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我看中国大众传媒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以下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是()A:BBCB:企业简报C:时代周刊D:微博答案:B2.提出“地球村”的传播学者还提出以下哪个观点?A:意见领袖B:把关人C:二级传播D:媒介即讯息答案:D3.如下关于大众传播的认识,正确的有()A:自从有了大众媒介就有了大众传播B:大众传播只是一种媒介符号互动实践活动C:大众传播既可以协调社会关系又可能导致暴力D:大众媒介集团也是经济组织答案:CD4.以下不属于大众传播活动的是()A:广播播放美国总统就职演讲B:朋友就微博热搜话题畅聊C:电视直播奥运赛事D:明星因被爆料私人事务遭受舆论暴力答案:B5.以下关于大众传媒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众媒介文化是只影响舆论的社会形态B: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具有文化性C:大众传播易使人们形成身份认同D:所有文化流通都须经过大众媒介赋权答案:C第二章测试1.大众社会的特征有如下哪些?A:文化商品化B:结构科层化C:社会平权化D:生产机械化答案:ABCD2.大众文化有哪些特点和功能?A:文本模式化B:可复制性C:娱乐化D:商业化答案:ABCD3.关于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正确的认识有()A:二者异同并非绝对而是可以转化的B:高雅文化的标准相对更高C:大众文化的受众数量庞大,而高雅文化较小D:高雅文化具有明显的等级优越感答案:ABD4.如今大众媒介不需要动脑筋,只是让人们得到情感上的满足,笑声代替了思考,交流的是图像而不是思考……这印证了尼尔波兹曼()的观点。
A:容器人B:媒介即隐喻C:冷媒介与热媒介D:娱乐至死答案:D5.战争在媒介展示中日益成为被消费的奇观,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电子屏幕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感知B:虚拟时代现实仿真技术支持C:镜头崇拜将战争娱乐化D:战争本身即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答案:D第三章测试1.()代表广泛公众,按照一套共享的普遍价值观以标准化的方式通过大众媒介进行符号生产,与受众对话。
第三章大众传媒文化文本分析
能让读者信以为真地消费神话的原因是,他没 有将神话当作是一种符号系统来看待,而将其 看作是一种归纳法系统。……在他的眼中,能 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很自然的关系。 任何符号学系统都是一种价值观系统;现在, 神话消费者将表意看成是一种事实系统:神话 被当作是一种事实系统来阅读,而它实际上只 是一种符号学系统。
解构式阅读的目标
【解构式的】阅读必须一直将目标对准作者所 使用的语言形式中他所能控制的部分与他不能 控制的部分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作者 所没有察觉到的。这种关系是……批判性的 (即解构式的)阅读应该得出的一种表意结 构……(那就是)试图使看不见的东西变得能够 看得见。
福柯的“话语”及离散结构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巴特尔的互文性观念?德里达的延异及对二元对立的解构?福柯的话语及离散结构?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从孤立文本到互文文本?从作者已死到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区分?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重新思考续?结构主义者侧重于研究语言体系和各种类似于语言的体系是如何决定语言学和文化表达的本质的而像福柯这样的后结构主义者则更关注于语言是如何被运用的以及语言的运用是如何与其他社会的和文化的实践连接在一起的
(续)
结构主义者侧重于研究语言体系和各种类似于 语言的体系是如何“决定”语言学和文化表达 的本质的,而像福柯这样的后结构主义者则更 关注于语言是如何被运用的以及语言的运用是 如何与其他社会的和文化的实践连接在一起的。
巴特尔的“互文性”观念
文本是一个多维空间,多种已有的书面形式的 作品在其中交融和碰撞。文本是引自不计其数 的文化中心里的一系列引文。
能指同时既是意义又是形式。在形式方面它是 空洞的,在意义方面它又是充实的。因为空洞,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有偶然性,是约定俗成的。 所谓充实,是说它提供一种阅读方式和感觉方 面的现实。
2020春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学案:第13课大众传媒的发展Word版含答案
第 13 课大众传媒的发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流传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认识中国报刊、巨大变化。
影视、网络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华的过程及相关史实。
对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够全面、正确的理解。
对于四大媒介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要能够正确认识。
报刊业的发展1.1840 年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创立报刊:第一份中文期刊是《察世俗每个月统记传》,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丛报》《北华喜报》等。
2.中国人办报:19 世纪中期此后,上海等城市陆续出现,此中最有名的是《申报》。
3.新兴政治门派重视报刊舆论工具作用(1)维新派创立《时务报》《国闻报》等宣传变法主张。
(2)联盟会创立《民报》,宣传三民主义大纲。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和《每周议论》,宣传科学与民主,介绍马克思主义。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导游》《红旗》《新华日报》等,宣传民主革命主张。
4.新中国建立后,新闻第一版业发展:有名的有《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光明天报》《解放军报》等;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第一版业表现亘古未有的活力。
广播影视业的兴隆1.广播事业20 世纪 20 年月,上海出现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只在少量大城市有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广播事业发展。
2.电影事业(1)旧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05 年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定军山》;首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是进步电影《渔光曲》;反应抗日战争的电影有《风云子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2)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反应工农兵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如《渡江侦探记》《林则徐》《祝愿》《大闹天宫》《李双双》等。
(3)改革开放以来的绚烂:弘扬主旋律的《西安事变》《大决斗》《决断》等遇到好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3.电视事业的发展(1)1958 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是中国电视事业的初步,后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全国各地大发展;电视由黑白到彩色,从小屏幕到高清楚度大屏幕。
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
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大众传媒是指那些可以广泛传播信息的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
通过这些媒体,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新闻、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内容。
然而,大众传媒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
首先,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我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并形成了自己的喜好。
文化产品是人类创造的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承载着传递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重要任务。
例如,电视剧、电影、音乐等都是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向公众推广的文化产品。
当我们沉浸在电视剧的情节中,跟随着角色的成长,我们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我们欣赏音乐和艺术作品时,我们也会被其中的情感和美感所打动。
大众传媒的推广和宣传,无疑在塑造着我们的审美观和文化品味。
此外,大众传媒也对于社会的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新闻报道和综艺节目等,大众传媒可以引导和塑造公众的舆论,影响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
以新闻报道为例,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往往能左右公众的眼光和态度。
当大众传媒选择报道某一事件或议题时,它的声音和观点会进一步塑造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上,还延伸到其他节目和娱乐领域。
例如,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嘉宾们的言谈举止、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影响到年轻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思考方式。
因此,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公众的文化认知和社会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然而,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并非完全正面。
在商业化和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大众传媒往往追求高收视率、高点击量和高点击率,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很多时候不得不采用低俗娱乐、煽情揭秘和恶搞等手段,从而扭曲了文化传播的本质和价值。
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可能成为一种庸俗化的娱乐工具,导致文化传播的质量下降和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大众传媒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与反思
大众传媒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与反思媒体的存在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类的文化也经历了媒体时代的冲击,甚至可以说它们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媒体如何影响文化?而文化又如何应对媒体的挑战?这是一个颇有深度的话题,需要我们仔细想象和反思。
媒体是什么?在现代社会,媒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大众传媒、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
大众传媒最早用于传达政府信息,并且通常呈现为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等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传媒也通过网络媒体的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新闻媒体最常见的形式是各类新闻网站、新闻杂志和报纸等。
而最近兴起的社交媒体,则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例如微信、QQ、微博等。
媒体如何影响人类文化?大众传媒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广泛。
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拥有了无形传播的特性,信息传播的规模和范围大大扩大,人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生活习惯和思想等方面。
此外,媒体还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通过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得以传递和推广,以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
媒体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与人们产生互动,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使得企业带领人们接受和喜爱新生事物,习惯和方式等。
例如自拍是自虐?或是时尚文化的一部分?这取决于媒体如何呈现它以及人们如何理解和接受它。
新闻媒体则是社会公共意识形态的重要巡回员。
它通过曝光各种社会事件和政治事件,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周围的环境和状况,同时也督促政府和企业遵循伦理道德,规范行为。
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可以通过媒体去看那些谈论文化多的笔记和文章来了解,在这些文章中可以了解到该国或地区的风俗、历史、文学和音乐等,从而了解该国或地区的文化精髓。
社交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改变了我们理解和使用社交的方式,针对年轻人通过这个平台表现自己和与众不同、不同寻常、创新等特点相适应的新文化产生,引领并带动新生文化的发展。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作者:林玥秀赵艺孔宁来源:《教育界·下旬》2015年第08期【摘要】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
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
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本文分别选取报纸、电视、网络这三个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探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 ; ;大众文化 ; ; 影响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定义有关大众传媒的定义,有多种定义方式。
从手段、工具的角度定义,大众传媒是指传播媒介,即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从机构组织的角度定义,认为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是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沟通,所构成的集团规则、习惯、语言、态度等。
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只剩下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而这一技术和沟通的手段、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媒体。
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
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特别是近代社会,大众文化不能离开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影响大众文化,产生大众文化。
大众媒体的类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
大众传媒传播情报信息,大众传媒制造文化,并且大众媒体将其制造的大众文化进行扩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
在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飞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则是大众文化的载体。
大众传媒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报纸、杂志到电视、广播,再到如今网络、社交媒体,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在长期的接触和观察中,我对大众传媒有了深刻的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1. 广泛性大众传媒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
这种广泛性使得大众传媒能够迅速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2. 及时性在当今社会,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大众传媒以其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将最新的新闻、资讯传递给受众。
这种及时性使得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3. 真实性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注重真实性。
虽然有时会受到商业利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上,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时力求真实,使受众能够了解到客观、公正的事实。
二、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1. 社会舆论导向大众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评论,引导公众关注、思考,进而形成社会共识。
这种舆论导向作用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
2. 价值观念传播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定的价值观念。
通过报道、评论、广告等形式,大众传媒将某种价值观念传递给受众,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
3. 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传播传统文化,还推动文化创新。
通过报道、评论、访谈等形式,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承与创新得以实现。
三、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1. 信息过载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导致受众面临信息过载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受众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2. 媒体偏见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部分媒体可能存在偏见,导致信息失真。
这种偏见可能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受众的判断和认知产生负面影响。
(完整word版)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
大众传播学重点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2、文字传播时代:(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4、电子传播时代:(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另外他指出人类传播活动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2、心理学家卢因:主要贡献在于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了许多研究,此外他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是他的两极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主要贡献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及其改变的研究方面,为有效的进行传播而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有益的、切实可行的“劝服"策略,进而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第一讲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 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 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 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 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 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 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 境的趋势。
柏拉图“洞穴之喻”
文化的内涵
➢ 文化既是一个人文概念,又是一个地域概念,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经济概念。
➢ ➢ 文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类借助符号传达信
息和意义的行为。文化也因此而具有了符号性、 社会性、创造性等特点。
所谓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析》中的经典定义
“理想的”文化定义 “文献式”的文化定义 文化的“社会”定义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 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 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媒的涵义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 (news media) :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 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 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图像
图像是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当代文 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即以图像为主作为 传达工具而非以文字符号为主的文化。
图像化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它使 图像表达占据了信息传达的重要地位的同时, 还使得人们的信息世界发生了变化。
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媒介性 商品性 流行性 类型性 娱乐性 日常性
快乐崇拜——娱乐成为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
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想尽一 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
对大众传媒影响文化生活的认识和分析
对大众传媒影响文化生活的认识和分析对大众传媒影响文化生活的认识和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作为大众传媒主要形式的电视、网络、早已被大家所熟知。
大众传媒的腾飞也使人们面临多种选择文化生活中有“喜”又有“忧”。
首先,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的许多可喜的变化。
它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例如:如果问儿时最喜欢的影视作品是什么不同年代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五、六十年代的人喜欢集体公社播放的电影《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
七、八十年代的人喜欢守在电视旁看《西游记》《变形金刚》。
90后喜欢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小龙人》。
00后的小朋友们喜欢《麦兜响当当》、3D的《阿凡达》。
从每代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大众传媒的传播环境及传播模式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比较单一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全社会的价值标准审美品味等都很相似。
传统的政治电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
而这种单一的娱乐的方式反过来又培养了单一的受众。
建国后的17年中电影拥有媒介中最高的话语权。
它所创造的形象如《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小兵张嘎》中的嘎子是崇高形象的代表。
而我军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军的套路也是最高话语权对于历史和政治的权威诠释。
人们对于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是无条件的接受和信服的。
在那个时候观众对影片很少作出诠释对信息的传播、判断和解释都是由电影做出的。
改革开放后媒体的传播环境从单一到多元传媒的模式也从单一向多向性、互动性发展。
尤其是电视及网络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生活的发展。
让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多元的电视节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
电视节目中涵盖了新闻、财经、体育、军事、农业、少儿、科教、戏曲、法律、纪实、旅游、访谈、时尚、美食、综艺、等多元化的信息。
XX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6课大众传媒
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XX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16课大众传媒
互动 释疑
应用示例
2.和其他传播媒介相比较,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
优势( )
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快捷迅速,
栏 目
链
费用较之打电话昂贵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
(2)新中国成立后。
XX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16课大众传媒
课前 预览
①《人民日报》《___红__旗___》等成为宣传党的路 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②《_光__明__日__报_》《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
富。
栏
目
4.改革开放后走向繁荣: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
链 接
性、娱乐性报刊迅速发展。
XX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16课大众传媒
课前 预览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等。
应用思考
4.互联网对学生的生活有何利与弊?
栏
目
链
提示: 利:为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为人民与社会之
接
间构筑信息通道。弊:迷恋网络,导致学业荒废;网络
的虚拟性造成了人际关系日渐疏远;网上的不良信息,
(1)起步:__1_9_0_5___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
首映定成军功山。
栏
目
(2)较快发展:20世纪30—40年代。
链
接
①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_歌__女__红__牡__丹》。
②《__渔__光__曲__》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③电影《_风__云__儿__女_》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大众传媒文化期末作业
《大众传媒文化》期末作业专业:08生物技术学号:200813050310姓名:杨再斌上课教师:汪力娟序号:41 号二0一一年六月我看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在现代,广义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目前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
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
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传媒业涵盖了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和基础等领域,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同时,传媒的信源(即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文化、人文特征,使得传媒业也属于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因此,可以将传媒业归为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交叉的一个边缘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广播、电视,我国传媒业改革的力度与深度都是以往任何年代所不可比拟的。
国内四大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的发展非常迅速。
各类报纸、杂志的种类繁多,发行量迅速扩大。
一、大众传媒文化大众传媒”是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那样的以技术或组织特征为标志的传播手段或者向大众的信息传送。
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大众传媒的现有形式多种多样,如: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网络、户外、售点等。
从物理形式来讲:媒介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
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
从传播形式来讲:媒介是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从渠道、讯息来讲:媒介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
”“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
”二、大众传媒对我们的利弊影响今天,无论是新媒介或是旧媒介,无论是平面媒介或是电子媒介,在场的、在线的、在地的各种媒介信息包围着我们,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大众传媒文化
进一步了解大众传媒文化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
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
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
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1 大众文化载体——中国早期现代化城市的出现2 大众文化创造群体——新精英文化阶层的产生3 大众文化消费群体——市民大众的产生4 大众传媒——报纸及广播的繁荣5大众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电影工业的兴盛电视、报纸、网络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它们都属于传媒。
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
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没有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呢?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人(如马拉松的来历)、马(驿站)、画等种种方式。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人们一直在追求信息传递的准确与快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
现代传媒的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CD等等。
传媒的确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入、无处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中国大众传媒文化
我眼中的中国大众传媒文化,首先是从历史的角度说起,虽然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兴起早有源头,但大众传媒的普及化应该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地实现。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各项事业获得巨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传媒产业取得大发展、大进步、大跨越的30年。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传媒产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展示出蓬勃生机。
我们的这一代从一出生就处在大众传媒的环境中,当我们去学校的时候,学校里的广播会告诉我们各种信息;当我们回到家里,电视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当我们打开电脑,大众传媒进一步展现了它的力量。
浩如瀚海的信息,通过大众传媒,向人们无限输送。
工业革命带来的无限机遇给大众传媒提供了越来越宽泛的渠道。
我经常会想,古代时候人们在漫长的夜晚是怎样度过?拿我来说,每天至少要到晚上11点之后才会睡觉,意味着从天黑到睡觉要经历3-5个小时的时间。
在睡觉之前,我花费时间来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读书,我有很多种方式用来补充知识,消磨时间。
可是古人即使用蜡烛照明,也不可能有3-5个小时,特别是穷苦人家,连蜡烛都不舍得用,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从小就包裹在大众传媒的环境之中,现在想来,没有大众传媒的生活,我们这一代甚至无法想象!
传统的四大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报纸、杂
志、广播、电视。
简要地介绍这四大媒体是很必要的。
四大媒体在世界范围看来,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早的,经历了相当长的生存时间以后,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中国,四大媒体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
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报纸的缺点在于不具动感,形式空间小,却反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
因而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联想。
相对呆板和局限,视觉冲击不足。
二、杂志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
它也具备了报纸的某些优势。
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读者针对性强;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视觉吸引力强;与报纸广告相比较,杂志广告能印上色彩精美的照片和图案,艺术表现受较为多样,视觉诉求力强;此外,杂志广告能将产品的外观形象比较直接的表现出,让读者对产品有直观的了解,有利于刺激读者的购买欲;生命周期长,杂志是所有媒体中生命力最强的媒体。
劣势:
有限的灵活性;缺乏及时性,有些读者在杂志到手后很长时间都
不去读它;制作复杂,成本高。
三、广播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广播媒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冲击,然而广播还是有它的优越性,广播广告的主要特点有: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收听方式的随意性;受众层次的多样性;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播出的灵活性;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但是,广播广告也有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瞬间传达,被动接受;费用昂贵;有较高的注意率;容易产生抗拒情绪...等等。
如今,电视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具有更大更广的覆盖面,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
四大传统媒介在上个世纪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不管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人们都逃不离大众传媒的影响;不管是这影响显而易见还是潜移默化,人们都无法不承认大众传媒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与人们融为一体。
相对于四大传统媒介,进入21世纪,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的大众传媒媒介不断走入人们的视线,走进人们的生活。
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就是网络。
电子计算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面对电脑,可以做的事情比面对电视、杂志等被动接受信息要多得多。
有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又开始了进一步的巨变。
如今网络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传媒阵地,他们利用网站来进行宣传、娱乐、产品资讯发布、论坛交流、资料下载等等。
整个社会的很多分工、娱乐、秩序等,都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来运行。
网络媒介的主要特征有:即时性、互动性、海量性、全球性、多媒体性等等。
其他的大众传媒形式还有户外媒介、POP媒介等等。
中国的大众传媒文化已经初具规模,虽然相比于发展了较长时间的发达国家大众传媒还稍显不足,但是随着中国传媒人的不断努力和进取,中国大众传媒会走的更好。
大众传媒的优势非常明显,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数不胜数,我想也不需要一一列举其优点,相反,大众传媒的弊端,非常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并理智地对待。
1、大众媒介的“容器人”效应。
由于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电子媒介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特别是青少年把自己封闭在媒介的“自我”之中,成为所谓的“容器人”。
2、造成文化的“快餐化”和智能的降低。
大众传媒传播形式的通俗化、游戏化让一些原本庄严、崇高的人文精神大大弱化,加上大众媒介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产生一种抑制和弱化作用,使人的智能降低,思维简单化、平面化,缺
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容易形成一种庸人哲学的泛滥。
3、消极价值观念侵蚀精神家园。
在感性发展上,青少年信赖于大众传播媒介,他们往往视媒介为权威。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惟利是图等一些消极价值观念渗透在许多大众媒介作品中,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脆弱的精神家园。
4、暴力色情信息对社会的危害。
为迎合部分受众的收视欲望,暴力色情信息成为大众媒介挥之不去的附属品。
很多受众在这个时候便成为了大众传媒的受害者。
5、对受众生理健康的影响。
强烈光电、噪声对视听感官的刺激和电磁污染会诱发多种疾病。
大众传媒的弊病不可忽视,在教育方面尤其应该纳入防止青少年对大众传媒成瘾难以自拔。
大众传媒对人们造成伤害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在网络上被骗子盯上,遭受骗局;网购被骗;人肉搜索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影响个人生活...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众传媒文化,包围着我们,融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认为中国的大众传媒环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整体来看,虽然各方面的传媒现象都很具备规模,但是整体是凌乱的,不成体系的。
形成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特征的大众传媒还需要一些时间。
政府需要加强传媒业的相关立法,传媒企业也要规范自己的传媒行为,包括大众传媒的受众要理智对待大众传媒,不能盲目地沉迷于大众传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