0,
第三章-信源编码定理与信道编码定理
第三章信源编码定理与信道编码定理通信系统的两个基本问题问题一:数据压缩的理论极限是什么。
问题二:通信传输速率的理论极限是什么。
问题一(理论):如何度量信源产生信息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离散无记忆信道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计算时间离散的无记忆连续信道为什么要对信源进行编码?由于信源符号之间存在分布不均匀和相关性,使得信源存在冗余度。
信源编码的主要任务就是减少冗余,提高编码效率。
具体说,就是针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统计特性,寻找一定的方法把信源输出符号序列变换为最短的码字序列。
为什么还要引入有失真编码呢?感觉无失真编码应该优于有失真编码编码器可以看作这样一个系统,它的输入端为原始信源U,其符号集为U:{u1,u2,…,u q};而信道所能传输的码符号集为X:{x1,x2,…,x r};编码器的功能是用符号集X中的元素,将原始信源的符号ui 变换为相应的码字符号Wi,(i=1,2,…,q),所以编码器输出端的符号集为W:{W1,W2,…,W q}。
码的类型信源的类型离散无记忆信源的等长编码无失真等长编码中文电报的汉字编码就是一种等长编码。
这里N=4,D=10 ,即每个汉字用4位十进制数表示。
例如,“西安”编码后就成为4687 16180。
此外,0, 1, 2, ... , 9这10个数字采用如右边的编码方法。
右边的表格中的码字有什么特点?A频率在[0.19,0.21 ]的序列的概率和A频率在[0.19,0.21 ]序列的比例结论●某些特定的信源序列的出现概率可能高于某个特定“常见”序列的出现概率;●随着序列长度的增加,常见序列构成的集合的总体概率趋于1 。
(弱大数定律)想法-渐近无失真编码•如果这些“常见”序列的概率之和接近于1,并且它们的数目相对2L小得多,那么我们就可以只对这些“常见”序列进行编码。
其他序列不做考虑。
•随着L 的增加,其它序列几乎不发生。
这样,这种编码方法也就几乎没有失真了。
如何用数学工具来描述“常见”序列弱典型序列渐进等同分割性质定理:如果U 1,U 2,…是独立离散随机变量,分布服从p (u ),则等价表述:设离散无记忆稳恒信源输出的一个特定序列u 1u 2…u L 。
第三章 移动通信信源编码
3.3 语音的波形编码
波形编码的缺点:编码速率较高,一般在16Kbps-64Kbps 之间,因而所占用的频带较宽,只适用与在有线通信中,对 于频率资源相当紧张的移动通信来说,这种编码方式不太合 适。
3.4 语音的参量编码
3.4.1 参量编码原理
一、 参量描述消息的通适性 消息 文字 语音 图像 参量 汉字五笔;英语26 个字母等 元音、辅音;音调、清音、 浊音;波形参数(如基音 周期、预测系数)等 横线、竖线、角度、 灰度、边沿等
1111 1110 1101 1100 1011 1010 1001 1000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3.3 语音的波形编码
3.3.2 脉冲差分编码调制(DPCM)
一、PCM的缺点-----数码率高
xn 1 xn
xn 1
xn 2
tn 2
不传消息的 时间函数波 形,而传消 息参量!
a3
3.4 语音的参量编码
3.4.1 参量编码原理
二、 发声模型
鼻腔
声门 声带 口腔 鼻音 口音
可等 效为
气流通过级 联声管发音
咽腔
a1
a2
a3
ak
气流
发音模型简图: 气流通过声带、 声门,由咽腔、 口腔和鼻腔等 共同控制而发 音。
N段等长级联无损声管, 并可用如下传递函数拟合:
折叠码优点:
比特发生错误引起解码后量 化电平的平均跳变较自然二 进码小!
3)误码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精确计算困难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111 1110 1101 1100 1011 1010 1001 1000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
信源编码(3)_相关信源编码11.13
线性预测是最常用的预测方法,其表达为 p ~ 式中 , x n wi x n , p n 1 i 称为预测阶数 i 1 为加权系数。 wi , i 1,2, ,p
,
预测阶数应该取多大,加权系数又应该怎样选取,才能在 性能和简单上得到合理的折中?为此,人们提出了许多方 案,最常用的是增量调制(或DM,Differential Modulation)、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ADPCM,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这类方案通常也称为差值编码。
量化编码1 量化编码2
编码
信号
合 成
采样M
量化编码 M
(a)
电信系通信软件中心
译码1 分路 编码 译码2
D/A变换1
频率搬移1
带通滤波1
D/A变换2
频率搬移2
带通滤波2
+
重建信号
译码M
D/A变换M
频率搬移M
带通滤波M
(b)
在发送端,用一组带通滤波将信号分割成若干个不同的频带分量,将这些子带信 号通过频率搬移为基带,再对其分别采样,采样频率应满足奈奎斯特定理;如果 将各子带带宽记为 Wi , i 1,2,, M,则采样频率可取 f si 2Wi ,i 1,2,, M。 采样后的各信号序列分别进行量化编码形成子带码,将其合并成一个总码通过信 道传送到接收端。
8
编码c n 一般也与均匀量化相同,在量化码基础上增加一位 极性码,故码长为4。
x n 的基础上加减一个量化值 d qn ,以形成下一个 同时,在 ~ 采样时刻的量化预测值,备下一个采样时刻求差值之用。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 编码和调制技术
根据ak ,h ,Tb可以重写一个码元内 2FSK信号表达式:
sFSK
(t)
cos(ct
akd t
k
)
cos ct
ak
h
Tb
t
k
cosct k (t)
式中
k (t) ak
h
Tb
k
kTb t (k 1)Tb
称作附加相位。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3.3.1 相位连续的FSK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3.2.2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与有线通信不同,它不进需 要对信息传输有效性进行保障,还应该与其他一些系统 指标密切相关,例如容量、覆盖和质量。以GSM为例 说明。
以GSM系统中普通的全速率和半速率话音编码来说, 其速率分别为13kbps和6.5kbps,前者的话音质量好 于后者,但占用的系统资源是后者的两倍左右。当系统 的覆盖不是限制因素时,使用半速率编码可以牺牲质量 换取倍增的容量,即提高系统的有效性。而当系统的容 量相对固定时,可以通过使用半速率编码牺牲质量换取 覆盖的增加,因为半速率编码对于接收信号质量的要求 降低了。
f2
f1
f1
f2
f2
(a) 相位不连续的FSK波形
(b) 相位连 续的FSK波形
图 3.4 2FSK信号的波形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3.3.1 相位连续的FSK
由图3.4可以看出,相位不连续的2FSK信号在码元交 替时刻,波形是不连续的,而CPFSK信号是连续的, 这使得它们的功率谱特性很不同。图3.5分别是它们的 功率谱特性例子。
信源编码-北邮信息论课件
信源编码贺志强信源编码:将信源符号序列按一定的数学规律映射成由码符号组成的码序列的过程。
成由码符号组成的码序列的过程信源译码:根据码序列恢复信源序列的过程。
信源译码根据码序列恢复信源序列的过程无失真信源编码:即信源符号可以通过编码序列无差错地恢复。
无差错地恢复(适用于离散信源的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信源符号不能通过编码序列无差错地恢复。
差错地恢复(可以把差错限制在某一个限度内)信源编码的目的:提高传输有效性,即用尽可能短的码符号序列来代表信源符号。
号序列来代表信源符号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证明,如果对信源序列进行编码,当序列长度足够长时,存在无失真编码使得传送每信源符号存在无失真编码使得传送每信源符号所需的比特数接近信源的熵。
因此,采用有效的信源编码会使信息传输效率得到提高。
会使信息传输效率得到提高概述一、信源编码器二、信源编码的分类三分组码三、分组码分组码单符号信源编码器符号集符号集AA 1{,,}q a a ii c a 编为1{,,}q c c 编码器码字集合信源序列码符号集1{,}r b b分组码单符号译码器1{,,}q c c 信源序列码字集合1{,,}q a a 译码器1{,}r b b 码符号集简单信源编码器摩尔斯信源编码器将英文字母变成摩尔斯电码将摩尔斯电码变成二进码信源编码器信源编码器(1)信源符号{英文字母英文字母}}(2)二进信道码符号集点、划、字母间隔、单词间隔信道基本符号{0,1}符号点划字母间隔单词间隔电平+ -+++ ---------二进代码 1 0111000000000摩尔斯信源编码器原信源的次扩展码原信源的N N将N个信源符号编成一个码字。
相当于对原信源的N次扩展源的信源符号进行编码。
例信源X={0,1}的二次扩展源的二次扩展源X X 2的符号集为:信源X={0,1}。
对X X2编码,即为原信源编码,即为原信源X X的二{00,01,10,11}。
对{00,01,10,11}编码即为原信源X {00011011}对即为原信源次扩展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 的自信息:
1 I ( xi ) log2 p( xi )
平均互信息:( X ; Y ) p( xi , y j ) log2 I
i 1 j 1
n
m
p( xi , y j ) p( xi ) p( y j )
x(t )
n
x(
n ) 2W
sin[2W (t
利用抽样定理可把模拟信源的输出转换成等效的 离散时间信源。
n )] 2W n 2W (t ) 2W
二. 信息的量度——熵及其性质
1. 熵 离散随机变量 xi
事件X
yi 事件Y 事件Y yi 的出现提供事件X xi 的信息量 xi 和 yi 间的互信息:
源符号平均所需的最小的r元码位数就是原 始信源的熵值 H r (s) 。 (2)通过增加扩展信源的次数N,可使编码 平均码长 LN N 达到下限值。 (3)逆定理:若平均编码码长小于信源的熵 值,则惟一可译码不存在,在译码时必然要 引起失真。
2. 香农第二定理 —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信道编码——第七章 最大似然译码准则:MLD (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 香农第二定理:(存在性定理) 设某信道有r个输入符号,s个输出符号,信道 容量为C,只要码长n足够长,总可以在输入的 r n 个符号集中找到M个码字组成一个码,并存在相应 的译码规则,使信道输出的错误概率 PE 任意小。 M 2n (C ) , 为 其中M个等可能的消息,且 任意小的正数。
n H ( x) p( xi ) log p( xi ) i 1 0 p( x ) 1 H ( x) 0 i
当 x i为确定时 p( xi ) 1 ,则 H ( x) 0 确定性越大,H (x) 越小。
信源的熵 H (x)反映的是信源的总体不确定性。
H (s) LN H ( s) 1 log2 r N log2 r N
LN H ( s) N 时有: lim 且当 H r ( s) N N log2 r
若以二元码表示编码,则
LN 1 H ( s) H ( s) N N
说明:(1)要实现无失真的信源编码,变换每个信
1. 香农第一定理 —— 无失真可变长信源编码 定理
(1)信源编码器 a. 信源编码的实质:是对信源的原始符号按一定规 则进行变换,以新的编码符号代替原始信源符号, 从而降低原始信源的冗余度。 b. 编码的过程: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信源的各个 原始符号 i 表示成码字 Wi 输出,而 Wi 是由若干个 码元 xi j组成的序列。
(3)只要信道编码后,输入信道的信息传输率不超 过信道容量C,则总存在最佳编码,使传输达到任 意高的可靠性。
3. 香农第三定理 ——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 编码定理
(1)失真度与信息失真函数 失真度:对于每一对输入、输出符号 (u , v ) 定义单符号失真度: d (ui , v j ) 0 i 1,2,, r; j 1,2, , s
一种码字个数为 M 2 K [ R ( D ) ] 的信源编码,使 编码后码的平均失真度 D D 。
) 组成的 a. 对于长度为K的M个码字 (M 2 码C,编码后每个符号的信息传输率为:
log 2 M R R( D) K 即 R不小于率失真函数 R(D) 。
k [ R ( D ) ]
d (ui , v j ) (ui v j ) P ( P 2)
平均失真度定义:
D [d (ui , v j )] E[d (u, v)]
(2)信息率失真函数 a. R(D) min{p(v j | ui ), D D} {I (U ;V )} (比特 / 符号) 信息传输率 I (U ;V ) b. 无记忆高斯信源的率失真函数(香农,1959年)
说明:
M 2n(C ),由于对M个等概率消息进行 (1)码字数 编码,则编码后每符号的信息传输率为: log 2 M R C R可以无限逼近信息容量C。 n (2)只要码长n足够长,则总可以找到一种码,使 编码后的信道信息传输率R达到信道容量,且在相 应的译码规则下使错误概率最小,从而实现极高的 传输可靠性。
平均自信息: H ( x) p( xi ) I ( xi )
i 1
n
p( xi ) log2 p( xi )
i 1
n
H X 表示信源可能的输出字符集, (X ) 表示每个信 源字符的平均自信息。
H (x)称为信源的熵
2. 熵的基本性质 (1)非负性 H ( x) 0 (2)确定性
第三章 信源编码
主要内容:
1. 信源的数学模型和量度
2. 离散信源的编码 ——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编码 及其相关算法 (1)最优量化技术 (2)编码技术(时间波形编码,频谱波形编码, 模型基信息编码)
基本概念:
信源——离散、模拟 DMS——离散无记忆信源 对数量度 平均互信息 熵及其基本性质 信源编码定理Ⅰ,Ⅱ 霍夫曼编码算法 率失真函数及香农定理 量化(矢量量化)(K均值算法) PCM DPCM 适应PCM和DPCM DM(增量调制) 自适应变换编码 LPC——线性预测编码
H 为该码的编码效率。式中, (s ) 代表信息量,N为 扩展信源次数,即N次扩展信源的无失真编码。
LN H ( s) log r N
(2)香农第一定理——可变长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设 S N {1,2 ,,q }N 为q元离散无记忆信源S 的N次扩展信源,若对 S N 进行编码,码符号集 {x1 , x2 ,.xr } X , 则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 构成惟一可译码,使信源S中每个符号所需的 平均码长度 LN / N 满足:
(3)对称性 H (P , P2 ,, Pq ) H (Pi , P ,, Pi ) 1 i
1 2 q
即当 P , P ,, P 的顺序互换时,熵函数的值不变 1 2 q
熵函数只与随机变量的总体结构有关
(4)扩展性 lim H ( P , P2 ,, Pq , , ) H ( P , P2 , , Pq ) 1 1 0 当信源中增加小概率事件后,对信源总的平均 不确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熵的总体平均性 (5)可加性 对于两个统计独立信源X和Y,有 H ( XY ) H ( X ) H (Y ) 1 1 1 (6)极值性 H ( P1 , P2 ,, Pq ) H ( , ,, ) log q
Rg (D)
1 2 2 log2 ( x / D) (0 D x ) 2 2 0 (D x )
x2 为高斯信源输出的方差。
(3)香农第三定理(存在性定理)
设 R(D)为一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信息率失真
函数,并且有有限的失真测度D,则对于任意
D 0, 0 ,以及任意长的码长K,一定存在
b. 只要码长K足够长,总可以找到一种信源编码, 使编码后的信息传输率略大于率失真函数 R(D) , 而D D 。
c. 如果编码后的信息传输率 R R(D),则保真度准 则 D D 不再满足。
四. 信源编码技术
1. 离散信源编码
2. 模拟信源编码
一. 信源的数学模型
信源:随机信号(能量信号,功率信号)<非确知信号> 信源输出序列统计独立 —— DMS(离散无记忆信源) 信源的输出统计相关 ——(平稳) 模拟信源具有输出波形 x(t ),是平稳随机过程 X (t ) 的一个样本函数,其自相关函数xx ( ) ,功率密度谱xx ( f ) 当 X (t )是带限的随机过程,即 | f | W 时,满足条 件 xx ( f ) 0 ,可以用抽样定理来表示 x(t )
q q q
信源中各事件的出现概率趋于均等时,信源具 有最大熵。 等概率事件平均不确定性最大 证明:用到凸函数和詹森不等式
E[logY ] log[E (Y )]
p
i 1
q
i
logyi log pi yi
i 1
q
三. 香农三大定理
通信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高效、可靠地实现信息 的传输。
编码就是从信源符号到码符号组成的码字之
间的一种映射。
S : s {1 ,, q }
C : c {W1 ,,Wq }
X : x {x1 ,, xr }
Wi ( xi1 , xi2 ,, xil )
c. 定义1. 若某一种码的任意一串有限长的符号序列 只能被惟一地译成所对应的信源符号,则该码称 为惟一可译码。 定义2. 若用r元码对信源 S N 进行编码,设S中每个 符号所需的平均码长为 LN / N ,则定义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在不失真或允许一定失真的条件下,如何用尽 可能少的编码符号来传送信源信息,以便提高信息 传输率; (2)在信道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如何增强信息的抗 干扰能力,同时又不过多地降低信息传输率。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本方 法是采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而研究的理论依据 就是著名的香农三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