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511cf6ff00bed5b8f31d73.png)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5篇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1教学内容:《认识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不同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3.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通过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认识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2.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的特点,学习用不同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表示数的特点以及用不通过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 1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展示关于本小组成员身高调查表及计算平均身高的结果)【设计意图:重点复习学过的计算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计算能力,为这节课学习计算平均数的其他方法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尝试小研究(课上)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姓名:李强,张红云,马波,王小娟,李云平数量(枚): 11,19,16,18,16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还可以用下面的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课件)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2.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条。
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 )3.仔细观察,你发现今天所学统计图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我的发现:( )温馨提示:注意观察纵坐标上每格所代表的数据。
4.上面这两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5.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废旧电池?还有其他方法吗?三、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d08d0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2.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92页。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说教学重点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说教学难点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说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 1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
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
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尝试小研究:研究一: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001]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001]](https://img.taocdn.com/s3/m/30c110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b.png)
条形统计图什么是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横向或竖向的矩形条来表示数据值大小的图形。
它通常用于展示分类变量的频数或百分比。
在条形统计图中,数据条的长度表示该分类的频数或百分比,而数据条之间的间隔则用于分隔不同的分类变量。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有以下几个优点:1.易于理解: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直观的图形展示方式,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地理解数据所代表的含义。
2.适用范围广: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各种数据类型,包括离散型、连续型、定性型和定量型等。
3.比较便捷:通过比较不同分类变量的数据条长度,可以直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
4.灵活性高:通过调整数据条的长度、颜色、字体等参数,可以使条形统计图更有吸引力。
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前,需要先确定数据来源和统计方式。
假设我们要统计一组人群中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并将其用条形统计图表现出来。
1.确定数据样本:根据研究需求,确定数据样本及其属性,例如该人群中的年龄段和人数。
2.统计数据: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得出不同年龄段的人数。
可以使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来辅助计算。
3.绘制统计图:在Excel中选择所需数据,打开数据工具栏条形图图标,选择横向条形图或竖向条形图,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也可以使用其他图像软件绘制统计图。
4.修饰统计图:对统计图进行美化处理,调整图像大小、颜色、字体、标题等。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条形统计图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展示场景中。
常见的应用包括:1.常规报告:在报告、论文或幻灯片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2.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实验数据,有助于研究者更直观地理解实验结果。
3.市场研究:在市场调查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调查结果,以便于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
4.教学辅助:在教学过程中,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结论条形统计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23de12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9.png)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又是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由于制作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要考虑的方面较杂,费时又多,而用E_cel软件制图是信息化时代的趋势,不必在制图上为难学生,故北师大版教材建议在方格图上考核学生,甚至建议可直接出现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即,一方面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一方面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我们已经形成统计教学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为发展统计观念的认识。
但是,我们是否还要辩证地看到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不是每一次统计活动都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而是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有所侧重地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某个片段,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
居于这样的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分析统计数据的作用;欣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用制作统计图的片段中感受电脑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锁定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根据所学统计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及用E_cel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首先选择了教材创设的投球情境为课堂的主要资源。
浏览前面有关统计图的教材,本节第一次出现数据是小数的,参阅其他版本的教材及参考其他,大多是统计班上男女同学、不同地区人口,或温度的内容,且不在方格图中呈现。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78261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c.png)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第一篇:《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版恭喜发财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统计有关的《条形统计图》。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及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针对这一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2、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共有九个单元。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前一学段,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已有经验作一分析。
3、学情分析: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能根据需要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ff15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1.png)
【过程与方法】: 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对统计图作出分析和判断。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能是(
)kg,也可能是(
)kg等。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条形统计图能够比较清楚地表示出(
)的多少。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注意写清(
),确定(
)轴和(
)轴所表示
的对象,确定(
)轴1格所表示的大小及单位。
4.预习后我还知道:条形统计图用直条来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的1格可以
表示多个单位。
5.看图完成统计表。 小明家2004~2007年种植面积统计图
③在纵轴的左侧标明单位长度,纵轴最上面注明单位。数 据较大时,可用1格代表2个或多个单位。根据数据大小在对应 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数据、标题。
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分段整理的数据(例2) 多媒体出示例2
质疑: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出全班男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呢? 预设:可以分段式整理数据,再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
(2)绘制条形统计图 师和学生交流:涂格子时,一定要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图准相应
的小格数,否则反映出的数据就不准。因为每格代表1天,所以统计表 中每种数据是多少就涂多少格。
让学生在题卡上画出来。 实物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预设:
步骤:①画横轴纵轴。(横轴是反映统计内容的,纵轴是表示数据 的)在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要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 射线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 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突出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在估算 方法的探讨中,尽可能地突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前面学习的估算相同 的地方,这样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 估算方法的掌握水平,从更深的层次来讨论估算的问题,这的讨论能加 深学生对估算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从中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53ce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d.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022#FIGHTING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2022#FIGHTING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每天你们的妈妈都要根据天气情况为你们增减衣物。
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生:看天气预报师:是的,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师:那你经常看天气预报吗?谁能说说图中各种图形表示的天气?揭示课题:天气预报是利用了有关统计分析的知识准确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的,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询问生活中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注意收集生活中的数据,同时为揭示课题做准备)二、自主探究,引出方法1、(课件)出示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记录表。
你能知道哪些信息?生:晴天9天,阴天6天,多云9天,阵雨5天,雷阵雨2天。
生:天气比较好,晴天多。
师:观察的可真仔细,有没有漏算的呢?⑴整理数据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生:数数师:好的,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还有其他的吗?师:除了数数,还可以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同学们找出的这些方法来统计数据都是可行的。
但用写“正”字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错。
⑵表示数据师:我们已经通过画“正”字、直接数数等方法统计出了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么如何才能清楚地将他们表示出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生:画统计表、画“O”(象形图)……师小结: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天气状况表示出来,可以画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画“O”(象形图)表示。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通用6篇)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6b390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7c.png)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通用6篇)《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P55-P56条形统计图。
2、学材分析:在第八册教材中,已经教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习过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学编制复式统计表、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认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学过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受到国情教育。
本单元先说明统计数据经过分类整理以后,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以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通过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问题,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知道制作统计图的方法,还说明了制作各种统计图的步骤。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表所提供的信息和方法是本节课学习的直接基础,同时,这节课中对统计图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面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本节课的教材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编写思路,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并能预测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制作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简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加以交流,在学习中受到国情、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和合作活动,发展自主和创新能力。
4、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读图练习。
5、教学难点:1、根据作业本的大小确定所画条形统计图的位置和大小。
2、恰当确定纵轴上的单位刻度的大小。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尝试教学法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理性)——尝试动手制作(感性)——掌握规律(理性)——运用规律(实践)的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与学习的全过程,采用观察、动手制作等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能根据有关信息加以分析并作出判断和预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4268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a.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1。
【教材简析】教学主要内容:本单元内容属于第二学段“统计”领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教材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将原来分散在第一学段不同年级的统计知识,重新梳理、整合成本单元的说教学内容。
因此,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注意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例2、例3分别学习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入手,通过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认识条形统计图。
借助读图,明确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为例2、例3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意义。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知的冰雪活动入手,充分利用观察、操作、对比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读图的方法,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的价值。
【说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图中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测。
2.在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194d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e.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条形统计图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在过程中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也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在矛盾中发展思辨能力。
3、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须考虑到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在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合理定制一格表示的数量。
学科素养:创新意识、思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一、复习引入1、通过统计表,复习条形统计图中的要素,发现问题:格子不够用了怎么办?9 8 7 6 5 4 3 2 1 0运动会中某班购买饮料情况运动会中某班购买饮料情况项目矿泉水果汁汽水运动饮料数量8 2 6 10矿泉水果汁汽水运动饮料2、学生尝试思考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新知探究1、交流成果:a.统计图改成向右画后能够解决问题。
从这个小小的转变中启发思想。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是向上的,也可以是向右的,还可以向左,向右。
可以向上下左右任意一个方向。
评价:谢谢这位同学,不仅完美的解决了问题,还让我们知道了条形统计图别的表示的方法。
2、交流成果:b.对比向上加格子的方法与一格表示2的方法。
感受数学中更简洁的方法。
看了这位同学的改法,你有什么启发吗?小结:在统计图中,1格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
(还可以表示3、4、5……)评价:仅仅是改变一下每格表示的数量就解决了问题,谢谢这位同学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妙之处!掌声!2、那么这些统计图中的1格有表示多少呢?图中的直条又表示多少呢?3、看来直条表示的大小与每一格表示的数量息息相关,那么这张统计图与刚才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张图你能看出哪种食品最受欢迎吗?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直条越长,表示的数量就越大。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b672d0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d.png)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说课内容《条形统计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内容,是统计的第二课时,是教材P41~44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意义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在二年级上册统计第一课时初步体验了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已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统计表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解答,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而且这个单元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做准备。
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并结合绿色指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高层次思维,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小学二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初步的体验,比如把收集到的信息,利用画“正”或画符号等记录下来,并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还能够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另外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发展思维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新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好奇感和探究精神,同时低年级的学生也很喜欢帮助人解决问题,接受能力较强。
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材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掌握绘制一格表示1和2的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绘制条形统计图,认识会画一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四、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线索。
数学《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通用10篇)
![数学《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a6c5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9.png)
数学《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数学《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表后出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这后还会认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统计图,如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
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既是旧知的迁移与发展,也是以后学习的认知桥梁。
单元内有4个例题,前两例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例引导学生学会画图。
而本课学习例1、例2。
例1以回顾旧知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
例2则重在会看条形统计图,会简单的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表。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与例2有机整合,完成整课的教学――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
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活跃。
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
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分析,判断、预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鉴于预设的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认为本课的重点为: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会正确分析相关的数据。
难点为:知道条形统计图中单式与复式的区别。
四、教学策略我校进行了3年的《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5f0e853f111f18583d05aab.png)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
根据这种内容结构的变化,教材在修订时,从第二学段即本册开始学习条形统计图,将原来分散在一、二、三年级的条形统计图内容整合起来进行认识。
本册教材第七单元统计的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数据,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因此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通过整理与比较,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凸显条形统计图能更清楚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大小这一特点,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在对比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从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多角度获取信息,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会绘制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在对比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多角度获取信息,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bee8ec102de2bd96058889.png)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澄江小学肖海燕一、教材分析:1、说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的内容。
我说的是第一课时P115页——117页的例1和例2。
2、说教材地位:《条形统计图》这个单元是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以及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本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统计表的学习,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而且这个单元的学习也为以后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作准备。
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
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材和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自主构建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的统计表,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价值。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3、能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同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4、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自主建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
教学难点: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读取有用的信息填表、分析、判断、交流,并提出数学问题。
《条形统计图》数学说课稿3篇
![《条形统计图》数学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d8753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6.png)
《条形统计图》数学说课稿《条形统计图》数学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条形统计图》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条形统计图》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
能根据数据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所以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情境预测——尝试动手制作——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等。
三、说过程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角度出发,分如下几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在这里我设计了简单的统计方面的概念练习,让学生回忆三种统计图名称及各自的特点,以便新课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4a91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e.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本次教学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求知欲望强及好奇心极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本节课多采用学生动手,直观感知知识的由来。
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说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
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
教学中让学生一边摆一边思考可以怎么去数,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
说教学目标:1、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2、合作、讨论、经历数字、图形、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直观、形象化作用。
3、认识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
说教学难点:能做简要的数据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教学学时:第一课时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用具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生问好2、情境激趣①谈话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今天的天气可真好,看看窗外阳光明媚、树木郁郁葱葱……金秋十月,瓜果飘香老师仿佛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水果香味(做闻东西气味的样子)。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e8a80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f.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预计目标: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1)出示我校1998~XX年人数统计图。
(2)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你认为在制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统计图要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作时间、统计项目等。
统计图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每一小段长度都相等。
2、制作全校各年级人数统计图。
学生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巩固练习将课前调查的全班同学体重的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
四、小结1、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2、你已经知道了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五、课内作业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创意、作业〖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四上人教版第七单元内容(第1课时)No.2 说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不仅要求学会画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然后学会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要求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产生过程。
No.3 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
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7ab1d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d.png)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说教材《条形统计图》是西师版试验教材,学校数学四年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在三班级初步生疏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重点教学1格表示多个单位,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生疏,依据统计数据作出简洁的推断和分析,体会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系统学习统计学问作预备。
整个单元的学问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育同学统计意识和力量,进展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二、说学情同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校四班级的同学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力量。
另外四班级的同学思维比较活跃,宠爱探究发觉学习,接受学问的力量也较强,而且也把握了肯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
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三、说目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材和四班级的同学实际,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生疏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体会它的应用价值。
2、经受由1格表示1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统计过程,并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进一步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和力量。
3、体验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合适,渗透具体状况具体分析的思想。
教学重点: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教学难点:精确找出统计数据在纵轴上的刻度位置。
教学预备:制作课件来帮助教学题卡四、说教法最有利于同学进展的学习,是供应各种机会,制造各种条件,让同学自己去尝试与探究,使之发觉有规律的东西——概念、规章或原理,这样做不仅能使同学的认知乐观化,促进学问的意义建构,而且对于培育同学的进取精神和探究意义,进展他们猎取新学问的力量,形成健全的人格,强化学习动机,都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因此,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班级的同学实际,主要接受“探究发觉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统计与概率既是生活内容,也是数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条形统计图》。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116页~117页的内容。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统计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领域之一,它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重点教学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从而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体会其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作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确定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确定一格表示多个少单位合适。
教学难点是准确找出统计数据在纵轴上的刻度位置。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统计图用的方格纸、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学法
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教师仅传授数学知识给学生是不够的,应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进而提高其数学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融观察、操作、探索、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他们在议一议、指一指、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生疏到掌握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会对同学们说:同学们,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届时,全世界的目光都会关注中国,关注北京,说明我们伟大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地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倍加骄傲和自豪。
为了迎接这一盛会的到来,希望小学特举办了以“迎北京奥运,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动动会,大家想看看运动会的场面吗?接着出示踢毽活动画面及统计表,这时,我会问:“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为后面学习条形统计图作好铺垫。
这种以奥运会题材引入,既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又能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第二个环节:尝试学习、探究新知。
1、设疑诱导,激发矛盾。
(1)谈话引入:同学们,踢毽比赛的成绩除了在统计表中表示出来,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吗?
估计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能
(2)媒体出示方格纸。
那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统计图,我想用这3个统计图来完成对踢毽成绩的统计,但踢的数量很多,格子很少,怎么办呢?
【以上的统计方格纸是我特意设定的,没有标出每一格所表示的数量,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用以前学习的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方法行不通。
同时,不同学习材料的提供,为突破本课的重点打下伏笔,即根据实际的情况,一个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
2、深入探究,完成统计图
(1)给方格纸填上数据。
①师:认真观察方格纸,要在里面涂色表示三人踢毽的数量,还需要给方格纸填上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填上数据)你们能自己给填上吗?试试看。
②小组讨论,尝试在方格纸上填上数据。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点拨。
③在方格纸上涂色。
师:刚才我们已经在纵轴上标上数了,现在我们就可以涂色表示三人踢毽的数量了。
大家涂一涂。
学生涂色,教师巡视,提示学生在涂色时要记住每格表示的数量。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力求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创设宽松的探究氛围,让他们在小组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教师只是充
当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落实了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
3、学生汇报,展示成果。
首先展示一格表示10下的统计图,由一个同学讲述,根据讲述随机出示课件,带领学生体会完整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展示一格表示20下的统计图时,老师课件展示120下和100下的直条后,重点提问:纵轴上没有90下,怎么办?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然后通过动手指一指,用数学语言描述等形式寻找“90下”在纵轴上的准确位置,最后,老师再用课件直观、形象地演示寻找和画90下的直条。
最后引导学生展示一格表示30下的统计图,在这里,找100下在纵轴上的位置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找、去指、去说,然后再课件展示来验证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观察比较,优化设计。
完成三个条形统计图的展示后,我会问: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统计表,又制作了不同的统计图,比较一下这几种不同的统计图设计,说说在统计时,你打算用哪一种?(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统计图)等学生发表看法后,老师适时的进行小结:在实际统计中,纵轴上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合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只一个方案,在不同的方案中虽没有对错之分,却有优劣之分。
我们要力求找到最好的方案。
5、深化认识,及时巩固。
利用例2的情况图及统计表。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提问:如果要把这些数据绘制成一张条形统计图,用一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估计同学们能很快形成共识:用一格表示1000千克。
然后要求同学们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绘图完成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展示学生作品。
(三)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1、完成课本118页课堂活动第1、2题。
【这两题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和统计图的制作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有利于巩固新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完成后我会让同学们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业,展开互评和自评。
看看谁的统计图制作得最美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
2、昨天,学校举行了“演讲比赛”,四(1)、四(2)班谁的得分比较高呢?看着统计图,你们能快速又准确作出判断吗?试一试。
四(1)班得分情况统计图四(2)班得分情况统计图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快速辨别的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纵轴上所标注的数量对统计图的重要作用。
】
(四)第四个环节:总结收获、实际应用。
1、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作业:
调查你所在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并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回顾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条形统计图。
作业的布置又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课外,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数学理念。
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活化了学生的思维。
】
四、说板书设计
为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本课我改变了以往在黑板上板书的做法,充分利用多媒体随机生成的功能,将生成的条形统计图保留在大屏幕上,这样直观具体、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视觉习惯和认知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说学习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