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教案-心中要有杆秤

合集下载

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

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

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教案“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使其能够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1.1.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判断力。

1.1.3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将道德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知识点讲解2.1 道德原则2.1.1 仁爱: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爱心为基础,对待他人如待自己。

2.1.2 正义:公平对待他人,维护社会公德,不屈服于私利。

2.1.3 诚实:真实面对自己,真诚对待他人,不说谎,不欺骗。

2.2 道德判断2.2.1 区分对错:根据道德原则,判断行为是否正确。

2.2.2 分辨善恶:根据道德原则,判断行为是否善良。

2.2.3 权衡利弊:根据道德原则,判断行为带来的利益与损失。

三、教学内容3.1 仁爱之心3.1.1 关爱他人:学会关心他人的需求,付出爱心。

3.1.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不歧视、不排斥。

3.1.3 以爱心为基础:在交往中,以爱心为指导,做到真诚、善良。

3.2 正义之感3.2.1 公平对待:在人际交往中,坚持公平原则,不偏袒。

3.2.2 维护公德: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共利益。

3.2.3 抵制私利:在面对诱惑时,坚守正义,不屈服于私利。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道德原则,包括仁爱、正义、诚实。

4.1.2 学生能够掌握道德判断的方法,区分对错、分辨善恶、权衡利弊。

4.2 能力目标4.2.1 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道德原则,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4.2.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为人正直。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并运用道德原则进行道德判断。

5.1.2 克服私利,坚守正义。

5.2 教学重点5.2.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5.2.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PPT6.1.1 包含道德原则、道德判断等内容的相关PPT课件。

苏教版初中政八年级下册11.0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word教案(7)

苏教版初中政八年级下册11.0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word教案(7)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一、追求公平1、公平的含义: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2、公平待人的意义:①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②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和。

3、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如何正确认识公平问题?)①公平是的,世上没有的公平;②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学会,学会泰然处之;③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

4、我们应该怎样增强公平意识?我们追求公平,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已,享受自已应有的权利,这是应该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权利意识会越来越强,会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

但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

二、维护正义1、正义的基本要求: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勇敢地加以。

2、为什么要维护正义?①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②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和。

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3、具有正义感的人应具有哪些品质?①维护正义,要有一颗。

同情心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必不可少的品质,自私的人对别人没有好处,也会因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而最终受到损害;②维护正义,要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

面对作恶的歹徒,如果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必然会助长邪恶势力的气焰,也必将最终伤害自身。

4、未成年人应如何匡扶正义?①敢于匡扶正义是我们良知的体现,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

②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由于尚未,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就应在自己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如、、。

③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注意,既做到,又做到。

三、明辨是非为人正直1、判别是非的依据不是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和好恶,而是和的要求。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秤 》维护正义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秤 》维护正义教案 苏教版

用心 爱心 专心- 1 -11、心中要有杆“秤”(2)课题维护正义时间教学目标1、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

2、知道维护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维护正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维护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维护正义。

教学用品教学环节师生共研的内容教学法指导修正栏一、导入《长霞当舞——任长霞生平事迹》讨论:任长霞为什么会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感动?二、新授 1.走进正义活动一:联想无极限讨论交流: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在同学们的词典里,什么是正义呢?活动二:短诗带来的思考《马丁神父的忏悔录》,讨论交流:马丁神父为什么而忏悔?对非正义现象的忍让会造成什么后果?活动三:忆往昔,看今朝交流:小组交流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有正义感人物的故事。

2.维护正义活动四:谁来为我做证漫画《谁来做证》,讨论交流: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想?活动五:辩一辩,想一想学校里有位残疾学生,不少同学嘲笑他、欺负他,你会……见到有个别同学放学后进入网吧,你会……班里有位同学由于家境贫寒,准备放弃学讨论讨论回答生讲述指定生回答业,你会……社区里有位孤寡老人,无人照顾,你会……讨论交流:面对这些情况,同学们的不同态度,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

三、小结板书维护正义设计课堂作业集体讨论意见教后感用心爱心专心- 2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_第11课 心中有杆“秤”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_第11课 心中有杆“秤”
为什么任长霞受到14万群众的怀念和爱戴?
2、阅读感悟
A:大家阅读P8中间的事例。思考、交流:
你如何评价这位妇女以及她的行为?她的行为带来哪些危害?
B:大家阅读P9上面的事例。思考、交流:
整街的居民为什么如此冷漠呢?这些人的行为会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堂清知识】
1.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维护正义的意义是什么?(或:为什么要自觉维护正义?)
2、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漫画)
探究:(1)你认为上述现象公平吗?
(2)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什么?
3、情景分析
农民工王斌余因为父亲腿被砸断急需要用钱,多次向老板讨要工钱未果……王斌余后来找劳动部门、找法院都无济于事。走投无路的王斌余折回包工头家讨薪,却遭打骂……
走投无路的王斌余折回包工头家讨薪遭打骂后一怒连杀四人,重伤一人,后到公安局自首。
2、多媒体出示事例:学生分析:在十字路口上,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3、多媒体出示林觉民《与妻书》
问:通过林觉民烈士的事迹,你感悟到了什么?
【堂清知识】
▲1.判断是非的依据(标准)是什么?P10
▲2.是非不分的危害?P10-11二点
3.如何分清是非?P11第二段
★4.正直的人具有哪些优良的品质(或: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P12-13三点
四、检测促学(独立完成,约15分钟)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心中要有杆“秤”
教学内容
11.2维护正义
教学目标
1、明确正义的基本要求
2、掌握维护正义的意义与方法
3、未成年人要主动维护正义,见义智为。
教学重点
正义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第1框《追求公平》教学设计何欣教学分析本课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书,一共有三框内容。

《追求公平》是第一框内容,是本单元《分清是非》的基础。

了解公平的含义及公平的相对性,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维护正义的必要性和在生活中分清善恶是非。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增强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希望自己受到公平的对待,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的事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不正确处理好公平与不公平的关系,也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社会生活中的公平与不公平事件学生还了解得不多。

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我们考虑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力求体现学生是思想品德学习的主体,在让学生占据大量的信息资料,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生学习才有坚强的基础。

为此,建议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示一些材料、图片和事例等,让学生有个直观而形象地了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公平与不公平。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公平意识,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正确要求他人对自己公平,也能公平地对待别人。

2、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宽容,也要学会为追求公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知识与能力】1、知道公平的含义,懂得生活中哪些事是公平的,哪些是不公平的,懂得公平的相对性以及公平地对待他人的重要意义。

2、培养个人公平对待他人的意识,提高追求公平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懂得公平是相对的,懂得公平地对待他人的重要意义。

难点: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公平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公平”和“不公平”的三件事,提前交给老师2、请同学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辩论的形式及基本规则等教学过程设计一、辩论、导入“走进公平”1、以学生收集的事例为主,展示给学生看。

以其中一件典型的事例探讨:这件事到底公不公平?请说明你的理由。

以辩论的形式,即有正反方,有判断就要有理由。

(教师作为主席做好调控工作,学生选择好自己的观点后,准备时间一分钟,自愿原则,略去辩论赛中的一辩的陈述。

苏教版思品八下《心中要有杆“秤”》word教案3

苏教版思品八下《心中要有杆“秤”》word教案3

苏教版思品八下《心中要有杆“秤”》word教案3第三课时总第 0 3 课时教学内容:11.3 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人。

【知识与能力】1、能够依照判别是非的标准,区分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

2、明白得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差不多特点。

教学重点:明白得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差不多特点。

教学难点:确立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思辨归结。

教学过程:一、【设境示标】情境再现:(可用媒体展现,可用小品表演,可用语言描述)1、英语考试快要终止时,王强用脚轻轻地踢前桌好友李纲的椅子,向李纲要答案。

2、一天下午,在公园门口小玉的妈妈指着正在扫大街的清洁工人对小玉说:“你看他们工作多辛劳,每天早早就起来清扫。

你不行好学习,今后就得干这又脏又累没出息的活。

”设疑导思:◆李纲应该如何办?什么缘故?◆小玉妈妈的话对吗?什么缘故?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摸索,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归结导入:从大伙儿的讨论中能够看出,在上述情形下他们都应该努力做到明辨是非,做到为人正直。

那么,我们辨别是非的依据应该是什么?它有着什么意义?我们又如何样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称”》的第3节《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同时板书课题)展现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现或语言直截了当陈述教学目标。

二、【探究交流】明辨是非引言过渡:闻名女作家张爱玲曾说:“一个人不能辨论是非善恶确实是愚蠢。

一个不辨论是非善恶的人而有才能就会变成灾难。

”确实,生活中专门多时候我们都要面对选择。

该不该这么做?别人的话对不对?这些都要靠自己去判定、去选择。

设疑导思:◆而我们面对的那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

在善恶美丑交错的社会中,如何辨论善恶是非,判定的标准就成了首要问题。

上述的两则材料中,你觉得判定是非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摸索,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苏教版思品八下《心中要有杆“秤”》word教案2

苏教版思品八下《心中要有杆“秤”》word教案2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第二课时总第 0 2 课时教学内容:11.2 维护正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

【知识与能力】知道维护正义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支维护正义。

教学重点:维护正义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教学难点:未成年人要学会见义智为。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思辨交流。

教学过程:一、【设境示标】感悟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并感悟文本P7《长霞当舞------任长霞生平事迹》设疑导思:◆任长霞为什么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感动?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归结导入:任长霞之所以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感动,那是因为她怀着正义之心,利用正义之剑,维护了社会的正义。

那么,什么是正义?它有哪些基本要求?我们又如何才能维护社会正义?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称”》的第2节《维护正义》。

(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感悟交流】走进正义●活动一:联想无极限设疑导思:◆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在同学们的字典里,什么是正义呢?提示要求: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比一比哪组说得又多又准确。

探究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并分组抢答。

归结点评:结合学生抢答情况进行点评激励,归结补充。

●活动二:短诗的启示情境链接:《马丁神父的忏悔录》(媒体展示)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诗。

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称”》教案(苏教版初二下)追求公平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称”》教案(苏教版初二下)追求公平
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讲话,讨论交流:我国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爱护公平做了哪些努力?
3.活动三:学会公平待人
讲述刘国正、波尔的材料,探究:请你对波尔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4.活动四:理智面对不公平
小组谈论交流:谈谈自己曾经遇到的不公平的情形及当时的真实感受。合作探究:遇到不公平的情形时我们应该如何样做?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称”》教案(苏教版初二下)追求公平
课题
追求公平
时刻
教学目标
1.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公平地对待不人。
2.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明公平与不公平的表现,直到公平是相对的。
3.明白得公平待人对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公平地对待不人。
难点:明白得公平待人对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义。
以小组为单位,分不举荐1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小组Βιβλιοθήκη 要紧观点。师生小结事例
讲解
小组交流讨论
三、
小结
公平是相对的,在明白得公平常,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摸索,以宽广的胸怀来看待公平。
板书设计
追求公平
一、公平的含义
二、
课堂作业
集体讨论意见
教后感
教学用品
教学环节
师生共研的内容
教学法指导
修正栏
一、
导入
走近公平——〝是否公平大伙儿谈〞
讲述出租车司机高海军的事例,讨论:
交警的做法正确吗?如此的处罚对出租车司机高海军来讲公平吗?
实例
二、
新授
1.活动一:众讲纷纭话公平
讨论:同学们,你们是如何样明白得公平的?
讲述美国哈佛大学的哲学大师罗尔斯关于公平的三条原那么。
师生小结: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尽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咨询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明白得,但事实上质是一样的。一样;来讲,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指处理情况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八年级政治教案)心中要有杆“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政治教案)心中要有杆“秤”知识点总结

心中要有杆“秤”知识点总结八年级政治教学设计1.公正的含义:公正是人类不懈追求。

指办理事情通情达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2.追求公正的意义?对社会而言,公正 .同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为和睦。

对个人而言,公正 .同等地对待四周的人材能博得他人的信任与尊敬;3.追求公正要注意什么?( 1)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正① 公正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

② 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正,为创造一个公正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

③ 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2)公正是互相的,我们在要求他人对我们公正的同时,我们也要公正地对待他人。

4.正义的基本要求:一不要入侵他人的基本权益;二是面对不良现象,要英勇的加以遏止。

5.为何要保护正义?①人们只有保护正义,才可能驱除心里的贪心 .自私和惧怕,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果断的斗争。

② 人们只有保护正义,才能使险恶无处安身。

③ 保护正义就是保护社会的规则和次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6.如何保护正义?保护正义就是保护社会的规则和次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① 要有一颗怜悯心,心胸正义。

② 要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③ 作为未成年人在保护正义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如:拨打 110.在安全的时候高声呼救 .向相关部门举报告发等。

④ 不可以入侵他人的基本权益。

⑤ 是非分明,为人正直7.是非不分的危害 ?① (个人)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形象,阻碍着自己的健康成长,发展下去甚至会走上违纪犯法的道路。

② (社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损坏社会民风,危害社会次序。

8.如何加强是非分明的能力?(1)鉴别是非的依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2)在现实生活中,一般状况下,要分清是非不难,难的是能不可以在“随大流”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面对“势力”的时候,可以不忍气吞声;在有益益矛盾的时候,勇于主持公正,保护正义。

9.正直的人拥有如何的优异质量?(1)一个为人正直的人,也是诚实的人;(2)一个正直的人不会由于一己之利而扔掉做人的尊严;(3)一个正直的人可以以国家 .民族的大义为重。

八年级政治教案心中要有杆“秤”——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八年级政治教案心中要有杆“秤”——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心中要有杆“秤”——维护正义教学设计心中要有杆“秤”——维护正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维护正义是每一位公民的应尽道德义务,知道正义的基本要求,会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去维护正义。

2.通过事例认识心怀正义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

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人正直的重要性;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难点:辨别是非的依据教学过程:? 猜猜他是谁他生活在北宋;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他断案如神,始终坚信“真相只有一个”;他被后人称为“包青天”——包拯她生活早抗日战争时期;她十五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为保守党的秘密,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之下;她被毛主席赞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他曾是一名日本军人;他不顾国内强大势力反对,毅然揭露历史真相;他为谢罪来中国,长跪南京街头;他的回忆录向世人展现了一部真实的侵略史——东史郎说说他们的共同点:追求正义、刚正不阿、有正义感……导入课题——《维护正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个人物的猜测和共同点的分析,引出正义的话题。

? 说一说(出示正义女神的图)看图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与正义有关的词语?(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等)正义的基本要求: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面对社会不良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 设计意图:展示正义女神的图片,特别是左手拿剑,右手拿天平,感受到正义与公平是密切联系的。

通过让学生列举与正义有关的词语可以初步概括出正义的基本要求。

? 知识点拨心怀正义,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赢得人们的尊重;维护正义,使邪恶无处藏身。

?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正义力量。

? 深度探讨(出示任长霞的颁奖词)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

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

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结合颁奖词,思考是什么能让她敢于同顽固的黑恶势力作斗争?(对于人民她充满同情心;对于犯罪分子,她敢于同他们作斗争)怎样维护正义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八年级政治心中要有杆“秤”——追求公平

八年级政治心中要有杆“秤”——追求公平

心中要有杆“秤”——追求公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要求别人公平对待自己的同时,也要公平的对待别人。

2.知识与能力: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平公平与不公平的表现,知道公平是相对的。

懂得公平待人对他人、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公平待人对他人、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到公平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是否公平大家谈“2004年12月,出租车司机高海军急送一名临产的孕妇而连闯红灯。

后来,交警欲对其进行处罚。

高海军认为救人比什么都重要,应免于处罚。

但最后交警还是对他做出了处罚。

交警的做法对吗?这种处罚对高海军公平吗?高海军为救人闯红灯,对他这种精神相关部门该对他进行奖励;闯红灯毕竟违反了交通法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理应受到处罚。

●众说纷纭话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等贵贱、均贫富——李自成”“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洪秀全”……●举例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公平的?●课堂探究1.分别列出你认为公平和不公平的三件事。

(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列出本小组内多数人认同的公平和不公平的一件事,并说出理由。

●知识点拨什么是公平?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简单的描述性的概念,不等于平均如:每个人一个月都拿五千元,不现实)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把获得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事例的分析,七嘴八舌对公平的论述,以及对公平与不公平事件的列举从而概括出什么是公平以及公平社会的关键。

●课堂探讨(一)材料由老师讲述故事过程:2005年5月4日,在上海体育馆,第48届世乒赛男单八分之一决赛正在激烈进行。

对垒的双方是中国选手刘国正和德国的波尔,胜者进入下一轮,负者只有打道回府。

两强相遇,打得难解难分。

在决胜局里,刘国正以12比13落后,再输一分就被淘汰。

八年级政治: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

八年级政治: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课方案 /初中政治/八年级政治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政治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心中要有杆“秤” - 是非分明为人正直教课方案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认识社会,建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课方案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心中要有杆“秤”——是非分明为人正直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正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优秀质量 ,知道正直的人要公正、爽快、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正,敢于说实话;2.做到在平时生活中,能坚持正确的言行,爽快地对不良现象提出责备;做到公正的态度对待同学。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正直是崇高的;敬爱和敬爱正直的人;愿意做一个正直的人。

要点和难点要点:为人正直的重要性;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难点:鉴别是非的依照教课过程:导入(出示獬豸 xiezhi的图片)问:知识是什么动物?有什么含义吗?( 据《异兽志》说,它是东北特产动物,能鉴别是非善恶曲直,见有人相斗,便以头上的独角去顶嘴歹人。

在我国古代,执法官头上的帽子就叫獬豸冠,表示他能像獬豸同样执法严明。

) 揭露课题——《是非分明为人正直》设计企图:出示獬豸的图片,引入是非分明的话题。

生活在线对以下同学的言行, 你怎样评论 ?“等价互换”周云叫王海替他做值日生打扫卫生。

王海说:“那你就帮我造作业吧。

”打扫卫生和造作业时他们各自的责任,应当自己达成,不可以作为利益相互互换。

是不正确的。

“仗义执言”一个同学打翻了周云的饭盒, 却假装没看见 . 王海说 :“等我去戳他的单车车胎! ”同学之间的矛盾应当经过交流交流解决,不可以“以牙还牙”。

“好样的”一个青年因频频打斗伤人被拘禁了, 王海对周云说 : “我知道这个人专为朋友两肋插刀 , 是个好样的 ! ”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没有正确的判断,缺少正确的选项是非观。

2021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秤 》维护正义教案 苏教版

2021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秤 》维护正义教案 苏教版
教学用品
教学环节
师生共研的内容
教学法指导
修正栏
一、
导入
《长霞当舞——任长霞生平事迹》
讨论:任长霞为什么会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感动?
二、
新授
1.走进正义
活动一:联想无极限
讨论交流: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在同学们的词典里,什么是正义呢?
活动二:短诗带来的思考
《马丁神父的忏悔录》,讨论交流:马丁神父为什么而忏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非正义现象的忍让会造成什么后果?
社区里有位孤寡老人,无人照顾,你会……
讨论交流:面对这些情况,同学们的不同态度,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讨论
讨论
回答
生讲述
指定生回答
三、
小结
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
板书设计
维护正义
课堂作业
集体讨论意见
教后感
\33222 81C6臆20274 4F32伲=q5[22868 5954奔Z437603 92E3鋣22144 5680嚀36179 8D53赓34477 86AD蚭y
2021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秤 》维护正义教案 苏教版
课题
维护正义
时间
教学目标
1、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
2、知道维护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维护正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维护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维护正义。
活动三:忆往昔,看今朝
交流:小组交流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有正义感人物的故事。2.维护正义
活动四:谁来为我做证

八年级政治心中要有杆称

八年级政治心中要有杆称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称”拓展分析1.追求公平。

(1)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

不偏袒哪一方面。

公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公平待人的意义。

对社会而言。

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容。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地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或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3)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圆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4)学会平等待人。

我们追求公平,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白已,享受自已府应有的权利这是应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权利意识会越来越强,会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

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

2.维护正义。

(1)正义的基本要求。

正义.与每一个人的行为相关,其基本要求有两方血面一是不要侵他人的基本权利,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基于正义的不侵犯的基本权利,都应当得到同等的尊重与保障;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勇敢地加以制止。

(2)维护正义的意义。

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

(3)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同情心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必不可少的品质,自私的人对别人没有好处,也会因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而最终受到损害;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面对作恶的歹徒,如果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必然会助长邪恶势力的气焰,也必将最终伤害自身。

(4)未成年人要学会见义智为。

敢于匡扶正义是我们良知的体现,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就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11心中要有杆秤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11心中要有杆秤教案苏教版

11 心中要有杆秤第一课时总第0 1 课时教学内容:追求公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公平与不公平的表现,知道公平是相对的。

二、知道公平待人对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义【进程与方式】从材料阅读入手导出公平的含义及表现;从生活中事例导入公平、公正是社会的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公平地对待他人。

教学重点:尽力学会公平待人。

教学难点:正确熟悉社会公平。

教学方式:情境体验、阅读感悟、合作探讨、思辩归结。

教学进程:一、【设境示标】展示情境:2021年12月9日,出租车司机高海军因着急送一名临产的妊妇支医院而边闯红灯。

后来,交警欲对其惩罚。

高海军以为他是为送临产妊妇,该减免惩罚,娘奔死,儿奔生,时间关乎两条人命,救人比什么都要紧,生命之于红灯,人性之制度,这种情况下,违背交通规则闯红灯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交警仍是对他做出了惩罚。

设疑导思:◆交警的罚款做法正确吗?◆这样的惩罚对出租车司机高海军来讲公平吗?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讨,并直抒己见。

讨论明确:出租车司机为救人而闯红灯,对他这种精神,相关部门该对他进行奖奖励;但他毕竟违背了交通规则,规则眼前应该讲求公平,所以理应受到惩罚。

引入课题:那么,什么是公平?公平对于社会、个人有何意义呢?咱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公平呢?今天咱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称”》的第一节《追求公平》。

(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阅读感悟】正确熟悉社会公平活动一:众口纷纭话公平设疑导读:阅读文本P2的有关内容请同窗们结合生活实践思考体验——◆什么公平的?◆举例说明它有哪些具体表现?思考探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合作探讨,并各抒己见。

归结明确:一般来讲,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指处置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取得他应取得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中要有杆秤
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秤”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公平地对
待别人。

2、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

3、确立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人。

[知识与能力]1、能列举生
活中的事例说明公平与不公平的表现,知道公平是相对的。

2、懂得公平待人对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义。

3、知道维护正义是
每一位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该如何支维护正义。

4、能够根据判别是非的标准,区分现
实生活中的是与非。

5、懂得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维护正义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教学难点:未成年人要学会见义智为。

教学后记:本课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人们能否公平待人,是否具有正义感,能否明辨是非、做一个正直的人,不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是自己的内心感受,因而他人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做出客观评价的。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追求公平导入新课:走近公平----
“是否公平大家谈”材料:XX年12月9日,出租车司机高海
军因着急送一名临产的孕妇支医院而边闯红灯。

后来,交警欲对其处罚。

高海军认为他是为送临产孕妇,该减免处罚,娘奔死,儿奔生,时间关乎两条人命,救人比什么都要紧,生命之于红灯,人性之制度,这种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交警还是对他做出了处罚。

q:交警的做法
正确吗?这样的处罚对出租车司机高海军来说公平吗?(教师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t:评价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认识,通过总结加以提升。

出租车司机为救人而冯红灯,对他这种精神,相关部门该对他进行奖奖励;但冯畿灯毕竟违反了交通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所以理应受到处罚。

(设计意图:对于公平与否,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和态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情感的冲突,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体会公平。


讲授新课活动一:众说纷纭话公平t: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公平的?公平就是┅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有比较广的参与度,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放表达他们对公平的看法,然后教师介绍一些中国别人理解的公平,最后可概括出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公平的理解。


生:回答略。

t:刚才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对公平的看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其他人对公平有哪些认识。

出示材料:美国哈佛大学的哲学大师罗尔斯关于公平的三条原则:(1)每个人有获得最广泛的、与他人相同的自由;(权利平等)(2)人获得的均等待遇,其所获得的地位、利益应该对所有人开放;(机会平等)(3)如起始状况(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果的平等)不同,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应用“补偿利益”的办法来保证。

(分配结果的平等)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其实质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