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课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二、方案目标1.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人才。
2.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营造高雅、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三、方案内容1.举办校园文化节活动(1)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2)举办校园书法、绘画、摄影比赛,展示学生才艺,提高审美情趣。
(3)开展诗歌朗诵、歌唱比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4)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图书馆,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传承校园文化。
2.加强课程建设(1)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设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开展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打造优美校园环境(1)加强校园绿化、美化,提升校园景观品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设置文化墙、宣传栏等,展示校园文化成果。
4.家校共育(1)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沟通。
(2)组织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3)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促进家校共育。
四、方案实施与保障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2.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校园文化建设能力。
4.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五、方案预期效果1.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
2.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
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标准
革命老区农村学校红色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标准主编:蒋文明2014年4月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影响着学校各类课程的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为了更好的关注地区经济、文化的特色,更好的适应学校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特制定此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是一种兼有区域地理、历史,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区域性校本课程内容以区域文化为主,展现本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包括地理概况、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发展成就等。
(二)人文性以区域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区域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思想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熏陶学生,使学生认同区域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持用唯物主义观念看待发展与变化,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变化的思想情感。
(四)综合性注重区域文化在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关注区域地理特色,人文史实,关注现状及发展前景,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区域环境、社会、经济、文化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基本理念1、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
让学生从区域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文化积淀、经济结构、风土民俗、建设成就等方面认识自己的家乡。
2、树立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思想情感。
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家乡发展变化的评判中,逐步确立为建设祖国、开发家乡服务,为人类的和谐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校园文化活动方案7篇
校园文化活动方案7篇校园文化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愉悦身心,营造学校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
我校将紧紧围绕“我的中国梦”的主题,相约20__年元旦,通过文艺汇演形式,展示学生风采,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使同学们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活动主题:少年托起中国梦-------__小学庆“元旦”校园文化活动展演三、组织方法:1、以班级为单位参赛,每个班级至少出1个节目,4至6年级提倡每班两个节目。
参赛节目以副班主任为主,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为辅,互相调配时间进行指导与训练。
2、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各班在12月17日前将节目内容及形式上报学校少先队大队以便学校统一安排。
3、学校将安排各班于12月18日汇演前进行一次彩排。
四、节目要求及节目推荐:1、各班参赛的节目内容要围绕主题,充分反映小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时代特征、学生特点;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导向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突出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
2、节目形式以国学诵读、歌曲(独唱伴舞、小组唱、合唱、表演唱)、舞蹈、歌舞诗、健美操、童话剧、课本剧、小品、快板、器乐、武术、杂技等节目为主,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创作编排。
3、每个节目要体现“精”、“新”,男女比例恰当,学生参与率不少于10%,每个节目时长不超过7分钟。
4、演出服装、伴奏带、道具原则上由节目负责人自行解决,特别要求的可与少先队大队联系协商解决。
5、各班于12月22日前把参赛节目名称、形式、音乐伴奏等资料带交到少先队处。
(各班的原带也要准备好,以防不能读碟的意外)上报大队辅导员冯锦珊老师处。
五、评分及标准等:①100分制,所有评委的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按总分多少排列名次。
②评分标准:原则上同等水平的节目:有创新,能使人耳目一新者优胜。
六、人员安排:①评委:②计分:③摄影:④主持人培训:⑤舞台策划:⑥保健组:七、名次计取与奖励办法:本次汇演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待定;另设最佳创意奖2个。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案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案1.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国家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以及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 增加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书法、音乐、戏曲等。
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触到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3. 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出、戏曲表演、古诗词大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4. 开展传统文化研究学校可以成立传统文化研究小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调查研究、撰写论文、举办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创新意识。
5. 四季文化主题活动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可以每个季节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
比如在春季举办传统花灯展览,夏季开展传统民俗游戏比赛,秋季进行传统风味小吃分享,冬季举办传统舞蹈表演等。
通过四季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6. 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可以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提供学生进行传统技艺学习和实践的场所。
比如建立国画教室、杂技培训基地、民间乐器演奏室等。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学习传统技艺,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7. 举办讲座与展览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传统文化的讲座和展览。
通过专家的分享和文物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内涵。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专家的互动交流,深入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8. 培养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崇尚正义等。
弘扬校园传统文化方案
弘扬校园传统文化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时代背景下人们价值观的转变,校园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断降低。
为了弘扬校园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与综合素质,我们提出了以下方案。
一、传统文化课程的加强以人文历史课程为基础,在原有教学体系上加入传统文化课程,包括经典文学、古代诗词、传统礼仪、中医养生等。
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二、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诗词大会、书画展览、古筝演奏等,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此外,还可以组织地方民间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对文化的自信感。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学校应积极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化园区,并设立文化角落,展示传统文化精髓。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的收藏和推广,丰富图书馆的文化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传统文化研究小组的建立成立传统文化研究小组,由感兴趣的师生自愿组成,定期举行研讨会,交流传统文化知识和心得,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
五、社会资源的整合与文化机构、博物馆等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教学资源。
邀请专家授课、举办展览、组织参观等,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源头和精华,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六、传统文化培训的开展组织传统文化培训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中国象棋、剪纸、剪纸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传统技艺传承人来校进行授课,让学生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
七、学生社团的支持鼓励学生自主组织传统文化社团,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
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大学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三篇)
大学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方案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特拟定以下大学____年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一、开展主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1. 主题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来校进行精彩讲座,探讨当代热门问题,增强学生的学术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学术研讨会:组织各学院举办学科专业研究交流会,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二、举办艺术节和文化展览1. 艺术节:组织校园艺术团队、学生社团和社会艺术团队开展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并提供展示舞台。
2. 文化展览:举办特色文化展览,包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特色。
三、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1.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2.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偏远地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举办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1. 体育赛事:组织校际体育比赛,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2. 健身活动:举办校园健身节,包括瑜伽、慢跑、篮球、游泳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五、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活动1. 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创业大赛、创新项目评选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鼓励学生创业,培养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举办校友交流活动和校园招聘会1. 校友交流活动:邀请校友回校分享经验,与学生交流,搭建校友资源网络,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规划。
2. 校园招聘会:组织校园招聘会,邀请优秀企业来校招聘,提供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目标。
校园文化课程
建设“雅·致”文化实施精致教育后村中心初中校本课程编写组李成秀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文化是学校的空气,是学校的生命之水,离开了文化,学校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体现,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感觉,引导学校师生的思想与言行。
后村镇中心初中始终坚持“实施‘雅•致’文化引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思想,秉承“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以“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和管理,初步形成了“规范树形象,习惯修品行”的校风、“用心教书,博爱育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多练习,合作竞争互沟通”的学风,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用理想照亮人生,靠言行铸造人格”校训。
用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合学校的文化积淀,形成与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一致的独特的积极向上的高雅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引领学校的发展。
后村镇中心初中始建于1960年,经过1988年的一次搬迁,2006、2009年的两次合并,学校现拥有教职工近200人,在校学生2200余人,他们来自于原先分散在全镇的4所初中,亟需用一种文化凝聚、同化。
学校的“雅•致”熏陶和感染加入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取的源泉,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淡淡的花香和朗朗的读书声吸引着一双双蝴蝶翩跹起舞,一群群蜜蜂熙熙攘攘,年轻的师生在校园中依坐而读,间或悄声交谈,指点花蕊,笑谈人生……典雅的校园,精致的教育,高雅的教师,优雅的学子――这就是后村镇中心初中,日照市的第一所坐落在农村的省级教学示范校。
从后村镇中心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过去多少年,一回顾初中生活,最先想到、印象最深的就是紫藤,花开香远益清的样子,学校优雅的环境,美丽的花,美好的人生,像紫藤花一样淡雅、美丽。
紫藤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烙印在师生心里。
学校给予紫藤寓意,挖掘紫藤文化内涵,融合优雅、精致元素,形成了“雅•致”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进校园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进校园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和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各地的学校纷纷将传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校本课程中,学校可以设计各种具有特色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朗读古诗词,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在音乐课上,可以教授古乐器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音乐的魅力;在美术课上,可以学习国画和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可以亲眼目睹古代文物的珍贵,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这种实地参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进行传统文化讲座,让学生听到权威的解读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通过专家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讲座结束后,学生可以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校本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俗体验等,让学生深入感受传统
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品格。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从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的优势,打造一个传统文化教育的绿洲,让学生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和美丽。
德育校园文化主题
德育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一个良好的德育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下面是一些与德育校园文化相关的参考内容。
1.校规校纪: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校规校纪要包括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社交礼仪、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规定,同时也要明确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以保证学校的秩序和学生的纪律。
2.值日制度:推行班级或学校的值日制度,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或学校的责任人。
通过参与值日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
3.德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德育主题的活动,如助人为乐活动、环保活动、免费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环境,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4.德育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德育教育课程,开设以“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课程。
通过系统的德育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
5.正面榜样的树立:在校园内树立一些正面榜样,如学习优秀、品德高尚的老师、同学或社会人士。
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树立正确的榜样。
6.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对待师长、同学和他人的礼貌、尊重,以及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等。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礼仪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7.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和压力,增强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品质。
8.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学生: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学生的特殊需求,加强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
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培养他们的共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的德育校园文化参考内容,学校可以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学生的行为规范。
探究校园文化价值,初中校服设计教案的多元化课程设计
探究校园文化价值,初中校服设计教案的多元化课程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种文化,也是学生学习、交流、发展个性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国内外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点。
而随着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如何更好地探究校园文化价值、塑造校园文化形象,成为了学校和教育者面临的新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探究校园文化价值,初中校服设计教案的多元化课程设计”这一话题,希望能够为校园文化价值的探究和塑造,以及初中校服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探究校园文化价值1.为何需要探究校园文化价值?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一系列由学生和教师所参与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
学校是学生展示自我、塑造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
而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了解、理解、研究校园文化的重大价值,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校园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将来的教育工作提供适当的指导。
2.如何探究校园文化价值?在探究校园文化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传承、创新等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可以:(1)研究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演变,了解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内涵;(2)分析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意义、作用和影响;(3)调查学生、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从中挖掘出校园文化的价值。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在探究校园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塑造校园文化提供指导。
二、初中校服设计的多元化课程设计1.为何需要进行初中校服设计?校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又与学生的健康、安全、心理等方面密切相关。
有一个良好的校服设计,可以在美观大方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们的舒适性和个性化。
因此,进行初中校服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2.如何进行初中校服的多元化课程设计?在进行初中校服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心理特点。
校园文化主题班会教案——铸就健康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主题班会教案——铸就健康校园氛围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意义。
2.明确健康校园的概念,了解健康校园建设的关键要素和目标。
3.掌握保障健康校园氛围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意义和影响力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审美追求的共同体现。
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在校园内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机制和制度,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2. 健康校园健康校园是指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健康校园领域内,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形成全员、全方位的关注、支持和帮助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3. 保障健康校园氛围的有效措施和方法(1)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应充分发挥文化融合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的综合培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2)进一步规范校园行为规范,让校园生活更加有序。
通过建立完善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行为,营造和谐、温馨、有爱的校园生活氛围。
(3)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并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心理健康是良好校园氛围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机制,注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人格发展。
(4)加强生活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通过生活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互动、小组讨论、集体研讨、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
四、课堂设计1.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让学生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2.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宣传课件和真实案例,介绍健康校园的概念、目标、要素和意义,以及保障健康校园氛围的有效措施和方法等相关知识。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和雅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和雅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学校整体素质的关键要素。
和雅文化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形式,具有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特点,适合用于校园文化建设。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和雅文化为主线贯穿其中。
一、塑造校园文化氛围1.校园环境营造:在校园内设置和雅文化展示区,展示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绘画、剪纸等,以及和雅风格的装饰品。
此外,可以定期举办和雅文化艺术展览,吸引学生参观。
2.校园音乐秀:举办和雅音乐会,邀请学生和老师参与演出,展示传统乐器演奏和古典音乐唱法,增强学生对和雅乐曲的理解和欣赏。
3.传统节目表演:组织学生才艺比赛,鼓励学生展示与和雅文化相关的才艺,如舞蹈、戏曲、乐器演奏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课程设置与培训1.融入和雅元素的课程:在各个科目中融入和雅文化的内容,如在语文课上学习古诗词、传统文化故事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文化讲座和研讨会:组织和雅文化的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和雅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学生社团培训:成立和雅文化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和雅文化相关的培训活动,如传统舞蹈、乐器演奏等,激发学生对和雅文化的热情与兴趣。
三、宣传与推广1.校园直播:设置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园直播平台,每周举办和雅文化相关的专题节目,以及宣传和雅文化的活动信息。
2.文化节活动:每年组织和雅文化节活动,在校园中设置和雅文化展示区、传统手工艺品展销等,吸引学生和家长参观。
四、师生参与与鼓励1.教师培训与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和雅文化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并鼓励他们将和雅文化融入到教学中。
2.学生奖励机制:设立和雅文化奖励机制,对在和雅文化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例如颁发和雅文化学生标兵称号、奖学金等。
3.学生参与平台:建立和雅文化学生社团、学生志愿者等学生参与平台,提供学生展现和发展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和雅文化相关的活动。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一、背景介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养成和谐友善的社交态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
2. 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各类特色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 个性化教学。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量身定制课程,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2. 培养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 引领教育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引领教育发展朝着更加科学、个性化和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1. 建设学生自治组织。
设立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 举办各类特色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建设和谐校园环境。
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加强家校合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1. 设立课程开发专项小组。
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小组,制定开发计划和流程,明确开发目标和内容。
2. 调研需要与特长。
了解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特长,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3. 加强教师培训。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和能力。
了解校园文化教案班会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校园文化并且在班会中传授给学生,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班会来了解和传授校园文化。
一、了解校园文化的必要性了解校园文化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因为它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是全体师生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了解校园文化,有助于教师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针,提高教学质量。
二、掌握班会的特点班会是传授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班会是学生参加的集体活动,是促进集体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班会通过活动、讲座和交流等方式,将校园文化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三、班会中传授校园文化的具体方法1. 借助讲座和活动传授校园文化在班会中,教师可以利用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发展概况等,使学生对学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还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知能力,例如组织班级文化展、校园文化调研、校园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
2. 通过交流传授校园文化班会是学生交流的场所,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传授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
例如,在班会中进行话题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倡导校园文化教师在班会中不仅要传授校园文化,还要倡导校园文化。
教师应该带头实践校园文化,用自己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榜样。
例如,要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向学生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班会中实践校园文化的重要性通过班会传授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传授,更是实践校园文化。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集体的成长。
班会是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实践校园文化的场所,是促进班级凝聚力和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班会中的积极建设和实践,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塑造优良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2023年小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2023年小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案例,探讨2023年小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和成效。
以期为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案例:某小学开展主题文化周该小学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校园环境幽美,硬件设施完备。
然而,学校发现学生的文化素养整体不高,缺乏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为此,学校决定在2023年开展名为“创意迸发,文明耕耘”的主题文化周活动。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如下:1. 多元文化课程设置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立了多元化的文化课程,涵盖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领域。
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如学生报纸社、科技创新社、书法社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3. 举办主题展览和演出学校组织举办了一系列主题展览和演出活动,如美术作品展、音乐会、话剧表演等。
通过展示学生的才艺和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文化修养。
4. 引进名师授课学校邀请了一些有才艺和经验的名师来学校进行授课。
他们教授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熏陶。
5. 学生自治与参与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决策和实施中。
通过学生自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的措施,学校在2023年的主题文化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学校的师生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文化课程和社团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其次,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通过多元化的文化课程和社团活动,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再次,学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举办的主题展览和演出吸引了大批家长和社会人士前来观赏,展示了学校的良好形象与风采。
最后,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校园文化活动计划的班会教案
校园文化活动计划的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2.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了解社会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2.学生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2.如何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通过向学生回顾过去一年的校园活动,以及介绍其他学校或社会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2.体验与感悟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参与过的校园文化活动,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并从中感受到校园文化活动对自己的帮助和赋予学生的文化素养。
3.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种校园文化活动,如朗诵比赛、诗歌创作、书法展示、音乐节、舞蹈比赛等等。
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该活动的主题、举办时间、参与人员、活动形式、策划方案等等。
4.汇报和评价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讨论的校园文化活动,并评价该活动优点和不足之处。
汇报结束后,让全班共同讨论各小组的讨论内容,并对他们的策划方案给予评价和建议。
5.总结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班会的主要内容和体会,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策划和讨论中的表现和不足。
六、教学反思:此次班会教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文化知识,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园文化中的语文课程
校园文化中的语文课程摘要:学习的本质是学习建构社会关系,校园文化是练习创建社会关系的教育、实践体系。
语文的本质应该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表现途径和方式的,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关系体系的根源性的构建方式。
语文就是校园文化的精华和根源。
关键词:校园文化社会关系语文课程如果从本质上界定,则学生首先是人,是以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人。
因此,要对学生和学习做本质性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
以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就必须认识人的本质。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一句话,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社会性[2]。
由此看来,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包含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即学习者、学习对象和学习资料。
学习者就是学习的人,即学生,这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对象是指学习者自己,也就是学习的客体;学习资料是指学习者用来学习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即中介系统,包括教材与教具,知识与技能,方式和方法,等等。
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
[3]文化,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下,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同时,它也是社会教化的过程,即后天行为的社会化过程。
可以说,文化是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4]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和全体学生,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校园文化,也就是在校园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文化,是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校园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的目的是创设一种社会关系的练习体系。
可以这样理解校园文化:它是教育者依据现实生活中大社会关系,为了帮助学生将来适应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需要,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出的一种处于模拟状态的社会关系。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谐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 探讨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3. 增强班级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交流、合作与自我约束等相关重要性的认知。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
三、教学内容1. 拓展学生对和谐校园文化的认知:学生就“和谐校园文化”进行头脑风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大家讨论和谐校园文化”是什么、由哪些元素构成等问题。
教师合理引导,辅助学生思考。
2.从实际校园生活中发现“和谐校园文化”:让大家谈一谈自己一学期的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和谐的事情。
通过谈论,总结出影响校园和谐氛围的因素,如:学生之间的冲突、言语不当等。
3. 呈现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分享一些事例,从其中寻找并体验和谐校园文化下的暖心之处。
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样一种文化带来的有形与无形的益处。
四、课堂互动1.学生自我梳理:让学生在班内形成小组,自我梳理出班级内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并针对性地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2.互相交流:分组讨论与分享,搜集相关资料,通过互相交流,学生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3. 班会小结:让学生回忆和梳理整个班会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效果1. 学生了解和谐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涵,对校园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 学生意识到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提升自我约束意识。
3. 增强班级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班会,我们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学生对和谐校园文化的认知得到了拓展,并且认识到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在交流、合作与自我约束等方面,学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继续深化学生对和谐校园文化的认知,让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校园文化。
2024小学校园文化活动计划
2024小学校园文化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与目标小学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拓展兴趣爱好具有重要意义。
本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与安排阅读分享活动活动内容:组织学生阅读各类优秀图书,开展读书心得分享会、图书漂流活动等。
时间安排: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艺术欣赏与创作活动内容:开设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时间安排: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科技探索与实践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制作、机器人编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时间安排: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体育竞技与健身活动内容: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如篮球、足球、跳绳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时间安排: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文化节与演出活动活动内容:举办校园文化节,组织各类演出活动,如舞蹈、合唱、朗诵等,展示学生的才艺和个性。
时间安排:每学期末举行,为期一周三、活动组织与实施活动组织架构成立校园文化活动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项活动。
委员会下设阅读、艺术、科技、体育、演出等专项小组,负责具体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活动参与对象全体在校学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活动宣传与推广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对各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积极与其他学校、社区合作,共同推广校园文化活动。
活动评估与反馈对各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活动资源保障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图书馆、艺术教室、体育场馆等,为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保障。
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如企业赞助、志愿者支持等,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校园文化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升学竞争也越发激烈,年轻考生在学业和生活方面紧张的把握着时间。
而不容忽视的是,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课程,它包含了社会文化知识、社会文化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构成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校园文化课程体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旨在提升孩子对社会文化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技能。
文化课程包括文化誊写、文化素养教育、多元文化接触、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和体会社会文化,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及文化实践能力,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加深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学校的各学科课程,也包括各类兴趣班,如古代语文、自然科学、社会实践、艺术等,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兴趣,更好地认知社会文化,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体验式学习是校园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践活动为主,以体验和体会文化为目标,将课堂学习与外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文化实践,亲身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如剪纸、书法、中国画等传统艺术的体验,通过参观博物馆、古迹等,参加社会组织和社会实践等,学生可以接触文化,感受文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文化。
此外,校园文化课程还要发挥网络在传播文化方面的作用,采用微课或视频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网络接触和学习文化,熟悉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化。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应包含文化誊写、素养教育、多元文化接触、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学习、体验式学习、网络教学等内容,不仅要构建丰富的内容,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实施,把体验式、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同步,打造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通过它,学生可以认知社会文化,引导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学生不仅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更多体会社会文化,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雅·致”文化实施精致教育后村中心初中校本课程编写组李成秀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文化是学校的空气,是学校的生命之水,离开了文化,学校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体现,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感觉,引导学校师生的思想与言行。
后村镇中心初中始终坚持“实施‘雅•致’文化引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思想,秉承“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以“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和管理,初步形成了“规范树形象,习惯修品行”的校风、“用心教书,博爱育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多练习,合作竞争互沟通”的学风,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用理想照亮人生,靠言行铸造人格”校训。
用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合学校的文化积淀,形成与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一致的独特的积极向上的高雅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引领学校的发展。
后村镇中心初中始建于1960年,经过1988年的一次搬迁,2006、2009年的两次合并,学校现拥有教职工近200人,在校学生2200余人,他们来自于原先分散在全镇的4所初中,亟需用一种文化凝聚、同化。
学校的“雅•致”熏陶和感染加入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取的源泉,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淡淡的花香和朗朗的读书声吸引着一双双蝴蝶翩跹起舞,一群群蜜蜂熙熙攘攘,年轻的师生在校园中依坐而读,间或悄声交谈,指点花蕊,笑谈人生……典雅的校园,精致的教育,高雅的教师,优雅的学子――这就是后村镇中心初中,日照市的第一所坐落在农村的省级教学示范校。
从后村镇中心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过去多少年,一回顾初中生活,最先想到、印象最深的就是紫藤,花开香远益清的样子,学校优雅的环境,美丽的花,美好的人生,像紫藤花一样淡雅、美丽。
紫藤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烙印在师生心里。
学校给予紫藤寓意,挖掘紫藤文化内涵,融合优雅、精致元素,形成了“雅•致”文化特色。
典雅校园:让每一处角落都有风景环境文化的打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学校是“山东省绿色学校”,在总体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科学、人文”三结合的育人理念,在“美化、亮化、绿化”上做文章,绿化面积达21320平方米。
紫藤长廊始建于1988年,位于校园南部,运动场北侧,东西长约100米。
如今的紫藤长廊早已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乐园。
一年四季,晨曦暮霭,长廊下不乏师生相伴的身影、畅谈爽朗的笑声。
他们在紫藤下读书学习、谈心交流、畅想人生……学校还先后建设了“法桐一条街”、“垂柳绿荫”、“柿树走廊”等一系列景观,让每一处角落都有风景,成为一座真正的花园。
高雅意趣:让每一天都成为节日师生活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关键。
围绕紫藤长廊,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以紫藤为主题的摄影、赏花、识香、品性等系列紫藤文化艺术节活动,成为师生展示才华,享受人生的重大节日,也深深打上了学校的烙印,成为了学校的一大招牌,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
每一届艺术节都会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到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从紫藤花含苞待放持续到硕果累累,艺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每一天都成为节日。
艺术节上开展系列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会议等宣传手段扩大宣传力度,增加艺术节的影响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艺术氛围。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同时也让他们受到了一次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
学校还成立了紫藤文学社,创办《紫藤》社刊,形成培育师生的高雅意趣的立体文化建设体系。
精细管理:让每一个细节都成为名片短短三年,学校已经由一个三校区合并而成的散乱学校,变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学校,奇迹如何能够成为现实?学校首先深入落实了“六项管理”:行政管理科学化----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教师管理层次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班级管理绩效化----班级量化考评管理;学生管理自主化----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课堂教学高效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育人化----构建书香校园。
学校聚力打造“十张名片”:1.升旗仪式庄严隆重; 2.“易教室上课”规范有序; 3.课间操快、静、齐; 4.课间秩序轻声慢步; 5.午饭错时制,就餐“程序化”;6.自主管理、自我服务; 7.学生路队安全文明;8.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9.高效的课堂; 10.上乘的质量。
精致教学:让教学的每一分钟都有效聚焦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精彩度,学校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每一分钟都有效。
学校推广“预习、合作、展示、检测、反思”五环节学习模式,大力推行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学习洋思“三清”:狠抓教学任务日日清,重点落实课堂教学堂堂清,做到单元知识周周清。
要求教师六个“做好”基础上,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四清”工作,树立师德风范。
教师六个“做好”: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先周集体备课;做好高效课堂的构建,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做好作业布置与检查;做好“四清”工作;做好培优辅差的课后辅导工作;做好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教育学生养成七个学习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七个学会”前提下,建立学习共同体,主动自学,完成“四清”,自信、自尊、自强。
学生七个学会: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学会读书;学会课前准备;学会预习;学会“四清”;学会独立作业;学会阅读与写作。
结合七个学会,让后村中学学生六“必”习惯:1.有课必习(预习、复习)2.学习必清3.有疑必问 4.作业必做 5.有错必纠6.闲时必用。
精品课程:让每一节课都点燃智慧为了学生充分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本校传统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挖掘紫藤文化内涵,融合优雅、精致元素,逐渐成为一门特殊的校本文化课程――《紫藤》,以课程化人,引领学校的发展。
以《紫藤》为引领,学校陆续开发出系列精品校本课程:《环保让生活更美好》列举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增强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达到知行的和谐统一。
《创意与发明》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利用创意发明案例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日渐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现已获得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百余个。
学校全面开展新教育实验,以晨诵、午读、暮省、随笔,以新颖别致的教育叙事、耳目一新的数字故事等活动,从另一个渠道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校带来勃勃生机,几年的不懈奋斗迎来累累硕果,至今已经获得国家级优秀校本课程一项,市级一等奖三项,二三等奖若干。
高雅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努力构建理想、高效课堂,推进“三案五环节”,推广“预习、合作、展示、检测、反思”五环节学习模式,引导教师大力实行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
教学主要措施:学习洋思“三清”。
狠抓教学任务日日清;重点落实“课堂教学堂堂清”;做到“单元知识月月清”。
“三清”起到督促学生及时学习、复习、巩固、补救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高效的课堂和学生精彩的表现让教师不再淹没于备课作业,不再埋怨学生的朽木不雕。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感动学校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从全校教职工中寻找感动学校的教师,举办隆重的颁奖大会进行表彰。
感动校园的老师中既有兢兢业业的老教师,也有奋发图强的年轻教师;既有辛勤工作的前勤教师,也有默默奉献的后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校园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我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他们都是高雅的教师,因为他们每一天都在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每一天都在感动着校园!优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向往学校学校秉承“行为展示风采,习惯成就未来”、“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的德育理念,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卓越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美丽的绿草坪生机勃勃,没有一个脚印;整洁的教室,窗明几净,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痕迹。
偌大的校园里,看不见一片纸屑;宽敞的教学楼周围,听不到任何的喧闹。
宽阔的运动场上,队伍整齐,步伐有力,口号响亮;集体活动中,2200余名师生集会,横看成排,侧看成线,宁静有序。
上千辆自行车整体排放,1800名在校生同时用餐,餐厅内排队打饭,秩序井然……学校团委在2006年成立“小青蛙环保社团”,从最初的改善校园环境,到逐步走向社会,把环保理念播撒到广大的农村,影响力日益扩大,两次受到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现金资助。
日照电视台、齐鲁晚报曾对社团作专题报道,《环境教育》杂志也对我校的环保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市环保局先后为社团提供3万元的现金支持。
学校确立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2006-2010),在建校完成之前的两年,走“科研兴教、内涵发展、精细化管理”之路,以“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为目标,成为全区管理和教学的窗口学校。
第二步(2010-2015),走特色创新、专业评价,扁平化管理之路。
实现由管理型学校向学习型学校的转变,由目标评价向专业性评价的转变,实现在全市到全省小有名气的农村初级中学。
第二步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飞跃,从思想,管理,教学将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第三步,在2015年以后一段较长时间内,是“管理完善,创新经验成熟”的阶段。
以科学的管理、独特成功的办学典范,不断创新充满活力为特点的中学,初步实现省内知名,在全国某些方面知名的第三步发展目标,成为“齐鲁名校”。
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日照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校”、“山东省绿色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等20多项省市荣誉称号。
教学及学校管理名列岚山区首位,成为全区的管理和教学的窗口学校。
重新划归东港区后,我校在历次评估中都获得了高度评价。
“雅•致”文化已经逐渐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渗透到全体师生的言谈举止上,流淌在全体师生的血液中!文化引领、精致管理、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后村镇中心初中一定会在这条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上坚实地走下去,让学校更加雅致。