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鱼缸造景鲷科鱼
鲷鱼 鱼类水产养殖方法
鲷鱼鱼类水产养殖方法# 鲷鱼鱼类水产养殖方法## 引言鲷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与温带水域的淡水鱼类,其美味可口的肉质使其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鱼类。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鲷鱼的养殖逐渐得到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鲷鱼的水产养殖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高效地进行鲷鱼养殖。
## 确定养殖场地鲷鱼的水产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
首先,光照充足且水质清澈的地区是理想的选择。
其次,场地应确保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以及合适的流速和氧气含量。
最后,养殖场地需要避免盆地或深水区域,以防止鲷鱼生长发育不良。
## 鲷鱼的培育与繁殖### 选种与孵化养殖者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目标选择优良品种的鲷鱼进行培育。
选择鱼苗时应注意选取健康、体形饱满的个体,并保证其无病情。
鲷鱼的繁殖一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
首先,将雄性和雌性鱼隔离并饲养一段时间,待雄性鱼产生成熟的鱼精液后,将其收集。
然后,将雌性鱼用温水清洗并轻轻按摩,以刺激其产卵。
最后,将收集到的鱼精液与雌性鱼的卵子混合,完成人工授精。
### 培养与饲养鲷鱼的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饲料。
水质是关键因素之一,应保持水质清澈无污染,适当控制水温和pH值。
此外,鲷鱼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游动,养殖池的体积需根据鱼的数量和大小进行合理规划。
饲料方面,可选择适宜的鱼类饲料,如蚯蚓、虫类和人工饲料。
鲷鱼的饲养频率和饲料量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所需养分进行调整。
## 病虫害防治鲷鱼的养殖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养殖者需要合理防治,保证鱼类健康。
首先,定期检查鱼苗和成鱼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二,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鱼类免疫力。
此外,养殖场的水质应保持清洁,避免有害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如果出现病害情况,应及时就医或者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 鲷鱼的监测与管理在鲷鱼的养殖过程中,监测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养殖者应定期检查养殖池的水质和温度,以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水草鱼缸造景
水草鱼缸造景鱼容器再加装饰,就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可将细粒砂子洗净铺于水族箱底部,放置些卵石、假山石,还可装饰些工艺品,如小桥、宝塔、亭台楼阁,缸中种些水草,如金鱼藻、苦草、黑藻、毛茛、丁香蓼,其中以毛茛、黑藻为佳。
所有饰物必须光滑、圆润、柔软,饰物的安排应力求高低疏密有致,美观大方,金鱼在色彩、大小、体态等方面要与环境相协调。
1、缸栽法:把缸底砂子拨开一凹穴,将水草根部放入穴中,须根压入砂中,培砂并压上卵石。
此法使布局完美,但清洗比较麻烦。
2、盆栽法:将水草栽于小盆中,再将小盆放进缸中。
此法虽冲洗便利,但栽种之品种、数量及整体布局均受到限制。
3、压根法:对于浮生水草或缸底不宜铺砂之鱼缸,可将水草根部捆上小石或套入合适的玻璃管沉入缸底,用小石固定位置。
模型分类①以水草为主题的水族缸,一般为淡水缸,主要着重于水草景观的创造,通常需要特别注重光源、肥料、二氧化碳、水质等与水草生长有关条件的维护。
也有少数水草缸纯粹以水草景观为主,仅饲养少数的除藻生物。
②水陆两栖缸分后水下部分和陆地部分,水下部分种水草,而陆地部分就可以使我们存有更大的想象和充分发挥空间,可以种陆生植物。
因为存有了陆地部分,鱼缸里面还可以养蟹、龟、蛙等,这样就可以分成两部分景观去整体表现小自然的美了。
③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因此,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沼泽缸应该是以沼泽地为原型,模拟出一个沼泽的生态,里面很少的水,大部分是泥潭,再覆盖上陆生植物,加上各种生物,其表现力不可预料。
风格分类从专业角度的眼光来看,造景却又因为不同的造景风格被大致定义为几种造景主流:[1]①日本式水草造景:柔和的造景构想,严苛的水草叶型配搭,使这种风格的造景有如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格局,无论从任何角度观看都表明出来温婉脱俗的清纯。
②德国式水草造景:在高科技水族设备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展示出水草近乎自然的生长状态,并且开放式的展示格局可以更为方便的从水底、水面、水上三个不同的空间角度欣赏到各种水草的生长变化,景观构思显得粗犷、凌乱,但是仔细欣赏之余就会发现造景布局上显现出别具一格的自然美。
三湖慈鲷鱼的饲养环境及密度
三湖慈鲷鱼的饲养环境及密度很多新手对三湖慈鲷的饲养环境非常疑惑,那么你知道三湖慈鲷鱼饲养密度是多少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三湖慈鲷鱼的饲养密度,一起来看看。
三湖慈鲷鱼的饲养密度标准缸1.5*60*60。
选择一个水体较宽的水族箱,因为三湖慈鲷生性较活跃,不宜在狭小的水族箱中饲养。
所以应选用至少在1.2m以上的水族箱来饲养。
过滤系统选择,因为三湖慈鲷身体十分强健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大,食量也会随之增大会排泄出很多得粪便。
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过滤效果较出色系统。
加热增氧。
加热棒应选用配合相同尺寸水族箱的型号。
三湖慈鲷只要饲养密度不高,增氧系统可以应人而异的来设置。
底砂的铺设应按照其所养慈鲷的颜色搭配来铺设。
沙子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有贝壳砂、石英砂、河沙等。
注意的一点是喜欢海水风格的尽量选用洁白的沙子,原生风格的选用黄色或深色的沙子。
无论是哪一种底砂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预先清洗干净,要不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造景石的设置,造景石是一个很广泛的说法。
基本三湖慈鲷的造景无论哪种石材都可以担当重任。
一般市面出现的有黄蜡石、青龙石等,也可以用取自于河滩的鹅卵石来造景。
海水风格的造景是要表现整体的清亮,则可以选择珊瑚骨、一些人工或天然的海底装饰物,配上洁白的底砂会让人眼前一亮。
照明的选择光线较暗的要比较强的感觉要好(这里除海水风格的以外),因为三湖慈鲷身上的颜色质感较高,较暗的灯光照射在鱼儿身上会表现出较强的金属感。
三湖慈鲷鱼的饲养方法三湖鲷在原产地,大都生活在石块、岩石周围,这样的环境洞穴较多,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那我们在布置鱼缸时就要考虑到这点,缸底可以铺一层砂,当然是要碱性砂了,比如细珊瑚砂,贝壳砂等,但目前华凌只有珊瑚砂,还是粗的,几年前见过细的贝壳砂,现在也没了,千万不要铺水草砂,也可以在市场上找些偏碱性的细砾砂,砂子也不要铺的太厚,我认为3公分较为合适,太厚容易滋生有害物质,不易清洗。
短鲷水族箱开缸教程之短鲷简介篇
短鲷水族箱开缸教程之短鲷简介篇短鲷(英文名Dwarf Cichlid),顾名思义,即短小的慈鲷,其实这种叫法是再贴切不过了,至于多小的算短鲷,至今水族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台湾以及东南亚的水族同好,习惯把12公分以下的慈鲷统称为“短鲷”,这个定义慢慢也被绝大多数水族爱好者接受,所以目前内地市场所流行的短鲷,都是体长在12公分以下,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容易饲养、繁殖力强的鲷类鱼精灵般的阿卡西短鲷属于丽鱼科,在内地,狭义上的分类,特指产地中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的小型慈鲷,比如亚玛逊流域、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流域等,即我们所熟知的南美短鲷。
广义上的分类,除了南美短鲷外,还有产地在非洲西部的西非短鲷以及人工繁育、改进后非常出色的德系短鲷和台湾短鲷,目前大陆市场上大部分进口品种都是台湾短鲷。
天使般的荷兰凤凰短鲷大致可分为几大属类:Apistogramma属即我们所熟知的A属:大部分的南美短鲷都归属于这个属类。
Microgeophgus属,即M属:比较著名的玻利维亚凤凰及荷兰凤凰属此类。
另外还有Nannacara属(N属)、Laetacara属(L属)、Discrossus属(D属)等。
威武的五星上将属于西非短鲷的一种短鲷适宜生活在pH值从6.0—6.8之间的水质中,适宜水温25-28摄氏度,水体硬度小于10dgh,属于中性偏弱酸性软水。
根据短鲷的水质要求,为了饲养出更好的短鲷,我们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检测水质,随时对水质进行调整,将水质调整到一个合适范围内,尽量模拟出短鲷的原生自然环境。
悠闲的红肚凤凰短鲷是非常招人喜爱的鱼儿,色彩缤纷、行为有趣,从争食抢地到求爱发情、从孵卵繁殖到保幼护子,甚至还有水族箱内数目太多而“打群架”的趣事。
特别短鲷夫妇不惜一切代价的护子行为,是甚至很多高级动物都没有的,让人类都感动不已。
短鲷是一类比较害羞的鱼儿,比如进食时一般都会等到食物下沉才会偷偷吃掉,但是在争夺地盘上又是极其凶悍的,会以各种方式恐吓竞争者。
鲷科鱼类知多少
鲷科鱼类知多少鲷科鱼类体呈卵圆或椭圆形,侧扁而高,背缘轮廓有点圆凸。
头大,前缘轮廓较陡。
口前位,较小,上颌稍能伸缩,上颌骨后缘不达眼中线,口闭时被眶前骨遮盖。
颌齿发达,可分化为犬状齿、扁平齿和臼齿,腭骨具齿。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连续,无缺刻,具10~13棘,9~17鳍条,少数种类也有数枚鳍棘延长,甚至呈丝状。
臀鳍具3棘,7~15鳍条,通常第二鳍棘最强。
尾鳍凹形或叉形;胸鳍尖长;腹鳍胸位,具1棘,5鳍条,基部有1枚腋鳞。
本科全球共38属170种,我国记录有6属15种,其中浙江沿海有分布的有7种。
黄鳍棘鲷 Acanthopagrus latus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四长棘鲷Argyrops bleekeri、二长棘犁齿鲷 Evynnis cardinalis 、黄犁齿鲷Evynnis tumifrons、真赤鲷 Pagrus major、平鲷 Rhabdosargus sarba。
其余8种,仅分布于台湾海域及南海。
“鲷类”外形及相关术语图示(依FAO)黄鳍棘鲷 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 1782)英文名:Yellowfin seabream;日文名:キチヌ俗称:黄鳍鲷;赤翅仔、黄脚立、黄脚腊(闽南、台湾);黄郎体呈长椭圆形,侧扁;体背面狭窄,从背鳍起点向吻端渐倾斜,腹面钝圆,弯曲度小。
头中等大,前端尖,眼中等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微凸,略大于或等于眼径。
鼻孔2个,紧位于眼的前方。
口中等大,呈水平状,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瞳孔前缘下方。
上下颌前端具圆锥齿6枚,上颌两侧一般具臼齿4行(有时有第5行),以第三行后端臼齿为最大,下颌两侧具臼齿3行,以第二行后端数枚最大,第三行甚短。
腭骨具3行臼齿;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骨后缘具扁平钝棘。
体被薄栉鳞,头部除眼间隔、前鳃盖骨、吻端及颊部外均被鳞,颊部具鳞5行。
背鳍及臀鳍棘部具发达鳞鞘,鳍条基部被鳞。
这下懂了,50种鲷鱼类,经常撞脸,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很难分辨
这下懂了,50种鲷鱼类,经常撞脸,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很难分辨*鲈形目鲷科下的所有品种鱼类统称为“鲷鱼”,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种类甚多、各具特点的鲷鱼。
此类鱼是一种上等食用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红烧、干烧、炖、刺身造姿、清蒸、酱汁等。
或许,常常亲尝各种鲷鱼的你,徒有一腔“饕餮”之心,却对它们的身份信息一无所知。
而且,鲷与鲷之间又经常撞脸(外形),真的很难分辨呢!你肯定想问:这些鲷鱼该如何区分呢那么,现在,就带着问题,一起去看图识“鲷”吧!1、黄背牙鲷拉丁学名:Dentexhypselosomus俗称“赤鯮”、“赤章”,体背侧呈鲜红色,腹部逐渐变淡,带金黄色光泽;背鳍基部下方体侧具3个大型黄斑,软条部后方背侧另具1个暗黄色斑,前鼻部与吻部之间具黄色污斑,背鳍硬棘及鳍膜呈橘黄至淡红色,基部具一条透明的纵线,软条及鳍膜则为橘黄至黄色,最大体长为30.6cm。
2、黄鳍棘鲷拉丁学名:Acanthopagruslatus俗称“黄鳍鲷”、“赤翅仔”、“黄脚立”、“黄脚腊”。
其背鳍呈灰色,胸鳍、腹鳍及臀鳍在鱼体新鲜时会呈现鲜黄色,有时在鳍膜间具黑纹;尾鳍为灰色,具暗色缘,下叶具黄色光泽。
黄鳍棘鲷的最大体长为35.2cm。
3、平鲷拉丁学名:Rhabdosargussarba俗称“枋头”、“邦头”、“锡鲷”、“白加腊”,体表呈银灰色,体侧有淡青色纵带,腹鳍和臀鳍颜色略黄,尾鳍上下叶末端尖,大部为深灰色,仅下缘鲜黄色,最大体长为80cm。
4、布氏长棘鲷拉丁学名:Argyropsbleekeri俗称“布氏长棘鲷”、“盘仔”、“锅盖”、“胡须魬仔”,前4根背棘延长如丝状,臀鳍小,胸鳍长,长于腹鳍,尾鳍呈叉形,体呈淡红色而带银色光泽,体侧有数道红色的横带,最大体长为35cm。
5、青衣鱼中文学名: 舒氏猪齿鱼别称: 青衣鱼,黑斑猪齿鱼、青衣寒鲷。
本鱼体延长而呈长卵圆形,头部背面轮廓圆突;上颌较短,向后不达眼前缘;上下缘各具4犬齿。
鱼缸造景方案
02
03
积累。
解决方案包括使用过滤器、 定期更换水、使用活性炭等。
04
05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配置鱼缸 内的生物量和植物量,保持
平衡的生态系统。
藻类过度生长
总结词:藻类过度生长是 鱼缸造景中常见的问题, 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影响 观赏效果。
详细描述
藻类过度生长的原因可能 包括光照过强、养分过多
等。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配置鱼 缸内的植物量和光照时间, 保持生态平衡。
底砂
底砂选择
选择合适的底砂是鱼缸造景的基础, 常见的底砂有河砂、海砂、石英砂等, 根据鱼缸类型和养鱼需求选择。
底砂清洁
底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和藻 类,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
底砂厚度
底砂的厚度也会影响鱼缸的造景效果, 过薄无法营造出层次感,过厚则可能 影响水质。
岩石与珊瑚
01
02
03
岩石选择
选择形态各异的岩石,可 以增加鱼缸的立体感和自 然感,同时也有助于提供 栖息地和隐藏处。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健康的鱼只、定期检 查水质、保持鱼缸清洁等。
解决方案包括定期更换水、使用过滤器 维持水质、使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等。
详细描述
鱼类生病的原因可能包括水质恶化、感 染、寄生虫等。
水质恶化
详细描述
总结词:水质恶化是鱼缸造 景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
鱼类生病或死亡。
01
水质恶化的原因可能包括氨、 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物质的
淡水鱼缸
总结词
适合新手入门,维护简单,成本低。
详细描述
淡水鱼缸是常见的鱼缸类型,适 合养植淡水鱼类,如金鱼、锦鲤 等。这种鱼缸的水质相对稳定, 对新手友好,且维护成本较低。
鲷鱼分类
鲷鱼分类这些欧洲的鲤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
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中,软口鱼偏好流速较快的河川中游,文鳊则栖息于大而流速缓慢的河川中下游。
其中分布最广泛且最受钓鱼者欢迎的是青铜鲷。
青铜鲷青铜鲷或一般鲷是非常受欢迎的钓猎鱼种,它的头无鳞,身体扁平,色深,并覆盖有细鳞,身上通常有一层黏液。
身体的主色为金褐色,胸鳍及腹鳍有红边。
一般成鱼重量在1.8-3.2千克之间,罕见的鱼最大可达9千克。
多瑙河鲷多瑙河鲷又称白眼鲷,为体型小的银色白鱼,重量仅约800克,有钝的吻及长臀鳍,出产于多瑙河流域,及注入黑海、里海及咸海的河流中。
爱尔兰鲷爱尔兰善浓河系出产的鲷鱼体积一般较大,许多产于此处的青铜鲷身体有罕见的两条纹,重量可超过4.54千克。
软口鱼身体细长的银色软口鱼有淡红色的鳍、稍小的头及相当突出的吻,以藻类及硅藻类为食,这些藻类是软口鱼用它硬如角的下唇由岩石及石头上刮下来的。
它最重约可达1.8千克。
文鳊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时间,文鳊身体两侧为银色,背为蓝灰色,但在繁殖期(初夏)雄鱼背部颜色变得非常深,腹部则呈橘红色。
文鳊的主食包括蚯蚓、软体动物及甲壳动物,体重在910-3000克之间。
银鲷银鲷又名白鲷,身体细长,两侧为灿烂的鲷鱼银白色,这些特征有助于将它与青铜鲷区别出来,其习性及食性与青铜鲷相同,但体型小得多,通常最重仅约454克。
银鲷,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是一种广温广盐性鱼类。
具有适应性强、易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
该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没有泥味,好养、好吃、好看、好钓、好捕、集观赏、游钓、食用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
⒈形态特征:与奥尼罗非鱼相似,体表白色,略带粉红,,胸鳍、臀鳍、尾鳍均为粉红色,苗种阶段体表为粉红色,随着鱼体长大,体表逐渐变白,鱼体重增到0.2公斤后,体色全部变白。
⒉生活习性:银鲷为中上层鱼类,适应生长水温在18—36C 之间,最佳的生长水温为24—32C,最低的生存水温为12—15C,当水温降到15C时,鱼类开始停止摄食且少动或不动,潜入水体中下层,当水温降至12C时,鱼类开始死亡。
鲷鱼是什么鱼
鲷鱼是什么鱼
鲷鱼又称红加中间无缺刻,臀鳍与背鳍条条相对,尾鳍叉形,体淡红色,背部散布一些蓝色小斑点,尾鳍边缘为黑色,腹部银白色。
鲷鱼属近海底层鱼类,分布于我国各海区,黄海、渤海产量较大。鲷鱼以其全身红色而十分艳丽,肉质细嫩而味道鲜美,居海鱼之冠。但是近年来因忽视自然环境保护,海水污染,加之滥捕幼鱼,鲷鱼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近岸已很难钓到。
鲷鱼栖息在沙砾海底,每年3—4月生殖期作生殖回游,从黄海长途跋涉来到渤海的莱州湾三山岛、西山沙旺一带海区产卵,繁殖下一代。
鲷鱼喜欢在水深30—200米的岩礁地带生活,食性很广。鲷鱼摄取食物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常先围着饵食转几圈,察看动静,然后用头碰碰饵食,再试探咬吃。如果稍感不适,立即吐出,从吃饵谨慎狡猾这一点来说,可以胜过淡水鱼中的鲤鱼。
鲷鱼的养殖技巧
鲷鱼的养殖技巧鲷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养殖技巧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证鱼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鲷鱼养殖的一些技巧和要点。
1. 水质管理:鲷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对酸碱度、氧气含量、温度等指标较为敏感。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
可通过增氧设备、光合作用、定期换水等措施保持水质优良。
2. 饲料管理:饲料是养殖鲷鱼的重要因素之一。
鲷鱼以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养殖时可选择专门的鱼类饲料。
合理配比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同时,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过期或变质饲料的使用。
3. 养殖密度:鲷鱼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大小、鲷鱼的大小和养殖水质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而言,每亩鲷鱼养殖池可适宜放养2万尾左右的鲷鱼,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池水富营养化,影响鱼群生长。
4. 疾病防治:鲷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常见的疾病有白点病、细菌性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应定期对鲷鱼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如隔离患病鱼群、合理使用药物等。
5. 养殖环境:鲷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环境因素。
养殖池塘应保持清洁,避免积淤物和杂草。
鱼缸的大小要合适,过小的缸会限制鱼类生长,过大的缸则会影响饲料利用率。
同时,还要注意水温的适宜范围,避免过冷或过热对鲷鱼的影响。
6. 养殖技术:鲷鱼养殖的成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
如选鱼、放鱼、打草等环节需要操作熟练。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观察鱼群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和营养配比,保证鱼群的健康生长。
7. 市场需求:在进行鲷鱼养殖之前,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选择适合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
同时,还要了解养殖品种的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确保养殖的产品能够顺利销售,提高盈利能力。
总结起来,鲷鱼的养殖技巧主要涉及到水质管理、饲料管理、养殖密度、疾病防治、养殖环境、养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短鲷缸的造景建议
短鲷
短鲷在水流和缓、水色稍黄、暗色底砂、有沉木、有水草供其穿梭、藏身、捕猎的缸里会悠然自得、尽显短鲷夸示时的本色。
有草有莫斯的短鲷缸里放养些草虾供短鲷猎食是个不错的选择,常吃草虾有利于短鲷的发色。
1、沉木
最好有天然树洞的,有天然树洞就不需要鲷罐了。
2、水草
首选小三角和松茸莫斯,莫斯还可供草虾取食藻类、躲避。
短鲷喜欢啄食绿藻球、小叶美凤,所以鲷缸里不宜养这些水草。
椒草:椒草根系是水草中唯一直接吸收鱼缸中有害物,而一般水草需要硝化细菌分解有毒物后才能被水草吸收,椒草对灯光是要求也不高,易于维护。
3、过滤
滤筒、背滤、侧滤、上滤、瀑布、这就因地制宜了,比如:纯短鲷繁殖缸铺一层底泥、用水妖精过滤即可。
混养:小精灵、蓝眼小胡子、游速快的小宝都可以和短鲷混养,切忌和孔雀鱼混养,但安德拉斯双剑公鱼是可以的,即使可以混养的品种也要数量适度,短鲷成鱼的领地意识还是很强的。
另外,不建议在短鲷缸里种阳性草,阳性草造景固然漂亮,但阳性草长的很快、需要强光还要经常掐尖打头,常换新水,这样操作时可能惊吓到短鲷,短鲷缸最好加盖以防鱼跳缸。
在缸壁上可悬挂不锈钢的莫丝网片(即所谓:莫斯墙)。
1/ 1。
我家的鱼缸-造景-鲷科鱼ppt课件
第一次鱼缸造景,用的还是潜水泵过滤器,水质实在不敢恭维
第二次造景
花了75大元,买了块石头,泡了3天继续造景,更换了外置过滤器又花了我235元!水质当然很完美
加了30条鱼后的正面景色
加了30条鱼后的鱼缸正面照片(30条100元,第一次买鱼被奸商坑了!)一共53条!
鱼的品种和图片
特蓝斑马—又名闪电战神—7只简介:特蓝斑马是90年代在坦桑尼亚领域的庞波礁(Pombo Rock)首次被捕捞的浅水凤凰(岩栖类);Demasoni(迪曼森)是为了纪念发现这种鱼的莱府迪麦森先生.迪麦森先生是从事非洲慈鲷出口行业的一位美国人 外形特征:这种慈鲷具有很明显的深蓝色,以及显眼的太空蓝色的非常美丽的鱼种,而且雄雌都具有这样美丽的色彩;因为它们的观赏价值非常高,所以在欧美国家不断地进行人工繁殖;它们是浅水凤凰(岩栖类)中属于小型的鱼种,几乎不会超过8cm以上;生活习性:但是它们的性格非常粗暴(阴险),特别是把新的鱼只导入在鱼缸的时候需要注意.首先要把它们先隔离.然後再把新鱼导进鱼缸里面;要不然它们会好好利用自己的小巧灵活的身体,从石块的角落到排水管的後面,不断地寻找新鱼进行追杀;另外在几条幼鱼一起饲养的情况下,从开始成年的那时候开始,饲养会变得非常困难;
非洲凤凰
非洲凤凰—又名金黑色鲷,黄线鲷—3只 慈鲷科非洲马拉维湖藻类生菜杂交腹部背鳍幼鱼水族箱水草
雪中红
雪中红---3只【学名】Pseudotropheus zebra(Red)【英文名】Red Zebra【最大体长】12cm【水质】PH8.0-9.0【硬度】9.0-19.0 dGH【特别叮嘱】喜欢充满岩石的水族箱。【外形特质】经由彩虹进一步改良后的品种,金黄色的体色透出更为鲜艳的红色,眼睛四周则为金黄色。【喜好食物】杂食性:人工饲料、红虫赤虫、冷冻活饵、薄片饲料。 网上只找到这些资料!
鲷鱼有哪些常见的种类?
鲷鱼有哪些常见的种类?
鲷科鱼类家族庞大,猎食迅猛,拉力强劲,深得海钓钓友们的喜爱,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鲷科鱼。
1.黑鲷,家族代表,又名黑棘鲷,黑立,海鲋,黑加吉。
呈长椭圆形,体侧扁,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多光泽,背鳍鳍棘坚硬,臀鳍第二鳍棘尤甚,除胸鳍为灰色,其余各鳍边缘均为黑色。
体被栉鳞,体侧通常有5-7条黑色横带。
2.澳大利亚黑鲷,俗称白鱲(腊),与黑鲷最明显区别是体侧无黑色竖带,呈银灰色。
3.黄鳍鲷又称黄脚立,黄翅,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
为网箱养殖重要对象。
4.平鲷,俗称香头,体高而侧扁,体呈椭圆形,背缘隆起,腹缘圆钝。
有别于黄鳍鲷,头部至背部较为圆钝。
5.真鲷,俗称加腊,加吉鱼,红加吉,体色鲜红,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中外驰名的名贵鱼类,最大体长可达一米,是海钓梦幻鱼之一。
6.南洋黑鲷,俗称牛屎鱲,腹部以上呈深灰色或黑色,体型短而宽厚。
7.条石鲷,多称石鲷,幼鱼时体侧有6-7条黑色横带,成年鱼时雄性横带消失,吻部变黑,为近海较难钓获的鱼种。
观赏鲷鱼的养殖方法
观赏鲷鱼的养殖方法1、挑鱼对于新手养鱼爱好者来说,选鱼很重要,鱼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养鱼效果。
状态好的鱼表现为:鱼鳍打开,泳姿自然,外表无伤无红肿,眼睛不浑浊,身上不缺鳞,精神饱满,正常进食。
这样的鱼一般来说都是健康可以挑选的。
挑选健康的鱼是养好鱼的前提。
2、养鱼器材有的鱼友过于贪多,一个缸里往往养太多鱼,这样往往造成缺氧或者疾病传染。
所以,养鱼最基本的是要选个大容器,争取大容器少养鱼。
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量配好过滤,氧气,照灯,相关药品等等。
设施齐全了,离养好鱼又近了一步。
3、日常护理(1)喂食喂食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勤喂少喂,即每天都喂,少喂多餐,这样可以保证鱼可以好好生长,但会产生大量排泄物。
另一种就是维持鱼生存保证水体干净,就是少喂,即一个星期喂一到两次,但也要避免鱼因饥饿互相残杀。
(2)换水对于不同鱼种也要具体问题具体来说,有的鱼喜欢老水,有的喜欢新水。
但总体来说,换水要做到,一提前晒水,把接好的自来水放在太阳下暴晒一天或者放到阴凉处静止两天。
二是保证水温相似,避免冷热交替,鱼会因此受损。
三是少换,正常情况下一次最多换三分之一。
只要做好这些日常护理,鱼基本上可以正常生活。
4、鱼病防治鱼和人一样,生病是时有发生的,对于新手鱼友来说,预防很重要。
引发鱼病大致的原因是:气温骤变,容易导致鱼感冒和白点病。
鱼受伤被感染,容易造成伤口发炎致死。
寄生虫感染,小瓜虫和鱼虱都会威胁鱼。
对此,要针对这些问题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
做好温度保持,避免温度骤变。
缸里不放尖锐物,防止鱼受伤。
水里定期消毒,或者新鱼入缸前消毒。
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鲷鱼是一种优质的海水养殖鱼类,它的肉质鲜美,养殖起来也相对容易。
本文将详细介绍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介绍养殖环境的选址和布局要求;接着,讲解鲷鱼的饲料需求和合理投喂方法;再次,讲述鲷鱼的生长期和常见疾病防治;最后,给出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方面的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得到一些关于鲷鱼养殖的有用知识,从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正文:鲷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品种。
养殖鲷鱼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然而,要保证鲷鱼的优质产出,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在养殖鲷鱼之前,我们必须选择适宜的环境。
鲷鱼一般适应无污染、富含氧气的海水环境,所以我们要选用水质清澈、水温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
此外,我们还要确保养殖场的水源不受任何异物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在布局方面,我们应该合理规划鲷鱼养殖池塘的数量及大小,尽量避免过度密集和过度放牧,以免引发疾病的传播。
鲷鱼的饲料需求是养殖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我们应选择新鲜、富含营养的饲料,并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
对于幼鱼期的鲷鱼,可以使用微粒饲料,并控制投喂量,防止浪费和过度喂养。
而成鱼期的鲷鱼则需要提供高蛋白质、富含能量的饲料,以满足它们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此外,投喂的时间和频率也非常重要,要根据鲷鱼所需的胃肠消化功能来合理安排。
鲷鱼的生长期一般为3-4个月。
在此期间,我们要经常检查鲷鱼的生长情况,并合适地调整养殖环境和饲料供应。
同时,要密切关注鲷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疾病。
常见的鲷鱼疾病包括鳍腐病、眼球充血、白点病等,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水质检测和定期清洁养殖设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
养殖鲷鱼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优质海鲜需求的日益增长,鲷鱼养殖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在投资鲷鱼养殖前,我们应该对市场需求做一些调研,并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
鲷鱼科的欣赏PPT课件
鲷鱼科的欣赏
5、地图鱼
(1)分布:南美洲 (2)特征:体形魁梧,宽厚,鱼体呈椭
圆形,体高而侧扁,尾鳍扇形,口大, 基本体色是黑色、黄褐色或青黑色,体 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 形似地图。成熟的鱼尾柄部出现红黄色 边缘的大黑点,状如眼睛,可作保护色及 诱敌色,使其猎物分不清前后而不能逃 走。体长可达30cm。
饲养方式较为简单在弱酸性水质环境下喂以动物性饵料同时为胆小易受惊吓的它们提供茂密的水草等栖息隐藏空间七彩凤凰就会生活得很好唯一要注意的是七彩凤凰对水质以及水质中的含氧量较为敏感一旦水质变化差异颇大在低栖空间生存的它们就会烦燥地开始在水面上层空间范围游弋
第五节 慈鲷鱼科的观赏与养殖
慈鲷鱼科分非洲慈鲷科和美洲慈鲷科,又称为丽 鱼科,体型短小。由于一些品种的亲鱼对小鱼保 护得无微不至,甚至有把鱼卵含在口中孵化,所 以又称为口孵鱼科。多数品种有领地概念,不轻 易让它鱼侵犯。有的品种需自由选择“对象”, 不接受包办婚姻。此科鱼种类多,色彩丰富,背 鳍、臀鳍前部分鳍条为硬刺。许多著名的热带鱼 属于此科,最具代表性的有神仙鱼、七彩神仙鱼 等。我感觉本科鱼的智商明显高于其它科鱼。这 大概也是人们喜欢它们的一个原因。
鲷鱼科的欣赏
红点绿
红松石
绿松石
蓝盖子
天子兰
鲷鱼科的欣赏
豹蛇纹
红盖子
万宝路
鸽子红
蛇纹鸽子红
马赛克
鲷鱼科的欣赏
雪玉
(2)七彩神仙鱼繁殖
(一) 繁殖前准备 1、准备繁殖缸, 45*45*45cm,每缸一对亲鱼 2、安置号气泵与生化棉 3、安置好产筒 4、安置照明设备 5、维持合适水质:PH4.5~5.5的软水 6、控制合适水温:28℃~29℃
慈鲷科_精品文档
慈鲷科慈鲷科,也叫海蓝鱼科,是著名的鱼类科,包含多个种类丰富的海洋鱼类。
这个科的成员具有多样化的外观和生态特征,被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大洋的温暖水域中。
慈鲷科的鱼类在渔业和海洋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慈鲷科的鱼类通常具有椭圆形的体型,身体侧扁,背部稍高。
它们的体长在10厘米到1米之间,最大的种类可以达到2米长。
颜色上,慈鲷科的鱼类一般呈现出丰富的斑点和条纹,有些种类具有鲜明的色彩,十分美丽迷人。
这个科的鱼类生活在沿海的珊瑚礁和岩石区,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
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藻类为食,利用各种嘴型和牙齿结构适应不同的食物获取方式。
慈鲷科的鱼类通常是肉食性的,但也有少数种类是杂食性的,可以进食其他鱼类的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作为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慈鲷科的鱼类在渔业上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它们的肉质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一些地方,慈鲷科的鱼类还被用来制作特色的海鲜菜肴,成为当地烹饪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渔业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慈鲷科的鱼类在野外数量逐渐减少。
一些物种已经面临濒危或临近灭绝的危险。
因此,保护慈鲷科的鱼类和它们的生境,成为了当今重要的海洋保护任务之一。
为了保护慈鲷科的鱼类资源,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实施渔业管制,限制捕捞和禁止使用破坏性的捕捞工具。
其次是建立保护区,设立禁渔区和保护渔区,限制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的破坏。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了解慈鲷科的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群体数量动态,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保护方面的工作,人们还应该加强对慈鲷科的鱼类的认识和了解。
推广保护意识,提倡可持续性的渔业开发和消费行为,从个体层面参与到慈鲷科鱼类的保护中来。
总之,慈鲷科作为著名的鱼类科,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种,美丽迷人的外观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扰和环境压力的增加,慈鲷科的鱼类面临生存困境。
为了保护这些鱼类资源,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保护工作,在保证渔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慈鲷科的鱼类,使它们能够在未来继续为我们提供美味和观赏价值。
三湖鱼缸造景教程
三湖鱼缸造景教程东非三湖(马拉维湖、坦干伊喀湖、维多利亚湖)慈鲷一直以狂野、奔放、惊艳和靓丽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三湖鱼缸的造景,也应该与之相适应。
通过对三湖鱼缸的长时间整理和摸索,现将如何布置三湖鱼缸叙述如下,也请广大鱼友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好附图)。
1、三湖鱼缸的特点1)布置简单(相对于水草缸而言)相对于水草缸要种植较密的水草而言,三湖鱼缸不需要种植大量的水草,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布置水草。
一是三湖的碱性水质不适应水草的种植,二是很多三湖鱼本身是吃草性的,三是水草的纤秀与三湖的狂野反差太大。
2)不烦琐,易上手与水草缸最大的不同,是三湖鱼缸不需要对水草进行经常修剪(如果是水榕类,一般不修剪;水兰类需适时修剪);如果不种植水草,那就更不用费这个心了,也不用定期施肥。
3)灯光布置三湖鱼缸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使用不同的灯光,包括白、红、蓝、黄光等(建议用柔和的灯光,不主张用强光),这样更能衬托出鱼缸的秀丽和立体感;另外,不需要每天规定何时开、开多少时间,随意操作的可能性比水草缸大得多(但还是建议要有一定的规律,不去破坏三湖鱼的生物钟)。
4)易学不易精很多三湖新手搞个鱼缸,随便就能上手,看上去也像那么回事。
但要搞个有个性、适合三湖鱼生长环境、反映出东非三湖的特色鱼缸却很难。
究其原因,除了国内市场三湖布景材料较少外,还和养三湖鱼者缺乏对三湖知识的了解、认知有关。
2、三湖鱼缸的布景材料三湖慈鲷的特点,决定了三湖鱼缸的布置离不开以下材料:沙子、石头、背景板、水草(若需要)、贝壳(若需要)、沉木(若需要)、产卵罐/房(若需要)。
1)沙子除了一些鱼商为图省钱和方便,用光缸养鱼之外,三湖鱼缸的布置离不开沙子。
也就是说一个三湖鱼缸你可以什么都不放,但沙子是要放的。
我们在花鸟市场可以买到珊瑚沙、贝壳沙、菲律宾沙、石英沙、黑金沙等,也可以随便去搞些建筑黄沙(洗起来很烦)、河沙和海沙。
很多三湖鱼有翻沙、滤沙的习惯。
2)石头石头来源较广,到花鸟市场可以去买珊瑚石、千层石、鹰石、鹅卵石、木化石和其他一些奇异石头;也可以到一些景点、采石场、河道等地方去捡一下(注意,不要去偷)形状各异的石头;有些花鸟市场和水族公司还出售树脂做的石头;更有甚者,有用砖头做布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雪中红
• 雪中红---3只
【学名】Pseudotropheus zebra(Red) 【英文名】Red Zebra 【最大体长】12cm 【水质】PH8.0-9.0 【硬度】9.0-19.0 dGH 【特别叮嘱】喜欢充满岩石的水族箱。 【外形特质】经由彩虹进一步改良后的品种,金黄色的体色透出更为鲜艳的红色,眼睛四周则为金黄色。 【喜好食物】杂食性:人工饲料、红虫赤虫、冷冻活饵、薄片饲料。 • 网上只找到这些资料!
见,现在国内已有大规模养殖。 最大个体14CM,一年可多次繁殖.为卵生口孵鱼, 适应能力强,价格便宜,饲养容易是三湖慈鲷中的入
门品种之一。
•
拥有大多数三湖鲷的共性,活泼好动,食性杂,有领地观念,在三湖鲷中攻击性,中等偏下。
维纳斯
• 维纳斯—又名金星—9只(本来10只)
• 介绍:身上有迷彩般的图案,是个十分漂亮的鱼种。在马湖慈鲷里算是大型的,一般水馆贩卖的大都是小型个体他们也 在马湖被称为Kaligono,意思是“睡觉者”。
• 简介:它们跟花鲷(Nimbochromislivingstoni)一样,捕猎行为非常的特殊。他们也会在湖底躺下来,装作死鱼。然后 引诱并吃掉想吃尸肉的小鱼。它们生活在马湖的15米以下深水水域,这个深度他们能尽情发挥这个猎食习性。另外 他们吃的并不干净,会从鳃盖后面漏出很多饲料残渣。维纳斯雌鱼体色是黄色和褐色相间的花纹。一般雄鱼脸部呈 蓝色,身体是黄褐色。但也有的个体是身体也呈蓝色。
• 同时,非洲王子适合生活在24-26摄氏度的水温环境中,非洲王子繁殖最合适的水温应该维持在2729摄氏度。它喜欢较硬的水质而且是喜欢喜弱碱性的水环境。一般来说,适合非洲王子生活的水质 PH值在7.5-8.0之间。简单的说,非洲王子有很强的好斗性,它适合单独饲养,而不适合混养。饲 养者每天都应该定时、定量、定点的喂食非洲王子,而喂食的饲料可以选择:人工专业制成的营养 饲料、冰冻丰年虾成虫、少量海盐消毒后的冰冻血虫等等。饲养者在喂食前要做好食物的清洗和消 毒工作,防止鱼儿受到寄生虫或者细菌的伤害。同时饲养者要千万注意,不要给非洲王子鱼喂食水 蚯蚓,这对非洲王子的身体并不好。淡黑镊丽鱼的食性为杂食性,在原生环境中主要以昆虫、蜗牛 和软体动物为食。然而,在水族缸中,这种鱼可喂食各式各样的食物。
• 图片:
非洲王子
雪鲷
• 雪鲷---9只
• 基本内容: 雪鲷 学名:Labidochromis sp 科属:慈鲷科 原产地:非洲坦葛尼克湖、马拉维湖、维多利亚湖等地。
• 适宜温度:23-32℃ 硬度:9-11dGH Ph值:7.2-8.0
•
体色纯白,眼睛鲜红,鱼鳍有三湖鱼常见的淡蓝色,长大成熟后则呈淡粉红色,是白化观赏鱼中的极品。雪鲷多是人工培育品种,野外少
蓝阿里图片
• 多放几张
பைடு நூலகம்
非洲王子
• 非洲王子—又名淡黑镊丽鱼—16只
• 淡黑镊丽鱼(学名:Labidochromis caeruleu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的其中一种, 分布于非洲马拉维湖流域,体长可达8.1厘米,栖息在底中层水域,可做为观赏鱼。
• 形态特征:非洲王子鱼体长8~13厘米,幼鱼期的鱼体为橙黄色,尾鳍、胸鳍上部有两条黑色条纹直 接延伸至尾部,到了成鱼期,雌鱼保持原来的体色,雄鱼体色则变为深蓝色。这种鱼通常呈白色, 具贯穿背鳍的黑色条纹,在繁殖中的雄鱼将变为淡蓝色(斑马雀).
• 以动物性饵为主,饲养难度较高,对水中亚硝酸非常敏感,故需时常换水,以保持水质。 • 进入成熟期后,若水质状况较好,在较温暖的季节(通常是每年的5-9月),会每隔两个月产卵一次。冬季不繁殖。偶尔才会挖坑或是将
水草的根系翻出,但比起尼氏鹦嘴鱼属的慈鲷,在这方面要规矩得多。雄性进入繁殖期身上的竖条纹会变的十分明显,臀鳍也会变得鲜红。 雄性占据的地盘相对较小,甚至可以在较拥挤的缸中产卵。通常选择在大块岩石边上产卵。 • 繁殖期间,极具攻击性,当然这还取决于缸中其它鱼的属种。含卵的母鱼还是较容易用网捞出并移到它自己的育儿缸中,在那里将仔鱼吐 出。母鱼吐出仔鱼后就不管它们了,因此可以单独照顾母鱼一周左右,让它尽快恢复体力后再将其移回到原缸里,记得移回去后立刻将灯 关掉,以减少被其它慈鲷攻击的可能。 • 体型纤细狭长,雄性可长到20公分,雌性约16公分。雄性完全起色至少要一年时间,鱼身长到10公分左右,雄鱼全身就泛起淡淡的金属蓝, 闪闪生辉,非常美丽。每一窝产卵约50只。
鱼的品种和图片
• 特蓝斑马—又名闪电战神—7只
• 简介:特蓝斑马是90年代在坦桑尼亚领域的庞波礁(Pombo Rock)首次被捕捞的浅水凤凰(岩栖类);Demasoni(迪 曼森)是为了纪念发现这种鱼的莱府迪麦森先生.迪麦森先生是从事非洲慈鲷出口行业的一位美国人
• 外形特征:这种慈鲷具有很明显的深蓝色,以及显眼的太空蓝色的非常美丽的鱼种,而且雄雌都具有这样美丽的色 彩;因为它们的观赏价值非常高,所以在欧美国家不断地进行人工繁殖;它们是浅水凤凰(岩栖类)中属于小型的 鱼种,几乎不会超过8cm以上;
• 生活习性:但是它们的性格非常粗暴(阴险),特别是把新的鱼只导入在鱼缸的时候需要注意.首先 要把它们先隔离.然後再把新鱼导进鱼缸里面;要不然它们会好好利用自己的小巧灵活的身体,从 石块的角落到排水管的後面,不断地寻找新鱼进行追杀;另外在几条幼鱼一起饲养的情况下,从开 始成年的那时候开始,饲养会变得非常困难;
第一次养鱼
• 沙子石头买了一堆,洗了2天,洗了很多遍! • 去花鸟鱼市场好多次,买鱼买了2次! • 买了鲷科鱼,第一次买了25只,第二天死了一只,
两天后又补买了5只. • 后面陆续又牺牲了4只 • 11月27日一次性购买了30只鱼,这下可真够乱的! • 27日当天牺牲了一只维纳斯,28日一条阿里又不
auratus),身上的水平斑纹清晰可见。 • 分布范围:雄鱼只有在雌鱼出现的情况下才会呈现出保卫领域的行为,但一旦雌鱼扫兴而去,雄鱼也就会离开曾经保卫的领域。对于其他
的雄鱼,非洲凤凰的雄鱼会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甚至试图杀死任何Melanochromis属岩栖类的雄性。由于存在杂交的风险,它们不应该 和其他mlanochromis属岩栖类混养在一起。非洲凤凰的基础色是明亮的黄色,上面并伴有一条黑色的水平条纹。成熟后雄鱼的腹部变多名 为深褐色. • 外形特征:背鳍上有一条黑色条纹。成年以后的雌鱼依然保持着这种体色,雄鱼则变成了深蓝黑色,体侧有一条发出金属光芒的浅蓝色条纹 从腮盖后缘到尾柄末端。 • 生长繁殖:这种鱼的领地观念很强。幼鱼期可混养,雄鱼时常争斗,所以混养需要较大的水族箱和较多的水草、岩石等隐蔽场所供弱势鱼躲 藏。成鱼应单养。
非洲凤凰
• 非洲凤凰—又名金黑色鲷,黄线鲷—3只
• 科种:慈鲷科 产地:非洲马拉维湖 水温:24~28℃ Ph值:7左右 食物:线虫及藻类、生菜等 性情:喜游动且性格粗暴。 • 介绍:Melanochromis属在1984年由Trewavas命名为拥有水平斑纹类的岩栖类。这一岩栖类非常漂亮,非洲凤凰(Melanochromis
• 种群分布:主要分布于非洲,马拉维湖特有品种。已知仅来自于湖的西北岸。栖息于热带(23~26 摄氏度;南纬9度~南纬12度)淡水湖泊岩石区中底层,深度通常约20米。
• 生活习性:淡黑镊丽鱼体长7~13厘米,此鱼有争领地的习性,在水族箱内放置岩石和细沙缓和鱼只 紧迫感。繁殖水温27~29℃,水质弱碱性。雄鱼体色艳丽,背鳍,臀鳍末梢尖长。非洲王子鱼是地 盘性比较强的与鱼种,无论你喂多少食, 它照样会攻击其他的鱼。在饲养非洲王子的时候,首先要 弄清楚这种鱼的生活习性和对水质环境的要求。一般来说,非洲王子鱼有较强的领地争夺欲望,为 饲养者需要在水族箱中放置岩石和细沙缓和鱼儿的紧迫感,适当的缓解非洲王子的领地争夺习惯。
• 阿里分布在马拉维湖全域。马湖南部出产的地域型基本上从头部到背部呈白色,这种鱼被称为“冰山”(Ice berg),观赏价值更高。在混 养方面,阿里和非洲王子具有十分强烈的色彩对比,是马湖慈鲷缸的梦幻组合。虽然这两个品种分属不同的类别且有着完全不同的习性, 但许多鱼友仍抵挡不住蓝色和黄色这种组合的诱惑而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属种养在同一缸里。雌性阿里和阿里幼鱼身体显现琥珀色并有若 干垂直条纹,体形也比雄性小很多。这个属种明显表现出性别的二色性(**ual dichromatism,即同种鱼只雌雄体色差异明显)。在较小的 缸里(小于500升)雄性阿里十分好斗,但在更大的缸里这种攻击性会大幅削弱。对食物几乎不挑剔,特别偏爱血虫(而这正是必须适当控 制的)。
• 阿里可能是马拉维湖慈鲷缸中最常见的品种了。由于阿里是饲养发色都非常容易的种类,其华丽的蓝色为它赢得了“蓝色闪电”的称号 (Haplochromis or Sciaenochromis ahli是过去经常被沿用的拉丁学名,但是1993年由AD.Koning博士重新归在Sciaenochromis fryeri 了。)。其惊心动魄的金属蓝体色吸引了一大批慈鲷爱好者,这也是“蓝色闪电”风靡几十年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蓝阿里
• 蓝阿里—又名蓝色闪电(蓝王子)---6只
• 基本资料:科种:慈鲷科;产地:非洲的马拉维湖沿岸水域;水温:23~28℃;硬度:硬水Ph值:中性至微酸性;桨鳍丽鱼属 (Copadichromis)在原产地被称为“Utaka”,主要作为马拉维湖附近居民生活中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也就是食物)。
• 形态特征:蓝王子有群游的生活习性,而且性情非常温和,所以非常的容易与其它鱼只混养。蓝王子一般为滤食型,以吃湖中的浮游生物 为主,所以嘴巴也比较小,在鱼缸里饲养时要特别注意它特殊的食性,以便选择适合的食饵。幼鱼和雌鱼的身体侧面有三个黑斑,雄性成 鱼则为一致的金属蓝色。繁殖的时候需要准备比较厚的底沙和比较大的石头。成鱼体长最大15公分左右。
幸的故去了!
展示一下鱼缸
• 第一次鱼缸造景,用的还是潜水泵过滤器, 水质实在不敢恭维
第二次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