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最新范文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工作地区工作,孩子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父母平时只能周期性回家看望孩子的一类特殊儿童。
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庞大,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往往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关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可能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造成了心理上的孤独感与无助感。
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变得日益严重,甚至严重影响到其正常的成长与学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认知。
留守儿童在学校中要得到关爱和支持,老师要积极与他们交流,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还要加强爱心关怀,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根本性的提升。
家庭教育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至关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中的教育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增进亲子关系,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得到的温暖和关爱是最为重要的。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体发展。
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增加对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完善相关的教育体系,并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心理辅导的力度。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地区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儿童。
农村小学是留守儿童主要接受教育的地方,但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和父母离异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常常不稳定。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留守儿童往往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这种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会给留守儿童带来情感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压力。
农村小学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积极面对家庭环境的变化,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留守儿童往往在学校中遭受到欺负和孤立。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同学欺负的对象,引发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沟通,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增强抵御欺负的能力。
留守儿童常常缺乏家庭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没有得到家庭教育的培养,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发生。
农村小学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留守儿童常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分离和缺乏亲情的陪伴,往往感到孤独和失落。
农村小学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子关怀和情感交流,提供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家庭环境的变化,提升情感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增强抵御欺负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教育措施,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3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1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他们不仅成为外出务工父母的一块心病,也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难度。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关爱、帮助、责任正文:当今,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何谓“留守儿童”呢?即父母在外务工,在外做生意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
这些孩子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
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已占到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50%——60%,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难题。
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
教学也是如此。
我在此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一) 管理难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
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
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
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
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家庭教育不力现今,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这也是造成儿童留守的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教育等方面的限制,留守儿童的数量居高不下。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或者单亲家庭中父母离异、父母去世等原因导致孩子无法得到正常监护,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儿童。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留守儿童,不仅面临着生活、学习等实际问题,还存在着心理健康隐患。
农村小学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应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农村小学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开设相关课程,并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增强他们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农村小学还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辅导中心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难题。
辅导中心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班等,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学会应对方法。
农村小学还可以与社区、家庭等多方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支持和陪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家庭也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多与孩子交流,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农村小学还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探索更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制定教育措施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与心理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研究项目,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在农村小学中,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业辅导中心、与社区和家庭合作等多种途径,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长期外出务工,留下未成年儿童独自生活在农村的现象。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可能原因出发,探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
他们常常感觉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易出现情绪波动。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往往对父母的离开产生恐惧和焦虑,担心父母不再回来。
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常常受到姐弟欺凌和家庭暴力的伤害,导致他们形成自卑心理。
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导致留守儿童无法获得正常的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情感支持。
留守儿童长期独处,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游戏,而缺乏社交经验容易导致孤独感。
一些留守儿童身处农村基层环境,家庭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儿童的心理需求了解不足,无法提供适合孩子的心理支持。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辅导对策: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包括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培养心理辅导专业人员,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通过开展心理援助活动、组织心理课程等方式,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并找到应对的方法。
加强对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教育,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们还可以采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服务。
社区组织可以开展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关爱。
学校、家长、亲友等也应积极参与,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心理辅导体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全社会的参与来帮助他们。
这不仅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0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篇120xx年8月我考入了xx县幼儿园,开始了一个从未接触的新兴行业。
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富有挑战,一日活动让我觉得幼儿教育真不简单,以前的知识断层、经验匮乏,有时甚至束手无策。
不甘心亦不认输,我想通过学习,我也能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恰逢“国培计划(20xx)”—农村幼儿园教师转岗培训学习机会,我倍加珍惜。
置身于美丽而又文化氛围浓厚的普洱学院中,与来自临沧、普洱多个县城幼儿教师们相聚一堂,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我深感荣幸。
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学院的,尊重专家及团队教师,认真倾听和观看各级专家、名师的教学讲座和课堂演示,虚心学习和请教,按时上课,认真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同时与其他班委协调合作,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事务,关心集体,关心学员,尽自己所能为国培转岗班级的学员们服务。
此次转岗培训分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研修、开展专业理论与技能阶段,第二阶段是跟岗研修阶段。
共有100名幼儿教师及小学教师参加,规模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上的讲解,又有实践性的操作演示,这是我对幼儿教学工作的一次深刻反思,既看到以往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这次学习,自身感觉受益匪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现就对此次培训学习作如下具体总结。
一、得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培训在第一阶段的集中研修学习中,聆听了各级教育专家及一线幼儿教师的专题讲座,例如:一线教师的《幼儿简笔画》、《教玩具的选择与制作》、《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班级常规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等讲座,他们精彩的讲演一次次触动了我的心弦,作为一个刚从小学转岗到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在这次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培训中,我欣喜地汲取着一线教师的教育思想。
更使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的还是各级各类专家、教授及各个幼儿园园长的精彩讲座,例如:李俊杰专家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及其沟通》、陶云专家的《幼儿园教师的心里健康与完善》、李红专家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等,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专家耐心讲解,理论联系实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我对幼儿园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让我短缺肤浅的幼教知识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提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_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_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篇1一、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父母要正确的看待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全面的看待。
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型,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正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发展的需要,舍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弃儿丢女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干一些当地人不愿干的工作。
正是他们促进了我们国家向工业化、城镇化的转型,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们是伟大的。
而当前我们教师队伍中有许多人对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正确的看待,总是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负责任,生下孩子孩子不抚养、不教育。
他们偶然到学校来,总是有点意见,希望他们能回来。
试想一下若是农民工都回到自己家乡,我们的北京上海会怎么样我们的吉首会怎样城市将陷入瘫痪,处处垃圾,生活必须品匮乏,是人间地狱。
如果农民工都回家,工业会有灭顶之灾,经济会崩溃。
显然,当前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民工。
他们是英雄。
我们应坦然面对留守,为英雄的儿女倾注更多的关爱,回报我们的英雄。
二、正确对待留守儿童1、关注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通过十天的培训,使我更深刻的认识了”留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倾注自己的爱,从内心关爱他们。
一、认识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价值取向该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怎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合力和系统放大效应,促进“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呢笔者首先认为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1、留守学生状况调查。
2、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3、留守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浅谈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许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这使得许多孩子成为了新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在乡村的儿童。
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关心和保护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从教育入手,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尝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 孤独、孤立感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人的陪伴和关爱,与其他同龄人相处的机会也减少,导致他们常感到孤独、孤立,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2. 自尊心受损父母的缺席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自卑情绪,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导致自尊心受损,缺乏自信心。
3. 心理压力大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困难、学习压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都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4. 心理行为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指导和教育,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
1. 建立亲情联系学校可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进行视频通话,以此来增进亲情联系,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鼓励父母在假期或节假日回乡探亲,增加与孩子的亲子交流。
2.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专门的心理辅导员或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加强同伴交流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进行团体活动,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分享感受,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减少孤独感和孤立感。
4. 增加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可以成立心理辅导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帮助他们应对困难与挑战。
5. 家庭教育指导鼓励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家庭幸福感。
浅谈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家庭选择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照顾农田。
这种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在家中长时间缺乏家庭陪伴和父母关爱。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他们普遍存在着焦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浅谈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长时间在外打工的父母,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这让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缺乏安全感。
长期孤独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留守儿童通常只能接受基础教育,难以接触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匮乏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上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社交环境贫乏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农村地区,社交环境相对贫乏,缺乏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这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和自卑,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1.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学校、社会组织和亲属等应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2.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加强家庭教育父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心理支持者,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多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通过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学校和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为留守儿童搭建社交平台,增加他们与同龄人的交流机会。
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5.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因工作等原因,长期离开农村家庭,在城市或他乡工作生活,由此导致留守在农村家中的儿童。
由于常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面临着较多的心理困扰和健康问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加强家庭教育入手。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家庭教育的空缺使他们容易陷入孤独、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应当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关心、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的意识,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留守儿童常感到被父母抛弃,缺乏自尊和自信心。
为了消除这种心理障碍,学校和社会应该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孩子一样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情感交流。
留守儿童由于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缺乏亲密的情感交流,导致他们心灵上的孤寂感和情感不稳定。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机会让留守儿童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增强彼此的情感联系,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稳定的情感支持系统。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心理辅导。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父母的离开,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过度依赖等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困境,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调适情绪,增强心理抵抗力,培养积极的心态。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自尊心、重视情感交流和提供心理辅导等措施,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这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务工等原因,被迫与父母长期分离,生活在农村小学寄宿的儿童。
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农村小学需要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心理疏导开始。
这些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关爱,情感上存在孤独感和空虚感。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疏导课程,让专业的心理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活动,比如集体游戏、亲子活动等,增加儿童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以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学校还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培养。
由于缺乏父母的监护和关爱,留守儿童可能存在自卑心理。
学校可以通过生活技能培训、兴趣班等方式,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
学校还应该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学校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可能存在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培训,教授留守儿童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校还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之间的支持网络,让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和理解,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学校还应该注重与家长的合作。
留守儿童的家长通常在城市工作,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学校可以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并向家长提供一些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孩子。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讲座等形式,与家长一起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综合性的工作。
学校应该从心理疏导、自尊心培养、情绪管理和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各界应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合集五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合集五篇)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农村低年级留守儿童特别关爱的策略研究霍城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课题研究组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共有教学班 15个,600多名在校学生。
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郁,是一所书法特色学校。
我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开放式办学、全方位育人。
学校优秀的教师群体、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尝试。
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课题现实背景及意义留守儿童一走进我们的视野,就带有巨大的冲击力。
2005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公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是近2000万人。
近几年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不断增加,留守儿童数量剧增,并且年龄越来越小。
其次是极端个案的群体亮相。
监护人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许多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得到医治,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许多留守儿童还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绑架、拐卖、强奸、诱奸案件时有发生。
再次是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
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曾有权威媒体在公开的消息中说,全国的刑事犯罪中,有20%的青少年犯罪来自留守家庭。
可以说,无数农村留守儿童正有意无意地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为此,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
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_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感悟(精选11篇)
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_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感悟(精选11篇)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_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感悟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扩大,农民工跨省,跨地区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之中。
而月塘中学,正地处偏远的革命老区,经济非常落后,老百姓为了生活,不得不进城打工。
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
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我班有留守儿童10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监护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立好个人档案。
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
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上课时鼓励他们发言,锻炼他们的胆量,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自以为是”,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自以为是”的坏习惯;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少农村地区的父母为了生活和工作而外出,留下了大量的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经常独自在家,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常常产生孤独、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
学校和社区应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自我认知的培养。
留守儿童常常缺乏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怨自责的情绪。
学校教师和社会关爱人士可以通过讲座和手册等方式,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留守儿童常常较难与同龄人或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和社交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学会与他人协作和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视对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通过给予留守儿童积极的教育经验,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和未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提供一些才艺培训和兴趣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并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20篇)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篇1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新年刚过完,许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开始陆续返城,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再次出现: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分别。
面对父母的离别,有些儿童拉着父母的手嚎啕大哭,嘴里不停地嚷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看到这种场面我不禁感到心酸。
现在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看不住,老师放学之后又没法管,他们能够吃饱穿暖就已经不错了,而他们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却很少有人过问。
这样,在留守儿童当中就出现了种。
种问题,使他们受到了种。
种伤害。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我相信那些在外打拼为孩子的将来而努力的父母们,也一定知道孩子的思念与悲哀,但是,面对生活的种。
种压力,他们也很无奈。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提醒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们,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呀!我采访了身边的亲戚和邻居,并上网搜索了一些专家看法,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几点建议:1、现在国家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在城市建立了一些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如果条件允许,哪怕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可以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来呀;2、如果条件不允许,家长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来。
这种相聚虽然短暂,却可以弥补一年的感情缺失所带来的伤害。
另外,现在的网络那么发达,能不能每天下班后和孩子利用微信、QQ 聊一聊呢?即便是每天几分钟,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3、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希望在过生日的时候收到父母的礼物,这说明孩子在内心深处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在外打工的父母如果给孩子准备一件礼物,孩子就会体会到父母浓浓的思念之情,就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4、在外打工的父母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回家探望孩子,让孩子体会到与父母在一起的开心与快乐。
父母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进行谈心,还可以带孩子到游乐场、植物园、山上去游玩,这既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又给了孩子一个难忘的回忆;5、留守儿童周围的老师应该多关心关心这些孩子,多与他们进行沟通,让这些孩子体会到和父母一样的关爱。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留下孩子在农村生活和学习。
他们缺乏父母陪伴,生活环境单一,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开展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的离去、亲情的缺失、学习压力以及同伴关系的影响都会给留守儿童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指导,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单、无助和失落。
而长时间的与父母分离也会导致他们对自我缺乏肯定和自我负面评价。
留守儿童普遍面临来自同伴的欺负和排斥,这也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为了帮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照顾,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并为他们提供个别辅导。
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集体心理教育,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价值感。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同伴关系的培育和约束,预防和减少欺负和排斥现象的发生。
学校与家长要加强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共同关心和照顾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学生社团等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陪伴。
相关机构可以开展培训,提高农村教师和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关心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学校和社会力量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照顾,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价值感,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为自己描绘了桃花源般的精神家园。
我们以为你的内心阳光明媚,我们以为你的人生桃花朵朵开。
可我们没有想到,你会作出那样的选择!多少人为你握腕叹息,多少人暗中为你哭泣。
你,一个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为世人留下美丽的诗篇,自己却长眠于冰冷的铁轨。
可悲可叹,海子。
我们读懂你的诗句,却读不懂你内心的忧郁。
或许,你忧郁的眼睛常常诉说着你对生活的不满,对情感的无奈。
可是,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你的亲人或朋友?难道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或是,孤独的你已经习惯于孤独地咀嚼自己的孤独?我们不明白,你可以写出无数的经典之作,却不能道出你内心的苦闷?我们也不赞同,你用轻生的方式来倾诉你哭泣的内心。
有人说,你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
但我说,你是一个内心封闭的人。
内心封闭使你看不到外面的阳光,使你只会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独自饮泪。
现在,回想已随风而去的你,我们只有感叹。
最近,我常常想,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
否则,健壮的身体毁于一念之差是瞬间的事。
相反,身体残缺,内心完美,却可以活出美丽的人生。
你看07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丽姐”——李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年轻时好不容易与轮椅说再见,可一场车祸又逼她不得不与轮椅长期作伴。
试想,遭受这样不幸的命运,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对?有多少人能够笑着去选择崭新的生活?有的人,或许只会整天以泪洗面,怨天尤人,甚至走轻生之路。
我们的丽姐她说不,她穿上漂亮鲜丽的衣服,以“丽美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情绪,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制定合理的心理
健康教育策略对于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爱心关怀机制。
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缺少亲情
关怀和监护,易引发心理问题。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关怀团队,由心理老师、班主任、家长代表等组成,每周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关怀,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温暖。
再次,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父母缺席的环境中,
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全。
学校应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为留守儿童
提供一个可以倾诉和交流的空间,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角,提供必要的心理
健康教育资源和书籍。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
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最后,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
关注和支持,要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
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组织相关机
构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心理
扶持。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从建立爱心关怀
机制、提供适应性的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家庭教育和完
善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入手。
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心
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口选择外出打工,这就导致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增加。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长的关爱和教育,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我们来了解一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作为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孤独感和焦虑感常常困扰着他们。
在学校中,他们缺乏同龄人的交流,缺乏朋友和社交环境,因此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较差,缺乏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适应能力,导致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孤独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学校应该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学校还应该加强家校合作,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除了学校的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更为完善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权益。
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也可以开展更多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媒体和网络平台可以加强相关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帮助他们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中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下是为您推荐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所属研讨体会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文摘: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他们的心理问题是学校、社会、家长、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多方面的互动,即加强社区、学校、家长、监护人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键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交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经济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只能留在农村,与祖辈或叔辈朋友家住,或寄养在自己家里,因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0~17岁城镇”留守儿童”总数为2800万人,这是一支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明显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亲情关怀,缺乏对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所造成的儿童情感缺失和心理异常问题,更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㈠家庭因素;在农村,大多数人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经济需要而选择外出打工,由于父母的缺位导致家庭结构或家庭养育方式的变化,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转弱甚至缺失,但家庭教育功能在儿童早期发育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家庭教育”缺位”、亲子关系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儿童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但却不是家庭关注的中心,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被家庭所忽视,他们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留守儿童处于一个情感、性格转变的转折点上,在学习、生活、自我变化等方面存在着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亲子关系的失谐性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正常成长的心理环境丧失,改变了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和过程。
a(1).亲子关系失调。
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抚慰和关爱,不能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也不能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差和性格、心理上的异常发展。
(2).缺乏家长的榜样作用。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可仿效的明确榜样以及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的评价、奖励和强化,人为地剥夺了其正常的社会学习过程,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是非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此时若不良同伴群体代替了父母的榜样作用,把自己的一些负面思想和一些不良行为,如吸烟、喝酒、进网吧、看黄色视频、逃学和打架等,带到并污染了留守儿童正常的社会学习过程。
农村留守儿童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在与同伴群体交往中不断地模仿、强化这种恶习,从而导致自身被误导,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
二、家庭教育情况。
城市流动人口收入普遍较低,居住条件差,子女上学和生活困难。
因为无法共同生活,父母平时缺乏沟通,缺少必要的教育,既造成了亲情的淡漠,也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留守儿童也比一般儿童更容易不守规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庭教育中的另一种状况就是”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数于溺爱,主要是以生活照料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上不能代替父母履行对子女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督促子女学习的义务,即使父母一方在家,尤其是母亲在家,也由于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操持全家人的生活,对留守儿童的文化与道德教育力度大大减弱。
㈡、学校因素。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善,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以弥补亲子失调所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
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地弥补对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关爱的缺失。
一是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比较薄弱。
尽管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基本上保持在中等职业学校水平,没有大学学历,甚至有些年长者带教不到位,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断层、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师德意识薄弱等问题。
与此同时,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不足,缺少正规的操场和一些生活学习配套设施。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匮乏。
农村学校由于受教育观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很少开设心理专业课程,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许多教师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就把它理解为思政、品德教育,甚至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心有余力不足。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机构和人员较少。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学校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是学校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因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也都住在农村周围,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学习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很少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深刻认识,因此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还不够多。
缺少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上教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导致问题学生难以管理。
四、农村学校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足。
尽管当今社会广泛宣传的现代素质教育方针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以”知多少,才能知多少”为主导,追求升学率,重智育心。
尤其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绩的优劣和升学率决定一切,加之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根本没有条件修建供学生锻炼的体育设施,甚至有些学校根本不开体育课,更不用说有专业的美术老师教学生唱歌、跳舞等等,学生除了枯燥的学习之外,没有丰富而精彩的课余生活,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㈢社会因素;一、低俗的大众媒体使儿童心灰意冷。
留守儿童是学龄期儿童,如现代传媒等社会不良因素极具渗透性,以致庸俗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不设防的儿童。
家长外出务工后,对子女监管不力、家长监管不力,为留守儿童在不良文化环境下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社区娱乐活动,会对留守儿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虽然在农村并不普及,但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虽然在农村没有网吧,但是手机的使用非常频繁,甚至个别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借故到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主要从事的休闲活动是玩手机、看电视、去网吧或游戏厅玩游戏、打牌和与人玩耍。
有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了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朽的内容,不仅让部分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的健康发展。
有的学生甚至通宵玩手机或者去网吧,没有钱上网,在一旁看着也心甘情愿,睡眠不足,成绩下降,产生厌学的念头。
2.政府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留守”是一系列的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协同管理,部分地方政府分工细化,只管自己的内部事务,教育、政法、文化等部门无法有机协调,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当地政府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监管不力,未能有效地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对整顿色情文化市场的力度和措施不够;对青少年暴力违法犯罪的估计不足,未能有效地预防。
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对留守儿童问题认识不足,对农村一些不良言行如”读书无用”、盲目攀比、金钱至上等现象不能有效遏制,对一些聚众博行为不加劝阻,甚至个别干部本人也参与其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到为留守儿童建立业余活动场所。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使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健全家庭教育,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是寻找合适的监护人,提高监护质量。
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性思考。
1.政府支助制度。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以积极的舆论氛围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一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的政策法规。
一是政府应逐步弱化甚至取消与户籍挂钩的城乡隔离制度,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二是政府应制定并实施”农民工”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使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权利;三是建立健全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修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适时出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规划,从财政、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县乡两级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农民工就近就业创造机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减少大量农民工外出。
3、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合理统筹教育资源在现有的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基础上,给予政策、财力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加强监管,为流动子女解决进城受教育问题;在农村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师资力量强、教育条件优、教育理念先进的中小学。
城市重点中小学要从师资、设备等方面对口帮扶农村中小学,鼓励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4、高度重视,统筹协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二)家庭支持体系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支持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监护人的教养方式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觉得家庭支持体系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外出父母要建立亲子沟通渠道,提供情感性支持外出务工父母应有意识地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从内容、形式上改进从而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渠道,给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情感性支持。
外出父母要经常性与学校、班主任联系,及时掌握子女的学习情况以及在校的行为表现等,同时也要与监护人保持经常性联系,着重了解孩子在家的身体状况及情感心理表现等,一经发现问题便有针对性地与子女沟通联系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2、外出父母要经常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孩子本身的实际情况不相称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父母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设法。
调整自己的主观愿望以便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帮助他们正确归因,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