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pptx

合集下载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品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品课件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尽秦青 的技艺,就自己说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 去。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设宴 送行;(秦青)击打着乐器,悲壮地歌唱起 来,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 的飞云也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 青)道歉并要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 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释义。 dàn 义: 吃。②辄以水沃面 音: zhé 义:往往,总 ①啖粥而读 音: 供应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chán ③食不给 音: jǐ 义: 义:说别人坏 B )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 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 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 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 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 后才乐。”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 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 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 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烂熟于心为 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大,(所以) 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 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 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 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很大!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解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解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目录1.胜人者先自胜2.王冕传(节选)3.赵威后问齐使4.六一居士传(节选)5.王翦将兵6.傅显迂缓7.北门之管(节选)8.卫灵公天寒凿池9.宋人酤酒10.荀巨伯探病友11.甲与乙相善12.公卢之谏13.乐不思蜀14.孔文举年十岁15.齐鲁夹谷之会(节选)16.狗监17.触龙说赵太后(节选)18.师旷论学19.创鹜之报20.吕氏春秋·贵因21.晋献文子成室22.孺子善谏23.庖夫24.孟子见梁惠王25.庄周家贫26.二翁登泰山27.范蠡浮海出齐28.文天祥传(节选)29.郑板桥开仓济民30.答谢中书书31.食喻32.张元饲弃狗33.太祖弹雀34.武帝游宴见马35.罗企生拒谢桓公36.梅圣俞诗集·序(节选)37.束氏狸狌38.子产论政宽猛(节选)39.李泰伯改字40.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1.劝学(节选)42.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3.朱文公受骗44.临江之麋45.亭林先生神道表胜人者先自胜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

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这里指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通“饰”,修饰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六卿请复.A B薄.如钱唇(《活板》)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钟鼓不修.战而.不胜C D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答】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译】②期年而有扈氏服。

【译】3.本文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论及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且在某些观点上不谋而合。

中考语文第二模块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幻灯片64张)

中考语文第二模块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幻灯片64张)

中考语文
视察句式,准确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关注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先找出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往往会句意自现。古汉语中,句子 多以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联、呼应断句。 给叙事的文段断句,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有哪些人,他们之 间的关系怎样,事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过程。议论 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问句 和引语是很容易看出的,这样有助于正确地断句。 通读一遍,检查断句是否合理。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的方法或 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中考语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中考语文
可运用组词法。简单地说,组词法就是尝试着给不懂的文言实词 用现代汉语组词,看看能否通顺地放在句子中。如果上下文意贯通, 那组词后的词语就是这个文言实词的解释。如果组词后大概意思 是对的,但放到句子中有些别扭时,就要回到原文看这个词在句中 是什么词性,根据词性再进行适当调整,变换成合适的近义词,一般 就可以使句子前后顺畅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组词法时,第 一要注意原词的词性,组成词语后的词要保持词性不变。有时候组 词解释不通,可联想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词类活用等。
中考语文
6.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类: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的解题方法。解题 时,第一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中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 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称赞还是批评等。 第二类: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的解题方法。 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 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解题时,第一步是读原文,看文章是 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第二步是作判断, 分析这些思想或行为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如果不值得,我们 又该如何去改正或抵制。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 9下 32. 鱼我所欲也(共60张PPT)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 9下 32. 鱼我所欲也(共60张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课文理解 一、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前 372~前289),名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辩论家。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
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
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
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
上一页 下一页
(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 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什么(手段)不用 呢?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 (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 死亡的事,(那就是“不义”)。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乡:同“向”,先前、从前。 为身死而不受: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 接受(施舍)。已:停止。 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评析:用具体的事例“贫者不受嗟来之食”与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从正反两方面来证明 论点。】
上一页 下一页
思维导图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知识 通假字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知识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字多义
得(1)故不为苟得也 (动词,获得、取得)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恩、感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专 题七课 外文言 文阅读( 共30张 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专 题七课 外文言 文阅读( 共30张 PPT)
(七)武城旋风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
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
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
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
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
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
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
今约河北、陕西南部。③曩:过去,从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专 题七课 外文言 文阅读( 共30张 PPT)
曩者愚公 /年且九十而移山 /今吾辈方逾六旬
/ 何 老 之 有! 3. 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__只__要__有__锲__而__不__舍__的__精__神__和__顽__强__的__意__志__,__就___能__战__胜__客__观__的__困__难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专 题七课 外文言 文阅读( 共30张 PPT)
(三)蜂丈人 太祖①微行②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 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有田产 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曰:“吾恃养蜂耳。” 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 十三省③,渠④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太祖又问曰: “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 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 三,留其七,听⑤蜂自啖⑥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 粟,量入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余蜜,得不馁。明岁,又复 酿蜜。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他养蜂者不然,春夏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中考复习专题之课外文言文-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中考复习专题之课外文言文-部编版
一种什么效果?
A.请君莫羡解语花,
1.求心理阴影面积
腹有诗书气自华。
2.吓死宝宝了
B.一言难尽意, 三令作五申。
C.心如死灰,
3.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灰厚几何?
4.主要看气质
D.家有千金, 行止由心。
5.有钱,任性
E.欲图大事, 莫拘小节。
6.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F.堪惊小儿啼, 能开长者颐。
ē dǔ
。 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中考真题】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句子翻译题
【解题指津】
•留 •补 •换 •改 •删
3、概括感悟题
考查方式:
•1)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谈 个人感受
•3)故事的寓意以及道理 •4)出自于本文的成语 •5)人物形象分析
吾将携汝,汝携阿堵。 1、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 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我带上你,“ 2、这钱个”。 你带上钱。
天高地阔,欲往观之。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2019中考说明:
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考查对重 要词、句的理解,对文章大意 的把握和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力, 课外浅显文言文的句读和对其 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把 第三步:对症下药
第三步:对症下药
• 1、划分节奏题 • 2、句子翻译题 • 3、概括感悟题
1、划分节奏题
划分节奏,一般划分的是句子之间 需要停顿的地方。
考查方式: 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 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 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
吗• 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狐假虎威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九上)(共30张PPT)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九上)(共30张PPT)

地理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这篇记文以骈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 达,又简洁凝练。 B.本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 、抒情自然结合起来。 C.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D.文中第二自然段与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构成总 分关系,为下文表现“古仁人之心”及抒写个 人的远大抱负作铺垫。
上一页 下一页
嗟 夫 ! 予 尝 求 ( 探求
地理
)古仁人
( 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之心( 思想感情 ),或
( 或许、也许 )异二者之为( 心理活动,表现 ),
何 哉 ? 不 以 ( 因为 ) 物 喜 , 不 以 己 悲 , 居 庙 堂
( 指朝廷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
( 这样 ) 进 ( 在朝廷做官 ) 亦 忧 , 退
( 不在朝廷做官 ) 亦 忧 。 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 其
(天下之
忧而忧,后(在……之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 如果没有)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时六年九月
十五日。
上一页 下一页
2.重点句子翻译。
地理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地理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上册
地理
(一)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
(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巴陵郡。越明年
( 到了第二年 ) , 政 通 ( 政事顺利 ) 人 和
( 百姓和乐 ),百废具( 同“俱”,全、皆 )兴,乃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PPT 人教版 (共35张PPT)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PPT 人教版 (共35张PPT)

1、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⑴池非不深也。 池:古义: 今义: ⑵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 今义: 2、首段中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二段论证 从进攻方面的失利来说,论证 从防御方面的失利来说。
4、第四段着重谈
行 ,取得
的实质即施
的支持。
5、第四段排比句起什么作用?
6、为什么“得天时者”而不胜?(用原文回答)
3、对文段照应手法的理解:(4分) ⑴“以物喜”照应 “以己悲”照应
⑵“进”和“退”分别照应文中哪些句子?
⑶“二者之为”照应 ⑷“斯人”照应谁?
4、从语段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⑴ ⑶ ⑵ ⑷
5、从语段中找出同义词: “我”的同义词有 “这”的同义词有
6、“嗟夫”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六)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 现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
1、翻译下列句子: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
2、语段十分巧妙地利用 进,最后点出警句 作者先用古仁人之心与
方式、逐层推 ; 相比较而设问,分别
从 (消极方面)和 (积 极方面)阐明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 人 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得出 的论断,突出一个字, 第二个设问 , 进一层,并自然提出 自然引出 , 使文章又推 的
第五册文言文阅读训 练
制作:淮北选煤厂学校 姚根 国
(一)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 溪,所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 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 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 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文言文阅读课件(87张PPT)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文言文阅读课件(87张PPT)

【解析】题干中说“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 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实际上是在暗示我们 “知其所以为言”后面的内容即是原因,因此只要 细心分析后面的句子即可。从“司马迁读之,而知 悲其志”即可分析出原因。
【答案】司马迁“知悲其志”。或:司马迁具有与 屈原同样的心志。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唐李绛,善谏。上欲罪白居易,绛曰:“陛下
怎么做,然后熟读文章,弄清两篇文章的主旨, 【甲】文中曾国藩谆谆告诫儿子习劳习苦,不要沾 染官家习气,保持寒素家风;读书写字不能间断, 早上要早起,以此培养勤奋的习惯;【乙】文中作 者把自己的学习条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 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最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古诗文阅读
专题 文言文阅读
题型展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 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 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 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
【答案】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玄龄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
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 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 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 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 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
的一组是(2分)( )
A. 余为少慰
余不愿为大官
B.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戴朱缨宝饰之帽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共51张PPT)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共51张PPT)
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 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 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 的生存状态?
• 喜爱花木优美的居住环境;喜爱朋友相聚。
• 参考译文:
• 京城最古老的花木,要属给孤寺吕家的藤花, 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它们都已经生存数百 年了。……吕家那所宅院后来卖给了太守高 兆煌,(高太守)又转卖给主事程振甲。如今, 那株藤花还在,它的架子用栋梁之材搭成, 才能支撑。藤箩枝叶形成的树荫覆盖着厅前 的院子,它的枝节向旁边伸出,又覆盖了偏 西书房的院子。藤花盛开时,犹如紫色的云 彩垂落于地面,花的香气冲到了衣服上。慕 堂举人在世的时候,有时宴请客人,有时朋 友借这个地方宴请客人,饮酒赋诗,简直没
子何忍欲人观之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
帝驾临。③乱:混乱。④理:治理。⑤父:
像君父那样(关爱)。⑥役:役使。⑦茅茨采 椽(chuán):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⑧
逸:南放岸任(水,的南放岸纵) 。 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 • 1.这请;这结个合语境侍奉,;解奉释养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所有的大臣、官吏、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
的过错的人,可得上等奖赏。
•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 如果能够听到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闻.达于诸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点拨:A.确实,实在/果真;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使……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 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 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A.魏王闻.之 B.寡人愿.子之行也
闻:听说 愿:愿望
C.燕王尚未许.也ຫໍສະໝຸດ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 2.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C是( )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 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 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 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 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部编版九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 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

2020届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共39张PPT)

2020届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共39张PPT)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释】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 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同舍生皆被.绮绣( 同“披”,穿 )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破
)
(3)还次.蒲州驿(
停留,住宿 )
(4)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咨询或询问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 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及.长,南游云梦 及.鲁肃过寻阳 B.破涕.为笑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C.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 方.七百里,高万仞 D.恨丹液未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
的话概括)
(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
“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
“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
(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 才能超群
(五)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①
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②,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 ③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 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④,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 争流,腾虹奔电,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 窥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译】 ②期年而有扈氏服。 【译】 3.本文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论及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且在某 些观点 上不谋而合。请回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与“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 不胜,
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一句意思相近的内容,并将有关句子默写出来。 【答】 4.为了做到“自胜”,夏后伯启采取了哪些举措?结合文中有关内容,简要说说他是一 个怎 样的人?
3
王冕传(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①不听 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 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②若不见。安阳韩性③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④。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①曷:何,怎么。②恬(tián):心神安逸。③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④通儒:指 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听已,辄.默记( ) ②已.而.复如初( ) ③依僧寺以.居( ) ④学遂.为通儒( ) 2.用现代汉语翻 译下面的句子。 ①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译】 3.简要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答】 4.根据文意,说说王冕“遂为通儒”的原因。 【答】
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选自《吕氏春秋》)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
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是 吾 德 薄.而 教 不 善 也 六 卿 请 复. A B 薄.如钱唇(《活板》)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钟 鼓 不 修.战 而.不 胜 C D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答】
【参考答案】 1. ①就②不久③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④终于 2. ①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
②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此感到很诧异,将他收作学生。 3. 以父亲的行为侧面衬托王冕对学习的痴迷。 4.王冕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 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38.子产论政宽猛(节选)
19.创鹜之报
39.李泰伯改字
20.吕氏春秋·贵因
40.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1
41.劝学(节选) 42.三国志·诸葛亮传先生神道表
2
胜人者先自胜
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 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
【答】
【参考答案】 1.D A.薄弱/与“厚”相对 B.又,再一次/恢复 C.敲、击/修建 D.表转折,但是 2. ①(原因)是我的德行薄弱,教化不够啊。 ②过了一年有扈氏就臣服了。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举措:①对自己:生活简朴,摒除杂念,心无旁骛;②对家人:尊重贤长, 重 视子女教育;③对人才:任人唯贤。(意思对即可) 评价:例:他是一个能够经受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人。面对战争失败,他不气 馁不急躁,而是精心分析原因,并从中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然后严于律己,卧 薪尝胆,励精图治,最后取得了胜利。
4
②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译】 3.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赵 威后的这番言论,体现了哪句俗语?你觉得赵威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4.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来吗? 【答】
【参考答案】 1. 岁,年成。说,通“悦”,高兴。苟,假如,如果。使,出使。(字词解释与 《以虫治虫》、《论语》、《陈涉世家》、《晏子使楚》相关) 2. ①难道不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②因此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她是一个爱国爱民,有见地、有远见,懂得老百 姓才是国家的根本(以民为本),只有把老百姓安顿好了国家才能太平的明智的统 治者。 4.舍本逐末或者轻重倒置
六一居士传(节选)
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 诮③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 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注】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③诮(qiào):讥笑④志:记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初 谪.滁 山 ( ) ② 既.老 而 衰 且 病 ( ) ③ 是.为 五 一 尔 ( ) ④ 固.知 名 之 不 可 逃 ( ) 2.把下面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译】 ②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译】 3.根据文意,说说欧阳修更号为“六一居士”的原因。 【答】 4. 选文中欧阳修因何而乐?与课文“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有何不同? 【答】
29.郑板桥开仓济民
10.荀巨伯探病友
30.答谢中书书
11.甲与乙相善
31.食喻
12.公卢之谏
32.张元饲弃狗
13.乐不思蜀
33.太祖弹雀
14.孔文举年十岁
34.武帝游宴见马
15.齐鲁夹谷之会(节选)
35.罗企生拒谢桓公
16.狗监
36.梅圣俞诗集·序(节选)
17.触龙说赵太后(节选)
37.束氏狸狌
18.师旷论学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


1.胜人者先自胜
21.晋献文子成室
2.王冕传(节选)
22.孺子善谏
3.赵威后问齐使
23.庖夫
4.六一居士传(节选)
24.孟子见梁惠王
5.王翦将兵
25.庄周家贫
6.傅显迂缓
26.二翁登泰山
7.北门之管(节选)
27.范蠡浮海出齐
8.卫灵公天寒凿池
28.文天祥传(节选)
9.宋人酤酒
赵威后问齐使
①齐王使使者问②赵威后,书未③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④耶?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 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 耶?” ——《战国策·齐策》 【注】 ①齐王:战国时齐王建,齐襄王之子。②赵威后即赵太后,战国时赵惠文王妻。③ 发:启封。④恙:灾害,忧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岁.亦无恙耶( ) ②使者不说.( ) ③ 苟.无 岁 ( ) ④ 臣 奉 使 使.威 后 ( ) 2.翻译下面 的句子。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