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两栖纲
动物学课件:两栖纲
两栖动物的眼 及其视觉调节
(九)感觉器官发生较大演变
嗅觉:出现陆生四足类的两个特化结构
–出现内鼻孔,使鼻腔具嗅觉功能的同时也是空 气进出的通道
–出现犁鼻器,是鼻腔腹内侧的一对盲囊,能感知 进入口腔的空气或物体的化学性质
(九)感觉器官发生较大演变
侧线
–水生的幼体均具有侧线,结构和功能与鱼类相 似,变态后视生活环境而定,如终生水生的中 国大鲵成体保留侧线神经丘,蛙和蟾蜍的成体 侧线消失
–轴肌的比例发生变化。轴上肌比例减小;轴下 肌比例加大,且分化无3层,即腹外斜肌、腹内 斜肌、腹横肌,以保护和支持内脏
–具四肢肌肉,且变得强大而复杂 –鳃肌退化。少部鳃肌节制咀嚼、舌和喉的运动
腹壁表层主要肌肉
(四)
消化系
口
统的分
化较鱼
类复杂 肠
胃
泄
殖
1、消化道
腔
孔
口咽腔 → 食道 → 胃 → 肠 → 泄殖腔孔
皮肤光滑,无鳞 有分离的尾椎骨、
胸骨和肋骨 低等类群终生具鳃,
无肺或肺不发达 卵生,有的有幼体
生殖
细痣疣螈
(二)有尾目(Urodela或Caudata)
隐鳃鲵科 口大眼小,无眼睑,体侧具纵行肤褶,犁骨齿
长弧形排列,与上颌齿平行,椎体双凹型 小鲵科
具活动眼睑,犁骨齿“U”形或排列成左右两 短列,椎体双凹型,多数种类具颈褶,体侧具肋 沟 蝾螈科
栖居类型 运动器官及侧线
幼体
成体
水栖 有侧线和膜质的尾鳍
水陆两栖
成对的附肢出现, 尾消失;侧线消失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鳃呼吸
肺呼吸
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 二心房一心室、不 完善的双循环
大学动物学--两栖纲
• 小肠吸收的营养需要经那些主要途径运送到后肢? • 小肠V 肝门V 肝V 后大V V窦 • 心室 • 体A弓 肺V 背大A 肺A 髂A 心室 。 右心房
• 蛙后肢产生的二氧化碳如何排除体外?
• 股V • • 臀V • 盆股V 腹V 肝门V 肝V 。
肾门V
肾V
后大V
V窦
右心房 心室 肺A 肺
(二)淋巴系统 • 包括:淋巴管,淋巴腔,淋巴心等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的地位:
•两栖动物是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但不是正 真的陆生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发展史上由水生向陆生 过渡的典型。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一.水陆环境的差异 1.温差 2.空气和水的比重 3.氧的含量 4.环境的多样性
二.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五趾型附肢 2.如何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保水问题 4.解决在陆地繁殖问题 5.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需的温度条件 6.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32
Pough et al. 2004
无足目(蚓螈目、裸蛇目)它是两栖纲中最低等类 群,保留许多原始特征:
1.具骨质圆鳞 2.无荐椎 3.椎体双凹型 4.有长肋骨,无胸骨 5.左右心房间隔发育不完全
二.蝾螈目(有尾目) 1.具发达的尾,终生存在 2.多数种类具四肢 3.有肋骨和胸骨 4.一般无鼓膜和鼓室 5.不具眼睑或具不活动眼睑 6.椎体低等为双凹型,高等为后凹型
十三.两栖类适应陆地生活不完善方面: 1.肺呼吸不完善,还必须借助于皮肤和鳃呼吸的辅助 2.未能完全解决在陆地保水问题 3.未能解决在陆地上繁殖问题 4.体温受环境的影响,为变温动物
两栖纲分类
动物学 12两栖纲(Amphibia)
生物学特征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 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化;
•具典型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趾)型四肢,脊柱 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心脏的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
•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具有犁 鼻器;
•原脑皮;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 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1.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 •皮肤较薄,由多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和真皮组成。 •皮肤表面处于裸露状态,并已出现蜕皮现象; •真皮较厚而致密,表现出陆生动物真皮的特征; •表皮衍生大量多细胞腺体(粘液腺、毒腺)和色 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虹膜细胞和黄色素细胞);
•脊椎骨的椎体除少数水生种类为双凹型外,多为 前凹型或后凹型。椎弓的前后方具有前、后关节突, 这是四足类动物的特征。
•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数块骨片丢失或愈合, 骨化程度较低(无尾类尤为明显)。颌弓与脑颅为 自接式连接(腭方软骨直接与脑颅连接)。
•典型五指(趾)型四肢的出现。四肢位于躯干侧 面,其骨骼中多有愈合现象。由乌喙骨、肩胛骨、 上乌喙骨、锁骨组成的肩带不在与头骨
愈合,从而使前肢的多样性活动有了可能;由髂骨、 坐骨、耻骨组成的腰带与股骨形成髋关节,并与脊 柱的荐椎相关节以支撑体重。
肌肉
•部分肌肉保留原始分节现象。无足目和有尾目躯 干肌肉分节现象明显,无尾类仅轴下肌的腹直肌保 留分节。
•轴肌的比例发生变化。轴上肌比例减小,轴下肌 比例加大,且分化无3层,即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以保护和支持内脏。
皮肤呼吸 皮肤湿润,皮下血管丰富。尤其在冬季 蛰眠期,皮肤呼吸对生命继续起着重要作用。
•鳃呼吸 一些成体和所有幼体的呼吸器官。
《动物学,两栖纲》课件
四、两栖动物的生态与保护
1 两栖动物的生态
环境
生活在河流、湖泊、 池塘等水域和陆地上 的各种生态环境。
2 两栖动物的分布
和数量变化
受到水污染、栖息地 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3 两栖动物的保护
与管理
建立保护区、限制捕 捞等措施推动保护工 作。
五、两栖动物的其他相关知识
1 两栖动物在生物科研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2 两栖动物的器官结构与功能
具备心脏、肺、消化器官等,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3 两栖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习性
跳跃、游泳、爬行等各种运动方式。
三、两栖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1 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
具备雄性和雌性特征的生殖器官。
2 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
包括产卵和胎生两种方式。
3 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和生命周期
由蝌蚪到蛙的生长过程,经历多个阶段。
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开发医药用途。
2 两栖动物在文化艺术中的形象表现
被塑造成吉祥物、形象出现在文学、电影、绘画等艺术作品中。
3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互动
作为观赏、宠物和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与人类有着紧密联系。
《动物学,两栖纲》PPT课 件
动物学-两栖纲
一、两栖动物简介
1 两栖动物的特征
2 两栖动无尾两栖类、有
3 两栖动物的生活
习性
同时具备鳃和肺。
尾两栖类和蝾螈类等。
通过变色、蜕皮等方
式适应环境变化。
二、两栖动物的形态与解剖学特征
1 两栖动物的体表特征
光滑的皮肤、四肢适应不同环境、双眼在头部顶部等。
第十八章 两栖纲(Amphibia)
2、运动方式改变(如游泳——跳跃),背、腹 部有新的肌肉产生。 如:轴上肌——背最长肌
轴下肌分化为 : 腹直肌(由腹白线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 腹内斜肌﹨﹨﹨ (由前上——后下) 腹斜肌 腹外斜肌///(由后上——前下) 腹横肌:背腹走向,由耻骨伸向胸骨
——→ 支持腹壁,压缩肺囊、参与呼吸 。
3、附肢肌变得复杂、强大,尤其后肢;
2、食道:短而粗,利于快速吞咽食物——防逃 。 3、胃:贲门、幽门——研磨食物,初步消化食物、吸 收“无、水、酒精”
4、肠: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直肠):粗、短、直吸 收水分(保水),聚合食物 残渣——排遗 。
5、泄殖腔:以泄殖孔通外。
(二)消化腺: 肝脏:三叶,左右大,中间小; 胆囊居中,绿色。 胰脏:十二指肠内侧,不规则, 淡红色。
躯干:短而宽,背面光滑,有的具瘰粒; 有的具背侧褶、肤褶。泄殖孔位于躯干末端。 四肢:前肢:4指,短小,指间无蹼。作用——支撑 身体前部。繁殖季节,♂有婚瘤(垫)。 后肢:5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跳跃。 特化:树栖类蛙趾、指末端膨大成吸盘
二、皮肤(表皮、真皮):
1、皮肤裸露,表皮有轻微角质化——蜕皮现象;
两栖动物在水中的运动
蛙类的幼体(蝌蚪)在水中的运动象长着大脑袋的鱼;而成体则靠长有蹼的后 肢推水前进(蛙泳)。蝾螈类的幼体和成体都善于在水中运动,它们的身体长 而粗壮,躯干和尾部肌肉发达,在水中的前进动力乃至于身体和尾的摆动。
两栖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
会“飞”的蛙——黑蹼树 蛙
蝾螈在陆地上的运动仍然象在水 中一样,一边前进一边左右扭动身体
2、富含粘液腺(与陆生的相比)——保持体表湿润、
粘滑,保证空气中水的可透性,辅助呼吸。
大学动物学两栖纲详细总结
(鱼类的粘液腺:单细胞腺体)
两栖类的粘液腺由表皮产生,但是下陷至真皮内,是减少水分蒸发适应性机制
骨骼系统
1.脊柱(较鱼类分化更大)=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颈椎和荐椎是陆地脊椎动物的特征)
2.颈椎(1个)与头骨的枕髁(2个)相关节
(头部的上下运动)
荐椎(1个)与腰带的髂骨相关节
3.听觉=内耳+中耳
形成适应在陆地上感受声波的中耳
耳柱骨(两栖类最早出现):由舌颌骨特化而来,一端连接鼓膜,一端连接内耳卵圆窗
变温动物:
a.不完全的双循环,产热少;
b.皮肤不能有效保温,散热快;
c.不具备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
d.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体温随外界变化
e.具有冬眠和夏眠现象
幼态成熟
在性成熟和具有生殖能力时仍保留幼体时期的某些特征
1.口咽腔—消化管—消化腺—泄殖腔
2.具有肌肉质的舌和分泌粘液的唾液腺(不分泌消化酶)(使食物湿润便于吞咽)【口腔消化从哺乳类开始出现】
四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牙齿为多出型的同型齿(终生可更换受损脱落的牙)
蛙类具上颌齿、犁骨齿
4.内鼻孔,喉门
5.口咽腔生物两侧或底部有一对声囊(发声的共鸣器,不是发声器官)
6.泄殖腔:壁上有肛门,生殖管,排泄管三种开口,存于软骨鱼类
泄殖窦:壁上有生殖管及排泄管两种开口,存于硬骨鱼类
呼吸系统
1.无尾类幼体鳃呼吸;成体时鳃消失,主要的呼吸方式是肺呼吸,皮肤呼吸及口咽腔呼吸
肺:结构简单,皮肤及口咽腔呼吸非常重要
喉和气管是肺呼吸的特殊结构
2.内鼻孔靠前,外鼻孔有瓣膜启闭(软骨鱼类为外鼻孔)
排泄系统(中肾)
动物生物学两栖纲
动物生物学两栖纲两栖纲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它们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两栖动物的生活史具有明显的变态发育过程。
它们在幼体时期通常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一系列的变化,逐渐发育为成体,转为用肺呼吸,同时皮肤也承担了一部分呼吸功能。
以青蛙为例,蝌蚪时期的它们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动,依靠鳃来获取氧气;而当它们发育为成体青蛙时,鳃消失,长出了肺,能够在陆地上生活,但在水中时皮肤仍能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且富含腺体,这使得它们的皮肤具有呼吸、保持水分以及分泌防御物质等多种功能。
由于皮肤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所以其对于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在骨骼系统方面,两栖动物的骨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适应水陆两栖的生活。
它们的头骨宽而扁,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这为头部和后肢的运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四肢的骨骼也与鱼类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更复杂的关节结构,利于在陆地行走和跳跃。
两栖动物的肌肉系统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比如,它们的四肢肌肉变得更加发达,以适应陆地的运动。
但与陆生脊椎动物相比,其肌肉的分化程度仍相对较低。
在循环系统中,两栖动物的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演变为二心房一心室,尽管不完全分隔,但这已经是向更高等脊椎动物心脏结构进化的重要一步。
血液循环也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这种循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效率。
呼吸系统的进化是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环境的关键之一。
幼体时期的鳃呼吸在变态发育后被肺呼吸所取代,同时皮肤辅助呼吸的功能也有助于它们在干燥的陆地上获取足够的氧气。
在消化系统方面,两栖动物具有短而简单的肠道。
口咽腔结构复杂,具有牙齿和舌,有助于捕食和咀嚼食物。
在生殖方面,大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分布和繁殖效率。
两栖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独特的特点。
它们的视觉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但相对陆生动物而言,其视觉敏锐度可能较低。
听觉器官开始出现中耳,能够感知空气中传播的声音。
动物学 13 两栖纲
13
14
7,生殖发育特点: 生殖发育特点:
多数体外受精,均有幼体阶段,发育需变态,不能离 开水.
发育中有变态现象: 幼体:水生 1) 以鳃呼吸 2) 具侧线器官 3)无五趾型附肢 4)一心房,一心室 单循环
成体:陆生 以肺呼吸 侧线器官退化 有五趾型附肢 二心房,一心室 不完全的双循环
15
16
肺皮呼吸: 肺皮呼吸:
6
3,骨骼特点: 骨骼特点:
特点:脊柱分化为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颈椎一枚,头部不 特点:
能转动;肋骨发育不良(短小或无,且不与胸骨相连),椎体前 凹,后凹或双凹;开始出现五指型附肢 五指型附肢. 五指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陆生脊椎动物动物四肢较强大,一般具有五趾,且具有 五趾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
多支点的杆杠运动的关节,不仅整个附肢可以相对躯体做运动,而且附肢 的各部分彼此可做相对的杆杠运动,陆生脊椎动物的附肢称之为,呼吸特点: 呼吸特点:
水生种类和陆生种类的幼体用鳃呼吸和皮肤呼吸,陆生种 类用肺呼吸和皮肤呼吸. 肺的结构:一对中空,富有弹性的薄壁囊状构造,其内壁褶 皱程度不大,呼吸表面积不大. 咽式呼吸: 咽式呼吸:
9
10
5,循环特点: 循环特点:
幼体心脏为一心室一心房,单循环;成体为一心室 二心房,不完善双循环.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 和动脉圆锥四部分组成.
(两栖类虽然既有体循环,又有循环,但由于心室不分隔, 在心室中多氧血和缺氧血有混合现象,属于不完全的双循 不完全的双循 环.)
11
6,神经系统,感官特点: 神经系统,感官特点:
8,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冷血动 变温动物(外温动物, 物):
变温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 散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休眠 休眠:环境恶化是,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入麻 痹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是对不良环 境的适应.
动物学24-两栖纲分类
4.雨蛙科 Hylidae (941 sp.):体表光滑。趾端具吸盘;吻部短而高。
5.蛙科 Ranidae (358 sp.) :包括林蛙、侧褶蛙、水蛙、臭蛙和湍蛙等类群。体多修长或 平扁,体常具线状纵肤棱或肤褶。大多指趾端无吸盘或发达吸盘。仅趾有蹼。
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 (Myers and Leviton, 1962)
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 (Liu and Hu, 1973)
Pachytriton brevipes (Sauvage, 1876)
Pachytriton inexpectatus Nishikawa, Jiang, Matsui, and Mo, 2011
两栖纲分类
2. 有尾两栖动物的测量和各部位名称
二、两栖纲目的特征
现存种类分为三目:
1. 蚓螈目(无足目)Gymnophiona Müller, 1832 :蠕虫 状,四肢退化。生活在土中,幼时用鳃呼吸,成体用肺 呼吸。
2.无尾目 Anura Fischer von Waldheim, 1813 :皮肤裸露 无鳞,四肢完备,成长后尾消失。
Xenophrys boettgeri (Boulenger, 1899)
Xenophrys huangshanensis (Fei and Ye, 2005)
Xenophrys brachykolos (Inger and Romer, 1961)
Xenophrys kuatunensis (Pope, 1929)
瘰粒:如疮疤,颗粒较大。 疣粒:稍小。 痣:更小,如雀斑。
2021普通动物学-两栖纲(精选试题)
普通动物学-两栖纲1、吞咽式呼吸2、幼态成熟3、幼体生殖4、原脑皮5、两栖动物的肩带附着于头骨,腰带借荐推与脊柱联结,这是四足动物与鱼类的重要区别之一。
()6、两栖动物出现了胸骨,但与躯干椎的横突或肋骨互不连接。
()7、蛙的口腔中有分泌粘液的颌间腺,分泌物具有湿润口腔和消化食物的作用。
()8、鱼类有脑神经10对,两栖类有脑神经12对。
()9、两栖类的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
()10、缪勒氏管是退化状态的输卵管。
()11、一般情况下,雄性蛙蟾类的身体小于雌性。
()12、在繁殖期间,鲵螈类同蛙蟾类一样具有抱对行为。
()13、青蛙的粘液腺由表皮衍生,位于表皮层内。
()14、两栖类为恒温动物。
()15、中耳是两栖类特有的听觉器官。
()16、蝌蚪和青蛙成体都是动物食性。
()17、鱼类的眼无活动性眼睑,而大多数陆栖两栖动物的眼大而突出,具有活动性眼睑。
()18、青蛙的椎体都为前凹型椎体。
()19、两栖动物外鼻孔一对,内具瓣膜,而且外鼻孔经鼻腔以内鼻孔开口于口腔。
()20、雨蛙和树蛙具有保护色而能迅速变色是由于在光线或温度影响下,皮肤内色素细胞发生扩展,聚合形态变化而引起的。
()21、蛙蟾类的外声囊是由肌肉皱褶向外突出而形成双壁结构,而内声囊则是由皮肤扩展而形成的。
()22、蛙蟾类的声囊即是其发声器官。
()23、蛙蟾类的前肢短小,4指,指间无蹼;后肢长大而强健,5趾,趾间有蹼。
()24、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并富含腺体,鳞大多已退化,这是两栖动物区别于其它各纲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5、除了幼体(蝌蚪)和鲵螈类外,原始的肌肉按节排列现象,在大多数两栖动物的成体不明显,肌隔消失。
()26、胰脏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既是一个消化腺,也是一个内分泌腺。
()27、颈动脉腺是一个压力感受器,用以监测动脉的血压。
()28、两栖动物夏眠期间淋巴液和血液中盐离子浓度低于其活动期间。
()29、两栖动物的膀胱除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重吸收水分的机能。
动物学--两栖纲
3)荐椎
荐椎1枚,其横突和肋骨粗大。 荐椎与腰带直接连接,使得后肢获得稳固支持。
4)尾椎
有尾类的尾椎由多个椎骨构成。 无尾类的尾椎出现愈合而形成一棒状的尾杆骨。
3.带骨和肢骨 1)带骨
肩带游离;主要由肩胛骨、乌喙骨、上乌喙骨、锁骨组成。 腰带通过荐椎和脊柱相连;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蛙蟾型: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水陆兼栖 (如各种蛙类和蟾蜍)。
2、体 部
➢ 两栖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头与躯
干以颅骨后缘分界,躯干与尾以泄殖腔孔分界。
1)头部的重要构造
头形扁平而略尖; 具有一对内、外鼻孔; 具眼睑和瞬膜; 具鼓膜; 鸣囊(内或外声囊)。
扩大。雌蛙没有声囊。蟾蜍无论雌雄性皆无声囊。
七、循环系统
1、心脏
由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能 搏动)组成
2、不完全的双循环
两栖动物的血液循环为双循环,即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途径:体循环 (多氧血自左心室压出,流到身体各部,经过气体交换后流回右心房) 和肺循环(缺氧血由右心房入右心室,再入肺,并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 后的多氧血又回到左心房。
耳柱骨——两栖类的鼓膜与内耳卵圆窗之间存在的一种骨质棒状构
造,是由胚胎期的舌颌软骨演化形成的,它能将鼓膜所感受的声波 传导至内耳并在内耳中产生听觉,故又名“听骨”。
颌弓和脑颅为自接型联结
▪ 双接型:颌弓自身和脑颅 联结,并通过舌颌骨和脑 颅联结(原始的软骨鱼类)
▪ 舌接型:颌弓通过舌颌骨 和脑颅联结(多数鱼类)
▪ 自接型:颌弓直接和脑颅 联结 (陆栖脊椎动物)
2.脊柱
1)颈椎
颈椎1枚——寰椎。 寰椎的出现使得两栖类的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 横突不发达,且无肋骨。
两栖纲
皮肤的透性使两栖类在盐度高的地区(例如海水)生活困难 因而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少的、分布狭窄的一个 类群。
11
• 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的特征 • 1、皮肤裸露,表皮 出现轻度角质化;防 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
• 2、具陆生脊椎动物 的典型骨骼:出现了 五趾型附肢、并通过 带骨与脊椎紧密联系, 有枕骨髁,脊椎四分 区等。适应承重与运 动的需要。
21
两栖类皮肤特点:
表皮和真皮中的色素细胞 (chromatophores) 决定 动物的体色,并可使体色随环境改变。
色素细胞含有色素颗粒,并有许多指状突起。当色素颗粒收缩 聚集时体色变浅,色素颗粒扩展分散到细胞突起中时体色变深。 有3种色素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虹彩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它 们相互配合,产生出两栖类的各种体色。体色的改变受到光线 和温度及自身内分泌的影响和调节。
肌肉系统的特点 躯干背部的轴上肌由于水平隔的位置上移到椎骨横 突外侧,因而体积已大为减缩,仅占躯干肌的一小 部分。
39
五、消化系统
消化管
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腺
口咽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泄殖腔 肝脏 胰脏
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共同开口于泄殖腔。 具颌间腺,湿润食物,辅助吞咽,不能消化食物。
40
41
14
穴居,外观象蚯蚓,眼和四肢退化。如吻螈。
吻螈
15
适于游泳,四肢短小,尾发达,如蝾螈、鲵类。
大蝾螈
16
适于陆栖、跳跃、体型短宽、四肢强健、无尾。 如青蛙、蟾蜍。
17
口 外鼻孔
眼睛
鼓膜
蛙 头 部 特 征 图 眼睑
瞬膜
18
雄蛙声囊
19
二、皮肤
结构 表皮:角质层(轻微角质化)、生发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介质密度:水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000倍。 温 度:陆地温度的变化较剧烈。 含 氧 量:空气中的含氧量至少比水中大20倍。 环境多样性:陆地地形更为复杂,为动物的栖息、
2.皮肤特点
皮肤裸露,富于腺体,是现代两栖类的显著特征; 表皮轻微角质化(但不同于高度角质化形成的死细胞); 表皮含有丰富的粘液腺; 真皮内具有色素细胞——保护色。
两栖类的粘液腺为多细胞腺体,下陷于皮肤深层,可分泌粘液。 粘液功能:A、减少体内水分散失;
B、有助于皮肤呼吸; C、调节体温。 特化 → 耳旁腺(鳃腺)和毒腺
耳柱骨——两栖类的鼓膜与内耳卵圆窗之间存在的一种骨质棒状构
造,是由胚胎期的舌颌软骨演化形成的,它能将鼓膜所感受的声波 传导至内耳并在内耳中产生听觉,故又名“听骨”。
颌弓和脑颅为自接型联结
▪ 双接型:颌弓自身和脑颅 联结,并通过舌颌骨和脑 颅联结(原始的软骨鱼类)
▪ 舌接型:颌弓通过舌颌骨 和脑颅联结(多数鱼类)
花箭毒蛙
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
箭毒蛙 Dendrobates sp. -- ABT-594镇痛剂
三、骨骼系统
1.头骨
无眶间隔、脑颅属于平底型。 骨化程度不高。 枕髁2个,由外枕骨形成。 颌弓与脑颅连接为自接型。 初生颌退化,次生颌执行上、下颌的功能。 舌颌骨转化为耳柱骨。 鳃弓大部分退化并消失。
肩带不直接附着于头骨或脊柱(活动范围扩大,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增 加),而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牢固性增加),这是四足动物肢骨联接的共 同特点,也是与硬骨鱼类的根本区别。
五肢附肢(Pentadactyle limb)
三、两栖纲在系统演化上的主要进步特征 (两栖纲对陆生的初步适应性)
出现五趾型附肢——解决了在脊椎动物陆上的体重支持和运 动完成的问题,使登陆成为可能。
▪ 自接型:颌弓直接和脑颅 联结 (陆栖脊椎动物)
2.脊柱
1)颈椎
颈椎1枚——寰椎。 寰椎的出现使得两栖类的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 横突不发达,且无肋骨。
2)躯干椎
后肢发达,5趾,且趾间具蹼,适于游泳和在陆地上跳跃。
吸盘——树栖或溪流蛙类的指、趾末端膨大成一吸盘构造,可吸附在一定介 质之上。 婚瘤——在生殖季节,雄蛙前肢的拇指基部,有棕黑色的隆肿突起,称为婚 瘤,为抱对之用。
二、皮肤及衍生物
1.皮肤结构
表皮 真皮
角质层 生发层 疏松层 致密层
2)躯干部的重要结构
——部分两栖类的体表不光滑: 瘰粒——蟾蜍 背褶——黑斑蛙 肤褶(肤嵴)——虎纹蛙 肋沟——大鲵 疣粒——棘胸蛙
3)四肢
——蛙蟾的四肢发展不平衡:
前肢短小,具4指(第一指隐于皮下组织),且指间无蹼,主要起支撑 身体前部的作用;
五趾型附肢
鱼类:仅靠单支点的附肢摆动维持平衡, 尾和躯体的摆动是其主要的运动方式。
两栖类:必须有强大的附肢将身体支撑起来 抵抗重力;同时还必须能推动躯体在地面移 动,鱼类简单的附肢结构无法完成。
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具有强有力的附肢以及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这 使得两栖动物可以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以抵抗重力,并能推动动物躯体 在地面上灵活移动。
3.皮肤衍生物 色素细胞
腺体
▪ 表皮和真皮中有成层 分布的色素细胞,构 成两栖动物的体色和 体纹
▪ 色素细胞有不同颜色, 通过色素细胞的扩散 和集中引起体色变化: 保护色
艾氏树蛙 Chirxalus eiffingeri
台北树蛙 Rhacophorus taipeianus
▪ 蟾酥:蟾科动物中华大 蟾蜍、黑眶蟾蜍的耳后 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 浆液干燥物
隐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及解决矛盾的具体措施
如何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并完成运动?(五趾型附肢) 如何在空气中完成呼吸?(肺呼吸) 如何防止机体水分蒸发?(被有角质鳞片、羽毛或毛发) 如何在陆地上繁殖后代?(羊膜卵) 如何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完全的双循环) 如何同纷繁复杂的环境相适应?(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及感官)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外形 皮肤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排泄系统 神经和感官 生殖和发育
1、体型
一、体形
蚓螈型:似蚯蚓,四肢退化,尾短而不明显;穴居 生活(如蚓螈和鱼螈等)。
鲵螈型:四肢短小,尾非常发达;终生水栖或繁殖 期水栖(如蝾螈和大鲵等)。
蛙蟾型: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水陆兼栖 (如各种蛙类和蟾蜍)。
பைடு நூலகம்
2、体 部
➢ 两栖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头与躯
干以颅骨后缘分界,躯干与尾以泄殖腔孔分界。
1)头部的重要构造
头形扁平而略尖; 具有一对内、外鼻孔; 具眼睑和瞬膜; 具鼓膜; 鸣囊(内或外声囊)。
两栖纲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两栖纲的分类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两栖动物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 温脊椎动物(极少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次生性)。
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而在寒带和海岛上 很少出现;现存两栖动物约4200种,我国产280多种。
出现肺——解决了脊椎动物在陆上的呼吸问题。 出现听骨(耳柱骨)——为中耳结构,促进了听觉功能的提
高。
四、两栖纲适应陆生的不完善性
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或口腔粘膜呼吸加 以辅助。
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 尚不能在陆上繁殖,卵的受精、发育和幼体发育都必须
在水中进行。 不完全的双循环,尚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